1 ) 父母能目送的,終歸只是你的背影。
這部片買回來應該有2年了,我放到了昨天開播??薜窖矍缍寄[了;一直很愛日式電影那種淡淡的風格,畫面乾淨清新。亦讓我重新愛上了小田切讓XD
本身就是眼淺的人,從雅君在澡堂找尋母親的身影時,已經開始哭了。整部電影裡,找到了太多童年的感覺。
記得小時候,有一年暑假回了外婆家過,那一個月時間,不是過得不快樂,有表哥表姐陪著、有很疼我的外婆,只是就硬是覺得缺失了一塊甚麼似的;直到,我媽回鄉(xiāng)把我接回家。我還記得,剛看到我媽出現(xiàn)在巷子那一端時,我就飛身去抱著她的大腿,忍著不讓眼淚流出來…那一年,我6歲。
所以,當我看到雅君在澡堂終於找到媽媽時,抱住他的那一幕,那慢動作的鏡頭,其實,是整部電影裡我最喜歡的。
小時候,我媽雖然很忙,但總會抽出時間陪我跟我弟;而我老爸,他是一個古怪至極的人,在我的記憶裡,他佔據(jù)了很小很小的一部分(跟電影名字:偶爾還有老爸,還真相呼應)。所以,我的童年回憶中,幾乎大部分充斥的都是與母親的回憶。
還記得第一次離家升學,在機場跟我媽離別的情境,我哭得很慘…第一次離家那麼遠的生活,第一次充分享受了自由的快感,過著沒有拘束的生活,但,用著媽她辛苦存下來的錢。雅君他那糜爛的大學生活,我想每個在外生活的人都有過。放縱自己時,並沒有想到媽。但每每接到她的電話,總會有種內疚感油然而生。但又死鴨子嘴硬,不低頭,不認錯;之所以對親人的態(tài)度往往是最尖銳、最不加修飾,是因為你知道,你轉身遠走,無論到了何方,一回頭,他們還是會站在你身後支持著你。
總以為以後還有很多機會,這個“以後”應該還有很多的時間。但原來,“以後”,可能只是說了再見一聲就沒了。雅君以為他有很多機會可以帶老媽上鐵塔俯瞰整個東京市,但,原來七年時間,晃眼即過,最後,他帶了上東京塔的是老媽的牌位。
小時候,是老媽溫暖的手牽著過馬路;長大後,是否也應該牽著老媽的手走過那車水馬龍的馬路呢? 請珍惜彼此的光陰,因為,不想自己或是母親的回憶裡,最多的就是對方的背影。
PS: 最最難過是,目睹至愛慢慢離世而自己又無能為力,只能愣住站在床邊,不知所措。
2 ) 東京塔
含蓄而又飽含溫馨的母子親情,在《東京塔》這個以單親母親的日常生活瑣碎為展開的故事中,東京塔成為了一個承載時代變遷的背景,關乎情感的醞釀猶如涓涓細流,在平實舒緩的節(jié)奏中,不經意間以將何為母愛賦予了仿若觸手可及的實態(tài),使那親情的羈絆直入人心。
雖然畫質不好時間又長 可是我依舊看完了。其實一開始像是有些無聊的劇情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男主的人生好多人也會有。平淡的敘述卻觸動著每一個人??此破降纳?一點一點積蓄下來的是無限多的愛。最后媽媽化療真的淚目的不行。敢說是我看過的最好的一部電影。
3 ) 感人的親情
每次看親情片都會淚奔,我也是從讀初一開始到現(xiàn)在都住外面,很少回家,小的時候不喜歡回家,長大才想要?;厝ヅ惆榧胰耍譄o法?;丶遥苍S要一個人在外漂流過后才會知道親人的重要。
親情,很簡單的兩個字,卻是血濃于水,有著無法割舍的深沉的愛。
親情的愛是不變的、是永恒的、是無私的、是簡單的、是溫暖的、是偉大的。
在很多人心中媽媽應該都是偉大的,因為媽媽在生活中扮演著很多角色,一生都是在為家人而付出,而做子女的我們可曾為媽媽做過什么?
第一次牽媽媽的手過馬路,第一次坐在窗邊畫病床上的媽媽,抱緊因為治療而痛苦呻吟蜷縮在一起的媽媽,這些都是很多人在生活中常遇到的平淡細節(jié)。但卻牽動著我的感觸,心中充滿起伏與傷痛。 有一些事物,等你想要去做時,卻發(fā)覺太晚了。
此劇讓我感觸良多,讓我感動,讓我知道愛要即時,趁父母還健在要多陪伴,多孝順他們。
4 ) 請和世界好好相處
既然我們出生了又不選擇強行自我了結,那么剩下的事便是和世界好好相處.世界不大,也就是一個情緒化的人,他若即若離,卻一輩子和你如形隨影.
他還是個詭異的魔術師,他有詭異的主動權,一個不小心,你隨時徹底茫然于他的迷陣中.他如此強盛,以至于有時我們忘記了自己可以有多強大.
<<東京塔>>的小說不知道何年何月已經買過,我若不是失去記憶,就肯定是
在沒看之前就把書弄丟了.因為直到今天看到小田切讓的電影版本,我也覺得劇情是hajime maside(初次見面).于是它果然dozo yorosiku(多多關照)了一把.
看到一半的時候我已想關掉畫面去做點別的事,不難發(fā)現(xiàn)這是那種地道的走常規(guī)路線的重磅情感片,難免有點悶,本看個小片兒就為了打發(fā)無聊,它怎么能夠讓我越來越無聊呢?!感謝小田給我堅持下去的理由.因為我正盤算如何親手為某人剪一個雅也大學時期的發(fā)型.我一邊幻想這個,一邊繼續(xù)看了下去.盡管小田在片中角色的最大功能就是烘托他的母親.
母親寬容而堅強,人性最根源的愛,最偉大的愛,讓這角色閃閃發(fā)光.盡管她是如此平凡,親切,簡單,質樸;這些矛盾的特質塑造了一位天才母親.對,她不是任何別的天才,她就是一個當母親的天才.她對世界的施與受那么得當,那么恰如其分,全因為她的人性有著堅毅的平衡.那不是每一個當上母親的人都可以做到的,也許我不應該比較母親身份之人,而是一個最基本單位的人.母親的角色只是她對待世界的方式的詮釋之一,很可能是最重要的詮釋.成為真善美而勇敢的人,才可能成為真善美而勇敢的母親.這是"她"兒子最應該學習的.當然我們很多意識是后天成熟過程中養(yǎng)成的,這其實等于給了我們一個機會,我們不是天生偉大,但我們有機會成就偉大.
而偉大的可尋表象往往是最平凡的.對待自己的方式包含在對待世界的方式之中,生活的前進在于對世界的取與舍,就請與世界好好相處吧.
5 ) 電影與小說中的《東京塔》
這是我期待了很久的一部片,因為之前看了同名原著小說《東京塔》,感動得不行??墒且恢辟I不到碟,沒忍住在優(yōu)酷上看了,有一點點的失望,雖然片子基本尊重原著,但很多母子之間的細節(jié)確實沒有小說表現(xiàn)得好,這也是電影有別于文學的特性,在2個多小時內表達的東西有限。
小田切確實太型,以至于他站著,走著都像是擺POSE,不過他的略帶憂郁的偶像氣質確實符合原著者Lily Franky的形象,有點浪子的文藝青年。
建議喜歡本片的人都去看下小說,我認為小說還是比電影好很多。
6 ) FIFF13丨DAY4《東京塔》:那是小心翼翼被我們放在手心的“家”
第13屆#法羅島電影節(jié)#無人知曉單元第4個放映日為大家?guī)怼稏|京塔》,下面為大家?guī)砬熬€平凡至親們溫情細膩的評價了!
Pincent:
母親是東京塔,樹木希林是大家共同的媽媽啊。
果樹:
很標準地能滿足你對于日式親情片的預期與需求。
西北化為烏有:
日式家庭片一貫的劣勢,有情感的厚度,卻實在太溫吞了。
野凡:
樹木希林老師的表演令人動容,收放自如,溫婉細膩。 小田切讓在影片中的穿搭每一套都非常gay,就差在臉上寫清楚。
Supremacyacron:
生老病死,一切如常。敘事較為平淡,片子較為冗長,在緬懷溫馨的往日之時,卻似乎缺了那一股子力道,沒有什么特別抓人的點。
zzy花崗巖:
無論何時,母親都無怨無悔的愛著孩子,而作為子女對于母親的愛卻總有遺憾。影片平實細膩,細節(jié)動人。樹木希林的母親形象太深入人心。
Sparrow:
平凡生活的滋味,親人間的溫情,一次次強化生與死的距離,一次次再現(xiàn)與母親的光陰。愛比生命更長,但失去父母后好像自己的人生也就看到了盡頭,朝著死亡奔去。
Polaris.J:
陣容豪華但平平。過于冗長,時間結構跨度大所以沒能做出適當取舍。通篇太溫太淡,為了母愛而愛,沒有呈現(xiàn)到位最后又只能用遺言來做用力的表象煽情。確實偶爾有一些小小感動我的地方,比如母親臨死前的樣子,眼前突然替換為我媽媽的臉…這部電影的好 可能就是激勵自己變得更好更強大一點,對父母好一點再好一點吧。
斯諾-納什維爾:
《東京塔》是一部陰沉的電影,以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東京塔為背景,探討了生死,尤其是母子之間的愛。導演很明智地避免把母親美化成一個刻板的“理想女性”形象。相反,我們在她身上看到的是一種孩子氣的單純,有時近乎愚蠢。她也不是一個完美無缺的人。她把兒子的大學畢業(yè)證書作為兒子最重要的資產,在這個時代已經有點過時了。但這一切讓她變得如此人性化、真實和可愛。
子夜無人:
冗長的煽情段落,典型的“蠟炬成灰淚始干”式東方母親,再看到對于這種形象的歌頌已經從感動轉向警惕和恐懼。從電影角度來說,全片貫徹小田切讓的視角是統(tǒng)一的,但從一個兒子看待媽媽的視角里,樹木希林這個角色幾乎沒有自己的人格,所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愛子。這就像現(xiàn)實當中很多母親掛在嘴邊的“媽媽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公共媒介喜歡宣傳的口號“女子本弱,為母則剛”、打開電視劇每每看到產婦難產都會大吼“不要管我,一定要保住孩子”一樣,母愛當然是偉大的,可是這些東西充斥得越多我越是膽戰(zhàn)心驚。我們是不是理所應當?shù)鼐涂梢越邮苓@種偉大母愛背后付出的一切代價并習以為常?一個女人一旦成為一個母親之后,她人生的天職除了履行這份母愛還有沒有其他的可能性?而面對這樣一份被加滿了所有砝碼的沉重的愛,作為子女的我們是否又真的回饋得起?
#FIFF13#DAY4的無人知曉場刊評分將在稍后為大家釋出,請大家拭目以待了。
小田切是這世上最適合粉(桃)色系衣物的男人!!!!
隔了六年后重溫這部電影,才感慨它與我的人生重合太多。像是世上另一個我,過著太相近的人生。
即便在你最落魄的時候,也是一場時裝騷。
打開母親遺物的時候,我也哭出來了。
牽老媽的手過馬路那段………………
4.5 重看。第一次看的時候,想的是“現(xiàn)在的、我愛的那個lily franky,原來是這樣才成為他的啊。” 這次也依然這樣感慨。如同一個孩童稚拙純真的告白,即使劇作和節(jié)奏上都有乏力之處,情感上的完滿卻不可逾越。母親對我們所有人而言都是一輛永不停止駛往終點的列車,可以同行一時,最終是追不上的,只能放手。曾經牽著彼此走過馬路,有過那樣陽光燦爛的午后,已經足夠了。
1偶然決定看這片。開頭一眼看到老板了。一會又看到片警了。2年輕的樹木希林比她自己還像她。其他熟臉不說了。3最后難免兩個人抱著抽紙看完,心里卻增加了不少力量。4小田切后來gaygay的。5這老媽既平凡又不平凡,除了家庭和親情方面的內容,一生教給兒子努力和樂觀。就這么簡單,但非電影大師沒法拍。
看了東京塔,覺得自己好像劇中的人物一樣,一定要對父母好一些啊,其實父母要的都很簡單。
哭到抽過去
#重看#“來不及為你變成好人 我就是來不及說一聲我愛你”永遠有那么多來不及,那么多不甘,自15歲以后分開的15年一事無成,終于可以重聚在同一屋檐下,而子欲養(yǎng)親不待的懊悔,到底要在人間反復演繹多少次?!笘|京塔」是心中未及目標悵然的投射,是關乎整個家庭變遷流離的象征,當我們還活著還有力氣,一起登到塔頂吧!整體不無冗長煽情,但一波又一波的催淚彈簡直無法抵擋(代入感滿溢),離鄉(xiāng)求學的惶惑與墮入虛無深淵,病床上的痛苦掙扎蜷縮,母親的堅強樂觀是我們前行的動力,攜手共過馬路全片高光時刻;終有一天死亡將趕上我們的腳步,失去給予我們血肉之軀的父母,于是我們亦失去了來時的路,余生也只能逐著死神奔去。
一部電影是兩小時,一本書是幾天,一生是幾十年,愛長過了生命。
電影看到一半時,那邊就傳來了您走了的消息,抱歉這么晚才看完,謝謝您一直那么堅韌又優(yōu)雅的活著,也謝謝您在光影中的不斷鼓勵,所有這些都是人生旅途中的無價之寶,給了我繼續(xù)走下去的勇氣,謝謝。
有中文字幕了,不自覺的,成為小田切的支持者……
沒什么可以打敗支撐著一個家的母親。
那天母親涂了鮮艷的口紅,牽她過馬路的瞬間,仿佛鉆入時光隧道。斑馬線變成鐵軌,她牽我哼著歌謠走向病房改造的家。現(xiàn)在的家是真的病房,可以看到落雪的東京塔,午夜的黃色電波,涂了一半的輪船和扮丑的面具,彼此目送遠行的一趟趟列車。原來長大的代價是,牽住的手遲早要放開,目送的人終于無法挽留。
母愛就是偷偷聽兒子凌晨時分的色情電臺節(jié)目偷笑卻假裝不知情
讓叔翻開媽媽留下的盒子,那張年輕媽媽抱著兒子的照片,我哭了。
超棒的劇本卻拍得really boring所有的人物刻畫都流于表面又嘩眾取寵比如小雅在火車上看到媽媽的信而哭泣的那場戲本來是很有效果點的,卻由于之前對媽媽這個人物的負重性格和辛苦完全沒有著墨,而導致這個點變得莫名其妙現(xiàn)實和回憶的交錯方式,用的更加讓人摸不著頭腦想拍史實人生、平淡敘事其實是可取的,但是如果做不到百無聊賴的平淡,就一定要有壯烈的過程、鮮明的目的或者不流于俗套的主題否則就會成就這樣一部長達2小時20分鐘boring的電影ps,小田切讓還是憂郁氣
我想到了他們,我爸媽。生活有時不是一個人的事,還有那些和自己有交集的人
不斷搬家,幾份兼職,胡鬧的朋友一起吃頓熱乎的就感到開心,非常有都市感,年輕人生活狀態(tài)的描摹,即便沒有過糟糕的過去,也能理解那種真實并感覺親切。交叉敘事結構不錯,跟現(xiàn)實交匯后童年的自己、年輕的媽媽又多次出現(xiàn),很有代入感。探討生死的日影真是多,給人力量與撫慰。平實的美感。顏值普遍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