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且行且珍惜
怎么說呢,我不吃兩位男主的顏。說起來有些刻薄,很不喜歡蒂姆,他用行動證明了不作死就不會死,這沒關(guān)系,個人選擇而已。但是跟上部影片類似的是,他的作死連累了別的人,正如他自己所說,他親手殺了自己愛的人。主動追求,然后新鮮感殆盡,嘗試新的床伴未果又考上戲劇學(xué)院,于是又主動想要分開,是不是真的先動心的人會先死心啊。還是說跟性格有關(guān),內(nèi)斂沉穩(wěn)的人動心晚,但是心會比較持久。
2 ) 生而為人,為情一字,好好抱緊不好嗎
這兩天聽“生而為人”,已覺人生細想起來著實讓人難過,而今晚,我看了這部《抱緊他》,我看到了一對同性戀人的悲壯一生,或許稱不上悲壯,于他們,于看客是不一樣的心酸和無可奈何。
校園里的愛情總是讓人心動,更別說是這樣的美少年之戀,那么勇敢的在電話里說出“我喜歡你”,那么坦蕩的在電話里回答“好啊”,就那么愉快的在一起了。面對父母、面對神父、面對冷眼、面對社會、面對分別、面對疾病,就這樣走過了十幾年。
電影的后半段,在艾滋的折磨中,兩個人承受著不一樣的煎熬,我在屏幕前糾結(jié)著到底是誰先染上病的,可是JOHN仿佛沒有在意這一點,能看出來那個最初主動的TIM,在時間和俗世的荒誕中,漸漸有了厭倦和背棄的想法,而JOHN卻始終如一,誰更愛誰呢?在最終的陪伴里,除了愧疚,我相信TIM最終找回了自己的真愛,JOHN離開的那場哭泣遠比考試面試時真實。
觸動很大,不止是兩個人有始有終的在一起,還有艾滋。曾想過看一些艾滋的紀錄片,并未成行。這次本以為是一個溫暖的愛情片,可是病魔讓整個電影不止有了悲情的結(jié)局,也讓人對艾滋,對真正的感情有了更多的感觸。在這個肉欲橫流的年代,在這個愛情快餐的年代,異性間分分合合實屬常見,同性之好則不同,在更多更重的壓力之下,兩個人面對的不止是怎么相守在一起的困難,還有在一起后的堅持和堅定。因為很難,所以有了很多逃避的人,更有了不堪的出軌、YP,疾病帶來的不止是傷痛,更是絕望。即使現(xiàn)在有醫(yī)學(xué)手段來治療,可是由此帶來的背叛是真正的入骨九分。
那到底能追求得來真正的愛情和陪伴嗎?是不是也要想這兩個人一樣,一個守得住,一個在千花萬葉中走過,慶幸能找回初心,萬幸能陪著真愛的人走到最后?,F(xiàn)實中,這樣的事何其少!
臺灣可以結(jié)婚了,我知道這對于廣大同志們來說這是一個值得普天同慶的消息,可是能結(jié)婚是一方面,能被接受又是另一方面,如何相扶相持的走下去,走到終點是多么多么難的一件事。有多少人能反抗家庭,有多少人能迎面社會的異樣目光,又有幾個人能抵抗住不斷來臨的誘惑。
相遇,是一件很美好的事,相守,是一件很難很難的事。
事到如今,我不怪那些因為家庭、因為社會、因為自己而離開的人,因為這是必然,因為這是不愛。離開是一個正確選項,對于我來說,同樣如此。
艾滋很可怕,更可怕的是找不到路和找錯了人。我是普通人,你也是普通人,我們在這俗世已經(jīng)是茍延殘喘,沒有那么堅強的心去面對各種失望和失敗,想離開的人盡早離開吧,想在一起的人一定要想好,未來的未來,需要面對的是什么,需要一個怎么樣的未來才能讓這輩子少后悔一些。
JOHN推爛紗窗,與TIM騎著車跑離家的那一幕,我知道他們是真的真的很想在一起。
TIM看著被病魔折磨的JOHN一天天變了形,從未離開,即使在最后的葬禮上,僅僅被冠以一個“朋友”的稱謂,他還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想念著、懷念著。
我羨慕,可我不強求。得之我命,失之我命。
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在這樣的生活里,那是一個遙遠的不能再遠的夢,看看就好了。對自己好點,別為了那一點點暗淡的夢的光影付出太大的代價,不值得。
3 ) 善良的John不舍得你的離開
贊同Tim渣,吃著碗里 看著鍋里,怎么可以這么渣,把John害死了,直接說不愛了分手完了,還故意借學(xué)表演機會說暫時分開一段時間,從他第一次提出開放式關(guān)系時就顯露他的渣了,John怎么就不能看清了,分開時就直接戳穿他的謊言,扇他一個耳光,干凈利落結(jié)束多好。對待感情要堅決,忠誠是必須的。John這么善良死的太不值了。再也不看BE了
4 ) I want you back again,please…John
作為一個閱(基)片無數(shù)的資深觀眾,有兩類基片是個人一直無感的,一類是不??圩诮堂弊拥模活惥褪强偘迅慊鶤IDS劃等號或者約等號的。
這部電影其實新鮮出爐的時候就下了高清雙語字幕版,當(dāng)時好像也是被人推薦的吧,但大致知道是講什么的以后,便一直放在硬盤里積灰塵,始終提不起多大興趣。最近差不多是清理文件的時候,發(fā)現(xiàn)當(dāng)初辛苦下了不少電影都沒看,就像完成任務(wù)一樣開始規(guī)定自己每天要看一部——最少半部,好歹要對得起那些能無憂無慮免費蹭用某些下載軟件的日子……
怎么說呢,這部電影在拍攝手法和故事情節(jié)上并沒有太多新意,或者說吸引眼球的地方,一個天生的基友看上了一個帥哥并成功把他掰彎,兩人從最初的甜甜蜜蜜你儂我儂發(fā)展到了一定的倦怠期,片中沒有拍攝出男二也就是John吃野食的片段,但是從兩人剛得知都是positive的對話中可以猜出一二——假如John沒有吃過野食的話,他絕不可能馬上就認為是自己傳染給Tim的。當(dāng)然,就算沒有這些明示暗示的對話,用膝蓋也可以想到,要找一個一輩子沒吃過野食的基友,比中彩票難度大多了,此處省略一萬字……
但是當(dāng)Tim以異地戀為名經(jīng)過了一段夜夜笙歌只談性不談情的時期后,再次登上舞臺前,還是跟初次登臺時一樣,從幕簾里往外窺探,希望可以看到那張熟悉的臉,結(jié)果他再度失望了,可是劇情很快又有了轉(zhuǎn)機——當(dāng)他站在舞臺上,即將講出那句最重要的臺詞前,他看到了觀眾席上對他微笑的John,于是他臨場把臺詞說成了“I want you back again,please…John”,此處確定無疑是全劇的高潮。
其實兩人從來沒說過分手,但是異地戀以及倦怠期內(nèi)的漸行漸遠讓兩人的關(guān)系岌岌可危卻是不爭的事實,有些東西是不需要語言來表達的,最親近的人言談舉止上的變化,特別是對自己態(tài)度上的轉(zhuǎn)變,只要有心分分鐘就能發(fā)現(xiàn)不是嗎。于是在這段關(guān)系中,John首先選擇了妥協(xié)和讓步,他主動來看了Tim的表演,并打算留在悉尼發(fā)展。而Tim也在那一刻眼神的碰撞中,在電光火石間明白了John對自己的重要性,所以才有了這句深情的告白。這句看似簡單的話,既是道歉,亦是承諾。
之后John病發(fā)以及跟病魔斗爭的那一段拍得無比真實,讓人有些不寒而栗。個人覺得吧,這段抗病史實在太長,在電影中占的比重過大(整整1/3⊙﹏⊙‖° ),不過也許這就是導(dǎo)演和作者本人最想表現(xiàn)的部分吧,而且也正是這一段患難見真情讓觀眾明白了,無論之前兩人有過多少不忠于對方的行為,兩人之間確實是真愛,穿越生死的那種。
當(dāng)John在彌留之際,Tim支開了John那位開明的媽媽,爬上了John的病床后回憶的種種——我腦海中竟然閃過了這句話,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fēng)悲畫扇。
還有首尾照應(yīng)的那段在意大利的朝圣之旅,也讓人百感交集,因為我也是那種會去某些特定的地方,尋找喜歡的人曾經(jīng)留下足跡的偏執(zhí)狂╮(~﹏~)╭
假如電影中基本還原了當(dāng)事人當(dāng)時的心理狀態(tài),那我依然覺得這是一段無限接近于完美的愛情。因為即便結(jié)局在外人看來如此凄慘,卻沒有人埋怨,沒有人互相責(zé)怪,甚至沒有人正經(jīng)八百去討論過到底是誰拖累了誰,我想,這種感情和信任即便在普通直人夫妻中也絕不會多見,不然怎么會有“夫妻本為同齡鳥,大難臨頭各自飛”這種警世名言呢。
有一句說一句,不知道為什么總有人愛拿這部片子跟《斷背山》比,其實我壓根也沒明白《斷》到底因何而經(jīng)典?是因為導(dǎo)演的B格高?還是因為《斷》是很多人看的第一部基片,有雛鳥情結(jié)?真的嚴重懷疑打高分的很多這輩子就只看過《斷背山》這一部基片。別說《斷》在我看過的基片里前二十都擠不進,光跟這一部比也絕對是完敗好嗎……《斷》的兩個男主完全是因為寂寞而互相取暖,跟那些所謂“監(jiān)獄軼事”并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然后明明已經(jīng)彎了還要結(jié)婚,結(jié)了婚以后又要出來鬼混,害人害己,哪來那么多的感動,本人實在無法理解……還有對于某類人把情節(jié)交代不清辯解為是一種高端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的奇葩行為——好想大吼一句,你媽喊你回家吃飯了……
最后還是要深度吐槽一下那些以容易傳播AIDS為由對搞基零容忍的恐同患者,請問是不是因為有人被狗咬了得了狂犬,就應(yīng)該把全世界的狗都殺光?請問是不是有傻缺做了缺心眼的事,就應(yīng)該把全世界的傻缺都活埋了呢?這種神一般的邏輯恕我這個學(xué)霸都跟不上節(jié)奏哈╮(~▽~)╭
5 ) 抱緊他,不要放手
也許是因為主演的容貌不太適合學(xué)生時代,導(dǎo)致對早期的時間線有些出戲;但成年后就不一樣了,造型的改變貼合也隨著劇情的走向而漸入佳境。
這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傳記電影,從青春期的騷動、愛慕、表白、相愛、為愛叛逃,再到倦怠期、出軌期,直至最后的為愛回歸、感染生病、死亡,似乎大部分早期的同志愛情悲劇都走了同樣的路途。
john最后的做愛要求,以及john病故,tim在失去愛人的同時更害怕連記憶都失去的橋段,是本片兩個最大的淚點。是啊,人生苦短,誰都不知道自己的明天還會不會活著,珍惜眼前人,緊緊抱住他,不要在失去以后再后悔莫及。
6 ) 珍惜眼前人
開始時對 John 并沒有太大的感覺,直到后段說到他特意去看 Tim 的表演,結(jié)束后 Tim 在 John 的車頂逗他的那段,讓我覺得 John 很迷人,很優(yōu)雅。到了最后寫到沉重的 AIDS 的部分,John 的豁達更是將這種優(yōu)雅體現(xiàn)得淋漓。
Tim 是那種一開始就讓人愛上的帥,當(dāng)說到他剪了頭發(fā)換成短發(fā)后,那種 charming 更是讓人變得揪心,這一刻的美好,會在影片結(jié)尾被摧毀成什么樣?
也許這類型的片,或者說現(xiàn)實中的這類少數(shù)人,我們看到的,聽到的,總是免不了以這樣的結(jié)尾來收場。惋惜傷心后有時會伴隨著罪惡的聲討,但正如其中一篇影評所寫,如果沒有這樣做錯過,你又怎么知道你最愛的是什么。你看,即使戴著呼吸機的 John,舉手投足之間所流露出來的,仍然是滿滿的愛。
“我們在一起15年了,他是我丈夫!”【詮釋了絲毫不遜色與原作的震撼情感,不算很俊美的兩位男主奉獻了足夠完美的表演】
羅密歐與羅密歐的故事,終究也是個死。并不喜歡這樣的改編,好在是真人真事,算是用生命當(dāng)為大家上了一課。
真摯感人的同志片,沒有激烈的平權(quán)運動,沒有抓馬的狗血情節(jié),只是為我們克制冷靜的呈現(xiàn)了一段蕩氣回腸的動人愛情故事,有甜蜜的相遇相知,有叛逆的情感疏離,有重歸當(dāng)初的美好,有死亡隔裂的永別,讓人心生羨慕又難掩唏噓。用生命隕落的篇章來警惕世人,愛情需盡責(zé),一念之差,生命付之,對于同志來說
完全就是一部渣男進化史:抱緊他,在他死之前=如何搞到他,如何操到他,如何疏離他,如何背叛他,如何傷害他,如何感染他,如何送走他。不覺得后來的一切都很刻意么?在相愛的前提下肆意真的對么?整個故事所制造出的浪漫感覺真實么?
好看…John的睫毛簡直逆天了
人生有多少個十五年?根據(jù)真人真事改變,真實的還原了那個年代澳大利亞的同志生活,沒有刻意去強調(diào)平權(quán)運動,側(cè)重筆墨刻畫二人的情感,相遇相戀,經(jīng)歷背叛后還能相守在一起,卻要經(jīng)歷病痛生死離別之苦。電影是有一定警示教育意義的,渣男還是潔身自好為妙,感覺不及同類題材《平常心》。
一般閱讀過原著再去觀影往往都會以失望收場, 可拋去大量刪減的情節(jié), 抱緊他這部電影絲毫不亞于原著。這部甜美又不失苦澀, 幽默又不乏凝重, 在短短的兩小時內(nèi)讓觀眾笑中帶淚, 在不同的情感領(lǐng)域里兜轉(zhuǎn), 再加之兩位主演驚呼完美的演技, 也要給五分。Tim and John, forever.
澳大利亞版“平常的心”,在不斷犯錯中彼此抱緊?!切┗钸^的、愛過的人總能讓人唏噓,這就是真人真事改編的重量?。S讓兩位大叔來演少年時代是不是有點強人所難了...
哭。Ryan Corr路轉(zhuǎn)粉。
這個不是年度最佳,這個應(yīng)該是同性戀電影最好之一了。演員選角太棒,不靠顏靠演技,眼角眉稍都是情,化學(xué)作用濃得爆表??沟淖∈浪椎膲毫s守不住monogamy的承諾,這不僅是基佬情的無奈,男女情同樣如是。
現(xiàn)在了還是這套,三點一線,一模一樣的劇情走向都能有二十多部三十多部...
對這種刻意美化同志愛情的故事一定要保持警醒而審慎的態(tài)度,因為它很有可能就是彩色糖衣包裝卻沒營養(yǎng)的藥藥,藥藥!好吧導(dǎo)演品味還不錯又有點想原諒他。
看似勇敢無畏敢于與天戰(zhàn)的Tim從頭到尾都是怯弱只欺負自己人,倒是John勇敢果斷一直義無反顧,翻窗跟Tim離家出走簡直太帥了。我們都知道生命是有盡頭,難道就不活了嗎。那么愛情,又何苦一心想著forever呢。
在墨爾本和悉尼的白人中這本書流傳之廣令人詫異。這本書也給那些已經(jīng)得HIV的朋友帶去了很多鼓勵和支持。不論電影的好壞,它給大家?guī)チ艘粋€生動的形象,如果之后再回到書本中去可以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想象。但是終究2個小時的電影不能完全把書上的每一個細節(jié)都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Anyway hope them R.I.P.
美好的事情需要勇氣,擔(dān)當(dāng)和知足去維持,我們犯下的很多錯誤是為了給我們上一課,但是有的一念之差再也無法挽回呢?我們只能用生命去填補。
典型的同志電影套路大集合:校園試探小清新,保守家長惡勢力,同志平權(quán)喊口號,雙雙艾滋淚花噙,臨終告別賽韓劇,最后葬禮攔住你。真是每個點都踩到……偉大的美劇主演Will Trueman告訴我們:同志電影爛爆了,但是我們還是要支持它,誰讓這是我們的政治任務(wù)。
蠻不錯的電影 就是講的有點倉促……tim太帥!……該片根據(jù)墨爾本真人故事改編 原男主人公是我大學(xué)校友-莫納什
請不要用道德觀去評價,生活中總有幸與不幸。它可以美如初戀,也可以丑如死亡,而每個人都要生活。
Craig Stott的演技太好啦,我想獻一顆星星給他炙熱、深情、忠貞的凝視
男二睫毛美cry,病嬌期激發(fā)終極軟萌狀態(tài)惹人憐愛。不得不心里暗罵:珍惜生命,遠離渣男。但那個因害愛人染病而自責(zé),在愛人離去后快樂被黑洞吸走的男主,大概也是罪有應(yīng)得了。校園青春初戀期發(fā)糖無數(shù),男二始終完美可愛,男主癡漢形象從一而終。猜想作者寫書時一定思念至深,太怕遺忘那些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