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兩集后加影評后的觀后感覺
剛才看到影評,忽然我忍不住笑了,再看看別人的疑問,我又笑了,忍不住大家的天真。
這片大家一致的感覺都是太拖拉,不恐怖,有個人說:“直到找到了那包堿”我真的是晃然大悟,其實這個片這么長時間基本上就是這么個情況。
作家男主深愛他的妻子,其妻子意外車亡,作家發(fā)現(xiàn)妻子有孕在身,懷疑妻子的所為,依路徑去查找,爺爺留給他們的屋子,因為他的妻子長去這里,當來到這個鎮(zhèn)子,發(fā)現(xiàn)大家對黑河詛咒都很深信不疑,在各種引導下推理下,作家發(fā)現(xiàn)了妻子在這個屋子里并要求他保護一個小女孩,這個時候問題出來了,她的妻子能用冰箱貼給予問候,提示,say hi~!為什么不能直接告訴他你把樓頂上的堿拿下來,給樹人澆上么?嗯 可能,這幾個字母不夠用??墒瞧拮屿`魂也會打電腦的呀,早早的就打了10多頁的廢話,為什么不一次打上具體操作說明就得了呢??
在劇中不理解為什么黑衣老女人為什么要殺了他的老頭子,是為了說出那句,轉讓責任的話是么?意思是我死了你必須當孩子的爸爸,之后你就可以繼續(xù)完成我的遺愿了?為什么要這樣?
各種不理解可是還是覺得挺好看的,那個黑女人的憤怒總是附著到物質上去,而作家的妻子是否和黑女人在陰界各種博斗。
看看孤兒院,無論是如何的恐怖片,只要是為了親情奮斗,總是能讓人忍受人的不足拖沓,換來的還是長長一口舒心氣,為一個不認識的孩子而拼命的男人,溫暖著每一個他的影迷。我喜歡這樣的故事!
2 ) 看到睡著的“驚悚片”~
沖著皮爾斯布魯斯南看的,沒想到歲月不饒人,當年的邦德已經難覓蹤影。其實,當風華不再的時候,最好選擇淡出觀眾視線,這樣留下的都是帥氣的回憶。
回到影片,這部影片總的來說并不精彩。
前段部分情節(jié)冗長拖沓,而且?guī)в袊乐氐拿孕派?,比如冰箱上的冰箱貼,鹿頭脖子上的鈴鐺,當明顯說明了他妻子的靈魂就在屋內的時候,整部電影反而失去了其神秘感。
恐怖懸疑片很忌諱的就是告訴你:鬼真的在你身邊,不是幻覺。
根據(jù)情節(jié),冤死的黑人女歌手和男主角妻子之間應該是對立關系,這個沖突并沒有被強化,導致影片的一條斗爭線很弱。
男主角既然如此深愛自己的妻子,怎么又在剛到小鎮(zhèn)的沒兩天就被一位金發(fā)碧眼的美女吸引?更何況他妻子的靈魂還沒有安歇,典型的尸骨未寒。
影片結尾的殊死搏斗沒有任何緊張感,只是用個樹枝抽來抽去。
當男主角把堿粉倒在尸體上的時候,我突然想到,如果Sam和Dean在的話,這部影片完全就可以簡化成一集35分鐘的電視劇了。
3 ) 《尸骨袋》中的偏執(zhí)感
金的作品我看得很少,而且大多是中譯本,不敢說自己了解他的寫作,但《尸骨袋》確實是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一部作品。
劇集未上映之前就開始關注,但看過第一集之后覺得劇中少了太多史蒂芬·金的感覺,“感覺”這種東西是很個人很主觀的,至于我,《尸骨袋》給我的感覺很復雜,一時詞窮無法描述,最深的是感覺是一種偏執(zhí),男主對“亡妻背后他所不了解的所有”的偏執(zhí),一種無盡而沒有目標的追尋……
初次看《尸骨袋》的時候離現(xiàn)在少說也有5年了,所有我無法忘懷的細節(jié)幾乎都沒在劇中體現(xiàn)出來,這一點不免讓人失望。
我覺得在這部作品中細節(jié)就是一切,就是關鍵。
從一開始妻子的死就開始編起來了。
其實那天是很熱的一天,車禍也發(fā)生了,只不過喬的去世與其無關,記不清她究竟是因何而死,只記得倒地之后臉都被滾燙的柏油馬路燙出了痕跡。
然后邁克在領取遺物之后發(fā)現(xiàn)了亡妻提包中的懷孕試紙和一塊老鼠形狀的糖。
然后默默地吃掉糖老鼠,掩面而泣……
不喜歡改編后的雨天,不喜歡把她撞倒的巴士,也不喜歡當場抱妻痛哭的諾南。
這樣的情景太過狗血,用在金的作品中只是沖淡了原作中的感情。
沒有“我不相信她就這樣走了”的偏執(zhí)感覺。沒有自欺欺人,只有哀痛。
另一處偏執(zhí)是,諾南夫妻原本打算給孩子起的名字,都是和“凱”有關的。
凱,季節(jié)的開始。
偏執(zhí)無處不在,不管是有意無意,邁克一直在尋找著妻子出軌后相好的真面目,包括與喬的鬼魂對話時,也問了這個一直讓他不能釋懷的問題。
“沒什么特別的,愛爾蘭人,只不過是另一袋子骨頭罷了?!?br>
當喬的鬼魂被邁克問及“那個男人到底是誰”時她這樣答道。
他扭過頭看到水中漂過的腐白的死物,
所有曾經熟悉的人都是一副副骷髏……
所有人到最后都只是一袋子骨頭罷了。
塵歸塵土歸土。
為什么你還那么在意?
——也許這就是Jo要表達的意思。
也許我的理解也偏執(zhí)了,誰知道呢,我已經盡力不去當原著黨了……
最后再插幾句跑題的話,一兩年前在看《莉賽的故事》時時常讓我想起《尸骨袋》中的偏執(zhí)感。
也許稱斯蒂芬·金是恐怖大師有些不準確,但我也找不到合適的詞來描述,只是感覺他的作品的氛圍很微妙,同時與“恐怖”保持著一定距離。
haunt這個詞就很微妙。鬧鬼之意人人皆知,但它還有持續(xù)折磨、使焦慮的意思,與偏執(zhí)感不謀而合。
很多時候人生中總有一種回憶在冥冥之中纏繞著你,指向你看不清結局的方向……
4 ) 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挺無聊的驚悚片,帶著很高的期望去看的,結果上集開始半小時就睡著了,然后第二天重新看。
真的很失望,情節(jié)設計的太一般了,就鬧鬼,本來還期望會有些新的橋段,結果都是些舊梗。
估計小說有些年月了,當時覺得挺恐怖的,現(xiàn)在在我們這些習慣恐怖片的看來就波瀾不驚了。
而且又沒有拍出原著描寫的細節(jié),感覺很多改編小說的電影,細節(jié)方面都不行。
到后面,找到那包堿,我就想到Sam和Dean了,這個上下集的迷你劇完全可以縮成一集《supernature》,,而且明顯還沒有某一集精彩。就像我以前覺得《SPN》無論哪集拉出來,就可以改成一部完整的電影。
5 ) 值得一看
我沒有看過原著。
就但看這部劇,我覺得有他的可看之處。
湖邊的小木屋,小女孩,刺耳的女叫,奇特的字母排序都讓人有繼續(xù)往下去看的想法。
那位隨便打一星“無聊”的人是怎么想的呢?
是原著本書無聊,還是拍的不到位。
隨便就作品下定論,是不是太隨性太片面太裝逼了。
出彩的依舊是斯蒂芬大叔的故事。
雖然是史蒂芬.金的作品改編的,但看起來滿是日韓恐怖片的味道。
血腥不是說有很多血,人性的殘忍
催眠
其實沒有必要拍成上下兩部,省的中間那段那么拖沓。
原著本來就不怎么樣,改編之作更是乏善可陳,拖沓無比。皮爾斯老得讓人想哭,凱莉羅蘭很驚艷。
不知所云
選角沒問題 但原作那種深深的絕望的氣氛完全沒拍出來 不該是這樣的
真不怎么樣
各種一般……
沒有看過原著小說的我來說,總體還是不錯唉...
原著肯定沒問題,演員也沒問題。可是看起來就是有點問題。
2個小時41分鐘的大長篇,上下集一起看的,南老爺子內心戲很到位,沒看過原著,耐心看。
PART2快點來
電影還分上下集?
愧對斯蒂芬金啊~~那些尸體是要cosplay行尸么。。
揚揚灑灑快4個小時, 看得我暈頭轉向. 算是無功無過的一部電視電影, 據(jù)說并未拍出stephan king的神韻, 但節(jié)奏把握得不錯, 老金的題材其實在21世紀多少有點out, 本片走溫情鬼片路線, 和<dream house>可以相伴來看
這片兒倘若由香港來拍,讓羅蘭陰森森的到處晃,就到位了~~~
看完就一個感覺,估計原著會好看,史蒂芬金是個很會講故事的人。如果沒有布魯斯南這個劇是看不下去的。即便是有了布魯斯南,這也是個無聊的劇。
電視劇來說已經拍的很好了 就是最后 浴缸里的媽媽 ....很無語很狗血..沒看過原著..007老的我想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