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盲探
嚴格來說,《盲探》不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犯罪推理片,片中甚至有些線索缺乏邏輯,但這并不妨礙它成為一部近年來難得的好片。昨日,該片在南京首映,杜琪峰在片中一改以往的陰郁嚴肅,延展了杜氏的黑色幽默,從而令整部影片更具感染力。
開頭有些無厘頭
影片以小敏失蹤案為貫穿始終的主線,同時穿插多條案件線索。開頭顯得有些無厘頭:鄭秀文扮演的女警何家彤被派去給同組成員買冰沙,頂頭上司卻突然要求她跟蹤一位盲人。于是劉德華扮演的“盲探”莊士敦閃亮登場,用近乎警犬般靈敏的鼻子和耳朵,找到了香港“樓頂潑濃酸傷人案”的真兇。此后,故事情節(jié)開始快速發(fā)展……影片前半部明顯好于后半部,中后段進展有些拖沓和凌亂,盲探的幾處推理也略顯突兀生硬,好在并不影響影片的整體。
2 ) 那是一個吃貨對生活最真摯的熱愛
雖然沒有了毒戰(zhàn)那樣的驚喜,但是經(jīng)歷了《富》《二》《代》還堅強活下來的我們,最近三周能看到一部不至于在電影院里睡著的電影,杜琪峰也算是業(yè)界良心了。
《盲探》預告片打著驚悚+懸疑推理偵探片的幌子,其實是杜琪峰的小調皮。整部電影看下來,《盲探》更像是一部帶點小驚悚的輕喜劇,尤其其中包含很多惡搞之前電影的小橋段,還有對劉德華鄭秀文搞笑形象的塑造。
看到有人在短評里抱怨劉德華飾演的盲人與艾爾?帕西諾相差太遠,我倒是認為兩個人飾演的角色性格迥然不同,可比性并不太多,但卻各有千秋。
從一個吃貨的視角來看,食物作為推動劇情的輔線貫穿全篇,讓劉德華扮演的莊士敦更生活化,吃貨形象也更可愛。無論何時何地何事都不忘美食,連辦案都要先挑好吃的多的地方;錢沒得賺了生氣了也無所謂,有頓大餐就可以安慰心情;無論是高檔餐廳里的魚翅鮑魚,還是街邊小攤的臭腸,都能找到“超贊的食物”并動情地開吃……這是一個真正的吃貨才能有的對生活的濃濃的愛和理解。想必杜琪峰也是一個吃貨,不然影片里不會有如此多栩栩如生的細節(jié)。
雖然是“探”,但是關于辦案的情節(jié)在影片里是相對略弱的,尤其結尾莊士敦對小敏藏身柜子被運到巴西的想象,與之前還算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推理相比,出來的有點毫無來由,更何況躲在柜子里的二十七天時間,屎尿都能把小敏淹死或是熏死在那個基本密封的柜子里了,她居然活了下來整個容還能回到心儀的男生身邊??肯胂笃瓢付嗌儆悬c無厘頭,鄭秀文三根手指指著腦袋發(fā)功假想更像是sheldon要殺死leonard,當然,這也為影片的輕喜劇打下了基調。
影片里有一些類似于碰到犯人先去無厘頭打鬧一下而不是報警或者拔槍這樣的小瑕疵,但是杜琪峰的功力擺在那里,影片整體的推進還算合理,而且節(jié)奏明快,一些小瑕疵并不會讓人出戲太多。影片里時不時的來一些小驚悚,配合上笑料,一緊一松,有點按摩你神經(jīng)的感覺。不過一些片段還是驚悚異常,一群死者出來那塊,小敏還在凄慘的哭,影院里有個女生突然就開始跟著一起哭了,估計是被嚇著了,但是當時比影片里小敏還滲人的哭聲著實嚇了我一跳。所以出于對自己和周邊人心理安全的考慮,還是不推薦女生一個人去看的(注:摳腳女漢忽略此條建議)。
高圓圓與郭濤飾演的兩個角色有點可有可無。據(jù)說當年無間道三在拍攝時為了能在內地順利上映所以找了內地的演員參演了一些可有可無的戲份,不知盲探是否也是這個原因。不過把這兩人的戲份當成喜劇里的小彩蛋來看,也未嘗不可。
相比鄭秀文有點無腦的賣萌,劉德華對角色的塑造更加有吸引力。想了想,近些年看過的電影里,這個莊士敦是最真實的一個吃貨形象了。相比《聞香識女人》里的史法蘭,這個輕喜劇里的形象并不須要很酷或是硬朗,小自私,小虛偽,無禮,貪吃,都讓這一角色異常真實。你看,就連他表白時都那么直白又可愛,“我喜歡你有錢,我喜歡你一切。沒錢也喜歡?!币粋€不介意吃軟飯的臭屁盲佬的形象瞬間因為真實變得可愛起來。
《盲探》在關于吃的細節(jié)下了很多功夫。比如何家彤去追“大腳鴨”之后回來給莊士敦做面,莊用筷子探了探,以為面里沒菜,而后吃到了何端上來的配菜,臉上馬上露出了帶點小滿足的笑容。這些細節(jié)的拍攝與劉德華對這一角色的拿捏,都細致入微。而吃到配菜時的那種笑容,或許只有吃貨才能理解。
我對食物曾經(jīng)有著狂熱的愛好。我娘在我小學時候就說,如果我以后當了官,靠錢賄賂肯定打動不了我,但是能做兩盤好菜就能把我收買。雖然沒走公務員這條路,但是對吃得熱愛卻一直保留了下來,即便高中過多暴飲暴食吃壞了胃,還是舍棄不了吃到好菜時從味蕾的享受到內心的滿足感。
何家彤第一次請莊吃飯時,莊直接吃撐到吐。我想起我十二歲時在北京,某天晚上一個人吃掉了整整一只烤鴨?;氐阶〉牡胤胶?,二話不說就去吐。即便如此,烤鴨還是我最愛吃的食物之一,百吃不厭。
何找到六個嫌疑人問莊先去哪里的時候,莊說要先去“好吃多的地方”,然后開心地笑。想起我出外采訪結束后,可以繞四十分鐘的車程到一家小店,只為了吃一盤正宗的小炒肉,不免要與電影中的莊士敦相視一笑。
大學時和ex計劃周末去南鑼鼓巷,重點不是要去哪里轉,而是要先在文宇買兩杯奶酪,然后去鬼味烤翅喝著冰的北冰洋吃BT辣烤翅,最后在鼓樓旁邊的一家特色小館子里吃一碗怪味混沌。說起這些食物時,我們都兩眼放光,然后發(fā)自內心的開心相視一笑,喏,那時候的ex,是美麗極了的。
我很喜歡叫朋友來家里吃飯,雖然我住的地方很擠,我也烹不出什么大餐。用心的燒兩道小菜,叫三五好友一聚,邊吃邊聊,即便租住的地方不大,還只有一張小桌子大家得擠在一小塊地方吃飯——但是坐在一起吃著我親手做的飯,是我作為一個正宗的窮逼吃貨,能想到的對友情對生活的熱愛,最真摯的表達了。
或許這些關于吃的細節(jié)有點無聊有些傻逼。但我想這些都是一個吃貨發(fā)自內心的東西。就像莊士敦那樣,無時無處的,從高檔餐廳到街邊小攤,從魚翅鮑魚到臭腸豆皮,無論生氣時,還是開心時,美食總是要被放到第一位的。
甚至在何的假想中,即將死去的莊仍然不停地往嘴里塞著食物,喊著“好吃啊,好吃啊”。
真夠傻逼的,是吧?
可這不就是一個正宗吃貨對生活最真摯的熱愛嗎?
3 ) 三觀不正,鬼馬鬧劇
不知道我是不是年紀大了,看不下這種片子。
很多笑點很明顯,我知道,但就是不想去笑。
電影很明顯要把鬼馬愛情喜劇嫁接在杜氏偵探電影中,感覺像碳烤冰淇淋,涼爽不夠,亂入無敵。
會探戈,會罵人,看不見,讓你想到誰? 沒錯《聞香識女人》中的阿爾帕西諾,從表演上,易怒的盲人是帕西諾對于生活的精確觀察和模仿。劉德華的表演,似乎未夠時間吃透角色,一個這么容易暴怒的盲人是沒多大可能極其容易歡樂的。(而且還是一個天殺的吃貨)
鄭秀文,楊千嬅,陳慧琳...港星路數(shù)大多雷同,呆傻,智捉,耐操。香港電影里這種的形象如此之多,不得不讓人懷疑,是否存在藐視女性的大男子主義蔓延。鄭秀文被折騰的越慘,觀眾笑得越開心,大家覺得你比我慘,哈哈。鄭秀文絕對女漢子,比你堅強比你執(zhí)著樂觀,你也爽,反正左右不吃虧。而且相對于成龍周星馳這種程度上的自虐,女漢子的自虐似乎別有一番風味。
同《毒戰(zhàn)》一樣,這片也有一種功利的味道。似乎希望僅僅憑借劉德華+鄭秀文的黃金組合拉攏觀眾,接著又嫁接了多種電影類型,甚至借用杜琪峰之前電影用過的元素,比如斷案中的實景體現(xiàn),曾經(jīng)我有一刻期待鄭秀文的角色真的被大師調教出神一樣的推理術,結果看到她用三只手指擠壓太陽穴我就放棄了。
很可惜,本片要傳遞這樣一種價值觀,也就是說人的偏執(zhí)或邪惡因子是存在基因里頭的,一代傳一代,小敏的外婆、小敏的媽媽、小敏,最后小敏的女兒。
一個無比恐怖的結局。
片中還有大量的虐殺,驚悚,并且在殺戮的暗示下,又希望通過笑料來進行稀釋,在尺度上還是放得太大了一點,讓觀影的女孩子有一種很奇怪的體驗,一會食欲大振一會惡心嘔吐??吹狡沧帜?,第一執(zhí)行導演是鄭保瑞,我就呵呵了。
鬼馬確實是港片的一個類型,可能我們要求不能太高,速食、快餐、癲狂、反常、量產(chǎn).....都是關鍵字,這種香港精神深入骨髓,彭浩翔我非常欣賞,我覺得他分寸感就會更好一點,不能因為鬼馬就沒有類型片,價值觀上的追求,那樣就變得很無聊了。
你問我是喜歡精致的如《一代宗師》《無間道》《寒戰(zhàn)》這種,還是喜歡快餐式的港片,我只能說,我還是看好德國隊。
4 ) 眉目有風霜,笑容有滄桑,鎮(zhèn)得住場,發(fā)得出光
一顆星是多加的,給鄭秀文。
《盲探》出來的時候我心想,一定要去看,因為《孤男寡女》。我總記得當年鄭秀文失戀了就去刷馬桶的輕度焦慮,我喜歡她自我抒懷時的傻了傻氣。后來她給華仔寫了個告白,她沒用我中意你啊,也沒說別離開我,她只是完全符合性格的用了兩個單詞:I Need You。
人人都知道我愛你,我給的不只是好朋友而已。
所以那天吃完飯我拉著朋友去看,朋友在國外呆了多年幾次驚訝的問我,真的要去看個港片?我堅持的點了點頭,結果到了樓頂她順眼掃過了預告片的一個驚悚場景,她吃驚的說,我怕鬼啊你不是知道的嘛!我?guī)缀醵家湾X買票的再瞄了她一眼,然后乖乖的撤回去了。
第二天一睡醒我就去門口吃了個早飯,順便看了個早場。然后我想,預告片確實拍得不怎么好,這既不是個偵探片懸疑片,也不是個恐怖片倫理片,這啊,無非只是一部充滿了cospaly的喜劇片。
對于一個常年熱愛懸疑片的我來說,故事的脈絡并不太有說服力,劉德華破案的方法其實也是我們玩殺人游戲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代入演繹,從行為模式的合理不合理去倒推兇手的動機。但這種貌似縝密但卻實際不堪一擊的推理被劉德華用浮夸又用力的表演負負得正,你高度緊張的忽然舒了一口氣,然后靠了一句,假的啊。
可是,為什么鄭秀文用小刀割著自己手臂的時候我?guī)缀趺勺×搜劬M身都在抽搐的不忍看呢,為什么最后鄭秀文喊劉德華沒有聲音的時我誤以為是龍鳳斗重演心會慢了一拍呢。
我們在我們都知道是假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劇情,那么夸張的執(zhí)念和輪回,我笑著笑著卻看出了眼淚。
鄭秀文是真的好,一如既往的傻,但傻的特別的萌。我覺得杜琪峰真的很愛她,所以在這部劇中,我看到鄭秀文幾乎不用用力,就是輕輕松松的爐火純青。我想起當年看《長恨歌》的不適,我知道那個時候的她是真正用力真正入戲,可我確實覺得很別扭,她太渴望被擺脫傻大姐的形象,太在意被肯定。后來電影上座后票房和口碑都差,她得了濕疹,失了戀,甚至于還輕度抑郁,據(jù)說瘦成了40多斤。
我那個時候很怨恨許志安,為什么要當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我沒看到鄭秀文說他一句壞話。那一年,她暫別娛樂圈,畫畫、旅游、給雜志寫專欄,誰也不知道她到底變成了什么樣子,有沒有更瘦,會不會更悲傷,或者,是不是終于的豁然開朗。
再后來她出來唱歌,再后來她隨隨便便的演了《大搜查》,她既沒有翻本的重新演回傻女,也沒有賣力的更要證明演技,她就是清清爽爽的演了一個角色,然后終于告訴大家,我很好。
她簡直變得太好了,坦坦率率的重新和許志安做回朋友,倆人一起看演唱會一起B(yǎng)BQ,她甚至于在許志安情變分手之后在專欄里面坦言,我們只是朋友,但你若問我有未曾想過復合,我有。
我好愛她。愛她的坦率直白,愛她的光明磊落,還有,拿得起放得下,放得下又拿得起。
她寫了那一小段文字,僅余一小片天空,可是,我看到了她的天空多么遼闊。她還是孤男寡女中那個掛著游泳圈沖過來說,“我需要你”的沒有一點嬌氣的港女,她還是鐘無艷中那個沒心機的說“好啊,說你需要我”的男孩子氣,還有,劉德華一碰到危險就拼命的喊的:殺人滅口啦何家彤!毀尸滅跡啦何家彤!奸淫擄掠啦何家彤!
雖然你長成了蘇珊警長有喉結的樣子,雖然我眼盲了還是個顏控,可是我需要你。
所以十九年后,那個唱過《男人最痛》的男人兜兜轉轉,他重新牽起了她的手。
盲探里面的劉德華好賤的說,我喜歡你啦。受了傷的何家彤說我知道你喜歡我有錢,結果劉德華更賤賤的說,我喜歡你,也喜歡你有錢。
這就是生活的本質。
我們變得更好,我們能夠發(fā)亮,我足以保護你,我還愛你。
眉目有風霜,笑容有滄桑,鎮(zhèn)得住場,發(fā)得出光。
5 ) 神經(jīng),從質變到病變
杜sir手下兩路片。
一路是《槍火》那種的,曰「型男片」。型男泡妞不用費力想冷笑話搜索「小明的故事」,抹著頭發(fā)擺波士。飛過的蒼蠅都被他的眼風夾死,這就搞掂了,有時連話都不用講。
另一路就是這種的,曰「業(yè)務員片」。業(yè)務員兜顧客不管對方男女老少,要先拍著桌子把氣氛炒起來。講個笑話自己恨不能自己到地上打兩個滾。
業(yè)務員攬生意都有套路。
機緣之下女主盯上、追趕并小救了一把男主。男主因一個cold case與女主牽扯上。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進入「名偵探柯南」模式,男的負責brain女的負責brawn,聯(lián)合破了幾個小案。在女主以命相隨之后,男主終于找到「唯一的真相」。
當男主叫「了因」女主叫「李美鳳」時,那就是《大只佬》。當男主叫「莊士敦」女主叫「何家彤」時,這就是《盲探》。不僅模板是同一個,男主演是同一人,真的編劇還就是同一批。
這種一個主要矛盾穿引次要矛盾的「鐵鎖連舟」是以前港產(chǎn)賀歲片的標準套路。
找一堆編劇來,大家「度橋」。敲定三四個好玩有趣的橋——就是現(xiàn)在說的「段子」,湊一湊時長排排放好。設定兩個人物,一個捧一個逗。然后隨便弄點旁支角色與情節(jié)串起來,輕松無痛。
為了保證人物在各個段子里不脫線走型,務必個性要多漫畫得多漫畫,太細致內斂深沉的肯定就不行。最好一兩次出場就能在額頭上貼好「傲嬌」或者「傻姑」這種樣的。
往遠里說,這就是TVB警匪片在大屏幕上的衍生——把《刑偵》系列里重口的大案子(如藍嘉文案)拿出來,掐掉電視劇的三姑六婆情節(jié),放進一部電影的時長,就是最標準的模板。
往近里說,這個款式不需要大局架構不用精細錘煉人物又能做出熱鬧紛呈的效果,當然會吸引到仿抄的?!恫欢裉健冯m然山寨的趣味和技藝十分低劣,但那個格式已基本對了。
這種「段子電影」可以當成一種特殊的類型片。好壞一看「鐵鎖連舟」到底是不是如履平地,二看有沒有哪艘船走水自毀長城的。
韋家輝真是太多年沒寫電視劇本。驗尸房和失戀女兩個案子的破綻之大簡直叫人(字面意義上的)不能直視。凡有擼過《刑偵》系列和《鑒證實錄》的在第一次案情重濱之后就應該開始搖頭了罷——這泥妹還用得著「神探」?還用案情重演?根本看看鑒定報告用一點小學生推理就可以知道的吧?
不過韋sir畢竟老油子,怎么夸張怎么喧囂怎么大動作怎么來,不給一點喘氣思考的機會,這樣連蒙帶混算把bug遮過去了。也就是贏在經(jīng)驗值上。雖然說橋不怕老招不怕舊,但《神探》已經(jīng)弄過一次了,《大只佬》又弄了一次,總是一二不過三了吧!你不高興費神想真·推理,那好歹也喬裝打扮一下吧!
莊士敦還可以算是陳佳彬和了因的再升級版。而何家彤卻只是李美鳳的簡單repeat。所謂「港女」神馬的無非是鄭秀文來演罷了,試試看叫高圓圓來說同樣的臺詞做同樣的事,還有港味無?
杜sir手下兩種女人,一種是神經(jīng)質的,一種是神經(jīng)病的,否則那就只能是披著女人皮的男人。
其實本片的兩個主角都是神經(jīng)兒童?!肝蚁矚g你」「我也喜歡你」「哎呀,要是你長得很丑我到底是要看呢還是不看」——這根本是小學生的戀愛嘛!
把莊士敦換成女人,何家彤換成男人,既無礙劇情,亦無損人物。但杜sir做不來這種事。他不是不懂女人,他是不喜歡女人。
可是我喜歡杜sir,所以看到他2013年還在拍上世紀90年代的類型片覺得鬧心,吐槽說本片像切糕——餡(橋)又多料(梗)又足賣相又好,擠捏到一起壓個結實,放多久都不怕壞,但壓根經(jīng)不起品味。
立馬就有同學表示:你要體諒大家能看到個大體正常的片子有多不容易啊!一直被吃屎,居然能吃到切糕都樂瘋了好嘛?
那……好吧。
6 ) 盡皆過火 盡是瘋狂
當年,《紐約時報》影評人曾對早期的香港功夫片有過如此的評價:“盡皆過火,盡是癲狂”?;蛟S,當時的這句話并非出于對香港電影的一種褒獎,但是如今看來,早期香港電影中的張狂與縱樂,作品中所包含的獨具匠心的創(chuàng)意卻成為香港電影的一個榮譽標志。其實,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現(xiàn)在杜琪峰所執(zhí)導的這部《盲探》。相信很多觀眾會喜歡《盲探》,正是因為其癲狂。然而,或許也正是由于其過火,有些觀眾可能會無法接受。
從2000年的《孤男寡女》開始,杜琪峰、劉德華與鄭秀文所組成的“鐵三角”組合便正式成立。這部關于辦公室戀情的愛情小品在當時香港影市最為低迷的時期取得了3500萬的票房成績,成為當年香港電影的票房冠軍,成為救市之作;次年,“鐵三角”再度出擊,講述兩個胖子為愛減肥的《瘦身男女》再次獲得票房與口碑的雙豐收;到了2004年,講述賊公賊婆兩個鴛鴦大盜的《龍鳳斗》拍完之后,杜琪峰卻宣告“鐵三角”組合解散,從此不再合作。因為杜導覺得已經(jīng)找不到新穎的合適題材,再合作也拍不出新意來了。其實,在《龍鳳斗》中,觀眾也已經(jīng)看到了這種新意匱乏的傾向,因為無論是在口碑還是票房上,《龍鳳斗》都遠不如前兩部作品。直到九年之后,杜琪峰才食言。因為他遇見了《盲探》?!睹ぬ健反_實是杜琪峰所要找的那種題材新穎,風格獨特的電影。
在看之前最早的預告片時,感覺《盲探》像是一部結合了《大只佬》與《神探》那樣帶有驚悚懸疑味道的警匪片。但是,看完整片之后才發(fā)現(xiàn),這只不過是杜導給觀眾耍的一個小把戲而已?!睹ぬ健分皇且徊堪鴤商狡氐南矂∑选S捌诤狭梭@悚、懸疑、喜劇、推理、動作、愛情等各類商業(yè)元素,但是最后呈現(xiàn)出的銀幕效果卻還是以喜劇為主。在片中,你可以看到《大只佬》的影子,但是杜導卻拋棄了因果輪回的宿命論;你也可以讀到《神探》的韻味,但杜導這次卻沒有大玩精神分析?!睹ぬ健飞倭算y河映象作品中所特有的標簽化的東西,卻多了香港電影中那種張狂縱樂的鬼馬娛樂精神。所以,對于普通觀眾來說,杜琪峰的這部《盲探》去除了精英化的個人表達,而顯得更加通俗易懂、老少咸宜。
這并不是一部非常正經(jīng)的片子,整部影片透射出一種夸張與癲狂的鬼馬氣質,這不僅表現(xiàn)在整部影片的風格上,更體現(xiàn)在演員的表演上。影片以破案為線索,由多條案件交織而成,而小敏失蹤案則貫穿整部影片的始終,成為影片敘事的主線。而劉德華與鄭秀文這對銀幕上的“黃金搭檔”在偵破案件時通過配默契的配合,碰撞出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火花,產(chǎn)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劉德華飾演的神探莊士敦眼盲心部盲,有著靈敏的聽覺與嗅覺,有著天才般的邏輯推理,被稱為“破案之神”,辦案時總是一副胸有成竹的自信模樣,但在這個天才人物卻有著先天不足,身上集合了許多缺點:貪財好吃、傲慢無禮。而正是由于這樣鮮明的性格特征卻讓觀眾感覺到一種來自于生活中的真實,且極具喜劇張力;而鄭秀文飾演的女警何佳彤則帶有點神經(jīng)質、性格大大咧咧,對莊士敦有一種偶像般的崇拜與愛意,在辦案過程中模仿犯罪現(xiàn)場時,變換著各種服飾造型,可謂吃盡苦頭,產(chǎn)生了強烈的喜劇效果。正是由于兩位演員那種夸張與癲狂的表演方式為這部影片注入了一種新鮮的、獨具一格的氣質。
影片對于喜劇效果的營造很大程度上都是依靠兩位演員默契的配合而碰撞出來的。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杜琪峰導演的小聰明,通過各種小包袱還有對于影片節(jié)奏感的控制來創(chuàng)造喜劇效果。導演將原本正經(jīng)嚴肅的犯罪推理過程進行了喜劇化的處理,消解了偵探片中的嚴肅莊重感,卻增加了喜劇片中的幽默與玩味。特別是在還原犯罪現(xiàn)場時,導演故意模糊了電影真實性與假定性之間的界限,讓自己親身置于當時的犯罪現(xiàn)場去感同身受,值得玩味。
或許,有觀眾會批評《盲探》的推理不夠嚴謹。的確,如果你是在按照一部偵探片的標準去衡量《盲探》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影片中的推理過程完全經(jīng)不起推敲,很多邏輯線索也無法撐起整個故事的結構。然而,杜琪峰并沒有打算將本片拍成一部邏輯縝密的偵探片,我們完全可以將《盲探》視為杜琪峰及其銀河映像為了娛樂觀眾所彈奏的一首鬼馬狂想曲。觀眾要做的只需在漆黑的影院里盡情狂歡就行了。
1.作為吃貨會被饞死。2.我是被吵死和嚇!死!的!3.歡迎老搭檔回歸,鄭秀文還是一根筋的可愛。4.一家四代女人的“愛”瘋狂到讓我毛骨悚然,宛如生命惡疾;近期我再也不想晚上單獨打車了。
劉德華摸完鄭秀文的五官放心的笑了的時候小C說:“幸好沒往下摸到胸。”……
1,推理淡化的「神探」+溫馨浪漫幽默的「大只佬」+十年再見的「銀河」都市男女愛情故事。2,沒有任何演技包袱全心辦帥的Andy、傻傻癡癡的大姐頭Sammi,港影最好的記憶依稀留存。3,這才是華語電影的標本和驕傲,票房請加油。
高圓圓大陸符號第三部
查案的幾場簡直全場都笑翻了,但銀河feel兇案再現(xiàn)還是有點發(fā)冷,可是!是好看的!6.24,盲探首映,挽著他看完,燈光亮起來的時候很感慨。陪著他寫完這部電影,從女朋友變成了余太太,歲月變遷,也靜好。
值得一看,但絕無驚喜...劉德華恐怕這輩子只能這樣了,縱使這次走了一驚一乍路線依舊難覓突破的感覺;鄭秀文算是永恒的不瘋魔不成活,多年來一直很喜歡,可惜這次過于喧嘩,少了些內心的本色;簡單說劉德華有空間沒演技,鄭秀文有演技沒空間;致敬橋段過多;好吃的也太多;看完了會餓。
滅了小時代吧
看《小時代》憋著一口氣的人,去看《盲探》解解氣吧,這才是電影,太好看了!#怎么辦,好愛鄭秀文#
華仔這盲人演的,在街邊討飯絕對會因為太假而餓死吧。。。
好看!豆瓣點映場全場笑聲不斷,估計大家都沒料到杜大炮這次玩了回喜劇,而且玩大了,盡皆癲狂,盡皆過火,說是銀河最好笑的片子都不過份。懸疑部分一度讓人聯(lián)想到《大只佬》,尤其是最后亮相的殺人狂魔,估計都是韋生的點子。除了推理部分不可細敲外,做為港片腦殘粉,實在找不出不打五星的理由。
中游肚臍縫,粵語加一分,調侃銀河好多片段。將所擅長的黑色電影與愛情喜劇雜交,黑收喜放,“盲”大過“探”?!白郊橐欢翁佟2皇峭评戆妗堵狅L者》,卻是搞笑版《人骨拼圖》。美食與破案成正比。王寶珠頭骨是鬼片,《讀者》是假裝看,金魚瞪炒魚和《毒戰(zhàn)》里零錢對燒錢一樣妙哉。
惡趣味,審查底線,滿屏瑣碎笑料,卻救不了沒有邏輯的所謂偵探。
27天在衣柜里,拉尿問題如何解決的
杜sir真是香港導演中的定海神針?。 睹ぬ健泛芎每?,略帶夸張的喜劇加懸疑,笑料新鮮自然,懸疑探案部分略弱但也很緊張。兩者交融很顯功力!大陸演員還是有違和感,華仔的角色有突破但還有點刻意,不如鄭秀文的傻大姐自然。推薦,不過不太看好票房,不知有沒有2億呢。
瞎子都是外貌控,叫人怎么活?
舌尖上的港澳珠海,不是在吃東西,就是去吃東西的路上,從頭到尾各種美食,真是喪心病狂。杜琪峰把他的愛情喜劇與風格罪案元素相結合,幾處案件重演很有趣,又有案件作為懸念調動情緒。不過盲探這個角色挺多瑕疵的,劉總是缺說服力。一身壞毛病的天才,還是更喜歡古美門。娛樂性還不錯,三星半
探戈一樣自由奔放歡樂浪漫的罪案片。無論是上升到反類型作者風現(xiàn)實隱喻這樣的學術境界還是接地氣到笑得爆肝爆肺嚇得驚聲尖叫饞得大流口水的娛樂戲碼甚至腦殘粉到sammi終于做到一個集自己以往之大成又完美適合自己的角色,這部電影都稱得上業(yè)界良心。
好看,超乎我的想象。但好心跟杜琪峰粉喊一句:這部片子是韋家輝風格主導。另外,它是一部愛情喜劇,而且還是劉德華主演……是的,別被預告片騙了,它真的是喜劇……但《盲探》的評價牽扯到一個終極難題:一部由劉天王主演的愛情喜劇,它最高可以打幾分。
驚喜!就像是看到了2013年的《神探》+《大魔術師》+《瘦身男女》!喜劇為主、懸疑為輔,兼有犯罪、驚悚、愛情等類型,劇情是有些雜糅,特別是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還要讓人爆發(fā)大笑,贊一下這種全新的觀影體驗。
神探破案靠瞎猜,貪吃貪財貪色性格狂躁,劉天王的膚淺演技和帥氣外形正好把他演繹得生動而不招人討厭。包裹在各類重口味案件中的愛情喜劇,各種重現(xiàn)作案現(xiàn)場的段落笑料百出。心盲無明,業(yè)報輪回,還是有韋生熱愛的那份極致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