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嬴駟的瘋癲。
看到秦惠文王季年神志失常我就在想,這樣編劇合適嗎?
想了一陣子,最后的結(jié)論是合適。
史書上對秦惠文王的記載很少,創(chuàng)作這個人物,或者說創(chuàng)作戰(zhàn)國人物、事件,都要花費巨大的心力。但終歸是七情六欲的血肉之軀,這是不變的依據(jù)。
秦惠文王四十五歲病逝,并沒趕上秦太子嬴蕩的成人禮,更不用說婚禮了。電視劇的編劇把這些都放在惠文王在世時。
劇情到了冊立太子的部分轉(zhuǎn)入了內(nèi)政主題,與列國之間的伐交退居其次,而這個時候惠文王病了。什么病呢?不知。別說2300年前的人,就算是300年前康熙的死因也莫衷一是。那么對于編劇來說,“病”其實是個好噱頭,可以由此反映出很多現(xiàn)象,借此來表達主題。
秦惠文王病倒之前,有志有勇,穩(wěn)健睿智,就算有失策,也能力挽狂瀾。五國攻秦時產(chǎn)生過猶豫和懷疑,險些喪失斗志,但人生整體而言是強悍果決的一個人。英年辭世,留下的必然是圖騰一般的英雄形象。缺少負面元素,高大全自然不真實。我想編劇利用“病”這個機會,盡可能全面的展現(xiàn)秦惠文王身為一個血肉之軀的模樣。而瘋癲比其他病癥更能表現(xiàn)人物的多面性,且戲劇沖突強烈。
其一,嬴駟夢中見到已被誅殺的侍女項紋,隨即向已戰(zhàn)死沙場的嬴華求救。左右都是死人,驚醒后口吐鮮血。這是他對秦廷政局和自身安危的擔(dān)憂,焦慮身邊人的心機,也是對自己殺人的自責(zé)。之后的劇情惠文后和嬴壯、羋琰的舉動成為秦王的關(guān)注所在。有控制,卻不下死手,不想殺人,又不得不防。
其二,嬴蕩婚禮上秦王神志格外失常?;貎?nèi)宮心驚膽顫避開所有人。嬴疾問他怎么了,他說怕,還說他若走了要替他守好秦國。這些都是對當(dāng)年婚禮上魏紓刺他一刀的映射。當(dāng)年列國來賀,不過是虎視眈眈看秦國易主的熱鬧。嬴駟沒時間害怕,即便身上有傷,也要馬不停蹄的處理內(nèi)憂外患。看起來他好堅強。直到二十年后才表現(xiàn)出來。其實這種怕已經(jīng)深植于他內(nèi)心成為陰影。他對嬴疾說他若走了要替他守好秦國,應(yīng)該是他被刺殺后的心境,而不是眼下身體不適擔(dān)心身后事。
嬴蕩鬧家務(wù),趕走了太子妃?;菸暮髱е鴥鹤觼硐蚯赝躅I(lǐng)罪。秦王身體不適,王后要上前探病,被秦王阻止,別過來別過來,紓兒你別過來。可王后執(zhí)意向前,秦王怒吼:“滾?。?!”頭痛欲裂,內(nèi)侍要救護,卻被嬴駟按倒在地,抽出劍來,一劍殺了內(nèi)侍。此時嬴駟的表情,終于可以緩解病痛,可以解恨的樣子。
開始看,只是單純認為嬴駟犯病啦,神志失常什么事都干得出來。過后才想到,嬴駟如此完全是針對魏紓,他是想殺魏紓的。說“紓兒你別過來”時,他的神志還正常,但已臨近崩潰,在最后的理性下,嬴駟拒絕魏紓靠近自己,估計就是怕精神失常后會傷害魏紓。到了頭痛欲裂時已經(jīng)不受理性控制。想必因為是一國之君,要對國家負責(zé),極力控制自己的感情,哪怕再恨魏紓也要以禮相待,不得廢后。如果不牽扯國家利益,可能嬴駟早就把魏紓殺了。
其三,羋八子與嬴稷質(zhì)于燕國。燕國內(nèi)亂,秦王聽聞這母子倆已不在人間,病情加重。一日,神情恍惚走出宮外,幸被嬴疾救回。嬴駟叨叨著:車裂商鞅,趕走八子;殺甘龍,車裂商鞅。
可能這是兩種態(tài)度的叨叨。他不忍車裂商鞅,趕走八子。同時肯定殺甘龍、車裂商鞅是對的。不管是肯定還是否定,這些都是他念念不忘盤桓于心頭的事兒。殺甘龍、車裂商鞅都是單純的政治事件,趕走八子牽扯到他的感情事件。他都沒念叨嬴稷,只是惦記八子,可見這個女人對他多重要。
走出宮外,應(yīng)該是嬴駟潛意識中不愿再為君主的表現(xiàn)。太累了。
神志清醒的最后一刻,嬴駟吟誦了《詩經(jīng)·秦風(fēng)·晨風(fēng)》中的最后兩句:未見君子,憂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實多!——惦記誰呢?應(yīng)該是想張儀、八子和稷兒回到他身邊吧。病逝時身邊沒有一個他喜歡的人,死在他恨的人懷里。而悲涼莫過于歷史還在繼續(xù),你不能駐足流連。這種表現(xiàn)手法,是盡可能的接近真實,極為贊許。
其實伐交部分的各種刻畫也很好。例如馮高事件。秦王人前人后都慷慨激昂斬釘截鐵地說:我大秦寧失一國不失一士??傻阶詈筮€是把馮高送到韓國去殺頭了。
秦王決絕的言辭感人肺腑,是真心話,但兩國邦交又不能不把馮高獻給韓國。那么這種真話就有可能是作秀,做給臣工將士們看,好讓他們甘心情愿為秦國賣命。政治家的虛偽也就表現(xiàn)出來了。對陳軫又何嘗不是,能為我所用最好,若用不了,我也就不在乎這個人才的死活。政治就是虛偽冷漠的,所以造就了虛偽冷漠的政治家。
雖說一會兒瘋癲一會兒正常,但都有用意。瘋癲時,嬴駟說的都是真心話,一個卸掉君主責(zé)任的常人感情。正常時,都是理性下的行為。瘋癲部分的主題是嬴駟的負面,沉溺于感情,膽小懦弱,游移不定。人物整體刻畫的篇幅比例,此部分不免有點少,甚至有硬性救急的味道。但無論多與少終歸是安排了,豐富了嬴駟這個人物性格的多面性,使其更為豐滿有血肉。
————————————————
另附:
關(guān)于富大龍的表演。
//movie.douban.com/review/13070920/
2 ) 強過第一部
批大秦帝國第二部的人太沒有眼光,第一部才是一部爛片,第一部嚴重缺乏歷史厚重感,敘事拖緩,很多情節(jié)象言情劇,語言思想簡直就是現(xiàn)代都市勵志劇, 單說秦孝公而言,在奴隸制后期的君主,其行為思想表現(xiàn)拿到今天來,都是一個完美的領(lǐng)導(dǎo)者,剝?nèi)ソ巧谋砻婵磧?nèi)心,其思想意識都不是古人,而是一個現(xiàn)代人,簡直體現(xiàn)不出古時的文化思想和生活,更不用說歷史厚重感,說白了就是一部分現(xiàn)代勵志劇,只不過披上了古裝的外衣,我看到一半就實在看不下去了
第二部縱橫,我看了前10集,只依這10集說,故事情節(jié)緊湊,主次分明,至少體現(xiàn)了戰(zhàn)國紛爭的國家和謀士智慧,縱橫家的智慧讓人折服,眾演員的表演也勝過第一部。
3 ) 縱橫最高
個人評價,比第一部好。
第一部貼近小說,某些對白臺詞基本是小說原樣,但是小說有個缺點,為表現(xiàn)煌煌大秦的感覺,作者虛構(gòu)了許多并不存在的情節(jié),人物情操高尚得近乎于偽。
而縱橫則摒棄了小說大部分的劇情,更忠于正史(連蘇秦都舍了),感情戲沒第一部熱烈(感情戲絕對是現(xiàn)在多數(shù)人打分的第一標(biāo)準(zhǔn)),秦惠文王也被塑造成了一位為壯大秦國無所不用其極的無恥流氓君主,各種陰暗面爆發(fā),不過我更喜歡張儀這個角色,一張利嘴說遍天下,在秦時意氣風(fēng)發(fā),到最后無奈歸隱葬母時與犀首相遇醉憶往昔風(fēng)云歲月的落魄蕭索,真是讓人看得渾身顫抖。
4 ) 失眠夜看有些評論莫名氣憤
首先,改編改編改編懂嗎?想看跟原著一模一樣的就再去把書刷一遍,在原著基礎(chǔ)上改得更符合史實有哪里不合理嘛?沖著這個打一分,呵呵。其次,崛起風(fēng)格顯然跟裂變不同,但真的有這么差嗎?直觀感覺上裂變可能更為厚重,但是人物刻畫是不是過于理想化了,商鞅和秦孝公簡直是偉光正化身,(當(dāng)然我是很喜歡的,兩人把我迷得不要不要的,最后幾集從頭哭到尾)而崛起的人物有優(yōu)點有弱點我覺得豐滿多了。此外,當(dāng)看到衣衫襤褸的張儀在朝堂上侃侃而談,不會感到豪氣頓生嗎?看到王上連聲“先生教我”,不會深受觸動嗎?看到路上情人言“寡人不知如何輕握你手”“如此便好”,不會頓時柔情滿腸嗎?看到犀首張儀老年偶遇對飲回首昔日之崢嶸,不會生出英雄遲暮的凄涼之感嗎?如果不會,好吧,可能我們不在一個頻道上。
5 ) 致秦粉
若不是某些原著粉,秦一粉,惡意低分,我縱橫評分肯定9.0+。如果說秦一描寫的是赳赳老秦,共赴國難之國風(fēng),展現(xiàn)的是一腔熱血,變法圖強,雖死無悔的英雄氣概。那么秦二描寫的則是商鞅變法后秦國漸強,改變法強內(nèi)為交伐蠶外,合縱連橫,東出爭天下。為什么要繼承秦一的堅定變法之心,舍身取義之氣?取而代之的當(dāng)是決意東出,縱橫斡旋,取地強國而不落口實。大哉商君固然可敬,悲夫張儀亦使人相惜。法立國強,為法捐軀當(dāng)是豪邁;名利過后,山野煮酒亦為豁達。斷指書國恥決心足現(xiàn),鐵腕平亂霸氣盡顯。一篇求賢令廣納賢才,客棧誠拜卿不拘一格。秦一蕩氣回腸,秦二耐人尋味,都是絕佳好劇。萬望各位秦一粉,原著粉,跳出圈子,用心看完,不失公允,方能品味。
6 ) 這才是我們想看的女政治家,甩《羋月傳》八百條街!
分享者說:
豆瓣評分跌破5的《羋月傳》,除了給大家提供槽點和表情包,存在的最大 意 義就是讓很多人知道了《大秦帝國》這部神作。作為對國產(chǎn)古裝大劇一生推的重度患者,我要告訴你《大秦帝國2》寧靜的羋八子簡直把羋月秒的渣都不剩??!本來還想提筆寫寫,但是悠悠醬這個簡直把我的心聲都吼出來了?。?!《羋月傳》播到現(xiàn)在,靠著先天自帶話題收視已經(jīng)破2,同高收視以及高網(wǎng)絡(luò)播放率形成鮮明反差的是,群眾們的吐槽根本停不下來。
類似瑪麗蘇的劇情我們在《武媚娘傳奇》里看到過,再來一次群眾們自然覺得無聊無腦。然而諷刺的是,《武媚娘傳奇》在豆瓣也有5.4的評分。隨便搜一下,就是這樣差評如潮的新聞。
孫儷和劉濤的演技自然不用多說,前者一部《甄嬛傳》即是人生代表作品,后者《瑯琊榜》里霓凰郡主英氣逼人。明明兩大女主演技靠譜,明明是同一班底,也是女人戲,到底是
這才是我們想看的女政治家,甩《羋月傳》八百條街!
除了淘寶款的服飾,漏洞百出的情節(jié),還有跟史實出入有光年差距的劇情。
比如先祖是秦國貴族公子白的白起,強行成了羋月的同族,還有一個銷魂的名字叫小狼(求白戰(zhàn)神心理陰影面積…..)
最讓群眾們惡評《羋月傳》的是,我們看到的不是期待已久的政治女強人秦宣太后的故事,而是走不出“大紅燈籠高高掛宅院”的窄小格局那一套的女人爭寵的封建劇。
羋月每一次的脫難,都靠著這些外掛男人們秦宣太后的“成長”歷程和少女甄嬛成長成后宮“正主”基本沒區(qū)別,又是一個“白蓮花”少女誤入泥淖不得不被動自救,而被迫登上權(quán)力巔峰來詮釋權(quán)力女性的編劇思路。對于為什么要把羋月寫成瑪麗蘇,編劇王小平是這樣解釋的==
說好的大格局呢?說好的智斗呢?歷史上那個臨朝稱制四十一年,第一個稱太后,輔佐昭襄王弱六國,成為后妃掌政的鼻祖,生性豪放,政治手段老辣果斷的宣太后是不遜于武則天的存在。到了《羋月傳》里成了一個政治白癡,處處觸雷,擁有隨隨便便撿個大人物的技能的傻白甜。
宮斗弱智,政斗又浮于表面,只能賞這個劇組的表情包了
羋月傳除了給我們貢獻了無數(shù)的槽點和表情包,最重要的貢獻就是讓大家重新認識到一部國產(chǎn)精品劇《大秦帝國之縱橫》?!洞笄氐蹏v橫》里寧靜對宣太后的塑造,雖然戲份少,卻堪堪勾畫出了史上第一太后的形象。作為一部老劇,最近之所以能被網(wǎng)友們再次翻出來說,說到底還是一句話,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而豆瓣上很多評論的時間都是最近,顯然是從隔壁《羋月傳》那轉(zhuǎn)過來求洗眼的。說《大秦帝國之縱橫》前,不得不提一下《大秦帝國之裂變》,這部被廣大網(wǎng)友奉為神劇的老片。作為“大秦帝國”的第一部,此片的擁有極其深刻的歷史厚重感,把戰(zhàn)國時期貴族制度以及貴族精神拍的淋漓盡致。
古樸大氣的配色和布景更接近那個時代的質(zhì)感
同第一部相比,《大秦帝國之縱橫》盡管評分有所下降,但也少了第一部中對“秦”的過分拔高,沒了高大全滿的正反分明,更多體現(xiàn)了人性的糅雜,拍出了群相的參差感。
這才是我們想看的女政治家,甩《羋月傳》八百條街!
其中最鮮活的莫過于寧靜版的羋八子。史書上說她縱欲,在劇中她也從來沒有排斥過享受男女情愛。一開頭就是火辣的床戲,在嫁給秦王前,就與與義渠王子駭相戀,并產(chǎn)下一子。
雖然也是隨地撿起了張儀,擁有了主角光環(huán)加持的技能~但是少女羋八子對于張儀認為“憑姑娘姿色,何愁榮華富貴”這種言論這種事情非常不屑。
和張儀分別的時候,為了給他鼓氣,坦蕩要求張儀在發(fā)跡后接她去當(dāng)王妃。一出場就展現(xiàn)了羋八子那種潑辣率真的少女氣和不一般的格局。在義渠君被自己的叔父帶去義渠國之后,羋八子同張儀入秦,感情漸漸傾向于秦君。而她對愛情的理解也恰好說明了其不是一般專注于小兒女情長的女子。
在幾個有限的鏡頭和臺詞里,宣太后講出了自己的愛情觀和對權(quán)力的渴慕。一般女性會被情深似海的義渠君所感動,不過作為一個未來的女政治家,她的眼光和格局也會決定了她更傾慕秦君的霸氣和雄才大略。
所以在大典上和舊愛遇到,面對義渠王要帶她走的請求,她用民族利益訓(xùn)斥其,再坦白心境,用口才成功勸走了義渠王。表現(xiàn)秦君和羋八子情愛的戲份,也是特別的虐狗技巧。第一次見面就是“很好,你成功的引起了我的注意”的橋段
得寵之后,吃起醋來還敢“緊抓”君上的“關(guān)鍵部位“。而秦王的表現(xiàn)是,圍觀的公叔老先生一開始還有些擔(dān)心。之后就表示要需要靜一靜愛吃醋又傲嬌的君上在得知羋八子和義渠君有一子之后,趕羋八子出城,又傲嬌舍不得,假扮車夫跟到外,情話十級BOY霸道地說了一句:寡人不知如何輕握你手。
再渣的畫質(zhì)也不能掩蓋秦王特別的撩妹技巧總之,在展現(xiàn)這一對小夫婦的日常時,經(jīng)常是各種吃醋,各種撲倒,但凡你能在各種言情小說中看到的橋段,里面通通都能滿足你!
富大龍在這里的裝扮無限接近兵馬俑的復(fù)原。當(dāng)然了,如果僅僅是拍成了《霸道君上愛上我》的戲碼,不足以使這部劇甩《羋月傳》好幾百條街。宮廷險象環(huán)生,即便是愛一個人,也是用智,而不僅僅是用心。越是情深,越是要表現(xiàn)的不動聲色。
這一段羋八子為弟弟求官,寧靜扮演的羋八子又嬌又媚,諂媚得不得了。充分展現(xiàn)了一個寵妃的樣子,而富大龍扮演的君上,一邊是有帝王之愛,一邊又考慮朝堂,裝逼高冷,最后憋笑快出內(nèi)傷。一對權(quán)力中心的夫婦感情就這么體現(xiàn)了出來。
《大秦帝國之縱橫》中,舞臺主要是惠文王和張儀的,羋八子的戲份不多,除了少女時期以及秦后宮時代同秦惠文王的感情之外,早期的羋八子,雖然空有野心,擁有帝王之愛,最后還是在江山和權(quán)力斗爭中被秦君作為犧牲品,同兒子(未來的秦昭襄王)被質(zhì)于燕國。質(zhì)子的身份能活下來便是奇跡,《羋月傳》中羋月母子最后靠著義渠君逆襲,而寧靜版的羋八子卻是在逆境中磨練出了意志和性格,經(jīng)過多次危險的磨難和對往事的成煉,終于在秦武王死后,依靠弟弟以及甘茂的幫助回秦國重新掌權(quán)。
在誅殺政敵惠文后,她開始垂簾聽政,政治手腕體現(xiàn)之一就是為了兒子和秦國,最終割舍羋姓族親,使兒子能在她離世前罷免羋姓高官,放手治理秦國。在該劇少有的篇幅中,中國歷史上第一太后的才情、情愛、欲望和決斷,刻畫的深刻到位。殺伐決斷之外,又是一個母親,面對兒子死去時的痛徹心扉。
《羋月傳》和《大秦帝國之縱橫》說的是同一個女人的故事,但是《大秦帝國之縱橫》里的羋八子,之所以區(qū)別羋月,那是因為,作為一個未來注定能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女人,編劇沒有把宣太后塑造成一個單薄的,被三個男人所愛,最終靠著所謂的外掛或者外貌吸引男人來幫忙終于逆襲的瑪麗蘇故事。
作為一個真正有血有肉的,一個毒辣有見地的政治家,少女時代或者天真,或者手段幼稚,卻一定不會是一個沒有智商被人耍弄于股掌,“被迫”人性嬗變移易的形象。把這樣一個層次豐富的女性,“批量”演成一個被迫黑化,依靠三個男性的“愛”才最終逆襲的瑪麗蘇,不僅無法展現(xiàn)她真正的強大,這種把電視劇里的女性形象,不斷往宮斗/爭寵引的角度,不過是平衡了男權(quán)視角對女性的俯視欲。說到底,《羋月傳》敗就敗在了編劇自身 狹 隘的格局上。
《羋月傳的導(dǎo)演是清宮穿越而來的,而編劇來自大觀園》
本文轉(zhuǎn)載自南方全娛樂,已獲公眾號授權(quán)
一個女性吊炸天的的微信號:herinfilm
楚國以竊玉辱我,我必竊國以報之。
這才是大爭之世的氣魄!
為了我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的大秦情結(jié)只扣一星!讀小說時就覺得寧靜是宣太后的不二人選,提早出場的羋八子風(fēng)情萬種儀態(tài)萬千,宣太后也是我蔥白的女性之一。沒有蘇秦,張儀的官配無可置疑的是惠文王,也算是模范君臣西皮。大胃王和惠子也很萌的,特別喜歡李立群念對白的腔調(diào),白起魏冉,下一部看你們啦
羋月傳的貢獻是……你會認為大秦帝國之縱橫里面演技過于用力的嬴駟,長相有些老氣的寧靜……TMD就是天仙兒一樣的人物……
太好看了,喜歡里面的羋丫頭,張儀,秦王,喜歡這部劇的feel,簡直停不下來
大贊,雖然寧靜老了,扮少女略違和,可是演到后來真是自帶氣場,大膽潑辣又富有頭腦,果然不是羋月那個綠茶婊可以比的。其次,張儀也是演技十足,一點都沒有呂秀才的感覺。富大龍的演技也是可圈可點。最后,傅淼王后的扮相實在美麗!
無法相信秦王和走西口里的那個二傻子梁滿囤是一個人,在這劇里霸道總裁感相當(dāng)帥啊,喻恩泰臺詞功力真他媽強,張儀這種靠嘴皮子吃飯的名士國內(nèi)還真沒幾個人能演,第一次見秦王時那大段大段半文不白的臺詞啊能涮下國內(nèi)90%的中青年男演員。
富大龍?。。。?/p>
演員都是原音,并且同期錄音,難度很大。僅此一項,橫掃國產(chǎn)垃圾配音古裝劇??上У氖?,國人審美已被配音文化扭曲,已被雷劇扭曲,悲!
秦王眼角眉梢都是風(fēng)情,狷狂邪魅眼帶桃花,如此妙不可言的一個演員卻沒演過什么妖孽角色,可惜了了。
富大龍演的真好!
敬那大爭之世!
當(dāng)初看的時候覺得寧靜前期有點裝嫩 現(xiàn)在看了某傳 呵呵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尤其是后來看了完整版 寧靜最后一集不要太帥氣喲 演技呀演技 除了羋八子 其他角色也很不錯 好多歷史事件還原的超贊 尤其是張儀騙楚王那段
半月傳太假,帝國一拍攝手法太老,都看不動,縱橫一開場,富大龍就火力全開,年輕時期的飛揚肆意,老邁時期的瘋瘋癲癲,從頭飚戲飆到死,過癮。還有李立群這個老東西扮演的魏王,真實,囂張,無恥的嘴臉很符合我對列國紛爭時期一代昏君的想象。
比羋月傳良心多了
大爭之世,風(fēng)起云涌,銳士秦劍,殺伐熱血。秦惠文王與張儀,意氣風(fēng)發(fā),千古君臣,晚景卻凄涼,后期觀之不忍。許多人覺得該劇不如《裂變》,我倒覺得各有千秋風(fēng)骨,富大龍的蛇精病霸道鬼畜帝王攻演得真乃絕色!
和羋月傳比起來,大秦帝國對歷史大背景的把握,拍攝的精細程度,對歷史人物的描寫,簡直比羋月傳高了1000個武媚娘傳奇。建議大家詳細觀看,這里面的秦惠文王、張儀、羋月、楚王等人物的歷史細節(jié)高度還原。
昨晚上看到3點,我是考研狗啊~原諒我以前不知你的好,超級喜歡富大龍的神神叨叨的嬴駟,23333
想建一個“我們都愛秦惠王”豆瓣小組。。。。
從旁邊羋月傳來的……比起期待已久的羋月來,大秦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