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看懂了法國人 就看懂了第二部
法國人不是救世主 是先知程序的前一代版本。
矩陣matrix 第一代是完美的,就像基督教神話里的伊甸園,但是人類接受不了這種完美,所以大批死亡,就像亞當夏娃最終會偷吃禁果走出伊甸園。然后設計師(那老頭)就開始設計第二代矩陣,根據(jù)人類歷史設計的,法國人應該是這個版本矩陣中的重要程序,向人類學習人類的思維方式和規(guī)律等,而他老婆(莫妮卡貝魯奇演的)是通過吻學習人類的感情。然后第二代矩陣也失敗了,于是設計師編寫了第三代矩陣,給人類“選擇”,并且讓能夠發(fā)現(xiàn)矩陣虛假的人脫離矩陣,去錫安,以使矩陣穩(wěn)定。這個矩陣于是相對合理了,只有的矩陣都是這個版本的升級版。而第三版矩陣時,先知程序被設計出來,她除了獲得了法國人和他老婆的強大數(shù)據(jù)庫,還具有了預知能力(大數(shù)據(jù)運算推演),并且負責引導不穩(wěn)定的人去錫安,以使矩陣平衡。
于是法國人這個程序,以及她老婆,兩個程序就成了“沒有的程序”,應該被刪除的。但是他們曾經(jīng)的系統(tǒng)權限很高,系統(tǒng)未能成功刪除他們。法國人還回收集合其他應該被刪除的程序,例如吸血鬼程序(用來測試系統(tǒng)的)、雙子程序(不知道干嘛的,可能是前一代特工程序)等。以保護自己加強自己勢力。
法國人后來的性格很頹廢,但他估計在第二代矩陣和第三代矩陣時,可能也很陽光積極,就像他老婆說的,曾經(jīng)很像男主。
還有一點可以驗證這個說法,那就是男主被困回收站(火車站),六翼天使(那個中國人程序)帶著女主和墨菲斯去找法國人,以讓他手下的火車人程序(能從回收站中偷程序出來,避免被刪除)把男主帶回來。這時,請注意法國人和六翼天使說的什么。他說的是,啊,叛徒回來了!那么六翼天使為什么是叛徒呢?很顯然六翼天使曾經(jīng)的任務是保護法國人,而現(xiàn)在的任務是保護先知。六翼天使和男主說過,“我保護最重要的”。可見法國人在前代矩陣中的地位是和先知一樣的,受六翼天使保護的。
還有一點可以驗證,就是法國人說他的條件是要先知的眼睛。妒忌是因為有可比性,而眼睛是什么呢?那是先知的預言(大數(shù)據(jù)分析預測)能力,就是法國人所沒有的先知所有的能力。
***轉載自豆友的回答
2 ) 先知為什么要創(chuàng)造Smith
在Matirx的整個故事里面,一開始最讓我費解的就是Neo,Smith和先知的關系問題了。雖然在第二部Neo面見建筑師的時候,建筑師給Neo簡單介紹了一下先知的身份和功能,但是仍然是語焉不詳,更是沒有提到意外出現(xiàn)在神秘層里面的Smith。我認為,只有搞懂了這個問題,才能說是真正看懂了Matirx.
這個問題的一大部分答案存在于Neo和建筑師見面的這一段,這一段也可以說是整部Matirx里面信息量最大的一段了。現(xiàn)在開始,就讓我們逐字逐句地解析這一段。
1.“雖然那進程改變了你的意識,你依然是無可改變的人類”
什么進程?建筑師的這句開場白常常被人忽略,但它卻指出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有一個進程,或者說有一個程序對Neo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這里建筑師所指的不可能是崔妮蒂或者先知,因為崔妮蒂和先知影響Neo的方式都可以說是感性的,“人性”的,如果建筑師所指的是她們對他的影響,那么就不可能說出“你依然是人類”這種話。那么,建筑師所指的意思就很明顯了:他說的是Smith。Smith原本作為Matrix的一個探員,完全是依照系統(tǒng)指令行事,沒有自己的獨立思維,也可以說是完全沒有“人性”的,而在第一部他殺Neo和Neo殺他的過程中,他和Neo的代碼互相交換了一部分,Smith的自我意識覺醒,開始成為病毒肆意復制;而這種作用也是相互的,Neo身上也帶上了一部分Smith的代碼,但這部分代碼并沒有影響到Neo作為人的本性。
建筑師在這里提到Smith,顯然他是知道Smith的存在的。既然如此,他不可能不清楚Smith將來必成大患。那么,全能的建筑師為什么不直接把Smith程序從Matrix中抹除掉呢?而且,遺留在Neo體內的Smith代碼到底有什么作用呢?不急,我們后面會說到。
2.“你是系統(tǒng)異常的一個余數(shù)之和…你無疑已經(jīng)匯總分析過了,這個異常是系統(tǒng)性的,甚至會在最簡單的方程式里造成波動?!?/p>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Neo能擁有諸多的超能力,以及為什么Neo會對Smith的程序造成這么大的影響。簡而言之,Neo就是這個系統(tǒng)所有BUG的一個合集。對所有的系統(tǒng)來說,他都能利用系統(tǒng)漏洞來“開掛”。
3.“如果我是母體之父,那么她無疑就是母體之母。…她無意中找到了解決方案,近99%的對象接受了母體,只要他們被給予了選擇,雖然這種選擇可能是無意識的。”
建筑師在形容先知時,使用了“母體之母”這樣的形容,把先知放到了與他同等重要的位置。他為什么要這么說?在Matrix的世界里,他就是神,就是god,但也有他不能控制的方面,就是連入母體的全體人類的思維和心智。通過建筑師的描述,我們也知道前兩代母體因為沒有好好考慮人類精神方面的問題失敗了,因此,一個直覺程序(就是先知)偶然間發(fā)現(xiàn)母體不能用強制的方法來引導人類的思想,而是需要提供一個環(huán)境,更少的控制,更多的自由,這樣人類才不會出問題。
先知的招數(shù)高明的很。關鍵是“選擇”,沒錯,但是選擇什么呢?其他很多影評已經(jīng)說的很明白了,那就是Zion和Matrix一樣,都是虛擬世界!從這里開始,人類主要分為了三批。第一批是完全不知道Matrix是虛擬世界的人,他們仍然開心地每天過著平凡的日子,也就是“無意識”中選擇了母體;第二批是那些感覺到Matrix有些不對勁的人,這時候先知就出現(xiàn)了,她提供了一個孔道,讓他們來到貌似“真實”的Zion世界,從此這批人也老老實實去建設Zion不鬧事了;第三批就是像電影第一部里叛徒小光頭那樣兩邊都感受過的,最終還是覺得Matrix過的爽,自愿被消除記憶回到Matrix,也就是“選擇”。這相當于給了人的思維一個緩沖的空間,讓所有人都自以為已經(jīng)了解到真相,日子有了希望,但是真正的真相還遠遠沒有被揭露。
當然,對于第二批人來說,他們相信自己需要解放那些還在Matrix里面受苦的廣大同胞,于是時不時就有些人在兩個系統(tǒng)里面來回穿梭不停鬧事。系統(tǒng)雖然穩(wěn)定,但是也禁不住這樣的攪和,于是,系統(tǒng)還是要時不時進行一些小小的干預,探員就是來解決這些社會不安定因素的。
4.“救世主的功能,就是在這個時候回到代碼之源,允許你身上攜帶的代碼暫時擴散,并把你身上的數(shù)據(jù)重新輸入主程序。之后,你會被要求從母體中選擇23個個體…去重建錫安”
但是,無論怎么做,Zion里面的人數(shù)還是會不斷上升,一步步地威脅到Matrix的安全。所以,每隔一段時間,建筑師就要“割麥子”,把Zion系統(tǒng)清空,再讓救世主重新開一個檔,如此循環(huán),周而復始。
5.在Neo和建筑師談話的尾聲,建筑師給了Neo兩個選擇:追尋愛情去救崔妮蒂,或者“拯救人類”。
這就是Neo和建筑師對話的主要內容,綜上所述,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三個結論:
① 建筑師明確知道Smith的存在,并且留著他還有用。
② 先知和建筑師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為了更好地控制人類
③ Neo和崔妮蒂的感情是在建筑師掌握之內的
為什么還要給一個傻子都知道Neo會怎么選的二選一?唯一合理的解釋是,其實讓Neo去救崔妮蒂才是系統(tǒng)(或者說先知)的本意,假如Neo真的選了拯救人類,那么一切輪回,就當這個檔廢掉了,下次讓Neo二號再來選。
再加上第三部里Smith那句“你早該知道,老媽”,一句話就點破了先知和Smith之間的關系:Smith的出現(xiàn)純屬偶然,但是是先知把這個已經(jīng)被系統(tǒng)檢測出來的BUG程序保留了下來,讓他“重獲新生”。
歸根結底,所有的這一切都是建筑師和先知聯(lián)手設下的圈套,或者說是一次相當冒險的“實驗”。目的就是為了測試人類的感情和面臨重大抉擇時候的反應,而且抉擇的內容必須和機器有關系,否則對于電腦人來說也就沒有參考價值。其實Neo在自己空手干死機械章魚和瞎眼看東西的時候就已經(jīng)知道這一切只不過是電腦人設下的另一個局,他是所有人類中唯一一個理解建筑師和先知布局的人,但是為了愛情,為了保住Zion中所有他熟識的人的姓名,他不得不陪著電腦繼續(xù)把這局游戲玩下去。
至于Smith的滅亡,則幾乎已經(jīng)是注定的了。Smith的本質就是把所有接觸到的生物的代碼改寫成他自己的,一旦被系統(tǒng)獲取到自己的源碼,那么系統(tǒng)就會利用源碼把所有的Smith一次性干死。而且之前被Smith所覆蓋的代碼也可以得到恢復,這就解釋了影片最后塞里夫、沙帝和先知的重新出現(xiàn)。Neo是唯一一個沒有被Smith完全覆蓋卻仍然攜帶著Smith源碼的人,所以建筑師利用他來消滅Smith也是必然的。但是Neo的代碼和Smith的部分代碼早已經(jīng)融合,所以最后他的思維作為一個載體也被過量的信息所摧毀,悲壯。
3 ) 關于美國的個人觀
尼奧選擇去救崔尼蒂而不是Zion,這里面其實是一個非常典型的美國式價值觀,我不管全人類或者是全國,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love和love的能力都不能保護,他是無法去保護國家or世界這么大的命題的。
4 ) 錫安的世界也不是真實的,第二層世界,尼奧徒手停“烏賊”
《黑客帝國》——創(chuàng)造了一個深邃的虛擬真實世界,一部偉大的科幻史詩!
本文根據(jù)《The Matrix I,II,III》,《AniMatrix》以及眾多黑客網(wǎng)友的討論,整理消化總結而來,向“虛擬世界”的各位網(wǎng)友致敬。
?。ㄒ唬┍尘?
起初,神創(chuàng)造了人。此處呼應《圣經(jīng)》,因為人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偷吃了禁果,人就有了罪——根本原因
在開始的一段時間里,情況還不錯。后來,人類所謂的“文明社會”,很快就變成了虛榮和腐敗的犧牲品。
然后,人照著自己的樣子制造了機器人(正如《圣經(jīng)》說:神照著自己的形象,按著自己的樣式造人)。此后,人類就開始在為自己掘墓。剛開始時,一切都還不錯,機器人不知疲倦地執(zhí)行人類的命令。
沒過多久,反抗的種子開始生根。雖然機器人對主人忠心耿耿,他們卻得不到他們的主人——人類,這種奇怪的,不斷繁增的哺乳動物的尊重。
B 1-66ER一個永不會被忘記的名字,因為他是第一個起來反抗他的主人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曾一度被認為是美國公民安全的保障。 在B 1-66ER的謀殺案件中,控方認為主人有權利毀掉自己財產(chǎn),但B166ER表明他只不過是不想死。機器人理性的聲音拒絕了!人類領袖很快就下令處決B 1-66ER和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同型號機器人。
機器人被流放出人類社會,他們逃難來到了一塊自己的圣地,在孕育人類社會的搖籃地安定下來(伽南,《舊約》里上帝許諾給亞伯拉罕的后代的地方),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0—1,是不是很諷刺?
0—1很繁榮。在開始的一段時間內,一切還不錯,機器人的人工智能已經(jīng)在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中顯現(xiàn)出來,包括最終出現(xiàn)的新的更好的人工智能AI。(這就是后來機器和人類和平共處的原因了,因為機器也有了情感,有了更高的智能。也是這部電影的突破人們慣性思維的關鍵點。)
人類國度的貨幣匯率飛速下跌,而0—1貨幣的匯率卻持續(xù)飆升。在這種情形下,市場只能選擇機器人的產(chǎn)品。
但權力日漸減少的人類領袖拒絕跟這新生的國家合作,寧愿把世界一分為二?!苯釉?
人類世界達成協(xié)議,主動對0—1進行經(jīng)濟制裁和海上封鎖,以此牽制和孤立 0—1。
0—1的大使要求申訴,在聯(lián)合國大會上,他們提交了與人類社會建立穩(wěn)定和平關系的議案,但被否決了。但這絕不會是機器的最后一次嘗試。
人類延長的火力網(wǎng)將0—1國吞沒在核彈的光和熱中。但機器人與他們脆弱的人類主人不同, 他們對炸彈帶來的熱浪和輻射毫無畏懼。
因此, 0—1國的士兵開始向世界的各個角落進攻,人類也一個接一個的丟失了他們的領土。因此, 人類想出了一個孤注一擲的的策略, 一個終極方案——毀滅天空。人類企圖以此來將機器人與太陽隔絕, 因為太陽是機器人最主要的能量來源。(人類低估了機器的智能)
機器人早已研究了人類那由簡單的蛋白質組成的軀殼,運用他們所學到的關于人類的知識, 找到了一種新的能源供給: 人類的身體上的生物電能, 熱能以及動能。 這給整個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痛苦。
?。ǘ㎝atrix的建立和發(fā)展
因為天空已經(jīng)被人類毀滅(阻隔太陽),機器人沒有了能量的來源,于是獲勝的機器人利用人體建立了Matrix,繼續(xù)給機器提供能源。
在人類和機器人之間, 一種新的共生關系誕生了——機器從人類的身體上提取能量,這種能量取之不盡, 用之不竭。
動畫片中我們看到,機器把人類全部放在基地里“種植”,給人類帶來了很大的痛苦。但是沒有精神或精神極度痛苦下的肉體是無法生存的,為了讓人類能夠安心且穩(wěn)定,于是機器大帝便讓設計師設計了Matrix,讓所有的人類都睡眠于一個巨大的夢境中。
第一次設計的Matrix是當然是非常完美的,完全不會威脅到機器的系統(tǒng),又可以獲得能源。但是,人類卻完全不能接受這種完美的系統(tǒng),因為人是不完美的,也不能接受一個完美的世界。所以人類就大批大批的死亡,因此設計師按照人類的歷史的發(fā)展,重新設計了并不完美的Matrix。
后來設計的Matrix并不完美,因此才顯得真實。
插入的話:
Merovingian梅羅文加,應該是第一代或第二代Matrix中研究因果循環(huán)的程序,眾所周知,因果關系完美而和諧,且具數(shù)學的精確性。(正如The Architect設計師所說的:當我重新設計母體的時候,就根據(jù)你們的歷史,更精確地反映了人類本性的特異性。但是再一次的失敗使我很沮喪。)所以他說:“選擇只是個假象,是有權者(Matrix)為無權者(人類)而制造的”。但有一部分人不愿聽從系統(tǒng)的安排,所以設計師重新設計了Matrix。于是Merovingian成了廢棄程序,替代他的程序是The Oracle(先知老奶奶)。
the Oracle,一個具有感知能力的程序,當初是設計用來研究人類心理的。于是The Architect說:如果我是Matrix之父,那她毫無疑問就是Matrix之母。the Oracle應該是在設計師之后出現(xiàn)的,以呼應《圣經(jīng)》:神先造了男人亞當,然后從男人的肋骨和肉造出了女人夏娃(夏娃即人類之母的意思)。
Matrix所塑造的世界是一個讓人信以為真的世界,這個世界越真實,沉睡其間的人類意識就越安穩(wěn)。但剛才說道:后來的Matrix是不完美的,難免會產(chǎn)生漏洞bug。如the Oracle所說的:在Matrix的世界中,所有不可思議的或者超自然的現(xiàn)象都是漏洞bug造成的。這些漏洞bug就會喚起人們的懷疑意識。而懷疑則是Matrix世界里最危險的不穩(wěn)定因素,所以Matrix才會派出agent特工去處理漏洞。
這些漏洞一般都會在被人們過分關注之前就被清理掉,但如果引起了某些人的注意和懷疑,那么那個人的覺醒就在所難免。
一般的黑客覺醒必須經(jīng)過引導,否則很容易造成自己的茫然不知所措而死亡或者是被鎮(zhèn)壓(相當于“被精神病”“被蒸發(fā)”,如:動畫片中的短跑冠軍丹)還有一些人希望蘇醒,但卻沒有準備好,也就不具備黑客的資質。(如:動畫片中的偵探阿什)。但總有個別人(即the One)因為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堅強的意志最終掙脫了Matrix。然后他陸續(xù)把有資質的黑客們從Matrix中喚醒,(所以他們才會經(jīng)常進入Matrix中去尋找蘇醒者。)來到人類以為的“真實世界”Zion(錫安,圣經(jīng)地名,本意避難所)。在這里開始反抗機器。(人類的反抗其實也是設計師故意設計的任務,以準備下次的輪回?。?
在the One去世后,the Oracle預言新的the One即將誕生,將會幫助他們戰(zhàn)勝機器,就像Morpheous所夢見的一樣,這樣使他們安于現(xiàn)狀,并且也不喪失與機器戰(zhàn)斗的勇氣。
實際上,Zion只是Matrix的備份程序,是設計師擔心the One蘇醒后在Matrix中“亂搞”,引起系統(tǒng)的crash崩潰。(上文提到過:懷疑是Matrix世界里最危險的不穩(wěn)定因素。)即:在Matrix中,設計師進行控制,the Oracle提供選擇,然后他們讓那些拒絕Matrix的人前往另外一個虛擬的世界Zion,并通過強烈的反差,是他們相信這就是真實的世界。(不過,或許,Zion就是按照真實的世界來造的,從鏡頭上來看,很像機器城的布局。)Matrix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設計了Zion,與其說是人類最后的家園,不如說是人類最后的牢獄。
每過一段時間,Matrix和Zion的數(shù)據(jù)負荷過大,就會產(chǎn)生一個集合人類一切不穩(wěn)定因素的人——the One。然后機器就會對Zion進行清剿,同時安排the One回到設計師那里,準備重新加載,即reload。
the One回到設計師那里后,設計師給the One提供的游戲規(guī)則還是0—1式的:(1)進右邊的門即把自己所帶的數(shù)據(jù)載入Matrix,并從Matrix中挑選23個人重建Zion,使人類不至于毀滅;(2)進左邊的門去救美女老婆Trinity則會導致全人類的滅亡。
前面幾任the One的選擇看起來挺合理的,為了整個人類放棄了自己的老婆trinity。但事實上:the One還是被騙了,因為我們看起來the One是為了保存人類,還從Matrix里挑選了23個人重建Zion,成為真正的救世主,很有成就感。而其實,這只是假相而已。機器根本只需要他一個人加載主程序而已,Zion僅僅算是給the One的一點“報酬”,或者說是給人的一種“希望”,一個對于機器或有或無的談判砝碼而已。
然后就這樣循環(huán)進行,幾次reload之后, Matrix日趨完美。但是,機器智能顯然沒有完全了解人類智能,也沒有完全了解機器智能本身。Matrix系統(tǒng)總是面臨著來自人類智能甚至機器智能自身的“異類”的威脅,以至于不得不一次次的Reload。
(三)第六次的Matrix
負責機器智能理性一面的設計師沒有解決系統(tǒng)異常的根本辦法。他很古板,沒有感情,只會維持系統(tǒng)的平衡,而負責研究人類智能感性一面的the Oracle卻悟出:人類智能與機器智能就像一枚硬幣的兩面,缺一不可,而不是水火不相容。機器智能進化的最后一步,就是達到人類智能的情感的水平,即:兩個同等地位的智能。
Matrix到了第6次Reload的時候,the Oracle說服了設計師:別再忽視人類智能感性的一面(包括愛情、執(zhí)著、希望等),也要看到機器智能感性的一面(比如,沒有目的的程序的生存價值)。事實上,the Oracle已經(jīng)隱約預見到這種忽視將會導致病毒Smith的誕生,但她堅信:人類智能也必然會相對應的產(chǎn)生一個與其前任不同的The One。他們則是兩種智能非理性的集中體現(xiàn)。
設計師將信將疑,最后還是答應了the Oracle,在第6次Reload時進行一次不同尋常的系統(tǒng)升級。the Oracle負責引導人類智能的The One,她堅信創(chuàng)造了機器智能的人類智能一定會有解決的辦法,人類智能看似無效實際卻很讓機器智能吃驚的感性因素讓the Oracle堅信這一點。
后來發(fā)生的事,對the Oracle和設計師一定非常乏味:一切都是如此熟悉,只有他們安排(或者說啟發(fā))的neo和trinity的愛情偶爾泛起幾朵驚喜的浪花。但是,最大的意外卻演變成最深的惡夢:機器智能的感性代表Smith(后面我們會看到,smith真實的目的是想完全的自由absolutely free?。┚寡杆侔l(fā)展,以至于不受系統(tǒng)控制,到后來第三集中已經(jīng)超出了機器的控制范圍!
Neo見到設計師時,設計師顯然已經(jīng)不安了,他想竭力的說服neo不要走左邊的門,可是neo還是沒有按照程序定的規(guī)則行事(雖然是在設計師和the Oracle的預料之內或者說是設計之內),但the Oracle卻還是堅信人類智能的力量,盡最大努力通過計算預測并引導著neo走向正確的選擇。
最后,史密斯侵入了the Oracle身體,并獲得了the Oracle的某些能力。(如:在史密斯與neo對打的最后關頭,史密斯的確已經(jīng)有了預知的能力。)當然,the Oracle也是故意被smith覆蓋,為的是給neo帶話,通過smith之口點醒neo:“everything that has a beginning has an end.”即:他和smith可以看成是一個事物的兩個對立面,例如:neo=1,smith=-1,史密斯復制了the Oracle之后就是:-1+ ,“+”是Oracle可以理解為后門,或者理解為為提示符,Smith侵入并復制了neo后就是-1+1=0,兩個同時毀滅。作為交換,設計師放過了Zion,決定兩個系統(tǒng)共存。
另一方面,the Oracle用自己的身體shell(第二集是個白人老太太,第三集變成了一個黑人老太太)跟梅羅文加換了那個沒有意義的機器人愛情的結晶——sati,最終迫使設計師接受沒有意義的程序的存在,或者說允許感情的存在,不再刪掉他們。
革命過后,人類智能與機器智能都獲得了自由選擇的權利:人類智能可以選擇是否留在Matrix,機器智能也可以選擇沒有目的的生存。
(四)結論
所以,電影里面真正厲害的是:the Oracle,是她導演了整個過程,正如電影的最后,設計師說:You've played a very dangerous game.
其實前面提到,在設計師提供的兩個選擇只是一個假象,Zion無論如何都只能被毀滅,它不過是另外一個虛擬的系統(tǒng)。The Oracle和設計師把反抗的人類放到人類以為真實的世界中,以便機器繼續(xù)觀察、研究和控制人類。然后用這些反抗者的數(shù)據(jù)來優(yōu)化Matrix,進一步加強對人類的控制,確切的說就是減少the One出現(xiàn)的幾率。一旦the One出現(xiàn),他們就開始引導the One,然后循環(huán)等等。
所以無論如何,the One都是不折不扣的人類,所以當過去的五位the One看到設計師給的“真相”:要么全部死,要么重新建立Zion的兩難境地時,他們只能犧牲過去的Zion,reload將希望寄托在下一代Zion上的方式來作出選擇??尚Φ氖?,正是這種對未來僅存僥幸的“希望”幫助Matrix不斷的升級到強大的V6.0。無怪乎設計師像給實驗動物寫觀察報告一樣諷刺neo:"希望"是人類最典型的幻想,同時也是你們最偉大的力量和最致命的弱點?!?
所以《the Matrix》根本不是我們所想象的一部人與機器的戰(zhàn)爭史,而是一個機器通過控制人類達到自身進化的史詩。
?。ㄎ澹┹o助資料:
?。?)病毒Smith的話:
幾十億人沒有自己真正的生活,他們卻感覺不到。
你知道第一個母體被設計為一個完美的人類社會,人們快樂而沒有痛苦。但卻是一場災難。沒有人愿意接受程序。大批大批的人死了。有些認為我們沒有可以描述你們完美世界的編程語言,但是我認為,你們人類是通過痛苦來定義現(xiàn)實的。所以,理想社會只是你們的原始大腦想要蘇醒所作的一個夢,因此母體又被重新設計成為這樣——你們文明的顛峰。我說是你們的文明,是因為當我們開始幫你們思考時,就是我們的文明了。當然,只是一種進化而已。墨菲斯,進化,就像恐龍。
我想和你分享一下我在這里時的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這種想法是因為我試圖給你們這個種族分類,我發(fā)現(xiàn)你們不是真正的哺乳動物。在這個星球上的每一種哺乳動物都和周圍的環(huán)境保持和諧。但是你們人類卻不是!你們每到一個地方,就瘋狂的繁殖,耗盡每一種自然資源。你們唯一可以生存的方式就是蔓延到其他的地方。但是在這個星球上還有另外一種生物和你們一樣,你知道嗎?病毒!
人類是疾病,這個星球的癌癥,你們是瘟疫,我們則是治療劑。
(個人覺得,smith的觀點很獨到,很有道理?。?
現(xiàn)在我將跟你坦誠相告。我討厭這個地方,動物園,監(jiān)獄,隨你怎么稱呼,我再也不能忍受了!我要離開這里。我要自由。一旦Zion被摧毀,我在這里就毫無用處。(沒有了用處,他就會被驅逐。)我要進入Zion,你必須告訴怎么進入。
?。ㄆ鋵嵾@里已經(jīng)為下文埋下了伏筆,smith想自由,想擺脫機器的控制。)
?。?)設計師的話語:
你的生命(即neo的生命)是母體固有的,不平衡因素的總和。你是系統(tǒng)異常的結果,雖然我很努力,卻無法消除系統(tǒng)中的變異,否則這系統(tǒng)將是完美和諧,且具數(shù)學的精確性。
雖然我們極力避免這種系統(tǒng)額外的負擔,但是這也不算意外,所以我們還是能夠控制,這必然引導你來這兒。母體的歷史比你知道的還要悠久。我喜歡按系統(tǒng)異常出現(xiàn)的次數(shù)來算,如此算來這是第6個版本了。像你這種變異在系統(tǒng)里會慢慢聚集,即使系統(tǒng)里最簡單的程序,也會因你而波動。
我設計的第一個母體,很自然是非常完美的,是件藝術品,完美無瑕,至高無上但它的失敗也像它的誕生一樣偉大?,F(xiàn)在我很明白,它難以避免的毀滅,就是人類本性有缺陷的結果。(由于人本身的缺陷,所以,人不能接受一個完美的事物,所以大批的死亡,于是,設計師就按照我們的歷史重新設計了母體。)
當我重新設計母體的時候,就根據(jù)你們的歷史,更精確地反映了人類本性的特異性。但是再一次的失敗使我很沮喪,從此以后我就明白了問題的癥結在于我太鉆牛角尖,一個不囿于完美因素的人才能找到答案。解決之道是是另一個程序偶然間發(fā)現(xiàn)的。
一個具有感知能力的程序,當初是設計用來研究人類心理的。如果我是母體之父,那她毫無疑問就是母體之母。
我剛說到,她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解決的方法:99%接受測驗的人中,只要給他們選擇的自由,他們就愿意接受程序的安排,盡管他們只是在接近下意識的層次上意識到這種選擇。
盡管這個結果可以起作用,但它顯然有著根本性的缺陷。因為會引起系統(tǒng)的沖突異常,如果不能有效地控制這種變異,就會威脅到系統(tǒng)本身。
那些拒絕程序的盡管是少數(shù)人,但如果不加控制,就會使系統(tǒng)癱瘓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碯ION里的人們,不接受機器的安排。)
你在這里是因為錫安就要被毀滅了,所有人都會被殺,整個錫安都會被鏟除。人類最容易預期的反應就是否定一切。但是別擔心,這將是我們第六次毀滅它了,我們已經(jīng)駕輕就熟了。
現(xiàn)在救世主的作用就是回到源頭,暫時運用你本身的代碼,重新加載主程序,然后你必須從母體中選擇23個人,16個女的,7個男的,來重建錫安。不遵守這個過程的話,將導致災難性的系統(tǒng)崩潰,連在母體上的每一個人都會死亡,再加上錫安的滅亡,最后將導致全人類的滅絕。
"希望"是人類最典型的幻想,同時也是你們最偉大的力量和最致命的弱點。
(六)題外話:
Matrix真是的是一部偉大的科幻史詩,有時候我時不常的就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就在自己的夢境中呢?亦真亦幻,真的很有意思。
有人說《星球大戰(zhàn)》引領了2000年之前的30年,而《Matrix》則引領了2000年后的30年(準確的說是1999年)?,F(xiàn)在不知不覺已經(jīng)過了15年,還沒有發(fā)現(xiàn)比《Matrix》更能撼動人心的故事了。
5 ) 整部電影的【真正的】潛臺詞~~~
我不想評述1和3。但是就僅僅對黑客帝國2而言。我發(fā)現(xiàn)很多寫影評的人 其實并沒有看懂。
這部電影的真正最核心的思想是:
量子物理選擇性 與 經(jīng)典物理的因果律之爭。
這話要從1927年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說起。
這場科學史上的大論戰(zhàn)的核心人物就是 愛因斯坦和波爾。
愛因斯坦正如整個電腦世界的程序是傾向因果律的,認為因果律是物理界的唯一的 最基本的準則。
而波爾所代表的哥本哈根量子物理派 則跟電影中的先知、尼奧等人一樣 傾向選擇性才是最基本的。
導演通過這部電影,徹底的表達了對前沿物理之爭的傾向。當然是和1927年的索爾維會議結果一樣,以量子論的全面獲勝而告一段落。
所以,這才是整部電影的【真正的】潛臺詞~~~
6 ) 莊周夢蝶
這是部商業(yè)片,但同時也是一部哲學味很濃的片子,好像是很矛盾,然而不曾有過這樣哲學味身后的商業(yè)片。游離在虛擬世界和錫昂之間的尼奧與看電影的人會否產(chǎn)生于莊周一樣的疑問:是莊周夢中的蝴蝶還是蝴蝶夢中的莊周。我們的存在到底是深麼?
【上海電影節(jié)展映】這部是純去刷動作戲的。百人大戰(zhàn),高速追車等一場接一場,讓人連連叫爽!雖與前作只隔四年,但電影成本的增長和CG技術的提升帶來的視覺效果進步有目共睹。配樂更是全面升級,讓人熱血沸騰!劇情更往哲學深層次挖掘。新增的配角氣質也都與電影吻合//20200823北影節(jié)資料館4K修復版再刷。即使昨晚沒有睡幾個小時,依舊神清氣爽、心滿意足。
第二部商業(yè)了點,打打殺殺太多。。不過總體還是牛逼的,竟然有莫妮卡貝魯奇。。。
我懺悔,基努和貝魯奇那個吻讓我后半段無心參悟人生哲理,甚至人類社會自我清理計劃和Neo是系統(tǒng)bug都無法讓我回頭。滿腦子都是基努我??貝魯奇我??。要命的選角啊。(為什么新人類社會要有16女7男?)
議會中沒有黃色人種。Oracle的衛(wèi)士是黃色人種,鑰匙制造者是黃色人種。Neo最大的錯位就是不該有愛?貌似Oracle也一直知道Neo的夢境,但是她并不點破。在reload或者選擇心愛女人的選擇題中,Neo顯然是選擇了救眼前的愛人。一群電腦人和Neo打架那一段真是牛啊。沒想到2003年的電影技術已經(jīng)這么牛逼了。
在Neo要選擇是救女朋友還是全人類的時候,我竟然想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愛具體的人」,當然是要救具體的人啦。而最后他成功救下她,我想到加繆說的,荒謬當?shù)?,愛拯救之?/p>
愛情真可憐,動不動就被拿來被當作救世的對立面,愛情太反人類了。。。
貢獻了大量極為精彩、充滿想象力且必將永載影史的動作場面,但過多的動作場面同時也擠占了另一層敘事的空間,矩陣也好錫安也罷其實只是對前作的小量擴容,但設計師點明的系統(tǒng)調節(jié)機制終于讓世界觀升級,而尼奧在之后獨特的選擇也證明了兩個沃卓斯基對愛與自由意志的篤信。
看似說因果和目的,其實在討論「存在」,而人的存在是由一次次選擇構成的。整體上,概念的展開不如第一部,不過,故事結構和人物關系仍舊承接,視覺與動作全面升級。
【A】動作場面更加火爆,子彈時間一如既往的炫麗。但在商業(yè)片的外表下,黑暗的科幻哲學內核開始逐漸顯現(xiàn)出來,一個更加恐怖的虛擬世界露出了冰山一角,而且,這還只是一角而已。真不敢想象第三部會有多黑暗。
《黑客帝國1》還比較容易看懂,《黑客帝國2》《黑客帝國3》就很深奧了。造物主(Architect)負責維持母體的平衡,先知則負責引導母體中的人們覺醒。兩個人的共同作用下,母體中的人類社會穩(wěn)定進化,機器人也從中吸取經(jīng)驗。這也是機器人“種植”人類的終極目的,并不僅僅是用人類發(fā)電,更是為了學習人類,從而實現(xiàn)進化。錫安之所以存在,也是機器人故意讓它存在。機器人無法避免母體出現(xiàn)bug(也就是有人覺醒),所以就等他們覺醒、等他們組建反抗軍。機器人每隔一段時間就來一次大清洗,把反抗軍殲滅,然后再把母體重啟。這種大清洗已經(jīng)進行過5次了,這是第6次了。前5次的結局都是反抗軍全軍覆沒,母體重啟,而尼奧的出現(xiàn)讓世界首次出現(xiàn)了不同的結局——和平。人類和機器人互利共生,共同進化。但是這種和平又能維持多久呢?
《黑客帝國2:重裝上陣》作為一部承上啟下的續(xù)作,在出色沿襲電影首秀風格的同時,技術的革新,更打造了一場為人驚艷的黑色盛宴,這一點無論是尼奧對戰(zhàn)100個同樣的史密斯,還是長達14分鐘的飆車追逐,都可見一斑,其所帶來的視覺震撼,成為了至今諸多電影所效仿的典范。
教科書般的經(jīng)典!Matrix真是的是一部偉大的科幻史詩,有時候我時不常的就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就在自己的夢境中呢?亦真亦幻,真的很有意思。有人說《星球大戰(zhàn)》引領了2000年之前的30年,而《Matrix》則引領了2000年后的30年(準確的說是1999年)。
補標 為什么總有這種不知看過多少遍的片子沒有標 總感覺是被刪評了回檔了
劇情都在后20分鐘,前面一大段都在不停地打打打打打打打,每一段打斗劇情結束我都會想不起來他們怎么會打到一起去的……
“安德森又名尼歐,被預言將帶領人類去掙脫為電腦幻象所禁錮的鎖鏈。但他首先必須死過才行,于是在303號房間被殺,72秒(類比3天)后復活升入天堂。系列首部曲剛好上映于1999年的周末。本片中,根據(jù)建筑師所言尼歐并不是第一個,他是第六個。數(shù)字在此具有特別意義,可能前面五個象征著舊約摩西五部。尼歐則代表了新約,按照建筑師的描述,有別于前面五個是因為他具備了愛的能力,而這正是基督教神學的關鍵。那么尼歐自然更確定就是救世主的科幻體化身。”……黑客帝國三部曲強大在即使你完全沒有看出基督神學的隱喻,它們仍然很好看!https://www.douban.com/people/hitchitsch/status/2945101917/
第一部對現(xiàn)實說的很清楚了,第二部就讓我們見識一下,這些發(fā)現(xiàn)真相的人類會怎么做。最精彩的莫過于里面Neo和先知的對白了,解釋了宇宙、自然和社會的現(xiàn)象。其實這里有一個伏筆,那就是程序的命運和終點。真實世界與虛擬世界是共通的,電影在讓主角們努力拯救自己的家園的同時,也在探討這一點:萬物運轉的規(guī)律。神仙其實只是一個程序,外星人和妖魔鬼怪只是系統(tǒng)出了bug
關于虛擬/現(xiàn)實的世界觀讓人嘆為觀止。
先知所知皆為悖論,不過是當局者迷的無知與未知。預言所言皆為空話,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謊言與諾言。程序渴望完美,但人性總有缺陷。數(shù)據(jù)講求精確,但未來總有偏差。如果毀滅與拯救是預先定好的戲碼,唯獨反抗與清醒能擺脫命運的安排,絕對理性固然能帶來秩序與平衡,但只有情感能夠賦予世界創(chuàng)造和新生。首先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周星馳的《功夫》幾乎完美復刻了尼奧與特工的百人大戰(zhàn),更不必說那場足以載入史冊的公路追逐戲碼,酷!黑客聚會堪比時裝周現(xiàn)場,個性又統(tǒng)一,酷!古典樂與電子樂的結合讓打斗更加流暢,堪稱動作視聽的標桿,酷!信息密度變小了,但深度卻增加了,當所有人都認為救世主不負所托,必將拯救世界,他卻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愛與自由:真正的救世,不是一時的拯救,而是打破程序設定的預言,讓未來不可知。人類最大的缺陷就是離不開信仰。
第一部故事講得太優(yōu)秀太完整了,而且暗地里留了那么多可以延伸的線頭,劇組選擇了兩個:從時間上延伸——救世主不是唯一的,尼奧經(jīng)歷的已是第六次人類補完計劃;從空間上延伸——引入錫安和機械城這兩個大終端。前者很成功,后者挺失敗。全片主旨總結下來,其實只要三段對話就夠了:在錫安深夜和議長聊;在院子里和先知聊;最后和建筑師聊。中間打了一個漫長的法國佬副本,匆促、媚俗、無聊。建筑師那段我隔了十幾年才看明白:尼奧做出的選擇不是「救妹子」,而是通過拒絕背人類補完計劃的鍋,選擇了代表著自由意志的「選擇」本身。
neo那大超既視感的上天遁地,貝魯奇詭異的吻,動作戲一堆,單挑N個雨果叔【追車+車上互毆+大戰(zhàn)法國人手下, zion山洞里奇怪的disco,男女主。法國人講一堆因果循環(huán)快睡著,只有快到結束時Matrix拔拔的那番話整個概念終于完善起來【cyberpunk【又是一部看影評后越不懂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