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國內(nèi)電影總把青春拍成逆光下一群心智還看喜羊羊,行動都是大灰狼的渣男渣女,相比之下我倒覺得這片拍的挺自然的,雖然沒那么深意,但一點不裝。小朋友想干點壞事證明自己長大了。青春美好是因為青春本身美好嗎?不,是因為每個人都覺得青春很痛苦,一點小事難受半天,所以才美好。兩個男主的演技瑕疵不少,最大的問題是表情太多。不過整體沒那么差,直男而已。
看老外評價還可以, 可能這就是他們的青春期真實影像,有懷舊感與共鳴。但 對于我來說除了覺得有點酷(比我生活水準高)之外,就沒什么了,平平淡淡沒做成什么,青春就不過去了,我們跟片中主角一樣,曾經(jīng)有過那么多的想法,有過叛逆,有過瘋狂,但最終還是在大人們的關(guān)懷與教育下,遵守了底線與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然后現(xiàn)在時不時的還可以回憶一下。哈哈哈哈。。
青春期的困惑。但是困惑的方面太多了,尤其是朋友,狐朋狗友。導演最終在結(jié)尾回歸了人性的善良。青春期的困惑。但是困惑的方面太多了,尤其是朋友,狐朋狗友。導演最終在結(jié)尾回歸了人性的善良。青春期的困惑。但是困惑的方面太多了,尤其是朋友,狐朋狗友。導演最終在結(jié)尾回歸了人性的善良。青春期的困惑。但是困惑的方面太多了,尤其是朋友,狐朋狗友。導演最終在結(jié)尾回歸了人性的善良。
說實話我還蠻喜歡,可能本身看這種青春題材的電影就帶著濾鏡,尤其是還看到了熟悉和喜歡的演員。沒錯就是亢奮里演Cassie的Sydney!
看到最后那個場景我真的覺得有點難過,很多時候一個階段的友情就這么過去了,除了美好的回憶之外就只剩下無言的沉默了。
誰說青春就一定要單純美好努力向上呢,我們國家的高中生生活是真tm的無聊啊,感覺17、8歲最美好最青春最有活力的年紀,整天耗在了無盡的作業(yè)和瞌睡之中,那一個個睡不醒的,又壓力巨大的日子,關(guān)鍵是學的東西真的也沒什么意義。這才是真正的cliche吧。難道這段時間不應該是去探索人生未來的方向和盡情享受青春的無知懵懂嘛?當然話題扯遠了。
我就覺得有這么一個死黨,在青春期間和你一起做盡各種荒唐事挺有意思的。各種理不清的感情,終日無所事事的閑逛,甚至偷偷做些違法亂紀的事情。這樣的青春是不是比終日埋在書中上課刷題的日復一日千篇一律的生活更加對得起青春的活力呢?
Zeke這張臉乍看之下真的喜歡不來,可是看著看著覺得演的好好,不知是本色出演還是什么,就真的很自然,一種天然呆的傻帽的樣子感覺有點可愛,很好幾段戲給我留下印象的都是他,雖然是個典型的“廢青”,做事不經(jīng)大腦,只會起到“壞”影響的中二青年,但是他性格很好啊,而且是個善良,重感情的人。這就夠了不是嗎?
各位豆瓣好友大家好,我剛申請的豆瓣,電影《超級青春期》中,有一個場景,大約是電影的第11分鐘時,他們?nèi)齻€人一起在Zeke家,Mo喝那種奇怪的酒,此時Zeke說要放一首歌,于是他從沙發(fā)上站起來在音響連的手機上播放了一首歌,各位豆瓣的朋友,有沒有人知道這個歌曲的名字的?我記得之前聽過,但沒有記得這個歌曲的名字,我覺得特別好聽,想聽一聽完整的。非常感謝豆瓣的朋友回應一下。非常感謝!
因為griff才知道這部戲,也因為他看的更加投入,但其實除去私心也還是覺得可以四星。比我預期的好看太多,本來因為評論都不怎么樣還很擔心,怕太平淡太無聊,但看完覺得可以,整體粗糙磕磕絆絆又順理成章,沒有強加戲劇性的反轉(zhuǎn),劇情走向并不意外,就跟預料的一樣,看到最后心里雖然有一絲遺憾,但明白這樣是對的。
飛葉喝酒不是我們一般高中生的青春,但這只是大背景,我不覺得會影響共感。mo最初因為覺得zeke酷、和他在一起自己也覺得變酷所以跟著到處跑,初高中生應該都會這樣吧?雖然我們不一定認識zeke這種程度的,但其實他并沒有硬拉著mo做什么過分的事,倆人真的就只是在一起打屁閑逛,mo在學校不合群但是和這幫混混一起反而可以放松,然后逐漸就局限在這里了,覺得不需要同齡朋友也沒關(guān)系,可是真的因為一些契機在學校有了存在感時,又抗拒不了這份誘惑。
是我奇怪嗎?我覺得蠻真實的,teenager普遍就是自以為自己有判斷力、怕受傷害又渴望關(guān)注啊,不成熟才會不明白自己到底想成為什么樣的人,周邊環(huán)境有一點變動都會受到影響,容易“被帶壞”。
可是mo的家庭背景又注定了他確實和zeke不是一類人,結(jié)尾mo懊惱明明不想活成zeke但現(xiàn)在卻逐漸成了他,感覺不是因為賣藥被抓所以氣話,而是他自己心里一直就清楚,只是喜歡和zeke一起玩+沉浸在酷的假象里所以平時不會去想以后的關(guān)系會怎樣,但他一定不會說我以后活成這樣也可以。所以mo堅持不抽weed,會喝酒但不嚴重,比起其實沒那么“酷”的stacey反而沒那么欠扁裝逼,最開始賣了一次藥掙到錢了但還是想收手,因為他沒覺得自己是這種人,就是一個普通學生,也會怕爸媽失望生氣,有自己的想法但沒有必要找麻煩,當然后來這份薄弱的理智被在高年級“認可”時破碎了,能變popular還掙的到錢,之前擔心的問題也沒出現(xiàn),僥幸心理得過且過,直到出了大事。
我覺得griff這整個轉(zhuǎn)變演的都挺好的,很微妙,就能感受到他很明白mo本身是個什么孩子,又是因為什么才會做這些事,不是單純演個被帶壞愛虛榮的高中生,但也還是幼稚且不自知
mo就像所有明知自己做的事不對但因為目前好處大于壞處的人一樣,自己給自己合理化,不撞南墻不回頭,明明最初他整個學校就在意sophie一個人,但在她說了mo這個人設(shè)并不酷后但他也沒意識到根本問題,下次party實際上沒心情做生意卻還是帶了酒和藥,直到警察點名+以自我為中心的道歉根本無法挽回sophie,整個人懵了,此時沒有退路了才突然后悔、爆發(fā),怪zeke沒考慮過他還只是16歲,不過在zeke提議自己背鍋后,mo又很堅定的表示自己做的事就要承擔后果,怪帥氣的哈哈哈!而且因為前面人物塑造的好,這時候mo做出這樣的決定也不算突兀,不管是比起長不大的zeke還是真正同齡人的stacey(直接棄車在路邊),他都更像個大人,而我覺得并不是這瞬間他成長了,而是這個事件激發(fā)了他本身就有的特質(zhì),逼著他面對現(xiàn)實
作為觀眾的我們因為上帝視角,再加上爸爸和姐姐也已經(jīng)提過,看得出zeke好像一直都沒有結(jié)束青春期,散漫天真無責任心,但mo本人可能沒考慮過這些也并不在意,但是因為這件事讓他清醒了,和zeke多年經(jīng)營卻根基脆弱的友情,好久不見有點無話可說,然后zeke提起那部并不存在的劇本,mo最后的一點希望成了尷尬的應付,zeke跟不上他成長的步伐了
我們每個人也應該都有曾經(jīng)難舍難分后來再見面卻聊不到一起的朋友吧,猛的會覺得很遺憾,但因為已經(jīng)是過去時所以也不會放在心上太久,這部電影也是給我類似的感受,“這樣啊...”
最后還是得再說一次,我因為喜歡griffin gluck所以肯定更共情一點,但我確實蠻喜歡這個調(diào)調(diào),感覺沒演啥,不像通常拍teenager會放大他們的所有情緒,并不刺激,一切都好像稀疏平常,然后留下一咪咪淡淡的余韻,我覺得挺扣題的。對我而言mo體現(xiàn)出的一些心態(tài)是真實的teenager,情景不一樣但我可以relate,然后其中不普通的設(shè)定(和小混混從小玩到大、高中生賣藥之類的)以及喜劇元素又讓人可以短暫的遺忘掉現(xiàn)實,反正我覺得不錯????
“忘年”友情?青春期太難搞了,差十歲感覺就像隔了一個世代。男主長得很像Troye Sivan啊...
無所事事的青春期 小男主還可以的 Pete咋一直這樣喪喪的 居然還有2.5men的男二叫啥來著忘記他的名字了Charlie Sheen的廢柴弟弟
“這個看著不錯”“是啊,不過他就像一堆鬼畫符和丁丁擠在一塊畫布上”“等大一點以后,你就會知道人生就是一堆鬼畫符和丁丁”“不,才不是”有一個年長又痞氣還會帶你一起辦酷的老哥時間挺爽的事憧憬和崇拜可以快速建立,但清醒需要很久,而崩塌只用一瞬間當明白自己的生活有多蠢,并知道拒絕、敷衍和逃離時,青春期就結(jié)束了分清好壞,懂得底線,遠離頹廢但依然會有迷茫、無助和一團亂麻電影前半段很瀟灑,后半部有些飄起,但結(jié)尾還是穩(wěn)住了,全片很扎實,不錯的黑色喜劇,比爛俗青春片值得品味&跟美式青春大多不堪回首相比,國產(chǎn)青春可能更值得懷念至少說,同學路人、發(fā)小哥們,死黨傻逼和真的傻逼,加上幾個女友和唯一暗戀,以及數(shù)不清的學業(yè)和跟斗嘴,還有少數(shù)的高光與榮譽,就是我的青春期【7.1+0.3】
3.5。Hulu真的拖了很久才上線…去年圣丹斯系很期待的一部。pete真的演了一個非常pete的角色。真的讓我打四星的理由是最后一場戲,當Mo開著車離開時,是人生中對青春期的move on,但zeke抽著煙停留在原地,是成年人對一事無成的妥協(xié)。太難過了。全片的節(jié)奏真的很好,打棒球那個縮小好球帶四壞保送真是笑死我了
這才他媽的是青春前面那個片啥玩意啊這個電影評分不高大家也在說無聊其實我覺得完成度還行我挺認可一句話的那就是每個人都在玩模仿游戲班杜拉早就提出了觀察學習我們是社會動物自我的塑造充滿了身邊人的影子高中尤其如此學會做一個受歡迎的cool guy學會裝一個直男好的壞的都是成長我其實很希望zick能有反轉(zhuǎn)但看完了發(fā)現(xiàn)確實不設(shè)置反轉(zhuǎn)反而更能烘托成長mo學會拒絕選擇做自己的那一刻便是真正的長大了話說為什么有同性標簽我期待了半天fuck
青春期總會過去你會意識到自己迷戀的bro不過是個爛人這一點 姐姐比弟弟早看出來很多年
教壞人啊。。。這樣早熟真的不好
It’s cool, everything about it is fine bro. ( Sydney Sweeney 的表演和魅力讓人想起 Ashley Benson )
前半段開派對交女朋友讓人感覺年輕真好,后半段又令我有些傷感,陷入反思。(還有這片子為什么會有同性的標簽???我是沒看出來。
憧憬的人漸漸崩塌的過程。
兩個男孩子古怪、有年齡差、神奇卻又一起犯渾的友誼,很隨意也沒有太多重點。Zeke提供給Mo的,是那些屬于“酷”的東西,讓他得以在枯燥的日常找到一些自以為在成長的沾沾自喜;Mo則讓Zeke可能感受到存在的意義。其實仍然搞不懂Pete Davidson為什么會越來越火紅,但至少在這部電影里發(fā)掘了一點屬于他單純的傻氣(甚至是可愛),這種獨特或許能讓他成為某一類型角色不可或缺的存在。
充滿(不好笑的)cliche的teen movie……
那段回憶是很難忘,人生除了在虛無中暴力地揮棒也真的不剩下什么了
全片充溢著青春沖動,美好的像童話。
現(xiàn)在的美國喜劇和美國喜劇人也都爛俗成這樣了嗎?我是真的不喜歡Pete Davidson啊。
3.5
誰不想青春期的時候有個又酷又痞又義氣的朋友呢(我才管他/她是不是廢柴)?
Oh, sick,美式家庭是怎么崩壞的
看到有短評說“結(jié)尾價值觀守住了”,何其悲涼。這個電影直觀地呈現(xiàn)了家庭背景的原罪。做同樣的“壞”事,“好人家”的小孩會被認為是人們帶壞了他,而“壞家庭”的孩子就容易被視為骨子里不成器,無藥可救。而最終因為家庭資源種種原因,好人家的孩子改邪歸正上大學成中產(chǎn)了,壞家庭的孩子當服務生甚至淪落街頭,人們又搖搖頭,覺得事情恰如自己所想。機槍凱利帥。
比起美國這種吸大麻、抽煙酗酒、濫交的青春,我還是更喜歡自己國家的單純、青澀與懵懂,還有為了前途努力讀書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