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厭惡你的道德,同情你的悲傷。
以下僅代表個人觀點。
《六英尺下》(six feet under)是部壓抑的美劇。一個家族殯儀事業(yè)的奇異背景,一位母親,三個子女,依照人多力量大線索多的美劇特征,剖析演繹發(fā)展每個家庭成員個人經歷心理歷程成了編劇的要務。因為那樣的背景,生死成了暗中觸動每個家庭成員的命題。這個家庭曾經氣氛拘謹敏感怪異,每個人都神情安詳內心脆弱,他們在意表面的平靜與合理,誰也不愿說出真相,仿佛那會讓他們瞬間崩潰。
長子nate這個金發(fā)帥哥,是其中筆墨最多經歷最復雜的主角之一,他的個性一點沒有家庭氣氛的陰影。
他是此劇中我最討厭的人。
因為他是一個幼稚混亂無宗教信仰的窮光蛋。即使他年少離家,后又轉行繼承事業(yè),罹患罕見的先天腦部疾病,結過兩次婚,是兩個不同女人生的孩子的父親,甚至還有被老女人奪去童貞的風流陳年舊事,但在我看來,那些經歷一點也沒有使他的人生變得特別,他從未長大,一事無成,就是一個光著頭出生,又被剃光了頭死去的窮光蛋。他根本沒有真正在意過身邊的任何人,每一次選擇都是為了他所謂的迷茫內心,都是為了僅那一刻他內心感受的正常良好。他的道德準則就是要求別人遵守道德,他的做事原則就是要他自己覺得正確,他一共四十年的人生經歷充滿了可笑的自相矛盾:
nate覺得家族的殯儀事業(yè)不是他自己想做的于是離家,然后他父親死了他回來了但他完全不情愿,然后他覺得向失去親人的人奉獻關愛是他所長,然后他決定把這個殯儀館出售,然后他考取了執(zhí)照覺得這是他家的事業(yè)他堅持要收回來并和商業(yè)對手斗爭到底,然后他說愛女友brenda和她訂婚,然后他背著brenda和紅顏知己lisa有了孩子,然后他告訴lisa別想了他才不可能和她結婚,然后他發(fā)現(xiàn)brenda沉溺于與陌生人的性游戲就把訂婚戒指憤怒丟向她,然后他做了一次腦部大手術仿佛頓悟了人生于是和lisa結婚相信自己深愛著lisa和孩子,然后他指責lisa使他不再是他自己,然后他在lisa失蹤時痛苦無助和陌生女人上床,然后他知道lisa死了無比沮喪覺得每日面對死人如此變態(tài)決定退出殯儀事業(yè),然后他又開始和brenda上床,然后他又回來繼續(xù)經營家族事業(yè)并覺得自己愛brenda,然后他一直思念著不明死去的lisa追查不止而認為brenda永遠無法和那個死人相提并論,然后他決定和brenda結婚,然后他覺得他才不可能和brenda這個怪胎真正成為一家人,然后他在困惑中和別的女人上床,然后在高潮之后先天疾病爆發(fā),他終于腦溢血了。
然后,即使他咽氣之前,他還要氣若游絲地認真告訴懷孕的brenda他不想再和她在一起了!
看到這一段時,我怒了,老子,你想,你想也得有本事活到那天啊!我咬牙切齒送他句中文,積點陰德吧!等他終于死翹了,我又惡狠狠送他句英文,you deserve it!
讓這個人物這么討厭根本不是編劇的意圖,說不定如此反復只是為了延長連載季度,多次偷情背叛只是為了勾引觀眾。但如我們所見,對于自己內心的絕對忠誠,導致對了他人的不忠。對絕對自由的追逐變成的絕對自私,就是這樣面目可憎。而那個曾經拘束壓抑的殯儀家庭似乎就是nate道德準則的反面:忍受現(xiàn)實,禮待他人,而逃避內心,放縱對自己的不道德。所以不僅nate,其他人也是應該被厭惡的。你們都不該高談闊論所謂做人原則,都不要再帶著可笑的道德優(yōu)越感華麗自慰了!
但nate有傷害他人的可惡,也有對自己真誠的可貴。就像每個混亂矛盾的普通人。我厭惡并同情著他,也同情著他傷害了的人。
不相信道德和所謂正確,但愿相信真善美。只有快樂和悲傷,幸福和不幸,誰都是一樣。
2 ) 我緣何鍾意Claire
盡管不願承認,我還是最像Claire吧。
咬牙切齒憎恨所有人事,剛出現(xiàn)時醜胖又自卑無比的高中女生?;局挥袃煞N狀態(tài),嗑藥和非嗑藥,嗑藥時抱著媽說媽我愛你,踩縫紉機給媽做拼貼睡褲,宣稱從此要讓每件事都很有創(chuàng)意才行。畫展前緊張又只好嗑,馬上神清氣爽在參觀者面前表演說,我深受立體主義影響,我的作品融合了後現(xiàn)代...然後對朋友講,我他媽完全不知道這些作品有什麼意思。
她只吸引怪角,也只被怪角吸引,她說我不知道,好像任何人只要贊我說喜歡我,我就沒辦法不喜歡他們。但她實際上受不了怪角的折磨,不斷遠離那些神經質男友,不斷和瘋狂的朋友鬧翻。兩人三腳她辦不到,作姦犯科她勸其自首,怪異性體驗她玩不來,無奈她告別了這一批,永遠有下一批等著她。她離不開他們。因為她更受不了那個表面向陽的世界:關心她的心理輔導老師,妄圖同她親子溝通的母親,健康成長的表姊。她只能是,父親喪生那天嗑藥嗑得不停笑,生日收到嬉皮姨媽寄來的上等毒菇。
但她的問題跟這個家裡沈重的每個人比起來還太青春太輕了。當這個家重要的支柱崩盤,她是唯一的依靠。大哥腦腫瘤要做生死難測的手術,只有找她傾訴,二哥被打劫後神經緊張,只有她陪伴才好,大哥為尋失蹤妻子精神崩潰,還好有她照看姪女。
有次家裡後院焚火,每個人燒掉回憶從新來過,Claire跑到二樓取出喇叭,播放Radiohead獻給貧兒的lucky。又一次和朋友窩在她房間商量辦一場史無前例的展,一起唱柔情的i need you so much closer,重複這句很多很多遍。
五季終了,塵歸塵土歸土,該走的人都走了,她坐上她那輛鮮綠的靈車,後視鏡裡幻看到大哥,終於發(fā)動了引擎。
3 ) 下一站,紐約
怎么說呢,這部我看的太合時宜,此時此刻正在為人生的轉折痛哭流涕。我也要踏上去紐約的旅程了。
以下純屬個人感受,跟本劇沒什么太大關系,希望大家別浪費時間,我只是想把自己的心情留在這里。
當初拼了老命考了雅思準備去美國留學,紐約,一個我憧憬的地方,一心想著去讀藝術大學當個藝術家,也許看了太多美劇,這個無端萌生的美國夢讓自己有點兒不知所措,于是最后在家人阻止下,我被老爸送到東京。
老爸不是擔心錢的問題,他是太愛我不想放我走,從小到大我父母沒有逼我做過任何事情,我想學跳舞就學跳舞,想學畫畫就學畫畫,想半途而廢就半途而廢,于是后來一事無成的我半途而廢了我的高中,他們唯一的訴求就是我留在他們身邊,讓他們照顧著。
在吃喝玩樂的日子里,我忽然發(fā)現(xiàn)我已經不是17歲了,曾經所有的夢想都淡忘,未來是一片迷茫,這樣游手好閑的過一輩子嗎?
也許Claire像太多人,看這部劇的時候我甚至覺得她就是我。憎恨一切,總想讓人生有意義,去了藝術學校以為人生會從此不同,結果最后還是選擇退學,看她穿上套裝端著咖啡,我想起自己以前畫畫的日子,我永遠記得我蜷縮在一個角落,全神貫注的臨摹一副畫臨摹了一個月,臨摹到分毫不差的地步,然后老師驚訝的表揚我,在如此差的光線和如此窄的空間內我居然能畫出這樣一幅畫。
可是我怎么也記不起來,當時是為什么退學了。厭倦和期待來的一樣猛烈。
也許我們都是這樣,把希望寄予一件事,一個地方,一個人,以為他她它會讓人生從此不同,最后的結果也只是fuck up。
在東京的日子,老爸為我安排好一切,父母時常來探望,我依舊過著跟家里一樣悠閑自在的生活。那段時間,我忘了自己曾經多想去紐約,忘了曾經唯一次為了簽證而竭盡全力的考試。
時間久了,那種迷茫又開始慢慢的吞噬我,我以為我想家了,我以為我太孤獨了。。。。。。這部劇拍的深得我心的地方就是david在nate死后又開始看到紅衣男的那一幕,開始他的臉是曾經搶劫過自己的人,后來變成他哥哥,后來變成黑暗。
他害怕那個搶劫犯,害怕他失去了自己唯一的哥哥,怕死。
人在脆弱的時候確實心里的恐懼就會找上門。
我開始盤算,也許我先在日本賺夠錢,然后自辦理美國留學,等一切都辦好了再告訴父母,這樣他們就不能阻止我了。
結果我想的果然天真。給中介打了電話之后,他們說我從畢業(yè)到現(xiàn)在間隔時間太長,如果再不抓緊時間辦的話簽證就難了,況且有些手續(xù)是必須要通過家里的,我握著電話對著中介的人哭的一塌糊涂。我第一次體會要放棄目標的痛苦。于是懦弱的我就這樣哭著,抽著煙,想著如何自殺。
擦干眼淚,我第一次給爸爸寫了一封信,第一次以一個成年人的身份,第一次認真的談話。
發(fā)送出去以后又開始害怕,他一旦火了怎么辦,美國學費那么貴我得去打工,一旦找不到工作怎么辦,去了那里沒人照顧我我怎么找房子,我習慣一個人住萬一去了美國要跟人合租怎么辦,一旦我后悔了怎么辦。。。。。。。。。我的信都還沒有回應我就開始擔心。我是多么懦弱的一個人,如果這封信寫在三年前恐怕我現(xiàn)在也不會在東京,說著我始終認為難聽的日語。強迫自己喜歡這個城市,催眠也許這才是真正適合我的地方。
果然想要做什么的欲望不會因為你生活的安逸而消失,它一定會在某一天漸漸浮出水面,然后你就必須面對。
當Claire接到電話被告知工作吹了的時候,我心想算了吧,這就是生活,你哪也別去了好好呆著吧。然后nate的一番話:我這輩子都在擔心,擔心失敗,擔心走錯路,擔心自己不能成為自己想成為的那個人,結果呢。。。
當Claire的媽媽說“我后悔當初沒有給自己選擇的機會”
當她終于把爸爸留下的錢給Claire并堅定的讓她走,我哭的腸子都要青了。
也許,這就是為人父母,不管有多少愛,最后你唯一能做的,就是放她走。
我要走,要走的更遠,看著Claire車開過一路,那些人人漸漸死去,我第一次感受到,這就是人生,就是人生,我擁有的只有此刻。
所以我想,放下一切杞人憂天的細節(jié),向自己想去的地方邁進,下一站,紐約。
4 ) 溝通是一門學問
男人喜歡古董,送給女人很多禮物,漂亮而且價格不匪:古老的鏡子,意大利貢多拉煙灰缸,安娜女皇的銅柴架……
女人不喜歡這些古舊的玩意,她不抽煙,家里也沒有壁爐,那些禮物或許珍貴,但是不實用,擱在家里占地方。女人喜歡現(xiàn)代藝術。
結婚n多年了,他們從沒吵過架,紅過臉。女人接受了男人的禮物,容忍了與自己迥異的審美情趣。
女人不愿意看見男人沖著她大喊大叫。日復一日的遷就,女人完全失去了自我。
終于有一天,女人想做回自己。她試著去和男人溝通,告訴男人她的真實感受。
是的,女人相信男人是愛她的,即使那些古董,打著送給女人的名號,陳設在家里終究只是為了他自己的喜好。
男人不理解,我給了你最好的,你還不滿意?現(xiàn)代格調算什么?古董比它們好多了!
你不喜歡古董?好吧,起來,把你坐著的那把椅子還給我,那是一件古董,起來起來!
男人一把推走女人。
女人向后翻倒。俯撐在地上,再沒有起來。
不知道哪個世紀的蠟燭架,深深地插進女人的眼睛。
女人就這樣以一種古怪的姿勢,結束了自己的一生。雖然她還沒來得及為自己而活。
重獲新生是多么的困難,如果一開始沒有選對方向。
《六尺風云》第五季第一集。序。
一個服務于殯葬業(yè)的古怪家庭:母親露斯、大兒子奈特、小兒子大衛(wèi)和小女兒嘉兒。
父親車禍身亡,再婚的母親發(fā)現(xiàn)了新夫的異常,去醫(yī)院后才得知,夫家的親人癮瞞了一段病史:男人曾經有過長久的精神病史。他們把這個包袱甩給了女人,當初他們倆相遇的時候,女人只看到了他是多么的可愛,怎么也沒想到,剩下不多的余生,將和一個瘋子度過。
母親有三個孩子,兩男一女。老二大衛(wèi)是同性戀,和一個黑人同居,他們計劃領養(yǎng)一個孩子,或者找個代孕的女子,生下?lián)碛凶约貉y(tǒng)的后代。惟一的女兒嘉兒愛上了大嫂的哥哥。因為荒廢學業(yè)遭至母親的痛恨,代替同性戀的哥哥成為母親的眼中釘。他們的老大奈特,患有腦疾,正在籌備一場新婚典禮:女朋友懷孕了。
沒弄明白的是,還有一個尸體美容師,結婚十一年,妻子評價他可以和任何人融洽相處。他們的婚姻名存實亡,在同一屋檐下,過著各自的人生。這個男人不是古怪家庭里的一個成員嗎?
婚禮的頭一天,新娘流產了?;槎Y如期舉行,但是氣氛已經迥然不同。老大的前妻給了新娘最狠毒的咀咒:你永遠也不可能有自己的孩子,這是蕩婦應得的報應!
新娘的白色婚紗,能遮蓋流血的下身嗎?
重獲新生真的好難,如果一開始沒有選對方向。
《六尺風云》第五季第一集
這是一部陰暗色調的電視劇,不同于好萊塢的通俗風格。每一集都有一個人死亡,死因千奇百怪。每一集的故事,都留有足夠的空間,讓觀眾回味思考。老實說,我已經過了看這種片子的年齡了。生活本來就已經不輕松,何必再給自己添一分沉重?把思考的權利,留給無憂無慮渴望年老的白巖松們吧。
當然,有一點,有好奇心的你,也許會和我一樣猜想,人有那么多可供選擇的死亡方式,你我他,在某一天,會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死去呢?
5 ) Why people have to die?
……To make life important! 這不是一部說教片,只是一部談論生活的片子。None of us know how long we've got, which is why we have to make each day matter.
6 ) 菲舍一家幻想狂
當你初次看《六尺風云》(Six Feet Under)時,會留下以下印象:
菲舍一家(the Fishers)的所有成員加起來幾乎可以組成一個小王國了:
在第一集中就被車子撞飛去見上帝了的老頭子納撒尼爾-菲舍(Nathaniel Fisher)是國王,他把“神所賜”的生命歸還于上帝(在希伯來文中Nathaniel有“神所賜”的意思)。雖然生前給人印象中規(guī)中矩,死后卻被揭露出有不少不為人知的秘密。
老太婆露斯-菲舍(Ruth Fisher)是皇后,是個控制欲狂(contrl freak),而且還在納撒尼爾生前發(fā)生過婚外戀;在納撒尼爾過世后,更處于一個三角戀中;而且很快你會發(fā)現(xiàn)在接下來的幾季中她還會發(fā)生一段曖昧的疑似同性戀以及一段晨昏戀。
長子納特-菲舍(Nate Fisher),反叛,很早就離開了這個葬禮之國,不過顯然,納特很受老頭子的器中(看他們名字相近就可見一斑),可能反全是因為這個兒子走了當年老納撒尼爾只敢在幻想中走的那條道路。他是個叛逆但又最終浪子回頭的王子。
次子大衛(wèi)-菲舍(David Fisher),他繼承了家業(yè),他還是個同性戀王子——這算的上是某種程度上的叛逆,不過他看起來還是更像老頭子納撒尼爾。這便難怪他成了這個死亡國度的王國繼續(xù)人。
幼女克萊爾-菲舍(Claire Fisher),這位小公主在父親被車撞死的時候還在咳藥,在見到父親尸首的時候還處于一種亢奮(High)的情緒之中,也不知這樣是減輕了悲傷還是增加了悲傷,不過總得來說可以算作一種——用一本電影的名稱來命名,高潮藝術(High Art)。就像后來被人嘲弄地戴上了“拇指愛人”的綽號,這是一個反叛的小丫頭,就像他的哥哥納特,只是沒有他來得堅決,帶著點不知所措,只是種不成型的叛逆。這種叛逆對于后來挖掘她的藝術天份倒是很有幫助。
總的來說,叛逆或是暗藏著的叛逆是這一家子共同的某種東西,不管這種叛逆在他們的基因中是處于隱性還是處于顯性的狀態(tài)——我在想,這很大一部分是受他們家族的職業(yè)——葬儀社的影響。跟死亡打交道的人總是難免迥異于人。
《六尺風云》幾乎可以算得上是最好的黑色幽默劇集了,雖然因此每集都有人死去。編劇對于諸多黑色幽默臺詞以及場景的設計不會讓觀眾笑的太過,也不過多的渲染,大致上就是讓觀眾突兀地一笑,然后板著臉繼續(xù)地看下去,直到下一次笑場。比如說有一集的開始,某個丈夫像唐僧那般叨叨絮絮個沒完,妻子終于受不了了,拿了平底鍋拍飛了丈夫,然后坐下來靜靜地吃煎蛋……之所以稱此為黑色幽默是因為,就此丈夫結束了他的生命。
而菲舍一家更是到處制造散播著黑色幽默。
就如一開始開著靈車準備去接長大,卻意外地變成了抽著雪茄去見上帝的老納撒尼爾。老婆子認為老頭子是專門坐著新買的靈車去耍帥,老頭子聽著手機里的老婆子一遍遍嘮叨之后終于滅了香煙,然后滅了電話,但又隨手點起一支雪茄——就是這個黑色幽默的動作要了他的命,一輛巴士徹底地把老頭子和他耍帥用的新靈車撞成了報銷,而這第一集的死亡主角便是以前打點其他那些死亡主角的老納撒尼爾了。
而此時此刻,克萊爾則正在嗑藥嗑到興頭上;納特也正在機場的儲物室里與布蘭達做愛做到興頭上;大衛(wèi)則正在被一個性饑渴的女人疊疊不休地糾纏著,他心里想的肯定是為什么同性戀也要遭這份罪;而聽到丈夫去逝消息的老婆子露斯則摔掉了剛做好的曲奇、以及鍋具乒乒乓乓地摔了一地,讓樓下瞻仰遺容的那群人錯愕了片刻。
雖然,對于故事里的人來說,他們的黑色幽默并不是有意而為之,但這一系例的場景對比,帶出來片刻間讓人深思的喜劇效果卻昭然若揭。
而這一家子的最后一個共同點就是,這一家子都是幻想狂。
老納撒尼爾本人就是一個暗地里的幻想狂。就像之前提及的,他生前那暗藏的另一面生活,他甚至有一間專門用來抽大麻以幻想生活的密室。
老婆子露斯這個角色,從某方面還是挺受人喜歡的,因為她坦率又富有激情,雖然年紀一大把卻有時又像是個偏執(zhí)的小孩子。比如說在老頭子的葬禮上懺悔偷情;比如說在跟花店老板和理發(fā)師分別在一起的時候又幻想著不在場的另一方;比如說被指責插花插的很葬儀式便遂去考了個插花師資格證;比如說坦然面對了出柜的大衛(wèi)的現(xiàn)實而且買了本書去研究兒子……作為控制欲狂的老婆子,露斯的幻想基本上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所有的幻想的主角基本上都是她自己。
克萊爾是處于大衛(wèi)與納特的一種中間類型,她的叛逆,有時會很明顯的表現(xiàn)出來,但更多的時候則表現(xiàn)在幻想之中。比如說幻想著對不能發(fā)作的學校教員大罵一頓之類的。她在幻想中尋找自己,卻越來越不明白自己找的是什么。這大概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經驗。
而叛逆的納特呢,最初的幻想對象基本上都是他的父親老納撒尼爾。他生前沒花多少時間去了解他,在他過逝后卻發(fā)現(xiàn)他原來是個怪人,是個很有趣的老頭子,并不是想象中的那般循規(guī)蹈矩。他仿佛看到了另一個自己。
大衛(wèi)因為特別像他的父親(表面與人所知的那面)——納撒尼爾生前靠抽大麻幻想生活,而大衛(wèi)則是看著同性戀黃色錄影帶自慰著幻想生活。除了這種事情外,每次跟死者在一起,大衛(wèi)便會幻想起死者在跟他說話,探討一些神秘的人生哲學,而且?guī)缀趺看文切┧廊サ娜硕伎梢越探o他什么東西似的。
在最初的那段時間中,這一家子還在人間的其他人也幾乎都幻想過他們死去的老納撒尼爾,幻想著他回來指點他們一二。這種與死人交談的趨勢,在以后的故事中幾乎成了這一家子的一種傳統(tǒng)。
以上就是當你初次接觸了《六尺風云》后,大致會在你的腦子里浮現(xiàn)出來的菲舍一家特有的三種詭異特質了:叛逆體質,黑色幽默制造者,以及幻想狂。(文/len calvin)
挺經典的
I'd always thought I was immune to TV addiction until I started watching SIX FEET UNDER.
Fisher這家,"脆弱的","讓人沮喪的","有啥事裝做沒發(fā)生過不說的".....這比任何銀幕上那些相親相愛的家庭寫實多了.
HBO看的
為了最后一集看上五季也值得幾乎是家庭題材美劇封頂之作
制做的很工整。部分支線情節(jié)很不錯。
慢熱劇,要看的下去,才會越來越有趣。
很好看的美劇。思想比較深刻。探討的東西也很值得思考。黑色的幽默。每個人物都有著很明顯的缺陷,但是每個角色我都很喜歡。
剛開始看時覺得有點悶,不過再往后看,品出了味道看出了端倪,就停不下來了。相當出色的一部正劇。黑色幽默恰到好處。最后一集太棒了。
hbo讓我很難再欣賞其他臺的作風了
此劇實在是太黑了,第三季黑得我丟下最后兩季好幾年都沒看完,今天1031終于作了決定一口氣看了七集,終于還剩下最后兩集,明天大概可以終于劃上句點了。不過大概又要喘不過氣來好一陣子了?;揪拖駍509的片尾,徹底沉默了。一顆樹下一具尸體的綠色葬禮,片頭說明一切,一開始就計劃好的結局。
中間穿插的廣告無比的有愛有吐槽點…我喜歡父子在私密空間里遞煙的鏡頭,自己人處于背叛和忠誠之間要按兵不動不要反應過度。那個女殯儀尸說的好,你們都好脆弱,脆弱的承擔不起一點真話。claire是那個青春期不受歡迎自己,有一天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被需要有價值之后就不顧自我的癡纏著別人。
剛開始看時覺得有點悶,不過再往后看,品出了味道看出了端倪,就停不下來了。相當出色的一部正劇。黑色幽默恰到好處。最后一集太棒了。
看到DEXTER親男人。。我還是表示沒能適應。。
鬼才Alan Ball的一部劃時代意義的作品 探討人性深度
嗯。最終集老大對死亡及生的解釋可打及格分。:)
劇情類top1。最后三集差不多是哭著看完的。
史上最好的美劇
我只能說:好的不得了。。。不要因為之前壓抑的不能喘氣而放棄看完他,沒有看結局最后一集的人生絕對的不完整!音樂也好聽
還是看不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