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奇的7歲小男孩帕普,從拋出“什么是自慰”一問開始,不停地提問爸爸阿南德性知識方面的問題。雖然爸爸最初很尷尬,但他盡其所能地用各種簡單的生活事例、生動的童話故事解答著兒子的這類困惑,最終帶來了很多樂趣。然而他自己的父親卻是一個非常傳統(tǒng)、保守的人,一直在質疑他的這些行 為,還不時地冒出來分散他的注意力,阻止他與兒子進行“尬聊”。他那懷孕的妻子與和藹的母親也在這場瘋狂的沖突之間徘徊,并幫助“父與子”找到了平衡。
很有趣的兒童性教育,如何讓孩子正確的認識性是很必要的事,而不是羞于啟齒。
1.爸爸,什么是自慰。
自慰像是兩個人在打棒球,一個人擊球,一個人接球。如果有一天突然你的同伴不在了,那么你就可以想象對方在身邊,自己和自己玩。
2.寶寶是怎么出生的
生寶寶像鳥兒孵蛋一樣,你在媽媽的肚子里孵化??。
一開始是怎么進入????肚子里呢,就像是植物一樣,開始是一個種子,然后長九個月慢慢長大。
精子如何進入女性體內呢,就像是給手機鏈接數(shù)據(jù)線一樣,通過數(shù)據(jù)線將手機內容傳到電腦里。
人們通過這種事情來表達他們十分相愛。
3.避孕套
避孕套不是糖果。通過usb傳輸精子文檔,避孕套就像保持電腦不被病毒感染的殺毒軟件。避孕套使用,就像把手套戴在手上,不是用來吹的。
4.大姨媽
每個女孩在十幾歲以后,每個月都會收到一封郵件,詢問你要不要懷孕,如果你不要懷孕,那過幾天寫個郵件就會被刪除丟入垃圾箱,如果你要懷孕??,那就接受這個消息,并且回復郵件附上精子文檔,等待答復。
5.同性戀
男人喜歡男人,女人喜歡女人,都叫做同性戀,這是每個人天性的自由,是每個人的選擇,但在國內是不可以結婚的。政府規(guī)定他們不合法。
隨著孩子越長越大,現(xiàn)在大班快要上小學,已經開始思索一些我這個老母親很難回答的問題。
“我從哪里來?” “為什么男生站著尿尿”
甚至,“媽媽,我為什么沒有小雞雞”以及“我要和誰誰結婚和誰誰生寶寶”
這類人生的終極哲學問題。
即便有一堆關于性教育的繪本防身,可孩子的問題層出不窮。
作為一個與時俱進民主開放的媽媽,我還是敗給了這個六歲的娃。
到底是應該事無巨細從亞當夏娃開始講,還是應該發(fā)揮想象力用充分的比喻,蒙混過關?
事實是,蒙混過不了關!搪塞也過不去!
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里,少有的父母出場,是這樣一段對話:
——“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氣對媽媽說:“我們的家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詭異地看著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性教育不就是這樣嗎?!?/p>
——思琪一時間明白了,在這個故事中父母將永遠缺席,他們曠課了,卻自以為還沒開學?!?/p>
“房思琪”其實就是作者林奕含書寫的自己,而這本書成為了她的遺作。
當一個又一個“房思琪”不幸之后,我們普遍才開始意識到,性教育真的太重要了。
接著回到開頭,面對孩子層出不窮的性教育問題,我們怎么一邊說服自己,一邊說給孩子呢?
印度的這部神劇,簡直就是解救良方。
《父與子的性教尬聊》
▽
一部關于性啟蒙教育的片子,共五集,每集十分鐘,太適合我這種“急需抄作業(yè)又不想熬夜補習”的父母。
當我花了不到1小時,一口氣看完后,頓時醍醐灌頂。
--“寶寶是怎么在媽媽肚子里的?”
--"什么是避孕套?"
--“大姨媽從哪里來的?”
--“什么是同性戀?”
--“什么是自慰?”
原來這些曾經我們諱莫如深、難以開口的問題,還可以這樣解釋給孩子。
1
終極命題“我從哪里來”
用“孩子”的方式講給孩子聽
小時候,誰沒問過“我從哪里來?”
得到的答案是:垃圾桶撿來的;充話費送的....
即便,這都是玩笑話,但在小學前,我倒真是這樣認為的。
在《父與子的性教尬聊》里,我找到了這個問題的高階答法,就是用小朋友的方式認認真真的講給他聽。
媽媽在醫(yī)院即將生二胎,小帕普問爸爸“寶寶是怎么生出來的”。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質疑,即便一時也不知如何解釋給兒子,爸爸態(tài)度卻始終很堅定,不能用所謂神靈來忽悠兒子。
他先借助墻上的畫,告訴孩子“寶寶是從媽媽的肚子里出來”。
接著,兒子的問題又來了。
“這么大的寶寶是怎么鉆進媽媽肚子里的”,這真的是一個不好說的話題噢。
可爸爸很聰明,通過反問兒子植物的生長,讓帕普明白,生命都是從種子開始,人類寶寶的“小種子”是精子,在媽媽的肚子里“發(fā)芽”長大。
當你松了一口氣的時候,小家伙更重磅的問題來了。
——“精子是怎么進入女人身體的?”
我也在好奇爸爸答案的時候,這位父親的做法,只想拍手叫好。
爸爸把小帕普單獨帶出來(這點細節(jié)處理要稱贊),用手機、筆記本、USB,簡單生動的給孩子上了一堂教育課。
同時,也給我們上了一堂好課,面對孩子的任何問題,首先要說服的是自己,像帕普爸爸一樣,不給孩子所謂神靈的答案,而是實實在在用他們認知世界里,最熟悉的事物作橋梁。
手機、筆記本等這些比喻的橋梁,聰明的爸爸還運用到了另一大尷尬命題里。
那就是——“什么是避孕套”
當小帕普在便利店說也要甜橙味的避孕套的時候,周邊的人們....震驚了。
爸爸只能尷尬一笑,隨即把帕普帶回了車里,繼續(xù)用手機和數(shù)據(jù)線作比喻,簡單又直白,讓孩子知道避孕套的正確用法,以及為什么要用避孕套。
有人說,給孩子最好的性教育也是從一盒避孕套開始。
著名演員濮存希就曾公開表示,會把避孕套放進女兒行李箱。
他們尚且如此,我們?yōu)楹我暥灰娔亍?/p>
保護孩子是責任,教會孩子保護自己更是我們不可推脫的責任。
2
成年人所謂的羞恥感
不應強行加注在孩子身上
電影熔爐里有這樣一幕,至今心有余悸。
| 《熔爐》
傷害孩子的壞人,不會考慮孩子有多小,更沒有所謂的羞恥和人性,但是在“性純潔”保護下的孩子,卻只能茫然的承受泯滅人性的傷害,還有手握著“羞恥正義”刀子的口誅筆伐。
這,多么可怕又可悲啊。
在性教育的問題上,收起成人世界的“羞恥和尷尬”,把人性本來的樣子,告訴孩子們,有何傷大雅的呢。
《父與子的性教尬聊》里,小帕普的第一個問題,開篇就把父親問懵了。
——“什么是自慰?”
父親的第一反應和不少父母一樣,瞬間轉移話題。
但是,支開兒子的兩分鐘里,父親卻清晰的認識到了“我不做父親,我要做一名爸爸,做兒子的好朋友?!?/p>
這樣的爸爸,多難得啊。
接著,開始了一場爸爸與兒子,朋友與朋友之間,關于自慰的討論。
同樣的比喻法,把孩子熟悉的童謠故事,改編后再講給他聽。
爸爸進一步耐心對帕普進行解釋:“ 就好比打板球一樣,當杰克和吉爾不在彼此身邊的時候,杰克就會想象吉爾在身邊在投球,往后杰克就可以想象著擊球了?!?/p>
并且直白的告訴帕普,把球拍比作性器官,他們是伴侶,不在身邊的時候,就會想象中自己跟自己玩。
這里,爸爸還有一句話,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如果我不告訴他,他就會去問別人,就好像小時候的我一樣,這個問題我是從比竹(家里的傭人)得知的?!?/p>
是啊,得不到答案的孩子隨意問他人,不是更“羞恥”嗎。
3
我們啊,還要學帕普爸爸
教給孩子善良和包容
前面的幾個問題,都與小帕普切身相關。
到了第四集、第五集,當話題聊到了“大姨媽”和“同性戀”時候,我們可以更深刻的感受到,父母正確的引導,對于孩子的三觀至關重要。
譬如,帕普問媽媽。
“衛(wèi)生巾怎么用”?“什么是大姨媽”?
如果你也像帕普媽媽一樣不知所措,我們來看看爸爸是怎么說的。
——“電子郵件是從哪里來的?”
——“來自大自然,大自然的寶貝網”
——“如果對郵件回復NO,那它就會變成廢棄郵件被刪除,這就是月經呀 ”
把月經比做廢棄的郵箱文件,真的是太太厲害了。往后小朋友問到,這就是現(xiàn)成的答案啊。
隨后,媽媽和奶奶,也自然而然加入了討論。
小帕普在一家人的信任和關愛下,也學會了,去關愛媽媽,尊重異性差異。
在第五集同性戀的話題里,也懂得了尊重和包容。
前不久,臺灣同性戀合法引發(fā)熱議,有人歡呼,有人嗤之以鼻。
在醫(yī)院的帕普一家,遇到了爸爸的朋友尼基爾和他的男朋友。意想不到的是,這一次爺爺也不懂得何為同性戀。
這時候爸爸把爺爺和帕普帶到了講解懷孕過程的地方,借用爺爺小時候的故事,一語中的。
帕普爸爸說:
“就像你對左手或右手寫字沒有控制權一樣,你也無法控制自己是異性戀還是同性戀。沒有人能說說就把一個人變成一個異性戀或同性戀,也沒有人能強行將異性戀轉化為同性戀?!?/p>
同時,爸爸對于兒子的性取向,也很平常心。
最后,孩子懂了,有點頑固的爺爺也懂了。
他們回到病房里,對來探望媽媽的尼基爾和他男朋友,給了滿滿的祝福。
4
最后,說了這么多
給大家推薦幾本性教育的繪本
說到底,帕普爸爸的高明之處,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
對孩子的性教育也好,成長教育也好,都要先克服自己的心理,擺正自己的心態(tài),才能把正確的價值觀帶給孩子。
像帕普爸爸一樣,與孩子做朋友,而不是以“父親”高高在上的姿態(tài),任何問題避而不談。
除了學習帕普爸爸的教育之法。
我們還給大家整理了幾本關于性教育的繪本。
1
《我從哪里來》
作者[澳]菲奧娜·卡塔烏斯卡斯
這是一本框架完整,科學知識相當豐富的科普繪本。滿足4-10歲的兒童的好奇心,,這本書媽媽們基本上可以照本宣科了。
2
《小威向前沖》作者:[美]尼古拉斯·艾倫著;漆仰平譯
家長必備的一本書啊,用來回答孩子“我從哪兒來”這種問題,太好了。
3
《小雞雞的故事》
作者:(日)山本直英 文/(日)佐藤真紀子 圖
關于性教育的繪本,很多都會省略掉“出生”這一部分,這本最好的在于直接表現(xiàn)“懷孕”和“出生”的過程,這也是性教育里面,非常重要的部分。
4
《薩琪到底有沒有小雞雞?》
作者:(法)提利?勒南文 ,(法)戴勒菲妮?杜朗圖
這是法國非常有名的一套性別教育圖畫書,也是孩子入園前的必讀系列之一。正確認識自己的性別,里面的插畫也非常有趣,適合親子共讀。
5
《不要隨便親我》
作者:(德)佩特拉·敏特爾 文
這是教小朋友自我保護系列中的一本,通過一個小女孩的視野,說出了孩子不愿意總是被別人強迫親近的心聲。將小女孩的心理表達清楚,也隱含了許多巧妙之處。
今天的分享到這里
如果你有什么關于教育的想法
歡迎留言討論噢
我們國家文盲已然不多,但性盲卻占多數(shù)。很多家長問,應該什么時候開始做性教育?怎么做好性教育?
性教育不是必須專門挑選時間,一本正經地嚴肅說教。沒有最早,也沒有最晚,當孩子好奇的時候,就是最佳時間。當孩子想知道的時候,用孩子能夠理解的方式,正面科學解答,就是最好的性教育。
受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上一代的父母會認為談論性是一件羞恥的事。
當孩子問到性相關的問題時,父母就選擇回避。
甚至罵孩子
性被污名太久了,以至于在傳統(tǒng)思維里一談性就想到淫穢、色情,所以面對孩子的問題才會談性色變。
孩子生來就是好奇寶寶,千萬不要想著回避,聰明的他們完全明白。
回避也許能避免父母一時尷尬談性的窘境,但孩子可能會走開,去問別人。
如果孩子通過別的途徑獲取不正確的性知識,這比從你這里獲得知識更糟糕。 不僅如此,你還失去了跟孩子一同探討學習增進親密感的好機會。當孩子不再問你的時候,悔之莫及。
孩子成長中也許還會是這樣:
我雖然沒有把用過的避孕套當氣球吹,但經歷過直到月經初潮當天,已經滿屁股血跡,才知道月經是怎么一回事。家長把月經當忌諱,直到發(fā)生的那一刻,才隱晦的說起一點關于月經要做的事和一些傳統(tǒng)禁忌。至今想來,都為幼小的自己,沒有提前知道科學的知識而遺憾。
談性既非不道德,也不違法。為什么回避不談呢? 羞于談性,讓孩子得不到正確性知識的社會,才是不道德的!我們不僅要談,而且應該大談特談,讓性教育在成長中不再缺位!
在剛剛過去的2018年,一部拍于2016年的印度短片入選了中國“2018十大性學新聞事件”。這部短片劇集就是《Sex Chat with Pappu & Papa》,譯為“父與子的性教尬聊”。
《父與子的性教尬聊》第一季共5集,每集10分鐘左右,探討了自慰、我從哪里來、避孕套、月經、同性戀等五個性教育中高頻出現(xiàn)的敏感話題。
短片發(fā)生在生活化場景中,帕普的爸爸發(fā)誓不再當自己父親那樣傳統(tǒng)、粗暴回避孩子的爸爸,而是要當孩子的朋友,與其一起成長。
雖然爸爸最初很尷尬,但他在孩子提問之后,不是回避,而是想法用身邊的事物、生動的故事,正面科學而又淺顯易懂,解答了兒子靈魂的拷問,建立了良好的父子關系,生活也充滿樂趣。 真的!滿滿都是性教干貨?。?!
在許多人眼中,「自慰」這個詞仍然敏感的今天,它用詼諧幽默的方式,給觀眾示范了如何給孩子做性教育,堪稱性教育優(yōu)秀范本。不僅父母應該看,也可以給孩子看,長期缺失性教育的每一個人都值得看!
目前該片豆瓣評分只有500+人,獲得了9.1高分推薦,可見一斑。
每一集末尾,短片還給出了小貼士,提示每個主題相關的正確性知識。如果遇到這些問題,不知道如何去給孩子解釋,可以從短片里吸取一些靈感。
我們一起學習下吧。
避孕套在所有要點和普通商店都有售,不是必須年滿18歲才能買避孕套。
在每個小貼士結尾,短片還心機地給父母挖了一個坑,留了一個「問爸爸」小問題:
思考下,你會如何給孩子解答呢?
除了每集短片包括的一個孩子好奇的性話題外,《父與子的性教尬聊》中給孩子做性教育的方法,更是值得父母們反思,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到孩子日常的性教育中去,這比單純的幾個知識點更有價值。
如果你對孩子的性教育仍舊存在疑惑,歡迎關注我。用心理學理解生活,與你一起探索性與親密關系的奧秘。
如何傳播正確認知 一直想推薦這部印度科普小短片,不知道第二季什么時候才有,第一季只有五集每集10分鐘左右,分別講述了Masturbate,Pregnancy,Condoms,Menstruation,Homosexuality五個話題。 短片通過一個七歲的小朋友十萬個為什么似得詢問自己的父親道聽途說的話語,電視中的廣告,各種以訛傳訛的說法,諸如此類的問題,而小朋友的父親并沒有選擇避而不談或者顧左右而言他或者閃爍其詞,千方百計的通過適合小朋友理解卻又不失去歡快活潑的方式給自己的兒子解釋了這些問題。 其中還有小朋友的爺爺,可以說是傳統(tǒng)想法的代表,為了自己尷尬或者認為這些問題隨著小孩子長大自己就會懂的觀點,和小朋友的父親形成鮮明對比。 第一集中引入話題的原因是小朋友聽說別人在說這個詞匯,第二集的話題是由于小朋友的媽媽正懷著二胎,第三集話題開始于鋪天蓋地的相關的廣告,第四集的話題開始于小朋友的媽媽和奶奶的對話,第五集的話題開始于小朋友看到了自己爸爸的一個朋友,而且最后一集真的從單純的生理知識之外融入了對于人們的觀念社會的發(fā)展多方面解讀了這個問題。 個人誠摯推薦每集的結尾處的小貼士,真的可以破除很多很多以訛傳訛的論點,當然前提是你去看。 另外感謝fy字幕組對于這部作品的翻譯。 不想過多的對比不同國家對于這個問題的看法和處理方法,只是想說,有的時候,只要用心,可以做到更好。 總體來說,這是一個淺顯易懂詼諧幽默風趣有用的科普小短片系列,如果遇到這樣的問題自己又不知道如何去給自己的小朋友解釋,可以看一看,從里面吸取一些靈感,或者直接大人和小孩子一起看也很有教育意義。 個人評分8.35分,推薦指數(shù)四星半。
這幾年印度電影在中國很是紅火,前段時間阿米爾·汗的《神秘巨星》又在中國拿下7.47億票房的好成績。
這個集搞笑和感動于一體的故事中,除了女主角以及阿米爾·汗扮演的音樂人庫馬爾,女主角的弟弟也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他雖然受益于重男輕女的傳統(tǒng),備受父親的重視與關愛,但并未就此恃寵而驕,依然保持著他這個年紀應有的天真與可愛。當看到姐姐因電腦被砸而感到悶悶不樂時,他悄悄用膠帶將電腦粘好,作為生日禮物送給姐姐,雖然膠帶并不能真正修復電腦,但是這片心意卻令姐姐感動萬分。這也是《神秘巨星》中,擊中觀眾淚腺的經典劇情之一。
落后的習俗,并沒有離間姐弟的感情,一家人就該相親相愛,而不應該因性別來區(qū)分高低貴賤,夫妻之間是如此,姐弟之間亦是如此。
扮演弟弟的小演員叫卡爾比·謝赫,是一個長相很萌的小童星。在《神秘巨星》里,他的戲份雖然不少,但基本還是作為一個旁觀者,目睹家中因傳統(tǒng)觀念發(fā)生的一系列糾葛。
其實,小卡比爾在2016年就主演過一個系列短劇,并在片中扮演了一個能夠直接參與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角色。
這個系列短劇就是——《父與子的性教尬聊》,第一季度一共五集,平均時長在10分鐘左右。片中,卡比爾扮演了一個7歲小男孩帕普。
帕普是個好奇寶寶,對于自己不理解和不懂的事物,就會想要探個究竟、問個不停,而爸爸阿南德就成了帕普的首選詢問對象。于是有關自慰、懷孕、大姨媽、避孕套等等一系列被保守人士視作禁忌的性相關話題,被帕普以最直白的方式拋給了爸爸阿南德,“爸爸,什么是自慰?”、“爸爸,什么是懷孕”、“爸爸,什么是大姨媽”......每次都弄的阿南德猝不及防。
相信這樣的場面,對于很多家里有熊孩子的爸爸媽媽,都不陌生吧?!尤其是在信息如此發(fā)達的當下,孩子能從很多渠道接觸到性相關的信息,從而產生疑惑,并引發(fā)好奇心,作為他們最親近的人,父母自然也就成為了他們發(fā)問的第一人選。
但是,有多少父母能夠很出色的應對這樣的情況呢?反正我身邊,大多父母還是采取了傳統(tǒng)式的胡說八道策略,就像我母親小時候告訴我,孩子是從腋下生出來的套路差不多。(真的,這個問題困擾我很多年,我想不通孩子明明在肚子里,為什么卻那么費事從腋下拉出來......)
帕普的爸爸阿南德則完全不同。
他回憶起自己童年時的成長經歷,十分痛恨父親整天用很瞎的答案來搪塞自己,比如孩子是神靈造出來的,這導致年幼的他不得不跑去問傭人,結果發(fā)生了一些很不愉快的事情。更關鍵的是,阿南德覺得這樣的父子相處方式,缺乏感情,他希望自己不僅是帕普的爸爸,更是帕普的朋友,能夠解決帕普的疑惑,真正做到陪伴兒子成長。
于是,阿南德決定直面帕普提出的問題。
一番思索之后,阿南德巧妙的利用生活中的常見事物,如板球、電子郵件、USB等等,以打比方的方式,形象又簡單的將問題解釋的清清楚楚,又避免了尷尬。
一問一答中,帕普和阿南德形成了非常好的良性互動,并變得越發(fā)親密。
然而,帕普的爺爺,也就是阿南德的爸爸,對此卻不以為然,他十分保守、頑固,對于這些性相關的話題,采取了嚴防死守的態(tài)度,每次都要出來搗亂,不是呵斥就是胡扯,再不行就是發(fā)出噪音打斷他們,為此經常和阿南德發(fā)生爭執(zhí)。
三代人在性話題上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制造了無數(shù)笑料。帕普懵懂直白的提問,讓爸爸尷尬,爸爸的正面解釋,讓爺爺瘋狂,爺爺?shù)暮妒交乇?,則讓爸爸無語.....最好笑的是,每次問完問題,帕普還要把話題扯到爺爺身上,讓爺爺覺得從此威嚴掃地,再也無顏面對孫子。
表面上這是一個性教育片,但往深里說,更接近一個教育理念的探討片,在片中爺爺和爸爸代表著新舊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前者是權威式的,后者是朋友式的,前者是回避式的,后者是直面式的,影片則非常鮮明的支持了爸爸阿南德的教育方式。在本季最后一集中,也預告了阿南德和帕普父子今后將涉及更多話題的探討,而不僅僅局限于性教育。
《父與子的性教尬聊》不僅試圖改變印度人對性唯恐不及的敏感態(tài)度,也希望能引導年輕一代的父母去樹立更為健康、開明的教育觀念,并與孩子形成良好的親子互動。
每一集的結尾還非常貼心的列出了有關本集主題的小貼士,糾正了很多傳統(tǒng)對性的誤解,并由小卡比爾用稚嫩的聲音一一念來,告訴大家,這些話題沒什么不可說的。
據(jù)統(tǒng)計,在印度只有15%的年輕人(15-24歲)接受過性教育,只有45%的年輕女性和37%的年輕男性知道首次性交也會懷孕;每年有數(shù)以百萬的少女實施了危險的墮胎,少女產婦死亡率居高不下;由于不注重性衛(wèi)生,印度目前有幾百萬艾滋病患者,人數(shù)位列全球第三.....事實證明,對性的回避,最后導致的是更危險的性。
但是,印度的政客、教師、家長依然反對性教育。有關青少年性教育問題,印度政府已經糾結了超過20年之久。對中國人來說,這一切聽起來是不是很耳熟?想想看,80后的一代,有多少人被父母告知自己是從垃圾桶撿來的?
所以,此次《父與子的性教尬聊》的推出,對印度來說,可謂是巨大的進步,片子播出后,社會反響很好,IMDb上也獲得了8.1的高分。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系列短劇是由杜蕾斯冠名播出,并宣稱自己是印度最薄的套套。顯然一向善于廣告文案的“套王”,又實現(xiàn)了一次成功營銷。
不過奇怪的是,印度一家賣中餐速食的品牌清密,也贊助了這個短劇......我記得上次印度方面曾說,是中國炒面導致印度強奸案高發(fā)的,如今這么一贊助,中餐和性看樣子是沒法撇清關系了。
——————————————————————————————————————
想看更多有關印度電影的評論,歡迎訂閱公眾平臺“Indianmovie”。
搞笑,科普。把自慰比喻成自己想象著有球拍跟自己玩,把性交比喻成數(shù)據(jù)線連接電腦,把大姨媽比喻成刪除無用的郵箱,把懷孕比喻成對于郵箱的回復…即便是最后一集,講起同性戀問題也是充滿了包容。非常好,推薦!
希望政府早日明白左右手的故事。
和孩子談論性並不是可恥的,關鍵是如何讓他們正確了解,做到自愛且關愛他人。
用打板球、傳文件、發(fā)郵件、左撇子來解釋自慰、懷孕、避孕、月經、同性等問題,確實挺尬的哈哈哈,沒辦法只能硬著頭皮上了。
非常不錯的性教育短片,老爸對這些名詞的解釋生動有趣。片中的兩種性教育的對比很妙,“要做你的爸爸,而不是父親”,要用親切的方式解決孩子的問題,而不是用強硬的方式解決有問題的孩子。希望能有更多的家長看到這部片子
我們眼中落后愚昧奇葩的印度,在好些方面遠遠超過了我們。寓教于樂,形象生動。推薦。
挺好的:)
沒想到我在中國活了27年,居然要靠印度的電視劇來教育我關于性是什么。
不要做父親,要做爸爸(孩子的朋友),于是只能面對兒子的提問尬聊自慰、懷孕、避孕套、大姨媽、同性戀
沒想到印度在三年前已經有人拍出這么有意義的小片子,反觀中國影視市場(包括網?。?,不得不說影視文化更是國民教育、文化的反映
比喻形象生動,一家人很有愛。想起小時候問我媽為什么她會流血,媽媽告訴我月經是怎么回事,并且和我說一般女孩子十幾歲來,那時候你會成為一個真正的女孩,你來的時候一定要告訴媽媽。于是我大姨媽第一次來的時候,特別興奮的告訴了我媽,我媽也很高興,教我怎么用衛(wèi)生巾。最早的性教育來自我媽媽,其次是楊紅櫻和鄭淵潔。
我覺得爸爸講解的非常好啊,不僅不尷尬,反倒有趣又可愛,且科普性很強。真是教科書級別的性教育。
最后居然看哭,太暖了。對于家庭性教育而言,短劇呈現(xiàn)出了幾個非常關鍵的細節(jié),角色觀念轉換是前提,“是你的爸爸,而不是你的父親”,性教育會受到非常大的阻力,傳統(tǒng)的父權意識和談性色變的社會,性教育的核心就是直接大膽的說出來,拋棄羞恥感和神秘感。從自慰、懷孕、安全套、月經到同性戀,都涉及到了,而且同性戀是對兩代人的科普,歡樂喜劇的氛圍,非常棒!
看看隔壁,再看看自己,8012年了,你國還這樣。
萬萬沒想到,這是印度的????。?!
真的很尷尬了,看起來開放實則不是
超棒!最后一集有淚點!
真不敢相信這是印度拍的 無論這個社會多么黑暗 有人敢站出來 這顯然就是一種進步 比起表面上一片和諧的我們 更能讓人感受到希望
印度都比我們性教育領先啊
十萬個為什么的兒子,包容坦誠的爸爸,以及時刻跳出來戲精一下的爺爺,父子三代用萌萌噠的印度口音解釋性愛,不僅不尷尬,反而充滿童趣。這是一個所有爸爸和兒子都應該聊一聊的話題,如果不知道怎么解釋不妨來看看這部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