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嘉麗一直在銀屏中都是高冷的女神,這部片子確實有點出乎意料。但觀后還是心有余悸,說是劇情片吧,情節(jié)沒那么跌宕起伏,說是喜劇片吧,笑點還是在語言上,情節(jié)和肢體語言還是少點。期間又穿插了一些現(xiàn)實的同窗情誼,整體上符合大眾口味,歡笑之余還能緬懷過去羞澀懵懂的青春時光。女版宿醉,但相比宿醉,情節(jié)略顯單薄。三星,不能再多了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連寡姐都救不了的電影。毫不夸張的說,這是我近幾年在大熒幕上看到的最讓人如坐針氈的電影。全片松散的結構,尷尬的臺詞,夸張的表演,還有絲毫不經大腦的劇情,都足以讓它在明年的金酸梅上全榜提名。
首先要聲明的是,我是斯佳麗·約翰遜的粉絲,雖不能說狂熱,但只要是她的電影,就一定會去大熒幕支持。如果你像我一樣,是為了寡姐而選擇這部電影,那請你一定要放低期待,特別是在你看過預告片的情況下(預告片把所有笑點已經都囊括在內了),因為這部電影絕對是斯佳麗·約翰遜從影以來的一大污點。
影片的故事已經在預告片里全盤托出了(也如前面所說,笑點也基本在預告片里全面覆蓋),無非就是幾個曾經大學里的女閨蜜,多年后重聚并組織了一次Girls’ Trip,而此時的每個人又都在各自的事業(yè)生活遇到了不同的問題,在這次旅行中,她們因為一個脫衣舞男的意外身亡,不得不去面對接下來一系列的烏龍。如果硬要說預告片里沒有的,也許只是最后跟壞人們對抗的幾場戲吧??删褪沁@么一個簡單的故事,導演依然把它拍成了一場災難。劇情上諸多生硬的銜接和做作的前后呼應,讓人覺得這部電影是在被強迫著完成,自己在前半部分鋪的爛梗,在后面就像小學生寫作文一樣,一定要來一個對應。其實說實話,如果導演不這么瞻前顧后,不去管什么呼應,干脆一路屎屁尿到底,反倒不會讓人覺得這么不舒服。
這部電影的劇本在好萊塢曾被擱置了很多年沒有人敢拍,現(xiàn)在終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因。整部電影的臺詞真的是尷尬至極,所謂的笑點,幾乎全部淪為了尬點;真正能讓人笑出來的地方可以用手指頭數(shù)清楚。有些橋段甚至讓人替編劇緊張,如果說拿《女子監(jiān)獄》的梗來做臺詞勉強可以讓人接受,因為畢竟出現(xiàn)這句臺詞時的情景相對合適??傻胶髞砭尤怀霈F(xiàn)了《撞車》里馬特·狄龍某場戲作為這部電影的臺詞出現(xiàn),本來是想作為笑點出現(xiàn)的一處情節(jié),卻讓整個影院鴉雀無聲,估計編劇要是在場,會恨不得手撕自己的劇本,可能這部片的編劇真的太不理解選擇R級喜劇的觀眾的口味和笑點了。電影后半段幾人的撕逼情節(jié),更加看出了編劇的黔驢技窮。本來幾個人就沒有什么化學反應,硬加的撕逼戲碼只會讓人覺得無比刻意;如果說閨蜜撕逼,我寧愿看《小時代》,最起碼我可以名正言順的罵時代姐妹花的做作和腦殘,但這部電影不同,它是讓你想罵又罵不出口,讓人一口悶氣悶在心里,這種感覺真的很不爽。
至于這部電影的表演,那真的又是另一場災難。把五個主人公分開,每一個都勉強能看;但只要放在一起,就怎么看都不舒服。性格迥異不代表各演各的,可是這五個人同框的時候,都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跟其她幾位完全沒有默契可言。且不論寡姐飾演的女一號在顏值和戲份上有多突兀。單看那個胖胖的女二,就足夠讓人發(fā)指了,她應該是貢獻了全片最多尬點的人,從嗑粉到吃比薩,她的每一次開口都讓人表情僵在臉上。SNL出身的凱特·麥克金農,延續(xù)著自己一向一傻到底的路線,用力的擠眉弄眼,夸張的擺弄肢體,雖然偶爾能讓你擠出一點笑,但這完全不足以掩蓋她與其她幾位主演零化學反應的事實。
作為R級喜劇,首先你要明確你是喜劇。如果連觀眾都逗不樂,那你又怎么能以喜劇自居?一味強加限制級元素,也頂多只能占個R級的幌子罷了。如果你非說這部R級喜劇的買點是女性角色為主導,那前幾年的《女間諜》和《生活殘骸》顯然更成功,這兩部電影只用一個女性角色為主導,單挑這部電影里的五個不在話下;非要找團戰(zhàn)的話,《伴娘》顯然贏這部贏得妥妥的。所以,請不要以任何類型的標簽來標榜自己,也不要試圖用“女性”來強調自己立場。電影就是電影,無論你出發(fā)點是什么,先把電影拍好你才有資格跟觀眾強調自己的賣點,才能跟觀眾討價還價。
美國寡姐斯嘉麗的低成本R級喜劇《倉皇一夜》讓我很開心。劇情很簡單,斯嘉麗婚前舉辦個脫單排隊,5個好閨蜜租了個海邊別墅來嗨,還請了一個身材超好的脫衣舞男,沒想到玩大了,舞男死了,5個閨蜜真是一個頭兩個大,怎么收拾這爛攤子? 最大的亮點當然是美國搞笑嘴炮,粗口層出不窮,爆笑無比。 最搞笑的片段有:新郎個好基友聚會的一番捧腹對話;新郎穿紙尿褲一路狂奔;新郎信用卡被凍結只好賣藝賺油費;5個閨蜜處理舞男尸體的過程;別墅鄰居的攝像頭的梗。 從一個側面也可以看到美國女性嗑藥吸毒、美國女同性戀、美國脫衣舞男和鴨子等社會現(xiàn)象的流行。 閨蜜們拍照模仿《人體蜈蚣》(一部很猛的恐怖片)
很佩服導演能把一部原本是誤殺人掩蓋罪行心理惶恐片拍的如此輕松搞笑,雖然一步步情節(jié)都是在我預想之后發(fā)生,沒有任何新奇感,但是不得不說,還是有點看頭滴,人性,愛情 ,友情,這些看起來多么禁不起考驗的東西卻有時候又那么堅不可摧。沒什么比你懂我,我念你還來的珍貴了。好好守護你的那些珍珠吧。
為斯嘉麗而來看的。但即使有她的存在也沒為這部電影加多少分,因為在這部戲里她演得也并不出彩。
整個劇情其實還是可以的,還具有懸疑反轉的橋段在喜劇片中已經算是還不錯的了。中間也有一些地方笑點是還不錯的。 但是整體看下來卻并不覺得多出彩。覺得主要有以下原因:
1、部分環(huán)節(jié)拖沓,導致整體笑點密度變低。
2、太多無意義臺詞,雖然看得出這些無意義臺詞顯示出了女生們的交往方式(像為一件小事一起大呼小叫好像也是女生交往特有的),但這也會導致對男性觀眾吸引力不足。
感覺角色們時刻在說話,但是笑點密度又不夠導致的就是看完之后感覺很平淡。
如果減少一些拖沓的話可以更優(yōu)秀。
【觀感】
直到電影看完,我都不能相信,這是一部R級片。也是,這年都,一部不漏點的電影也好意思叫R級片,估計定級出差錯了。
【劇情】
乏善可陳。不如《嗨翻姐妹行》,更不如《宿醉》和《老板度假去》
【演員】
毫無疑問,這是演技都救不了的片子。這電影應該到小劇場去打磨打磨劇本,好好磨一磨劇本,或許還能出點彩。 沒錯,這影評湊140字都很費勁吶。
想看Zoe Kravitz和Ilana Glazer的番外或者前傳
雖然有點啰嗦但從頭笑到尾!里面的澳洲梗特別多,跟土澳人民一起看尤其好笑!演鬧劇的斯嘉麗真的是可愛一百萬倍!可愛到令人發(fā)瘋!
但凡美國搞笑片中的肥妹,其性格都如出一轍,disgusting...
虛假的姐妹情誼
雖然笑點很俗但看得還挺開心的,寡姐的金色短發(fā)女政客人設總覺得是在cos她崇敬的希拉里…結局沒什么驚喜,姐妹撕逼了一通到最后還是以“最理解你的只能是我”這種美式mean閨密he結尾,美國人就好這一口強行he真是反胃。
想了想可能是這兩年女性喜劇里比較能看的一部--尤其是醉酒嗑藥梗向來都用在男仔喜劇里,這次請《大城小妞》的導演掌舵做了溫柔的一個女性化版本算有新意。段子和劇情都有點老,看的樂呵就還行。更多會讓人懷念起寡姐不演那些動作片的“舊時好日子”,希望她在演藝生涯里還能有更多元的角色帶給我們。
R級喜劇和chick flick都是剛需??!每年一定要看幾部,套路也無所謂。
非常感謝同場的笑點低觀眾朋友們,讓氣氛不至于太尷尬。
是我癲了嗎?我覺得!好好看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即使作為一部有寡姐的爆米花電影也只能給一星不能更多了,馬塞洛是什么鬼?。?!
【38/100】每個笑點的設計感都那么強。
女版宿醉,笑點有,太俗套!幾個姐們撕逼的時候讓人覺得好真實?!铩铩?/p>
所以最后是....喜劇治愈系????#心疼搶劫犯帥哥,身材那么好,出場不到2分鐘,戲就被幾個瘋女人殺青了#
比預想無趣很多,也不夠好笑,不過斯嘉麗約翰遜還是很美。
預算:2000萬首周末票房:800萬北美票房:2210萬全球票房:4734萬上映日期:17.06.16上映周數(shù):11周分級:R最高院線數(shù):3162北美最高排名:7發(fā)行方:Sony / Columbia
以女性為核心的屎尿屁喜劇,混雜了各種調侃諷刺,而且應當和賣大米當?shù)厥⑿械纳榉?、犯罪行業(yè)有關,還有各種擦邊的“政治不正確”。女性大玩特玩,主打的其實就是一個消費觀。消費那些不正確的卻又是在你糟糕時刻特別想嘗試的,結尾部分又加入姐妹心靈雞湯是有點齁。PS.跳舞男故事發(fā)生后的急轉直下還是挺驚悚的,佩服創(chuàng)作者還能將故事和氛圍還能保持在自己的節(jié)奏里。
6.5/10經理人害的, 還是想不用打就把錢賺了, 還有友情....人情....
還可以。以為是女版《宿醉》或是又一個《伴娘》,但女性導演非常有節(jié)操的把笑點局限在了SNL級別的葷段子上,最后還《陽光姐妹淘》了一把。我以為寡婦姐終于可以不用再打架,結果還是打了...??
喜劇片里的一股清流,沒很多賣力的作死搞笑,劇情不難理解,單純的開心。雖然覺得女神太性感不適合入搞笑片會有違和感...全程沉迷在顏值...
身為寡姐腦殘粉,我也打不出及格的分數(shù)!難怪這個劇本在好萊塢擱置這么多年沒人拍,應該把它永久擱置。臺詞和笑點都尷尬至極;幾個主角各演各的,完全沒有半點化學反應可言。能看的部分真的全都在預告片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