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大過年來騙贊的。實在是這個節(jié)目,你得倒著看,才有意思。先從最后一集開始,然后一集一集往前倒,因為每一集都比之前更好,看到現(xiàn)在簡直像換了半個節(jié)目。
第一集講《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講人只有一位,方大師樂器鎮(zhèn)場子。結尾浮皮潦草,學了唐宋叉手禮,當然教學的小哥顏值可喜,但把這集作為開篇,實在有些乏善可陳。
到第二集搖身一變,橫空出世傳統(tǒng)弓箭,一人主講變成兩人,一來一回,加上眾位嘉賓,頓時就聊得有趣多了。
到第四集《木蘭辭》,已經(jīng)是文學嘉賓火力主場,全程知識輸出密集,對于了解魏晉南北朝文化,相當有效。而且形式也已經(jīng)玩開了,開場一段豫劇,落座直奔解讀,講解完了,你還有疑問,木蘭真看不出男女?好,現(xiàn)場請出甲胄師來(那個出場還挺拉風的),女嘉賓直接套上盔甲轉(zhuǎn)一圈,能不能分出男子女子,一目了然,比查多少資料都有用。之后講“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這話我就一直沒鬧明白過。嘉賓現(xiàn)場借來一只兔子,提起后脖一看,這句詩一下就懂了。還記不住?不要緊,整首長詩給你譜上曲,《沁園春·雪》的女舞者,一人兩種扮相,聽歌看劇,兩遍就順了。
要是當年上學有這節(jié)目,我絕不愁語文課背不下詩詞。(可惜現(xiàn)在也就是想想)
然后轉(zhuǎn)場到了桂林,選景審美實在刁鉆,選在陽朔,講詩佛王維,《山居秋暝》輞川十景,細雨濛濛,簡直雅致到不行。天籟阿蘭一開嗓,雞皮疙瘩都起來了,舞者孫科也是絕妙,飄飄欲仙,十足的穩(wěn)。詩詞講解比之前流暢得多,如果第一集還有斧鑿之氣,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絕少刻意了。(意料之外的是,這集笑點是方大師,慢吞吞地揉冷香丸子,一個比一個大,手勁還圓潤,誰也不敢攔,哈哈,看來是真的在這里很放松了,全組活寶吧)
直到最近的一期《遣興》,終于幾乎定型完成,從袁枚的《隨園食單》入手,一桌子菜一上來,氣勢一下就足了。好像任督二脈突然打通了,從此詩詞不再是詩詞,美食不再是美食,詩詞是古人的生活,生活是歷史的詩歌,就是一種渾然天成的勁頭,讓這節(jié)目一下就有了靈性。還是聊天的氛圍,講袁枚的一生,隨園的故事,《遣興》與靈感的一瞬,《隨園食單》的講究與廣泛……講吃的文化,詩的文化,畫的文化,山水的文化,明明就是在聊天,但你就是覺得,他們說的,是千百年來的一切。全沒有文化節(jié)目的清高莫測,卻又讓人熟悉又深刻,像極了文化的本質(zhì)。
從一無所有,到初窺門徑,到小有所成,建立自己的規(guī)則,再親手拆解得七零八落,在過往與秩序中解構重組。但就是在這樣無謂的掙扎與重建之中,文明與文化,步步高升。像極了我們過往曾經(jīng)歷的一切。
實際上,中學時期學習這篇詩詞的時候就知道這是一首非常宏偉磅礴的詩詞,抒發(fā)了毛主席的愛國情懷和他博大的胸襟。但是這都是老師講解給我們的,我在當時那個年紀,在枯燥乏味的課堂上學習到的這些知識,其實是沒有什么參與感和自己的體會的。但是看了《鄰家詩話》第二季第三期的節(jié)目后,我確確實實是自己感受到了其中抒發(fā)的情感,并且將我自己的內(nèi)心都帶動的洶涌澎湃的。
詞上片描寫北國壯麗的雪景,縱橫千萬里,展示了大氣磅礴、曠達豪邁的意境,抒發(fā)了詞人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下片議論抒情,重點評論歷史人物,歌頌當代英雄,抒發(fā)無產(chǎn)階級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壯志。全詞熔寫景、議論和抒情于一爐,意境壯美,氣勢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邁,頗能代表毛澤東詩詞的豪放風格。下片由毛澤東主席對祖國山河的壯麗而感嘆,并引出秦皇漢武等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人物,抒發(fā)作者偉大的抱負及胸懷!作者目接“千里”“萬里”,“欲與天公試比高”;視通幾千年,指點江山主沉浮。充分展示了雄闊豪放、氣勢磅礴的風格。
于老師分析的十分透徹,用著非常生動的語言和幾個問句就將你帶入到毛主席想象的世界中去,在有趣的同時,也讓你真正學到知識。為自己是炎黃子孫、中華民族感到自豪,也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鄰家詩話》中的鄰家雅集是非常獨特的形式,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形式。每每看到幾位鄰家友人圍坐在茶席旁,開心的聊著詩詞,旁邊的夏茜老師現(xiàn)場作出的眉目傳神的畫作時,我仿佛也置身其中,跟幾位老師一同聊著詩詞歌賦,聊著人生哲學。 《鄰家詩話》第二季的第三期講述的是毛澤東的詩詞《沁園春·雪》,這篇詩詞我在中學時期就有學過,看這期節(jié)目之前仍依稀記得老師講解的毛主席所描繪的氣勢恢宏的祖國大好河山的景象,和毛主席的雄心壯志、愛國情懷!但是其實對于一些詞句斟酌卻記不大清了,只知道這篇詩詞很宏偉磅礴。而看過這期節(jié)目后,聽了于賡哲老師的生動的講解,加上國樂大師方錦龍老師和牛魔老師的一些補充,我對這首詩詞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聽老師們講著“回到那時”,了解了作詞時的一些背景還有作者的人物生平,我得知是毛主席率軍抗日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就激起了我的愛國情懷。隨后看了老師們原創(chuàng)的詩詞歌舞,從舞者的每一個眼神中都能感受到整首詞不同的情感變化,方老師創(chuàng)作的歌曲非常的好聽。后來聽于老師在茶席,邊喝茶邊耐心的講解了詩詞,我才對整首詩詞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對一些典故、字斟句酌方面得到了很多新的認識! 雅集這種形式確實是能在引人入勝的同時也能將新知識、新感悟帶給你,讓我用另一種方式讀懂了《沁園春·雪》。
《鄰家詩話》中的鄰家雅集是非常獨特的形式,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形式。每每看到幾位鄰家友人圍坐在茶席旁,開心的聊著詩詞,旁邊的夏茜老師現(xiàn)場作出的眉目傳神的畫作時,我仿佛也置身其中,跟幾位老師一同聊著詩詞歌賦,聊著人生哲學。 《鄰家詩話》第二季的第三期講述的是主席的詩詞《沁園春·雪》,這篇詩詞我在中學時期就有學過,看這期節(jié)目之前仍依稀記得老師講解的毛主席所描繪的氣勢恢宏的祖國大好河山的景象,和毛主席的雄心壯志、愛國情懷!但是其實對于一些詞句斟酌卻記不大清了,只知道這篇詩詞很宏偉磅礴。而看過這期節(jié)目后,聽了于賡哲老師的生動的講解,加上國樂大師方錦龍老師和牛魔老師的一些補充,我對這首詩詞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 聽老師們講著“回到那時”,了解了作詞時的一些背景還有作者的人物生平,我得知是毛主席率軍抗日時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就激起了我的愛國情懷。隨后看了老師們原創(chuàng)的詩詞歌舞,從舞者的每一個眼神中都能感受到整首詞不同的情感變化,方老師創(chuàng)作的歌曲非常的好聽。后來聽于老師在茶席,邊喝茶邊耐心的講解了詩詞,我才對整首詩詞有了一些新的認識,對一些典故、字斟句酌方面得到了很多新的認識! 雅集這種形式確實是能在引人入勝的同時也能將新知識、新感悟帶給你,讓我用另一種方式讀懂了《沁園春·雪》。
臘八。老媽包了餃子,叮囑晚上務必回家吃,言下之意,不回視同不孝。 家國自古難兩全。無奈,倉皇回家剝蒜! 老爸喝口酒,循例開始盛贊賢妻廚藝,說餃子餡中,得屬今兒這白菜肉的最可口了,因為“百菜不如白菜”。 這話我打小聽,卻一直不以為然,因為就我的淺見:雞鴨魚肉和醋溜白菜之中,還是不健康的前者更容易讓我像洪七公那樣食指大動。 這不怪我,你看《飛狐外傳》里,師兄徐崢那么忠厚癡情,馬春花還是只喜歡??蛋玻河泻Φ臇|西往往偏巧就那么可愛。 也對。要不然,害蟲和壞人怎么活啊? 當然,家鄉(xiāng)徐水的大白菜是有名的,據(jù)說(據(jù)說而已)清代曾給宮里專供,慈禧這老娘兒們就好這口兒。 幼時無知,只覺皇家的眼光必是好的。不然,怎么解釋蘇軾蘇轍兄弟當年應考,皇上一看試卷就欣喜若狂,跟老伴兒說為子孫儲備了倆宰相? 人性化來說可惜:自古英才必坎坷。偏私點說可喜:沒了蘇大胡子的一生漂泊,無數(shù)經(jīng)典將化為烏有。 他的不幸,讓我們的文學寶庫里多了太多硬通貨,跟別的文化死磕時可以拼祖宗——拿蘇東坡跟誰磕,咱都不怵的。 二十四歲時,風華正茂的蘇東坡在制科考試中寫下《留侯論》,說大丈夫遇糟心難題應“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說白了就是你想成大事兒,就得學會忍氣吞聲。 談何容易。 21年后,顛沛流離的蘇大胡子在湖北黃岡附近遇到一場陣雨,寫下一首《定風波》。上片還硬撐著特立獨行、故作豪邁的人設:何妨吟嘯且徐行,一蓑煙雨任平生。結尾貌似通達,卻多少有點灰心泄了氣: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想開點兒”這句話,只是用來勸人的無用鬼話。當自己崩潰或心如死灰時,旁人用這話勸你,你覺得跟你病了TA讓你“多喝開水”差不多,聽多了,能不能想得開不論,想死的心保不齊倒有了。 想不開、沮喪都沒關系!今晚22:05,看河北衛(wèi)視《鄰家詩話》,一起品讀一下《定風波》,想想蘇大胡子這么了不起,實際生活過得可能還不如你小子如意,是不是多少平衡點兒? 說句不中聽的:既然咱這些大老粗一輩子也寫不出個名篇金句可以流傳千古,你還咋好意思學人家憂郁焦慮呢? 莫讓料峭春風吹酒醒 看完節(jié)目,再喝兩口,洗洗睡吧。 惟在夢中, 雖無風雨,或有情。
弗洛伊德說:人有生本能、死本能。 女孩愛過家家、布娃娃,是生本能驅(qū)使; 男生喜歡打架、玩槍炮,是死本能作祟。 當然,不能一概而論。 像我,純爺們兒,小時卻覺得過家家蠻好,比在麥場上茬架把鼻子打出血來安逸。 或許,跟脫口秀大會的呼蘭一樣,是骨子里對自己男人身份的不認可吧。 自然,類似反例多得很:不說梁紅玉擂鼓戰(zhàn)金山,單聽評書,穆桂英掛帥、十二寡婦征西的故事,聽了就讓男人覺得氣沮。 自有春晚開始,常聽常香玉的《誰說女子不如男》,唱得自是極好,可要說是在夸女人、講男女平權,細咂摸又不大像,因為這詞兒在氣勢上就先輸了一陣。 起碼,沒聽過有人唱:誰說這糙爺們兒不如女嬋娟。 強調(diào)、吶喊,有時,倒似另一種示弱。 這就體現(xiàn)出《木蘭辭》的好來了。 通篇不卑不亢,尤其是戰(zhàn)場上的刀光劍影、連年廝殺,只淡淡化作六句: 萬里度戎機、關山度若飛。 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 慷慨豪邁、文采斐然倒在其次,拿來換作形容李廣、霍去病等須眉英雄漢,都無不可。 說到底,木蘭的難,不在出征前買東西把四個市轉(zhuǎn)遍,也不在凱旋后對鏡帖花黃,恰在槍林箭雨的沙場上:十二年廝殺,沙場征戰(zhàn),刀頭舔血,木蘭殺敵無數(shù),可曾受傷過?更衣如廁咋辦? 這些在戲劇里頗可討巧描摹的細節(jié),當今的編劇多會見獵心喜,大書特書幾筆。 可,人家偏一句沒有。 太高級。 我甚至覺得:這,才是《木蘭辭》流芳千古的原因。 記得四年半前,女兒赴京讀書。 一日,晚上亂翻書,看《木蘭辭》。 讀到“黃河流水鳴濺濺”“燕山胡騎鳴啾啾”,突然覺得內(nèi)心柔軟、鼻子一酸。 忽然心疼、特別想抱抱那個聽不到“爺娘喚女聲”的颯爽姑娘。 今晚21:40,《鄰家詩話》,一起看《木蘭辭》里那個當窗理云鬢的女郎。 驚喜尤在郝若琦。 看《舞蹈風暴》時,就迷上她了。 面相清奇,初看,一點兒也不漂亮。 但一起舞,顧盼生輝, 眼睛再離不開她了。 對啊, 每個人 都是傳奇 每個人 都了不起 在屬于自己的舞臺上。 比如木蘭,比如天使白衣 比如每個在一線努力抗疫的你。 我愛你, 謝謝妳。
方大師和方公子同席好有意思。我八卦的心哈哈哈哈
沒看完,沒了王勁松老師少了很多東西,后面就不想看了。
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的原因,感覺沒有第一季好看??
當做睡前 BGM 聽的。只要搞清楚了節(jié)目的模塊就覺得還好,但真的是有錢人的鄰家呀。
有所突破,在于名物的展示講解,比如《木蘭辭》,木蘭的故事我京劇豫劇龍江劇越劇昆曲迪士尼都看過無數(shù)次了,把鎧甲弓箭再拿出來一說仍然是興味盎然,袁枚食單這種吃吃喝喝的可以多做。
劉宇,美到我哭
我喜歡定風波這一期
有點古韻。詩詞分析得不錯。
歌都很好聽
2021S1/9.0看這40分鐘等于上了一堂國學課,聽典故軼事的同時賞詩歌舞樂畫茶食,五官全方面的饕餮之宴!高中語文的課外閱讀完全可以看這檔節(jié)目了!喜歡牛魔謙遜儒雅的氣質(zhì),方老師的中國古代管弦樂器無一不精,《定風波》那集還介紹了東坡肉的做法,古人的擊樂饗食以歌會友莫不如此吧!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詩歌舞樂的環(huán)節(jié)的歌曲不是現(xiàn)場錄制而是后期制作的,太過現(xiàn)代的完美對于這類古代文學節(jié)目反而是一種瑕疵,希望以后能現(xiàn)場錄制!可能會有粗礪自然的美好質(zhì)感!
強推幾集,畫龍點睛,《沁園春·雪》《木蘭辭》《定風波》《山居秋暝》,第一季的《垓下歌》《泛海》《浣溪沙》《靜夜思》,絕對五星!
第二季一如既往好看,歌曲也好聽,老師第五期介紹子瞻的時候真的好有意思,不過還是有點懷念第一季拈花把酒的月下雅集和王勁松老師
書畫琴棋詩酒花。
內(nèi)容還行,劇本生硬又尷尬,太強硬了都不如第一季。
懇請年輕嘉賓們能有點文化素養(yǎng)
有點古代文化沙龍的意思。浸淫了太多的西式文學,中國風韻的雅致和平和格外吸引人
形式好棒,好喜歡看方錦龍大師演奏,歌者應和舞者翩然的樣子啊~
如果能在故宮里拍就好了,找點有特色的實景。盔甲那集就挺好,蝶戀花的古建筑也不錯。詩詞的講解比較明白易懂,詩人背景故事的章節(jié)挺好,能了解詩詞背后的故事,推薦看看。
還是給五星吧,雖然卻又瑕疵,但是改變風格的嘗試真的不錯,更像是一個出游的雅集,到了什么地方,約上當?shù)氐暮糜褋砹囊涣脑娫~歌賦。
這一季太程序化了,程序化到很突兀讓人不舒服。就是該聊作者生平了,該詩歌樂舞了,該字斟句酌了,然后嘉賓也是,請來講了兩句或表演了一個節(jié)目:我還有事失陪了。我???再來看看上一季,就好像真的是王勁松老師邀請三五好友來品茶來聊詩來賞畫,他們也有節(jié)目表演也有詩歌品讀,區(qū)別在于人家聊到那份上了自然而然就賞舞就聽歌,那么連貫那么順暢那么舒心。而且說實話王勁松老師還真自帶文人的清瘦的氣質(zhì)。總之,沒第一季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