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世上都那么瘋狂,我怎么可能鎮(zhèn)靜
看了第四集。秀貞爸爸氣憤得打了PK俊,以傷害罪被捕。秀貞媽媽為了讓秀貞爸爸出獄被迫到監(jiān)獄要秀貞爸爸簽和解書及放棄上述協議書。秀貞爸爸沒有答應。案子有了轉機,作假證的女生愿意說出被協迫的事實。法庭上,秀貞媽媽眼見女生在加害人律師提問下沒有說出事實,憂郁、幻象,回家后墜樓身亡。此時,秀貞爸爸為了回家照顧妻子被迫在放棄上述協議書上蓋上了手印。出來的第一個消息是秀貞媽媽已死。憤怒的壓抑的秀貞爸爸偷了同事的手槍,沖上了法庭,在宣判PK俊無罪的法庭上以槍為法官對準PK俊要他說出事實。在搶奪與混亂中誤殺了PK俊。秀貞爸爸被捕,在檢察院知道了事故另一當事人是議員老婆且所有這一切非人遭遇都是議員在幕后主使的事實。在同事的幫助下逃出。
同事勸秀貞爸爸鎮(zhèn)靜,秀貞爸爸說:世上都那么瘋狂,我怎么可能鎮(zhèn)靜。
是啊,其樂融融的一家三口頃刻間陰陽兩隔,還被扣上了吸毒、援交等臭名,家庭迫害,手段也毒辣到極點了吧。秀貞爸爸的憤怒,秀貞媽媽的絕望,以及反派人物們的丑惡,在這些演技派演員們的演繹下使這部片子超可看。
2 ) 問道于盲之七 奧義
追擊者 問道于盲
第七篇(13-14)奧義
上升了,上升了!這個被那么多觀眾和劇評人唾棄為無用的數據,一夜之間跳了近5個百分點,超過了20%,又在此后一路高歌猛進,超過了25%,這一次被眾人所鄙視的數據真的幫到了【追蹤者】這部開播前完全不被看好的作品,或者說資本主義社會完全看數據的測評標準偶爾也會給人帶來希望,至少,這么多年以來,由SBS開創(chuàng)的,依靠偶像劇,優(yōu)秀編劇,大制作,偶像演員或是明星演出,精工制作OST的模式終于被徹底擊潰了。這個弊端由SBS大肆投入資金而起,如今又由SBS出面糾正,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分析到這里,我忽然有種很奇怪的感覺,這究竟是劇評還是股評……不過,一部難得的好作品受到觀眾,制作社和播出電視臺以行動表達的一致認可,無疑是個好消息。
走了這么多年的彎路,韓劇終于由SBS偶像模式轉回了當年質樸踏實的MBC演技+劇本制作模式,只是,還會有如同當年張東健,沈銀河,崔真實那樣一批演技出眾,戲路寬廣,外形矚目的演員嗎?暫時……沒有了。張東健演員目前還在SBS周末劇中亮相,贏得好評一片,只是這些日子以來收視世道不好,就算演技出眾的花美男演員大叔們一同出席,數據也是剛好樂觀的超過20%,可是當年在張東健演員在SBS拍戲,只要劇本夠好,演技出眾,閑閑超過28%都不是問題,更不用說與他同一部戲的金旻鐘演員掀起的那股Mr.Q熱潮,那時候的收視率是35%……韓劇制作業(yè)者真的要好好檢討,究竟如何才能將年輕觀眾拉回到電視機前,不看電腦,就看電視,為的就是如同【紳士的品格】里描繪的十多年前發(fā)生的那樣,哪怕只是考上大學的青澀青年,在電視劇播出時也會聚在一起,裹著被單,感動地收看扣人心弦的大結局。
不,不要去問SBS社長內心是什么樣的感覺,因為至少對于SBS的行銷人員和制作社的相關工作人員,無論輿論有怎樣的動向,他們能做的就只有一件事,或者是打從心里笑到臉上來,或者是在心里沒事兒偷著樂,至少今年內,在業(yè)界會有一個孫賢周演員再度引領收視狂潮的黑馬傳說,就如同他多年前與崔真實合作的那樣,將收視率從11%的預測提高到51%。他的經歷充分表明一個理論上的說法在實際也是存在的——
只要演技夠好,就能創(chuàng)造收視奇跡。
這世上究竟有什么是不變的道理?沒有。至少對于編劇來說,沒有;對于他創(chuàng)造的主人公姜東潤來說,也沒有。
當內心復雜糾結的前任助手惠羅在驅使手下干了那么多傷天害理的事之后,終于拿到了那個已經滲透了多人性命和鮮血的東西:手機。可是,在她追問姜候補會否責怪她的時候,那位卻只是瞇眼看著她,沉聲說:
-惠羅啊,我不相信人,也沒有抱有過期待,沒有希望。既然沒有,就不會有不愉快。沒有!
…………
在大部分時候,惠羅如同一個愛慕者,追隨者,甚至是弟子那樣追逐著姜東潤,直到這一刻,她才明白,自己的付出和追逐是有意義的。雖然此前的劇情里一直都將姜東潤塑造成為與徐會長一樣個性和手段的人物,可是這兩位韓英集團的關聯者是不同的,至少對于惠羅來說是不同的,徐會長是笑著榨取惠羅的每一份價值,給她壓力,欺騙她,訛詐她,裝作不在乎地逼迫她去做危險的事,讓她成為繼他的父親之后又一個可悲的人,可是姜東潤至少不同,最起碼在她做成了某件事,要作出決定的時候,還會給她啟示,或者說用自身的經歷在給她上課,讓她明白一些道理,他只是看著她,再望向遠處闌珊的燈火,意味深長地說:
-拿住對方的弱點是不可能變強的。
-惠羅啊,變強吧!
雖然聲音不高,但這一定會成為惠羅此生中最難忘的記憶,因為這是她又一次選擇的機會。因為姜東潤的話已經很清楚了,他只是瞥了一眼她手中的那玩意兒,不在乎地說:
-可是那不是BK俊的手機,手機中的視頻是做過處理的。
這到底是什么意思?這說明姜東潤并不是很在意這個有可能會是他弱點的手機,他只是介意因為這只手機有可能引發(fā)的問題,比方說白弘錫探員有可能會召開的記者招待會,只要阻止了這件事,他也并不是很在乎這件事。或者,BK俊的手機,從一開始就已經被處理過,并不是他要介意的物件。不過,在他給前任助手惠羅上課之后,他也有自己的課程要上,比他更高段數的岳父徐會長也給他上了一課,不,應該說狠狠敲了他幾下子,其實徐會長也只是笑著說了一席話:
-東潤啊,知道為什么做國家大事的人,都愛大筆大筆地收韓英集團的錢財嗎?
-那是因為收別人的錢,也許會有要求,可是我們韓英集團沒有。收了我們韓英集團的錢,沒有人再向我們要求什么。
-那個賬本在我手里。
徐會長到底對姜東潤這個讓人又恨又遺憾的女婿說了些什么?
其實他是在說政客們之所以敢于收取韓英集團的機密資金,就是因為韓英集團一直都遵守沉默守約的行內規(guī)矩,不會輕易咬出一人,也不會有額外的要求,只是定期定量地供應秘密資金。對于給出去的秘密資金,韓英集團的掌舵人只做了一件事:記賬。政客們不怕做壞事,收黑錢,也不怕承諾,因為這些都是可以被抵賴的,政客們最怕的就是留下記錄,往往能夠要挾政客的就是一些詳細地,周延地,嚴謹的記錄,當然,前提是記錄被證明是真實可靠的。
分析到這里,可能大部分的觀眾都能理解為什么徐會長會千辛萬苦地要給不成器的兒子徐英旭留下數目那么驚人的秘密資金,那是因為只要有錢在,就能保住徐英旭掌舵下的韓英集團。徐會長控制整個韓國的上層建筑,靠的是資金開道,手段當先,而缺乏手段和分析力甚至行動力的徐英旭,靠的只能是父親留給他那筆龐大的秘密資金。因為徐英旭的無能和自作聰明,韓英集團的秘密資金真正成為護身符和救命錢,或者說,財閥繼承人越是無能,對秘密資金的依賴就越是大,這也正是秘密資金制度在財閥世家中數代流傳,經久不衰的奧義所在。只是,徐會長千方百計想要擺脫的女婿姜東潤如今已經不吃他這套,只是帶著復雜的表情接招,同時還苦著臉應對,這其實是一種謹慎和不耐煩的表現。徐會長說的是一種可怕的可能性,當姜東潤觸及韓國整個上層建筑的利益時,人們就會合力滅掉他,可是姜東潤卻給了岳父一個更加可怕的可能性——
若是在此之前解決了韓英集團的繼承問題,那么就在人們動手之前,賬本的主人就已經換了,根本不存在誰滅誰的問題,只是換了掌控上層建筑的主人而已。
姜東潤,正如徐會長所說,是全家族里最像他的人。
只是,這樣無所不能的兩位依然有無法控制的人和事,比方說白弘錫和他強力班的同伴。在白弘錫百感交集地對載他的龍植說出那一句:
-龍植啊,今天開始,我不再生氣了。
-我要讓他們生氣。
雖然最終記者招待會沒有開成,崔振宇檢察官還被迫接受了那個沒節(jié)操同僚的訊問,可是白弘錫確實坐言起行,真的開始要對方不高興,這一番磨難之后,他已經看穿了人性,由此就能夠扭轉人心。至少,急于得到手機的申惠羅對他沒轍,只得勉強同意了他的要求,被車撞成重傷的曹探員這才得救,否則,為了姜東潤問題的死難者又要更多一名。說到曹探員,在本周的劇情里,編劇至少還給觀眾帶來了一絲溫暖和慰藉,在她生日的這一天,在她接到父親電話,被詢問是否喝過海帶湯,是否吃過蛋糕的時候,作為一個成年人的她才真正意識到,原來真心實意的愛不是戒指或者汽車這樣的大物件,而是圍繞在身邊的無微不至的關照和愛護:
在生日那天,特地提前準備,為她熬海帶湯,吃飯的時候給她盛上滿滿一大碗,可是喝湯的人只覺得燉湯的人絮叨麻煩,卻不知道這是特地為她準備的;下棋的時候故意輸給她,裝作不經意地從口袋里掏出一個獨立包裝的巧克力蛋糕,那是給她的生日蛋糕,這本是小事,直到親人的詢問才讓她明白,原來這就是愛。
可惜,晚了一步,就在曹探員意識到之后,她就因為緊急情況被申惠羅派來的韓英集團的打手開車撞翻在地,受了重傷??墒沁@份愛給她的溫度卻依然不變。
其實,這個戲的編劇不是郎心如鐵,他只是很懂得人心和愛情。本劇提出了各式各樣的選擇和愛情,也告訴觀眾:
有選擇才會有愛情。
有如同姜東潤與徐智秀那樣互相需要,必須捆綁在一處的合作感情,有申惠羅那樣必須被犧牲被利用被教導的感情,也有如同曹探員與龍植那樣要努力向前看的溫暖愛情,當然也有徐智媛與崔檢那樣彼此欣賞,彼此好感,卻只能使用特別方式表達的愛情,坐在這個人的對面,財閥家善良的小女兒只是含淚看著他,低聲說:
-要我選擇是當財閥家的小女兒還是成為社會人士,那時候我還以為你是個不錯的人,可是我看錯了,你也是個,是個不怎么成熟的孩子啊。
說話的人含淚是因為她已經下定了決心,而聽話的人猶豫是因為他不希望傷害到他愛的這個人,雖然這個人的家庭,他不喜歡,但也不希望這個人會因為揭發(fā)自家問題而受到傷害。其實,他不是個孩子,他只是,因為愛她,這才會猶豫??墒?,徐智媛并不是個孩子,她是個連她姐姐徐智秀都無法說動的人,當徐智秀著急地拉住妹妹的手:
-智媛啊,我現在就把韓英媒體給你,別當記者了,啊?做個節(jié)目吧,???
當然做了節(jié)目,那是含淚的徐智媛能為受害者白弘錫及其家屬所能做的唯一的事,她在節(jié)目里曝光了姐夫與白弘錫的對話,這個視頻被證明是真實可靠的,非剪輯而成的,于是大選投票這幾日,韓國的選民被迫要在事實面前,為他們向所謂韓國改革的旗手姜東潤投出的一票負責。這里有個很有趣的細節(jié),新聞里說徐智媛是SBS的記者,其實,大選在即,SBS還是在積極為曝光相關問題,做了不少工作,只是,往往迫于壓力無法堅持到最后。那么,白弘錫能否為死去的妻女討回公道,韓英集團這可怕的翁婿究竟還會有怎樣的往來,且看下篇分解。
3 ) 追蹤者
這是一個以倒敘手法描述的故事,在法庭判決兇手無罪之后,憤怒的父親持械沖入,非要逼迫兇手說出實話,可是就在扭打過程中,兇手BK俊卻中彈身亡,憤怒的父親最終還是沒能聽到自己想要追尋的真相。從這位父親的身手來看,這絕非常人所能辦到,這是一個業(yè)務熟練的警務人員,也是一個悲痛的父親,能為女兒所做的唯一的事。
怎樣才是好父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標準,可是對于剛上高一的可愛女生白秀貞同學來說,她的爸爸白探員就是好爸爸。爸爸只是普通的強力班探員,可是爸爸為她盡到了最大的努力,什么都盡力而為,給她最好的東西,想要辦生日會,也給辦了,請來她喜歡的同學,還有,也知道她最喜歡哪個男生,特地幫她準備了她和同學們最喜歡的歌手BK俊演唱會的內場票,這是多么驚喜的禮物啊。對于秀貞來說,她最愛的家人是爸爸,她的理想型是爸爸這樣的男子,當然,這也是白爸爸在女兒生日時收到的最好禮物——
可愛的女兒秀貞悄悄告訴他說:
-我以后也想找個像爸爸這樣的人~
4 ) 五星都給了,怎么能沒點感想
看劇最佳的狀態(tài)就是和編劇擁有相似的精神世界。而看追擊者則是在一路理解并且開始認同編劇的世界觀。簡單來說應該就是洗腦吧,感覺還挺自豪的!
其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看追擊者是不太盡興的~~因為看劇情我以為是推理片。疼愛女兒的刑警白弘錫為了查明17歲女兒的死而孤軍奮戰(zhàn)!多么吸引人的設定,自動補腦的是精心設置的推理,挖掘證據的驚心動魄,到最后一刻的真相大白!結果吧,它一上來就把案件給我挑明了,沒有推理,沒有尋找證據,全是窩里斗大逃亡還有打嘴炮!這樣的劇情如何能盡興!看上去更像是在權力的斗爭中的一場鬧劇而已,一場讓人絕望到窒息的鬧?。嗔φ芜@種東西我哪里看得懂)。
但其實跳脫這樣的先入為主我覺得這部片子給我了更多認知,一種撥云見日的自我救贖的感覺,一種對何為人的探討。中間幾度陷入混亂,設身處地的去想象如果是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會怎么做,好像權力金錢自由家庭這些字眼確實都會比正義更誘人。沒有余力去為了劇中人物的不道義而憤慨,因為現實的無力讓人覺得很多選擇都是必然。姜東潤說人只有在面對選擇的時候才能體現本性,但如果我們站在事件的中心所有的選擇早已不能被正義良知所左右。所以我喜歡這部片子的極惡面,也喜歡那些惡人始終如一的本性??吹阶詈笃鋵嵶钆驴吹降姆炊腔诤藓痛髲卮笪颍餐瑯有蕾p對白弘錫最后的審判,法律就是法律,不可能因為良知憐憫就產生兩套標準。
于是這部片子惡人始終是惡人,可悲的人始終是可悲的人,而事件的邊緣人卻是堅持尋找真相的人。
不討厭姜東潤,因為當人身處那樣的高位,又被徐家人夾擊還能怎么做。不討厭徐智秀,起碼在撞人的第一時間她的想法是救人,況且陷入愛情的女人她本來就失去理智。更不討厭申惠羅,她不就是整部劇里最可悲的角色嗎!抱著建設和平社會的理想,卻做著殺人不眨眼的事,在追逐理想中最終忘記理想,在算計中最終把自己也計算進去。也不討厭徐會長,反正最后他還剩下什么?真感謝編劇給予這些角色豐滿的惡,讓人看的好不痛快。
也感謝編劇毫不省筆墨的刻畫正面角色的性格。忠誠的后輩曹刑警,幾乎是從頭到尾堅定的跟在白弘錫身邊。七次犯罪前科的龍植,確是在事件真相大白中起到決定作用的人,曾被法律背叛的人,卻最終參與尋找真相,多么老套卻又讓人暢快的設定。還有從頭到尾堅持的崔檢,大義滅親選擇還原事件真相的智媛。不是出于本意的中途背叛的莫逆之交黃班長,賺了我兩次眼淚啊。這些被白弘錫稱之為人的角色,撐起了整部劇的希望,我沒戴帽子都想向她們脫帽致敬?。。?!
整部劇里反復的在討論著法律的可靠性,不只一次的在探討是否要相信法律,雖然最終一切依照法律的方式解決,當我覺得在這一點上編劇其實也沒有定論。反觀韓國各個賣座的犯罪電影大多都是在體現法律的無奈,社會的黑暗。而這部片子,既然排在給大媽們看的月火檔,當然就是要正義的表現法律的正面,但卻也見仁見智的在傳達一種信不信法律就看你自己的無奈。
但在這部片子里我還是覺得看到很正面的東西的。就是來自所有旁觀者的正義。片子體現的黑暗和無奈是極其現實的,當被卷入權力斗爭的核心誰能保持自清,別說正義,人性也不見得能看清。但是還會有無數旁觀者,他們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去審視事件,沒有利益的牽絆,只要心存正義不也是這個社會的希望嗎?所以最后事件曝光,人們用局外人的正義感扭轉了形式。也許這社會上個體的處境是無奈的但依附于大家的共同意志,這種力量卻也是強大的。
于是看完的感想是正視這個社會的黑暗面,不去糾結于內心的天平,只要保有作為旁觀者的正義,就可以稱之為人。撥云見日的暢快感啊。
PS:覺得編劇在某種程度來說太暴力了,通篇都在通過角色的嘴炮來灌輸自己的世界觀。但看在這些嘴炮也讓角色本身豐滿,也沒什么好計較的。
5 ) 問道于盲之最終篇 天網
追擊者 問道于盲
最終篇(15-16)天網
在韓國這個地界,只要首都播報下雨,全國都有雨;這樣一個一畝三分地,究竟什么是主宰電視劇播出的力量?是編劇的計劃還是電視臺的要求?
負責【追蹤者】的編劇以實際行動告訴觀眾:
在韓國這個地方,能夠決定電視劇節(jié)奏和步伐的不是電視臺的播出建議,而是編劇的最終決斷,哪怕SBS糾正了最初要求縮短劇本的做法,要求恢復到十八集終映,最終本劇編劇還是以身體不好為由,拒絕了SBS的請求,可是SBS還是以最高殊榮接納了這個結果——
接下來的一周的水木劇場相關檔期內,兩天都播出【追蹤者】特輯。
此舉旨在告誡艱難跋涉的MBC和KBS以及各家有線臺:就是終映了,我們也要讓觀眾記得這部精品佳作,絕對不會讓各位的收視率輕易抬頭,覺悟吧~
其實哪里是身體不好,而是為了給新劇準備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這個理由讓SBS放松部門也無話可說,無論做出怎樣的要求,都是本臺作品,總不能厚此薄彼,雖然推進收視率很重要,可是僅靠特輯就能打壓其他兩臺一陣子,可是若是降低了新劇的準備時間和檢討細節(jié)部分,這種損失將無法估量。所以,本劇在劇終時打出的那行字幕,是本劇演職人員與電視臺工作人員的真心話:
這些日子以來 對跟隨追蹤者的觀眾朋友們 真心地感謝
要感謝的是觀眾,因為這一次從個位數到三級跳的收視奇跡是由觀眾創(chuàng)造的,只有觀眾才是決定收視率的關鍵所在。更重要的是,本劇的編劇窺見了韓國電視放松大眾化的奧義,并將之充分實踐,做到了藝術化,通俗化與大眾化緊密結合,創(chuàng)造了SBS水木劇場小成本播出的收視奇跡,這才是最值得一提的事。直到本劇終映,才能確定,這一事實將被寫入韓劇播出史,成為日后資深演員參演精彩劇本達到成功的范例推廣;或者,這是男性策劃者解讀韓國國內黑暗現狀的又一次嘗試與創(chuàng)新,在韓國國內十二月大選之前,這類題材的電視劇還會不斷涌現,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為各位參選者,各級別競選者加油打氣,這其中私營的SBS電視臺首當其沖,他們要的并非絕對公正,而是相對公正,因為公理總是會在最后一刻揭曉,并且還伴隨著受害者一方的重大犧牲和慘痛付出,但是希望總是會在最終時刻顯露——
在韓國國民的堅持下,另一候選人終于以微弱優(yōu)勢擊敗了姜東潤,贏得了大選,而姜東潤只能作為候選人之一,被檢方采取緊急逮捕措施,對他來說,大勢已去。當選舉結果公布之時,大部分國民都齊聲歡呼,慶祝德先生國度下國民選擇的勝利,也就是說,姜東潤一案根本無法得到大統(tǒng)領一職的庇護,他沒有豁免權。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終于在白弘錫、白秀貞父女一案中得到了印證,哪怕暫時掩埋了真相,最終血淋淋的真相會破土而出,速度和力量都大得驚人,最終該去哪里的人們還是排著隊上路,一個都不會少。
在最后時刻,姜東潤做出了一個丈夫和家長應有的選擇:拒絕逃亡,留下來接受審判。還有個事實也在意料之中,他甚至愿意承擔自己沒有的罪責,為的是保住助手申惠羅,希望她能夠成功洗底,繼續(xù)實踐他們的理想?;蛘撸獤|潤是徐會長這盤棋局中最明智的人,他以自己的犧牲換來徐會長的承諾,并且當面坦然揭穿徐會長會有的安排,讓他無從否認,即使勝利,心里也堵得慌,這是因為本案是徐會長這一生中的滑鐵盧,即使贏得了這一局也輸掉了未來,他的無數可能性已經在姜東潤推盤放棄之時灰飛煙滅,而這一切都來源于他自作聰明的兒子徐英旭。所以,本劇最耐人尋味的細節(jié),不是申惠羅在法庭為了保住自己,為了洗脫罪名,當庭翻供,而是徐英旭與徐智秀兄妹在家里的客廳相遇,徐英旭因為自己的行為心懷內疚,也因為即將啟程,對家人有不舍的話,可是他的妹妹徐智秀卻告訴他不必抱歉,因為他們各自做了一件讓對方無法抬頭的事:
那個由徐智媛公開的視頻,不是徐智媛提供的,而是她的哥哥徐英旭提供給電視臺的;可是在聽證會上披露的徐英旭賬戶資料卻是徐智秀提供的。
原來,這就是無需抱歉的理由,因為這是一報還一報,或者說,徐智秀在這個時刻揭露這個事實,才是最讓人無法接受的,這才是以她的方式狠狠打擊哥哥。一句話,徐智秀仍是個自私的女子,直到關鍵時刻,仍是如此,不肯放下自己的那部分執(zhí)念,可見私心已經深入骨髓,無可救藥;哪怕被推倒了,也要揚一把沙。雖然她不是大奸大惡之徒,但是虛長了歲數,沒能明白義理人情,也沒有勇氣承擔責任,更不敢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她知道的是爸爸徐會長可以為她解決所有問題,她不知道的是看似無所不能的徐會長爸爸也有辦不到的事,比方說,徐會長沒有前后眼,雖有洞悉世事的智慧卻沒有看人的眼光,在白弘錫一案上錯誤估計了弱者的能耐,也誤判了形勢,造成了此生最后的失誤。可是,他的亡妻徐夫人卻沒有錯看丈夫,她在臨終前對長女徐智秀說的那句話:
-不要相信你爸爸,他連呼吸都是假的。
一直都在潛移默化地起作用,至少他的女婿姜東潤是看透了自己的丈人,看似微笑著平靜接受了一切,甚至平和地接受了岳父的歉意,還包容地握別,為的是托付妻兒,可是他卻給了助手申惠羅以啟發(fā),不是囑咐她低頭認罪,而是要求她堅守理想,這個話可就復雜了,這是建議,也可以看作是誘因,并非囑托,最終向申惠羅表達的謝意,既未越雷池一步,又在自己的身份允許的部分,充分表達了謝意和期待,對于申惠羅來說,最難忘的應該是雨夜里姜東潤離去的背影,無論姜東潤如何教會她對付徐會長的辦法,如何啟發(fā)她鼓起勇氣,勇敢面對,他的背影是不會說謊的,他還會再回來的。
如此說來,就能解釋為什么在法庭宣判時姜東潤會如此平靜,因為他早已預料到了一切。
很久以前,我愛看一部美劇,可稱得上是心理描寫和案情推理類型罪案劇的典范:【律師馬特洛克】。在那部戲里,華發(fā)滿頭的老律師就連皺紋里都藏著智慧,他在庭上最大的愛好也是最常做到的事就是誘使證人當庭翻供,通常順序如下:
渲染法庭氣氛,說出被告被迫害和受到重大傷害的真相,要有理有據,發(fā)人深省,引起同情——>要求證人說出事實——>在證人堅持偽證說法之后,設下陷阱,先要求證人確認證言——>出示無法被反駁的證據,讓證人背上無法擺脫的罪責,加重了此前與幕后指揮者商定的罪責——>證人感到恐慌,寧可犯下偽證罪,也要出示證據證明自己不是兇手,或者不是元兇首惡
這個過程環(huán)環(huán)緊扣,哪怕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不可以,因此,證據才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并且有個施用必要條件:
證人必須心有牽絆,私心深重,做不到無私無畏。
眼下,一心想要東山再起的申惠羅就完全具備這樣的條件,無論編劇是否看過這個罪案劇,他在劇本中安排的法庭控辯過程,正是按此順序進行的,實際上,在這個層面上,為白秀貞一案重申辯護的并非破釜沉舟,遞上辭職信來當辯護律師的崔檢,而是不想被拖入泥潭的申惠羅,是申惠羅害怕被重判的自私心理幫助了辯方解決麻煩。如果說崔檢,不,崔律師在辯護過程中,利用了什么的話,他利用的只是人性的弱點。正如他對白弘錫所說的那樣:
-我會讓申惠羅無路可走。
他確實做到了,可是如此一來,他也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喜歡徐家最小的女兒徐智媛,因為他掀翻了徐家的一切,作為愛著崔檢的人,徐智媛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在買相機的那一幕,是徐智媛含淚看向崔檢最深情的一幕,她只能以有愛的鏡頭看向她喜歡的人,卻不能多說什么,只能否認店員的問話,說:
-雖然是男性朋友,卻不是男朋友。
這樣含淚的她,眼睛明亮的就像星星一樣,一閃一閃地,那么憂傷那么美,可是有些事,是無法回頭的,崔檢不是不愛徐智媛,可是他做了一個檢察官所有能做的事,盡到了一個法律人應盡的義務,這樣的他哪怕遭遇白弘錫在法庭當庭認罪的情況,也敗而無憾,因為他為一直堅持的法律和公理,盡了力。
分析到這里,追蹤者這個故事已臨近尾聲,這么大的棋局里坐滿的都是慘痛經歷的人們,幾乎沒有贏家,幾乎每個人都為自己的信念和貪欲付出了可怕的代價,或是遭遇牢獄之災,或是身心受創(chuàng),短時間內都無法恢復;這么精彩的故事雖然沒有贏家,卻有最大的輸家。那么,輸家是誰?
最大的輸家是徐會長。當他守住了韓英集團,卻要以送走兒子,再眼見長女被逮,幼女離開為代價,才會明白,爭奪所有的先決條件是人,若是贏得了所有,卻沒有了人,就算爭得再多也沒有了意義。
他算盡了所有,唯獨沒有考慮到的是為人父為人夫的心意和堅守家人之愛的信念,因此也就低估了白弘錫為妻女討還血債的能量,當然也低估了申惠羅對他的不信任和不安感,因為申惠羅幾乎是踩著自己死去父親腳印根兒進得廳堂的孩子,在那樣惡劣的情勢之下,超出了她的承受范圍之后,她又如何會承擔?她原本就是江東潤身邊最為厭惡徐智秀的人啊。其實,除了姜東潤之外,最了解申惠羅的不是徐會長,也不是崔檢,而是姜東潤的妻子徐智秀,她只要聽說父親沒有滅口,而是派去前大法官張某前去談判,就知道事情麻煩了,因為申惠羅原本就是個會反彈的強力彈簧。在本劇結尾處,徐會長頹然坐下的理由不是因為獨自一人,而是因為他要說話的韓國某上位者金某來電不是為了懇求他說項,而是取消這個請托,或者說,此時人人對韓英集團的太上皇徐會長避如蛇蝎。
當然,姜東潤正因為預見到了這一切,才預先脫開所有麻煩,平心靜氣地以蹲守八年的代價來看韓英集團的大潰散。所以,他與丈人徐會長握別之際,臉上的笑容是發(fā)自內心的,不是假意的,因為他知道任何鉗制他的人都不會有好結果,這才釋懷,他不是懷恨離去,而是欣然退下,去賭下一輪的運氣。
傳說主持正義的女神為了做到準確裁判,總是一手舉劍,一手舉天平,最重要的是,她的眼睛是被蒙住的,為的是要在眼盲的情況下做出最客觀公正的判決。很多時候,向法律向公理發(fā)問,問方向,問結果,既需要勇氣,也需要耐心,意志與智慧。多數時候,追尋正義和公理的人們都在問道于盲。
我喜歡這個故事的結局:
法庭判處姜東潤有罪,以教唆殺人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年。有罪的判決本身就意味著懲戒和烙印。
法庭判處白弘錫有罪,以藐視法庭,非法持械闖入,妨礙公務,過失殺人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這是他在追尋公理的過程中知法犯法,必須付出的代價,雖然被逼無奈,然而不能抹殺他的罪。
可是就在眾人喧擾之時,已經死去的秀貞卻笑著走進法庭,來到爸爸面前,感謝他為她付出的所有,向他宣告無罪。最動人的,就是受傷害卻最終贏得公理心的父親那一刻的淚眼。他是受害者,問道于盲,最終卻得償所愿。
6 ) 感人精彩
感覺很精彩的電視劇啊,小人物通過自己的斗爭把當權者的罪惡揭露出來,感人的父愛,朋友的真情,黑暗的法律展現的淋漓盡致,天朝什么時候有這么好看的電視劇……那些大老虎的事件就不能改編下。結局有點心痛,罪魁禍首只有8年,男主去打破黑暗的法律采取持槍,也只是誤殺,卻特么盼了15年重罪……感覺法律永遠是有錢有勢人的代名詞……罪大惡極的人只要認個錯,死緩變無期,無期變有期,呆個七八年出來了……哎
結局一定很意外,期待
這片真是百轉千回。。。看得略覺得累。。
一直不太喜歡韓劇,無意間發(fā)現這部連續(xù)劇,發(fā)覺真的很好看,把人性刻畫得淋漓盡致。
韓國的懸疑片還是能看的
絕對不要隨便考驗人性
樸編劇筆下的男主人公,似乎都是從劇開始時就注定了悲劇結局,但看到最后還是認為結局會好的,沒想到編劇始終是心狠,但心狠之余又不得不承認他感情戲寫得很好,而且雖然揭露得都是陰暗的地方,但還是感受得到編劇心里有光明的地方,配角戲寫得很好,這么用心寫配角和西皮的編劇沒幾個了
絕對值得一看
奇怪這劇的評論怎么這么少,看了兩集不錯希望不爛尾............
打著從小家人受富人支配嘲笑鄙視的招牌,肆意踐踏和自己小時同樣無權無勢的他人和家庭,不過是為了自己往上爬。這樣的人比為富不仁的人更可惡!煽情部分有些多
最后把我看哭了 今年的好劇之一 雖然很多bug
開始轉變的韓劇,滿有代表性的,值得一看
看了三集就看不下去了。開頭就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后面就是看男主怎么戰(zhàn)勝邪惡。劇情很拖沓,這其中渲染的父母愛也沒什么感。
拿本本記臺詞。
棒子國的犯罪片都是讓自己的條子出丑的么!他們的條子真心有夠蠢蛋的!終于是結束了其實應該再濃縮點,電視劇都不忍心讓壞人壞到底么??!
沒什么偶像明星,非常棒的實力派演員陣容
這么好看的劇怎么才7。9分呢,起碼9分以上
男主角的長相是扣掉一星的主要原因 還有這種政治陰謀形式的片子節(jié)奏應該再快一點 不過總的來說故事很不錯 抒情和懸疑都做的很好
一場事故掀動一場政治風暴,讓大選候補人垮臺,只因有個愛女的父親,一路堅持為女兒洗白.最后對于所有的控罪予以承認,因為他一直都是認真的活著.沒想過逃脫法律的制裁.最后的結局如此也是可以接受.太完美的結局相反會不真實.劇集不賣華麗只賣演技.認真的講故事鋪陳布局.同期月火劇收視冠軍當之無愧
不適合吃飯看。當電影的黑色犯罪進入電視劇啊……不過跟《追擊者》的電影毫無關系。
韓劇有在尋求突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