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晚上的‘了不起’
同樣是講丈夫出軌 同樣是講女主人公獨立自強的故事
然而讓我感到兩者最大的差別 不是女主服飾搭配的迥異 而是女主人公獨立自強的方式
看過‘了不起’的人都知道m(xù)idge是個聰明美麗又自律性很強充滿魅力的女人 她并沒有對那段失敗的婚姻有過多的留戀 而是馬上找回真實自我 表演脫口秀 去百貨公司上班 她憑借自己聰明的頭腦 讓自己盡快認識到現(xiàn)實 并且獨立自強起來
而恰恰相反 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在失敗的婚姻后 頹廢(頹廢了多少集??忘了)全憑借著她的好朋友唐晶還有賀涵的幫助才慢慢振作起來 如果沒有唐晶沒有賀涵的她是否就會一蹶不振呢
也許是因為教育 也許是因家庭
如‘了不起‘的第一集中 maggie6歲知道自己要學習俄國文學 12歲知道自己最適合的發(fā)型 13歲知道自己考什么大學 長大后十年如一日的測量大腿圍 她的聰明 她的自律 她的能力 讓人欽佩 她本身就具有了獨立的能力 只不過婚姻讓她淹沒了自我 束縛了能力
而羅子君沉浸在買買買的生活下 對社會一無所知 是 的確天真無邪不知社會的黑暗 這樣的她 使得她在丈夫突然離開她的時候 感覺天都要塌了 不知所措 不知道未來去向
這就是兩部劇明顯的差異呀
最后 熬夜看完三集的小小感受 ~
曾經的我被傻白甜的書蒙騙了雙眼 認為女生結婚最重要 找個靠得住的男人最重要 隨著慢慢成熟 才發(fā)現(xiàn)自己想法弱智都不行 世界上除了父母 真的沒有一個人比自己更可靠 女生真的應該多讀書 讓自己的視野更開闊 培養(yǎng)一兩個技能興趣 不斷的完善自己 擁有獨立養(yǎng)活自己的能力
ok that's all
晚個安
最解氣的幾個場景應該是渣男帶penny見父母,一場“相談甚歡”后趁著penny去衛(wèi)生間補妝的間隙,爸爸說NO,這個女孩不行,媽媽緊接著也說NO,她不行。還有渣男跟女主之前共同的好友,為了避免跟渣男和penny一起看演出,找盡各種理由。再有就是渣男回去求復合的時候女主決絕的“NO”“Because you left”沒有更解氣的了!
喜歡單口喜劇的人,會在本劇中發(fā)現(xiàn)更多樂趣,而不僅僅是失婚女人的覺醒。
從家庭主婦到單口喜劇表演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故事設定稱不上特別新奇。它發(fā)生在上世紀50年代的紐約,女主角米琪·麥瑟爾出生于上西區(qū)一個猶太家庭,父親是大學教授,講授數(shù)學。她婚后育有兩個孩子,跟丈夫喬住在曼哈頓一棟高級公寓里。丈夫在他父親的公司打理生意,但有一個還挺特別的個人愛好:表演單口喜劇。
所以這對上流社會夫婦,時常出現(xiàn)在格林威治村的酒吧里,其中常去的是“煤氣燈”(The Gaslight Café)。妻子賢惠機智,在那里不只充當觀眾,還時常給“煤氣燈”經理蘇西帶一鍋拿手好菜,討好她,以便能分給丈夫一個黃金表演時段——俱樂部江湖就是這樣,跟經理關系不好,分到一個白天沒什么客人的時段,那還怎么表演呢?
第一集前半部分基本就在展現(xiàn)米琪堪稱完美的個人生活。完美到什么程度呢?每天,米琪都會將自己身體各個部位尺寸量一遍并記錄下來。喬從來沒看過老婆素顏,因為每天晚上,直到喬睡著,米琪才偷偷起身去卸妝。躺下前,她還會將窗戶打開一條縫透氣,順便拉開窗簾,這樣早上透進來的第一道光能照在臉上喚醒自己。這個時刻一定是早于丈夫設定的鬧鐘,她才有足夠時間化完妝躺回喬的身邊。僅是這一幕,其實就足以說明米琪對自我要求之高,以及對婚姻盡心盡力。
一切都很完美,直到丈夫告訴她,他愛上了女秘書并且要離開她。說著就迅速收拾了一個小行李箱,走了。
故事開頭聽上去挺爛俗,但這還只是第一集。這部劇并不是《我的前半生》,淺表地講述“離婚女子如何逆襲”,或者,“一個單親母親的奮斗史”。往后看,你會發(fā)現(xiàn)編劇其實野心挺大。
該劇將米琪放到上世紀50年代的紐約,這個時期單口作為喜劇形式本身正處在變革當中。而家庭婦女們,又正在經歷那個時代的女性主義覺醒,所以米琪這位無意中開始單口喜劇的女性表演者,既有個人成長,某種程度上也是“時代縮影”。
在《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以下簡稱《麥瑟爾》)第1季的8集當中,米琪先是有過兩次即興表演,后來是成為她經紀人的蘇西帶著她巡演——說是巡演,其實是去格林威治各個俱樂部串演,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修正每一個笑話。比如,她在百貨公司化妝品柜臺當售貨員時得到了一個關于“伊麗莎白·泰勒”的靈感,幾番試驗,最后這個笑話講成這樣:一個男性顧客走向她,問:“我想買點兒能讓我老婆像伊麗莎白·泰勒的化妝品?!蔽易屗统鲥X包,拿光了所有的錢,說:“這樣,在感覺上,你的確是娶了一個泰勒?!?/p>
經過努力,米琪在第一季中創(chuàng)作出了一個“tight ten”,意思是說,在這10分鐘的表演里,觀眾聽到的是密集緊湊的笑話,就像劇中蘇西所說,“許多人需要好幾年才能雕琢出這么一個緊湊的10分鐘內容”,而米琪這么快就做到了。對單口喜劇感興趣的觀眾,會在這些喜劇人創(chuàng)作生活的細節(jié)里找到快感,原來他們是這么工作的,原來完整表演10分鐘是如此不易。
50年代的第一次蓬勃
盡管直到今天,喜劇仍然是個被男性主導的行業(yè),50年代的單口喜劇先行者當中,卻有不少女性先鋒,菲利斯·迪勒(Phyllis Diller)、瓊·里弗斯(Joan Rivers)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代表者。米琪這個角色雖然并沒有真正的原型,里弗斯卻是最接近的一位。
瓊·里弗斯不算是米琪這個角色絕對意義上的原型,但現(xiàn)實里她一直活躍到2014年去世,而且擁有非常熱烈而豐富的人生。(我在稿子里沒多寫,但里弗斯真是擁有真·傳奇人生,如果這部劇走得夠遠,估計還能看到更多)
劇中出現(xiàn)的“煤氣燈”也確有此店。它開業(yè)于1958年,是五六十年代格林威治村一帶眾多藝術家的聚集地之一,“垮掉的一代”詩人、民謠樂隊以及喜劇演員們都將這里當作試驗場。米琪從這里開始,因此將它稱之為主場,如同現(xiàn)實中里弗斯曾將名為“The Duplex”的酒館稱為主場一樣。里弗斯在60年代就已經非?;钴S,她當時已經形成一套成熟的單口表演程序(routine)——你30歲還沒結婚,你就被貼上“剩女”標簽,但一個男人,90歲還未婚,卻被稱為“黃金單身漢”——活在2018年的中國觀眾發(fā)現(xiàn)這個主題并不過時。
在里弗斯她們這一批喜劇人之前,女性單口喜劇多半是歌舞式的或百老匯式的,并沒有真正以在說話內容中制造笑點為己任。另有一些成功的女演員則與男性搭配出現(xiàn),像是我們的相聲需要一個捧哏角色。
劇中米琪第一次登臺,喝了很多酒,是個沖動的意外,內容也完全即興,倘若給這10分鐘起個標題,或許可以叫作“我丈夫跟他的女秘書跑了”。今天美國女性單口喜劇表演里已很少使用這個老套主題,但在五六十年代卻正當時,它也與里弗斯所擅長的內容同屬一個范疇。
米琪這段即興表演被錄制下來,兩位發(fā)燒友為這位不知名表演者灌制了100份拷貝,說是想“試試水看受不受歡迎”。事實上,單口喜劇五六十年代的第一次蓬勃真的與唱片業(yè)發(fā)展有重大關聯(lián)。里弗斯60年代發(fā)行過兩張喜劇唱片,而在《麥瑟爾》中,不斷出現(xiàn)人們口中的單口喜劇傳奇鮑伯·紐哈特(Bob Newhart,年事已高,在《生活大爆炸》中客串Proton教授),1960年發(fā)行了他第一張喜劇專輯,獲得了巨大成功。格萊美獎甚至破天荒將“年度最佳唱片”頒給了這張喜劇專輯,紐哈特也因此獲得“年度最佳新藝術家”,此后格萊美再也沒有將此獎頒給過喜劇人。
在北美,近幾年單口喜劇正在經歷“第三次蓬勃”,尤其是Netflix制作了大量單口喜劇專輯,觀看者眾多。2016年亞裔喜劇人黃阿麗(Ali Wong)曾在國內引起過熱烈討論的單口表演專場《小眼鏡蛇》就是其中之一,長達50分鐘。從一個“tight ten”到50分鐘專場,這幾乎也是可以預見到的劇中米琪的努力方向。
時代先鋒們
米琪雖然是個虛構人物,劇中另一位單口演員蘭尼·布魯斯(Lenny Bruce)卻確有其人,是目前劇中唯一真名真姓的現(xiàn)實人物。他是該領域內另一位先鋒,比里弗斯更早出名。在《麥瑟爾》的編劇兼導演艾米·謝爾曼-帕拉迪諾(Amy Sherman-Palladino)的少年時代,這位喜劇界大名鼎鼎的人物會出現(xiàn)在她家后院,跟她父親老謝爾曼談笑風生。布魯斯的先鋒之處在于,他開始觸及政治等敏感領域,不僅僅是“讓你發(fā)笑”,而變得更鋒利、更政治、更個人,調侃“更危險的本質”。而老謝爾曼正是那個年代的活躍分子。所以,當2012年老謝爾曼去世,艾米希望能夠創(chuàng)作一點東西去紀念父親和他那個時代。
艾米成長環(huán)境里就滿是這樣一批喜劇人,所以她深知喜劇人生活中的壓抑,“他們可不是從來都像臺上那樣快快活活的,如果他們真的是,他們就成不了真正的喜劇人”。所以她安排給米琪的喜劇生涯,就是從“失去一切”開始的。
扮演米琪的是1990年出生的瑞秋·布羅斯納安(Rachel Brosnahan)。她上一次給觀眾留下印象還是在《紙牌屋》,劇中,她扮演那位跟一個國會議員發(fā)生關系隨后被收買要求保持沉默的高級妓女。她原本只有5句臺詞,分布在兩集里,由于表現(xiàn)出色,又跟與她演對手戲的邁克爾·凱利(Michael Kelly)之間有很好的化學反應,到了第二季有了8集戲份,第3季又有兩集,并借此被艾美獎提名最佳客串女演員?!尔溕獱枴穭≈兴谝淮螕沃餮?,許多人看完后的反應是,“瑞秋終于等來了屬于她的好戲”。在IMDb公布的2017最高口碑劇集前十中,該劇名列第三,布羅斯納安也在金球獎音樂/喜劇類別中提名最佳女主角。
《紐約時報》評論說,米琪這個角色扮演者,得像麥瑟爾夫人一樣“了不起”才行,而布羅斯納安做到了,她亦莊亦諧?!尔溕獱枴肥遣磕甏鷦?,置景、服裝都令人想起《廣告狂人》。布羅斯納安穿著高定時裝出現(xiàn)在紐約街頭時非常養(yǎng)眼,可一站到俱樂部里麥克風前,從自己的生活開始調侃起,講重口味的笑話,又都十分說服人。
與其相對的是劇中那些男性角色。米琪的丈夫喬是個“巨嬰”式人物,怯懦而大男子主義;她父親則是刻板的數(shù)學教授,篤信女性傳統(tǒng)義務是結婚生子,迫切希望女兒跟拋棄她的丈夫復合;喬的父親則干脆常常對著兒子喊“你覺得你比我厲害嗎”。他們都受制于男性自尊,甚至成了這種自尊的犧牲品。
正因如此,許多評論認為《麥瑟爾》是在“向父權叫板”。一個原本將婚姻作為畢生使命的上西區(qū)家庭婦女,意識到了自己的才華,從這個角度,這部劇的確可以論證,當女人將婚姻凌駕于自我之上,個人才華多么容易因此湮沒。所以它的確可以刺激我們去討論包括“女性主義”在內的嚴肅題目。
但對編劇艾米而言,在特朗普時代的美國,《麥瑟爾》不是一個洋洋得意的女性主義的童話故事。米琪在那個時代有她自我覺醒的部分,但她的覺醒不是為了女權而女權,內在動力還是她的喜劇才華和熱愛。
--
于《三聯(lián)生活周刊》2018年第2期
看得出來,亞馬遜這次野心很大,從本劇的海報就可見一斑。 這里只從一個維度來談一談。 S1E07,女主去見業(yè)界翹楚Sophie Lennon。當以“扮演”來自皇后區(qū)的市井女人而名聲在外的Sophie詢問女主要以什么形象表演喜劇,并得到女主準備以自己真實一面示人的回答時,Sophie不由得搖頭,告訴女主:“No one wants that. The mainstreamers, the people who buy the dish soap and the dog food, who pay for Modigliani's, they want a character." 女主有些驚訝,反問道:“But Bob Hope doesn't have a character. Lenny Bruce doesn't have a character." Sophie犀利地回答:“They have dicks. Do you have a dick?" "Darling, Look at you. I mean. Really, men don't want to laugh you. They want to fu*k you. You can't go up there and be a women. You've got to be a thing." 從設定上來說 Miriam Midge Maisel 實在是當之無愧的標準“白富美”,家境優(yōu)渥,成績優(yōu)異,長相出眾,品味不俗。用她自己的話來說,她的人生什么都完美。 但她26歲之前的人生,完美的耐人尋味。大學專業(yè)選擇的是俄國文學,談不上喜歡不喜歡,但看上去足夠“安全”。選擇朋友主要不是看是否志趣相投,而是看是否足夠平庸和愚鈍。這么做的理由是,太過靚麗和精明的女伴會有更高概率搶走她的男朋友。丈夫是企業(yè)高管,公公經營著不小的產業(yè),自己膝下已有一子一女,父母家就在自己豪華公寓的樓上,孩子們隨時都可以丟給自己母親去照顧。衣服可以高級定制,天天不重樣,身材每天都要量,十年如一日。妝容永遠精致美麗,最關鍵的一點,永遠不能讓丈夫看到素顏的自己。噓,這是媽媽仔細叮囑過的,成就美滿婚姻的小秘密。 結果呢? 除了優(yōu)秀的人物塑造,亮眼的喜劇感與腳踏實地的幽默感,這部劇的可圈可點之處,更在于塑造了一個處于覺醒中的女性角色。長久以來,影視劇中的女性角色或是已經高度標簽化的溫柔寬容的妻子和母親,或是等待愛情拯救的小女人,或是風姿綽約的性感尤物,再或是替換成男性角色也毫不違和的“女強人”。她們的出現(xiàn)主要服務于各種與男性的關系之中,得到“王子”的愛情似乎才是她們功成名就,可謂稱道的美滿結局。至于其他的女性形象,無外乎是愚蠢嘮叨的市井婦人和面容模糊的怨婦。 但自從 Miriam對想要浪子回頭的丈夫說出那個“不”字開始,這部劇就似乎想要和之前的那些劇劃開界線。所以我們開始看到一個有些張揚,甚至有些“不識好歹”的女主。當業(yè)界大佬Harry在臺下考察她的時候,Miriam先是猶豫著說些從女人嘴里聽到頗為有趣的話,隨后她干脆拋開那層安全的面具,開始詰問Sophie Lennon想要討好的價值觀。 “I love my mother, I really do. I just wish sometimes she would just relax.Not worry about things. ... She's so focused on me and I don't understand it. Because.. So what if I work? So what if I get divorced? So what if I'm alone? Why do women care about how people look at them or see them? All women, beautiful women, successful women." ..... 'Sophie Lennon'!You're gonna sit in your million-dollar townhouse, on some chairs that's historical and tell me that men won't think I'm funny because I don't look like a dump truck?(laughter) Why do women have to pretend to be something that they are not? (WOMEN: right!) Why do we have to pretend to be stupid when we are not stupid? (WOMEN: Yeah!) Why do we have to pretend to be helpless when we're not helpless? (whoops!) Why do we have to pretend to be sorry when we have nothing to be sorry about?” 象征著主流價值的Harry聽完這席話后憤然離去,揚言這個行業(yè)會對女主和她的經紀人變得非常不友好。覺醒中的女性啊,你們動了誰的蛋糕? 這樣一部劇,單單只看成服裝搭配教程、怎樣做一個精致的女人教程、完虐渣男的家庭倫理劇可就太沒意思了。 ————————————————— 第一季完結,女主戴著母親建議戴的珍珠項鏈,在悵然若失的丈夫面前,在讓她回家掃廚房的噓聲面前,正式以Mrs. Maisel的名號亮相??梢韵胍姷氖牵嬲怃J的問題會在第二季正式展開。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第一季已經結束了,粉絲們還意猶未盡的等著第二季的回歸。米琪這個美貌的奇女子,的確擔當?shù)闷稹傲瞬黄稹边@個稱號。丈夫出軌她出道,從開始自愿擔當丈夫的小粉絲,小助理,到因為失意而怒到酒吧來場即興吐槽大會后,被蘇西發(fā)現(xiàn)了她的天賦,愿意當她的經紀人,說服她表演脫口秀。
她認為這是個笑話,但翻開為丈夫做的那些筆記后,她發(fā)現(xiàn),她為什么能夠那么耐心的為丈夫做筆記、出點子,因為---她喜歡!沒錯,她喜歡,她喜歡舞臺,喜歡脫口秀的感覺,在她的婚禮上她不就自發(fā)自愿的精彩演繹了那么一段嗎?!生活中的那些不經意其實是自己內心的向往在引導著你,指引你發(fā)現(xiàn)另一個真實的自己。
決心做一個脫口秀演員,立下宏愿之后,從小白到職業(yè)演員的路還有漫長而艱難的路要走。
這條路如此艱難,對于米琪和蘇西來說都是全新的體驗。
蘇西要學會如何當一個合格的經紀人,她鼓起勇氣向業(yè)界大佬請教,如何能夠捧紅一位女脫口秀演員,她指引米琪去尋找稀有的錄音資料,帶她去各種場合看名家的表演,點評每個人的優(yōu)缺點,把煤氣燈酒吧中最好的時段都留給米琪。
而米琪這邊卻總有意外,和丈夫分居的她情緒不穩(wěn),狀況頻頻。兩個人都太急于求成,彼此之間沒有充份的溝通和練習,蘇西急切的想把好時段都留給米琪,而沒有去檢查米琪的準備情況。而米琪因為沒有充份的準備,一次又一次的尬場。
因為才思竭盡,米琪根據(jù)報紙廣告購買了熟食店一位騙子幫自己寫的段子,演出結果很悲劇,徹底激怒了蘇西。
兩人大吵一架,最終還是和解。蘇西與米琪有點象《破產姐妹》中的麥克斯和卡洛琳,因為生活中那些糟糕的過往,蘇西非常排斥與他人過于親密的關系,對于和善和友好的關系,她非常不習慣。而當米琪第一次情緒崩潰的哭了起來,要求蘇西如果想做一個獨立的經紀人,那么就要聽她訴說她的痛苦,她的個人遭遇,處理她的情緒。
前一秒還在怒斥米琪必須要成長起來的蘇西,看著哭得一團糟的米琪,第一次試著僵硬的抬起雙手輕輕安撫米琪的背。在米琪面前,蘇西放下了自己用來防御外界敵意和傷害的殼,這一次,兩個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經歷迥異的女人,才真正意義上的接納了彼此,成為了好友、搭擋、同盟。
她們一次次的打磨段子,摳細節(jié),根據(jù)觀眾反應不斷的調整,終于米琪有了自己的精煉十分鐘,也夯實了表演基礎和臺風。
蘇西信信滿滿的開始找業(yè)界大佬要求給米琪提供演出機會,并且爭取到了為國寶級喜劇女王索菲列儂開場秀的機會。這個機會簡值是太好了,如果能為喜劇女王主持開場秀,那么米琪的演藝之路就將一戰(zhàn)成名,接下來的表演場所絕不再是陰暗狹小的煤氣燈酒吧,而是紐約最豪華、最知名的演藝場所。
然而------這一次,恩,米琪終究是個不同尋常的女子,這也是最后兩集中最精彩最具轉折的所在。
原來大眾眼中的喜劇女王,一個又胖又丑又沒文化的生活于底層的皇后區(qū)中年大媽,經常在舞臺上把所有人都逗笑的和靄可親的女人,在真實的生活中,她卻象女王一樣耀眼奪目,高挑苗條,大氣典雅,她居住在豪華如宮殿的房子中,有成群的仆人和一位精明的管家。她的朋友們都是頂尖的藝術家,家中一器一物都大有來歷,出自名家之手。
享用的食物都是世界各地空運而來,她喝下午茶吃點心時也只是吸一片檸檬汁而已。精致女孩米琪也自嘆不如。原來舞臺上扮丑扮蠢的皇后區(qū)主婦只是一個角色設定,和現(xiàn)實中的索菲列儂完全相反。
那么問題來了,單口喜劇表演這一形式本來就源自生活,真實自然,并帶有一些即興表演的性質。索菲列儂更像是我們今天所說的人設,她這個人設所有的一切都是虛構的,是帶有討好欺騙觀眾的性質。并且索菲列儂給她的建議是:在喜劇演員是男人主導的現(xiàn)實下,你不能以一個女人的身份達到那個境 界。如果你想在喜劇里有一席之地,把你那個洞藏起來。
行業(yè)大咖的建議聽上去好像既誠懇又很有道理,如果米琪聽從了她的建議,然后好好的去表演事先準備好的精煉10分鐘,她可以成功嗎?
恐怕也是兇多吉少。之前那么多有才華、已經積累了小小名氣的演員給索菲列儂主持過開場秀之后,為何都栽了?不僅栽了,從此以后徹底在這個行業(yè)里消聲匿跡了。難道真的只是索菲列儂的光芒太盛,將他們比下去了嗎?
如果他們和米琪一樣目睹了真實的喜劇女王,也聽到了同樣的建議,雖然他們身為男性,但是大咖告訴他們,這些上流社會的觀眾是不會喜歡你們那種三流場所窮人愛看的表演的,他們愿意付更高的費用看的是我這種經過完全包裝過的演藝內容。
大咖的江湖地位無經倫比,小菜鳥們在得知了行業(yè)真相后,難道不會誠惶誠恐的回去修改自己早已精煉無比的段子嗎?幾天之后倉促上臺,底氣不足,內心迷亂,大場面之下尬場的機率你猜會有多大?再對比下索菲行云流水般的表演,越發(fā)顯得難看吧,這種大場合之下出丑,基本也就等于上了行業(yè)黑名單,前途已經完蛋。
關于米琪公然吐槽索菲列儂的那段,很多人都覺得米琪情商低下,公然暴露別人的秘密,惹禍上身,招來封殺,白瞎了蘇西的苦心。我倒覺得這是編劇的精妙之筆。
換別的脫口秀表演者,就算喝多了也不敢拿自己的職業(yè)生涯開玩笑。
而米琪是之前一直順風順水的人,即使婚姻變故,她也依然有強大的家庭可以依靠,她雖然找了份化妝品的工作,那也是隨時可以穿高級訂制上下班的中產淑女。再加上獨具特色的家庭教育,她是個有著明確自我意識和批判思維的人,她不會輕易的被某個人言論所左右,她會思考并堅持自己的判斷,并且有點無知無畏,換別人真不敢,可對于她來說,她壓根就沒想會不會得罪人,得罪人了是不是就吃不上飯了。她在意的是索菲列儂的對錯。再加上剛 剛受過她老媽的氣,更是即興吐槽。
你可以說她無知,說她幼稚,可單從那段來說,確實非常精彩。
那么,她闖下大禍,眼看已經沒有前途,為何蘇西還不放棄,繼續(xù)幫她爭取機會呢?
劇中除了幾乎完美的米琪,我眼中最閃亮的女子是蘇西。
人人都羨慕米琪,可我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都是看似失敗,而且只能靠自己的蘇西。
如果命運給你一手爛牌,又給你一點天賦,你該怎么辦?
蘇西的過去
蘇西只是小小的煤氣燈酒吧一名普通員工,她只是負責給想表演的人安排出場順序和時間。她既不年輕,也不美貌,甚至更象個男人婆,她既沒有丈夫,也沒有孩子,她生活困窘,下班之后只能住在只有一張床的小小房間中,吃著簡單的食物。
如果不是對脫口秀的瘋狂熱愛,一個已經不年輕的女人為何還會棲身于酒吧,打著一份工,只為了不和脫口秀圈子脫離,她已經沒有了表演的機會,但卻依然不愿游離在圈子之外,脫口秀已經深入到她的血液里。
或許她并沒有明確的目標,但是這個女人,一無所有的女人,她沒有家世、美貌 、年輕,也不曾得到過多少關愛,她只有一手爛牌,和一點天賦,那么,她只能把自己交出去,獻祭給夢想,直到燃燒到生命盡頭那一刻,直到那一刻,她對這人世間,也許不留戀,但也不遺憾。
她肯定曾經紅過,但是因為某種原因,受到很嚴重的傷害而無法再登臺。雖然她只是個小人物,但依然能隨時聯(lián)絡到業(yè)界大佬,并且有求必應。只能說明,一是她有足夠的專業(yè)水準能夠贏得別人的敬重,二是業(yè)界大佬曾經欠了她莫大的人情。
所以她對于行業(yè)內的種種陰暗和傷害了如直掌,她象個老母雞般把米琪護在身后,極其的護犢子。她對米琪不僅僅是因為那是她的機會,而是她真的欣賞并懂得米琪,能夠挖掘出米琪身上獨特的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她和米琪是相似的,提倡原創(chuàng),以抄襲為恥。個性都很直接而不接受虛偽。都具有女性獨立自主的意識,米琪是因為在民主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而蘇西是在殘酷的生活中歷練出來的。
蘇西比很多人更明白這個社會的殘酷和黑暗,也更懂得脫口秀的生命力源自哪里?正是源自真實的生活,而不是虛幻的空中樓閣。所以蜜琪的作法雖然帶來了嚴重的后果,但是蘇西更看到了米琪的更遠大的未來和脫口秀的趨勢,她明白誰是對的。
面對如此艱難的困局,蘇西再一次顯示出她面對黑暗時的機智和強韌。這個女人,生活只要給她一線機會,她就能夠想出辦法來讓一切變好。
在某種程度上,我覺得蘇西比女主更為耀眼,因為她的生活中,始終就只有一件事,就是她鐘愛的脫口秀。而米琪的脫口秀之路,還很漫長,前方還有很多的挑戰(zhàn)在等著她。
《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做為一部出色的商業(yè)劇,劇中人物的關系、矛盾、沖突以及向好或向壞轉化的可能性,每一集中的暗線和伏筆都有埋下,未來相信會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這部劇和《福克斯醫(yī)生》快意復仇不同,它是溫情的喜劇。
期待第二季。
三星到四星之間。女主的性格太扁平了,故事也講得很乏味。女秘書和媽媽的性格真的是很cliche的神經質愚蠢女性人設。想拍好女性主義或者女性視角的作品,不要抱著“我要拍女權”的立場,而是“我要拍好一部好作品”的平常心進行創(chuàng)作。最有趣的角色是Susie和女主爸爸。服化加分。不值得回味。
夠有意思一口氣看四集。但其實就是雞湯???女主外形光鮮、個性鮮明、極其自律、追求完美,幽默細胞是從父母那遺傳的,娘家條件夠好,兩孩子隨手就能甩給爸媽帶...她就是公主啊。所以有什么好勵志的,只是寫給女生看的童話故事嘛,哪有什么深刻,就是好玩啦。
這劇出乎意料的精彩,女主魅力光芒四射。女主講的段子也是超級逗??辞叭疃旱木褪桥魉衷谡n堂上講線性代數(shù),本來倆平行向量,有一天突然一個向量回家說我要離開變成了independent,爸爸是旁邊的向量但不會永遠在身邊。(數(shù)學專業(yè)的我笑點不同)。一家都是段子手啊啊哈哈哈
我在說貝爾實驗室,你們在討論該穿怎樣的衣裙。
五星,節(jié)奏明快,美術造型服裝道具講究,臺詞精彩,主配角都好,drama與黃金時代歌舞片元素結合。當年紙牌屋一見到女主就非常驚艷,恭喜終于熬出頭!雖然希望夫妻重圓,但編劇一定不會那么寫。明年見,努力奮斗自強不息的離婚女人Mrs. Maisel!補:恭喜獲金球獎+艾美獎+亞馬遜有錢。
第一集女主就露點,現(xiàn)在喜劇競爭都這么激烈了嗎……
第一季看完只被Lenny Bruce圈粉,總覺得接下來他和Midge要發(fā)生點什么,前夫的性格非常不討喜,算不上渣男,但性格軟弱易崩潰又沒有擔當,總把自己設定為無辜被害者。但是我也不能接受拿私生活和身邊人當成脫口秀材料的表演形式。最后,女主衣品真好,造型很喜歡。
美劇有兩種,巧克力和藥丸,前者治愈,后者治病,能治病的通常都很苦,這個劇是巧克力味的小藥丸;好看,可愛,生活真相的殘酷全都融化在一絲絲甜里,高分不是白拿的。
劇里的好多衣服都好好看??女主的連衣裙配大衣,顏色的層次和搭配,復古又不失優(yōu)雅大方的款式,可愛的小帽子。。好喜歡?? emmmmm...女主老公太遜了,嫌棄,能換個咩?
想說Rachel的胸部也太美了吧!
對不起我真的get不到。可能是年代的隔閡我并不覺得女主的脫口秀有什么亮點。比起她的獨立與奮斗,倒是她的顏和她的妝容和她的衣著更吸引人,劇集最終達到這樣的效果,也是很可笑了。
比我的前半生高了不知道幾百個段數(shù)。我最喜歡她拒絕自己丈夫回家的那一段。他說,我想回來。她說不。他問為什么。她說因為你離開了我。牛x的女人不是低體脂率和全程馬拉松,是說出你應該說的那個不!
當你依賴他人,就會一塌糊涂,當你不顧一切,總會勢如破竹。
結尾有趣啊,女主的女性意識尚未全然覺醒,渣老公已經意識到徹底失去了她
整個評論區(qū)大概我是唯一希望他們復合的人
女主胸大貌美有才,就這樣老公還出軌一個不如她的女人,也是不懂直男的腦回路。辛辛苦苦在老公面前經營形象,等老公睡下了才卸妝、在老公醒來前化好妝,這樣的婚姻生活的確維持不長,還不如一個人放飛自我。
雖然政治不太正確,但我覺得這個女主角的前半生挺幸福的,試問大學念文學專業(yè)、畢了業(yè)住曼哈頓豪宅、每天穿漂亮衣服美容健身、孩子不用自己帶、不用操心家計、只要不有損體面干什么都行的日子,誰不想過?
爸爸真的太可愛了。
喜歡女主在家人一個勁的催復合,渣男也回來求情之下,毅然拒絕,并在渣男質問為什么的時候回答,because you left。也特別喜歡所有人問女主你做錯了什么之后,女主堅定而自信地回答我沒有錯。(看完8集回來更新,最后兩集無論是情節(jié)還是節(jié)奏都崩了,扣一星,希望下一季保持質量
五星預定,第一集太好看,女主的語音語速是神奇,愛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