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喬什·布雷納 加里·安東尼·威廉斯 凱蒂·洛斯 克里斯·帕內(nèi)爾 特羅伊·貝克 凱文·杰克遜 弗雷德·塔特西奧 安東尼·馬克·巴羅 查特爾·巴里 派瑞·申 泰姆·溫特斯 詹姆斯·普雷斯頓·羅杰斯 杰森·弗萊明 艾洛蒂·袁 馬克斯·福勒 麥肯茲·戴維斯 霍莉·杰德 大衛(wèi)·沙特羅 喬爾·麥克哈爾 賽斯·格林 加布里埃爾·魯納 史蒂夫·布盧姆 安德魯·基希諾 羅莎里奧·道森 杰森·喬治 克雷格·費格森 丹·史蒂文斯 喬·曼根尼羅 克里斯蒂·瑟拉圖斯 杰·科特尼 諾希爾·達拉爾 斯坦頓·李 杰夫·辛 黛布拉·威爾遜
導(dǎo)演:帕特里克·奧斯本 大衛(wèi)·芬奇 埃米莉·迪恩 羅伯特·比斯 安迪·里昂 呂寅榮 蒂姆·米勒 卡洛斯·史蒂文斯 杰羅姆·陳 阿爾貝托·米爾戈
先說結(jié)論:“愛死機”第三季的整體質(zhì)量不遜于第一季,9個單集當中沒有太明顯短板,硬要說不足的話還是集數(shù)太少了,不夠看。
這季的美術(shù)風(fēng)格同樣十分突出,寫實的足夠?qū)憣?,寫意的也非常寫意,細?jié)無可挑剔,無愧于它當下最時髦、最受追捧的動畫系列地位。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本季“愛死機”的殺戮和鮮血的濃度極高,每一集都包含了不同樣式的生命消亡,這不僅令人去聯(lián)想,流血與死亡的意義為何?盡管在更多的故事里,死亡并沒有什么意義存在。
下文我會按照順序簡述S3的9個單集,其中我個人最喜歡《糟糕之旅》《蟲群》《吉巴羅》等幾集篇幅會長一些。
《三個機器人:退場策略》
Three Robots: Exit Strategies
這是“愛死機”S1E2《三個機器人》的續(xù)集,多愁善感的XBOT-4000、沒心沒肺的K-VRC以及冷面毒舌的Elena三人,繼續(xù)著他們尋找人類滅絕秘密的探索之旅。
第一站是個由雷區(qū)保護的堡壘,里面的窮人們信奉末世主義、無政府主義,倡導(dǎo)回歸自給自足的原始田園,拒絕科技文明。
富人區(qū)的畫風(fēng)截然相反,他們迷信科技和精英主義,徹底擁抱人工智能,結(jié)果促成了機器人起義。
超級大國的當權(quán)者偏安一隅,躲在防備森嚴的秘境里孤立生存,在資源耗盡后自我蠶食。
剩下極少數(shù)真正的有錢人,則企圖放棄地球、移民火星——至于最后在火星上的物種是貓,倒是與S1E2的結(jié)尾相一致:人類滅亡后,地球的新任主宰正是貓貓,那它們同時跑上火星了,也很合理對吧?
這集輕松調(diào)侃的風(fēng)格雖和前作相同,但水準和質(zhì)感卻下降了不少,說白了,還是解釋太多了,講得越多、留白越少,自然也就越無趣。
關(guān)于人類狂妄自大和自我毀滅的理論,咱們已經(jīng)聽過太多,還是那種舉重若輕的諷刺和笑談更能俘獲人心啊。
《糟糕之旅》
Bad Travelling
本集來頭不小,尼爾·阿瑟爾的短篇小說改編,《搏擊俱樂部》的編劇助力,還是大衛(wèi)·芬奇首次觸電動畫的導(dǎo)演處女作。
《糟糕之旅》的劇本是第三季里最好的,通俗、跌宕、完整,值得二刷回味,下面我來重新回顧一遍。
巨蟹怪襲擊了一艘獵鯊帆船,殺掉部分船員后躲進了船底,面對這一反?,F(xiàn)象,船長托林決定以抓鬮方式?jīng)Q定由誰去一探究竟,大個子尚特中簽后,反而強逼托林前往,其他人未有異議。
此時船上還有10人,也就是說,剩余9人都已背叛了船長。
這只巨蟹怪不像往常那樣把整船人趕盡殺絕,是為了前往有人類城鎮(zhèn)的輝騰島大快朵頤,這就給了托林與它達成協(xié)議的機會,他也因此從大副殘尸里找到了裝有火槍盒子的鑰匙。
回到甲板上后,托林趁船員們反應(yīng)過來前拿到了火槍,暫時奪回了名義上的指揮權(quán)。
與巨蟹怪的合作,意味著在到達目的地之前,需要有人成為巨蟹怪的肉食,托林趁熱打鐵,首先除掉了對他威脅最大、也是帶頭造反的尚特。
托林不愿讓巨蟹怪登陸輝騰島大開殺戒,而是想前往更遠的無人島,但他仍不是剩余8人的對手,于是他又用不記名投票決定航行方向的辦法,再次對叛亂船員們進行了分化。
所有人都畫了叉,但托林卻只處決了梅里斯兄弟,一來,梅里斯先前堅決維護傷員弟弟,犯過眾怒,二來,一條心的兄弟倆會暴露自己的意圖。
由于剩下的6人尚未互相通氣,心懷鬼胎的他們都會覺得是托林暫時放了自己一馬,可這種事瞞不了太久。
等托林阻止了一次刺殺后,雙方的矛盾擺到了明面上,尤其是托林一意孤行遠離輝騰島的命令,促使船員們?nèi)胍购蠹w去行刺船長。
這是托林整個計劃當中最兇險的一關(guān),所幸,他靠著火槍、偷襲和高超身手,反殺了5人。
白天刺殺失敗、被關(guān)起來的船員成了最后的幸存者,在與他處理完5人的尸體后,托林才把真相說出口,并解決掉了最后一名叛徒。
在這段時期,托林要同時平衡好帆船航行、瓦解叛亂、喂食巨蟹怪等三個目標的進度,太急或太慢了都容易增加風(fēng)險、遭受反噬。
巨蟹怪需要更多的肉來喂飽自己和剛誕生的小蟹,托林不愿把海上的危險帶去陸地,他要替自私的船員們做出選擇。
最終,托林把船停在空海上,利用玉雕鯊魚油焚燒了整船的罪惡,獨自逃出生天。
托林智勇雙全又心狠手辣的言行,沒有善惡是非之別,這也是本集的魅力之一,短短不到20分鐘里發(fā)生在移動禁閉空間里的故事,卻能有如此高的完成度,著實值得稱道。
《機器的脈動》
The Very Pulse Of The Machine
這集來源于邁克爾·斯旺維克的短篇小說,虛實結(jié)合的2D畫風(fēng),由科學(xué)走入文學(xué)的主題,都使它成為了第三季里最浪漫、最具詩意的單集。
兩名宇航員在探索木衛(wèi)一時遭遇了滅頂之災(zāi),幸存者瑪莎·基弗森不得不帶著伯頓的尸體前往飛船。
在興奮劑效果與木衛(wèi)一環(huán)境的共同作用下,基弗森見到了前所未有的景象。
在逐漸迷幻的世界里,華茲華斯的詩歌逐句響起,那是伯頓“借尸還魂”的回響,也是木衛(wèi)一機器般運轉(zhuǎn)的輕吟。
基弗森眼中荒誕而瑰麗的世界,看似是沒有生命的星球通過生物電發(fā)出了呼吸,其實更是在深邃浩渺的宇宙中,閃過了短暫又永恒的驚鴻一瞥。
在如此美妙、奇特、令人敬畏的質(zhì)感下,我甚至產(chǎn)生了一種感覺:科學(xué)和藝術(shù)的盡頭是殊途同歸的,那是我們可能永遠無法說清的真理。
《迷你亡靈之夜》
Night of the Mini Dead
本集大概是第三季里最有趣的單集了,其主要看點,自然是通過移軸攝影拍出的“小人國”風(fēng)范(不知有多少人去“影視颶風(fēng)”5月1日視頻下面還愿了)。
因為一場不潔的墓地性愛,地球爆發(fā)了喪尸危機,人類文明迎來了末日浩劫。
話雖如此,但這場末世危機看上去實在太好玩了,兼具定格動畫和3D動畫的畫面,加上快節(jié)奏的瘟疫傳播,觀眾們見識到了真正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迷你人類為了防御迷你喪尸,不小心還整出了大型變異喪尸……地球毀滅之前,也不忘cue一下睜眼說瞎話的美帝……
簡單風(fēng)趣,看了不虧。
《各隊互相殘殺》
Kill Team Kill
這應(yīng)該是第三季里相對最平庸的一集,充斥著大量的鮮血、腎上腺素和致命武器,妥妥的單純愚蠢又過癮的美式B級片。
一支訓(xùn)練有素的美國特種部隊遭遇了CIA“犬魔計劃”的產(chǎn)物,也就是一頭經(jīng)過基因改造和機械增強的灰熊,雙方展開了你死我活的殺戮。
本集雖然沒多少內(nèi)涵,可類似主題“政治正確”般的批判要素卻是一個不少,阿富汗戰(zhàn)爭開始后,CIA在異國他鄉(xiāng)壞事做盡,直到昔日親密的戰(zhàn)友突然“不愛國”了(歷史既視感極強)。
另外還想提一句,這集真是各種迎合“簡單粗暴型”觀眾的惡趣味,直通天際的巨物,堆滿槍支的武器庫,黏人討喜的機器狗,每一處都是照著此類審美的刻板印象和文化標簽造出來的。
別嫌人惡俗,人家要的就是這效果。
《蟲群》
Swarm
本集的陣容同樣豪華,著名賽博朋克作家布魯斯·斯特林的原作,蒂姆·米勒改編并執(zhí)導(dǎo),其畫面與故事內(nèi)核表現(xiàn)也出類拔萃。
兩個人類科學(xué)家正在對蟲群開展研究,整個巢穴實現(xiàn)了基因自動化的和諧生態(tài),新來的艾佛亞渴望掌握這種力量,為人類所用。
與蟲群相處更久的嘉琳娜有些于心不忍,她一針見血指出了艾佛亞的問題,人類慣有的自我和傲慢。
此時的人類文明已經(jīng)分崩離析、行將就木,艾佛亞覺得自己的做法無可厚非,反正蟲群也沒意識,利用它們不會有什么心理包袱。
嘉琳娜還是同意了,她和艾佛亞一樣,都沒能擺脫人類千萬年來的習(xí)性:對于自然產(chǎn)物的開發(fā)利用、予取予求。
可沒過多久,他們的行為喚醒了蟲群的防御性基因機制,通過先前的蛛絲馬跡,以及“女王”控制嘉琳娜后的解釋,艾佛亞才明白,人類在蟲群面前是多么低級和渺小,有許多智慧生物,被蟲群同化后淪為了野蠻的寄生蟲。
比如艾佛亞身邊不起眼的食腐蟲,曾是令整個銀河系震顫的高等生物,但因為對蟲群動手,導(dǎo)致蟲群哺育了其同類并開戰(zhàn),最終慘敗滅族。
在這場對話中最振聾發(fā)聵的臺詞,當屬“智慧并不是生存下去的決定性因素”——遠的不提,就說地球上那些存在時間比人類久遠的,無一不是咱們沒放在眼里的“低等生物”。
這就引出了更多的問題:此結(jié)論是否正確?人類除了存續(xù)基因外,還有沒有更高等的生存價值?而這個疑問,是否又犯了人類傲慢的原罪呢?
《梅森的老鼠》
Mason’s Rats
本集乍看上去有些虎頭蛇尾,同時槽點滿滿,可它身上難以忽視的問題,恰恰也是其精髓所在。
一場鼠患降臨在了蘇格蘭農(nóng)場,農(nóng)夫梅森為了對付那群變異進化的老鼠,買來了“陷阱科技”出產(chǎn)的滅鼠機器。
從TT6更新到TT15,鼠群被殺了個片甲不留。
事情到這里本來都還算正常,但“窮兵黷武、火力過?!钡腡T15表現(xiàn)過于優(yōu)秀,以至于梅森都開始覺得,這孩子是不是做得太過分了。
尤其是見識到鼠群已經(jīng)進化出擬人感情、文明程度不亞于人類部落后,梅森更是對老鼠們動了惻隱之心,最終在雙方大決戰(zhàn)時干掉了TT15,進而和鼠群成了朋友,把酒言歡。
這集的故事有不少理解角度,軍火商消費升級的生意經(jīng)、新老種族間的戰(zhàn)爭和平等等,不過我感觸最深的,還是人類的背信棄義、反復(fù)無常。
在這場戰(zhàn)爭里,最無辜的其實是TT15,它只是忠實履行了自己的職責,最后卻被主人出賣,成為梅森與鼠群建立友情的厚禮和踏腳石。
《葬于拱形大廳之內(nèi)》
In Vaulted Halls Entombed
本集同樣比較普通,故事不新鮮,爆點和落點也平平無奇,無奈基于虛幻引擎創(chuàng)建的畫面效果太棒了,很難不被它吸引。
一支特種部隊小隊為營救人質(zhì)進入了神秘山洞,結(jié)果遭到了未知神秘力量的侵襲。
留意發(fā)號施令的中士,早在任務(wù)失敗時,他就已經(jīng)受到邪神蠱惑、不顧危險執(zhí)意前進了。
咱可以把這位不知來自遠古還是外星的邪神,理解為一位受困的克蘇魯,他不斷吸引著新的信徒,來幫助自己脫困,中士就是san值不斷趨零,才會任由邪神控制,而意志相對更強的女主哈珀,則在剮去了雙眼雙耳后,艱難地逃出生天。
順道說一句,本集的動捕配音演員有好幾個熟面孔,比如女主哈珀,就是《行尸走肉》里的“羅西塔”(克里斯蒂),隊員斯賓塞則是演過《斯巴達克斯》《終結(jié)者:創(chuàng)世紀》《自殺小隊》等作的杰·科特尼。
《吉巴羅》
Jibaro
本集身上有不少光環(huán),其中最耀眼的當屬導(dǎo)演阿爾貝托·米爾戈,他是“愛死機”S1E3《證人》的導(dǎo)演,先前還斬獲了奧斯卡獎,是本系列的絕對主力。
《吉巴羅》的表現(xiàn)十分搶眼,艷麗浮華如油畫般的造型,飽滿夸張似真似幻的動作,刺激的視覺效果,深厚的故事內(nèi)涵,作為第三季“愛死機”的頭牌也不為過。
關(guān)于如何理解這個故事,觀眾們有不同的方向和側(cè)重(都能言之有理),我只說下我的理解。
開篇的一場屠殺,無疑指向了貪婪殘忍的歐洲殖民者,在注意到形如塞壬一般的海妖后,剛剛還在向教士宣誓效忠的騎士團瞬間土崩瓦解,他們或為黃金、或為美色、或為神秘吸引,隨即在欲望中走向滅亡。
唯一幸存者是失聰?shù)摹懊@騎士”,他的特殊和迷惘,讓海妖對他產(chǎn)生了興趣。
海妖象征著異域大陸上的財寶、原住民等本源性的存在,她會對危險的侵略者趕盡殺絕,也會對未知的異族充滿好奇。
海妖身上的特質(zhì),就像是一頭單純天真的瑞獸,她既是可怕的獵手,同時也是誘人的獵物。
聾騎士的存在,令海妖暫時忘了他也是個掠奪者,取而代之的是尾隨和靠近,直至被對方發(fā)現(xiàn),身份對換,并最終實現(xiàn)了“雙向奔赴”。
兩人首次自發(fā)的共舞,充滿了致命的威脅——海妖身上鋒利的鱗片和猩紅的唇舌都是帶刺的,她在無意識中割傷了聾騎士。
出于原始渴望的交融,帶來了血腥的結(jié)果,既然如此,那就讓這場相遇回歸另一種原始的欲望。
聾騎士打暈了海妖,粗魯野蠻地扒去了她身上的金鱗珠寶,連頭冠也沒有放過……
等把海妖差不多拔干凈后,聾騎士隨意把她推進了河水里,就好像一條去了鱗的死魚——這也是大航海時代里美洲的寫照。
傷痕累累的海妖隨著水流回到了心湖,源于血脈的連接,她引發(fā)了一場染遍湖海的血潮,聾騎士喝了帶血的河水后獲得了聽覺,這本該是一場得到財富后神跡降臨的恩賜,可對聾騎士而言,這場恩賜反而成了無福消受、備受折磨的詛咒。
等“重生”的海妖在心湖邊再次見到恢復(fù)聽覺的聾騎士時,她終于可以強行“邀請”對方與她共舞了。
之前因為特殊的缺陷,聾騎士躲過了一劫,現(xiàn)在又因為不特殊的貪婪,他兜了一大圈,迎來了與過去無數(shù)掠食者一樣的下場。
在貪欲和幻想結(jié)合的鉤織中,《吉巴羅》迸發(fā)出了無與倫比的表現(xiàn)力和解讀空間,兩個獵手/獵物間的死亡之舞,糾纏了世間數(shù)百年來的血淚,無論你能讀出多少里面蘊含的沉重,相信你都不會對這個故事無動于衷。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三季在這樣的語境中結(jié)束,鮮血的鐵銹味也將在觀眾的腦海中久久無法散去。
【也歡迎關(guān)注我的公號“有愛評論區(qū)”?!?/p>
愛死機第三季第三集改編自1999年雨果獎最佳短篇小說《機器的脈搏》,作者是邁克爾·斯萬維克 (Michael Swanwick),這篇小說收錄于科幻小說集《銀河邊緣004:多面AI》 中,譯者華龍。讀了原文,你將更加了解第三集那些詩句到底是在講什么。以下為中文譯文。
“靜夜靜心聆聽
天堂仙樂入耳
那是機器的脈搏”
嘀嘀。
無線電響了。
“見鬼?!?/p>
瑪莎雙眼死死盯著前方,用盡全力往前邁著步子。她一側(cè)的肩膀上是木星,而另一側(cè)的肩頭是代達羅斯火山(作者自擬的木衛(wèi)一上的一座火山名,并非月球上的“代達羅斯環(huán)形山”。)的噴發(fā)物。這有什么呀。不就是邁步,往前拖;再邁步,再往前拽。小菜一碟。
“噢。”
她下巴一頂,關(guān)掉了無線電。
嘀嘀。
“天吶。噢。吉威。爾。森?!?/p>
“閉嘴,閉嘴,閉嘴!”瑪莎狠狠一拉繩子,馱著波頓尸體的滑橇被她拽得一跳,在硫黃地表上彈了起來?!澳闼懒?,波頓,我親自檢查過的,你臉上那個大洞都能塞進去個拳頭,我真不想撞車的。我在這兒陷入困境了,我都要撐不住了,好嗎?所以乖一點兒,閉上該死的嘴?!?/p>
“不是。波。頓?!?/p>
“隨你的便。”
她又用下巴關(guān)掉了無線電。
木星低懸在西方的地平線上,巨大而明亮,還很美麗,而且,在木衛(wèi)一“艾奧”上待了兩星期之后,也早習(xí)以為常了。在她左邊,代達羅斯火山正在噴發(fā)硫黃和二氧化硫,形成了一個兩百公里高的扇形。視線之外的太陽在噴射流上映出凄冷的光芒,她的護目鏡將那光芒減弱成了一片稀薄而可愛的藍色。宇宙中最壯美的景色,而她無心欣賞。
嘀嘀。
不等那聲音再次開口,瑪莎就說:“我可不會發(fā)瘋,你只不過是我潛意識里的聲音,我沒閑工夫去研究到底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心理問題引發(fā)了這一切,我也不打算聽任何你要說的話?!?/p>
一片寂靜。
衛(wèi)星登陸車至少翻了五個跟頭才歪歪斜斜沖出去撞上那塊悉尼歌劇院大小的礫石?,斏ぜ柹?,生性謹小慎微,此時深陷在座椅里被安全帶牢牢縛著,一直到整個宇宙都不再顫抖了,她才攢足力氣解開了帶子。朱麗葉·波頓,身材修長,身手矯健,對自己的幸運和敏捷都信心十足,她對系不系安全帶滿不在乎,此時早被甩到了一根支撐柱上。
火山口帶來的二氧化硫雪暴讓人視線大受影響?,斏幢M全力才從那團肆虐的白色風(fēng)暴下面爬了出來,之后,她才終于看清楚自己從事故殘骸中拖出來的那具穿著防護服的尸體。
她立刻將臉轉(zhuǎn)向一旁。
不知是什么把手或是什么東西的凸緣狠狠地在波頓的頭盔上砸了一個洞,她的腦袋也難以幸免。
劇烈噴發(fā)的火山口碎屑——“側(cè)向噴發(fā)物”,行星地質(zhì)學(xué)家是這么稱呼這些東西的——被那塊巨大的礫石反彈出來,堆積成了一道由二氧化硫筑起的雪壩?,斏攵紱]想,不由自主地用雙手捧起一大把塞進了那個頭盔里。說實在的,這么做毫無意義:在真空里,尸體不會腐爛??闪硪环矫婺?,這么做能讓那張臉藏起來。
然后瑪莎嚴肅地想了想眼前的形勢。
雖然雪暴肆虐,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湍流。因為沒有大氣,也就談不上什么湍流了。巖石上突然被撞開的那個裂口筆直地噴射出二氧化硫,然后嚴格遵循著彈道學(xué)定律落在了幾英里外的地面上。他們從那塊礫石上撞下來的大部分碎屑就直接附著在礫石上面,其余的碎塊被震落在了礫石腳下的地面上。于是——她一開始就是這么鉆出來的——這讓她能夠在近乎水平的噴射物下面爬過,返回衛(wèi)星登陸車的殘骸。如果她慢慢過去,頭盔上的燈光和她的觸覺感知應(yīng)該足以讓她謹慎小心地進行一下物資搶救。
瑪莎伏下身子手膝著地。就在她行動起來的時候,就跟爆發(fā)的時候一樣突然——那肆虐的雪暴突然又停了。
她站起身來,莫名覺得自己傻乎乎的。
雪暴噴發(fā)停止的時候,她可不能耽擱。最好抓緊,她告誡自己。那可能是間歇性的。
在一塌糊涂的殘骸里拾拾撿撿,瑪莎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個大麻煩,幾乎讓她嚇丟了魂,她發(fā)現(xiàn)她們用來補充氣瓶的主箱體裂了個大口子。這太可怕了。只剩下她自己的氣瓶了,已經(jīng)用了三分之一,另有兩個備用氣瓶,再加上波頓的,可那個也消耗了三分之一了。想到要把波頓的防護服扒下來就讓人毛骨悚然,但不得不如此。抱歉,朱麗葉。咱們看看,這樣就能給她爭取到差不多四十個小時的氧氣。
然后,她從衛(wèi)星登陸車的外殼上取下一塊弧形的材料,又拿了一卷尼龍繩,還有兩個碎塊,可以當作榔頭和沖子,然后用這些東西給波頓的尸體打造了一架滑橇。
要是把尸體丟下那才真該死呢。
嘀嘀。
“這樣。更好了。”
“隨你扯吧。”
在她面前是堅硬、冰冷的硫黃平原。光滑如鏡。像凍住的太妃糖一樣脆。冷如地獄。她調(diào)出一張地圖投影在頭盔上,察看了一下自己的路線:只有區(qū)區(qū)四十五英里(1英里約合1.6093千米)復(fù)雜多變的地形而已,然后她就能抵達著陸器了,然后她就能輕松到家了。她想,不費吹灰之力。艾奧星深受木星潮汐力影響,自轉(zhuǎn)與公轉(zhuǎn)同步,所以眾星之父始終都在天空中一個固定的位置。這就是絕好的導(dǎo)航燈塔。只要讓木星始終保持在你右肩上,代達羅斯火山始終在左邊就行了。你將會安然無恙脫身。
“硫黃有。靜電。”
“別繃著了。你費了半天勁兒到底要說什么?”
“而我現(xiàn)在。以沉靜的目光??吹侥?。脈搏。機器的。”稍一停頓。“華茲華斯。”(這里是斷斷續(xù)續(xù)念誦了英國詩人華茲華斯《完美的女人》中的一句詩,詩句原文直譯就是:現(xiàn)在我沉靜的目光看到的,正是那機器的脈搏。)
除了講起話磕磕巴巴的,這跟波頓太像了,她受過古典藝術(shù)教育,喜歡古典的詩人,比如斯賓塞(埃德蒙·斯賓塞(1552—1599),英國文藝復(fù)興時期的偉大詩人,長篇史詩《仙占》是其代表作)、金斯伯格(艾倫·金斯伯格(1926—1997),美國詩人,被奉為“垮掉的一代”之父,其代表作有《嚎叫及其它詩》)和普拉斯(西爾維婭·普拉斯(1932—1963),美國女詩人,自白派詩人代表),瑪莎一時間有些吃驚。波頓愛詩都愛得讓人煩了,但她的熱情無比真摯,此時此刻瑪莎不由得心懷歉疚,以前每一次看到那雙靈動的大眼睛轉(zhuǎn)來轉(zhuǎn)去轉(zhuǎn)出一段詩文或是脫口而出一段評論的時候,她都挺不耐煩的。但以后有的是時間去傷心?,F(xiàn)在嘛,她必須集中精神完成手頭的任務(wù)。
平原的色彩是朦朧的褐色。她用下巴迅速點了幾下,增強了色彩的強度。她的視野里充滿了各種黃色、橙色、紅色……明艷的蠟筆色彩?,斏X得自己最喜歡這種樣子。
盡管這是兒童彩色畫筆式的鮮艷,可這也是宇宙中最寂寥的景色。她在此孤身一人,在這個殘酷而無情的世界上渺小而脆弱。波頓死了。整個艾奧星上再無他人。除了自己,別無依靠。如果她搞砸了,只能自認倒霉。身處絕境,她胸中生出一股豪情,猶如遠山般冷酷、蒼涼。她居然感覺這么開心,真是恥辱。
過了一會兒,她說:“能來首什么歌嗎?”
噢,小熊越過了山峰。小熊越過了山峰。小熊越過了山峰。去看他能看到的一切。(出自英文兒歌《小熊翻過山》)
“醒。過來。醒。過來。醒?!?/span>
“哈?什么?”
“硫黃晶體是斜方晶體?!?/span>
她走在一片盛開著硫黃鮮花的原野里。視線所及之處遍野都是,結(jié)晶體足有她的手掌大小,猶如佛蘭德地區(qū)的罌粟田野,或是奧茲國魔法師的原野。在她身后是一條由破碎的鮮花鋪成的小路,有些是被她的雙腳或是滑橇的重量壓碎的,還有些純粹就是由于她的宇航服散發(fā)出的熱量爆開了。這條路一點都不筆直。她靠著身體的自動導(dǎo)航一路行走,被這些晶體磕磕絆絆,難免轉(zhuǎn)來繞去的。
瑪莎記得當她和波頓第一次看到這片結(jié)晶的原野時有多么興奮。她們在衛(wèi)星登陸車里又蹦又跳,歡聲笑語不絕于耳,波頓摟著她的腰一圈又一圈轉(zhuǎn)起了歡快的華爾茲。她們覺得,這可是能讓她們名垂史冊的重大時刻。甚至當她們用無線電通報給軌道上的霍斯時,都帶著飄飄然的優(yōu)越感,這里并沒有發(fā)現(xiàn)新生命形式的可能,只不過有一些硫化物的生成物,在礦物學(xué)資料里差不多都能找到……即便如此,也絲毫沒有減損她們的歡悅之情。這終歸是她們的第一個重大發(fā)現(xiàn)。她們對于未來暢想了許多許多。
現(xiàn)在嘛,她所能想到的就是那樣的結(jié)晶體原野中隨處都可能有硫黃間歇泉、側(cè)向噴發(fā)物、火山熱力點。
有件有意思的事情正在進行著,一直延伸到這片原野的盡頭。她把頭盔的放大倍數(shù)調(diào)到了頭,觀察著那條小路正自行緩緩消失。就在她踩踏過的地方,新的花朵正在綻放,緩慢卻完美無缺,不斷繁茂起來。她無法想象這樣的過程是如何進行的。電解沉積?硫分子從土壤中以某種擬毛細現(xiàn)象的方式被抽取出來?是不是這些鮮花以某種方式從艾奧星那極為稀薄的大氣層中吸收了硫離子?
昨天,這些問題還會讓她激動不已?,F(xiàn)在,她沒有半點心思去思考這些東西。不止于此,她的裝備都丟在了衛(wèi)星登陸車上。除了宇航服上有限的電子設(shè)備,她根本就沒有儀器能夠做檢測。她所有的只有自己、滑橇、備用的氣瓶,還有那具尸體。
“該死,該死,該死?!彼吐暪緡佒R环矫?,這地方危機四伏;另一方面,她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差不多二十個小時沒合眼了,而且這一路跋涉幾乎要了她的命。她筋疲力盡,非常非常疲勞。
“噢,睡眠!它是多么安然。世間無人不愛??吕章芍巍!?/span>(塞繆爾·泰勒·柯勒律治(1772—1834),英國詩人)
上帝作證,這確實充滿誘惑。但那些數(shù)字說得很清楚:不能睡。瑪莎熟練地用下巴點了幾下,超馳了宇航服的安全系統(tǒng),進入了醫(yī)療組件。在她的指令下,順著宇航服的藥物-維生素導(dǎo)管給她來了一劑脫氧麻黃堿。(脫氧麻黃堿,即ice毒的主要成分。由于可消除疲勞,使人精力旺盛,曾在二戰(zhàn)中的日本被廣泛用于疲憊的士兵提神。大量服用會產(chǎn)生幻覺)
她的腦殼里頓時爆發(fā)出一團清明,心臟猛地開始強有力地搏動起來。帥呆了!起作用了。她現(xiàn)在精力充沛,深呼吸,邁大步,咱們走吧。
惡人沒資格歇著。她還有事情要做。她當即將那些鮮花拋在了腦后。再見,奧茲王國(《綠野仙蹤》中的神奇國度)。
眼前的景色來了又去了,時間一小時一小時滑過。她正穿行在一片黯影朦朧的雕塑般的花園里。火山柱(這是她們的第二大發(fā)現(xiàn),這些東西在地球上沒有對應(yīng)的類似物)散布在遍布火山碎屑的平原上,就像是許多孤立的利普希茨(利普希茨(1832—1903),德國數(shù)學(xué)家,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函數(shù)的某種連續(xù)、光滑條件)連續(xù)體雕塑。它們?nèi)紙A滾滾的,堆狀,很像迅速冷卻的巖漿。瑪莎想起來波頓已經(jīng)死了,靜靜地哭了一會兒。
她抽泣著,穿過神秘而怪異的石堆群。麻黃堿讓那些石頭在她的視線里扭來動去,就好像它們都在跳舞。它們在她眼里就像一群女人,那悲慘的樣貌就像是從《酒神的伴侶》,不,等等,是從《特洛伊的女人》(《酒神的伴侶》《特洛伊的女人》都是古希臘戲劇)里鉆出來的形象:凄涼,飽含憤怒,跟羅得的妻子(羅得是《圣經(jīng)》里的人物,逃離災(zāi)難的時候,他妻子回頭望去,變成了鹽柱)一樣孤獨。
這里的地面上薄薄地撒著一層二氧化硫的雪花。她的靴子一踩在上面雪花就升華了,化作縷縷白霧四散飄飛,隨著每一步抬起,那霧氣也消失不見,然后,又在下一步落下之后重新凝聚回去。這只會讓眼前的一切愈加令人毛骨悚然。
嘀嘀。
“艾奧星擁有一顆主要由鐵和硫化鐵構(gòu)成的金屬核,然后被一層厚厚的不完全熔融的巖石和地殼覆蓋著?!?/p>
“你還在呢?”
“我正在努力。進行溝通?!?/span>
“閉嘴?!?/p>
她攀上巖脊。前方的平原挺光滑,如波浪般起伏。這地貌讓她想起了月球,就是在澄海和高加索山腳之間的中轉(zhuǎn)站那里,她就是在那里進行了自己的登陸訓(xùn)練。只不過那里沒有劇烈噴發(fā)的火山口而已。沒有艾奧星上這樣劇烈噴發(fā)的火山。太陽系中體型最小的火山活躍體。每千年左右,火山運動所形成的沉積物,便形成一層一米厚的全新的地表。整個見鬼的衛(wèi)星持續(xù)不斷地翻新裝裱著它的表皮。
她的思緒漫無邊際。她查了查各個儀表,咕噥著說:“咱們路上得加把勁兒了?!?/p>
沒有回應(yīng)。
黎明即將來臨——幾時?咱們得算算。艾奧星的“年”,也就是它圍繞木星旋轉(zhuǎn)的時間,正好是四十二小時十五分鐘。她已經(jīng)走了七個小時。在此期間艾奧星正好在軌道上轉(zhuǎn)了六十度。所以很快就要到黎明了。這會讓代達羅斯火山的噴發(fā)物不那么明顯,不過通過她頭盔的畫面去看,這不成問題。瑪莎扭過脖子,確認代達羅斯和木星都在它們應(yīng)該在的地方,然后繼續(xù)往前走。
深一腳,淺一腳,深一腳,淺一腳。每過五分鐘,她都要努力克制住把地圖甩到頭盔面板上的沖動。盡自己所能克制住,最多再有一個小時嘛,好了,這很不錯,又走了兩英里。別太過分。
太陽在往高處爬。再過一個半小時就到正午了。這意味著——好吧,說實在的,這意味不了多少東西。
前方有巖石??隙ㄊ枪杷猁}。這是一塊六米高的孤寂的石頭,天曉得是被什么力量放到此處的,連天也不曉得的是它在這里等了幾千年,就是為了等她孤身一人前來的時候給她備個休息的地方。她找了塊平坦的地方能讓自己倚著它氣喘吁吁地坐下來歇著,讓她能理一理思緒,讓她能好好檢查一下氣瓶。還有四個小時她就得再次進行更換了。然后,她就只剩下兩個氣瓶了。現(xiàn)在她還有不到二十四小時。還有三十五英里的路要走。時速兩英里上下。不在話下。盡管也許走到終點氧氣有點緊張。她必須小心別讓自己睡過去。
噢,她渾身酸痛。
身子疼得就好像那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上一樣,當時她奪得了女子馬拉松銅牌?;蛘呔拖衲谴卧诳夏醽唴⒓訃H比賽,她從后面一路追趕第二名。她這輩子凈是這樣的故事。一直都是第三名,努力為成為第二名拼命。她一直都是飛行機組隊員,有時候也許是登陸隊員,不過從來沒當過指令長。從沒高攀過班長的位子。從未高高在上。就一次——就這么一次?。 氤蔀槟釥枴ぐ⒛匪固乩?。
嘀嘀。
“大理石化作一個靈魂永遠。獨自航行在陌生的思想之海。華茲華斯?!?/span>(這是華茲華斯寫的牛頓贊美詩中的一句)
“什么?”
“木星的磁層是太陽系中最為龐大的東西。如果人類的眼睛能看到它,它比太陽在天空中的輪廓還要大兩倍半?!?/p>
“我知道?!彼f著,感到一陣莫名的惱怒。
“引用很。簡單。演說則。不然。”
“那就別說了。”
“在盡力。溝通!”
她聳聳肩,“那接著說唄……溝通?!?/p>
沉默。然后,“這個。聽起來。像什么?”
“什么聽起來像什么?”
“艾奧星是一顆富含硫元素、鐵質(zhì)核心的衛(wèi)星,圓形的軌道環(huán)繞著木星。這個。聽起來像什么?木星和木衛(wèi)三伽尼墨得的潮汐力強烈地拉扯、擠壓著艾奧星,讓它成為熔融的冥府,地表下成為硫黃的海洋。冥府將那富余的能量泄放出去形成硫黃與二氧化硫的火山。這個。聽起來像什么?艾奧星的金屬核心生成了一個磁場,它在木星的磁層上撞開了一個洞,也產(chǎn)生了一個高能量的離子流通量管道,將它自己的兩極與木星的南北兩極連接了起來。這。聽起來像什么?艾奧掀起了百萬伏特的電場并將所有的電子吸收掉。它的火山迸發(fā)出二氧化硫;它的磁場將其中的一部分拆解成硫離子與氧離子;這些離子被泵入了磁層的空洞之中,形成一個環(huán)繞的區(qū)域,通常稱其為木衛(wèi)一環(huán)面。這聽起來像什么?環(huán)面。通量管道。磁層。火山。硫離子。熔融的海洋。潮汐熱。圓形軌道。這聽起來像什么?”
瑪莎違背了自己的意愿,頭一次發(fā)現(xiàn)自己對聽著的這些有了興致,最后還沉浸其中。這就像是一個謎題或是一個字謎。那個問題得有一個正確的答案。波頓或是霍斯立刻就能解開,瑪莎可得費點心思。
無線電的載波束發(fā)出微弱的富有耐心的、飽含等待的嗡嗡聲。
最后,她認真地說:“聽起來像是一臺機器?!?/span>
“是的。是的。是的。機器。是的。是機器。是機器。是機器。是的。是的。機器。是的。”
“等等。你說艾奧星是一臺機器?還是說你是一臺機器?還是說你就是艾奧星?”
“硫黃摩擦起靜電?;疗鹆俗饔谩2D的大腦未受損傷。語言就是數(shù)據(jù)。無線電就是媒介。我是機器?!?/span>
“我不相信你?!?/p>
深一腳淺一腳,用力拖;深一腳淺一腳,用力拽。這世界不會因為你對它陌生就停滯不動。就因為她傻乎乎地認為艾奧有生命了,變成了一臺機器,還跟她聊天了,可這也不意味著瑪莎會停下腳步。她下定決心要一直走,在她睡覺之前還有漫長的路要走。說到睡覺嘛,又到了該提提神的時間了,就用——就四分之一劑——麻黃堿。
喔。咱們走。
她前進的時候繼續(xù)跟她的幻覺,或是錯覺,或者不管那是什么玩意兒,繼續(xù)進行著對話,否則就太無聊了。
無聊,外帶一點點的恐懼。
于是她問道:“如果你是機器,那你的作用是什么?你為什么被制造出來?”
“為了認識你。為了愛上你。為了給你效力。”
瑪莎眨眨眼睛。然后想起波頓少年時身為天主教徒的漫長的追憶,她笑了起來。在古老的《巴爾的摩問答手冊》里,第一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這么說的,那個問題是:上帝為什么創(chuàng)造人類?
“如果我繼續(xù)聽你說,那我就要出現(xiàn)壯觀的錯覺了?!?/p>
“你是。機器的。創(chuàng)造者?!?/p>
“不是我?!?/p>
她不聲不響走了一段時間。然后,因為寂靜又爬上了心頭,她說道:“我大概是什么時間創(chuàng)造你的呢?”
“已經(jīng)過去了百萬世代。自人類創(chuàng)生之日。阿爾弗雷德·丁尼生勛爵?!?span style="font-style: italic;">(阿爾弗雷德·丁尼生(1809—1892),英國詩人)
“那可不是我。我才二十七歲。顯然你想的是別人?!?/p>
“就是。能活動的。智能。有機體。生命。你就是。能活動的。智能。有機體。生命?!?/p>
有什么東西在遠處移動。瑪莎抬頭望去,大吃一驚。那是一匹馬,通體蒼白,猶如鬼魅,無聲無息在平原上飛奔,鬃尾四散飄飛。
她擠了擠眼睛,晃了晃腦袋。等她再次睜開眼睛,那匹馬不見了。一個幻覺,就像波頓或者艾奧的聲音一樣。她真想再來一劑提提神,但現(xiàn)在似乎最好盡可能推遲。
盡管這讓人不痛快。不斷填充著波頓的記憶,直到那些記憶猶如艾奧星一般巨大。弗洛伊德對此會有話說的。他會說,她是在把她的朋友不斷放大,放大到神靈般的狀態(tài),以此來認定她在與波頓一對一競爭的時候從來都無法獲勝。他會說有些人就是比她更優(yōu)秀,而她對于這一事實無法接受。
邁步,用力拖;邁步,用力拽。
那么,好吧,沒錯,她有個挺傷自尊的問題。她是一個野心爆棚、以自我為中心的婊子。那又怎樣?那讓她到了這么個遙遠的地方,稍稍有一點理性也會讓她回到大萊維頓的貧民窟里待著。然后湊合著住在一個八米寬十米長的房間里,有衛(wèi)生間,還有一份牙醫(yī)助手的工作;每天晚上吃海帶和羅非魚,星期天吃兔肉。那才見鬼呢!現(xiàn)在她活著,而波頓死了——不管按照什么規(guī)矩來衡量,她都是獲勝者。
“你在。聽嗎?”
“沒聽,沒?!?/p>
她又爬上了一道隆起,停了下來,眼前的景象令她呆若木雞。下面是一大片黑色的熔融的硫黃,它鋪展開去,又寬又黑,橫跨著布滿條紋的橙色平原,這是一個硫黃湖。她用頭盔面板讀取著熱量變化值,她腳下是負230℉,熔巖流的邊緣地帶是65℉(負230℉相當于零下145℃,65℉相當于18℃)。太棒了,溫度宜人。當然啦,熔融的硫黃本身在更高溫度的周圍環(huán)境之中尤為活躍。
她走進了死胡同。
他們早就將此處命名為冥湖。
瑪莎沖著她的地形圖嚷嚷了半個小時,試圖找出她是怎么誤入歧途的。這事兒再明顯不過了,就是一路跌跌絆絆繞的唄,她的偏差一點一點積累起來,或者是一條腿比另一條腿走得更賣力一點,這都有可能。從一開始這事兒就不怎么靠譜,她居然想用航位推算來導(dǎo)航。
最后,所有的問題就都湊到一起了。她就到了這里,到了冥湖岸邊。說到底,偏離得還不算太遠。也許頂?shù)筋^也就是三英里。
她心中充滿了絕望。
在他們第一次通過“伽利略號”木星探測器對木衛(wèi)一進行環(huán)繞的時候就為它命了名,工程師稱那種環(huán)繞行動為“踩地圖”。這可是他們見到過的最大的地形特征點之一,在衛(wèi)星探測器或是地基勘測的地圖上根本看不到。霍斯認為這是一個新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在過去十年左右的時間里這個湖才擴張到了目前的規(guī)模。波頓認為對它查個究竟會很有意思的,而瑪莎并不關(guān)心,只要她不被撇在后方就行。所以他們早就把這個湖加進了他們的航行日志中。
她曾經(jīng)毫不掩飾地表露出要第一批登陸的渴望,十分害怕自己又被撇在后方,于是當她提議猜拳的時候說,出拳不一樣的出局,也就是留守。波頓和霍斯一齊大笑起來。“我為這首次登陸行動操作母船,”霍斯寬宏大量地說道,“木衛(wèi)三伽尼墨得就得是波頓了,然后木衛(wèi)二歐羅巴就是你了。夠公平吧?”然后順手揉亂了她的頭發(fā)。
她真是松了口氣,心懷感激,也很羞愧。太諷刺了?,F(xiàn)在看來,霍斯嘛,他絕不會偏離路線這么遠走到冥湖來,更不會撞到巖石。是的,這次探險不會。
“蠢貨,蠢貨,蠢貨?!爆斏煌5厝?,盡管她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譴責霍斯或者波頓,還是在罵自己。冥湖是馬蹄形的,十二英里長。而她正站在馬蹄形的里邊。
要想走回頭路繞過這個湖,再趕到著陸器,她的氧氣絕對不夠用。這個湖的密度相當大,如果硫黃不那么黏的話,她差不多能游過去,但這會裹住她的散熱器,讓她的宇航服當時就燒起來。還有液態(tài)硫黃的熱量。還有里邊的不管什么內(nèi)部流體和下層逆流之類的東西。沒錯,就是那樣,那樣的話,她就會像是陷進緩慢而黏稠的蜜糖里。
她癱坐在地哭了起來。
過了一會兒,她打起精神摸到了氣瓶的快換接頭上。那里有一個安全閥,對于熟悉這些裝置的人來說,這當中有一個公開的秘密——如果你用拇指把安全閥扳下來,猛地把它拉下來砸到快換接頭上,那整個零件都會報廢,不到一秒鐘就會放空宇航服里的空氣。這個手勢太特殊了,那些年輕的宇航員在新手訓(xùn)練的時候,要是其中一人說了什么特別蠢的話,大家總會模仿這個動作來取笑他。這被稱為自殺之扭。
當然,還有更慘的死法。
“將建造。橋梁。有足夠。好的控制。物理過程。來建造。橋梁?!?/p>
“是,沒錯,很棒,你來干吧?!爆斏牟辉谘傻卣f。如果你對自己的幻覺不能客客氣氣的……她沒打算讓這念頭繼續(xù)下去,卻又開始覺得似乎有小小的東西在她的皮膚上爬來爬去了。最好別去管。
“等在。這里。休息?,F(xiàn)在?!?/p>
她什么都沒說,只是坐了下來,卻沒休息。她積攢起一些勇氣。心里不知道想著些什么。她緊緊抓住膝蓋,身子不住地前后晃動。
最終,毫無征兆的,她睡了過去。
“醒醒。醒醒。醒醒。”
“嗯?”
瑪莎掙扎著醒了過來。她面前有事情正在發(fā)生,就在湖上。物理過程正在進行,有東西在動。
她放眼望去,黢黑的湖泊邊緣有白色的覆蓋物向外膨脹起來,噴射出無數(shù)晶體,不斷生長。邊緣的花紋令它猶如雪花,慘白如霜。漸漸地,白色物體伸展到了熔融的黑色區(qū)域。最后,一道窄窄的白色的橋伸展出去,直通對岸。
“你必須。等等?!卑瑠W說,“十分鐘。你就能。走過。它。輕松。”
“狗娘養(yǎng)的。”瑪莎低聲道,“我真是瘋了。”
瑪莎被驚得啞口無言,她順著這座艾奧的魔法變出的橋跨過了湖。有那么一兩次,她感覺腳下的路面有點發(fā)軟,但始終能撐住。
這真是能吹一輩子的經(jīng)歷。就像是從陰間跨入人間。
冥湖對岸,遍布火山碎屑的平原緩緩抬升,一直延伸到遠方的地平線。她抬頭望去,又是一片漫長的、開滿了晶體鮮花的山坡。一天之內(nèi)兩次身臨其境,這是什么樣的幸運?
她努力挺直身子,花朵在她的靴子踩下去的時候爆開。過了坡頂,遍地鮮花又變成了硬邦邦的硫黃地面?;仡^望去,她看到自己在鮮花中間踩出的那條小徑開始消失了。她在那里站了很久,排散著熱量。她周圍的結(jié)晶體無聲地破碎著,形成了一個緩緩擴大的圓形區(qū)域。
她身上現(xiàn)在不知有什么東西癢得厲害。該提提神了。連續(xù)輕擊六下之后,頭盔面板上出現(xiàn)了一條信息:
“警 告
繼續(xù)以目前的劑量使用這種藥物,會導(dǎo)致偏執(zhí)多疑、幻覺、感官喪失以及輕微狂躁癥,同時還會降低判斷力?!?/span>
見他的鬼?,斏o自己又打了一針。
過了幾秒鐘。然后——哇哦,她感覺輕飄飄的,渾身上下又充滿了力量。最好查查氣瓶讀數(shù)?;镉?,那看上去可不怎么妙。她只能傻笑。
她感覺魂不附體。
要不是用藥嗨過頭一直傻笑,恐怕她也不會這么快清醒過來。這讓她心生恐懼。她這輩子都是憑著自己的本事過活。她是迫不得已才用脫氧麻黃堿來維持行動的,但她也不得不依靠著藥物才能行動下去。她不能就此總想著注射。集中精神,是時候換上最后一個氣瓶了——波頓的氣瓶?!拔疫€有八個小時的氧氣。我還有十二英里的路要走。能行的。我現(xiàn)在就得行動起來?!彼髲姷卣f著。
只要她的皮膚不癢。只要她的腦袋不暈。只要她的大腦不會天馬行空地胡思亂想。
深一腳,用力拽;淺一腳,用力拖。整整一夜,沒完沒了的體力活兒帶來的麻煩就是讓你有充足的時間胡思亂想。在你不停地趕路的時候有充足的時間,也就意味著你有著充足的時間去評估自己的想法到底有沒有價值。
有人跟她說過,你夢中的時間并非現(xiàn)實時間,而是在一念之間就全做完了,就在你要醒過來的時候,就在那一剎那,一個復(fù)雜而又完整的夢就那么做出來了。這感覺就像是你做了好幾個小時的夢,但你那無比緊張而又漫長的非現(xiàn)實狀態(tài)在現(xiàn)實中只不過一瞬而已。
她有活兒要干,她必須保持一副清醒的頭腦,返回著陸器這件事十分重要。必須讓人類知道,他們在宇宙中不再孤獨。真該死,她剛剛有了人類自從用火以來最偉大的發(fā)現(xiàn)。
要么就是她精神失常得太厲害,幻覺中艾奧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外星機器。這太瘋狂了,她準是迷失在自己的腦回路里了。
還有另一件讓她恐懼的事情,她希望自己根本就沒想到過。她從小就不合群,一向都不善于交朋友,從來也不是什么人的密友。她在少年時代花了一半的時間埋在書堆里,“唯我論”讓她心悸——她在這邊緣停留了太久太久。于是,有件事就變得極為重要了,她必須做出決定:艾奧的聲音是確實客觀存在的、來自外部的真實存在,抑或是截然相反?
好吧,她怎么才能測試呢?
艾奧說過,硫黃有靜電。也就是說它是某種電子現(xiàn)象,如果這樣,那它應(yīng)該是可以被物理檢測的。
瑪莎指示頭盔為她顯示出硫黃平原中的電荷效果。她把圖像增強調(diào)到最大值。
她面前的大地閃動了一下,然后迸發(fā)出仙境般的色彩。一片光明!光明之上覆蓋著淡淡的光明之海,猶如蠟筆畫的色彩不斷轉(zhuǎn)換,從漸淡的玫瑰色到北方的藍色,層次豐富,錯綜復(fù)雜,全都以硫黃巖石為中心輕柔地脈動著??瓷先シ路鹗撬季S化作了影像,就像是直接從迪士尼虛擬頻道里端出來的,絕不是那些自然頻道——絕對就是DV-3頻道。
“見鬼?!彼緡佒_@幅就在她鼻子底下的畫面到底怎么回事?她一無所知。
散發(fā)著輝光的線條給地下的電磁場繪出了此起彼伏的脈絡(luò),跟電路圖頗為相似。它們雜亂無章地從各個方向越過平原,相互結(jié)合在一起,然后,并沒在她身上糾纏,而是在滑橇上匯聚。波頓的尸骸亮如霓虹燈。她的頭部,裹在二氧化硫的雪團里,散發(fā)出迅速閃爍的光芒,明如太陽。
硫黃有靜電。這意味著它受摩擦就會生成電場。
她拖著波頓的滑橇在艾奧星的硫黃地面上走了多少個小時了?這足以生成那么個見鬼的電場了。
那好吧。對于她親眼所看到的這一切有了一個物理基礎(chǔ)。假設(shè)艾奧星真的是一部機器,一個靜電式的外星設(shè)備,尺寸足有地球的月亮那么大,在不知多少年前由什么神仙一般的怪物為了鬼才知道的目的建造起來,然后嘛,沒錯,它也許能跟她進行溝通。電子能干的事情多了去了。
較為次要的、更小的、更虛無縹緲的“電子元件”也到了瑪莎身上。她低頭看了看自己的雙腳。她從地面抬起一只腳,接觸被阻斷了,電路不通了。等她的腳重新落下,又有新的線路生成。不管這種微弱的接觸會產(chǎn)生什么,都是在持續(xù)不斷地通斷。相反,波頓的滑橇始終都與艾奧星的硫黃地面保持著暢通。波頓頭顱上的窟窿就成了連通她大腦的高速路。她把它也用二氧化硫填住了。具有導(dǎo)電性而且還是超低溫。她這事兒辦得讓艾奧省了不少事兒。
她把面板調(diào)回了增強的真實色彩。DV-3的 SFX式畫面褪去。(SFX即Special effects,影視特效)
那聲音是真實存在的,將此作為一個假說姑且予以接受,勝過把它當作心理現(xiàn)象。艾奧能跟她溝通。它是一部機器。它是被造出來……
那么,又是誰建造的它呢?
嘀嘀。
“艾奧?你在聽嗎?”
“靜夜靜心聆聽。天堂仙樂入耳。艾德蒙·漢密爾頓·希爾斯?!?span style="font-style: italic;">(艾德蒙·漢密爾頓·希爾斯(1810—1876),美國作家)
“不錯,太妙了,棒極了。聽著,有件事我想弄明白點——是誰建造了你?”
“你。做的?!?/p>
瑪莎略帶狡詐地說:“那我就是你的創(chuàng)造者了,對吧?”
“是的?!?/p>
“我在家的時候是什么樣?”
“想什么樣。你就。是什么樣?!?/p>
“我呼吸氧氣還是甲烷?我有天線嗎?觸手呢?翅膀呢?我有幾條腿?幾只眼?幾個腦袋?”
“如果。你想要。想要多少。就是多少?!?/p>
“有多少個我?”
“一個?!鄙砸煌nD,“現(xiàn)在?!?/p>
“我以前到過這里,對嗎?大家都喜歡我。能運動的智能生命體。然后我離開了。我離開多久了?”
沉默?!岸嗑昧恕彼謫柕?。
“好久了。孤獨。非常非常。好久了。”
深一腳,用力拖;淺一腳,用力拽;深一腳,用力拖。她走了多少個世紀了?感覺走了不少了,又是黑夜了。她的雙臂感覺都要從骨架上脫落了。
真的,她應(yīng)該把波頓丟下。她從沒說過什么話,讓瑪莎覺得她在乎自己的尸體要停放在哪里,不管用什么方法。也許早就該想到埋在艾奧星上是個絕妙的主意。但瑪莎并不是為她才這么做的,她是為自己這么做的。以此證明她一點都不自私。證明她對于別人也是有感情的。證明她這么做的動機不僅僅是為了名譽和榮耀。
當然了,這件事本身就是自私的表現(xiàn)——渴望讓人知道自己并不自私。沒救了。你可以把自己釘在一個該死的十字架上,而那依然是在證明你從骨子里就是自私的。
“你還在嗎?艾奧?”
嘀嘀。
“在。聽。”
“跟我說說你是怎么支配自己的吧。你有多大本事?你能不能讓我比現(xiàn)在更快地到達著陸器那里?你能不能把著陸器帶到我這里來?你能不能讓我返回軌道器去?你能不能給我提供更多的氧氣?”
“我躺在,死去的卵中。完整無缺。在一個我無法觸及的完整無缺的世界上。普拉斯?!?/p>
“那你可真沒什么用,對吧?”
沒有回答。這可不是她期望的,也不是她需要的。她查了查地形圖,發(fā)現(xiàn)自己又離著陸器近了八分之一英里。她現(xiàn)在甚至都能從頭盔的圖像增效畫面上看到它了,地平線上一個朦朧的閃光點。圖像增效,這東西太棒了。在這里,太陽能提供的光線只相當于地球上滿月的亮度。木星自身的光線就更不用說了。然而提高放大率,她就能看到氣閘在盼望著她那雙戴著手套的手呢。
一步,一拽,又一步?,斏谀X海里一遍又一遍做著計算。她只剩下三英里要走了,氧氣足夠撐那么久。著陸器上有自己的空氣補給。她就要做到了。
也許她并不是一直以來自認為的那種徹頭徹尾的失敗者。也許說不定她還有救。
嘀嘀。
“做好。準備?!?/p>
“為啥?”
她腳下的地面鼓了起來,把她掀翻在地。
等震動停止了,瑪莎搖搖晃晃地爬起來。她面前的大地一片狼藉,就仿佛有個粗心大意的神仙把這片大地掀起了一英尺又把它丟了回去。地平線上著陸器銀色的閃光消失了。她把頭盔的放大率調(diào)到最大,看到一條金屬支腿從凌亂的地面上扭曲著伸向天空。
瑪莎熟知著陸器每一根螺栓的剪切強度和每一條焊縫的強度極限。她很清楚它有多么脆弱。這臺設(shè)備再也別想飛起來了。
她一動不動站在那里,眼睛一眨不眨,目中一片茫然,毫無知覺,一片空虛。
最后,她終于振作起來進行思考。也許是時候承認了:她從來就不相信自己能做到。做不到。瑪莎·吉威爾森做不到!她這輩子都是個失敗者。盡管有時候——就好比獲得這次探險資格的時候——她是在比平常更高的級別上失敗的。但她從未得到任何她真正想要的。
為什么是這樣?她思忖著。她什么時候期盼過壞事?當她著手開始干正事的時候,她所想要的無非就是踹上帝的屁股一下讓他關(guān)注自己。把動靜搞大一點,搞出全宇宙最大的動靜。這是不是太不講理了?
現(xiàn)在,她將終結(jié)于此,充其量不過是人類向太空擴張的編年史當中的一個腳注。宇航員媽媽給宇航員寶寶在寒冷的冬夜講的一個令人悲傷的、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而已。也許波頓就能返回著陸器?;羲挂残?。但她不行。連可能性都沒有。
嘀嘀。
“艾奧是太陽系火山運動最活躍的星體。”
“你這個混蛋!你怎么不警告我?”
“不。知。道?!?/p>
此時,她的諸般情感如驚濤駭浪般爆發(fā)出來。她想狂奔,想尖叫,想砸東西??上б暰€之內(nèi)所有的東西都已經(jīng)被砸碎了。
“你這個混球!”她叫喊著,“你這個白癡機器!你有什么用?到底有什么鬼用?”
“能給你。永恒的生命。靈魂的交融。無限的處理的力量。能給波頓。同樣的?!?/p>
“哈?”
“第一次死亡之后。不再會有另一次。迪倫·托馬斯?!?span style="font-style: italic;">(迪倫·托馬斯(1914—1953),威爾士詩人)
“你說這個是什么意思?”
沉默。
“見鬼去吧,你這混賬機器!你到底要說什么?”
這個時候,魔鬼帶著耶穌進了圣城,讓他站在神殿的最高處,并對他說:“若你是上帝之子,便請?zhí)氯?,因?jīng)書上寫著:‘主會吩咐他的天使佑護你,用他們的手將你托起。’”(出自《X經(jīng)·馬太FU音》第四章)
波頓可不是唯一會引經(jīng)據(jù)典的人物。你不必非得成為天主教徒,就像她那樣,或為長老會教友也行。
瑪莎不確定她會把這種地理特征叫什么。某種火山現(xiàn)象,十分巨大,也許橫跨了二十米的范圍,不怎么高。就叫它火山口吧,管它呢。她顫顫巍巍地站在了它的邊緣。在它底部是一池黑色的熔融的硫黃,跟艾奧告訴她的一樣。估計它的底部一直深入到了冥府。
她頭痛欲裂。
艾奧宣稱——是說過——如果她讓自己投身而入,那它就會把她吸收掉,復(fù)制她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模式,并據(jù)此讓她重生。一種全然不同的生命,但確實是生命?!鞍巡D扔進去,”它說過,“把你自己投進去。物理結(jié)構(gòu)將會。毀滅。神經(jīng)結(jié)構(gòu)將會。得到維護。也許?!?/span>
“也許?”
“波頓十分有限。在生理培養(yǎng)方面。要明白神經(jīng)功能可能。不完好?!?/p>
“太妙了?!?/p>
“或者。也許并非那樣?!?/p>
“你也有含糊的時候啊?!?/p>
火山口下的熱量輻射上來。甚至在她宇航服的HVAC(heating、ventilation、air conditioning的縮寫,也就是熱量、通風(fēng)、空調(diào)系統(tǒng))系統(tǒng)保護與屏蔽之下,她也能感覺到前胸與后背截然不同,就像是寒冷的夜晚站在火堆跟前。
他們談了很長時間,或者也許用談判這個詞兒更合適。最后瑪莎說的是:“你懂摩爾斯代碼嗎?你懂傳統(tǒng)的拼法嗎?”
“凡是波頓。懂的。就懂?!?/p>
“懂還是不懂,混蛋!”
“懂?!?/p>
“好的。那也許我們能做個交易?!?/p>
她抬頭望向夜空。軌道器就在那里的某個地方,她很遺憾無法直接與霍斯通話、道別、感謝所有的一切。但艾奧說不用。她所計劃的事情將會抬升火山并將所有的山峰高度拉平。這番動靜將會讓冥湖上出現(xiàn)那座橋時發(fā)生的地震相形見絀。
可這沒法保證讓相隔兩方的人取得聯(lián)系。
離子通量管道在地平線上方的某個地方彎出一條弧線,畫出一個巨大的環(huán)形躍入木星的北極。頭盔面板上的圖像增效,讓它猶如上帝之劍一般明亮。
就在她觀察著的時候,它開始噼噼啪啪跳動起來,百萬瓦特級的電力滴滴答答開始發(fā)報,就算是在地球上也能接收到。它會淹沒每一臺收音機,吞沒太陽系中的每一頻段的廣播信號。
我是瑪莎·吉威爾森,在艾奧星上講話,代表伽利略衛(wèi)星一號探測任務(wù)中的我自己,朱麗葉·波頓,已經(jīng)死亡,以及雅各布·霍斯。我們有了一個重大的發(fā)現(xiàn)……
太陽系中的每一臺電子設(shè)備都會隨著它的樂章翩翩起舞。
波頓先去了,瑪莎用力將滑橇一推,它飛了出去,飛到了空中。它越來越小,猛地一頓,濺起小小的一朵浪花。然后,并沒有絢麗的煙火,讓人略感失望,尸體緩緩沉入了黏稠漆黑的湖水中。
這看上去一點都不帶勁兒。
還是……
“好吧,”她說,“交易就是交易。”她腳趾拼命扒住地面,用力伸開雙臂。深深吸了口氣。也許我終究還是會生還的,她心想??赡懿D已經(jīng)開始融入艾奧那如海洋般浩瀚的思想之中了,并在等待著她加入一場人與人之間的煉金術(shù)般的結(jié)合。也許我將永生。誰知道呢?任何事都是可能的。
也許。
有那么一刻,似乎更像是有那么一種可能性,所有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個幻覺。只不過是她大腦短路了,然后向著各個方向噴射出不良的化學(xué)物質(zhì)。發(fā)瘋。死亡之前一場宏偉的大夢。瑪莎無從判斷。
不管真相到底如何,都別無選擇,只有一種方法去探個究竟。
她縱身一躍。
有那么一瞬,她在飛翔。
(小說完)
個人的一些解讀:
為何艾奧引用了那么多詩句?
因為艾奧的溝通能力是從波頓的神經(jīng)結(jié)構(gòu)中逐漸習(xí)得的,而波頓是一位詩歌愛好者,想要表達的實體在其大腦中的存儲形式與詩歌聯(lián)系更緊密。所以艾奧可能沒法說一句完整的句子,但是引用詩句來指代很厲害。
艾奧能與瑪莎溝通的物理機制是?
“硫黃摩擦起靜電,滑橇起了作用(摩擦生電)。波頓的大腦未受損傷,(里面存儲的)語言就是數(shù)據(jù)。無線電(也就是電磁波)就是(傳輸信息的)媒介。我是機器?!?而波頓的臉上被蓋上的硫黃就構(gòu)成了艾奧與伯頓大腦的信息通路,使其習(xí)得溝通能力。
所以這一切都是瑪莎的幻覺,還是現(xiàn)實?
我傾向于現(xiàn)實發(fā)生了。否則我實在解釋不通:1.特殊的電磁頻譜、2. 懸崖邊(很有可能是波頓)的腳印、3. 片尾瑪莎向地球發(fā)送的電磁波信號。
短片中,最后一句臺詞是什么?
我傾向于是瑪莎成功“思想永生”之后,通過操縱電磁環(huán)境(片尾的那個爆炸光波,是不是像聲波電磁波?),發(fā)送給地球的信號。有人說這可能是瑪莎在求救階段發(fā)出的信號,這個不太可能,一來電磁信號發(fā)送的速度是光速,不太可能滯留。另外配音的語氣很平靜,明顯異于求救階段的。
最后附上美圖一張。
第六集在我看來,不論是主角最后與蟲群的交流,還是首尾兩個種族對主角所說的「我肯定會懷念和你的這一番交談」
其內(nèi)涵與意義可能比想象的更有意思。
先說短片與原著的差別。巧合的是我在今早,剛看過蟲群的原著短篇小說swarm,這是布魯斯·斯特林(Bruce Sterling)在1982年的作品。短篇限于片長做了些刪減,可能會有些部分難以理解。我先做些設(shè)定上的補充,詳細的可以看下我的帖子關(guān)于蟲群的原著補充
這是原著位置傳送門//www.douban.com/people/175717740/status/3878382408/?_i=53325213e9d71fe
故事背景是當時的人類雖然接觸到了外星文明但尚未掌握遠距離星際航行能力,社會分為兩派,一派是變形派,生物工程技術(shù)非常發(fā)達,片中的男主體型修長勻稱,同時對自己的身體進行的改造,都是源于變形派的科技優(yōu)勢。另一派是機械派,精通機械科技。兩派人類處于一種競爭狀態(tài)。
當時人類發(fā)現(xiàn)了投資者就是短片開頭的那種生物,他們是在銀河系中非常發(fā)達的種族,人類與它們相比,就像初生的嬰兒,他們追求貿(mào)易,喜好華麗的服飾,所以片頭的男主會面時穿著華麗,而投資者頭上也有金色的裝飾。他們告訴人類,銀河系還有十幾種沒有被人類發(fā)現(xiàn)的物種。變形派為了獲得與機械派競爭的優(yōu)勢,花費了很多的能源與代價讓投資者給予幫助,往十幾個物種方向派出了科考隊。女主是第一批到達蟲群的研究人員,在獲得信息素的研究成果之后。變形派派出了男主,他是一名科學(xué)家,同時也是一名特工,前往蟲群所在地尋求將蟲群改造為生物工廠的辦法,為變形派所用,從而縮短與機械派機器工廠的優(yōu)勢差距。
而蟲群被認為是沒有智慧的生物集群,生活在獵戶星座參宿四星系中,沒有行星,取而代之的是數(shù)以百萬計的破碎小行星,而蟲群生活在小行星內(nèi)部,除了發(fā)射用來與其他小行星蟲群所繁衍的的繁殖群,他們與外界沒有任何物質(zhì)的交換。內(nèi)部是完美的自循環(huán)體系。他們在內(nèi)部不斷地測試各種信息素的功能,后來用信息素綁架了很多勞役者,為他們開辟了一片私人領(lǐng)地,又把片頭的那個氣閘蟲綁架了一只過來給他們看門。與此同時,還創(chuàng)造了一個培養(yǎng)工廠培養(yǎng)卵。有一天早上女主說有一個卵,好像產(chǎn)生了新物種,自己要過去查看。結(jié)果最后被綁架走了。母蟲在發(fā)現(xiàn)有人在利用信息素亂搞之后,為了應(yīng)對入侵者,生產(chǎn)了一個智慧個體,它只能活一千年,作用是應(yīng)對像人類這種想要利用蟲群的物種,通過將男主和女主當做亞當和夏娃來產(chǎn)生更優(yōu)異的人類物種來對抗將來到達這個星系的人類。
蟲群的理論是,智慧是對于生物必要的,但過多的智慧反而會讓生物自身走向滅亡,人類對于智慧的追求,最終會導(dǎo)致這個物種消失在星系之中。而蟲群這種生存策略,讓他們活過了數(shù)千萬年,擊潰了很多像人類這樣追求智慧的物種。
“智能是一把雙刃劍,上尉-博士。一定程度的智能,能提升種族的生存能力。過剩的智能,則會妨礙種族的存續(xù)。生存和智能無法完美融合。兩者,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樣,是緊密相連的?!?/p>
整個故事最精彩的部分,我認為也是最核心的是,蟲族并非是缺乏智慧的自循環(huán)生物體系。恰恰相反,在發(fā)展出智慧后,蟲群舍棄了智慧,只有在外部世界對蟲群進行窺探干擾時,才會生產(chǎn)出一個記載了千萬年記憶的智慧體為蟲群提供智慧,而智慧體也經(jīng)過嚴格限制,只能存活千年并且無法過多干預(yù)巢穴。
在原著故事的最后,主角與智慧體展開的對話可以知道,主角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像他的同事一樣,被智慧體吸收同化,淪為無意識的生育機器。二是被“仁慈”的允許保留意識與智慧,甚至可以教授巢穴內(nèi)將來的人類后代。雖然不管怎么選,蟲群都會用主角培育出更優(yōu)秀的人類來對付幾百年內(nèi)可能到來的人類。但是主角依舊對人類抱有自信與驕傲,
“這一千年不會改變我們。你將會死去,我們的后代將會接管這個巢穴。無論你的智能多么高超,幾代之后,我們就能主宰這個巢穴。黑暗不會有任何影響?!?“當然不會。在這里你不需要眼睛,你并不需要任何東西?!?“你會讓我活下去嗎?允許我教會他們?nèi)魏挝蚁虢痰闹R嗎?” “當然會,上尉-博士。事實上,我們是在幫你一個忙。一千年后,你的后代,將是唯一殘存的地球人。我們會慷慨地與你們分享我們的永生;我們會盡心盡責,保障你們的生存?!?“你錯了,群。你并不理解什么是智能,你其實什么都不懂。也許其他種族會變成寄生生物,但我們?nèi)祟惒灰粯??!?...... “如果我不能擊敗你,他們會的?!保ㄟ@里是說將來到達的人類)
男主接受蟲群關(guān)于智慧的挑戰(zhàn),是指他在巢穴內(nèi)的抗爭,相信巢穴內(nèi)的人類與其他種族不一樣,千年內(nèi)都不會被改變,變成低智寄生生物,蟲群的智慧體壽命是有限的千年后就會死去,但巢穴內(nèi)的人類將永遠是人類,不會被降智同化反而將會用智慧主宰這個巢穴。就算男主這個希望失敗了,巢穴內(nèi)的人類變成了忠于蟲群的奴隸物種寄生蟲,對抗到來的人類,但人類也不會被蟲群培養(yǎng)的人類打敗。
在片頭與結(jié)尾,兩個種族都說過「我肯定會懷念和你的這一番交談」
與投資者眼里,人類只不過是個連星際航行能力都沒有掌握的嬰兒種族,在蟲群眼中,人類也不過是千萬年歷史中一個普通的注定消亡的物種。但主角作為新生的種族在古老種族面前依然對自己的族群充滿自信與自傲,讓他們覺得很有意思,看一個稚嫩的種族在自己眼前那樣充滿野心與自信,就像老者面對年輕氣盛的青年一般,既稚嫩又對自己未來飽含希望,它們感到這番談話會讓他們很懷念。
這篇故事的作者是布魯斯·斯特林,他與威廉吉普森一起創(chuàng)作了《差分機》,開創(chuàng)了蒸汽朋克,賽博朋克等科幻流派。
斯特林還創(chuàng)造了其他一些著名詞語:“災(zāi)衰”(wexelblat),用來表述自然災(zāi)害導(dǎo)致的人類技術(shù)文明的二度衰落;“廢管”(buckyjunk),用以描述未來納米科技風(fēng)行,造成的難以回收的消費類碳納米管垃圾。想到他開創(chuàng)的賽博朋克流派的核心思想,與科幻的黃金時代所擁有的朝氣不同,是一種對未來科技抱有悲觀的態(tài)度,認為科技的發(fā)展,人類對智慧的無盡追求并不會帶來更好的生活,造就“高科技,低生活”的未來樣貌。
這篇文章或許就是借蟲群之口,揭示了人類對智慧與科技的過度追求是否真的代表了希望與美好,但又從主角的自信與其他種族的評價中,隱含著對追求智慧所帶來的些許希冀與期望。
1.
"Oh sleep! It is a gentle thing, Beloved from pole to pole. "
古舟子詠 —— 柯勒律治
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 by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詩文中此句出現(xiàn)時,年邁的水手向生命發(fā)起祝福,水手背負的詛咒隨著脖子上的信天翁尸體落入水中,水手因此才得安眠。這里非常契合女主帶著同伴尸體艱難行走的疲憊。
2.
"Who spilled these stars across the sky
like sparkling dust, like clouds of light?
They pour their milky shine
into the deep black bowl "
The Milky Way by Barbara Juster Esbensen
“誰將這些星星灑滿天空,像閃光的塵埃,像發(fā)光的云?
他們將乳白色的光芒傾入黑色的碗中”
能找到的資料很少,很符合詩文出現(xiàn)時女主在減輕痛苦的致幻劑作用下周圍的景象。
3.
"I was the world in which I walked, and what I saw Or heard or felt came not but from myself "
Tea at the Palaz of Hoon by Wallace Stevens
胡恩宮殿里的茶話 —— 華萊士·史蒂文斯
“ 我是我行走于其中的世界,我之所見所聽或所感,全部來自我自己”
此時女主所見的巨巖正幻化成巨大的同伴身體。
4.
“ And now I see with eye serene
The very pulse of the machine”
She Was a Phantom of Delight by William Wordsworth
她是個快樂的精靈 —— 威廉·華茲華斯
The Very Pulse of the Machine 是本集動畫的題目,也對應(yīng)的短篇科幻小說名字。
“現(xiàn)在我用沉靜的目光見到的,恰是機器的脈沖顫跳”
出現(xiàn)于女主發(fā)現(xiàn)“machine”所指時。
5.
“ The marble index of a mind forever
Voyaging through strange seas of thought, alone ”
The Prelude , or Growth of a Poet's Mind by William Wordsworth
“大理石索引的靈魂,孤獨地航行在陌生的思想海洋”
此詩似是為了贊美牛頓,其前兩句是
“ The antechapel where the statue stood
Of Newton, with his prism and silent face”
愛死機3輯9集,一個最佳CG 寓言。16 世紀初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治下衣冠楚楚的瘋子,帶著對天主教的狂熱,帶著對黃金國黃金湖水的覬覦……開啟了,世界殖民歷史的大航海時代。
短片開頭,黃金湖畔出現(xiàn)了一彪身穿傳統(tǒng)頭盔護裙的西班牙殖民者和傳教士;士兵們開始還煞有介事扭捏作態(tài)著對著神職人員下跪懺悔。這些都在他們看到了神秘東方的誘惑,一個具相化的少女之后而改變了。俯則未察,仰以殊觀。睹一麗人珠光寶氣,陌生而邪魅于湖中沐水而出。眾人見此異域少女后的神態(tài)與音樂的鼓點開始一齊躁動迷離,逐漸癲狂著直到最后喪失了最后一點人格。
怪誕的異域少女面懸黃金鼻環(huán),身披寶石瓔珞, 轉(zhuǎn)眄流精,光潤玉顏。 身姿恰似鬼魅,在黃金湖中獨自金蛇狂舞。歌喉如塞壬一般,妖異十足卻令人趨之若鶩。勾得那貪婪的殖民者和傳教先驅(qū)們直銷魂,哪還有什么禮義廉恥,文明開化。他們早已丟棄了最后一塊遮羞布,卸下偽裝化身張牙舞爪的豺羆,跪倒在物欲面前癲狂著自相攻伐,最后落英一般紛紛沉入湖中溺斃。
在一陣瘋狂的內(nèi)部殘殺后,異域少女發(fā)現(xiàn)只有一個西班牙士兵,無動于衷。于是對這個出乎意料的西班牙人產(chǎn)生了好奇,于是尋跡而至菟絲附女蘿 ,與他繾綣一夜之后,最后發(fā)現(xiàn)這個當初無動于衷的西班牙士兵和他同類竟是一丘之貉,并不是無欲則剛的劊子手。他掠奪完自己渾身黃白珠玉,便棄自己如敝屣,拋諸溝壑之中。不敢相信,這個最后的西班牙士兵,前度的所謂的拒絕,表面的淡定,只不過是因為耳聾罷了。他自己自始至終,都是那個最開始黃金湖畔,偷偷攥著一小塊撿來的金幣,貪婪怯懦自私的聽障士兵而已。
說什么宗教信仰,談什么禮制綱常,從十字東征到西進運動,從湯姆叔叔的小屋到西非的象牙海岸,從石油到沙金、豆蔻、象牙、藍寶石、茶葉、咖啡、橡膠、天然氣。哪一個不是,冠冕唐皇的替天行道,其實不過唐吉柯德般的自我感動罷了,本質(zhì)上還是動物的占有本能。
熙熙攘攘的見縫下蛆,逐利而來無利則去 ,榨取了最后一分剩余價值,便立馬拋棄,就像吐掉沒有甜味的甘蔗渣似的。(如果海地這種國家地下儲有巨量稀資源的話,我覺應(yīng)該不至于餓殍遍野,長啖黏土小餅干度日。)
最后個人觀感就是,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fā)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圣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以上。。
5.25增補
盔甲推測可能為 西班牙莫里恩頭盔,因為具有鮮明的西班牙花紋裝飾和折檐與中脊,可以參看《加勒比海盜》里面不老泉水爭奪戰(zhàn)中西班牙人的裝束。
cg方面,因為個人是原畫崗所以了解到我們國內(nèi)很多大佬實際的參與到了愛死機的美術(shù)氛圍制作當中去了,譬如蟲群和那個跟螃蟹斗智斗勇的那些,,點贊。
另外感謝大家的討論對我很有啟發(fā)。我的評論談不上解析只是個人的觀后感觸。管中窺豹盲人摸象罷了,就像貢布里希說的不存在藝術(shù),只存在藝術(shù)家。就跟高考閱讀理解一樣,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的答案都是自己 對客觀事物 主觀認識的產(chǎn)物,顯然每個人從閱歷到成長環(huán)境完全不同,所以這也就是差異化的原因。簡單的說你怎么想的,你的答案就會是什么。
也許 也許這片子,從事至終都在訴說,斑鳩吃桑葚這樣的愛情呢。不過我只從女主的眼睛里看到片刻而純粹的愛。最后,,,就像是詰屈聱牙的上古寓言的不同釋義一樣,我覺得不同的解讀,才是這個動畫有趣的地方。
這片子秉持不同價值觀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人性本惡 人性本善 善惡共存 作者會用創(chuàng)作技巧模糊他的真實想法,讓觀眾有不同的體驗。 如果猜不透作者的秉持什么觀點,可以結(jié)合作者的人生閱歷、其他作品、和本劇集的整體風(fēng)格去推斷, 本劇的整體風(fēng)格讓我更傾向于陰暗面的推斷,人生閱歷和其他作品要花好長時間,所以你可以理解成我的想法是以偏概全。 如果能使秉持不同觀點的人相互討論,反復(fù)觀看視頻證明自己的觀點,這就達到了作者的創(chuàng)作目的。
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一.開始抽簽,壯漢違反投票規(guī)則,把主角扔下去,其他人為什么沒有人反對? 如果有人反對,下場會和主角一樣喂螃蟹,誰胳膊粗誰說的就是對的, 男主組織了投票,頭腦靈活,不易管理,且身體瘦弱,當然被考慮第一個處理掉,最壯的打最弱的肯定優(yōu)勢大,獲勝的概率也最大, 如果你是船員,作為一個理性人,你會不會質(zhì)疑壯漢的決定? 二.第一集里墻上有個標語let the gun do the talking,男主拿到槍后變成最強。(第一集和第二集都暗示了民主投票沒用,“槍”才是話語權(quán))
我們從男主的角度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問題一:片中有幾秒鐘的一個片段,船外魚吃魚,冒鮮血的畫面,二十二分鐘的短劇,作者展示這個畫面肯定有用意,也就是說,這片海洋環(huán)境,如果不是近島,不論誰乘小船出去,都必死無疑。 問題二:要不斷給螃蟹吃人肉,且不能讓螃蟹一次性大量進食,要逐漸投喂,那么先投喂誰?以什么理由投喂?如果不把船員的心安住,有槍也無濟于事。 針對上面兩個限制條件,有下列疑問: 1.明知道手里有槍.他說的所有話都是對的。為什么還要用抽簽表決的方式? 表面上給他們一次機會,船員若選擇舍己為人,將告知其火燒螃蟹計劃, 實際上是穩(wěn)人心,拖延時間。 2.全員都選擇輝登島的前提下為什么先殺兄弟二人? 兩兄弟是最早的抱團組織,抱團組織必須扼殺在搖籃里。 3.大伙私下里決定要暗殺他,被他發(fā)現(xiàn)的時候,他為什么不直接殺人,而冒風(fēng)險等他們來刺殺他? 片中設(shè)計成螃蟹突然出現(xiàn)要求對話,男主和刺殺者對話被打斷,和螃蟹對話完成后有大把時間清算,而男主沒有, 表面上是再給他們一次反悔機會,看他們怎樣選擇。實際上理由同上,要盡量拖延時間,穩(wěn)定人心。 4.就算把螃蟹帶到島上,船員也未必能全身而退,飛鳥盡良弓藏,螃蟹上島第一件事就會把船員統(tǒng)統(tǒng)吃掉,按視頻前期螃蟹的殺人速度,他們一個也逃不掉。 所以絕不能帶螃蟹上島 那為什么不提前告訴船員他打算火燒螃蟹的計劃? 表面上男主給了他們兩次救贖的機會,實際上沒有。 這里有人會質(zhì)疑,男主如果是真的想給他們機會救贖呢,(跳到文字最后,有解釋) 以上幾個問題,作為一個理性人,如果你是男主,你會怎樣抉擇? 接下來我們從其他船員的角度思考, 1.為什么不選擇無人島登陸? 選擇輝登島九死一生,選擇無人島十死無生。 2.為什么集體決定刺殺主角? 因為他的無人島決定十死無生,暗殺男主則有一線生機。 3.如果一開始男主就告知火燒螃蟹計劃會怎樣? 從一開始大伙選擇舍棄男主開始,結(jié)局已經(jīng)注定了,男主的兩次試探毫無意義,換句話說,一開始大伙讓男主喂螃蟹的時候結(jié)局就定了,表面上給兩次機會,實際上沒給,拿最后躲箱子里的人舉例,他沒參加最后的刺殺,應(yīng)該算救贖了,但男主并沒給機會,拿第二次投票的事審判了他,其實男主拿第一次投票說事也行,本質(zhì)上沒區(qū)別。 綜上,我認為男主并不想除自己以外的任何人活著,兩次救贖設(shè)定是編劇導(dǎo)演的迷惑手段。 未經(jīng)他苦,莫勸他善。男主是否報復(fù)和怎樣報復(fù),都無可厚非,不應(yīng)在道德層面攻擊。但從片子給定的這些信息看,男主并沒有想給他人活著的機會。
編劇沒有思路可以不用硬編
懷疑你們這一季是不是想賣玩具???第一集賣貓宇航員,第二集賣人頭蟹,第三集賣宇宙水晶球小夜燈,還會白噪音念詩,第四集亡靈火焰墓地微縮模型,第六集蟲族標本實驗瓶,第七集生化蝎大戰(zhàn)老鼠,最后一集女兵人+彩妝盤+耳塞。愛死機這個IP越來越雞肋了本來第一季亮眼的也就一兩部,好像在看質(zhì)量參差不齊的學(xué)生畢業(yè)作品展,為了一部片看了十部片,你們制作者不應(yīng)該幫我們節(jié)省掉這個挑選佳作的時間嗎。本季讓我感慨人類想象力之匱乏,短片之難拍,沒有愛,沒有人類,只有冰冷的死亡。
融合賽博朋克,克蘇魯,廢土,海盜,蒸汽朋克為一體的視覺盛宴,有的時候真的會感嘆,原來動畫已經(jīng)可以做到這種程度了…
吉巴羅的風(fēng)格太奇妙了,近乎實景化的環(huán)境背景和錫箔質(zhì)感的人物渲染兩者搭配出了一個詭異感十足的凄慘故事。不得不說那段“河中艷舞”太戳了。
你以為我是埃隆馬斯克?不,我是你主子!?。?/p>
建議名字就改成死機
第三季(×)真正的第二季(?)
無聊至極,每個所謂反思都陳舊不堪,2022年了還在重復(fù)幾十年前的人類末日想象
相當一部分超過第一季 更讓人驚喜的是 在很多地方看到了藝術(shù)家對西方美術(shù)史中大師的傳承 這種創(chuàng)作理念能不能對國漫有點啟發(fā)呢 中國美術(shù)史上那些丹青墨寶 寺觀雕塑 能不能也用到我們的當代化影視里呢 重點說說糟糕航行 吉巴羅美術(shù)致敬克林姆特 糟糕航行的造型就是神還原席勒 雖是短片 但已有大片的完整性 除了對人性的細膩刻畫 政治隱喻也拉滿 船員們一開始就跟男主劃分了陣營 與男主對立起來信任崩塌覆水難收 而男主格局更大 獲得武器后 籌謀拖延對付螃蟹而非急于絞殺異己 大義救島民實乃順水人情 自保才是本能目的 而貪婪的螃蟹對奴隸的反殺渾然不知 最后肥到出不了艙 其實貪婪必自斃 順從即反抗 格局生智慧 立場定生死 最后小舟上的男主 又會不會葬身鯊口呢 或許糟糕航行本就兇多吉少 而輝騰島民這次幸免于難 下次呢
這個系列但凡跟美國大兵(或者軍事行動)有關(guān)的集都賊無聊,但就是每一季都有美國大兵
怎么?你以為能上火星的是馬斯克?
第二集封神,人類勇氣的贊歌。
第三集“the very pulse of the machine”簡直!!肉體終將消散,靈魂獲得永存。
依然無法超越第一部的一集一個導(dǎo)演,這一部雖然比第二部好多了,但是很明顯大部分都是以血暴為主體尋求刺激。會相對單調(diào)和審美疲勞,不過總體還是很不錯的。比起大部分的暴力感官,還是喜歡木衛(wèi)一和金屬女,因為這兩集在美學(xué)和思想上都做到了極致。
不用說,第二季拉胯成那樣,這一季閉著眼睛拍都會比第二季好。但還是比不上第一季,因為這一季太同質(zhì)化了。第一季里你能感受到幽默 血腥 溫馨 等等,有時甚至還能給你一點哲思。但這一季只有血腥 血腥 血腥 血腥 驚悚 驚悚 驚悚 驚悚,就像預(yù)告片里說的那樣“挑戰(zhàn)你的極限”。愛不多,機器人是有幾個,但最不缺的是死亡。最喜歡《機器的脈動》,看完甚至有點小感動,次之是《迷你亡靈之夜》,再大的事放在浩瀚的宇宙中也就是個屁。
《迷你亡靈之夜》:人類:末日啦 核平啦 我們幾十億年的偉大星球就這樣毀于一旦啦 宇宙:笑死 根本不在乎
愛死機第三季滿血回歸,阿爾貝托·米爾戈的第九集《吉巴羅》太震撼了,其次是《迷你亡靈之夜》《恰是那臺機器脈沖的顫跳》,兩位大佬的《糟糕之旅》和《蟲群》也是水準之上,這一季整體的質(zhì)量比第二季強太多。
1、鏘鏘三人行2、蟹工船3、木衛(wèi)一 or ……伯頓走路4、小死亡5、熊攻6、蟲族7、人鼠之間8、克魯蘇的凝視9、泉州新娘
你在期待誰?伊隆馬斯克嗎!怎么會有愛死機這么好的東西啊!第一次看愛死機的人就和從來沒看過3d電影的人看阿凡達一樣!太牛了太牛了
第一集吐槽當下,以及貓咪是文明的希望,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