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這部電影的期望很高,不僅僅是演員,幕后的人也很有才華。影片中有讓我開懷大笑的時刻,也有讓我心潮澎湃的時刻,但這些時刻太少,間隔太長,不足以讓我完全沉浸其中。我想大多數(shù)觀眾都會有同樣的感覺,就是同時發(fā)生的事情太多!這部電影的時間為90分鐘,但感覺上卻比這長了很多。當結局終于到來時,它是堅實的。
故事的角色最終團結在一起,給人帶來一缐希望。電影《當你拯救完世界When You Finish Saving The World》最棒的地方之一就是芬恩·伍法德扮演的角色對著兩萬名直播觀眾演唱朗朗上口的曲調,在這里,你永遠不會忘記他有多少粉絲,因為他每20分鐘左右就會提到一次。
在某種程度上,Ziggy和他的母親之間的隔閡讓人產(chǎn)生共鳴,但故事往往很難找到自己的定位。作為在日舞影展首映電影,我期待更多.
獲得奧斯卡獎提名的杰西·艾森伯格,導演了他的電影處女作,作為第一部故事片,他做得不錯。這部2022年日舞影展的開幕影片,它非常容易被遺忘。剪輯打亂了節(jié)奏,不受歡迎的角色有時也讓這部電影很糾結。
最終,他們得到了某種程度上的救贖,但在這一點上,為時已晚。
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略高于負面,因為它有趣的概念,出色的表演和配樂。
杰西·艾森伯格首部執(zhí)導影片,已入選過圣丹斯電影節(jié),這次又被戛納選為平行單元影評人周(semaine de la critique)的開幕影片(Film d'ouverture),勢頭不小(所以六并沒有搶到首映票,沒有看到杰西嗚嗚嗚)。首映過后的第二天早上看到影迷場的早場,為整個影節(jié)我本人觀影最忙碌的一天,開了個好頭。
影片講述的故事,并不像之前在網(wǎng)上搜索得到的簡介是講述三個青少年的故事。這部影片的故事內(nèi)容完全就是講述一對怨種母子關系的美式輕喜劇。影片中最慘的人明明就是完全被遺忘的父親(且其在敘事環(huán)節(jié)中毫無存在感,每次出場只為制造笑點)。朱利安摩爾的每場表演都把握得很好,所以每當影片里的zoom-in更加靠近其角色時(非常明顯的影像特點,zoom是情緒的積累的過程),她都很好地把握住表演的分寸。壓迫感強,優(yōu)越感明顯卻沒有惡意,獨立又敏感的女性形象立住了??赐暧^眾不會去評判“這個母親怎樣怎樣”,而是會說“這個女人如何如何”。這點很重要。包括和母親相似又對立的兒子的形象,也沒有因為母子之間的矛盾讓人牙癢癢地痛斥他“真是個不孝子”,只會在他又一次弄糟事情之后說出“Quel con !”(SB青少年)換句話說,該片雖是講母子關系的家庭劇,但影片并沒有把連個主要人物框死在“母親”和“兒子”的身份之下,更多被描繪的是他們在職場和學校里遇到的麻煩。
這些麻煩折射出他們性格或內(nèi)心的缺陷,只不過這份缺陷實則是源于他們打結的“母子關系”。所以簡單來說,劇情的設計是一個跳出家庭空間框架,展現(xiàn)人物的[假性]成長,在失敗后又再次回到根源的情感疙瘩的逆流:先展開又回歸。(節(jié)奏也把握得很好,每個幽默的包袱就現(xiàn)場的觀眾反應都是響了,也算是展開了。)
但影片進入母子之間矛盾關系的過程是緩慢的。他們經(jīng)常安于別扭卻穩(wěn)定的關系,只有在收到外部刺激的時候(對兒子來說是追求討論政治話題的女同學,對于母親來說是她在工作中遇到的另一對關系融洽母子),才想著修復。這種點撥的瞬間是真實的,但這種單向的情感涌動,對于被動的接收者來說是否也是自私的?但無論是真情還是自私,杰西都很樂于拍攝。因為他本就希望如此真實地呈現(xiàn)這兩個角色的優(yōu)點(他們的真誠),但更多是他們的缺點(愚蠢和壓迫感)。當最后向外投射的情感以失敗告終,那些源于內(nèi)心的愿望,那些對自我的失望都需要最根源的消解,有種解鈴還須系鈴人的感覺。影片結尾的確是這么個走向,但并非是老套的和解戲碼或抓馬的爭吵或悲觀的循環(huán)往復。我覺得主題曲的一句歌詞能很好地概括影片最后一場戲的含義:[Never crash, Never meet.],與其說最后一場戲是兒子和母親的和解,因為他們都看到對方另一面,不如說他們就像兩條平行線,兩條方向相反的高速公路上的汽車。影片最后一幕,就好像是兩輛車在擦肩而過時,相互探出窗對視的一秒。
影片整體很符合杰西的一貫風格(包括其小說《吃鯛魚會打嗝》的文風),會在幽默戲謔的同時,有一些真情流露的片段,但很快這種溫馨感動的氛圍就被人物一貫的“作風”(不恰當?shù)淖猿?,與生俱來的高調或像影片中兒子角色無可救藥的愚蠢)打破,就好像在反復宣稱:浪漫是有的,也是真實的,但一定是短暫的。只有shit一樣的生活和每個人丟不掉的本質才是長久且穩(wěn)定的??梢哉f是非常典型的游樂園把戲,象征現(xiàn)實的槍管里偶爾開出一兩朵花,賺得一些歡呼或眼淚,但馬上又在手與手的變換中化成閃亮的碎片,消失了。偶爾去游樂園看一場小丑秀沒法改變每個人屎一樣的生活,看一場電影也辦法緩解見面就吵架的扭曲關系。但這些演出(spectacle),能讓互相忽視的假裝和不絕爭吵的嘴皮子【停!然后看!】
作為第一部作品,遠算不上驚艷,又比勉強及格好一些。起碼在密集的影展觀影氛圍里讓人感到輕松,同時又能在散場的時候讓大家聊個不停,達到對觀眾生活有點撥的效果。但也止步于此,不知道杰西日后的創(chuàng)作會不會延續(xù)這部的美式社會家庭喜劇的套路,配上伍迪艾倫的多產(chǎn)buff和眾多行業(yè)內(nèi)演員和制片人的支持另辟天地,拭目以待咯。
這簡直是一個有想法的演員自己寫劇本拍電影的反面教材。關于直播,關于階級,關于白人中上階級的家庭困境,這幾個點的聯(lián)系已經(jīng)建立起來,劇本已經(jīng)非常積極去編沖突編劇情了,可惜無法將電影的節(jié)奏給帶起來。朱麗安摩爾所飾演的成功白人中年婦女,面對一個不聽話的兒子和沒什么交流的丈夫,在幫助別人時偶然遇到了善解人意的高中生,欲幫助其讀大學跨越階級,且在年輕男孩身上找到了一點生活的情趣,在即將越界的情況下,男孩思想因階級所限,無法意識到教育的重要性,同時也拒絕了摩爾的幫助,也斷了摩爾生活中偶然一束光,與此同時摩爾兒子利用直播打賞賺取落后地區(qū)人的錢,認為這是一種成功,卻被其喜歡的女同學認為這反而是利用政治和文化去落后地區(qū)剝削的體現(xiàn)。摩爾和移民男孩的隔閡,正如摩爾兒子和黑人女同學的隔閡一樣。
可惜,結尾還強行讓摩爾和兒子達成某種共識,家庭關系由此和解。這無疑是白人中上層階級的自欺欺人。仿佛用那種虛偽而開心的語調說著:“哦,你好棒,你是如此的優(yōu)秀,我們過得好(指階級),你們也過得好,世界豐富多彩,世界真美妙?!比欢銈冊趧兿魉麄儼。w面與安逸的事業(yè)你們都霸占著,臟活累活都是他們做著,也時不時來點鼓勵的話,有時流著眼淚,繼續(xù)說著:“你們真努力,困境深表同情,要面對困難,生活是美好的?!币苍S導演是想反諷,但我看不出來。
電影最精彩的一段,心情好的摩爾陰陽怪氣地邊唱歌邊跟兒子吵架,這可愛的中年人婦女形象無比生動??吹萌斯笮?。我想,也許只有部分中上層階級體面的吵架方式,值得學一學,可是,有錢了,誰還不是個體面人?
雖然成片不好,但本片關于生活中較新的元素(直播)和雖然沒拍好但有潛力的主題,以及摩爾的表演,也勉強能看一看。
為什么我一直強調這個故事的潛力很大,我想杰西·艾森伯格作為一個演員也感覺到了,微妙的倫理邊界無論是商業(yè)片還是文藝片在西方都非常受歡迎,而本片在劇本如此拉胯和鏡頭語言僵硬的情況下,摩爾這條線的感覺還是拍出來了。這是飽受政治正確折磨的西方電影的福音,一次沒有證據(jù)卻有甜頭且還光明正大的集體出軌。加上再熟悉不過的白人中產(chǎn)家庭常態(tài):不聽話的子女,流于表面互相尊重時刻禮貌卻沒有激情的夫妻關系。然后再來點不太深刻的反思,比如片中的階級。簡直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精神鴉片。
最后屏幕上放著兒子過往的錄播,一如你當初在《社交網(wǎng)絡》片尾的樣子,學得不錯,但用錯地方了呀,兩人關系不成立。
太急了,劇本還需打磨。至于導演還是找其他人吧,海加李維(《婚姻生活》),塔瑪拉詹金斯(《私人生活》),薩姆門德斯(《美國美人》),德里克斯安弗朗斯(《藍色情人節(jié)》)……太多導演能拍這類電影了。
每次看到這種潛力巨大的故事拍爛了,都覺得很可惜。
聽說是講越溝通越完蛋?這題我會啊
//哈哈哈前邊這句話怎么回事!
怎么說,我們卷老師不僅愛演令人討厭的人,還愛寫令人討厭的人…每個角色都讓我想講句媽的智障…媽對別人家兒子毫無邊界感,兒子荷爾蒙蒙了心飄得不行又拼命討好女同學,女同學高談闊論宏大議題,父親隱身一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這么看被家暴母子反倒是正常人了。
我真的很不喜歡看這種細碎的沖突…最后母子都在外受挫,終于要自我剖析開始解決問題了,啪,他倆倒和解了!捏嗎的,how the hell is this even possible! 內(nèi)部沖突不會因為共同面對外部沖突就自動消散好嗎…這不就是看得我想退場的deh下半場…(也許生活中就是這樣的,“湊合過吧還能離咋的”,但是作品中真的很討厭這種設定…)
最后快結尾倆兒子學校走廊里相遇有點棒,世事皆關聯(lián),情緒卻不相通。不相通但卻能互問一句what's up(是這個意思吧反正就是簡單打招呼)。打個招呼就挺好的了,人類到底為什么要不停嘗試互相理解互相溝通…不是一個世界的人就不要強融了啊…有什么和解的必要嗎……
說是jesse寫自己,沒太覺得,但倒像是他寫的風格,全是細碎糾結小人物,又夾雜大議題,偶爾冷幽默一下。不知道他有沒有想諷刺,但我看見突然氣候變暖是覺得嘔省省吧
另,說句實話,這片兒真白啊,反思和反諷也很白…(真的白得太絲滑了,導致我并沒有看出來反諷,但是反諷是jesse的第二生命,應該在反諷的吧)
鏡頭沒什么特別出彩的地方,片尾曲風格有點熟悉,果然是我聽過的歌手,噫。
what a strange woman!
(小學生讀后感,不屬于公共影評) 電影最出彩的地方是塑造了Evelyn這個角色,救命啊,摩爾姐別太會演,和ziggy小學雞互掐那段看得直拍大腿怎么能這么自然的,和同事說幾句話就搞得對方以為要炒她也是沒誰了好崩潰……和kyle bond那幾段明顯社恐應激式熱情已替姐尷尬到捐出腳趾……總之小卷說得很準,Evelyn是a juxtaposition of coldness and warmness,只不過我覺得她的coldness不是來自her security about herself,而是her disappointment towards people。that's why she wants to hold on to Kyle that much。 導演風格上卷主要是很萌萌,搞得Evelyn也很萌萌,風馳電掣的紅色小車(看起來是電動的,吉他都放不下),非常sophisticated的同時又非常幼稚(受不了了姐為什么????),兒子角色名字都很好記是萌萌的雙音節(jié)詞(kyle, ziggy),動畫片配樂,下面必須展示一下Evelyn搜ziggy表演片段時圓圓眼鏡認真臉鏡頭,把我們一個性格復雜的職業(yè)社工人拍這么萌是合法的嗎(圖一會兒加):
電影比較大的問題是敘事節(jié)奏,一開始以為導演是在配合內(nèi)容的尷尬感才這么剪的,后面發(fā)現(xiàn)就是單純的敘事節(jié)奏問題。感覺就像編劇想到了許多有趣的片段然后把它們拼在一起(缺乏整體性),人物情感線索和情節(jié)發(fā)展都不夠流暢。這個問題嚴重影響了結尾的可信性,盡管從第三視角,我們可以看到:最終將ziggy和Elevlyn聯(lián)系在一起的是一種人際交往的失敗的經(jīng)驗,但單從人物各自的發(fā)展線來說是看不出來的,因為他們彼此并不知道彼此的失敗。ziggy可以用guilt來解釋,被Lila罵醒決定從小事做起認真對待politics;而Evelyn的轉變則較為復雜??梢赃@么說,她的轉變來自于她意識到自己對ziggy存在基于道德產(chǎn)生的傲慢,這種傲慢蒙蔽了她,使她拒絕理解她的孩子。幫助kyle就是基于這種傲慢產(chǎn)生的。(這么解釋的話Evelyn真的非常幼稚又充滿占有欲,她非常急切地幫助kyle、給他ziggy的帽子、送他ziggy不肯吃的晚飯,是因為她在急切地對空氣中的ziggy證明:你不愿意當我的好孩子是吧,那我另找一個!這才是我的兒子,你個小自私鬼才不是我的兒子呢?。┖蚹yle的爭吵使她意識到自己強硬的投射,更重要的是,kyle擔心自己和媽媽會被提出shelter這點提醒了她:她的私人感情所恰恰基于的道德優(yōu)勢,現(xiàn)在正受到她的私人感情的威脅。Evelyn的故事是一個關于人際失望和道德自省的故事:對兒子失望,找代餐,然后被自己的偏執(zhí)打醒。
這個故事本來可以很精彩,但失敗之處在于????把ziggy刻畫得太弱勢了????,看到之前導演的采訪說這電影里ziggy是他本人的投射我就暗叫不好,按照解析艾的自貶傾向和他對藝術行業(yè)的悲觀態(tài)度,搞不好ziggy這個角色會被刻畫得很弱。結果真的很弱啊,他媽的,如果這電影是個辯論賽我都想替ziggy搶麥了(芬寶:沒有人為我發(fā)聲嗎???)。在art和politics的價值辯論中,有一個核心要素被忽略了:自由。事實上,母子關系-Evelyn的「占有欲」和Ziggy(本應該有但在電影里沒有充分展示的)「掙脫」可以形成一個絕妙的art-politics關系隱喻,政/治總是在試圖控制藝術表達,而藝術表達以純?nèi)坏淖栽跒槭姑?,獨立于?治表達本身。ziggy有很多次機會表達這一點,比如在lila的詩朗誦會上,他可以說「我以為political art都很糟糕,他們總是用錯誤的工具表達錯誤的意思,而對真正重要的東西視所不見」。當lila批評他犬儒時,他可以唱那首和朋友們分別的歌,「我贊美友愛。贊美這種唾手可及的人與人的關系。我不相信那些遙遠的東西是真的,值得分裂這種友誼」。在小汽車里,當Evelyn說「you're my little ally」時,Ziggy可以告訴她,「這就是問題所在,媽媽。我不想做任何人的盟軍。」
而ziggy的轉變應該是因為認識到藝術-政/治關系的復雜性,即它們不是完全分離敵對的。Lila的詩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ziggy完全可以驚訝于「我本以為political art都很差勁。但你的不是,你的詩是真的!它是從生命本身來的,政/治就是你的生命本身?!雇瑫r,ziggy可以看到自己的音樂處在一個緊密聯(lián)系的外部世界中。他完全可以知道有位經(jīng)常給他打賞的粉絲天天上網(wǎng)是因為她被lock/down在家,而他的音樂幫助她忍受了某種不幸的社會結構。他意識到自己活在泡泡里,他開始渴望一種真實的審視——他開始理解為什么有些藝術作品是“偉大”的。于是他開始希望觸及那種真實,就這樣開始,從lila,從媽媽。
試問,難道一個輕蔑、堅強、聰明、自私,時刻愿意為自己的自由出頭、像所有青少年一樣偏執(zhí)地相信對錯、相信真的人,不更值得擁有他的聲音嗎?如果你的“反派”沒能打動觀眾到鼻尖一酸,那你的英雄也是軟弱的,你的故事只征服了虛無。此外,對ziggy的互聯(lián)網(wǎng)生活刻畫有一個嚴重的錯誤,就是編劇為了表現(xiàn)ziggy的自大讓他到處說「我的直播賬號有23000粉絲」。事實上,網(wǎng)人和互聯(lián)網(wǎng)的關系不是這樣的。現(xiàn)實生活和互聯(lián)網(wǎng)世界之間有一種絕對的割裂,你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取得的一切,只有在這種隱秘的割裂和背叛中才成為真實。在網(wǎng)上小有所成的人在生活中的傲慢是這樣的:「你們的現(xiàn)實生活有什么重要的?我在我的小世界里創(chuàng)造了一切,你們都不懂得。繼續(xù)在無聊的現(xiàn)實世界里沾沾自喜吧。」這就是為什么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少有人會積極開示自己的網(wǎng)絡身份,就是為了維持這種反差的卓越。
由此推理,ziggy和lila第一次見面用爭吵開頭更好。比如lila在和朋友們爭論,ziggy在練琴,ziggy不堪其擾打斷了她們:「你們就不能小聲點嗎?」lila的朋友反駁他,「是啊,好的。相信你的音樂如此重要以至于它和????外交政策影響到同樣多的人呢」「這我可不知道,老兄,」ziggy冷淡地看著她,「但確實有23000雙耳朵在等著這首新歌。」
這可比原作笨比ziggy有力多了……真的會有原作ziggy這么傻的青少年嗎感覺解析艾過于低估了自己十八歲之前的智商以至于冒犯了觀眾……總之這個本子概念有了,但完成度(劇本-人物設計,剪輯,攝影)不是很高。編劇的天平是傾斜的,導演則有一些新手錯誤(敘事不熟練),建議是回去上學剪十部學生作業(yè)出來!卷老師你自求多福吧!
(感覺自己批評得太狠了還是拐回來夸一下,至少卷的性別意識還好,看著不難受,Evelyn非常出彩,確實做到了humanize social worker。生活中小小的尷尬、錯位和人際關系的割裂都捕捉得很好。導演的個人風格萌萌家庭小清新展示充分。不過還是那句話,問題還有很多,卷師你自求多福吧!)
6.2 定位比較尷尬,說奇情沒有什么實際性發(fā)展,說家庭母子關系又拍得太淺,父親也趨乎隱形,感覺Jesse只是想拍這種人與人之間越嘗試越失敗的交流罷了,這點我舉雙手雙腳贊成。
3.5 文本型選手轉影像創(chuàng)作的極佳范例:扎實的劇本,過關的視聽,兩位出色的主演,基本不會出大問題。作為Audible同名廣播劇中角色Ziggy的延展故事線,讓人想要期待一個Eisenberg宇宙。摩爾阿姨中段一度于佩爾上身,怕她對別人家小男孩做什么可怕的事(劃去)結尾用high-speed train和parellel tracks把兩組人物溝通不能的困境收回來,并在割裂情緒中給了一個互相嘗試理解的美好愿景,可能是我最喜歡的部分了。Finn Wolfhard好可愛啊,口水歌也沒有那么水啦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寫著卷毛的名字…超尷尬超cringe,隔著屏幕我為每個角色都感到羞愧…
大部分都很好。一個有了兩萬粉絲的孩子就不知道真實生活是什么了。一個扮演拯救者的社會工作者同時也在用特權剝削別人。沖突對比設置得很好。但最后的和解也太草率了。
不知道卷毛是不是想到了自己兒時的社交恐懼癥,才會用導演處女作講述一個家庭巴別塔的故事。這對母子的溝通、與他人的溝通大多處于無效狀態(tài),越是努力越是不幸??吹搅藢а莸牟湃A和對Woke文化的關注,還有一些淺層溫情,唯獨沒有看到對深層隔膜的化解。
—— There are no shortcuts to any place worth going.
一部無效的電影
“你不必對政治感興趣?!碑吘共皇敲總€人都可以改變世界。
【Sundance 2022】一直很喜歡的Jesse Eisenberg做了導演,片子講的是母子關系,從格格不入到最終和解的過程,很主流很溫情的拍法(個人覺得音樂有些滿),應該有很多他自己的投射在里面。如果僅以處女作來判定未來性的話,不及多蘭有前途。
美利堅創(chuàng)作者還是沒有法蘭西西班牙澳大利亞甚至加拿大的敢寫(。//不過艾森伯格本身的創(chuàng)作性格確實更像是這樣的風格 別扭又清新 簡簡單單卻有些動人的細節(jié)//一方面是母親對兒子的情感需求一方面是兒子期望脫離對母親的依戀 這種狀態(tài)在原本就放大情緒的青春期和更年期的交匯中更加突顯 巴別塔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們打開了自己的心之壁 不愿交流也就不能交流//從伍迪艾倫到杰西艾森伯格到費恩伍法德 仿佛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代下的不同表征
網(wǎng)絡紅人得不到母親的喜歡,親子專家處不好和兒子的關系。家庭是人與世界的最簡單縮寫,理解他人沒那么難,可是做自己最舒坦,親或不親,愛或不愛,我們都注定將與真情疏離,就這樣吧,呵呵。
薩拉熱窩電影節(jié)。我喜歡劇本多過導演吧,最后母子都發(fā)現(xiàn)自己在人際關系中太clingy感覺好真實... 有些地方真的還蠻好笑的,結尾有點倉促。
這種簡單的人物小品式的作品,還是挺溫馨的。男主演活脫脫的年輕版的杰西.艾森伯格,他跟摩爾阿姨飾演的媽媽,兩個人加起來簡直就是艾森伯格自己吧;雖然母子兩人意見總是相左,但偏執(zhí)起來還不都是一樣的。
只能說很jesse
能將原生家庭與親子關系融合用如此輕盈的方式表達,卷西處女作大可以吹了。劇本結構與畫面質感雙出彩,有態(tài)度的人物塑形+流轉于深層的情感挖掘注定了「小格局」能講「大道理」。雙線劇情平行展開偶有交融,幾場母子戲臺詞生動針鋒相對;思想意識、家庭關系與價值取向非常「美式」,政治種族民主體制各種議題自然融入主線毫不生硬。除收尾稍欠情感鋪墊略顯突兀外,其余部分的表達與結構設計遠超預期。靈巧、生動、活潑、逼真,很優(yōu)秀!?。?/p>
作為處女作挺不錯的,杰西艾森伯格是有才華的。流暢自然真實,對woke的態(tài)度也是比較理性中立的。主角的舉手投足就是導演自己吧。家人之間的難以溝通,向外尋找自己為的共同語言,終歸于失敗。一度以為社工媽是要搞上那個少年了,后來想想這還是個巴別塔的故事,不是美國麗人,更不是法國片。就是結尾這個回歸有那么一點唐突,這個問題沒有那么容易的解答。
母親在凱爾這里受挫之后回到自己辦公室開始谷歌自己兒子的操作,中間的這個過渡地帶實在是太少了,還是少了連續(xù)性。只給了兩個大景,一個是在車里苦一個是在會議室里靜坐。人物也稍顯刻意明顯,人物本身有問題了自身無法察覺,所以劇作在挖掘這些問題,畢竟艾森伯格自己寫的劇本,自然少不了諷刺。最后母子分別失敗后重新見面,遇見和認識新的彼此。
【Sundance22】作為處女作還是挺不錯的,小格局下能把母子倆的關系和掙扎講的清楚和生動,最后結尾收的也很不錯,讓人物弧線變得很完整,感情也推向了高潮。PS,摩爾阿姨和Finn的演出都很好,甚至彌補了劇作中的不足。
The second hand embarrassment’s eating me alive.
想講的東西太多但拍得好普通…整部看下來覺得摩爾姨就是于姨附身,這故事要是放在歐洲拍,完全可以玩得很變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