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深夜放毒的KK醬~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這部堪稱是美食吃播下飯劇的《孤獨的美食家》!一如既往的暖色調(diào)美食畫面,果然是餐飯伴侶啊,反正KK醬已經(jīng)被看得到吃不著的精致美食,“虐”到狂補宵夜中了~
第一集“吃播主播”五郎就帶著我們?nèi)コ灾腥A料理,即使對這集所講的美食習(xí)以為常,但看著五郎吃就會莫名生出一股“我現(xiàn)在就要吃到”的沖動,在他精致的吃貨儀式感中,連手中普通的街邊肉包子都能變得極其誘人,當(dāng)你認真對待每份食物,也會產(chǎn)生一種飲食儀式感吧~
其實每次最被五郎打動的是他的吃貨哲學(xué),比如他每次工作結(jié)束饑腸轆轆的時候,堅決不隨便選擇走進最近的餐廳隨便填填肚子,不然就是俗稱的吃飯只是為了活著。假如吃到不好吃的,浪費了還會讓心情瞬間低到谷底。
于是對于美食家五郎來說,寧愿餓著肚子在中華街跑上幾回,也要找到今日的靈感美食-就是有時候腦子里突然想要冒出今天吃什么的念頭啦~于是這家中華料理店就被今日想吃云吞面的五郎pick了~
然后最可愛的其實是五郎在心里大段大段的碎碎念,從穿梭于東京各區(qū)的街頭,選定一家小店,走進店面坐下,觀察店內(nèi)的裝修和陳設(shè)、餐桌上的擺設(shè)、菜單的內(nèi)容、其他顧客的表情、隔壁桌客人點的東西、對食物的評價……
“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在那短暫的時間里,他變得隨心所欲,自由自在,不被任何人所打擾,無所顧慮地大快朵頤,這種孤高的行為,正可謂是現(xiàn)代人被平等賦予的最佳治愈方式”,這段話出現(xiàn)在每一集的片頭,也在傳遞著美食所帶來的一種生活幸福感吧,一起跟著五郎逛吃吧~
25歲生日那天, 我許下了兩個愿望: 讓自己慢下來 , 然后,與孤獨達成和解 。
孤獨的美食家, 一人食,深夜食堂, 這些治愈人心的與食物有關(guān)的作品,雨后春筍般的生長, 但是鮮少有女人的視角。
寫食物,其實是在寫生活,生活里的那些瑣碎日常,我并不佩服那些描述大場面的人, 就像從不將朋友圈里的有些posts當(dāng)真一樣,因為,那都是偶爾之舉,最佩服的, 是能將生活日常, 描繪的生動美好,懷著一顆好奇心,每日發(fā)生,仍珍惜以待。
與孤獨這個小怪獸搏斗的過程中, 我一直都敗下陣來, 輸?shù)淖藨B(tài),并不好看,好在, 我也不太在乎。當(dāng)周圍都是熱鬧和關(guān)切,缺少的,是獨處的這種靜寥和熬人。
就像有些時候一個人在飯店吃飯,大堂之中,卻也隱隱地不舒服, 就像是被拋棄在孤島上, 旁邊也沒有船可以逃離。
但有兩件事,仍需要如此慢下來, 吃飯和戀愛, 我都做的潦草, 而不精致,22歲,一個人在澳洲,跟著當(dāng)?shù)氐墓?jié)奏, 什么都慢悠悠, 但內(nèi)心是疑惑的, 我以后, 究竟要晃悠到哪里去?
24歲, 在媒體里野蠻生長,好多人都在辦公室放著一個個小行李箱,隨時都有人出發(fā)。我也開始學(xué)會, 見到不同的陌生人,見到所謂的行家里手時, 假裝自己一點都不緊張,假裝隨意的開啟話題。
所謂的生活,需要自己給自己驚喜, 就像這碗燴飯, 第一口,意外的發(fā)現(xiàn)是炸鵪鶉蛋,然后去找還有什么,素若杏鮑菇, 葷有牛蹄筋, 再往下慢慢翻, 才是白米飯,每日的生活底色,就是平凡無奇的, 但是, 我所能做的, 就是加一些料, 熬成湯汁,拌成燴飯。
看到第8季,所有的人都說這是最后一季。沒有再去過度關(guān)心美食好不好、顏值高不高,只是珍惜叔每一餐。以前在考慮,為什么是每次都在叔工作完了之后,會dongdongdong,大家都說啊,因為叔的工作關(guān)系,所以才能嘗遍各地的美食啊。尤其是這一季,很多時候轉(zhuǎn)的很尷尬,一定要在工作現(xiàn)場完成后之后,叔穿著筆挺的西裝,帶著一點略微便秘的表情,站在世界中央dongdongdong……后來想通了,原來成年人社會工作壓力最大啊,疲憊的時候不可聲張,因為總有人在旁邊偷笑你痛苦的模樣。這個時候,需要美食來安慰、需要孤獨去陪伴。世上本沒有完全相同的味蕾,所以孤獨才是美食最好的伴當(dāng)。第十集叔一個人坐在柜臺后吃一人定食的長鏡頭,溫暖的色調(diào)、溫暖的伴奏、溫暖的感覺……再見~ 人生一定要美好
昨天晚上看了第一集,吃的是中華料理,整條街是一條中華料理街,有北京烤鴨,上海故事還有好多,最后轉(zhuǎn)了很多圈,吃了一個小店,吃的是南粵飯,我一個北方人都沒有吃過,吃了酸梅鴨,云吞面還有中華煲仔,酸梅鴨我們這地方?jīng)]有,云吞面是我在大學(xué)的時候吃過的,餛飩和面相結(jié)合,湯很好喝,最后這一個我也沒有吃過,等有時間想去南方嘗嘗!
上個月我們推出了一篇關(guān)于孤獨的分享文章,“我一生中感到最孤獨的時刻”留言分享,分享個體對于孤獨的感受。
由此我想到日劇《孤獨的美食家》。這部漫畫改編劇在豆瓣上始終保持著9.3 - 9.4的神奇高分,2019年秋已進入第八季。
五郎,個體貿(mào)易經(jīng)營者,單身,穿著筆挺的西裝輾轉(zhuǎn)于城市各個角落,拜訪客戶,聯(lián)絡(luò)洽談,同時展開自己的漫游。每一集五郎都能找到心儀的美食,獨自一人品嘗體驗,然后帶著滿足怡然踏上歸途。
有人說,這部劇看一集就等于看了幾百集,但看了一集就想看幾百集。“孤獨的美食家”魅力到底在哪里?是孤獨,是美食,還是其他?
對孤獨的認同
“不被時間和社會所束縛,幸福地填飽肚子的時候,在那短暫的時間里,他可以隨心所欲,變得自由,不被任何人打擾,無需介懷地大快朵頤。這種孤高的行為,正可謂是現(xiàn)代人被平等賦予的最佳治愈?!?/p>
這是每集劇集的開場白,也是這位美食家的宣言--食物之于我,是幸福,是滿足,是治愈;孤獨之于我,是清靜,是孤高,是不被束縛。
一位網(wǎng)友感嘆:“我不是特別理解做什么事情都要被別人知曉的感覺,不喜歡和別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不喜歡被各種解讀,更不想要回答他人。這部劇真的是講訴了我心目中的一個理想狀態(tài)?!?/p>
如果“關(guān)系”意味著被束縛、不自由、不能隨心所欲,那么“孤獨”似乎是個很不錯的選項。那么孤獨到底是我們被動接受的,還是主動選擇的?
這要追溯到我們生命的最初。在媽媽的子宮里,我們溫暖、飽足、安全;我們尚且無法分辨“你我”;我們覺得自己和媽媽是一體的,自己和世界也是一體的,而我們在這個世界里是全能的。
這全能感遭遇的第一次創(chuàng)傷,是我們被分娩的那一刻。即使我們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毫無裝備的被丟到了火星上,那震驚與恐懼也無法與那次原初的創(chuàng)傷相比。從那以后,饑餓、寒冷、肢體的難以操控,都成了危及生存的重大問題。雖然一哭泣媽媽就會對我們進行哺育和撫慰,我們還是痛苦的意識到,我們并不能用意念操控媽媽 --我和媽媽是兩個人。那個曾經(jīng)“二人一體”的樂園,自此只存在于自己的幻想中,而我們也開啟了個體孤獨的旅程。
我們?nèi)耘f出于本能的和他人貼近,試圖找回原初的樂園。在這些嘗試中,我們收獲了一些美好的體驗,被愛、被關(guān)注、被抱持,也經(jīng)歷一些不好的體驗,被斥責(zé)、被控制、被忽略、甚至被拋棄。當(dāng)我們這些嘗試終于有一天在大腦中建立了足夠的鏈接,它得出結(jié)論:和他人在一起是好/壞的,我想/不想和他人在一起。
這就是個體對孤獨認同的過程。人并不是喜歡孤獨,只是不想再失望而已。
就像五郎,溫和而敏感,對周遭的人始終保持著疏離,劃出了明確的界限。界限外,他帶著欣賞看待世界與他人;界限內(nèi),他建立了一個清凈而獨立的王國,獨自居住、獨自營業(yè)、獨自吃飯、獨自漫游。當(dāng)五郎被熱心說媒的客戶、過于熱情的老板娘闖入警戒區(qū)時,身高1米88也已中年的五郎不免驚恐如無路可逃的小動物。
五郎在劇中幾乎沒有牽掛的人,每一集拜訪不同的客戶,光顧不同的餐飲店,角色來了又走,都沒有停留在五郎的生命中。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看著清凈的五郎,我們生命中的孤獨感也得以舒展,釋懷。
張藝謀說,其實每人都有孤獨感。喧囂中的人,內(nèi)心可能是孤獨的,這種孤獨是與生俱來的,有人多些有人少些,但內(nèi)心都渴望被安撫、理解。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dāng)同懷視之。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與沖突,父母配偶有時候也難以真正理解。
如果理解有些奢侈,那就學(xué)五郎去找些安撫吧!
食物給人的安慰
每當(dāng)對客戶的拜訪告一段落,此時的五郎,或欣喜、或滿足、或焦慮、或慍怒 -- 都會陷入一種強烈的感受:餓了!
隨著重復(fù)使用的拉遠鏡頭和漸進式配樂,五郎猛烈的被饑餓侵襲。他帶著焦灼的情緒,甩開大步尋找屬于那一刻的食物。瞬時間襲來的渴求是如此洶涌:不止要吃,還要吃自己想吃的;要馬上吃到,而且要吃到撐。
是不是像極了等外賣的你?
剛出鍋的炸豬排、滋滋作響的雞肉串,紅香綠玉的擔(dān)擔(dān)面,冷艷絕倫的生魚片……五郎在接下來的時間所做的事情就是:吃。從輕柔的開場到漸入佳境的中場,從洶涌的高峰到鄭重的收勢,沒有對話,沒有情節(jié),只有歡快的碗筷聲、激烈的咀嚼聲、兇猛的吞咽聲,與滿足的嘆息聲。
食欲是如此原始而動人,它驅(qū)動人將動植物的精華與自己合為一體。我們咬斷、粉碎食物,吞咽、占有食物,整個過程既充滿破壞性,又帶有建設(shè)性。當(dāng)我們所選擇的食物與我們?nèi)跒橐惑w并且沒有出現(xiàn)排異反應(yīng)時,我們覺得身心舒暢,安全而滿足。吃是本能,是欲望之火,是生存之光。
食欲是佛洛依德所謂的力比多,是原欲,又是個體與他人關(guān)系的表征。是與世界鏈接的方式,也是獲得快感、滿足的接口。
而母親是個體一生中最重要的客體,她決定了個體是否被滿足、被滿足的方式和條件。嬰兒啼哭時,給予食物意味著接納與贊許,不給食物就等于拒絕與責(zé)備,當(dāng)母親不睬或離去,嬰兒便感到需求無法被滿足的焦慮,這時候,哪怕把手指放在嘴里吸一會兒,給口唇帶來一些類似吃奶的感覺,也能暫時緩解這種焦慮。而這種“食物 -- 重要客體”的關(guān)系就在嬰兒的內(nèi)心保存了下來。
當(dāng)他長大成人,一方面,他與人的關(guān)系受到他與母親這個客體關(guān)系的影響;一方面,他固著在嬰兒期的關(guān)系挫敗也以口欲的形式表達出來。在他的焦慮、憤怒難以排遣,快樂、滿足無人分享時,如同那個充當(dāng)乳頭的手指頭,食物成了關(guān)注與贊許的替代品,替代了關(guān)系對我們的安撫。
英文中“gut instinct”意為“直覺”,而字面意思其實是“腸道直覺”,胃腸作為人的第二個腦,總是敏銳的表達著我們的情緒。強烈的食欲是身體向我們發(fā)出的信號:我們渴望得到撫慰,我們想要改變能量水平,我們想要更加安全和平靜。
所以,食欲來襲時,覺察一下自己處于什么情緒總是有效的。而滿足腸胃帶給我們情緒的撫慰,也總是成功的。
以食為鏈接,超越孤獨
如果五郎只是在孤獨的吃播,這部劇顯然不值這么高的分數(shù)。五郎帶給我們的不止食物的慰藉。
就像嬰兒什么都往嘴里塞,五郎也在用口腹感受著世界,和食物背后的人無聲的交流著。
觀察著,傾聽著,與共同進食的人悄悄鏈接著。
用豐富的內(nèi)心戲,通過食物和自己玩耍著。
在吃的過程中覺察著,思考著,成長著。
感受食物中包含的愛與關(guān)系,由衷的滿足著。
在五郎的吃播中,我們感到的不只是食物的感官刺激,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自己與自己之間的關(guān)系,溫暖而融洽。
五郎總是有一種直覺,能找到溫暖、舒適、美味的小店,似乎他能夠通過門面、手寫菜牌、出入的食客判斷它能否能夠滿足自己的腸胃。也許,指引他的不是食物的氣味,而是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的氣味,一家洋溢著愛與關(guān)切的店,食物勢必不會難吃,而食物里包含著的溫暖與愛,才是不斷更換的食單中從未吃膩的味道。
就像這家店的老板,為做出好吃的食物不顧成本,遭到老板娘的無情吐槽。
可老板娘又制定了免費添飯的制度,并且不肯添半碗飯,“強勢”的母愛呼之欲出。
當(dāng)我們厭惡孤獨的時候,真的是孤獨的錯嗎,還是我們既不愿別人陪伴,也不肯好好陪伴自己呢?
美國心理學(xué)家馬克斯威爾.馬爾茲說,能與自己娓娓而談的人不會感到孤獨。孤獨并不是問題,人本孤獨,我們總會時不時的去體驗它。孤獨的時候,我們能做的是,自己和自己在一起,感受自己,傾聽自己,愛自己。
孤獨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做的是,不封閉自己與世界的通道,不切斷自己與他人的鏈接,在一個愿意接受的距離,感受世界,傾聽世界,愛這個世界。
有時,孤獨與食物就像干柴與烈火,燃起熊熊欲望;有時,孤獨與食物就像水流與容器,安安靜靜流淌;有時,孤獨與食物就像黑夜與光,總是帶來一些希望,讓我們嘗到生命之味,如此美好。
暫時將每一季的第一集都刷過,是每個夜晚入睡前給我治愈的陪伴。大概因為這部劇和我的強烈的共鳴很多,不僅是吃飯。在這個世界上游游蕩蕩,四處尋找溫馨美好之所,習(xí)慣一個人坐下來品味,暗暗生出期待、糾結(jié)、驚訝、快樂、感恩、幸福等一切豐富的心理活動。那種快樂,和周圍的熱鬧無關(guān),只有自己一個人能品嘗,那種幸福所以不知疲倦的找尋,無法和他人分享,只有自己一個人能體會。 看叔吃美食,讓我覺得日常生活的平和與珍貴。也總覺得他的吃,傳遞了很高級的品味。比如他偏愛簡樸的食物,吃簡單的蒜味豬肉片,配大米飯,細品那自然原味,就被勾起眼角眉梢滿溢的幸福感。他會在點菜時仔細醞釀,無比糾結(jié),既要滿足對豐富菜品的好奇心,也要精心打算如何搭配相得益彰。在巡店上,更不同于普通饕餮客, 絕不跟隨人流尋香嗜辣,而是潛到街道深處,只走進被暗暗撩心的家常小店,這是克制的美食家之道。 這種良好品味幾乎使我領(lǐng)悟了如何更好生活——“我缺少的”并不全等同于“我需要的”,比起饕餮,只有克制,才能無比體察自己內(nèi)心,才能內(nèi)心飽滿地感受每一頓食物,心無旁騖地浸入生活的每段當(dāng)下。
看大叔吃飯真開心
不用看滿分系列。。。。
大叔永遠吃不胖。
看一集等于看一百集,看一百集還是忍不住要看下一集。叔一直吃下去吧!美食才是終極治愈。
全部8季都看了。陪伴著吃了很多頓飯!
第八季開播了,喲嘎達????我叔想必是想打消粉絲:尚能飯否?的疑慮,一頓飯點了我一天吃的量:脆皮鴨,鮮蝦云吞面,臘腸瑤柱煲仔飯和經(jīng)典的烏龍茶,末了還加一份鹽焗雞,都是特別管飽的食物,臘腸后期肯定會膩啊,好在最后打包帶走了鹽焗雞,替老人家捏了一把汗。久住大叔點的臘肉炒芹菜,干炒牛河和紹興黃酒也很不錯。嗯
完全是感情分了
這個劇呢,不用看完全劇了,反正劇情萬年換湯不換藥。吃,就是唯一且永恒的主題。
大愛,不知不覺已經(jīng)相伴了七年!被治愈;不自覺地嘴角上揚;滿滿的幸福感;餓著看太受罪,真是感慨萬千,抵擋不住美食的誘惑;有趣的開頭,熟悉的配樂,照常的行頭,叔的表情包,活著的一大動力就是希望能一直跟著五郎叔吃遍全世界大街小巷的各種美食,始終都能保有新鮮感和令人嗨皮的樂趣。
看到叔就餓~這個越吃越瘦的男人~
5千日元一頓飯!看叔吃飯真香!
只要繼續(xù)下去就是萬幸了,滿分不解釋。
叔,你現(xiàn)在一點也不孤獨,大家一塊陪著餓,你卻自己吃?
人間幸福注入器。見證了叔越吃越多,越吃越瘦!
一年一度的美食A片又來啦!
新的一季感覺更關(guān)注吃了 劇情很少 深得我心
一如既往的五星,但是已經(jīng)能看到疲態(tài),日本的飲食拍來拍去都是那些啊
豆瓣簡介里那句“圍繞‘勿忘初心’”真是要笑死我了 是沒有別的詞可以用了嗎 這么自信?
太喜歡看叔吃了,大愛
又到五郎陪吃飯的時間啦!新的一季也要 お愿いしま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