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因為俞老師的“驚鴻仙子”也略微知道俞飛鴻老師的存在,后面因為俞飛鴻老師在微博上的言論和《十三邀》中的談吐讓我越來越關注她,我感覺影片中袁元這個角色和她有相像之處,都是比較獨立做自己,我想年輕時候的俞老師肯定也有過這樣的掙扎時期,人生的選擇非常重要,女性對于事業(yè)和家庭的選擇尤其關鍵,惠子存在的情節(jié),是在陳述當代女性選擇的艱難,這個時代處于女性獨立意識進程中意識覺醒的初期,所以女性無論做何種選擇,都不可能走得順利和過得圓滿,總要經(jīng)歷一個不被理解到理解最后原諒的過程。
電影呈現(xiàn)了袁元生下惠子和不生下惠子的兩種結(jié)局,袁元最后都得到了原諒,救贖了自己。電影的結(jié)局總是美好的,我覺得生活中倒未必能這么圓滿,各人有各人的執(zhí)念,生活里臨終還未被原諒和救贖的大有人在。突然蕭伯納說的那一句:“要結(jié)婚的就結(jié)婚去吧,要單身的就單身去吧,反正最后你們都會后悔的。”
人生總會有或大或小的遺憾,總是會向往沒有經(jīng)歷過的生活,痛苦與歡樂是成對出現(xiàn),看似分離又互相聯(lián)結(jié)的,所以看開些吧,放過自己,就像李誕說的“開心點吧,人間不值得?!? 說個題外話,可能是因為是中日合拍的緣故,在看這部電影時我總能回想起石黑一雄的作品《遠山淡影》中的情節(jié),很多讀者看完這部作品的反應,和看完這部電影的反應一樣,也表示看不懂,情節(jié)隱晦克制而平淡,對情節(jié)捋不清,真假難辨,這也是作者故意而為之。為了自己更好的發(fā)展,故事里的女主人公悅子不斷的變更住所,對女兒景子的身心毫不關心,即便后面移居英國過上了更好的生活,童年的經(jīng)歷未得到疏解導致了景子的自殺,悅子也是為了讓自己好過一點選擇了說謊,把自己當成了過往生活中的自己和女兒生活的旁觀者,還添加了許多對小時候景子的關心愛護,或許這樣她心里才能好受點,不過《遠山淡影》的主題更加宏大,還探討到了二戰(zhàn)和移民問題對于女性的影響,說白了,個人的命運放到整個人類歷史上看,都是有跡可循的。
入冬后貓的叫聲像嬰兒在哭。我在沙發(fā)上烤火,它也在烤。它烤起來很累的,一會兒就跳到地上散熱,散得差不多了,又跳上來烤。它是黑貓,但黑得不均勻,吸熱也不均勻,總有地方烤不到,有的地方又快焦了。一直拿濕鼻子對著我出氣,才會夢到一直是在親誰。 夢里貼著冰涼的鼻子,我還在搶,搶鼻子里呼出來的最后一絲熱氣,好像這樣就可以留住她。當我反應過來,抱住的只是一具尸體,她也在看著,看著自己被輕薄的模樣。當發(fā)現(xiàn)我也正看她,盯住我抱的,就只像是盯脫下來的一件舊衣裳。 說,人死了都看不見臉的,不要了。 說完笑了,人在笑里融化。抱著的就只像是一捆干柴,一把火點了,記憶里就只有那捧灰的樣子。連那聲不要了,也只像是過往的風在說話。 這聲音跟我媽說話的聲音很像,突然就聽醒了。 想起了很久前的那個夢,夢里坐在馬車上,背后是顏色不一樣的天空。覺得很稀奇打電話告訴我媽,用《一百年很長嗎》里邊旁白的聲音拖著嗓子念,你一定想象不到這兩片顏色不一樣的天空是怎樣的交接在一起,你坐過這個季節(jié)傍晚的馬車嗎?即使你腳下堆著的是顛沛的行李,但當你像我一樣,是被這蕭瑟帶動,就像是秋風刮過了一個世紀。醒來簡直覺得活色生香,驚于自己記憶力的同時又覺得十分不值,醞釀了一整個白天的睡眠,現(xiàn)在直接把自己嚇醒。 小時候也總是被嚇醒。我媽安慰我說,因為她懷我的時候總想把我打掉,所以我生出來膽子才這么小。這樣的解釋很牽強,到現(xiàn)在也沒想明白她怎么會以為這樣的解釋可以安慰到小孩。 說到出生就要說那場雪。 我出生那年趕上了盆地迄今為止最大的一場雪。不是零星的,而是簇成了真正的雪花,從山邊擁到城里最后落在我?;顒拥膹S區(qū)公園。貨真價實地鋪滿了,能踩出腳印,堆起的雪人齊腰高。之后就再也沒有那樣大的雪,回憶起來也好像是不真實的。那段不真實便形成了我成長過程中最深刻的質(zhì)疑。可能潛意識里就有一段放不下。 每聽說哪里又下雪了,就想起那個掛滿積雪的廠門。想起它同那天的余暉一起落在銹鐵欄桿上,玩鬧的人稀奇夠了,它便獨自承接著那天的黑夜,樣子很肅穆。又想起廠門口那個沒有結(jié)冰的小池塘,我繞它一圈一圈跑著,跑高跑大了,跑成了指針樣的影子,便被推動著離開了那里。有二十年,我去到南方,見到那面湖,見到橋搭在它的身上也是指針的樣子,太陽將它拖長,光影變化。湖是灰的,橋是灰的,影子也是灰的。只有一點點光斑,像極了雪化過后的欄桿上的銹跡,過去的便開始回放起來。回放又容易騙人,畫面里的人都倒著走,鳥也倒著飛。但人已經(jīng)走了,鳥也沒再飛回來。 當記憶是以這樣的形式展開,就都不可信了。 我也只能確定我媽當時并沒有把我打掉,我才生了出來。至于她為什么會動這樣的心思,她也不會回答,回答了也不一定是真的。她那天問我,她和我爸離婚我是不是很難過。我問,有沒有二十年。她說,你現(xiàn)在肯定理解了。我說,沒什么印象。并不想理解,當時的理解才是理解,我想說我不能站在現(xiàn)在去對過去做理解。我曾這樣做過,比如站在現(xiàn)在回想過去,但年齡、經(jīng)驗,見識,包括我這個人都是不同的,當時的問題已經(jīng)隨時間一起過去,但它們也只是過去,只度過了時間,什么都沒有發(fā)生。這種感覺又只是一個瞬間,人生很長,過去是屎堆,在屎堆里打滾并不能使我們變得干凈。 年初的時候看了這部電影,電影沒結(jié)束就去豆瓣給它打了一星。那時候正在敦煌,四月,還很冷。買了晚上九點左右的電影票,因為沒有第二個人看,電影院不給播。我問,是不是我再買一張就能播了。對方說,是??赐甑母惺芤呀?jīng)記不清了,只記得除了我沒有別人。提著馕餅和羊肉串走回酒店已經(jīng)快十二點,吃著全涼透了。那感覺和這有點像,說不上難吃但是也不想吃了。躺床上想著這是在敦煌啊,不管有多少人來到這里只是一次觀光,但它仍舊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這部電影,也終于在這里看到了。 電影里講的是一個女人的選擇。講她在異國求學結(jié)婚、懷孕,然后有了一個機會,平靜的生活撕開一道裂口。那她是選事業(yè)還是家庭?又講時間過去,不管她當時選的是什么,選擇們都已經(jīng)開花結(jié)果。這些結(jié)果在她面前展開,家庭、事業(yè)一一呈現(xiàn),不管是家庭的美滿,還是事業(yè)的光輝,一旦是發(fā)生在她的身上都顯得十分牽強。當她和她女兒坐在地毯上,看起來就像是要亂倫。然后她從堆滿畫稿的桌子邊站起來,聲望呼之欲出,這一切圓滿得就像是紙糊的。 如果你能提前預知選擇的結(jié)果。預知那些懸而未決的,哪一個生長起來,都不會好。會不會明白,需要看見的只是選擇本身。那么多的選擇,卻只能看見一條路。人只能看見自己愿意看見的,就像我看這部電影,看的都是自己的故事,說的也和電影沒什么關系。其實大可不必渲染你們曾共用過一個身體,血脈相連或者福禍相依。也不必渲染女人對于孩子的情感是從一個胚胎開始,遠比任何人更早。不過情欲發(fā)耳,置物瓶中。出則離矣。 但是生化循環(huán),又是過命的交情。于是她會想,會在看到別人孩子出生的時候想,過幾年會跑會跳上幼兒園了會想 ,甚至是看到同時期出生的孩子們成年了,長得比她還高還大,需要她仰頭去看的時候更會想。會想它們的差距,就像提前測量到生與死的距離。但是如果她真選了,那她的一生都會在追溯。追溯到她的下一代,她下一代的下一代,她的一生都會因為沒有先成人,而成了母親所抱憾。隨著時間過去,抱憾年紀一樣增長,就像延展的皺紋。這樣的抱憾是不可逆的,和老去一樣。從觸目驚心到習以為常,成為一種慣性,慣性到每一次做選擇的時候去選擇遺憾,選擇一段放不下,選擇遠望愿望本身。就有了未了的愿望,根本不敢讓它實現(xiàn)。 忌諱到和死亡一樣不可說。 聽說北京下雪了。想起雪,想起我出生的時候也是下雪,想起我愛的地方也年年下雪,想起這部電影里也下著雪,想起它也是這樣飄落,這樣的情景就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 想了這么多,它仍舊是一部爛片。
不是特別好,也沒有特別壞。
如果不是被劇透我一定會給四星。一星給一首翻唱的片尾曲,一星給一句話“越是隱藏越是存在”,一星給我竇哥的女神。那沒有被激發(fā)的一星應該給我自己。其實不負如來不負卿!的誓言無法兌現(xiàn)就是因為:永愛。荷爾蒙帶來的是愛情,還是性!影片沒有說清這個問題。責任帶來的是母愛,還是愧疚!故事也沒有交代清楚。其實我也沒看懂這個故事,就不憑己想臆測了。其實懂不懂不重要,有共鳴的地方就是好的。越是隱藏越是存在!看到存在二字,我就無法不喜歡了。這是一個我給了三星,還想再靜靜地看一遍的片子。還有片頭的安藤大佛,禪意十足。等我再看過了,再來。
失去的永遠是最糾纏的。雖然在形式上失去了,但是在實質(zhì)上永遠無法剝離了。
永失我愛之痛。
在潮濕悶熱的廣州夜晚,我去看了《在乎你》的廣州場點映。之前只聽說是女神俞飛鴻的新片,卻并沒有想到是這樣的題材。
雖然剛剛看完的時候有點懵,但北海道純凈壯闊的雪,和醇冽的清酒還是一直閃現(xiàn)在腦中,當然還有女神溫柔恬淡的笑。
這么說吧,片中有很多關于女性人生選擇的思考,有貫穿始終的懸疑脈絡,也有豐富的背景細節(jié),是一部需要慢慢回味的電影。
以下可能涉及劇透。
女主角袁元年輕時代在東京學習服裝設計,與日本青年森島富哉相知相愛,就像大部分熱戀中的情侶一樣,他們的相處甜蜜而美好。畢業(yè)后,兩人直接登記注冊結(jié)婚。
這里其實就是袁元面臨的第一個選擇:在剛剛畢業(yè)的年紀,真的就能決定未來的人生方向嗎?是藉由愛戀與熱情走進婚姻,還是多等幾年看清自己的路再做決定,多年后她在惠子面前給出了不同的建議。
由于富哉的父親病重,袁元跟隨富哉來到了故鄉(xiāng)北海道小鎮(zhèn)。父親病故后,富哉接手了家族的酒坊,努力學習釀酒工藝。
而與此同時,袁元與日本婆婆每天在家中要相處的時間很長,彼此之間卻并不愉快。婆婆更希望兒媳能夠溫良有禮,照顧家庭,謹守傳統(tǒng),但袁元自己心里還是有著關于服裝設計的夢想,并不想只做一個家庭主婦。
這里是袁元的第二次選擇:是與婆婆妥協(xié)回歸家庭,還是繼續(xù)自己的夢想?
袁元選擇了后者,她偷偷把自己的作品寄給國內(nèi)的朋友,卻被婆婆發(fā)現(xiàn)了,兩人爆發(fā)了激烈的沖突。富哉也因此與母親發(fā)生爭吵,但這種矛盾誰也無法完美的解決。
事業(yè)還是家庭,對現(xiàn)代女性來說是個殘忍的命題。并不是沒有能夠兼顧的榜樣,但這樣的女性基本都可以跟超人相媲美。對普通女性來說,回歸家庭意味著放棄事業(yè),要承擔未來婚姻里潛在的巨大風險;選擇事業(yè)則意味著減少對家庭和孩子的付出,要承受同樣沉重的自我愧疚感與社會壓力。
袁元的第三次選擇,正是由于孩子的意外到來。影片開頭出現(xiàn)的,袁元在車站丟棄牛皮紙袋的鏡頭,其實我并沒有明白是什么意思,影片中也是直到最后才揭開這個謎底。
前段時間,焦俊艷和papi醬在綜藝節(jié)目里的一段對話,把人生排序的話題推上了熱搜,papi醬的排序是第一自己,其次伴侶,之后孩子,再之后是父母。雖然還是引發(fā)了巨大爭議,但更多認同她觀點并敢于說出來的人,還是越來越多了。
“在乎你”,我們應該最在乎的人到底是誰?對所有仍舊懷抱事業(yè)夢想的女性來說,每個應該最在乎的“你”,都是“自己”。
這也是袁元的第三次選擇:離開日本回國,為自己的夢想奮斗。終于成為了著名設計師,并且擁有了自己的品牌。
多年以后,日本女孩惠子忽然出現(xiàn)在袁元的新品牌發(fā)布會現(xiàn)場。似乎袁元多年來的心結(jié)終于有機會解開,她對惠子講了當年的故事,卻無法得到惠子的諒解。
每次決定,可能都是有舍有得,實現(xiàn)夢想的代價,是有人被無辜傷害。而被傷害者,并不一定要原諒。這才是真實的世界。(這也是我對《都挺好》大結(jié)局非常不滿的原因)
袁元再次來到仍然下著大雪的北海道小鎮(zhèn),古老的清酒作坊中,時間仿佛從未流逝。
舊時少年成了大叔,不變的是對她滿眼愛意。
但錯過就是錯過了,雖然兩個人“多年來只隔著一片海,卻像隔了一輩子”。再見,或許意味著放下心結(jié),再也不見。
富哉仍然要守著家族的酒坊,袁元還是會回到國內(nèi)繼續(xù)服裝設計的生涯。有些決定,從那一刻開始,就注定了結(jié)局。
惠子這個神秘的女孩子,她真的存在嗎?還是袁元一直以來的心結(jié),產(chǎn)生了真實的幻覺?我更傾向于后者。
影片里的暗示有很多處。
1.片中反復中出現(xiàn)的靜謐大佛,其實是建筑師安藤忠雄著名的“頭大佛”,位于日本札幌的MakomanaiTakino墓地。大佛建成15年后,安藤忠雄為它設計了外部的山丘,作為禱告廳使用,是祭奠生靈寄托哀思與希望的地方。
2.片名《在乎你》的英文版,用的是“Wish You WereHere”。
3.影片開頭,出現(xiàn)過袁元收到已過世母親短信的情節(jié),可能也是女主角因為太過思念產(chǎn)生的臆想。
4.丟棄包裹著驗孕棒的牛皮紙袋,這個鏡頭在影片開頭和結(jié)尾反復出現(xiàn)。
只是臆想的故事,和母女相處的片段太過真實,前半程很容易讓人沉迷其中。而且結(jié)尾切換到真實的部分,過渡并不是特別明顯。
不知是否導演故意為之,如果把惠子理解為真實存在的,可能也并沒有什么不好吧。
還有一些小細節(jié)是我很喜歡的,比如女神俞飛鴻的造型。工作時基本是allblack,但每一套之間其實仔細看都是不同的設計,很符合服裝設計師的身份。
去北海道的時候則是深深淺淺的灰色和栗色,用了很多羊毛和針織元素,顯得整個人柔軟起來。
還有惠子在片中穿過的一件oversize白色粗針毛衣,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只是這個沒找到圖。
《在乎你》的美術(shù)指導是張世宏,師從殿堂級美術(shù)指導張叔平(《一代宗師》、《花樣年華》、《2046》),電影場景中除了北海道冰雪清冷的美之外,還有舊時北京胡同和袁元新品牌服裝秀驚艷的舞臺設計。
影片配樂來自ANDREMATTHIAS,來自德國的音樂人,鋼琴和大提琴為主,風格簡單而冷冽,但很能扣動心弦。
對了,還有一個驚喜是男主角大澤隆夫,日本實力演員,當年熱劇《仁醫(yī)》的男主角。廣州點映也來到了現(xiàn)場,片中和真人都很有魅力。
不過,估計影片上映后評論可能會有點兩極化,喜歡這種調(diào)性的會覺得很美,不喜歡的會覺得不知所云。
我算是前者,如果你也是的話,咱們在評論聊聊吧。
風格
書影音
旅行
我的故事
??Echo的英倫珠寶雜貨鋪 或添加微信:Echo-GZUK
袁元作為一個中國去日本的留學生,代價是個人巨大的天賦+幾乎家庭破產(chǎn)。但年輕時因為愛情,也因為命運被迫跟隨丈夫到日本北境雪國的一個小鎮(zhèn)過完全沒有準備過的主婦生活。小地方傳統(tǒng)觀念極強,婆婆出于慣性思維只希望這個中國兒媳能夠安安分分給她兒子做賢內(nèi)助,年青的丈夫根本無力支持袁元實現(xiàn)自我價值。我相信在許多個日子里袁元有深深的愧疚,對自己父母的栽培,對自己在日本的努力。這一切都不是為了讓她在北海道相夫教子而已。這種愧疚終于侵蝕到她無法承受,就在這個時候意外發(fā)現(xiàn)懷孕,然后她做了許多年輕人的選擇,流產(chǎn)后回到了中國。
她在中國的打拼起起落落,有幾乎害她破產(chǎn)的訂單,有初出茅廬一夜成名的經(jīng)歷,有高峰時江郎才盡的時候,更重要的是,她常年都因為墮胎這個舉動,承受了巨大的愧疚和壓力。許多人無法理解,為何墮過胎的人會對墮胎那么難以釋懷。墮胎不是割扁桃腺,不是割腫瘤。而是真真切切地殺人。那個或大或小地胚胎在被暴力吸出子宮時是粉身碎骨的。西方許多宗教甚至法律都禁止墮胎,因為沒有什么比殺人罪更大。我們真心要相信,是有許許多多人,不只是女性,都會在墮胎的陰影下度過一生。討論這個社會問題的電影作品并不多。
袁袁每一天都會想起那個孩子,甚至會給她起了名字,會在每年她的忌日給她做漂亮裙子,會想像孩子會怎么看待她這個媽媽,想和孩子分享所有。甚至都不敢生另一個孩子來代替她。這一切在即將18年后的那天來得更重。大量的夢話和巨大到要回去北海道自溺贖罪的愧疚讓她幾乎了結(jié)了自己的生命。
其實那個婆婆何嘗不是為這個未出生的兒孫念了一輩子,兩代女人最后能和好,是因為都能懂對方的難處,也理解了對方的煎熬。
這個故事只能看,不能說。宣傳的時候不能說,因為沒有人要去看墮胎抑郁癥的女人的故事,許多人都對這種痛苦避而不及。
我對豆瓣的低分感到非常無語,我覺得我這兩個小時里被感動了,被觸動了,被驚訝了,甚至回家后還心有戚戚之意。我真的覺得這部電影是好的,是美的,宣傳是善意和克制的。我對低分評價表示尊重但不理解。
介紹一下和俞飛鴻老師撞臉的王菲吧,她早在懷第二個孩子李嫣的早期就檢查出嚴重的唇腭裂,但她沒有一刻猶豫過是不是要去墮胎。她的信仰不允許她這么想。甚至還發(fā)愿勸人不要墮胎,贈送親手抄寫蓋印的經(jīng)書。我收到了一本。
看完片子的都會明白惠子其實是袁元幻想出來的,當年她就已經(jīng)把孩子打掉了,而這成為了她一直以來被掩埋的心結(jié)。但是就像臺詞說的,“越是想掩埋,越是證明存在”。很多人可能會覺得袁元很自私,欺騙富哉沒有懷孕,自己偷偷跑回國還把孩子流掉。但是如果站在當年袁元的立場上想,可能你也會有一絲絲的理解和同情。年少時去日本留學讀設計,家里要供她是很艱難的。母親也許正等著她學成歸來,望女成鳳。她嫁給了富哉后不但不能開始自己喜歡的設計事業(yè),還要忍受婆婆對她的男尊女卑專注家庭主婦的教育。加上看到同學在事業(yè)上取得的成功,自己卻沒有自由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袁元一開始為了富哉也是默默忍受過的,婆婆不能接受自己的中國文化(不吃她做的中式早餐)和追尋夢想(截了她的包裹和燒掉她的設計稿)其實都沒能讓她真正下定決心離開。真正讓她選擇放棄逃回國內(nèi)是因為懷孕。她發(fā)現(xiàn)她不想也不能繼續(xù)這樣下去,如果生了孩子,她的下半輩子就真的只能困在那個偏僻的小鎮(zhèn)了。她不甘心,她要放棄一切回去,包括孩子。當然,這不是唯一的選擇,她幻想了她另一個選擇,那就是把孩子生下來,但結(jié)局還是一樣,她終究還是會因為很多現(xiàn)實問題而留下孩子自己回到國內(nèi)?;葑幼詈笳f的那句“既然這樣,還不如當初不要生下我”,正是袁元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
袁元從日本回國后一直努力做設計,中間起起落落,但因自身的實力和搭檔的幫助,她最終擁有自己的品牌成為了成功的設計師。但對富哉和打掉的孩子的愧疚也因為精神支柱母親的去世、好朋友劉靜生子和事業(yè)上的瓶頸而徹底爆發(fā)出來。因幻聽和幻視出現(xiàn)了她幻想的女兒:惠子?;葑映耸撬孟氤鰜淼呐畠和猓彩撬约旱囊粋€縮影。她從惠子那里看到了以前的自己,她不想惠子犯和她一樣的錯誤所以想要用自有的資源培養(yǎng)她、讓她多看看世界來改變她因為熱戀期而產(chǎn)生的早結(jié)婚想法。
很多人可能一開始并沒有發(fā)現(xiàn)惠子是她想象出來的,但是導演一直都埋有伏筆。袁元每次都夢到同一個夢,都會說夢話“你去哪兒”。我理解的是她因為對女兒的愧疚,一直夢到她已經(jīng)把驗孕棒扔進垃圾桶了卻又出現(xiàn)在她面前,一直夢到女兒在車站前質(zhì)問她去哪兒了,是的那次她去把女兒打掉了。她重復做這個夢就是在變相重復折磨自己,懲罰自己來釋放對女兒的愧疚(包括后面沉入水中)。
袁元渴望得到原諒,這促使她第一次出現(xiàn)幻覺:收到已逝母親的短信。她把埋在心里的秘密原原本本告訴了母親,這是她之前不敢當著母親的面說的。同樣的,她也全部告訴了富哉和她想象出來的惠子。她渴望得到原諒,特別是惠子的原諒??墒蔷拖窀辉照f的,他們可以原諒她,她自己能原諒自己嗎?正因為她一直不能原諒自己,重復的夢、幻想出來的惠子、再回日本等,都是為了自我救贖。其實婆婆過了這么多年已經(jīng)釋懷了,她一直沒有告訴富哉真相,一是怕傷害他,二是她可能意識到自己間接促使了這個悲劇的發(fā)生。她對袁元設計的手套的評價就是對她的認可,最后戴著手套送她走就是已經(jīng)原諒了她。
富哉一直都是愛著袁元的,為了她不惜和母親吵架,她離開后也沒有再找別人,一直醉心研究袁元外婆釀酒的技術(shù)?!靶木啤钡男木褪亲兿嘟o袁元表白:他的心一直都在。他最生氣的其實不是因為她把孩子打掉,而是她沒有對他坦誠,不肯和他一起面對,而是選擇了逃避。但是因為對袁元的深愛他最終也選擇了原諒,他知道,他也要負很大責任,一直以來最不好受的人是袁元,他都沒能在她身邊??墒蔷拖裨f的”我們之間只隔了一片海,卻像隔了一輩子”,他們一個要繼續(xù)在日本經(jīng)營家族酒窖,一個要回中國繼續(xù)設計生涯,這輩子都沒法相守一生了。在袁元沉入水中時,她第一次看到了仙鶴,把她從自我懲罰中解救了出來?;葑幼詈笞分嚕爸鴭寢?,這也是她第一次喊媽媽,最后那只仙鶴再次飛過,意味著她的惠子原諒了她。
片名《在乎你》這個“你”到底指的誰呢?其實這不重要,片里每個人都有自己在乎的那個“你”。袁元在乎的是惠子,也許最在乎的根本就是她自己,在心結(jié)都解開后她還是選擇了回國。如果再給她一次選擇的機會,她也許還是會那樣做。有心結(jié)一定要早點解開,放過自己也是另一種在乎自己的方式。其實大家都應該在乎自己,如果自己都不在乎自己,那誰還會在乎?
最后說說我自己最喜歡的一幕,兩人在拉面館里面互相用手機開對方的視頻給對方看,看的時候真的笑了出來。那場的臺詞和表演都很喜歡,這么多年雙方真的還是在意彼此,愛著彼此,人雖然不能在一起但是心還是互相牽絆的,這就是”心酒”的名字由來,愛情的味道吧。
本以為只是部溫情文藝片,后來竟還漸漸看出了懸疑感~P.S.第一次在大屏幕以及現(xiàn)場見到俞美人,顏控表示非常滿足~~
美術(shù)和攝影很日式 光打得好濾鏡調(diào)得好 俞飛鴻日語發(fā)音不錯 大澤隆夫中規(guī)中矩 傻逼片方和宣發(fā)翻譯配備都不到位還搞什么中日合作 也不怪幾場映后見面兩位主演都不太營業(yè)
很久沒有看一部電影如此心不在焉了,中間因為走神錯過的每一分鐘都毫不后悔??斩?、矯情、過時、無趣,文本極弱,敘事陳舊,表演乏善可陳。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評價俞飛鴻,或許作為個體她是一個優(yōu)雅的榜樣吧,但作為一個演員,真的沒有作品啊……無論上進心還是眼光,都實在讓人不敢恭維。為自己的走神補加一星吧,但真的,看這片子還真不如好好放空。
和過去和解的故事被拍成了旅游宣傳片加視頻剪輯素材大全……如坐針氈啊……大澤桑戲份不多還來跑宣傳,太敬業(yè)惹想哭
國產(chǎn)片里確實比較少這種,像是有錢性冷淡的中老年男同性戀拍的故事,精致漂亮冷冰冰。本來還以為是愛情片,結(jié)果大澤隆夫的戲份差不多只有二十分鐘!氣死
十分佩服跟著路演場看了五遍的粉絲團成員們,這么臭的裹腳布都受得下來。
獨立女性與找尋自身出路的困境,于是電影也拍成了一場困境。
評論里有人說反墮胎是不是瞎了。明明是一個很清晰的決定,痛,但是是毅然決然的選擇。哪怕重來,一樣會這樣選擇。身為女性,要割棄原本屬于自己的一部分,還是有愛的一部分,本就是個艱難的決定。她一直在逃避,自然會有心結(jié)。我覺得還是可以看看的,比很多國產(chǎn)片好多了。
這部寫真映畫唯一的意義就是讓我見到了十年前的男神(之一)的大澤隆夫。
單曲循環(huán)兩小時我只在乎你都比這強
聽說《第一爐香》定了俞飛鴻演姑媽梁太太,感覺會砸。她身上有一種強烈的生人勿近氣質(zhì),外表總是一絲不茍眼神里卻寫滿了倦怠,感覺對世界看得太通透以至于欲望盡失斗志全無,所以看她的表演,無論喜怒哀樂,都毫無說服力。
故事狗血敷衍,臺詞裝腔作勢,節(jié)奏又臭又長,表演無力回天。
很多細微深邃的人間意義都有了 夢境比現(xiàn)實看著更真實 男演員的演技好細膩好準確 尤其亮相那一瞬間眼角盈眶的淚。
4/11@LCM百麗宮 導演+主演見面,求求直男導演別碰女性題材了真的,毀了多好一題材。
一星半,小清新味兒的狗血,陳舊的心理建構(gòu),最后與后果、結(jié)果的所謂和解建立在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前提上,這個前提沒有矛盾的第三方施加,只是主角自己的選擇,并非情非得已。文本非常薄弱,全然靠心理外化和想象空間包裝,鋪的太滿。情感和跨國文化的碰撞也很空洞,中間一度以為要拍《知日之清酒》。下水的替身剪輯也是再明顯不過了。
大澤隆夫的顏值和演技在后面一個小時使得這部不知所云的片子有了一絲絲看點
墮胎后十八年念念不忘,甚至精神失常,反墮胎宣傳片?!沒想到,在這個年代,還有人寫婆媳恩怨逼走兒媳婦的故事,故事的反轉(zhuǎn)級別簡直就是低能水平……比起俞飛鴻年輕時艷壓群芳的美貌,演她年輕時的演員只達到了五官端正的標準吧。
前半段也太尷尬了…中文日文雞同鴨講的對話,導演時常放空卻又沒有任何信息量的特寫鏡頭,一望即知卻故作懸疑的人物關系,莫名其妙的行為動機…靠后半段稍微救回來點。大澤隆夫真是太柔軟生動和羞澀可愛了!找不出第二個同樣氣質(zhì)的男演員。贊嘆一下俞女神的素顏特寫也超能打,真人像個小女孩,完全不像奔五十的人,驚到我了,但女神演技和日文發(fā)音都略生硬。最后,導演,你要是啥都讓觀眾自己思考,那請問映后交流的意義在哪里?
日系文藝的底色間,北海道的雪國風光無疑又為《在乎你》增添了唯美的一筆,然而令人遺憾的是在這樣一副浪漫的畫卷之下,作為一部中日合拍片,電影即沒能深入展現(xiàn)兩種文化間的碰撞,也沒能勾勒出細膩動人的情愫,空乏的劇情使其藝術(shù)的體現(xiàn)僅只在于電影的風光。
這是鄧麗君被侮辱得最慘的一次,趕緊去聽兩張左小詛咒壓壓驚。有一種夢想叫時尚,日本麻麻一連用了好幾個形容詞夸她:高貴、高雅、華麗。愛從哪里來?愛從比人高的用剩布料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