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啥評分不高,且評分人數(shù)不多,但是真心覺得很不錯,是一個標準的公路喜劇。
公路喜劇的前提便是公路,隱喻著當你的未知人生在遠方時,你總會沖破障礙去前行,去尋找內心深處的自己,因此公路喜劇一般的結點便是沖破障礙上路、路程中的種種困難、達到想要達到的目標時內心的釋懷和給自己的解釋,而后會有期恰恰很好的表現(xiàn)了這三段式的標準結構。兩個殘障人士和一個視力嚴重受損人士,為了讓自己完成一次性生活,上路(哦,怎么和《偉大的愿望》好像?我只知道《偉大的愿望》是改編自韓國電影,沒看到啥比利時電影的身影???本身的身體障礙以及身體障礙造成的一個正常人都可以追尋到的事情他們卻始終不得兩個矛盾是起因,三個人如何上路是第一關要沖破的關卡,在這里還要瞞著父母并飽受著社會的歧視。各種搞笑片段后,父母找到了他們,如何說服父母?讓父母知道自己不是僅僅為了性,而是為了當一回男人的尊嚴,重新上路,這是第二個關卡;到了目的地,完成了使命后,物質上的空虛、自責以及精神上的升華的VS,第三個關卡。逗笑撥樂到極致,最傷感的一幕落幕了,落幕后大家如何繼續(xù)各自的人生,全片升華。因此反諷、逗樂梗本就應接地氣的無處不在,要讓人看到后不由自主的笑起來(可能我笑點低),就是成功的,這和我之前評其他片子一樣。
最后溫情的點要灑,因為要扣題,不能是為了純喜劇而喜,偉大的編劇曾經(jīng)說過,最大的喜莫過于否極泰來,最大的悲莫過于樂極生悲,當影片落幕時,人性和溫情的探討則是全片的立意所在,尋求一次真正的性生活不是他們的目標,尋找自己做一個男人的尊嚴,才是他們內心深處的最根源選擇。
Anyway,感慨良多,國內雖然很多梗受限,但是還是在于用的梗不夠幽默,不夠讓人反思,更多的是矯柔造作的設計,所以國內才沒有很多好的公路喜劇,希望以后能多起來吧。
牢騷一下,工作累,幾乎沒有看片時間,個人對于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有些不適應,繼續(xù)調整中...
去年值得一看的電影基本都已經(jīng)過目,開始追新片了。
美國電影《后會有期》
作品類型:喜劇
主要演員:Grant Rosenmeyer、Hayden Szeto、Ravi Patel、Gabourey Sidibe
故事概述:身殘志堅之破處之旅
上映時間:2020年2月14日在美國上映
作品獲獎一覽:
簡簡單單的故事,卻給予觀眾無盡思索,這樣的作品,拍得值,看得值。
不多贅述,進入簡評,踏上旅途。
本作的主角,是3個身體有缺陷的男人+1名女司機
Scotty,先天性缺陷,美國白人
Matt,下身殘疾,美籍華裔
Mo,視力缺陷,美籍印度裔
Sam,肥胖癥,美籍非洲裔
從“膚色”區(qū)分而言,這四個人分別指代了“白種人”、“黃種人”、“黑種人”,如果可以將Mo劃分為“棕種人”,那就是“四大人種”包圓了。就美國去年人口構成統(tǒng)計揭示,最新人種比例“白人:黑人:黃種人=6:2:2”。
從“移民”角度來看,除了Scotty,其他三人(華、印、非),基本上構成了美國建國以來最全備的移民陣容(后起之秀“墨西哥”,片中沒有提及)。
試問,導演為什么這樣“設計安排”?全部讓白人出演,豈不更省心?仔細想想,實則不然,因為導演在劇中所反映的“現(xiàn)象”,不僅限于某些人,難道只有白人有殘疾人?黑人呢?黃種人呢?都有類似情況,全人類都一樣,所以,導演為了避免以偏概全,將所有可選項都羅列了進去。
本作的內容,可以分兩個層面解析。
首先,是“尋愛”,說得俗一點“破處之旅”(這條主線內容一直延續(xù)到“Matt離去”)。就是純粹的“生理需要”,毫不掩飾,直白且露骨。不過話說回來,這是人的正常需求,如果“王顧左右而言他”,反而顯得虛偽了。
其次,是“榮耀”(即最后時刻的“Scotty致敬Matt”)。這兩個字既可以解釋為“自由”、又可以理解為“尊嚴”。
從前面的“生理”,到這里的“心理”,一字之差,卻實現(xiàn)了一個質的跨越。前面所有的“尋花問柳”,只是鋪墊,只是“前菜”,都是為了最后這個主題服務,點睛、升華。
本作的內涵,淺嘗輒止。
1,殘疾人士的心理需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輕視),比如:旁人對于他們的稱呼(劇中有一段“警察與三人對話”的場景,很好的詮釋這一點)...
2,殘障人士家人的態(tài)度(一視同仁,不能區(qū)別對待),實際上這也是身體有缺陷人士自己的訴求,希望自己被當作一個普通人/正常人來看待,這樣既解決了”心理需求“、又增加了“個人自豪感”。當然這一點的達成,需要家人由意識層面的覺醒,不能后知后覺。
3,路人的觀念(人無貴賤),每個人都有“自由”、都可以有“理想”、都值得擁有“尊嚴”,這個理念與《象人》主旨一模一樣。當然能否得到眾人的接納,則是另一個話題了(不展開)。
簡評終。
編劇★★★★☆(故事簡單,內涵不簡單,這樣的題材,這樣的深度,值得觀眾仔細研究)
導演★★★★☆(好素材,好演員,稍作揉捏,即成了“正餐”)
演員★★★★☆(敬佩演員的敬業(yè),尤其是Grant Rosenmeyer)
劇情★★★★☆(說說笑笑,不陰暗、不抑郁,走在光明的道路上)
視效★★★☆☆(一般向)
音效★★★☆☆(配樂無感)
推薦度★★★★☆(勝在“思想性”)
性,對于中國而言,是一個無比復雜的字眼,你甚至可以用很多相互矛盾的詞來形容它。殘疾人,在國人之中,往往又是一個主動被忽略的群體。這二者結合在一起,就產(chǎn)生了微妙的化學反應。 反映殘疾人生活狀態(tài)的電影,如果一味的表現(xiàn)“積極樂觀”無疑會落入俗套——難免會有人覺得導演純粹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即使再樂觀積極的殘疾人,也一定會有深夜痛哭的經(jīng)歷。反之,如果只是表現(xiàn)殘疾人如何艱難,未免又太過消極,所以“性”就是一個最佳的切入點。 從2012年的《親密治療》到2019年的《37秒》,不管是講求政治正確美國人和以溫情見長的日本人,都不約而同的從“性”入手,來展現(xiàn)殘疾人的生活與內心世界。但這兩部作品都是單主人公視角。而這部《后會有期》卻是一部群像電影,而且主人公的設計頗為精妙。
三個主人公,一個是亞裔,一個是印度裔,一個是白人,還有一個非裔配角。肯定有人說這是遵從政治正確的結果,畢竟CK剛剛啟用了一個“跨性別黑人模特”Jari Jones作為該品牌的代言人。但我覺得導演想表達的是:殘疾問題不是某個國家的問題,而是整個人類都應該面對的問題,這個問題不應該因為國家和人種的不同而區(qū)別對待。
影片里的三個人物,雖然身體情況不一樣(亞裔雙腿癱瘓,印度裔視力障礙,白人小伙“全身只有頭和屌能動”)(為行文方便,下文稱亞裔為“肌肉男”,稱印度裔為“三哥”,稱白人小伙為“小白”),但是導演的落腳點并不在于“能不能看見”“能不能走路”,而是另外一個很容易被我們——身體健全的人忽略的問題問題——“自己的生活,能不能由自己做決定”。
東西掉在地上怎么辦?我們甚至會為這個問題的提出而感到疑惑——伸手撿起來不就完了?如果是盲人呢?如果是身體癱瘓的人呢?就如影片中全身癱瘓的Scotty(小白)所說“你覺得你能理解我?你知道躺在床上癢的難受卻沒辦法是什么滋味嗎?你知道大小便失禁坐在自己屎尿里的感覺是什么嗎?”這些具體的問題,我們雖然沒有經(jīng)歷,但是似乎可以想象;可是,他們的心理需求,又有多少人關注? 殘疾人也是人,也有健全的人格,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需要,以及,被愛??墒恰吧钣勺约簺Q定”對于殘疾人來說卻難如登天。就像影片中的三個主人公,加起來快一百歲的三個小伙子,想出一趟遠門,卻搞的好像小學生逃課去網(wǎng)吧打游戲,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生活,看似被人照顧的很全面,看似被人關愛,但是卻得不到真正的尊重和理解。這一點,在小白的母親身上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 影片并沒有表現(xiàn)小白的父親,從小白“一出生就是全身癱瘓”來看,他父親應該是一個拋妻棄子的貨色。小白的媽媽是“真·一把屎一把尿”把一個全身癱瘓的孩子拉扯到24歲,偉不偉大?感不感動?但是在影片的開頭,導演已經(jīng)奠定了全片的基調——早上起床時,媽媽要抱小白到輪椅上,此時的小白“春夢了無痕”,正是晨勃時的一柱擎天,未免有幾分尷尬。對媽媽說“能不能稍等一會兒起床”,媽媽卻完全忽略這個請求。下一場戲緊接著就是給兒子洗澡——小白更加直接的表示“我不想24歲了,每天還讓你給我洗蛋蛋”,媽媽仍然表示無所謂。 這兩場戲,其實已經(jīng)交代了全篇的人物動機和矛盾點——父母(和身邊的人)覺得自己已經(jīng)無微不至的把他們照顧的很好了,但這三個年輕人依然覺得自己的生活少點什么,他們需要一場行動來達成自己的救贖,“擺脫處男之身”也好,“去加拿大嫖妓”也罷,只是影片外在的一層殼。真正的內涵其實仍然是“殘疾人能不能真正決定自己的生活”。 這一點在故事的中段有更直接的反映。肌肉男的媽媽擔心孩子的安全,照著通訊錄,一家一家的打租車電話。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找到了三位大哥的行蹤,此處還上演了一出驚險的“盲人飆車”戲,看到這里我想到了《聞香識女人》里面的經(jīng)典橋段:帕西諾狂飆法拉利。似乎在美國這個汽車社會,駕駛汽車和盲人之間有著微妙的關系。
找到孩子們以后,家長和孩子們之間的矛盾得到了和解。媽媽們決定支持孩子們去尋求性服務,而且費用全包:)在這里,肌肉男的父親仍然持反對意見,在這部電影里,不知道為何父親的形象一直都比較負面,小白的父親疑似拋棄家庭,肌肉男的父親是一個把持父權的大男子主義者,也許是導演在這里想表達的是,對于殘疾的孩子,母親往往付出的更多,也更理解孩子。甚至可以想象在小白剛出生時,夫妻之間一定產(chǎn)生了“要不要把孩子留下來”的爭論。至于雙方的選擇,想必大家都知道吧。 閑話休提,孩子和父母達成了和解,下一步就要解決最后的問題:怎么樣和自己達成和解。 三人一路來到加拿大的妓院,特地休整一天,裝扮一新準備接受期待已久的服務。三哥卻臨陣逃脫——原來在一路上,三哥已經(jīng)和二百多斤的黑人女司機暗生情愫,兩人喜結情緣。 三哥找到了歸宿。
一夜春宵之后,三人組合(其實現(xiàn)在只剩小白和肌肉男這兩只單身狗了)就面臨“往哪里去的問題。肌肉男鼓勵小白一通之后,選擇在自己最喜歡的景色——海邊,自殺。全劇除了一些反應殘疾人生活不便的小片段外,都是輕松活潑的氣氛,到這個環(huán)節(jié),雖然前邊有很多鋪墊,但依然給人一個重擊。 在影片的最后,小白也約會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電影是根據(jù)另外一個殘障人士的經(jīng)歷改編,在影片結尾有一個小彩蛋來解釋這個事情。
雖然故事走的是溫情和幽默路線,但是故事反映的問題卻無比現(xiàn)實——殘疾人的性需求。大多數(shù)殘疾人無法自行解決生理問題,也不知道該怎么辦。長久下去會帶來嚴重的心理問題——易怒、抑郁、自殘、不穿褲子走來走去,以及各種難以理解的異常行為。 事實遠不止如此,殘疾人因為身體的殘缺,讓人一看就覺得難以接受甚至抗拒。他們沒有性魅力,同時自卑心理也讓他們對自己缺乏自信,對性產(chǎn)生冷淡和壓抑的心理。久而久之,這種被心理上閹割的狀態(tài)不可避免地把殘疾人引向另一個深淵:抑郁癥。殘疾群體的自殺率在23~35%之間浮動。 稍有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在香港、臺灣和日本,有專門為殘疾人提供性援助的公益組織。請注意,這里說的是性援助,而不是性服務。說白了就是志愿者用手幫助男性殘障人士解決性需求。但對于此種組織與形式的質疑一直不絕于耳。主要的觀點是: 在性服務不合法的社會,這樣做會損害路法律的公平性。因為這畢竟不屬于醫(yī)療行為。不能因為是殘疾人就可以打法律的擦邊球。就算是性醫(yī)療,這種行為和性交易的界限仍然十分模糊。 而且更微妙的是,這種性醫(yī)療行為(姑且稱之為“醫(yī)療”)絕大多數(shù)都是針對男性,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女性殘障人士無法享受到這種醫(yī)療行為。 據(jù)統(tǒng)計,在我國約有8500萬個殘疾人。在中國大陸較為保守的性觀念之下,他們需求和尊嚴的出路又在哪里呢?
講述了幾個在東極島長大的年輕人決定重新選擇自己的前路,在他們橫跨大陸的自駕旅途上的傳奇經(jīng)歷與際遇讓他們有了各自不同的命運歸宿的故事。這篇后會有期的電影,珍惜當下,各位朋友們,這個世上好看的皮瓤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大家將心比心,把有色眼鏡摘下來來看世界,這個世界五彩繽紛,而這其中也有你的顏色。這個可能就是導演想告訴我們的吧。僅僅是計算機室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這個電影這么小眾嗎?就連個中文的簡介都沒有?你以為豆瓣用戶都是英文八級???
本片翻拍于備受贊譽的2011年比利時電影后會有期 Hasta la Vista!
三位主人公是一名盲人,一名半身癱瘓著和一名全身癱患者,但是他們相信,像他們這樣的人也有權利追求愛和性,所以三人本著“破處”的目的向著蒙特利爾一家為殘疾人提供服務的地方出發(fā)了
第N個版本和換一種搭配的“XX的愿望”,“兄弟們”“性嘗試”“囧途”等固有套路一個不少,所以故事沒有太多新意。但加分點在于沒有刻意濫情,只是在很合適的時候給予角色命運與矛盾頗為自然的轉折或是不間斷拋出笑點(葷段子),完全是可以獲得純粹一樂的公路喜??;還有《成長邊緣》后,除去零散的電視劇客串外,很久很久都沒看到司徒頌曦小哥了(快給我火!)。
拍的有點普通了。
一個半身麻痹者(黃種人),一個全身癱患者(白種人),一個盲人(棕色人種),找了一個特護司機(黑人),跨越幾千里,去一家為殘障人士服務的ji院。//這是近期我看過的笑出聲次最多,也略微被感動到的影片。至少我能感受到生命的綻放——哪怕短暫。//標錯了,看的是2019年 翻拍的。
我記得韓少拍個一個《后會無期》,我已經(jīng)不記得是真么玩意兒了,但是這個《有會有期》我一定會在某一個時刻想起,會心一笑
三星半。這才是偉大的愿望。小時候和小姑看過一部電影妙眼妙耳闖天下,有那個味道。disability和visuallyimpaired。蒙特利爾的小姐姐真的很專業(yè)。
7.5分。三個殘障人士的找雞之旅。結構上有點像《金魚》,但很明顯故事不像《金魚》那樣避諱殘疾人的不便之處,普通人隨手的動作對他們來說都艱難異常,不禁讓人有所觸動。笑中帶淚,放在本片上再合適不過了。其他他們要的,可能更多的還是尊嚴吧,最后的RAP真的是太棒了!
他們只是想和普通人一樣。雖然很囧,但很真實
被感動了,沒覺得他們的性需求很骯臟,而是相反。
好的公路片永遠讓人感動
比想象中還要好笑的破處公路片,三位身殘志堅的同志都很可愛,特別是85年的司徒頌曦依然鮮嫩。公路片總是能神奇地讓我覺得我和主角一起成長了,Hasta la Vista!
因為歌曲,多加一星
導演處理殘障人士太過小心翼翼,在視聽上也沒找到趣味性,很難讓人笑得出來,喜劇效果減弱不少,算合格的公路溫情片.
情感內核ok,怎么拍都ok
影2099:他們的需求和尊嚴,需要給予。
好笑,溫情,帥到,基情,該有的都有了。。。。不濫情不硬嗑,劇情的沖突發(fā)展和流轉都很流暢。幾位主演太喜感了,所以雖然感動,倒也沒哭出來,哈哈哈。華裔小哥哥真帥真甜真壯,給我來一百個好不好。。。
3+,翻拍自荷蘭電影《人生最棒的旅程》,殘疾人尋“愛”之旅。尋愛本身是一個典型事件,又代表著更廣的訴求。殘疾人除了弱勢、自卑,還有來自家庭、親人以愛為名的束縛,尤其后者敏感又復雜。影片用喜劇包裝,從“偷偷”到無奈面對必須表達,處理的還不錯,整體偏溫情、美好
三屌跨國尋妹記
事關尊嚴
it's cool~
美版 后會有期 超棒的概念,兩瘸子一瞎子去找失足婦女破處。公路片,本來就是加一個大的動機,剩下路上去跑唄??上鴥鹊囊恍┬∨笥芽床欢@種結構。又不是網(wǎng)大,講那么清楚看電視劇,拿臺詞堆好不好。說回電影,唯一可惜的就是有點過于政治正確,包括 珍愛 的女演員,都是有色人種。電影不應該摻乎政治,但潛規(guī)則卻一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