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
1、潿洲島:中國最年輕的火山島
的馬尾藻,海蒿子。
2、紅樹林中的木欖,木欖上的藤壺,這些藤壺又給青蟹吃了。
3、碳酸鹽巖
岜盆山中的水洞,洞潛。
4、白頭葉猴。
5、廣西很多洼地,相當(dāng)于漏斗了。人均兩分旱地,地就是石頭之間的縫隙,只能中一些耐旱的玉米和紅薯。
6、滂:壯語里頭的水坑的意思,地下水冒出的地方,也叫天窗。
7、樂業(yè)的喀斯特漏斗群,全世界有78個天坑中,有2/3分布在中國。
8、采集鐵皮石斛孢粉,用牛軛。蝙蝠糞便來養(yǎng)鐵皮石斛。
3年以上的鐵皮石斛才能制作楓斗,中藥中的上品。
9、紅椎林下的紅椎菌,只有純天然的,沒有養(yǎng)殖的。
假菇后才會長紅椎菌,收獲紅椎菌后,需要趕緊烘烤,變成菌干。
地下有菌絲,所以采菌的時候才需要很注意。
EP2:
1、東蘭縣的墨稻:糯稻,用間種法,秈稻在下,墨稻在上。
手工收割。制作墨米酒。
2、扎龍:炸龍。
炮龍節(jié)。
3、珍珠的養(yǎng)殖,海水珍珠。珍珠都是要放沙粒等異物放在貝殼中,然后貝殼會分泌珍珠角質(zhì)包裹異物。
馬氏珍珠母貝。
4、荔枝的環(huán)切。
5、古龍鎮(zhèn)的 八角林:摘下的八角要在鍋里頭燙煮,這個過程叫作殺青,殺青后的八角,香氣會固定在果內(nèi),然后再晾曬,八角變成了紅色。
6、玉林牛巴
7、肉桂:桂樹的樹皮。
8、石硤龍眼:最難保鮮的水果。含糖量23%!
9、茉莉花,伏花訊。
窨茶
窨 xūn 【動】 同“熏”,用于窨茶葉。把茉莉花等放在茶葉中,使茶葉染上花的香味〖fumigate〗 另見yìn 窨 yìn 【名】 (形聲。從穴,音聲。
EP3:
1、廣西欽州,坭興陶,江水兩岸的石頭不一樣,按照4:6配比制陶,一般是用于鏤空雕刻。
2、變幻莫測的窯變。
傳統(tǒng)燒制的坭興陶,一般都是朱紅色或者紫紅色,偶爾會是深綠色或者古銅色的窯變體。
中國四大名陶:建水陶、榮昌陶、紫砂陶、坭興陶。
3、廣西森林覆蓋率61%,木材產(chǎn)量全國第一。。所以說廣西大部分都是樹??!哈哈哈。
德天瀑布
4、苗家人慶祝豐收的節(jié)日,新禾節(jié),跳蘆笙舞,蘆笙比賽。蘆笙里頭要放響銅,響銅也得煉。
5、侗族,傳統(tǒng)木樓。風(fēng)雨橋、鼓樓。完全木質(zhì)結(jié)構(gòu),全部用榫卯,沒有一根鐵釘,厲害了!
6、桂劇:《打棍出箱》
猜碼:
猜碼,也常叫猜馬,相當(dāng)于劃拳,是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人民在喝酒時進行游戲獎懲的一種劃拳形式,以桂南粵語讀音為主,桂西桂北以桂柳話為輔。
從0到10任意喊,常規(guī)的口令有: 0:某野、對手對、按著你叼,對得住你,唔出手;1:一定中、一槍中、一顆肉、點你顆痣、一支骨、點鐘、一條戳;2:兩條女、兩家撈、二妹靚、姨媽巾、兩兄弟、二堵兩,兩條戳、二兄好;3:三蚊雞、三輪車、三黑八;4:四紅、四紅中、四紅四、四季發(fā);5:由于“五”和“冇”粵語發(fā)音近似,所以在廣西地區(qū)一般用粵語白話是不使用5的,但在桂北地區(qū)等地有保留,例如:五魁手,五登彩;6:六位六、落你蚊帳、六叔公、六喂喂、六多撐;7:七街嫖、七(出)街耍、七伽社(拳皇97漫畫人物)、七波波、七(出)問題、七頭大、七星路,七得就七;8:八財、八匹馬、八只腳、八(扒)你褲、巴基壓路;9:久長久,狗拉拉、狗(和九同音)粉腸、狗乸仔、狗你上床;10:開手、嘣下聲、十足十、十足發(fā)、開齊手、開你大鑊、開碼碼、開你玩笑、杏不楞。
7、瑤族:白褲瑤:男子穿著及膝的白褲。
粘膏樹:粘膏制作白褲瑤女子 兩片 (一種衣服的名字)。
白褲瑤還存留著 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過渡的文化。
木弩
糯米肉餡豆腐圓子
8、漓江發(fā)源于 貓兒山。
髹漆師:
髹漆,是一個漢語詞匯,亦作“髤漆”,謂以漆涂物。《續(xù)資治通鑒·宋徽宗政和元年》:“ 遼主方縱肆,貪得南方玉帛珍玩,而貫所齎皆極珍奇,至運兩浙髹漆之具以為饋。”
犀皮漆=菠蘿漆,要用 鳳尾竹根制作。
居然還有漆樹!厲害厲害!直接割樹就生漆出來。
有外國朋友來,我一定會說beijing & shanghai can’t represent china, they’re just a part, u should go to more inland points. 看完此片,廣西一定是推薦的重點了。甚至想想,我自己一中國人,也是沒有看夠的… 本片風(fēng)土人情自然藝術(shù)一一囊括,很出彩。文化需要傳承,片中的地方戲絕活打柜出箱,傳統(tǒng)建筑的榫卯,少數(shù)民族服裝的制作,都讓我感動而充滿敬意。了解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后,走的國家越多,我越強調(diào)自己的東方身份,因為有文化自信。博大精深,并不是每一個文明都可以承擔(dān)得起的四個字,這樣充滿地域和名族風(fēng)情的地方 美妙絕倫!不錯的紀(jì)錄片。推薦~
紀(jì)錄片了廣西的秘境,包括了第一集“天饗”的獨特地理、地貌及其帶來的天賜;也包括了第二集“物華”中獨特氣候帶來的豐富動植物、農(nóng)作物及其與人類智慧融合出的獨特美食;同樣包括第三集“人和”中幾近失傳的廣西獨特人文,如桂劇、瑤弩以及漆器等。不過廣西的秘境還不止于此,片長似乎還是不夠,廣西這個地方很是值得仔細(xì)探究一番。
廣西的方方面面,三集內(nèi)容太過濃縮,應(yīng)接不暇。
贊贊贊,但是老有一種推薦快來吃我吧的錯覺
1天饗潿洲島馬尾藻紅樹林木欖洞潛白頭葉猴700弄鄉(xiāng)缺水東廟鄉(xiāng)滂樂業(yè)天坑丹霞地貌白石山鐵皮石斛楓斗紅椎樹/菌2物華墨稻賓陽炮龍馬氏貝荔枝八角雙季稻米粉肉丸玉林牛巴香料石硤龍眼墨米酒茉莉花茶3人和欽州坭興陶窯變大苗山蘆笙匠桿侗族木樓唐以金桂劇打棍出箱白褲瑤弩黏膏越城嶺漓江源髹漆5734
今天是想家的一天(舌尖審美疲勞)
情節(jié)有些松散跳躍,三集的篇幅太短,還沒深入就戛然而止了。
央視果然能吹,但是略散,趣味點也不多,明顯帶有很濃的舌尖味,還是沖著旅游的目的。。
舊貨鏡頭太多了
難得的關(guān)于廣西的紀(jì)錄片,主要縣市都露了一臉,只是這樣也導(dǎo)致了選材寬泛,不夠深入。在這個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經(jīng)濟不發(fā)達(dá)省份,鏡頭下看到更多的是那些靠天吃飯的人們的不易。即便如此,依然能感受到他們對生活抱有的那份樂觀的精神,和生長在這片土地上所帶來的小小的驕傲。
沒有介紹木變石和竹漆器
前兩集有趣些。
僅僅是用《舌尖上的中國》的套路包裝了一些浮光掠影的素材,誠意不足,而且也不夠好看——為什么不多介紹一些廣西好玩的地方和美食?
作為紀(jì)錄片來講,感覺其內(nèi)容的編排上存在很大問題,但看到我美麗神往的錦繡中華以及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生活傳承延續(xù)的智慧就覺得怎么都值得了!
作為土生土長的廣西人,也沒法給五星啊
很難得有專門介紹廣西的紀(jì)錄片,但是感覺還是太粗糙了,很多時候感覺片中的家鄉(xiāng)令我很陌生。不過,這大概就是外界眼中廣西最吸引人的地方,本地人看本地和外地人看本地,終歸還是會有很大差別的呢。
也太一般了。。。。。。
感覺廣西和我們江西一樣,存在感沒有那么強,哈哈哈,難得有一個紀(jì)錄片是講廣西的,我覺得還不錯。想去廣西玩耍!
原來廣西除了螺螄粉還有很多優(yōu)美的景色,即將失傳的桂劇,和很多很多傳統(tǒng)手工藝。
“舌尖體”看多了會膩,但不得不承認(rèn)畫面真美。洞穴、天坑令人驚嘆,古老技藝的傳承、父老鄉(xiāng)親對富足生活的向往,有贊美也有無奈的感慨。最后一幕絕妙,身著戲服的男孩揮舞長袖,是盡情揮灑發(fā)揚光大,還是揮一揮衣袖的告別?
文化需要傳承,對每一個獨特的民族文化,技藝,充滿了敬意和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