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
(Ⅰ鏈接://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591690)
鏡頭轉(zhuǎn)回“I see darkness in you”,群像結(jié)束,Tatiana&Oksana的雙人戲終于開始。 轉(zhuǎn)場前,已經(jīng)揭開了在母親的控制下每個家庭成員大致的內(nèi)心世界,那么究竟誰是那個最細膩最深刻最悲慘的受害者?
——轉(zhuǎn)場后答案昭然若揭,這個答案是順理成章,是心照不宣:Oksana.
當(dāng)母女二人終于私下里面對面交流,Tatiana也就沒有“演戲”的必要了,人物的本性開始在分崩離析的假象之下慢慢暴露無遺。 何況Oksana提到父親,這是T的痛處;提到自我價值,這也戳了T的痛處。作為一個被“閹割”的女人,Tatiana無法忍受對于自己極度匱乏的層面,自己的女兒——“仇敵”,竟凌駕于自己之上。 正因她無法克制不滿、敵意、仇恨,掌控感再度發(fā)作,在女兒回來之后,她首次像對其他家庭成員一樣,攻擊了女兒。 可是,Oksana并沒有反擊。 Oksana在掙扎。
我們誰都知道,Villanelle很少撒嬌。也沒有人可以讓Villanelle撒嬌。 她好像,一直是強勢的,充滿侵略性,天不怕地不怕,不喜歡將自己脆弱的一面外露,對偶爾傾瀉的感情感到麻煩又無所適從。 直到她咫尺面對自己的母親。
所以,Tatiana給Oksana擦臉這段我看第四遍時,在心里哭得很大很大聲。 母女倆重逢時的初見面,Oksana不敢直視媽媽的雙眼,幾乎像想要逃離般地承受媽媽的親吻。 而現(xiàn)在,當(dāng)Tatiana滿足她的要求,令她感到驚喜地開始“為自己做了一件事”時,她熱烈又大膽地凝視著媽媽,她如饑似渴地打量和尋找,想從媽媽的目光中感受到更多。 母女倆重逢時的初見面,Oksana躲開了媽媽的面頰,一臉難以名狀的復(fù)雜。 而現(xiàn)在,當(dāng)感受到Tatiana指尖掌心的溫度,她懷著簡單的、孩童般純粹的心情,想要去蹭媽媽的手,沒蹭到——但還是像只小貓、像個孩子一樣地笑了。 她一定很愿意讓時間永遠停留在這一刻。哪怕是自欺欺人。她死而無憾。 這是她二十多年以來最沉重的渴望,是縈繞在她心頭的夢魘,是她的難言之隱也是她從最初到最終都避無可避浹髓淪肌的感情。 可是:
——母親親口將她的夢毫不留情地擊碎。 在那個瞬間,她的目光直直地向下跌落,不再凝視母親的雙眸(這個細節(jié)真的很完美),不再去尋覓她想發(fā)現(xiàn)的感情。 她找不到的——她怎么可能找到? 我們上次見到Villanelle露出如此受傷的、小獸一樣的神情,還是在她和Eve有關(guān)的幾場戲中,再往前回溯便是她與Anna的戲份。 然而之前的一切傷害相加,所有所有心碎時刻的總和……都抵不過這一次來得猛烈。
小姑娘的表情漸漸回復(fù)到現(xiàn)實中來。母親一字一句地對她說,你不是這個家里的一員。
“Don't pretend you were an angel.” “Don't pretend that you were a mother.Or a wife.” Oksana這段臺詞,使一個從本集開始時就存在的問題,變得非常清晰。 她為了追尋那種“聯(lián)系”、“感情”而來。她“歸家”。她“認母”、“認兄弟”。尤其她著力于正面母親、以及自己和母親的關(guān)系,甚至還幻想過要改變,這是非常稚拙又勇敢的一種行為。 她頻頻否定,又暗自肯定,掙扎著要自己接受并相信一些東西。 內(nèi)心深處,她難道不知道母親毫無改變、無藥可救了嗎? ——她怎么會不知道。 但她依然執(zhí)著地、痛苦地選擇去尋找、去爭取。 王爾德說,燙痛過的孩子仍然愛火。 Villanelle,就是這樣一個遍體鱗傷,卻又義無反顧的孩子。 誰能不心疼? (除了她媽。(╯-_-)╯╧╧ )
“Darkness”這個詞一直在被提及。
Oksana對著Tatiana喊,I DID CRY. 是的,她哭過。她曾經(jīng)也只是一個正常地發(fā)泄感情的小女孩兒罷了。但沒人注意到她——甚至是她的母親。 一個貫穿了三部劇的問題,在這一集得到了很有力的解答,那就是:Villanelle究竟是不是一個先天性的psychopath? Jodie在訪談中說:“當(dāng)我們拍攝我(Villanelle)試圖逃離房子的場景時,她(母親)進到屋內(nèi),手中的大包小包倏然掉落,這一幕是非常不真實的……毫無疑問,Villanelle與母親之間是有著某種關(guān)聯(lián)的——我認為這種聯(lián)系難以言說、不可名狀,但也是Villanelle第一次體驗到。對我來說,Villanelle生性便是那樣的一個人,但由于受到母親的極大影響,她這一生都有種空虛感,和持續(xù)存在著的對歸屬的追求感……” ——由此可知,Villanelle是一個天生的psychopath,但她之所以成為了一個空虛的、一個需要歸屬的psychopath,也就是我之前提過數(shù)次的,她沒有感情卻又是一個純粹的感情動物——這,是因為受到她母親的影響。而盡管Villanelle是一個先天性的psychopath,但遺傳和基因并非一個psychopath身上最關(guān)鍵的主導(dǎo)因素。 “……冷血精神病患者是后天造成的還是生而如此?可能兩者都有。如同研究人員相信的那樣,如果基因只能夠解釋成人反社會特質(zhì)的50%,這就意味著生活環(huán)境和生物遺傳是同樣重要的?!保ㄙY料來源://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392083569/ 或者建議直接去讀詹姆斯?法隆的《天生變態(tài)狂》)
我們可以看出Tatiana也是一個psychopath,她個個具有精神病狀的孩子們,正是遺傳于她。 既然母親不斷地自揭傷疤,三句話兩句不離前夫,那么我們回看拉康的“三界”論。 當(dāng)我請教我的老師時,她是這樣形容Villanelle的:“她讓我想到了'實在界'。她處于一個空位,一個未被符指、未被閹割的神秘之位?!蔽也榱艘幌孪嚓P(guān)資料: 實在界——在生命之初,嬰兒的自我與他者沒有區(qū)分,處在一個無知無序的世界。此時的嬰兒只有生理需要,這種需要可以完全被客體滿足。這種客體不象征愛,只是滿足一種生理需求,比如滿足食欲的食物、滿足安全感的懷抱。在這種狀態(tài)下嬰兒不能感覺自己與客體之間的區(qū)別。與此同時,嬰兒的全部欲望得到極大的滿足,呈現(xiàn)出一生中最快樂、完整和滿足的狀態(tài)。 實在界是無法穿越的、抵抗符號化的硬核。 我想象不出還有什么比這更能形容Villanelle的狀態(tài)了:本能、原始欲望、與母體共生。 (資料來源://www.zhihu.com/answer/68579860——知乎里這個話題下大部分帖子都很有用) (更多詳情請見://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uri=/note/675541075/——很有幫助) “想象界”與“象征界”的范疇,她也有涉及到,并同樣有相應(yīng)探尋的過程??伤齾T乏母親的“肌膚陪伴”,在“實在界”尚未能得到滿足。她是“缺失的”,是“不完整的”。 ——事與愿違,這就是一切的癥結(jié)。Tatiana早年就被前夫即Villanelle生父所“閹割”,這使得“母親”這一形象注定失常;幾個兄弟,他們或多或少也經(jīng)歷了和Oksana相似的事情,即使在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下長大,也深受非常態(tài)下的“母親”、“父親”、“父母關(guān)系”之不良影響,所以仍然清晰地投射出Tatiana包括Villanelle所具有的陰暗面。 說得通俗點,就是母親的陰暗,波及到了原生家庭(這里的“原生家庭”同樣包括后來的重組家庭)的每一個孩子。 我們回到本集一開始的卡牌游戲當(dāng)中:
——可見,在當(dāng)時,這個游戲就已然隱喻了母親在這個家庭當(dāng)中的消極定位(而在“誰是兇手”的問題后Villanelle下意識地看向母親的細節(jié)也十分用心——又是一個她深諳母親為人的證明)。她的掌控感及其它精神癥狀是眾人心理病態(tài)的罪魁禍首。 ——盡管最終是Villanelle進行了屠殺,但母親,才是這一切真正的,操刀的、血腥的劊子手。
因為前幾集“警笛”的啟示,現(xiàn)在我看劇習(xí)慣把聲音調(diào)到最大;又因為我要截圖,所以我是一秒一秒地暫??疵恳欢蔚摹.?dāng)我這樣聆聽演員的臺詞、分解演員的動作時,真的體察到了角色的心理,同時被演員的演技折服(??JMC絕了)。 在這里,Oksana接連兩聲隱忍著的抽泣和隨之壓抑下去的喘息,太過于讓人心碎。 包括以下的破音。
是的,她不是天使,可她內(nèi)心深處,一直都知道自己是一個母親的女兒,并為了這個身份,死去活來地掙扎了這么多年。 每次,明明她就在墮落的邊際,卻總有這種情感,將她不管不顧地拉回,對此她痛苦不堪,卻一直裝作無所謂,只是沉默而又頑強地消受、落寞而又堅韌地成長。 但可悲的是,她自己的母親,根本就不承認她是“一個母親的女兒”。 當(dāng)她顫抖著意識到這一點,她那苦心經(jīng)營起來的有幾分溫存的小世界,完全地、徹底地、永遠地坍塌了。粉碎了。毀滅了。
這是一整集下來,讓我最動容的三個點之二:
她凝視著她。 深深地、茫然地、崩潰地——她凝視著自己的母親。 “再讓我多當(dāng)幾秒'Oksana'、當(dāng)幾秒她的'女兒',也是好的?!? 但她肝腸寸斷地明白,縱使她一直以來對眼前這個女人懷揣那樣一種,孩子所能擁有的最崇高的感情——她凝視她,她審視她,她珍視她……甚至,絕望地“愛”她……最終,她也得不到她想要的東西,她仍舊孑然一身。 便只好以最后的凝視作訣別。 “Villanelle慣于去注視那些被她殺害的人的眼睛,在排演殺戮場景時我們也的確是那樣安排的,但我覺得,或許在殺害她的母親時她不能盯著她,也許她甚至不得不遮住母親的臉……弒母這件事,并非Villanelle所想那樣輕而易舉……我認為Villanelle在本集的事件后有了真正的身份危機。”Jodie在訪談中這樣說道。她喜歡劇組選擇不去描述這場特別的殺戮之細節(jié),因為她認為Villanelle體驗到了某種情感。因此,V從前對這種情感所下的賭注(即指Villanelle想要探尋并爭取這種感情的欲望)已經(jīng)徹底不復(fù)存在。 ——其實早在前幾集,我們就探討過這個問題,也就是Villanelle的“人化”。弒母,是Villanelle親手斷絕了自己最后的退路,葬送了自己的“母體”。這是在“實在界”范疇里極致地事與愿違后她爆發(fā)出的毀滅性,是她“死本能”的病態(tài)釋放,是她又一次的“失控”。
我從未見過這樣的她。 三天。她做回“Oksana”,做回那個“歸家”的“孩子”,做回“女兒”和“姐姐”,只有短短三天不到。
回顧Villanelle剛剛踏上故土的那一刻——滿懷忐忑的期待,獨自一人走在鄉(xiāng)間的小路上。
起先感到不知所措、無法融入,但還是嘗試著去“和大家一起”,被動卻也主動地感受著從未有過的微妙情緒。 因為那畢竟是我的“家人”啊。 她當(dāng)時這樣想。 集會上,也真的發(fā)自肺腑地開心雀躍過,甚至向弟弟承認自己感覺到了“FUN”. 三天里,她也曾經(jīng)體驗過溫馨時刻,也曾經(jīng)短暫地做回一個小孩子。即使有些時刻,她想自欺欺人,那也是她心甘情愿的事情。
作為一個“Fashion Girl”,母親給自己的舊衣服,甚至也是滿心歡喜地收下了。 為什么呢——因為這是媽媽給自己的第一件禮物哇。 這是媽媽留給自己唯一的紀念了吧。 所以,當(dāng)她渾渾噩噩將“家”付之一炬時,她都不忘記將這件衣服帶上。 ——除了它,還有二十多年來那些關(guān)于“流淚”、“微笑”、“獨行”、“凝視”的、她再也不愿也不敢回想的記憶,再沒有什么,能證明她曾經(jīng)也是“一個母親的女兒”了。 “此刻有誰在世上某處哭,無緣無故在世上哭,在哭我。 此刻有誰在夜間某處笑,無緣無故在夜間笑,在笑我。 此刻有誰在世上某處走,無緣無故在世上走,走向我。 此刻有誰在世上某處死,無緣無故在世上死,望著我。” 最后的長鏡頭,必須一提。
偽裝。 火車上,穿著那件母親送給自己的、終生唯一的禮物,她眼含熱淚、神情恍惚、渾身劇烈顫抖,無法自持。 她戴著耳機,借音樂掩飾自己始料未及的失控——弒母過后的應(yīng)激創(chuàng)傷,和千百種血淋淋的感情。 這是本集讓我最動容的三個點之中的最后一個:
悔恨。這是一片混亂之中,她為我們呈現(xiàn)得最直接最明晰的感情。 這種表演方法,是對“第四堵墻”的打破;而“第四堵墻”的打破,在戲劇界的一大初衷,便是用于角色和觀眾進行直接的感情交流。 Villanelle,一個“沒有感情”的存在,在進行“感情交流”。 大概是劇組一種刻意為之的震撼。 與此同時,她在拷問自己。 “你可以看到她于此的悔恨,但這種感情是她必須要經(jīng)歷的,因為我想,她認為這是自己唯一葬送過去、殺死從前那個自己的辦法……但在某種程度上,這更像是她親手摧毀了'Villanelle'.'Oksana',是她真正的自我,是那個她永遠無法擺脫的一面。所以我認為實際上,她所做的事情與她所期望的效果,是完全背道而馳的?,F(xiàn)在我認為,從這件事開始,她逐漸意識到了,'Villanelle'一直以來才是她自己最大的敵人?!?/span>Jodie這樣說。
自嘲。
脆弱。 Jodie說,“脆弱性”一直伴隨著Villanelle,但只是需要某些特定的事情來揭發(fā)這個事實——在一些特定的瞬間,特定的事實,能讓觀眾看到Villanelle的這種脆弱性。比如S02E04那次,她對鏡大哭。 比如現(xiàn)在,她發(fā)了瘋一樣,竭力忍著眼淚。 Jodie還說,Villanelle有點兒被自己的行為“震驚”到了,她的良知和內(nèi)心深處感受到某種沉重的負擔(dān),從此她會對“自控”有全新的理解。 是啊,她畢竟只是個想要“回家”、“找媽媽”的小孩子,哪里能想到他們誰都不要她。 在我看來,她的“震驚”也許在于,自己內(nèi)心深處明明知道母親是不會接受自己的這個事實——卻還是因為莫名其妙的背叛感而沖動失控了。 “得不到就毀掉”,她不是第一次做出這種事情,然而這一次“死本能”的宣泄令她同樣傷害到了自己。 幾乎是一種自虐行為。她自以為可以撐得住,事實上根本受不了。
孤獨。 她來時,孑然一身,去時,依舊形單影只。 她所擁有的,本身就很少,她的世界,本身就很冷清。 如今,弒母燒家,斬斷了自己最后的退路,巨大的失落感將她包裹、撕扯、吞噬。 她很無力、很無力。 自此她無異于一個失去母體的胎兒,如同墜進漫長冬夜,周遭空無一物,毫無安全感和存在感,只剩疼痛的抽離感。 她一無所有了。 “誰此時沒有房屋,就不必建造;誰此刻孤獨,就永遠孤獨。” ……我確實還是蠻唏噓的。從S03E03Villanelle向我們展示了她想要做回“孩子”、體驗“親情”、獲取“存在感”的欲望開始,到S03E05Villanelle遭受了一次殘酷的幻滅,我只能說很心疼。 之前的某天終于意識到不管怎樣,我最愛的永遠只能是S01和S02E03之前的Villanelle了,我對她的感情緩慢地停留在那個階段。 是那樣一個狂野的靈魂,沒有惶惑不安,不知天高地厚,囂張得可以,卻像玻璃一樣脆弱易碎,帶著斷裂的美感。 而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不會給我什么期待,就是心里知道,她將會面對的一切,她可能變成的樣子,讓那種怦然斷裂的美感變得黏連。 美的事物毀滅的時候,當(dāng)然也是美的,但前提要能保持從始至終的純粹。 并不是說她不再美了,但她失去了一種極端,也就不再擁有那種爛漫。 我完全不會心痛,也不會抱憾。Villanelle似乎還是我愛的那個可人兒,是那個讓我歡喜的小女孩,一切好像都沒有改變,但從那時起的確已經(jīng)完全不一樣了……只不過我現(xiàn)在才意識到。 ——總而言之,我希望即使她深情,也能是和那些人不同的深情。宇宙刻意要從她身上奪走的東西,沒有人可以胡亂地為她添上,以捏造出一種失真的平衡。她應(yīng)該變?nèi)绮辉淖儯瑧?yīng)該終生毫無愧悔不諳世事,應(yīng)該朝著世界吐唾沫還興高采烈手舞足蹈,熱騰騰,無知無畏,驕傲又盎然。 總之按理來說,如今她似乎只有“死本能”和“獸性”,因為她感情上的根源已經(jīng)消亡;但既然Jodie從另一層面分析了這件事情,并且確實是可以發(fā)展下去的,關(guān)于Villanelle“人化”的過程我也就不再多慮啦。 希望Villanelle能夠幸福。能夠,好好活下去;能夠,快快想明白: “為了自己,我必須饒恕你,一個人,不能永遠在胸中養(yǎng)著一條毒蛇;不能夜夜起身,在靈魂的園子里栽種荊棘。” 還有,拜托Eve,給她一點真愛吧。?? 那么期待下周,順祝大家觀劇愉快!
第三季的小變態(tài),正變得越來越像個正常人。
失戀后,她與他人結(jié)婚麻痹自己痛苦的感受,她開始渴望權(quán)力,她能夠共情實習(xí)小殺手愛而不得的心情。她聽說愛人活著之后從恍惚到驚喜落淚。這些曾經(jīng)微弱,疏遠的情緒體驗,慢慢正變得強烈清晰。
曾經(jīng)緊閉的心門開始被里面埋藏了太久的情緒驚擾著。所以,當(dāng)小變態(tài)看到鋼琴家家中的嬰兒和保姆之間母子般的愛與互動,她動搖了——這世界上怎么會有生命無條件愛著另一個生命,哪怕這個生命不是自己的孩子?在會計妻子的家,她對會計的妻子說,現(xiàn)在你丈夫死了,你自由了??蓵嬈拮訁s說,我不想要自由,我想要我的家庭。小變態(tài)又動搖了——我曾經(jīng)以為殺了安娜,殺了Eve我就自由了,但為何我還會痛苦。家庭,無條件的母愛,這些凡人終其一生追求的東西,究竟是何種滋味?
帶著對好奇和困惑,她踏上回家的路。
Villanelle一生都在他人身上尋找媽媽。
也許有人會說,Psychopath如小變態(tài),怎會被母愛所牽絆。
但事實上,所有的孩子,天生就會對母親有依戀,在身體上親近母親,渴望母親的愛與關(guān)注,這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生物本能。當(dāng)一個孩子還是嬰兒的時候,得不到母親的愛就意味著被拋棄,被拋棄對于嬰兒來說,就意味著死亡。
所以,當(dāng)我們通過劇情中只言片語的提示,慢慢拼湊出小變態(tài)的童年,我們會看到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四歲的小女孩,被媽媽帶到孤兒院,媽媽對她說,我晚點回來接你。但媽媽從未回來。在之后的歲月里,小女孩每天都在猜,我的父母到底愛不愛我?我到底是不是什么樣的孩子?我要怎么做,父母才會來接我?
從精神分析理論中的客體關(guān)系流派角度來說,一個人在生命早期,通過與他的重要他人(母親或者其他養(yǎng)育者)互動,獲得有關(guān)自我和外部世界的印象。如果母親不能提供及時的情感回應(yīng),甚至是缺席的,孩子需要一直靠猜測,那么這個孩子就沒法生長出一個好的,整合的自我。她對外部世界的體驗也是扭曲的——外部世界是可怕的,而我是不好的。
可這樣的自我體驗,是極度痛苦的,于是為了保護自己的自戀,這個孩子不得不發(fā)展出很多防御,這些防御以癥狀的方式出現(xiàn):
“我必須變得優(yōu)秀,媽媽才會愛我!” ---于是我放火燒了孤兒院,可媽媽還是沒有回心轉(zhuǎn)意。
“也許我變得有力量,媽媽就會愛我!” ---于是我成了主宰別人生命的死神,可媽媽還是沒回來。
“媽媽不開心,一定是因為我。” ---于是我喜歡誰就恨不得把全世界送給她,可她還是不開心。
...
當(dāng)這些防御也不起作用,為了保護自己的自戀,也為了內(nèi)心的世界不會崩塌,小女孩必須要保護自己遠離“不管我做什么,媽媽都不愛我”這個僅剩的答案。
如果連我自己的媽媽也不愛我,那我該如何在這世上生存。
這個真相太可怕,所以小女孩必須創(chuàng)造出一個理想化的母親。這個理想化的母親一直存在于小女孩的腦海中,讓小變態(tài)在成長過程中和成年后一直在關(guān)系中尋找媽媽的身影。
當(dāng)安娜出現(xiàn)時,給了小變態(tài)她一直沒體驗過的關(guān)愛和接納,所以小變態(tài)變回了小女孩,她依戀安娜,就像依戀母親。
小變態(tài)和安娜的關(guān)系,更像是嬰兒和母親的關(guān)系——一個嬰兒對母親的愛是親密共生的,也是排他的,所以當(dāng)關(guān)系中的第三者出現(xiàn),也就是安娜的老公Maxie,小變態(tài)為了維持和媽媽的二元關(guān)系,毫不猶豫的選擇閹割媽媽的丈夫,以獨占媽媽。之后發(fā)生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安娜也像其他人一樣,因為小變態(tài)的黑暗面和占有欲而離開了小變態(tài)。小變態(tài)又一次體驗到了被拋棄,這驗證了小變態(tài)對于不會被愛的自我認知,她人格中黑暗的,反社會的部分逐漸被放大,而這個渴望愛的小女孩,被藏在了心底的角落里。
然后,Eve出現(xiàn)了。這個新的“母親替代品”,竟然也能夠在了解了小變態(tài)的黑暗面后,仍然接受她。這樣的Eve, 小變態(tài)如何能夠不迷戀。但沒想到在第二季結(jié)尾,當(dāng)小變態(tài)以為終于可以和Eve融合共生了(她為Eve暴露出來的黑暗面感到欣喜,在她看來,這是Eve對她最深刻的認同),但卻沒想到Eve在發(fā)現(xiàn)她私藏的槍之后開始遠離她,這又引發(fā)了小變態(tài)最原始的,幼時體驗到的那種被拋棄感和不被愛的恐懼。這些創(chuàng)傷帶來的淹沒性痛苦,曾經(jīng)為了保護自我的根基,她不得不藏起它們。
而現(xiàn)在,小變態(tài)又體會到了這讓他靈魂深處產(chǎn)生動搖的感受,于是,她不得不殺死Eve——殺了Eve,就不會體會到痛苦,我就自由了,又可以安心的做一個莫得感情的殺手。
可是,該死,她為什么還是繚繞在我心間,陰魂不散。
回到S3E5,這樣一個一直在尋找理想化媽媽的替代品的小變態(tài),得知自己媽媽還在世,并且找到了媽媽所在之處,這讓她如何能夠不激動。這些打嗝的行為,都是小變態(tài)的緊張,興奮和焦慮的軀體化表達。小變態(tài)想回到媽媽身邊,其實是想要一個真相——媽媽到底愛不愛我。在成長過程中,小變態(tài)心底其實一直有一個未解決的困惑——如果媽媽是愛我的,她為何會拋棄我。這個困惑,因為當(dāng)年被告知母親死了,所以這個困惑從未有答案。而如今她終于有機會解開謎底,她如何不興奮。
在E5中,小變態(tài)從與母親久別重逢的激動,到慢慢發(fā)現(xiàn)母親和母親的新家庭,與自己格格不入。母親不但對自己冷淡,還把自己當(dāng)做敵人,處處防備。同時,在與兩個弟弟的互動中,小變態(tài)慢慢發(fā)現(xiàn)在弟弟身上發(fā)現(xiàn)了自己同款黑暗面(暴力傾向)。而慢慢地,她也發(fā)現(xiàn)了母親對兩個弟弟的苛刻,她越來越接近真相真相——這個曾經(jīng)被過度理想化的母親,其實只是一個自私冷血的女人??蛇@樣的母親,卻會把自己曾經(jīng)的裙子裁剪之后送給她,也會在她拿到扔牛糞比賽冠軍后嘴角上揚。所以在慶典后,小變態(tài)對小弟弟說,皮特是對的,慶典確實很有趣。慶典有趣,不是因為慶典本身,而是慶典中表現(xiàn)優(yōu)秀的她可以被媽媽認可,是被媽媽愛的?!矗⌒『⒆拥目鞓氛娴暮芎唵?,就算是psychopath的小變態(tài),也會因媽媽的認可和偶爾流露的愛意而欣喜若狂。但是隨后與小弟弟的對話打碎了這個假象——小弟弟說,媽媽因為他在餡餅大賽中輸了而覺得他是家族的恥辱。這瞬間把小變態(tài)從幻象中拉了回來——是的,媽媽也曾經(jīng)因為我黑暗面而不愛我,拋棄我,其實這么多年,她從未變過。
但這時候的小變態(tài)心底仍有最后一絲希望,就像拼命抓住最后一根稻草一樣,她在深夜扮成小時候常扮的鬼臉——雙眼流血的鬼,試圖想曾經(jīng)一樣逗母親開心,贏得她的喜愛。盡管經(jīng)歷了這么多,小變態(tài)還是想證明母親是愛自己的。
但隨后發(fā)生的事我們都知道了,母親不但否認自己愛她,也否認父親愛她。小變態(tài)像獻寶一般炫耀自己的力量(通過炫耀她買番茄的經(jīng)濟實力XD),但仍然只換來了母親的冷漠以對。在母親面前,小變態(tài)變回了那個小女孩,她用小女孩的姿態(tài),用乞求的語氣請母親為自己擦去眼角的番茄醬。母親雖然猶豫,但仍照做了,在那一瞬間,小變態(tài)內(nèi)心的那個小女孩似乎終于得到了滿足。
可溫暖是一瞬的,隨即而來的,卻是母親冰冷的逐客令。這時候,小變態(tài)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沒了。不管怎么努力,她還是不被愛的啊,不管她怎么努力,母親都會拋棄她。但她在那一瞬間也幡然醒悟,她早已經(jīng)不再是當(dāng)年那個被母親丟在孤兒院的,可憐無助的小女孩。成年的她,不必固執(zhí)的乞求母親的愛,也可以反抗母親對她的傷害和貶低。
在小變態(tài)說出,“你以為你還能夠像以前那樣把我拋棄在孤兒院嗎?不要假裝你是個母親,你才是有黑暗面的人”的時候,她和母親的關(guān)系變了。站在母親面前的,不再是當(dāng)年那個無助的,脆弱的,渴望媽媽的愛的小女孩,而是一個成年的,與母親勢均力敵的女人。她突然意識到,自己一直得不到母親的愛,被拋棄,不是因為自己是黑暗的,而是因為母親是黑暗的。不是因為自己不夠好,而得不到母親的愛,而是因為母親從來都沒有學(xué)會做一個母親。這樣一個糟糕的母親,不但沒有對自己曾經(jīng)犯下的罪惡悔恨,還要把一切歸咎于自己的孩子不夠好——我不愛你,我拋棄你,是因為你生來不哭,你從不是個快樂的小孩,你是個怪胎,還要和我搶奪我丈夫的愛。
這一刻,小變態(tài)終于明白,真正作惡的人,永遠不會懺悔。在這個女人口中,小變態(tài)是一切的罪惡的源頭,是怪胎,是黑暗的化身,而自己是無辜的,所以她可以理直氣壯地傷害她,拋棄她。她不愿面對自己當(dāng)年犯下的錯,也始終不愿承認,小變態(tài)只是一個需要媽媽的愛的普通小孩。
Villanelle長舒了一口氣,面色痛苦卻堅定,仿佛下定了決心,她說:
我覺得我要殺掉你,媽媽。
殺掉你,我終于可以和內(nèi)心的魔障作別。
殺掉你,我終于不必在他人的愛中尋找你。
我終于,可以自由。
可這自由,為何如此痛。
她苦尋真相,
她求而不得,
她一生都在找尋媽媽,
只為聽到一句:我愛你,只因你是你。
如果當(dāng)初被好好愛過,她的世界,本不必黑暗。
可惜沒如果。
【劇透慎入】 隨便跟劇寫寫,歡迎討論~ 這一集還是拎幾個重點。我主要講下Villanelle,因為目前劇情其實沒什么好說的…… 某些地方可能比較主觀,如有不妥,還請指正。
《Killing Eve》S03E06——《End of Game》. 本集,既是對E05的銜接,又緊密關(guān)聯(lián)著E04. 而所有有關(guān)V的部分,完全可以叫做“Villanelle's Sequela”. 但與Eve一吻過后E04中她那種喜不自勝洋洋自得少女戀愛感重回的“后遺癥”相比,這次的“后遺癥”可就不是那回事兒了。
片頭這短短幾秒信息量很大。 一是獨處時的Villanelle仍然如E05片尾那樣,渾身都在發(fā)抖——弒母過后的“PTSD”. 二是這個場景,包括縱觀全集,我可以說,這是我們截至目前唯一一次沒有看到每時每刻都在“進食”的Villanelle. 關(guān)于V的“進食”,無疑,是折射她“欲望”的一個非常明顯又重要的因素。第一季中就有專業(yè)朋友提到過Villanelle的“口腔期”,而且那篇分析寫得非常在理現(xiàn)在拿出來也是特適用的,鏈接://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9409155. ——而現(xiàn)在,食物就在面前,她只是拿著,心不在焉地把玩。 ——欲望、本能、獸性不自知的消退。
她留神聽著女上司的通話。 “你叫什么?”她問“十二人”的這位上司。 “Helene.” “這是你的真名嗎?” …… 她“如愿以償”成了“Keeper”——并沒有E04那般歡欣雀躍;而之后當(dāng)“Helene”將明信片遞給她,她受到了一定的刺激。 “This is bullshit.” “Helene”就問她,你可以得到所有合你心意的物質(zhì)獎勵,你還想要什么? ——這問題太一針見血了。 她一開始想要的,本來也不是她真正想要的。 Dasha沒有意識到這點,這是好事;連Villanelle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點,這就比較糟糕。 由此,之前我提過無數(shù)次的她和“十二人”包括和Dasha必然會有的沖突,開始激化了;與此同時,爆發(fā)的還有Jodie在訪談中提過的,Villanelle的身份危機。 也就是說,她如今不僅僅是對職業(yè)不滿,還有對社交關(guān)系的不信任,和對自己強烈的自我質(zhì)疑。 ……Villanelle之前哪里在意過這些問題?。?在S01E02中,心理醫(yī)師問她“對于你為其工作的人,你有什么想法?” 她說,我尊重他們的隱私。 “你想不想知道為什么被要求做那些事情?” 她搖頭,滿不在乎。 現(xiàn)在她這是怎么了呢。 康爹也問,Villanelle,你怎么了?
聽到Konstantin的問話,V寶視線回避,露出一種小女孩兒傷神時才會有的表情。 然后她說她想離開。 V有多了解K的算盤,K就有多了解V的心事。
Jodie說:“你可以看到她于此(弒母)的悔恨,但這種感情是她必須要經(jīng)歷的?!?是的,她仍未擺脫,仍在經(jīng)歷——假笑、喘息、抽搐、壓抑??桃怆[忍。 她已經(jīng)很努力了,可還是禁不住滿眼的淚。 ——你哭了,人家就懂了。
康爹說得非常對:“她是活該沒錯……但該殺她的人不是你?!?Villanelle內(nèi)心也十分清楚這點。一如Jodie所言,她“震驚”了——自己竟走到弒母這一步。 “自己加于自己的傷害,最不容易治愈?!?她不愿也不敢面對的,除了這個事實,還有自己內(nèi)心深處涌生的良知和感情。
所以她迅速地轉(zhuǎn)移了話題。 “It better be someplace hot.” ——也是偶然想到,她不愿意再去寒冷的地方了。 比如Russia.或者Alaska.
(T ^ T) 這段徹底令人心碎了……上次Konstantin沒有去接她的事情她和我們都還記得……她真的好害怕自己再被拋棄…… 委屈,脆弱,渴求……恐懼。 所幸康爹還是疼干閨女的。他開始理性分析:
看到這里已經(jīng)可以揪一個點:Villanelle為什么來找Konstantin并準備逃離——甚至是逃離Eve? 說一下我個人的理解。 作為一部連續(xù)劇,毋庸置疑每一季之間都有對應(yīng)的部分,甚至是那些沒有播出的情節(jié)。 S03的故事,是在S02最后的羅馬事件過去半年后展開的。我上篇有寫,Villanelle這不是第一次有“得不到就毀掉”的失控行為,她給Eve的那一槍其實同理。 如果我們回到當(dāng)時的情境去設(shè)想一下,她會不會……她有沒有悔恨? 有沒有偽裝過?有沒有脆弱過?有沒有又陷入到那種死循環(huán)一樣的孤獨感中去? 有沒有逃離? ——S03,從E01-E03,非常有力地告訴我們,絕對有。 在以為Eve已經(jīng)死掉之前,她“結(jié)婚”,隱姓埋名,想要過另外一種日子,恢復(fù)殺手身份后,仍然也是想過不同的生活,想成為“人上人”。 但這些都不是她想要的。她真心想要的她只對Eve說過,很坦誠。 所以她做這些的目的,無非就是從過往當(dāng)中逃離罷了,她需要逃避“我殺了那個唯一能真正理解我和我有精神共鳴的人”的現(xiàn)實以逃避自己。 ——逃避自己的失控、獸性、孩子氣。逃避自己是個他人口中“沒有感情”的psychopath. 其實從前,Villanelle明白自己是這樣的人,但她不以為意。 畢竟她原來活得好好的。 甚至連Eve都因為深知這一點而無法真正怪罪她(劃重點:不管Villanelle是不是個“惡人”,人家Eve都不介意。真情照舊),Villanelle本身就是一個psychopath嘛。這也是V具有致命吸引力的原因之一——一個原始純粹又瘋狂的靈魂。 所以她也從未感到自責(zé),或者對此有什么其它的感受。 直到她“槍殺”了Eve. 在得知Eve還活著后,她那種“釋然”“慶幸”“狂喜”的反應(yīng),足以說明,在過去的半年內(nèi),她是怎樣的煎熬。 同時,這暴露了她一直以來真正缺失又無比渴求的東西——本來就是這樣,是遇到Eve后,她才發(fā)現(xiàn)自己有多孤獨,多希望能有一個相知相契的存在陪伴身側(cè);再同時,她的良知、感情以及人性的明面在一瞬間被放大了——這種“轟然”的“剎那”的放大,在此之前一定是有積累的,那就是她對于自己羅馬那槍,半年以來都在作祟的、掙扎著的感情。 她當(dāng)時一定也有和如今類似的癥狀,只不過沒有這次這樣嚴重。 總之,從以為Eve死去,到得知Eve活著,在這個漫長的過程里,Villanelle漸漸發(fā)現(xiàn),自己的天性當(dāng)中似乎也有“良心”,有“軟肋”,有“負罪感”——當(dāng)然她自己無法定義這些復(fù)雜的感情,只是能感受到自己與原先的不同。她原以為自己“天不怕地不怕”,但如今她發(fā)現(xiàn)自己是會“恐懼”的。 一方面,用毛姆的話來說,“人的最原始的天性赤裸裸地呈現(xiàn)在你眼前,你看到的時候不由得感到恐懼,因為你看到的是你自己”。 另一方面,未知的東西總會讓人感到恐懼。包括未知而又洶涌的情感。 還有一方面,她恐懼孤獨。她很怕,很怕。 這也就是為什么,她“忽然”地,就對人與人之間的那種“聯(lián)系”渴望起來。所以才有了之后一系列看似很唐突的行動:想做回小孩子、想獲得關(guān)注、尋找家人…… 其實就像我說過的那樣,她真的已經(jīng)足夠勇敢了,她真的有在用心地去感受和探尋。 本集將“恐懼”與“孩子氣”結(jié)合到了一起。這點在Villanelle身上得到了尤為充分的體現(xiàn)。
看著做父母的人面對“失而復(fù)得”的孩子時幸福的神態(tài),她心生渴慕。 她幻想著自己的家人也能有這種“失而復(fù)得”的欣喜若狂,所以她努力地克服恐懼選擇歸家。 結(jié)果卻又一次事與愿違。 她的母親不要她。她孩子氣地出于“死本能”沖動弒母——再次親手將自己推向了孤獨的深淵。 上篇也提過,母體是歸宿,也是退路。她親手斷了自己的退路毀了自己的歸宿——殺死母親,無論從性質(zhì)還是后果上來說,顯然要比殺死Eve嚴肅和沉重太多太多,她負擔(dān)不了。 ——她開始意識到,自己是有能力給別人帶來“傷害”的,也是有可能“傷害”到自己的,她現(xiàn)在在學(xué)著盡量避免這種傷害。 故而,她只好逃離。 也自然無法面對Eve. ——如今在已經(jīng)崩潰、只想逃避自己的Villanelle心里,Eve會非常直接又強烈地喚醒她的一系列感情。她們都讓她痛苦,讓她恐懼。 相比之下,Konstantin自然而然成了她的最佳選擇——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選擇了。話說回來,除了Eve和Family,他畢竟也是她感情世界里僅剩的重要部分。
當(dāng)她聽著“Helene”打電話,又一次從別人口中被道破了心事,她耿耿于懷。 所以不久后她孩子氣地對Irina說:
“Mums are the worst.”征求共鳴。 她倆還是挺像的一對兒姐妹。 接下來是本集Villanelle的任務(wù)。
(這集字幕我好無語哈。我理解這是在玩風(fēng)格……可以但沒必要) 在E06播出前,我有認真想過,這集會不會沒有殺人的橋段。比如,她拒絕任務(wù),之類。
結(jié)果是Villanelle失手了。 當(dāng)時我震驚到不敢相信剛剛發(fā)生了什么…… 因為她畢竟在殺一個男人……我以為怎樣也要是殺女人才會觸動她……結(jié)果殺男人她都失手了…… 就,一開始還很正常,然后她就變得前所未有的慌亂。 E04中當(dāng)她進行殺戮時,她也有過不適,但沒有這次這般猶疑。 所以可見弒母帶給她的心理陰影真的太大太大……她對于“傷害”的理解、她的恐懼也終于影響到了她一直引以為傲的、對于殺戮的專業(yè)度精準度。
我天,難以形容看到這里我有多他嗎心碎…… ?聽聞有個說法:這是Villanelle在“演”…… 我:
個人觀點:不至于…… JMC是天才演員,Villanelle不是…… 首先我理解為什么會有她在Dasha面前“偽裝表演”這種說法,因為:
康爹要V不要變!做自己! 所以可能有人認為之后這一切都是V有所蓄謀故意為之的…… 但……Villanelle殺人失手明顯是真的失手啊……這她自己也沒想到哇…… ??有一點一定要注意叻,就是作為觀眾,不要將自己的“已知”與角色的“已知”等同。 Villanelle的情緒崩潰,在Dasha看來,只是因為Villanelle失手搞砸內(nèi)心受挫而一時在進行孩子氣的宣泄。 ——畢竟,我們知道Villanelle弒母了,但Dasha并不知道哎!
在Dasha眼中,Villanelle就是: 1.我培養(yǎng)出來的唯一一個還算爭氣的學(xué)生。 2.我不太好對付的有點難搞的學(xué)生。 3.我經(jīng)常情緒不穩(wěn)定容易整幺蛾子的學(xué)生。 ——再沒了?。〔灰杏XDasha洞悉了Villanelle的內(nèi)心世界……甚至還感覺Dasha要針對Villanelle想“離開”一事向“十二人”告密…… Dasha那個眼神,也就是因為第三點了——她發(fā)現(xiàn)Villanelle又不穩(wěn)定了,需要被看管被控制一下,同時她感覺“麻煩死啦煩死啦”。 所以,她認為Villanelle在鬧脾氣,才進行安撫和哄勸。她咋可能想到Villanelle說的是真心話呢…… 故而,也不要感覺Villanelle“蠢”或者是“失控”到了泄密的地步。Villanelle在Dasha面前哭訴絕非信任,而是自然地流露她應(yīng)有的情緒。她的行為是吻合Dasha對她的一貫認知的——作為“一手帶大”她的老師,Dasha肯定見過她如此狼狽如此不堪的時刻,D眼中V就是個小毛孩罷了。我們也知道Dasha有多自負、有多自以為了解Villanelle. 至于Villanelle心中有沒有計劃,是后話,現(xiàn)在不太好說。 畢竟E06這一整集,呈現(xiàn)的就是Villanelle如此“混亂”又“孩子氣”的狀態(tài)。 她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該做什么。
Villanelle無神地靠坐在浴室的地板上。 ——這或許是她一生當(dāng)中,首次被如此負面、繁重復(fù)雜的感情湮沒。 挫敗。失落。狼狽。震驚。迷惘。無助?;靵y。委屈。脆弱。疲倦。懷疑。厭惡。惱怒??裨?。悲傷。抑郁?;诤?。痛苦??謶?。孤獨。崩潰。 …… 有句話叫做,你裝作刀槍不入的樣子,就要做好被萬箭穿心的準備。 但這樣一個獸性的孩子氣的懵懂存在,于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一下子體會到這樣多正常人的感情——這太糟糕了。 即便我知道這是她“人化”的必經(jīng)之路,也太糟糕了,誰能不心疼呢。 Jodie說,Villanelle所做的事情與她所期望的效果,是完全背道而馳的。說得很對,這是V這個人物“獸性”和“孩子氣”的后果,她之前說任何話做任何事都出于本能、順從欲望、不假思索:S01E08,放松警惕丟盔棄甲地與Eve躺在一張床上;S02E08,不由分說給了Eve一槍;S03才E05,直接弒母……如果要人物發(fā)生一個良性的轉(zhuǎn)變,她確實應(yīng)該懂得在面臨強烈的刺激時如何“自控”,而不是口不擇言、無所不為。 更不是“拋下一切”,選擇“離開”。 雖然我們知道她也不可能逃離這一切的。目前她只審視了自己與“十二人”之間的關(guān)系,還沒能正面自己和Eve的關(guān)系。 她脫口而出的“I know”,也只是混亂的自欺欺人罷了。她仍然沒有做好準備。 希望她可以盡快認清自己的本質(zhì)和變化,并坦然接受,像從前那樣率性天真。 “或許她做過的所有錯事蠢事,所有她經(jīng)受的磨難,并不全是毫無意義的——那將是一條通往安寧的路?!? 既然提到“認清自己”,我們來看看在這方面大有長進的Eve.
——E06這個片頭真是震撼我媽。 我記得當(dāng)時看完E05看劇透,得知Niko沒死,我整個人都陷入了對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的沉思。 當(dāng)時還發(fā)了條動態(tài)說:光是想想Eve帶著身上叉著個大糞叉的Niko在幾家醫(yī)院輾轉(zhuǎn)的情景我都要流眼淚了。 枉我E04簡析最后為Eve好一個難過……我在難過啥呢哈哈哈哈哈哈我在難過啥呢。
KE總是這樣不按套路出牌!真好。前一秒,這個手戴婚戒的男人溫和的態(tài)度還令人略略心酸,后一秒,他就和老婆說了“滾蛋”。哈哈!
不了解Villanelle的普通群眾:這事兒鐵定是Villanelle這個瘋子干的哇。
Eve:這不可能。她知道自己不能。她不會的。 ——強勢又理性地否認三連!好!掌聲呢! 還有這句“我是不是問得有點過火了”,我笑了。大叔,我也希望你想多的那些就是事實。 但事實是,Villanelle對她的“TORTURE”,無非送支口紅……送只小熊……送個蛋糕……之類的罷了。哈哈。
至于Eve為什么這樣篤定,我S03E04的簡析里末尾有寫過啦,鏈接://www.douban.com/doubanapp/dispatch/review/12573284. 唉,她倆果然還是互能尊重知己知彼心意相通(T ^ T)cp沒白立555555
Bear說得很好,她剛稍微放松了一下下,卡住的巧克力就掉出來了。 期待著調(diào)查真兇一事也能如此。 另外注意,這一段,需要和片頭會議室里Villanelle的舉止結(jié)合起來看。 ——我們發(fā)現(xiàn)Eve開始越來越頻繁地“進食”。 想想她E03還對Bear說,你只要自控就可以;E04她吃Bear的零食吃得比誰都歡。 ——由此可見,那一吻后,Eve身上,欲望、本能和獸性不自知地強化了。 細節(jié)加分。 在得知Dasha的存在后,Eve去找了“無所不知”的Carolyn.
“這對搭檔有點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看是這對搭檔頂不住殺不死的Polastri夫婦吧哈哈哈哈哈哈(′-ω?`) Eve真愛了:我不認為是她襲擊了Niko. 堅持己見。
Carolyn對此也早已習(xí)以為常。甚至打破了“第四堵墻”。那一眼特有《Fleabag》里的感覺…… C問得好:都是“十二人”干的,誰殺的有差嗎? ——對于Eve來說當(dāng)然有了,她要還她女人一個清白哇畢竟(?)。 總之Eve回懟得也好:Kenny也肯定是“十二人”殺的,你難道不想知道是哪一個下的手? 所以,同仇敵愾,二人的線又交織并行了。只不過Eve這邊是心里有數(shù)、不缺線索,很快就會水落石出,甚至可能會推動Carolyn的調(diào)查。 Eve真是好樣的,雷厲風(fēng)行,說去就去。
其實這整部劇,就像一局“游戲”,而且確實是Eve主動開的局。 是她主動請纓,是她挑戰(zhàn)高層,是她運籌帷幄。 也是她在這場游戲中“殺紅了眼”、不留余地、傾盡所有。 故而即便是面對Dasha這樣的頂級殺手,她也完全沒有怯場,氣勢上絲毫不輸Dasha.
她不但開門見山,還挫了Dasha的銳氣——保齡球新手百發(fā)百中。 并且賤兮兮地一邊夸著自己的女人,一邊告訴人家一個“噩耗”:
我,看的時候,笑到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后天梯石棧相鉤連。
不過沒關(guān)系Dasha,你沒料到,我們更沒想到。 謝謝你的神助攻。 Eve也是,快別吹你的好寶貝了,你現(xiàn)在還活生生的也是因為人家失手。 這師徒倆半斤八兩吧。
——嗯,看來Dasha還真想著要嫁禍于Villanelle,簡直蠢得都對不起我們之前的分析討論。 Dasha是肉眼可見的可疑,這讓Eve愈發(fā)堅定。她問起Villanelle的下落想要挖掘兩個人的聯(lián)系。
?在Dasha眼里VE到底啥關(guān)系啊。我都笑了。 ——由此可見,Dasha的反應(yīng)正印證了我上述的、她對Villanelle包括VE關(guān)系的自以為是。 她認為Villanelle&Eve,僅限于“控制”與“被控制”、“利用”與“被利用”、“命令”與“被命令”之中——但也蠻合理的,畢竟在Dasha的字典里,這就是她對“人際關(guān)系”的全部定義。
——She's perfect killing machine. ——I don't think so. 我的上帝Eve太過感人。這什么絕美愛情啊。
Dasha很瞧不起Eve.只不過,她在鄙視E的同時抬高自己的行為也暴露了她的虛張聲勢。 從Dasha到Eve包括我們在內(nèi),誰都應(yīng)該清楚,Villanelle不是一成不變的。
咱也不懂Dasha的自信都從哪兒來的…… 還有這戲碼,讓我直接跳戲:
然后這位惡婆婆(?)故作瀟灑地離開了。 服了,Eve啥沒經(jīng)歷過,還會怕她威脅?
Dasha才不會懂,一場Eve沒有說“結(jié)束”的游戲,是根本不可能“結(jié)束”的。 簡言之,主角沒有喊停,你憑什么喊停。
片尾,Eve也“以凝視作訣別”。 她面龐上,不再是單純的歉疚、悲傷、心痛,更多的是堅定、釋然、沉思。 她轉(zhuǎn)身離去。 這,或許是她見Niko的最后一面了(再見面也可能是為了離婚吧?Niko這條線還是趁早斷掉比較好)。 ——本集最讓我欣慰的,就是能看到Eve這樣,開始直視自己認清自己的內(nèi)心,開始積極地面對過去和未來。她又一次投身于對Villanelle的追蹤找尋當(dāng)中。而我們知道,這一次,是不同以往任何時候的一次,這一次,將是扭轉(zhuǎn)乾坤的一次。 不過這種處理當(dāng)然也是有問題的——我們發(fā)現(xiàn),到E06為止,需要靠我們腦補的東西未免太多了。如果是腦補細節(jié)倒也無妨,可現(xiàn)在是關(guān)鍵情節(jié)的鋪墊沒有做足,這就導(dǎo)致角色的感情方面有些牽強附會進展過快。 比如我分析了一大堆的,Villanelle為什么想要逃離;再比如,Eve這實在有點“豁然開朗”的轉(zhuǎn)變。這一季的一個硬傷就是,時常過度去展現(xiàn)本不需要展現(xiàn)的東西,對于某些需要積淀的感情卻直接將結(jié)果擱在了觀眾眼前。 針對VE我和朋友討論時我認為她說得很好:“感覺這季把她倆關(guān)系具像化、事實化了,就擺在那里,沒有情感的流動?!?是的,雖然二人的關(guān)系有了實質(zhì)性的進展,但同時也被冗雜的事件跳脫的人物削弱了張力。 所以呀個人感覺,“藝術(shù)留白”要講求合理性,不能避重就輕。尤其不能像如今這樣有用其他角色的戲份去填補之嫌——我理解其他角色是要推動劇情發(fā)展,關(guān)鍵這一集下來劇情也沒什么發(fā)展……就,如果兩位女主之間的張力淡化劇情又跟不上,想來觀眾也必然會失望吧。 我話是這么實事求是地說了,但還是請給S03一點空間,畢竟作為過渡的一季本身就非常不容易。沒有必要將這一季和前兩季做對比,每一季的功效都是不一樣的,更沒有必要貶低主創(chuàng)。 好啦,轉(zhuǎn)回來說一下最后一幕:
說句實話,Irina這個笑容,幾乎是在瞬間就讓我想起了Villanelle:
同樣的,心動一瞬。 那么天真,那么殘忍。那么純凈無瑕,那么肆意妄為。那么引人注目,又那么令人膽寒。 這就是貫穿本集的“孩子氣”的最終體現(xiàn)。 只有百分之百的“孩子氣”的人,才會如此不顧一切,如此不計后果,如此縱容欲望,如此放任本能,如此無法克制,如此無所畏懼。她們不能夠正常地共情,自然也不考慮自己所作所為可能將會造成的“傷害”。 ——是從前的Villanelle,也是現(xiàn)在的Irina.
曾經(jīng),一個小女孩兒問另一個小女孩兒:“做壞人難嗎?” 那個小女孩兒當(dāng)時的回答是“Not if you practice.” 而現(xiàn)在,Villanelle為此付出了代價。 我重溫S01的時候,真的很想哭很想哭很懷念很懷念——那時的Villanelle還是個百分百“孩子氣”的人,還稚嫩得很,還狠烈瘋野得很。我上篇文章末尾有寫過自己的這種情結(jié)現(xiàn)不贅述。 ——但我也知道,世界上是不可能永遠存在著Villanelle這樣的生命體的。 最終,他們要么被迫轉(zhuǎn)變,要么自行毀滅。 不過,永遠會有Villanelle這樣的靈魂,瘋狂地橫行于這世間。Irina就是這樣。 至于I做V“接班人”的說法沒必要……每個psychopath都是不同的?,F(xiàn)在她們的共同點,也只是“殺人不需要理由,不殺人才需要理由”罷了——而且Irina也總能像Villanelle一樣給我們帶來驚喜,年輕的她也自然會有她專屬的驚喜。 總結(jié)一下。不太希望Villanelle有本質(zhì)上的轉(zhuǎn)變(從科學(xué)上來講這也太不可能),她能達到一種原始欲望和感情人性上的平衡就足夠了。說句實話,沒人真的會介意她是個psychopath.大家知道她是個“感情動物”。 現(xiàn)在她是“受傷”的“感情動物”。 于Eve而言,消逝者已經(jīng)成為動力;但于Villanelle而言,“我所有的一切眼見暗淡而悠遠,而消逝者又將現(xiàn)出來向我重演?!?好在她還有時間慢慢舔舐傷口,她那么聰明,總能找到自我治愈的方式(Eve給我沖)。 本集除了之前提過的問題外在我心目中還是合格的,能看出劇情即將(終于)要往前推進了,也不錯地承接了前面幾集。 Irina的行為破壞了Konstantin的計劃,這是一個延宕,尤其于主線劇情而言——被迫滯留的Konstantin包括Villanelle都會與The Twelve乃至Eve、Carolyn等人產(chǎn)生交集,真相也會漸漸浮出水面。 畢竟我們看到,Villanelle,Carolyn,已經(jīng)徹底公布身份即身為“十二人”下屬的Pual……幾乎所有人都去找Konstantin,這就相當(dāng)于在暗示他是隱含的沖突核心。他的出逃,可以說是本季最積極的行動之一,而人物的行動越積極,就越容易激化沖突,暴露問題。 那么期待下周(啊啊啊啊啊啊看了預(yù)告真的期待E07),順祝大家觀劇愉快~
本文從屬于第三季全集評論《怎么殺死伊芙》//movie.douban.com/review/12485312/,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那邊看看。
“他們(變態(tài)連環(huán)罪犯)大多聰明但極端自私,看似友善但缺乏真正的情感,貌似紳士實則獸性十足,他們不乏對被害人的控制力但從不控制自身的欲望;他們因聰明而算計、因算計而自信、因自信而無恥,這類“怪胎”的養(yǎng)成大多源于他們有過一個異常地童年或成長經(jīng)歷,有一個看似正常卻問題重重的家庭背景;他們的父母關(guān)系大多存在問題,親子關(guān)系具有嚴重的間隙”
上周寫失控到塔莎的部分時,引用了李玫瑾老師為約翰道格拉斯(FBI行為分析部創(chuàng)始人之一)的《心理神探——我與FBI心理畫像書》所作的推薦序中的這一段。S3E5則就像這段話的實景注解,沒想到KE這次會拍得這么實,像是把人物小傳拍進了正劇。(從這點上看,這個系列的野心應(yīng)該是四季完不成的,很可能我們在第三季終就會聽到第五季的續(xù)訂。)
借著S3E5,除了家庭,想聊聊一直回避的一個話題:“愛”。
讀過我KE評論的朋友可能有印象,對于EV間是不是“愛”,我從不去定論。這是因為,愛是什么,人類從未有過公認的定論。所以,各位自由心證,按照自己的理解和經(jīng)歷去定義去判斷比較好,這也是一種互相尊重,畢竟看個電視劇娛樂,搞得很上綱上線就很不娛樂了。
而且,我也不認為自己能談好這個話題,自認水平不夠,聊不好也就不詳聊了。
到了這集,再加上近期關(guān)注了一些帶反社會特征的罪案新聞,感覺有必要來聊聊了。依然不會去定義EV之間是不是愛,但我們可以通過V和V的家庭來看看,愛對于一個人重大的影響。
這集E沒有出場,但我卻從整集里都看到了E,兩個人盡管本質(zhì)吸引,卻一直有矛盾沖突的行為選擇,從這集里也可以窺到些本源的原因。
第一部分:我們先從劇情進入,由犯罪行為學(xué)的角度看看V和V的家庭。
關(guān)于罪犯的變態(tài)心理學(xué),都避不開關(guān)于家庭的話題,這是對實際罪犯統(tǒng)計而產(chǎn)生的研究結(jié)果和研究方向,不是專家們的理論演繹,是實際統(tǒng)計。
而V的家庭,不得不吐槽一下,太典型了,就像教科書上的案例一樣,盡管劇集用了很多黑色幽默的處理方式,但我依然感覺在看實驗環(huán)境里的培養(yǎng)皿一樣。
V的家庭,就算放個正常小孩進去,不考慮psychopath的遺傳因素,也是會制造出反社會人格或者其他精神疾患的,劇組給V安排的平輩兄弟們,血親、非直系血親的各種神經(jīng)質(zhì),暴力傾向都在極力說明這一點。
這也是為什么開篇我會覺得劇組把人物小傳拍進了正劇,而且過分的實在,這種實在跟第一二季輕盈精怪的風(fēng)格是有點沖突的,從E4開始的風(fēng)格轉(zhuǎn)變看來是比較明確的發(fā)展方向了。
既然太像案例了,我會拿一個真實案例進行對照,案例出自《心理神探——我與FBI心理畫像書》,F(xiàn)BI行為科學(xué)部找的第一個重罪犯訪談對象,埃德肯珀,這位算變態(tài)連環(huán)殺手里的明星了。
首先,V的母親,從初見V激動哭泣到劇集最后冷漠地第二次趕V出門,我們都能在這個人物身上看到一點V的Psychopath可能的遺傳來源。這位母親冷漠,極具表演性,在她生活中表現(xiàn)出來的賢良和歡樂的表象之下,是冷血,控制欲極強等黑暗屬性。
V的血親兄弟描述母親在這里是人們眼中的圣人,而V的反應(yīng)是那是因為你們看不到她的黑暗。她在收獲季這種公眾場合,展現(xiàn)的是合家歡的母親形象,而V的非血親小弟弟則告訴我們,這位媽媽,即便是在公眾場合,對孩子的失敗也不是包容而是極盡打壓,責(zé)怪和否定,而且很有意識的避開眾人的眼光私下里進行。在V到這個新家后,這位媽媽時刻注意著V的行為,這也是一種強控制欲的體現(xiàn),她會監(jiān)視V,在發(fā)現(xiàn)V與現(xiàn)任丈夫交談之后,馬上出現(xiàn)借故打岔,控制V與新家人的距離和關(guān)系,從她跟現(xiàn)任丈夫的這段交流看,現(xiàn)任也多少有點懼怕她?,F(xiàn)任對V提出的母親的問題也多有回避和偏幫。從V與家人玩殺人游戲也可以看出,她非常善于偽裝自己,她不是一個重罪犯,但這個家里,從智力到權(quán)力關(guān)系上看,她都處于統(tǒng)治地位。
故事進展到V和媽媽的對手戲 ,我們則看到了一個對自己親生女兒從人格上進行侮辱與否定,而且還與女兒爭奪丈夫情感關(guān)注的母親。而她經(jīng)過兩天發(fā)現(xiàn)V開始在一點點影響她的勢力范圍,直接就可以翻臉第二次趕V出門。
這位母親身上是有psychopath或反社會人格的特征的,但在V小時候,她不是去應(yīng)對自己的問題,而是將責(zé)任、責(zé)怪還有嫉妒全都歸因于V,進而做出了把V遺棄的舉動。而多年后見到V,她可以毫不費力地做出與失散親人熱烈相聚的反應(yīng)就跟壓根沒有遺棄這事兒一樣,V這么愛演而且能演,可以看出來點是從哪里繼承的了吧。
戲劇映照現(xiàn)實,我們來看看FBI訪談的這位埃德的媽(這是位男性罪犯,根據(jù)案例統(tǒng)計這種變態(tài)暴力重犯大部分是男性,女性比例很少)。
“埃德的母親在圣克魯斯分校受到校方管理人員和學(xué)生們的一致歡迎。她被看成是一位敏感的、關(guān)心他人的婦女,你碰上難題或者是僅僅需要找個人談?wù)勑氖聲r,盡管可以找她。然而一回到家中,她卻像對待怪物一樣對待自己羞怯的兒子。”
“不容爭辯的是,埃德父母的婚姻是十分失敗的。他告訴我們,他還很小時就因長得很像父親而遭到母親的白眼。后來,他的粗壯身材又招惹了麻煩。10歲時,埃德在同齡人間已經(jīng)堪稱巨人,而他的母親擔(dān)心他會猥褻他的妹妹,于是就讓他住在靠近火爐的一間沒有窗戶的地下室里。每天晚上睡覺時,她會當(dāng)著埃德的面關(guān)上地下室的門,而自己和他的妹妹到樓上臥室睡覺?!?/p>
另外我還查了一些資料,埃德曾在15歲時去尋找與母親離異的父親,但父親再婚,并沒有表現(xiàn)出他所期待的關(guān)愛和熱情,留他住了一段時間就送回母親處。而此時,他的母親決定三婚,不想要這個拖油瓶,又把這個燙手的山芋送回其父親身邊。親生父母誰也不要,拖到最后才決定把小埃德送到祖父母那里,而埃德的祖母就像他的另一位母親,對他貶損斥責(zé),譏諷他是“一場游戲(婚姻)里的附屬品”。第一場悲劇發(fā)生了,16歲的埃德在一次與祖母的爭吵后,將祖父母槍殺,并對祖母的尸體有過度損毀。之后,埃德進了青少年監(jiān)獄,并在成年之后通過精神鑒定被判定可以釋放。而在這之后,他殺害分尸了七位年輕女性,最后他用羊角錘雜碎了自己母親的頭,并將母親的喉嚨扔進了攪拌機。(具體細節(jié)太過殘忍,這里就不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大衛(wèi)芬奇拍得《心理神探》第一季,這部高分劇集是基于道格拉斯的這本書拍的。)
S3E5對V家庭的塑造對照現(xiàn)實案例,我們不難看出這個培養(yǎng)皿是多么的典型。
一個對外友好,對內(nèi)殘忍的母親,從小被打壓羞辱被拋棄的孩子。這種不是我們常見的嚴厲管教孩子,而是一種實質(zhì)性的精神虐待。而在這兩個個案上,父親身份都是缺位的,這點我會在后面講愛的部分展開,這里先停一下。
在人類社會中,psychopath和反社會人格是一直有一個比例存在的,但不是每一位都會去犯罪甚至殺人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思考過,為什么這些人有些就踏入了深淵,而有些則正常生活?
在目前關(guān)于精神病的研究中,普遍傾向于psychopath更多是先天的,而反社會人格的情況則復(fù)雜地多,有先天的因素但也很可能源于后天環(huán)境。
影評里我就不展開先天和后天到底哪個重要的“蛋生雞雞生蛋”的問題了,沒有絕對的定論,以后可能也不會有,特別是到了具體的個體身上。
但我們看看FBI探員基于自己的工作經(jīng)驗,對埃德這個案例得出的自己的觀點:
“支配。操縱??刂?。這些是連環(huán)殺手的三大格言。他們的行為思想均是以有助于充實他們過于乏味的生活為導(dǎo)向的。
在一個守法的人發(fā)展為連環(huán)搶劫犯或殺人犯的過程中,最關(guān)鍵的一個因素大概要算幻想所起的作用了。我指的是最廣義的幻想。埃德肯珀早年就形成了幻想,且統(tǒng)統(tǒng)涉及性與死亡之間的關(guān)系。……
從另一個層次上看,肯珀的幻想就是擺脫他那位主宰一切的、虐待成性的母親,而作為殺人犯,他所犯下的一切罪行都可以置于這一背景之下加以分析?!?/p>
不過依我之見,埃德肯珀的例子說明系列殺人犯并非天生的,而是后天造就的。倘若他的家庭環(huán)境較為穩(wěn)定且他受到關(guān)愛,他還會產(chǎn)生同樣的謀殺幻想嗎?誰曉得呢?倘若他對支配欲強的女人不是懷有那種難以置信的憤恨,他還會以同樣的方式對待她們嗎?”
我們通過探案專家的觀點來看看V。
從劇集提供的細節(jié)看,V從小就有對死亡游戲的幻想和cosplay,包括照片里的恐怖裝扮,以及小時候與父母親番茄醬血淚的游戲等。而且從小就表現(xiàn)出了暴力傾向,打弟弟的評價是打的好。而現(xiàn)在她的相對成熟了,對血親弟弟的情緒管理建議是,“打人你感覺會更好?!?/p>
而在已經(jīng)三季了的各種花式殺人中,包括對E強烈的執(zhí)著中,支配、操縱、控制,都有非常具體的體現(xiàn),這里就不贅述了。
支配、操縱、控制全都指向什么?權(quán)力。從劇集對V的人物發(fā)展設(shè)計上看,支配他人生死的權(quán)力已經(jīng)滿足不了V了。
又要來說boring了,乏味、無聊、沒有存在感,對于這個類型的罪犯來說,實施殺人虐待的幻想都在填充這種boring。一旦這種邪惡的幻想得到落地操作,他們是無法克制的,近期國內(nèi)幾個強暴致死小女孩的惡性真實案例里也體現(xiàn)了這一點,有本事把這些變態(tài)罪犯放出來,他們就會繼續(xù)強奸殺人,無法自制。
道格拉斯在書中還提到“殺人三合一”:縱火、孩童時代虐待小動物、超過正常年齡的尿床。
我們的V,第一次縱火,就把整個孤兒院給點了……,第一次殺人,就把迷戀對象的老公閹割了……尿床劇集里沒提,孩童時代虐待小動物也沒提,但她有個現(xiàn)成的弟弟可以打……
通常情況下,這系列的暴力重犯都有一個暴力升級或者說犯罪學(xué)習(xí)的過程,比方說先從虐待動物,猥褻,傷人這些輕罪開始,在預(yù)謀或是偶然犯下殺人的重罪之后,一步步熟練,磨練自己控制受害人以及殺人的技術(shù)。
但V這個……上來就很火爆,我真不知道該夸她是殺人狂小天才好,還是該感到害怕好。而且人物設(shè)計讓她接受了專業(yè)的殺手訓(xùn)練。好吧,天生我材必有用。
這種人設(shè)實際上已經(jīng)脫離現(xiàn)實,屬于戲劇破格了。
也難怪我們的E會被自然吸引……
而在道格拉斯的書中還提到:“這是我們反復(fù)碰到的另一個特征。案犯極少會把憤怒發(fā)泄到內(nèi)心怨恨的焦點人物身上。雖然肯珀告訴我們,他常常在深更半夜手拿錘子踮著腳潛入母親的臥室,幻想著用錘子猛擊她的顱骨,但是在真正有膽量正視他實際想做的事情以前,他至少制造了6起殺人案?!?/p>
我們從劇集里給V母親年輕照片的特寫可以看到,對卷發(fā)女人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是從哪里來的。而劇集設(shè)置V以為家人都死了,但康叔好死不死跟她提了家人之后,應(yīng)激反應(yīng)又出現(xiàn)了。從V和母親的對話我們可以判斷,V被送去孤兒院的時候應(yīng)該是在6-10歲之間,記憶有了,但很模糊。所以,可以合理猜測,V對于家人的記憶有自我懷疑的成分,這次的尋親之旅,除了尋找歸處的基本動力,還有對自己懷疑的求證。而這種求證是帶有復(fù)仇的種子的。
我想,V的人物設(shè)定里,一直都在自信自大背后潛藏著自卑和自我懷疑,這也是為什么她對跟自己母親有一樣的外貌特征的女人產(chǎn)生應(yīng)激和性欲的底層動因。從她要求母親為她擦去臉上的番茄醬血淚的那段表演,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她變強既有經(jīng)濟能力又有見識和武力值之后,她依然會發(fā)自本能地尋求母親的關(guān)愛,這種關(guān)愛不是簡單的關(guān)心,而是對自身存在的一種最深層的肯定。
劇集發(fā)展到這里,再回看打Eve的那槍,V心里到底是什么感受,脈絡(luò)是不是就比較清晰了呢?
但是注意一點,我可能不會把V的這種反應(yīng)簡單的歸因為“戀母情結(jié)”,戀母是表現(xiàn),底層可能還有更復(fù)雜的家庭結(jié)構(gòu)和情感關(guān)系的問題,這個在下一個部分里會說。
Home的結(jié)果,我們現(xiàn)在都看到了,正如我們所料,在跟母親面對面確認了自己被打壓,被羞辱,被遺棄,被否定的童年記憶后,V難以抑制的肢體反應(yīng)、表情、話語都透露出悲傷、痛苦,而最終艱難地決定“不得不把媽媽殺掉”?,F(xiàn)在的她不再是弱小被拋棄的那個,而是有能力決定雙方關(guān)系的人了。但殺掉媽媽的實體,是填不上她心里那個由于母性良知缺位造成的心理上的無底洞的,后續(xù)跟E還有康叔的互動中,我們應(yīng)該會看到這個洞的發(fā)展。
這里必須單獨說一下表演,這季的女性主要角色都貢獻了非常精彩的表演。揪迪與媽媽廚房對手戲、吳女士面對Nico的死亡、C媽車里悼念兒子,這幾場戲下來,我嚴重懷疑,這季的目標是要讓幾位能至少在下一個頒獎季拿到兩個以上的表演獎項。。。歡迎頒獎季的時候各位來挖墳。。。
E5是V的單人集,但我還是看到了大量的E的影子。之前的劇集都展示過了,E有殺人幻想,有殺人沖動,現(xiàn)在也實操過了。而且她很清楚地知道V對她的迷戀和執(zhí)著,但為什么還是一直把自己往正常社會里拽,而不是毅然決然地就地跟V私奔。
劇集提供E的家庭情況很少,但也不是一點沒有。從抓幽靈那段跟媽媽親切的對話,到出大事了以后姨媽幫她解決工作,再到跟Niko的日常互動,還有她與Bill、Kenny以及其他同事的融洽關(guān)系來看,我們都可以看出這是個被關(guān)愛的人,曾經(jīng)有過良好的人際支持。即便自己的本能驅(qū)使做了那么多荒唐的行為,道德良知還是在控制她選擇自己的行為。
這大概就是E和V矛盾糾纏關(guān)系從家庭童年這種源發(fā)層面產(chǎn)生的原因。
不被愛與被愛,可能就是通向天堂和地獄的差別。
第二部分,我們來談?wù)劇皭邸?/span>
順著E5和第一部分的討論,我們來看看父母之愛對于人會怎么認知和實踐“愛”所產(chǎn)生的影響。
下面我會引述著名的人本心理學(xué)家弗洛姆在《愛的藝術(shù)》中所關(guān)于母性良知和父性良知的論述。
首先,澄清一下定義,這里所說的父性母性,并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具體的情感或行為上的父愛母愛。而是抽象的概念性總結(jié),是父母這兩個角色應(yīng)該具有特質(zhì),是一種理想化類型化的表達。更像物理定律或是經(jīng)濟學(xué)上“理性的人”那種概念。就類似,我們都知道牛頓力學(xué)定律,但現(xiàn)實中是不太可能有摩擦力消失的空間存在的,但不代表在宏觀世界牛頓力學(xué)定律就不存在。也并不是每一個父母身上都必然完整存在這些特質(zhì),現(xiàn)實恰恰相反,我們常掛在嘴邊的原生家庭問題,往往是因為這些理想特質(zhì)的缺失而造成的。
母性良知或母愛的特征:“用更概括一點的方式來說:我(孩子)被(母親)愛,因為我是我這個樣子;或者,更確切一些:我被愛,因為我是我。這種被母親所愛的經(jīng)驗,是被動的經(jīng)驗。為了被愛,我無須做任何事——母親的愛是無條件的。所有我需要做的只是——是她的孩子?!?/p>
這種母性良知或母愛對人的影響:“無條件的愛是人類最深切的渴望之一,不僅兒童如此,人類的每一份子都是如此;另一方面說,如果因為我有優(yōu)點,因為我值得愛才被愛,這往往在心中留下疑慮:對于我想要他愛我的人,我很可能不能討好他,或者是這一方面不能討好他,或許是那一方面不能討好他——但總是恐懼著這個愛會消失。更且,“值得的”愛很容易給人一種辛澀的感覺,覺得我被愛不是因為我自己,而是由于我討他的喜歡,這就是說,分析到最后,我根本不是被愛,而是被利用。無怪乎我們所有的人都渴望母愛——嬰兒時期是如此,成人亦是如此。”
請原諒我大段的原文引述,但我想這可能是目前為止,我看到過的對母愛及其影響最精煉的論述了。
我們回想一下心高氣傲目空一切的V,在什么時候露怯,每一次都是在對她而言,有情感價值的對象,打破她預(yù)期的時候。
她認為E會跟她走,她認為康叔應(yīng)該把她放在第一位考慮,她認為她對媽媽的記憶可能出錯了,媽媽還是會像小時候一樣幫她擦去惡作劇的痕跡時。她直覺地認為,這些對她的感情付出,是因為她是她。
所以,當(dāng)她篤定的認為E跟自己一樣,just like us的一個人,卻做出了完全與預(yù)期相反的時候,我不知道,對母親的記憶投射了多少到當(dāng)時的E身上,但結(jié)果卻是顯而易見的,無法控制,無法得到,否定自我,這些因素不管比例多少,導(dǎo)向的都是死亡和毀滅。
這種無條件的愛,她沒有能力由自己創(chuàng)造,那可以暫時用“值得的愛”來替代,所以劇情才會讓她很喜歡跟康叔邀功要獎勵要夸獎,很喜歡跟E去炫耀自己的能力,這一切都是希望自己被看見,被認可,這些是對她來說重要的人,他們的肯定會讓她高興。而劇情進展到現(xiàn)在,這種良性的關(guān)系也被抽掉不少了,康叔也不知道還能活幾集。、
而在對媽媽的對手戲里,V會說自己是一個不快樂的人。這個不快樂與AA Meeting時的feel nothing是對應(yīng)的,母性良知的缺失應(yīng)該是非常底層的原因之一。
跟E的互動中,V還是發(fā)現(xiàn)了自身更多的可能性和面相的,在跟家人的互動中,V對對她表示自然親近的兄弟也展現(xiàn)了人性的一面(叫人去打人這種也算,她的邏輯里自己的欲望實現(xiàn)總是優(yōu)先),還預(yù)留了小弟弟逃離的時間,這些都算是正向的進步吧。但就像我在第一部分里說的,母性良知缺失的這個大窟窿,我感覺編劇兩季之內(nèi)都不會想幫她補起來。
我們再來看看缺位的父性良知或父愛:“他在兒童生命之初幾年,幾乎與嬰兒很少有接觸;在這段時期,他對兒童的重要性不能與母親相比的。然而,父親雖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卻代表著人類生存的另一個極端:他代表著思想世界,代表人造事物,代表法律與秩序,代表格律、旅行與冒險。父親是教育兒童的人,他把走入世界的道路向兒童顯示出來。”
再強調(diào)一遍,這里所說的不是具體的某個父親或者父親這個群體概念。而是父親這個概念本身應(yīng)該具有的特質(zhì)和作用。這里也不是在說刻板印象里躲避孩子撫養(yǎng)責(zé)任的父親,而是在嬰兒時期,不管父親有多努力,對孩子而言,母親由生殖所帶來的的保育功能和情感紐帶,對孩子來說都是很難替代的。
再具體一點,一個人可能沒有父母,但如果在TA被養(yǎng)育長大的過程中,他的撫養(yǎng)人身上,不論撫養(yǎng)人是男是女,只要撫養(yǎng)人身上有著上述的父性良知和母性良知,這個無父無母的人也會成長為一個有愛的能力的人。
由這一點我們來看看康叔和V的關(guān)系,就非常有趣了。在第二季的影評中,我和我心理諮商師的朋友有少少討論過,康叔作為一個有益的父親客體,對V有很多正面的影響,但我們沒有展開。
在看過弗洛姆的論述后,我們再來看康叔和V的關(guān)系,就不難發(fā)現(xiàn),為什么有很多人喜歡康叔,喜歡康叔和V的互動。在男性角色紛紛撲街的現(xiàn)在,很多人都對康叔表示了嚴重的關(guān)切,不希望他也掛掉。
V的生父,在V的母親口中,不是那種建立秩序的父親,反而是個容易被V影響的人。在V的記憶里,父親教她打架,配合她的恐怖游戲,而V的母親甚至認為V的父親對V投注的關(guān)愛影響到了夫妻關(guān)系。這點都是她們倆的轉(zhuǎn)述,無從考證,而且V的父親早逝,就算要糾正行為,也沒有可能讓他從棺材里爬起來了。
而康叔,從牢里把V撈出來,一方面教會V生存技能,另一方面規(guī)范她的行為,至少在工作的層面幫助V在建立秩序以及教會她謀生方式。而且康叔作為本劇集里相對正常的人,他能理解一部分V的行為,就算不能共情,但至少是能準確地認知并預(yù)測V的舉動的。所以從這個層面講,我們也很容易理解,即便V不滿意康叔對自己的情感回應(yīng),但她還是相對而言更喜歡康叔。在經(jīng)歷背叛事件之后,即使很生氣,但也會正確的判斷康叔的利用價值,還是會像小孩一樣來鬧康叔,要康叔幫她找家人。
康叔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和能力,部分替代了父親的角色,劇集里才會有那么多一會兒瘋瘋癲癲的可愛互動,一會兒又掏刀掏槍嗆起來了。
話說到這里,以下是些跟劇集無關(guān),但我很想跟大家探討的話。
我不想落入一昧責(zé)怪原生家庭的大坑里,我也不希望讀到這里的朋友對原生家庭概念產(chǎn)生命定的錯覺。
我們都無法擁有概念化的理想父母,總有這樣那樣的缺憾,正因如此,拯救自己的人永遠都只可能是自己。
弗洛姆說:“最后,一個成熟的人要達到這種階段:他是自己的母親與父親。在他的心中具有母性良知與父性良知。母性良知說:‘任何錯誤,任何罪惡都不能剝奪我對你的愛,我對你的生命和幸福的希望?!感粤贾f:‘如果你犯錯,就不能避免你所犯的錯誤的某些后果,如果要我喜歡你,你就必須改變你的生活方式。’ 成熟的人已經(jīng)脫離了外在的母親形象和父親形象,而把他們建立在內(nèi)心里。然而,這并不是像弗洛伊德所說,他在內(nèi)心里把母親和父親合并到自己的生命中,使自己的生命與父母的生命相混,而是在自己的愛之能力上建立起了母性良知,在理性與判斷力方面,建立起父性良知?!?/p>
換句話說,想要擺脫原生家庭的束縛,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途徑,是讓自己變成那個有能力成為自己的母親與父親的人。
原生家庭影響的確很大,但已經(jīng)發(fā)生的事情我們沒有能力去追溯了。
我們認真工作,閱讀,運動,交友,談戀愛,做著各種積極的事,都是在往這個目標進發(fā)。而有意識地去做,永遠都比無意識地要有效率得多。
再說了,你看,就算是V,不也在忙著要升職嘛……
【劇透慎入】 隨便跟劇寫寫,歡迎討論~ 又是笑中帶淚回味無窮的特殊一集。 某些地方可能比較主觀,如有不妥,還請指正。
《Killing Eve》S03E07——《Beautiful Monster》. 聶魯達有首詩歌,叫做《和她在一起》,其中有這樣兩句: “正因為時世艱辛,你要等著我?!?“正因為歲月漫長,你要等著我?!?/span> 看完這一集,我就想到這首詩,然后感動得渾身直冒雞皮疙瘩。 寫的時候也感動得稀里嘩啦。 下面我們切入正題嘍:
Villanelle抗拒騎士像的“凝視”,同之前在S02E05中她主動去“凝視”雕塑形成了一個呼應(yīng)。 有趣的是,不僅僅是此處的呼應(yīng)——我們直接可以回憶起,相照于S02E04片尾Villanelle的大哭,S03E06片尾Villanelle同樣有過一場慟哭。 現(xiàn)在想來,306片尾的鏡頭切換(V?E),也是稍稍地呼應(yīng)了204的鏡頭切換。 只不過,當(dāng)然,此時的V與彼時的V,截然不同了。她承受、感受,也領(lǐng)會了更多感情。 與此同時,她也更加脆弱。 這里我又要提到,Jodie曾經(jīng)說過,“脆弱性”一直伴隨著Villanelle,但只是需要某些特定的事情來揭發(fā)這個事實——在一些特定的瞬間,特定的事實,能讓觀眾看到Villanelle的這種脆弱性。 204,她哭自己不再被她重視,不再被追逐,不再被特殊對待。那次流淚,是一個委屈的小孩在鬧脾氣,在發(fā)泄自己罕見的情緒,在不自知地對我們顯露出她的感情。她對著鏡子,凝視自己的哭相,哭著哭著還要竭力擠出笑容——因為潛意識里,她需要意識到自己的“人性”,又想在意識到的瞬間摧毀它;她需要見證這樣的一個自己,一個只有她才熟知的、脆弱的自己,又逞著強在見證的同時否認她。 而我們知道,psychopath所謂的“感情外露”,基本上都是模仿出來的,他們也擅長于此。所以205中她去“凝視”沒有生命沒有感情的雕塑,個人認為那是一種孩子氣(傻氣??)的“模仿”,她想要從那些罕見的情緒與感情當(dāng)中抽離出來——因為那個脆弱的自己,在當(dāng)時還是她所恐懼并且抗拒的。畢竟,她習(xí)慣了做個“沒有軟肋沒有感情”的人。 時態(tài)轉(zhuǎn)回現(xiàn)在時,同理。 306,她哭自己一團糟,經(jīng)歷了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身心俱疲。那次流淚,是一個孤獨的小孩在經(jīng)歷蛻變成長的痛苦,是混亂的感情將她湮沒其中,她又將它們傾瀉而出。她當(dāng)時什么都沒有做,沒有掙扎沒有否認也沒有反抗,只是靠坐放空。因為她已經(jīng)完全地、清醒地認識到自己“人性”的那一面,也在不知不覺地接受。 而307,她別別扭扭地說:“That guy was really staring at me.” “——那東西還真就像個人一樣盯著我?!?注意,此時她將自己放在了“被凝視”的位置上,也就是她自認為有感情的那一方。 如今,她也不再會去“模仿”它,因為她已經(jīng)意識到了,只有“人”,才是感情的載體,她抗拒和沒有感情的非生命體進行交流。或許它們會讓如今的她感到空虛。 一個人,只有擁有感情,體會感情,豐富感情,才能辨別感情。 我們的Villanelle,孩子氣沒有丟,但已經(jīng)是一個有著豐富感情的孩子了。
接下來Helene從兩方面刺痛了Villanelle的“創(chuàng)傷”。 肉體上的,蹂躪傷口,提醒她的“失敗”;精神上的,給予“溫柔”愛撫,笑里藏刀。 Villanelle到底還是渴望來自任何形式上的“肌膚之親”,再加上弒母“后遺癥”仍然存在,一經(jīng)擁抱,就出現(xiàn)了生理反應(yīng):流淚。 心疼寶貝。
我啰嗦了無數(shù)次Villanelle是個矛盾的感情動物。而她現(xiàn)在終于意識到,想要追尋真情實感,自己就要先直面和領(lǐng)悟真情實感。 正如魯米有一首詩這樣寫: “你今生的任務(wù)不是去尋找愛 只是尋找并發(fā)現(xiàn) 你內(nèi)心構(gòu)筑起來的 那些抵擋愛的障礙” 每個人都如此。 所以她現(xiàn)在,或許依舊是一只小怪物,但是一只正在努力“人化”的小怪物了。 V內(nèi)心OS:人家才不想“真正成為怪物”。 只是上司話里有話她當(dāng)然聽得出來:
即便她不說,“十二人”也會查。不如順水推舟,用V式戲謔調(diào)侃地講點兒邊角料。 這可能是她想到K爹叮囑過的,要“做自己”,別表現(xiàn)得太反常。 只不過她眼淚汪汪的,弒母“后遺癥”,以及剛剛的愛撫“后遺癥”未免太明顯。 她這個樣子我好擔(dān)心……被Eve抱一下我孩兒不得暈過去(?)……
接任務(wù),也是,因為她和K爹有小算盤。而且總不能破罐子破摔吧。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順帶繼續(xù)V式戲謔,搪塞一下自己的失態(tài)。
“You're a child.”太精準了,一語中的。 上一篇我就是圍繞著V的孩子氣簡析的,這里不多解釋叻。 “You're sexy”——V式戲謔進行到底。 針對Helene關(guān)于“Beautiful Monster”——尤其是“chaos”的只言片語: 我上一篇有講過,S03E06的Villanelle從始至終都是混亂的?!盎靵y”指感情上的混亂。 而此時此刻,Helene口中,(從前的)Villanelle是“帶來混亂的使者”?!盎靵y”指權(quán)力紛爭、時局動蕩、世事變幻。 ——但H有關(guān)“混亂”的說法是普適的。Villanelle正是經(jīng)由混亂,得以瓦解、重組,燃燒、凈化。 是蒼涼可怖的,分崩離析,支離破碎。 卻也浪漫、刻骨,擁有毀滅之美。 是將這個人物一步步逼至絕境,再讓她自行挫骨揚灰,掙扎著拼命地不顧一切讓自己絕處逢生。 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打斷她的脊背,給她一雙翅膀”。
——也正因如此,她才能“鳳凰涅槃”,進行一場轟轟烈烈的、一如配樂中的“浴火重生”。 S03E07的片頭,我們熟悉的那顆血滴變成了一顆淚珠。 ——這一集之前,Villanelle雙手沾滿無數(shù)人的鮮血;而這一集,Villanelle首次未殺一人。 Villanelle帶上Dasha赴阿伯丁做任務(wù)。 對此,我個人的理解是,當(dāng)時她脫口而出要帶上Dasha是迫不得已,之后才開始考慮怎么應(yīng)付Dasha,也許,她以為到時候找機會甩開Dasha就可以和Konstantin會面。
兩個psychopath真是走到哪里較勁到哪里。 不過Villanelle不僅是自大狂,還是小頑皮鬼。 我依稀記得,不久前某人還跟Eve吹Villanelle有多尊重自己,如今拜V所賜她成“老年癡呆”了。
然后Dasha感覺有被冒犯到。遂發(fā)起挑釁。
看來“十二人”內(nèi)部有一套專門刺激人的流程哈。都是先“物理”,再“心理”。 由Dasha的話可知,“十二人”已經(jīng)對V做過了調(diào)查,得知了V弒母燒家一事。 對于這條訊息,Villanelle和觀眾是同頻接收,所以我猜想這也對她的“計劃”產(chǎn)生了干擾。 或許她根本也沒啥計劃。一切都是隨機應(yīng)變,車到山前必有路。 我唯一可以確定的只有,她從一開始就隱隱打定主意,這次自己不會殺人。 ——因為她在打暈Dasha與K會合后對K說“幾小時之前你就該到了”,可見她根本沒想做這次任務(wù),本想拋給Dasha去做。 結(jié)果K姍姍來遲,她被逼無奈只好構(gòu)思實踐了這么一出,Dasha也白挨了那么一下子。
Villanelle內(nèi)心OS:
不過有一說一,蠢如Dasha尚且能看出V喪失了殺人的興趣,我們又怎么會不知道呢。 Dasha那些話,從前可是同樣出自Villanelle之口的啊,何其歷歷在目。
所以盡管我一開始對以上情節(jié)還蠻震驚的,想到之前的鋪墊,覺得似乎也沒必要對V沒有痛下殺手而感到意外。 這個“致命一擊”,可惜就可惜在沒能“Double Kill”.暈,我估計是她也沒想到自己真的這樣做了,又急著與K爹會面,一時間心亂如麻,遂逃之夭夭。 從前V寶對那種本質(zhì)上該殺的sb(詳情請回憶S02E05那位惡臭的洗車男)的態(tài)度是:不給我酬勞,我也愿意免費殺,我圖個痛快。 現(xiàn)在V寶只是:
至多:
真是成長哇……暴風(fēng)成長……
配樂,真實反映當(dāng)下狀況。 Villanelle就這樣,懵懂也堅定地走上了一條“無法回頭”的路。這個決定雖然欠妥雖然孩子氣雖然漏洞百出,卻也是她面對自己的感情后所做出的第一個重大選擇。不容易。 怎么說呢。我們本來以為一起亡命天涯的會是Villanelle&Eve,本來以為一起亡命天涯的會是Konstantin&Irina,結(jié)果一起亡命天涯的是Villanelle&Konstantin.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用Carolyn的話來說,這對組合很頂。為啥:
Konstantin確實混蛋,“Then I come back for you”這句話由他講出的頻率幾乎接近“Where is Villanelle”從Eve口中說出的頻率,不管是對干閨女說還是對親閨女說。 所以他之前對V強調(diào)什么“Family”啊……我感覺也不過如此吧。最根本最緊要還是自保。 他自己不也跟Villanelle嘮叨嗎,面對現(xiàn)實吧我是個混蛋,我感覺我活該。 然后Villanelle就以身作則讓他見識到,你混蛋,我比你還混蛋,彼此彼此。 你為了趁早脫身可以丟下女兒,我為了趁早脫身可以丟下你。 拿錢跑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就從這一點來說,我感覺Villanelle是真的發(fā)自肺腑地在乎Eve,在當(dāng)初那種感情就已經(jīng)十分深刻又特別了——回想一下S02E08,那是怎樣的生死關(guān)頭哇,Villanelle都沒有獨自溜之大吉。 當(dāng)然Eve也是深入骨髓地在乎Villanelle.
——上來就“Villanelle”,可以,這很Eve. 這句話也太耳熟了吧媽的,她曾經(jīng)和Bill也這么說,怎么時隔多日還玩起老調(diào)重彈了呢。
——人家Carolyn說得沒錯?。∧憧紤]過其他手段嗎Eve!三句不離Villanelle你明明滿腦子就只有Villanelle…… 還“Don't pretend I'm the only one”——你就是那個“only one”啊好嗎。烏魚子。 另外這里,終于和S01劇情對接了,我也是很納悶Eve是咋突然就被俄羅斯監(jiān)獄之旅Nadia給自己留的那張紙條Kenny調(diào)出的監(jiān)控錄像……這些觀眾都快忘了的陳年往事給擊中的。
?你說是不是你。 而且,說到底,你不就是想人家了嗎……
Carolyn:女人。我怎么會不知道你那些小心思。 Eve:
Eve很氣。她又開始單槍匹馬地干了。 千里尋妻(?),獨自美麗。 ……只不過…… ……得虧他們那兒垃圾車比較無人問津哈。真是縱容了她的反射弧呢。
我在S03E04的簡析中有寫過:“……在她心里,Villanelle當(dāng)然是特殊的,這也是為什么大部分時間她都避免主動提到Villanelle——因為她一提到她最終都會無可避免地被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對她的癡迷、尊重、珍視,以及那種難以名狀的感覺?!?——所以這段讓我很感動:Eve終于自自然然坦坦蕩蕩大大方方地和別人說起Villanelle了,談及自己和她的關(guān)系也不再躲閃。 畢竟時過境遷,相較于原先有所不同有所成長的她們,也將迎接一段全新的關(guān)系。后話啦。 看著Eve驚喜的樣子我也好開心呀。 然后我們的Eve全方位調(diào)動線索。
“Yes,I'll hold.” ——看似不經(jīng)意的一句話,Eve說完,卻讓我有種想要落淚的沖動。 我想到她總是在追逐著她,卻又一直等著她。不顧一切探湯蹈火,卻又心領(lǐng)神會細水長流。 S01,那時她們棋逢對手,你追我趕,勢均力敵。那時的Villanelle,是一個“闖入者”,打破和毀掉了Eve的許多東西。于是在S01E08,Eve闖入Villanelle的居所,打破和毀掉了她的許多東西。同時等著她。 她當(dāng)時是否真沒想過V會回去,我不得而知;但她一直在等一個與她當(dāng)面對峙、能夠“復(fù)仇”的機會,是毋庸置疑。 最后她后悔了。她意識到自己等來的機會并不是她真正想要的。 也是從那時起,她就已經(jīng)察覺到那個脆弱溫柔又孩子氣的Villanelle。Villanelle在S02E01提起E信誓旦旦,“現(xiàn)在我比任何人都要了解她”——Eve對V又何嘗不是。 S02,她們明面結(jié)盟成為戰(zhàn)友,暗中互為較勁,糾纏不休。她等著她現(xiàn)身,等著她的消息,等著她的“措手不及”……她讓她頭疼至極,讓她心神不寧,讓她迷亂也讓她清醒。但是在S02E08,當(dāng)Villanelle身處險境,奮不顧身的還是Eve,生死都置之度外。她要等著她一起離開。 她對她有一種天然的責(zé)任感,有一種無私的保護欲,以及其它——當(dāng)時Eve不會將其稱之為“愛”,我也不會如此簡單地定義,因為她的感情遠比“愛”要強烈復(fù)雜得多。 她堅信自己等她沒錯,也堅信她會等著自己,正因為這份信任如此純粹深刻,讓她自己都感到驚奇,最后她才會生出背叛感選擇離她而去。她意識到自己等來的人并沒有如她那樣“毫無保留”。 S03,迄今為止,在我們只能腦補的范圍內(nèi),Eve已經(jīng)通過各種事各種人,敏銳地感知到了Villanelle如今的反常。 是的,她與Villanelle相隔甚遠彼此之間一無所知,但她對她,有種與生俱來的直覺,她們互相吸引,互能感應(yīng);她不清楚Villanelle在哪兒、怎么樣、都經(jīng)歷了什么,但她愿意等,她愿意等著所有有關(guān)她的訊息、她的回音,從別人那里得來的也好,與她見上一面聽她告訴自己也好。 如今不僅僅是局面失控,Eve對Villanelle的感情也在不自覺地發(fā)生傾斜,潛意識里她還是需要她的。 “I think about you all the time.I think what you're wearing,and what you're doing and who you're doing it with.I think about what friends you have.I think about what you eat before you work and what shampoo you use and what happened in your family.I think about your eyes and your mouth and what you feel when you kill someone.I think about what you have for breakfast.I just…want to know everything.” ——時至今日,她仍這樣。 她深諳她是怎樣一個混蛋,她知道她每個看似干凈純真的笑容意味著什么,她打心眼兒里感覺大多數(shù)時刻她咎由自取。 ——但她不在乎。她就是不怪罪Villanelle.她從未真正為她做的事和自己做的事而心生愧怍。 我敢發(fā)誓,如果時光倒流,她還是愿意離經(jīng)叛道又背棄信仰地為了她挺身而出。 所有,一切,都是這樣。 她哪里能真的放下她呢。 她們習(xí)慣了互相追逐、互相等待,甚至互相關(guān)懷互相守候——在那些等著彼此音訊的日子里,遙遠的注視,就是二人生命中,最熱烈最持久又最銷魂蕩魄的守候。 在十分難捱之時,她們其實格外需要感受到彼此的存在,需要知道彼此是不是發(fā)生了改變。 所以,Eve當(dāng)然會說,我可以等。 所以,Eve當(dāng)然會追趕Villanelle的步伐,找到她。 不過,旁人外人怎么會理解呢,路人視角如下:
然后Eve剛剛讓人干著犯法的事兒又自相矛盾地來了這么一句:
路人視角:
地點一經(jīng)確定,Eve馬不停蹄風(fēng)雨無阻:
這段的襯托寫得蠻有意思的。司機的生活很像Eve原來的生活。他可不知道他是在跟怎樣一個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女人聊這些內(nèi)容。 Eve內(nèi)心OS:真正的狠角色習(xí)慣保持低調(diào)一言不發(fā)。 之后VE兩條線索,終于終于終于終于終于終于開始相交重疊了:
“Crazy woman”+“Pretty face”+“Pretty girl”+“Nice figure”——Eve一聽馬上就明白了:果然就是我女朋友(?)! 再聽到Dasha,更是確鑿無疑。 然而,在如此緊急的情況下,Villanelle的異動讓Eve明白,她有了非同尋常的意圖。這也讓Eve驚覺事態(tài)的不可控——換句話說,她突然意識到Villanelle正處于一個高度危險的境地當(dāng)中。 所以她急著“英雄救美”(?)(開個玩笑,這里主要還是Eve想跟蹤Villanelle趕緊找到她),又喪失理智,把人家趕下車了。
Eve的“千里尋妻記”真可謂一波三折(仍然開口就是問V,真是居安思V)。
這一段好棒。Eve“獸化”的進一步體現(xiàn)。 注意,在Eve釋放“死本能”時,又tm很巧地出現(xiàn)了“警笛”音效——我S03E04簡析中提到過,“警笛”大概率是劇組為將E拉回現(xiàn)實所刻意為之,由此看來這也是一個貫穿S03前后呼應(yīng)的小設(shè)計了。 ……可惜??!Eve再用點兒勁,不就能杜絕后患了嘛!
——在VE線索合并之際,DK的線索也“一不小心”危險地交錯了。 同是天涯淪落人?。ㄅ錁泛喼睈喝の叮?。 目前,一方面,主線劇情中,有關(guān)“十二人”與Villanelle的這條線,包括DV的線、“十二人”與Dasha與Konstantin的線,如今已經(jīng)是落在高潮之前了,Villanelle叛逃一事毫無疑問會成為劇變的導(dǎo)火索。
另一方面,是“十二人”與Carolyn的暗線。我S03E02的簡析中就已經(jīng)提到過,Carolyn腹背受敵(她怎么直到這一集才感覺是在針對她??),也面臨未知的巨大危機。 但她的身份尚未敲定,我們很難說她站在哪邊,或許她根本沒有立場自成一派也說不準。 拭目以待S03E08好啦。 那么接下來終于講到本集的重頭戲啦。
刻意只截了Villanelle的一個足部虛影,目的是為了表現(xiàn),她前腳剛走Eve緊跟著就到了。 她!倆!總!是!這!樣!錯!過! 真是恰到好處的心塞。
不過誰都沒有康爹心塞。 E?“Where is she?”?V?“Where is she”?E -_-|| Konstantin指向已經(jīng)發(fā)動的列車。 于是,接下來,Eve做了一件最最老套最最落俗的事情。 關(guān)于“追火車”一梗,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關(guān)注最近比較熱門的伍導(dǎo)的新作《The Half Of It》——影片中同樣有追火車的鏡頭。還是戲中戲。
當(dāng)時看完電影,我有感慨一句,盡管我們嘴上說著不要套路,某一刻心里還是會感動得一塌糊涂。 車站,機場……這些地方,往往比教堂見證了更多的親吻。 我們當(dāng)然知道沒人能跑得過火車。 但那是心甘情愿的追逐。 ——那是“愛意”。是不自禁。是真情實感的流露。 所以當(dāng)Eve追著火車跑起來時,我無法形容自己心中是一種怎樣微妙的感受——這比S03E03巴士上那一吻還讓我心潮澎湃。 那一次,可以解釋成沖動,可以解釋成偶然,可以解釋成暈頭轉(zhuǎn)向,可以解釋成陰差陽錯,可以解釋成任何東西——什么都可以;但這一次,她仍然主動,仍然真摯,仍然毫不遲疑,而且,更加堅定。
列車里的她,起先,只是無神地坐著。 她怔怔的,緊皺眉頭,滿懷心事,依舊孤獨。 然后她向車窗外投來漫不經(jīng)心的一瞥。
——感謝這不經(jīng)意的一瞥吧。 她望到了她——正在笨拙、努力地向自己跑來。
——她嘴角驀地上揚,旋即,驚喜、歡快、明媚、純粹的笑容,時隔太久太久,終于又出現(xiàn)在她原本倦怠蒼白的面龐。她這樣笑著,孩子一樣地,沖窗外的她抬起了手。 “Hi,Eve.” 她笑得太真了,簡直就是讓人心疼的真實——那么爛漫,那么柔軟,那么雀躍,那么燦爛,那么溫情,又飽含落寞的留戀。 然后,這笑容如同列車,飛馳而去。 她也慢慢地、慢慢地收回因為一時激動而前傾的身子,只是臉龐仍然緊緊貼在車窗上,抻長了脖子去看她。 她的眸光中,帶上嘆息的凝重。
而車外,她氣喘吁吁,懊惱不已。 但她們?nèi)栽谶b相對視,兩兩相望。 像《流浪的星星》里,萘瑪和艾斯苔爾,終其一生唯一一次邂逅——“只需一個對視就交換了所有的苦難?!?/span> 這樣望著,又回望,一如長久以來,她凝視著她,她也凝視她——在追逐著的時候,亦或等候的時候,沉默,或者囂張,挑釁著對方,或者總能給彼此活下去的力量。 她也緩緩舉起手,回應(yīng)她。 “Hi,Villanelle.” ——這是一個遲到了許久的回應(yīng),但我們很高興,它還是來了。 在這里,我們來回顧一下S01E05: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切都還沒完全開始的時候,也是Eve,勇敢地邁向Villanelle. 寂靜一片的林間,面對一個沖著自己舉起槍的psychopath,她抬起手,沖她示意。
當(dāng)時的Villanelle,還是個喜歡試探別人捉弄別人的小孩子,她緩緩將槍口指向自己。 而Eve,下意識地阻攔,反應(yīng)比那把槍對準自己時還要激烈——那時的Villanelle,誤將其當(dāng)作她在乎自己的表現(xiàn),所以她笑了。 那時的Villanelle,危險,瘋狂,誘人——Eve也只是知道這些罷了。那時她們還不了解彼此。她們只是對彼此,深深地、深深地吸引和癡迷。
她用認認真真的一個吻“擊中”她——然后悄無聲息地消失不見,如同一陣讓人心煩意亂又匆匆而過的風(fēng)。 她們的故事,從那一次,正式轟轟烈烈地一發(fā)不可收拾。 S03E07,我們誰也不知道,她們有沒有記起那次友好又危險的邂逅,但她們無疑從對方的舉止當(dāng)中讀懂了太多太多。 其實從巴士上的一吻開始起,就已經(jīng)如此了。 “——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時過境遷,這一次,依然是Villanelle消失在她的視野里。 Eve面龐上的神情,看似與當(dāng)時幾乎毫無二致——恍惚、驚愕、難以名狀。 但這一次,她平靜又失落。 平靜在于,她知道她變了——雖然還是孩子氣的舉動,卻無形之中穩(wěn)重太多。 或許,做出逃離一切、無法回頭的選擇的Villanelle印證了Eve對她的某種猜想,這一點,光是從Villanelle疲憊不堪的神態(tài)中就可以看出。Eve從沒見過那樣的一個Villanelle. 不僅如此,她從前也沒見過手下留情的Villanelle,我們也沒見過。 可就在這一集那幾個瞬間,Villanelle把自己的另一面赤裸裸地展現(xiàn)給我們所有人了,那是屬于她的堅定和坦誠。 在我S03E05的簡析中曾寫道:“……她對弟弟表現(xiàn)出來的關(guān)心,是她不自知的一種“愛意”的體現(xiàn)。因為出于Bor'ka對她自身的真實投射,這種“愛”是“自愛”,但足以證明Villanelle有去“愛”、去阻止自己或者他人造成傷害的能力?!?一如之前所言,Eve還是那個“I think about you all the time”的Eve,Villanelle也還是那個想要“Normal stuff——A nice life.Cool flat.Fun job.Someone to watch movies with”的Villanelle. ——但現(xiàn)在的Villanelle已經(jīng)明白,在追尋“Normal Stuff”的過程中,她必須要能成為一個有感情的,有同理心的,盡可能地避免一切傷害的人。 所以她在慢慢變得“正常”。 而Eve感受到了。Villanelle的這種趨向“正常”,讓Eve感到平靜。 那么,Eve為什么會感受到Villanelle的脆弱與變化?我們做個整合。 首先,VE二人之間那種與生俱來的直覺——即菲編所說的“這兩個女人不需要見對方就能感受到對方的存在”;其次,E發(fā)現(xiàn)V竟然手下留情,這讓她隱隱感覺到,在V身上,一定有什么事情發(fā)生了,而Dasha被V攻擊,更讓她確認V有了二心;最后,當(dāng)E望到V帶著某種她從未見過的神情坐在那趟離去的列車上時,一切假想都被印證了。 不過我感覺,這個點只需要用Phoebe的那一句話來解釋——這就是專屬于她們的默契和浪漫。 回到“平靜和失落”的話題: 失落在于,自己終究是沒能追上她。 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用情至深的人,都如此笨拙可愛,如此心有余而力不足。 她對無法接近那樣一個嶄新的她而感到沉重,出于困惑,也出于迷惘。 Eve大概會想:我和她,就這樣錯過了嗎?
——而Villanelle一個電話告訴她:No.Never. (這張截圖是看匿名字幕組的熟肉時截的,因為感覺這里“running into”的翻譯匿名字幕組翻譯得比較通順噢,其它都容易引起歧義) Villanelle一直都有Eve的手機號碼。 誰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時候查到的,曾經(jīng)翻來覆去地盯著看過多久,又是怎樣的爛熟于心。 那么為什么直到這個節(jié)點,她才撥出這通電話呢? 對于Villanelle而言,這幾集以來,她的當(dāng)務(wù)之急就是解除自己和“十二人”的牽絆。 我S03E06的簡析中有寫,在她一團糟的時候,她認為Eve只會讓自己更加混亂。 還是有些膽怯的——她不敢面對她。更何況,Villanelle對Eve,也不是單純的癡迷愛戀,更多的還有欣賞和尊重。這讓Villanelle始終能保持分寸感,做到應(yīng)有的克制。也是僅有的克制。 所以,臨行之前她絕對也想過告別,但她又感覺,為什么告別,以什么身份,應(yīng)該說什么? 最后還是放棄了。就像Konstantin告訴她的那樣,放棄包括Eve在內(nèi)的所有。 于是這個地方?jīng)]有值得留戀的了——沒有事情做羈絆,也沒有人等著她。 ——可是,當(dāng)她看到Eve奔向自己,她忽然發(fā)現(xiàn),自己壓抑了很久的有關(guān)Eve的那部分感情,原來根本就沒有必要壓抑。 在她成長的這段時間里,她必然三番五次地回憶起Eve,以及自己給她帶去的所有的那些傷害。Villanelle有個敏感又溫柔的靈魂,如果她想去好好感受,還是能感受到的——所以,或許她一直擔(dān)心,Eve也會感覺自己“是個怪物”。 但,在她即將徹底逃離這一切、徹底再也無法回頭的最后一刻,Eve就那樣出現(xiàn)在她的視野里,熱切、竭力、一如既往,讓她熱淚盈眶又滿懷欣喜地明白,原來自己也是被堅定地選擇著的。 雨果說,最大的幸福,就是確信有人愛你,有人因為你是你而愛你,或更確切地說,盡管你是你,有人仍然愛你。 她仍然在追逐,仿佛以那樣一種滑稽又老套的姿態(tài),告訴她“我會一直等著你”。 她給她造成的沖擊,足以顛覆她這么久以來所有的想法。 所以她又怎么能再按兵不動——尤其是,她怎么會讓Eve單方面追逐自己呢? 她們可是Villanelle&Eve啊。 ——她們是彼此的困惑、放不下的執(zhí)念,是彼此的膽怯、豁出去的勇敢,是彼此的窘境、無休止的春夢,是彼此曾經(jīng)抗拒過的部分卻又終究是彼此不容置疑的組成。 ——當(dāng)Villanelle同樣終于認清了這點,也就同樣堅定了心意,重拾這段關(guān)系。 所以啊,我們看,她甚至不是發(fā)信息給她,而是直接去電,要她好好聽著自己的聲音,好好感受自己的存在。 久違了。 而Eve,也幾乎是在一瞬間破顏微笑——就是如此默契。 她一直等著她,她還是把她等來了。 這一次,她是她想要的那個她。 如今二人之間的感情,是已經(jīng)經(jīng)過各自的審視、各自的蛻變后,重新建立起來的。誰也不再是那個“闖入者”,也沒有誰再只會“索取”,更沒有病態(tài)的“控制”和“占有”。Villanelle一句“We have to stop running into each other like that, it's not good for both of us”直接定義了這段不再一昧追逐、不再模棱兩可、不再逃避躲藏、不再搖擺不定、不再無跡可尋又無枝可依的,煥然一新的關(guān)系。 寫了這么多這么多,說實話,我是真的真的真的很動容。 下集就是本季季終一集,有期待也有不舍,欣慰的是她們終于要肩并肩地站在眾人面前了。 時世再艱辛,歲月再漫長,只要她們還在一起,大概就不會有太過苦澀的悲傷吧。 “——當(dāng)我跨過沉淪的一切,向著永恒開戰(zhàn)的時候,你是我的軍旗。” 那么最后,我要為了VE,也為了首尾呼應(yīng),附上開篇提到過的,聶魯達的這首《和她在一起》: “正因為時世艱辛,你要等著我, 讓我們懷著希望去生活。 把你的纖細的小手給我: 讓我們?nèi)ヅ实呛徒?jīng)受, 去感受和突破。 我們曾闖過荊棘之地, 屈身于石塊堆砌的窩里, 我們又重新結(jié)成伴侶。 正因為歲月漫長,你要等著我: 帶上一只籃子,你的鐵锨、你的衣履。 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 不僅僅是為了石竹和丁香, 也不是去尋找蜜糖, 需要用我們的手, 去沖刺,去放火, 看這險惡的世道是否敢, 向這堅定的四只手和四只眼睛挑戰(zhàn)?!?/span> ——這首詩歌也送給大家,感謝我們共同陪伴著度過的時光,下集再見啦!
【劇透慎入】 隨便跟劇寫寫,歡迎討論~ 這集有點特殊,拎重點,靜等后續(xù)。 某些地方可能比較主觀,如有不妥,還請指正。
《Killing Eve》S03E04——《Still Got It》. 很明顯,S03E04KE換了一種敘事方式,剪輯也隨之有所變動。簡單做了個時間軸放在這里:
下面我就順著時間線講。
——新面孔。如果我沒記錯,這是“The Twelve”的上級第一次露面,正臉。或許她就是“The Twelve”之一。 也就是說,這個陌生女人,目前是我們能看到的最能代表“十二人”立場的角色。她對Dasha說的一字一句都至關(guān)重要。 相比之下,之前Dasha對Villanelle說的話,內(nèi)含的信息量遠遠不夠直接——我們可以從上圖中推斷,那些“Keeper”的承諾都是屁話,是Dasha為了穩(wěn)住和控制Villanelle的權(quán)宜之計。
感覺全世界都知道她倆的關(guān)系了……巴士上錄得很起勁兒的那位兄弟是不是把視頻發(fā)出去了? 開個玩笑。可見“十二人”對VE一直高度關(guān)注,Dasha也自然有所耳聞。 可為什么就是不“kill Eve”? ——我在S03E01簡析中有寫:
如上所述,Eve殺不得,一方面出于她如今還在為MI6做事的身份,另一方面當(dāng)然是因為她與V之間的聯(lián)系。當(dāng)她活著的利益比她死去要大時,“十二人”是不會動她的。 于是Dasha就被迫接了這個挑撥兩口子(?)感情的爛活兒??蓱z的Dasha,罪人她來當(dāng)。 下邊我們就來看看這個老殺手分了幾步辦事兒:
1.調(diào)虎離山。 Villanelle不想惹麻煩一再說謊——她對Dasha當(dāng)然沒有對Konstantin那么信任,不能告訴D自己和E的事情。但通過重組蒙太奇,我們知道,此時Dasha已經(jīng)知道Villanelle在倫敦見了Eve. 看著Villanelle這心不在焉的樣兒Dasha順勢將計就計——“十二人”明明要求Dasha讓Villanelle開工,Dasha卻給Villanelle放了個假。原因不言而喻——她要支開Villanelle自己去殺人。 其實我很不愿意承認Dasha要嫁禍于Villanelle這種說法,因為我認為很蠢(后面會講),但目前看來有這樣一種可能:Villanelle沒有引起其它命案,就沒有不在場證明,才可能被Eve懷疑。
2.殺而代之。 她殺了Milena——那個在片頭與Niko形跡親密的老太太,并拋尸豬圈。如此就可以接近Niko. 這段屬實令人毛骨悚然。 她其實完全不必害死這條無辜性命的。 可見Dasha簡直是個蛇蝎心腸的老太婆。 3.引蛇出洞。 酒吧里偷Niko手機給Eve發(fā)消息。也就是說Dasha很變態(tài)地想讓Eve第一時間第一地點體驗喪夫之痛。我真希望Dasha身后那兩個男的別光顧著喝酒能看到點兒啥。 4.暗箭中人。 “最后一手”。Still got it. 可能大家都會想起“Sorry Baby X”,但我實在想象不出來二者有什么聯(lián)系。 顯而易見毫無共同之處。 并且這句還有一個翻譯是“寶刀未老”。從這一點來看,又有一種情況:Dasha并沒有想栽贓Villanelle.但她以此向Eve傳達——這就是你身陷其中的下場。 與其說挑撥VE感情,本質(zhì)上還是要威脅Eve不再參與這一系列的案件調(diào)查;而如果Eve抽身之后對Villanelle避而遠之,Villanelle的狀態(tài)也會慢慢恢復(fù)正常吧。 ——這是Dasha所想。 Dasha在巴塞羅那時,Konstantin身處莫斯科。
——被Irina罵得很慘。 我感覺小姑娘這段話真是一處伏筆……如今Konstantin的確進退兩難?!笆恕敝匦拿黠@傾向于Dasha&Villanelle,交給他的任務(wù)又橫生枝節(jié),甚至漏洞只能他自己填。 那么為了自保,老K的“Plan”是什么呢?
找到會計遺孀,輕言細語撫慰,獲取信任,得到機密文件。 ——其實很簡單,就是將關(guān)鍵信息為己所用,掌握一個把柄。 噢,還要除掉證人——所以他之后就想到要找干閨女殺人滅口。 那之前他干閨女正對鏡臭屁:
? 看著看著還要邪魅一笑: “魔鏡魔鏡,告訴我,是誰最忘不掉我~”
真是“E”吻忘情。 ——總之V寶又變成了快樂的小孩兒,一邊聽音樂,一邊做蛋糕。
手藝不行,不好看,不好吃。V不樂。 (幾次嘗試過于失敗最終才會選擇買蛋糕,真是見者落淚,誰能想到送個蛋糕背后竟是如此的良苦用心呢?。? 如上述所言,Dasha仍然是對V連哄帶騙,讓V放松警惕掉以輕心。 Villanelle真的上當(dāng)了。
戀愛使人判斷力低下,唉。
其實我上次就想說,小心噢,V(Gossip Girl語氣),情場得意,職場難免失意。 但當(dāng)時我感覺有點破壞興致。畢竟~ 這次必須要說了,小心噢V,不僅職場可能失意,情場或許也難保了。 職場。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笆恕泵髅嫔鲜窃凇皩櫋盫,實際上是在“忍”V.一拖再拖,重復(fù)利用,他們在等一個可以徹底擊垮V的時機。 情場?!扒椤敝傅氖荲目前的感情世界——兩個重要部分,一,她和Eve;二,她和“Family”. ——這很關(guān)鍵,保持這個思路。這一集,正是將Villanelle的內(nèi)心世界分成兩部分去描摹的,這兩種感情貫穿她的整條線。之后我還會提。 之后KV雙線合一,也就是在Eve生日當(dāng)天。
Villanelle想什么這么出神? ——循著剛說的“兩部分”的思路,兩種解讀。再就是畢竟櫥窗里的人也有兩種身份。 一,戀人。Villanelle聯(lián)想到了Eve. 二,母女。Villanelle聯(lián)想到了“Family”.
Villanelle應(yīng)該知道康爹恐高,她故意的。
只有在Konstantin面前我們才能見到莽頭莽腦活潑可愛像個小女孩的Villanelle,而只有Eve能讓Villanelle變得像個小女孩。 ——用“Happy Birthday To You”的歌唱般的音調(diào)和Konstantin說話,興奮得上竄下跳,笑起來單純快樂得不諳世事一樣。 為了讓干閨女冷靜一下,不要繼續(xù)狂魔亂舞,當(dāng)然也是為了攤牌真正來意,K給了V有關(guān)她家人的信息。
注意,這是第一個“HICCUP”發(fā)生的時刻。 什么時刻呢? ——依舊“兩部分”思路:Villanelle知曉Eve婚姻破敗的時刻、Villanelle知曉家人具體訊息的時刻。
Konstantin真是沒少找Villanelle幫忙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倆雖然是互相利用但莫名其妙就是有種溫情的喜感…… 其實看這一段,兩人如此默契,還蠻心酸。 Konstantin于Villanelle,才是最像家人的存在吧。
“HICCUP”由此開始一發(fā)不可收拾。 另一邊,Eve在“Bitter Pill”辦公室的沙發(fā)上,狼狽醒來。
(這里E雖然邋里邋遢但是好好看?。。?衣服上還殘存某人的氣味。哈哈。 臉龐上還留有某人的印跡。嘿嘿。
Audrey這姑娘,明顯是有了新的約會對象。 ——大家貌似都走出來了,除了她。她們。 Villanelle味兒太大了,所謂后勁兒十足。 Eve的習(xí)慣性動作:攏頭發(fā)。這次是欲蓋彌彰。
Eve:“你說啥我沒聞到啊嗯嗯好好行好嗯嗯可以好沒問題OK就這樣再說就多了?!?說實話,留香,真的有夠曖昧。真的很欲。 對于Eve而言,沒有最尷尬,只有更尷尬:
? 大家是否還記得S01Villanelle偷了Eve行李箱之后的“POOR BABY”場面。
——我搜了半天,終于把這種藥給搜出來了。 詳情自行百度百科,畢竟我拼圖時都尷尬得腳趾抓地。 ——我的尷尬點在于,Eve如此私密的事情都被Villanelle知道了,還是那么早之前就知道。 我說為什么Eve每次在Villanelle面前都是一副被看得透透的很不爽的表情……換成我我不但會感覺有被冒犯到,還今生今世都再也不想見這人了…… 她倆可真不一般。 Eve的不修邊幅程度也真不一般。 ——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內(nèi)褲掉在鞋子里塞了半天還露在外面。 至于為什么會在鞋子里,當(dāng)然不是滑下去的,那就太夸張了(也不科學(xué))。 我不明白的是,她可以把那條無辜的內(nèi)褲拿出來揣在兜里,為什么直接丟進垃圾桶了。
看之后有個鏡頭。 Villanelle的房間里,衣物散落得到處都是,床上地上亂七八糟。 ……但她本來不是這樣的人啊? ——所以說實話,我感覺“內(nèi)褲”“內(nèi)衣”這種物件,帶有“性暗示”的成分。 具體我就不展開講了。 主要是這種Sex Implication,發(fā)生在那樣的上一集之后,我感覺十分順理成章又在情理之中。 當(dāng)然,這只是我可怕的腦洞,歡迎討論。 Happy Birthday,Eve!
Eve起先以為是Niko送的。 然而該死的直覺出賣了她的第一反應(yīng)。
……這塊兒Eve笑死我了??窗阉⌒牡?。Villanelle也從沒給她寄過重磅炸彈哇。 嗚嗚嗚巴士蛋糕!我們的小浪漫鬼! 當(dāng)然,我們覺得浪漫,Eve簡直“羞恥”死了。 電光火石間,巴士上的喘息、氣味、溫度……一幕接連一幕地復(fù)現(xiàn)。 喘息的音效——還是Sex Implication. 那邊陰魂不散,這邊惱羞成怒。
扔下蛋糕后Eve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yīng)? ——后悔。后悔當(dāng)然是有的。扔蛋糕,是下意識的舉動。Eve向來沖動,當(dāng)她沉浸在某種感覺中時,是很難控制住自己的行為的,不然也不會有上一集那一吻了。 ——高空墜落物。她想起了Kenny. 與此同時,警笛聲響起,將她拉回現(xiàn)實。 插一句,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一處細節(jié)——上一集得知Niko自行出院后,Eve走在大街上,恍惚迷離,音效同樣是先“喘息”,再“警笛”。 ——這大概是一個照應(yīng)。 也就是說,Eve現(xiàn)在的精神狀態(tài)極度不穩(wěn)定,被太多雜念困擾著無法抽身;只有外界的其它刺激,才能夠使她暫停游離,做回一個“正常人”。 Ok.Eve想起Kenny這點要往后看才能確定:
真的為她感到一陣難過。 時間拽回去——當(dāng)晚Eve入住Hayward家中。
這段熟悉又日常的對話啊——人人都有不為人知的往事,而且都感覺自己所遭受的痛苦更為深重。 ——不過,“好閨蜜法則”之一:當(dāng)她跟你抱怨悲慘現(xiàn)狀時,一定要比慘,越慘越好。 Hayward還挺懂。
對一個男人說這種事,這個男人首先要是個通情達理的人。而Hayward毫無反應(yīng)的樣子反映出他絕不是個普男。
Eve至今仍對曾傷害Villanelle耿耿于懷。 但注意,她并不對此感到抱歉——她只是在自我譴責(zé)。畢竟她一直以來都將自己劃入“正常人”的范疇內(nèi),所以理所當(dāng)然對自己出格的行為感到困惑、恐慌、自責(zé)。
吳珊卓老師的演技實在太絕太絕了。 ——這段對話又是三個情感層次,層層遞進,由淺及深。一,我對不起我丈夫;二,我違背(?)了我自己;三,我違背(?)了我自己還任由自己繼續(xù)“荒唐”下去。 由此可見,最讓Eve感到糾結(jié)痛苦的,還是自己對Villanelle的感情。雖然她自己并沒有意識到自己說的三件事全都和Villanelle有關(guān)——Villanelle儼然在不知不覺中已經(jīng)成為她生活的中心。即便Villanelle也是令她生活變得亂七八糟的源頭。 但我說過,你被什么打動,什么就是你的命——她們之間的那種感覺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迷人之處不在“遇到”,而在“遇到了就一定躲不過”。
Eve說“I……”的時候我都著急死了!我好想聽她親口承認她對Villanelle的迷戀! ——可惜,此時此刻,警笛又響起來了。 真是巧了。哈哈。 ——所以我也確定,這是劇組刻意而為之的音效,前后緊密照應(yīng)。目的就如我先前所說,要將Eve從那種恍惚拉回現(xiàn)實,及時中止神游。 再一個,如果不是回過神來,Eve很可能就把她和Villanelle聯(lián)手殺了Raymond的大事兒抖出來了。 而Hayward尚且身份不明呢。 幸好Eve關(guān)鍵時刻沒有喪失理智。
Hayward說的道理,Eve怎么可能不懂。 除了置Niko于危險之中這件事,難道她真的為那些有關(guān)Villanelle的一切后悔嗎? ——絕對不。 如果時光倒流,她絕對還會為Villanelle挺身而出,還會做出一系列與當(dāng)初完全一致的選擇。什么都不會變的。人就是這樣。 她只是心里難受(人就是這樣)。 畢竟這份感覺、感情的代價太大了。
好可愛。我真的有被Eve可愛到……這種別別扭扭擰擰巴巴的性格。 看到小熊條件反射般地就想扔掉,因為會想起那個煩人精——然而還是禁不住心里有種奇怪的無可奈何的柔情。 最后不還是抱在懷里看的手機嘛。 女人。 距離她這樣摟著Villanelle的那一天應(yīng)該也不遠了吧(?)。 另一邊Villanelle正在執(zhí)行干爹的秘密任務(wù)。
KE劇組又是借他人之口說出Villanelle之心聲,上一次是Felix,這一次是Charles的遺孀。 “I want to be a family.” 如果我們仔細想想,其實比較嘲諷的是,Villanelle不僅沒有“Family”,也沒有“Free”.她自以為有自由罷了。然而幾乎所有人都在騙她。從上一季開始這一點就已經(jīng)特別明顯。 總要有個契機——像我S03E01的簡析中提過的,Villanelle總有忍無可忍背盟敗約的一天。 扯回來,V又開始“Hiccup”.
我在S03E03簡析中有提到Villanelle童年的缺失,這里,通過“Hiccup”的“治療法”再次有所體現(xiàn)。 她一無所知……她懵懵懂懂……她仿佛頭一次從中感受到了某種東西。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Villanelle如今殺人效率包括精準度大幅降低。她精神渙散,其程度不亞于Eve. S01中心理醫(yī)生曾問她,有沒有和被殺者聊天——她之前確實會和被殺者說幾句話,每句的中心意思基本上都是“求饒沒用”“我不聽你廢話”“我喜歡看你在我面前死掉”。她喜歡看著他們痛苦,看著他們掙扎,看著他們“眼中的光亮慢慢流逝”。 而如今,她和要殺的人在花園里玩起了游戲。 還笑得如此開心,像個返璞歸真的孩子。 在殺人后,表情也不似當(dāng)初那般享受。顯而易見,她雙目流露出一種悵惘的沉思、迷惑的憂慮、震顫的恐懼。
——我說過,針對兩位女主的轉(zhuǎn)變,其實我并不希望看到Villanelle能夠感知越來越多的東西,這有?!癙sychopath”的概念,更何況她是先天性的。我更傾向于讓Eve去嘗試摒棄一些東西。 不過,我S03E03的簡析也講了,這個轉(zhuǎn)變的過程就是V逐漸“人化”E逐漸“獸化”的過程,此消彼長,她們會達到一個平衡,仍然可以繼續(xù)勢均力敵。 Villanelle的“Hiccup”仿佛永不停歇。尤其在她殺了Charles的遺孀后,更是難以抑制。 目前肉眼可見她的“Hiccup”已有至少7次。 這段的配樂也很有意思,聽起來歡快,卻是《Insidious》中男主Josh去靈魂世界找回兒子Dalton時“紅臉惡魔”現(xiàn)身的插曲。 與此同時,Konstantin與Geraldine秘會結(jié)束,離開了Carolyn家。 ……我之所以沒有把Carolyn標注進時間軸,是因為我感覺她這一條線比較雞肋;只是視角而言比較巧妙,但是作為一條線索而言沒有必要。
……然后Geraldine這個角色也讓我感覺十分尷尬,希望她的存在感和性格都再強點。 從Carolyn發(fā)現(xiàn)了K與女兒私下見面這件事但沒有追究來看,她還是感覺女兒只是出于悲痛,需要一個人傾訴。但Konstantin都跟Geraldine聊什么我們不得而知。 這下子Carolyn也自然不會傻到對女兒“敞開心扉”了。 再次與此同時,Eve本來終于開始推敲前前后后一系列事件的其中關(guān)聯(lián):
她對罪案推理畢竟還是有天賦在,思路極快,已經(jīng)有眉目了——結(jié)果突然,收到“Niko”的消息,Eve興高采烈風(fēng)風(fēng)火火就趕向了波蘭。
在上一刻,是Eve精神上離Dasha最近的一次,眼看就要揪出來Dasha這個至關(guān)重要的大人物。 然而在下一刻,是Eve設(shè)身處地離Dasha最近的一次,“眼看著”她殺了自己的丈夫。 但她并不知道這一切。 選擇。一切都事關(guān)選擇。
有人說Eve傻乎乎沒智商,重申,她就是這么沖動的一個人。 而且說句實話,這所有的事情都對她過于殘忍了,她哪里有什么“選擇”呢。 她連希望都看不到,唯一的救命稻草——也就是回歸正常生活的小期待,難道還不讓她抓住嗎。 ——一個原本正常生活著的女人,身邊最親密的人接二連三地相繼慘死,一直以來身處的世界崩塌得干干凈凈。 Villanelle無法體會,我們也無法體會,誰都無法體會。Eve承受的太多太多。如果Villanelle沒有等同的犧牲,我甚至?xí)械綐O為不公。 所以問為什么Eve這么崩潰,這個問題著實很沒人性,包括對她對Niko感情的質(zhì)疑。 ——那畢竟是她曾朝夕相處曾恩愛和睦準備白頭偕老過一輩子的人。就算沒感覺也沒愛情了,還是會在乎啊還是會牽掛啊。怎么可能毫無觸動? 與此同時,Villanelle抵達俄羅斯。
如同某種心靈感應(yīng),她的手伸向脖頸。 為什么? 顯而易見,“Hiccup”的癥狀消失了。 “Hiccup”究竟指什么? 結(jié)合起來解答: ——還是“兩部分”的思路,貫徹到底。在這一集結(jié)尾,Villanelle的兩部分感情世界得到了一次統(tǒng)一又整齊的“歸零”。 她剛開始“Hiccup”時,是同時受到了來自兩部分感情世界的沖擊——我們都知道,人一激動就容易“打嗝”。 Villanelle有關(guān)Eve那部分的感情世界,一個很鮮明的阻礙就是Eve的婚姻。當(dāng)她聽說Eve婚姻不順,于她而言一直很討厭的Niko令她如鯁在喉,她大概率會想:他怎么還不消失——他終于要消失了——他趕緊徹底消失算了。 Villanelle有關(guān)“Family”那部分的感情世界,她從前不想了解也所知甚少。如今她突然產(chǎn)生了好奇心和求知欲,又掌握了他們的線索,她自然會忐忑,類似于一種“近鄉(xiāng)情更怯”的普遍感情。 久久在感情世界里精神層面徘徊的東西,忽然排山倒海地涌來,那么心理上受到的刺激怎么可能是生理上的刺激所能緩解的呢? ——這就是為什么像“驚嚇”這樣的“土方法”于她而言根本沒用。 ——當(dāng)她踏上久違的故土的那一刻,Niko被Dasha刺殺。就在同一瞬,就是那樣巧。 “歸零”——是原有的矛盾消除,重新開始,是一系列新的矛盾即將產(chǎn)生。她的感情世界受到了不自知的第二次沖擊,而這次刺激是“對癥下藥”,故而她幾乎是剎那之間就恢復(fù)了正常。 針對“Hiccup”,我感覺,用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第118首形容還比較貼切: “同樣的,飽飫了你永不變膩的溫柔, 我就把苦汁當(dāng)做了我的食糧; 過度的幸福了,在不需要的時候, 我覺得也正不妨小病一場。 于是,情場上的手段,原想預(yù)防 未發(fā)生的毛病,惹出了真正的病癥, 把健康之軀變成了醫(yī)療的對象, 由于健康太多,求疾病來治??; 但是從此我學(xué)到一項真的教訓(xùn), 藥能毒殺一個這樣飽飫你的人?!?/p>
然而如今Villanelle&Eve,有“十二人”有Dasha從中作梗,之后必然一波三折屢受考驗;至于Villanelle和她素昧平生的家人,大家都知道,即便是家人,也是講究緣分的。Villanelle想要感受親情,但她能否融入家庭都是一個問題。 至于VE的感情走向,目前最直接的一個問題是,Eve會不會死咬是Villanelle發(fā)瘋殺人? ——我個人認為Eve是不會真的誤會Villanelle的。她只可能將要短暫地失去理智并暫時因為Villanelle為“Twelve”做事“恨屋及烏”,但不可能覺得Niko是V所殺。 先說點題外話。 對于Niko這個角色我初看本來無感,我只是覺得他人蠻好,沒毛病。普男。 直到有次重刷這一幕。
Villanelle問他愛不愛Gemma. “愛”在Villanelle心中是比較神圣比較神秘比較令她好奇并渴望的一種東西。所以她以此衡量,這并不嘲諷,她也完全有資格這樣做。 Niko猶豫了一會兒,說,不。 這個“猶豫”,尚在Villanelle所能接受的范圍內(nèi)。她接著問關(guān)鍵問題:
p1,當(dāng)她提到Eve,情緒開始繃不住。 p2,Niko仍然猶豫。 S2,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幕之一,就是Villanelle對著Eve毫不遲疑地喊,I love you. 在她看來,“愛”這種事情是沖動,是無畏,是坦坦蕩蕩的——是完全不需要猶豫的。 畢竟她不理解一對現(xiàn)實生活中的夫妻要面對的都是什么,不理解普通人的婚姻,不理解“Normal life”所要承擔(dān)的感情上的風(fēng)險。 所以p3,她非常不耐煩——身為一個男人,Niko于此的優(yōu)柔寡斷令她厭惡。她徹底認定了他就是個窩囊廢。 ——這種事情怎么還需要思考?我愛她,我就會脫口而出;我愛她,我就會一往無前。你連我的萬分之一都不如。 p4,Niko說,愛。 p5,Villanelle明顯不信。 為了判斷Niko的話的真實性,p6,她又問了一遍。她猜想自己聽到的會是長篇大論。 結(jié)果,p7,Niko說,當(dāng)然了她是我老婆啊。 p8,Villanelle甚至笑了。就這? ——你的求生欲明顯不太夠啊。 她對Eve的感覺,也就是她自認為的“愛”,特別的敏感。誰都碰不得。 因為她說,We're the same.她自己清楚,Eve有多難得,她清楚她們的精神層面高度契合,這讓她自始至終都非常尊重Eve珍視Eve. 但是Eve已為人婦。 ——這在Villanelle看來當(dāng)然不是問題。在她看來婚姻不值一提。關(guān)鍵是,Niko用一種,特別無所謂又理所當(dāng)然的口吻說出了這個事實,還是在自己問他對Eve有什么真情實感的情況下。潛臺詞,她是我老婆,你跟她什么關(guān)系都沒有,你這個問題真夠可笑的。 如此便是觸碰到Villanelle的雷區(qū)了——你懂啥? 于是她殺心驟起。
本來她確實可能想放他倆一條生路。因為她感覺Niko只配得上Gemma.如果他倆“兩情相悅”那就算了。但Niko已經(jīng)說了,他不“愛”Gemma. Villanelle不允許她認為神圣的事物被踐踏。“愛”也好,Eve也好。
——這是Anna給她的經(jīng)驗。是她的成長。 同時,這是對Eve最極致的尊重。 雖然當(dāng)時Villanelle根本不可能預(yù)料到羅馬事件會那樣發(fā)展,但她這顯而易見是為自己和Eve的感情鋪后路。這種做法毋庸置疑比較粗暴自負,可即便是Eve,也不得不承認這種做法既精準,又是Villanelle所能做到的最有人性的處理方式。 她給她傳達一個訊息: “你在乎的人,哪怕我恨之入骨,也給你留著。但是你唾棄的人,不管是誰,我先為你斬草除根。你這沒用的丈夫,我不動他,你看著辦。你倆看著辦?!? 反正相比之下,再看Niko,真是令我干笑一聲,干嘔一聲,又是干笑,又是干嘔。他還是個普男,但我從此路轉(zhuǎn)黑了(也沒那么夸張,不過他下線了我也覺得意料之中,大概因為他存在感很弱而且沒啥發(fā)展空間)。 于Villanelle,當(dāng)她說她了解Eve,“比她自己還要了解”,那是完全了解Eve的陰暗面。 但于Eve,她對Villanelle的了解更深入更全面。或許拎不清自己對V的感情,那是因為當(dāng)局者迷是因為無法直視自身。但不管怎樣,她對這個psychopath有著驚人的洞察力,她迷戀她一部分也是在迷戀自己對她的這種直覺。 所以我就要扯回正題了:當(dāng)時Niko沒死,Gemma死了,Eve難道還不知道Villanelle什么意思嗎? ——Eve還不了解Villanelle嗎? 她的用意她肯定是接收到的。 退一步說,當(dāng)時Niko已經(jīng)算被V放了一馬,更何況是現(xiàn)在?盡管Eve口口聲聲稱Villanelle為“psychopath”,但她又不會真的把Villanelle當(dāng)作廣義上的“psychopath”去看……在她心里,Villanelle當(dāng)然是特殊的,這也是為什么大部分時間她都避免主動提到Villanelle——因為她一提到她最終都會無可避免地被別人發(fā)現(xiàn)自己對她的癡迷、尊重、珍視,以及那種難以名狀的感覺。 一如Villanelle對Eve一樣。 無論發(fā)生什么,無論誰死誰活,她們在彼此心中的地位都無可撼動。 再退一步,她倆之間的梗,Dasha一個外人怎么會懂(所以我還要重復(fù)她可能也不是想嫁禍于Villanelle吧?這也太蠢了點)?!癝till got it”這用得真是不明不白弄巧成拙。由此可見做人不能太自負輕率了,一定要摸清狀況再動手。 如果非要再退,Villanelle當(dāng)時也不在場哇……這一調(diào)查就排除嫌疑了。 所以大家也憋擔(dān)心,接下來的劇情虐是肯定要虐一會兒的,但是先苦后甜這戲才好看嘛。 S03E04基本就是這樣。通過完整地串聯(lián)比對了一遍,我們可以看出,其實主要的兩條線索是Dasha&Konstantin.Villanelle是穿插其間,而Eve其實直到最后一刻才參與了主線劇情。 其實這集單拎出來看是蠻電影蠻技術(shù)的一集,我感覺很明顯有致敬昆汀的意思,致敬了類似《低俗小說》、《落水狗》的敘事方式——蒙太奇重組,時間線重疊,人物敘事。 ……只不過如果放到整體里,有點兒不“KE”,可能略略突兀。 回顧《Killing Eve》這個劇名,從播出到現(xiàn)在,太多人調(diào)侃。更何況S03劇情走到如今,簡直確實像是大家所說的那樣在“Killing Men”,或者“Killing Eve(rybody except Eve)”. 不過“Killing”本來就有多種含義。 我目前感覺,大概是創(chuàng)作者想要一步一步慢慢地殺死Eve原有的那些東西——日復(fù)一日的生活、尋常的人際關(guān)系、幾乎一成不變的人生觀、普通人的普通感受……尤其是,漸漸殺死她人性當(dāng)中的某幾個方面吧。 ——是廉價的幸福好呢,還是崇高的痛苦好? 我用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地下室手記》中的這句話作為這篇簡析的題目。 無論對于Eve,還是對于Villanelle,包括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這都是一個值得思考的永恒的話題。 那么期待下周,順祝大家觀劇愉快!
盼望著,盼望著,東風(fēng)來了,伊芙的腳步近了。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小變態(tài)的臉紅起來了。
天,我的Kenny,編劇你死了。
故事開始變得破碎,即便偶爾靈光乍現(xiàn)。從第二季就在走下坡路。
這殺了我翹臀Kenny小可愛????ke徹底淪為粉絲向的爛劇,不如重溫S1
建議改名killing eve's friends
劇里的每一個時刻的存在和鋪墊,都是為了讓兩位女主最終可以單獨待在同一個房間之內(nèi)。
依舊不懂高分出自何處,完全為了刺激觀眾而去鬼扯的劇情,把人物關(guān)系搞的玩一樣,殺人也玩一樣,這劇真的做不到夏洛克那種自然流暢,也就鏡頭處理稍微好一點,劇情真不行。
五星給一年來所有對第三季的期待,沖鴨
怎么第一集kenny乖乖就給我人都被整沒了??hello???
Villanelle!?。“““““““““?/p>
第一集太碎了,插曲再多點就可以變成mv了。三星觀望。
感情十八倍速,劇情一塌糊涂……
建議改名成killing eve’s friends....女主男性朋友不好當(dāng)..
“sorry,baby.”
點開第一集之后就在感慨“劇情上沒什么進展,但Kenny還是一如既往地可愛哦嘻嘻嘻像一只壯壯的小?!?,四十分鐘之后,我:???我不相信!我命令救護車在接下來的一周內(nèi)立即趕到并治好大家的小可愛Kenny!立即!??!// ……絕了。編劇你沒有心。
我與伊芙不相見已有一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她倒下的身影。那年,好多人死了,頭兒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我從倫敦到阿姆斯特丹,打算跟眼前這個女人結(jié)婚。在婚禮現(xiàn)場,看見滿屋子的人,致辭時又想起了她,嘴上說著“她死后我高興多了”,心中卻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眼神多次失焦地看著門口,期待著她的身影:你在哪兒啊~在哪兒?我們繼續(xù)相愛相殺吧……
第一集有點失望,一個星期一集真討厭
很多人喜歡公交車上那一吻,但我更喜歡結(jié)尾她們背道而馳卻又忍不住回頭的樣子。
沒有哪部劇比殺死伊芙更讓人上頭!!沒有哪個女人比小變態(tài)更有魅力了,沒有?。?!
第三季很奇怪,前兩季的銳意和魅力全都沒了,簡直像換了一個劇。但要說具體哪里出錯好像又說不太上來,就是索然無味,一下子失色了。或許這樣比較陡峭的張力也就只夠撐兩季?就像一發(fā)動車,聽引擎聲音就能知道是不是跑長途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