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關(guān)于選擇的故事
George Eliot(喬治艾略特)的Middlemarch被翻譯成“米德鎮(zhèn)的春天”其實從字面上來說是完全錯誤的。因為Middlemarch其實是一個小鎮(zhèn)的名字,雖然沒有考究過,但是我覺得應(yīng)該是虛構(gòu)出來的一個地方。我的英美文學(xué)課本里面把它翻譯成《米德馬契》,雖然難聽,但是倒是符合“信”的原則。不過我疑心George Eliot這個名字也許有什么深意,因為Middle是中間的意思,March是三月,既然是虛構(gòu)出來的地方,應(yīng)該可以從索隱派的角度來考究一番她的用意。也許“米德鎮(zhèn)的春天”這樣的翻譯是一種大膽的意譯。
BBC94年版的迷你劇Middle March又是出自Andrew Davis的改編之手,同樣的節(jié)奏明快,同樣的保留原著精髓。Imdb上有人說如果懶得去看書的話,看這部改編的電視劇也足夠了。
在這部作品里面,女作家喬治艾略特(真名叫做Mary Anne Evans)探討了很多東西。維基百科全書評價說“She demonstrates genuine compassion for each of her characters, yet seeds her portraits with critical assessments of human hypocrisy and weakness. She is particularly tart on the topic of gender relations and the limited role of women.”(她展現(xiàn)了對每一個角色的同情,并在對他們的刻畫當中注入了對人性虛偽和軟弱的批判。同時她還特別關(guān)注兩性之間的關(guān)系和女性角色的有限性。)“Middlemarch also contains a brilliant exploration of class distinctions and the impact they have on the lives of the characters.”(這本書還對社會階層差異以及這種差異對所有人物的角色的影響作了精彩的探究。)
要評論這部內(nèi)容豐富的片子,總不知道從何說起。今天看BBC的另外一部名著改編劇,奧斯丁的《曼斯菲爾德莊園》。忽然有一點感悟。在Middle March里面,有兩個主要人物,Dorothea Brookes和Tertius Lydgate兩個人,都是滿懷一腔熱情,樂于助人,具備奉獻精神,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但是不幸的是,他們都對人性的陰暗面估計不足,而且不約而同的在婚姻的選擇上面都犯了幼稚的錯誤。Dodo(Dorothea的昵稱)滿懷對知識的敬佩拒絕了年輕英俊的男爵的追求,嫁給了年近半百的Edward Casaubon,本以為對方和自己志趣相投,婚姻一定幸福美滿,沒想到結(jié)婚以后才發(fā)現(xiàn)對方是一個狹隘固執(zhí)眼里只有學(xué)術(shù)研究的家伙。他的學(xué)術(shù)研究也僅限于紙上談兵,既沒有現(xiàn)實意義,還使他變得不通人情,對人沒有感覺,和自己的追求顯然不是一碼事,婚姻對她來說簡直是牢獄。Dr. Lydgate這一方面則是鄙棄倫敦的繁華,來到樸實的外省小鎮(zhèn),懷抱遠大志向,想要建一所現(xiàn)代化的醫(yī)院,用自己的技術(shù)幫助窮苦的人。沒想到碰到了復(fù)雜的人情關(guān)系,宏達計劃擱淺了。他憑借著一時的熱情締結(jié)下的姻緣成了他的絆腳石。妻子Rosamond雖然可愛,可是虛榮心很強,也很膚淺,她在物質(zhì)上毫無止境的追求奢華,最終葬送了丈夫的偉大事業(yè)。小說的結(jié)尾,醫(yī)生屈從了妻子的意愿,為了盡家庭的義務(wù),回到了倫敦,給他所鄙棄的有錢人看病,收入頗為可觀,可是卻永遠喪失了實現(xiàn)遠大抱負的機會,從此抑郁寡歡,活到50出頭就去世了。相比之下,Dodo還幸運一些,她是一個懷抱信仰的堅貞女子,上帝也給了她很好的獎賞,一個可以和她匹配的愛人。Casaubon患病突然去世,使她獲得了解脫。不過這個自私狹隘的家伙,看出他的表弟和她發(fā)展戀愛的潛在可能性,在遺囑上加上一條,如果Dodo在他死后和Ladislaw結(jié)婚的話就一分錢遺產(chǎn)都拿不到手。這樣的威脅對Dorothea根本就是多此一舉,然而卻構(gòu)成了她在接受新感情過程當中的一直難以跨越的沉重的倫理負擔。小說的結(jié)尾,在Ladieslaw的不懈努力和命運的推動之下,Dorothea終于沖破了世俗的捆綁,拋棄死去的丈夫的大筆產(chǎn)業(yè),和愛人遠走高飛。這兩個人物都為自己的幼稚的選擇付出了代價,幸運的是,其中有一個有重生的機會。
奧斯丁在《傲慢與偏見》里面早就揭示過,每一個人看人都難免帶有偏見,常常根據(jù)自己的偏好去想象她人,聰明如伊麗莎白,都會錯看達西錯愛威克漢姆,何況是幼稚的Dodo和Lydgate。最近查經(jīng)熱烈討論的關(guān)于某同志被領(lǐng)導(dǎo)批評越活越幼稚的事情,結(jié)論是,要有一顆孩子的心,同時也要有成熟的心智?;酵綄θ说膼酆蛯捜輵?yīng)該是在對人性的黑暗面和局限性有一定的認識的情況下進行的,是“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真理”,懷抱著對彩虹的盼望經(jīng)歷風雨的態(tài)度。普希金說“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也不要心急/憂郁的日子里須要鎮(zhèn)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心兒永遠向往著未來/現(xiàn)在卻常是憂郁/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就會成為親切的回憶。”雖然詩歌帶著浪漫色彩,過去了的,也未必會都成為親切的回憶,可是我們的確可以把它們當成閱歷的累積,慢慢走向成熟,學(xué)會體貼別人。雖然Lydgate的人生很可悲,可是我卻對他充滿敬意,他為自己的錯誤選擇承擔了后果,在完全有可能的情況下沒有選擇逃避,堅持履行了丈夫該盡的義務(wù),著實也不容易。有時候,我們在沒有奔頭的事情上消極怠工,不斷逃避,偏偏忘記了盼望其實并非在此生。
這種明顯的不契合和為表象迷惑,一廂情愿往套子里面鉆的例子在《曼斯菲爾德莊園》里面也是一個主題。Fanny的表哥Edmund,結(jié)識了外表迷人,別有用心且勢力得不得了的Miss Cranford,一廂情愿地把她想象成天使一樣甜美的女人,忽略了身邊真正的天使,樸實的Fanny,對Miss Cranford的一些明顯和自己的價值觀相違背的言論充耳不聞,甚至為了情欲的驅(qū)使,動搖了獻身信仰的決心。幸虧懸崖勒馬,否則后果不堪設(shè)想。性情的不相合倒在其次,若是價值觀有差異還要共同生活那可真是太恐怖了,即便在世俗的眼光看來沒什么大不了的。奧斯丁講的故事和艾略特講的故事都是關(guān)于選擇的故事,它們之所以產(chǎn)生兩種不同的結(jié)局,并不在于宣揚人可以依靠心智做出正確判斷,如果留神,你會發(fā)現(xiàn),其實只有堅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才有辦法看清楚事情,才有辦法不跌倒。即便跌到了,是不是毫無補救的希望呢?也未必吧。至少我們在Dorothea Brookes和Edmund身上看到了希望。個人私下認為,Dodo比兩位男士可貴的地方就在于,她的錯誤的選擇動機起碼比較單純,和情欲沒有關(guān)系。
這個小鎮(zhèn)的風貌其實是英國中部考文垂這個地方的縮影,是女作家生于斯長于斯的地方。喬治艾略特這樣一個男性化的名字卻是一個女作家的筆名,這位女作家的特立獨行的一生也很值得玩味,作品當中的人物,多少有一點自況的味道。Wiki上面說,相貌平凡但是性情堅忍,為人樸實的Mary Garth是作者的化身,我覺得這樣理解過于膚淺。應(yīng)該說著里面的主要人物身上多少都寄托了作家本人的一些私人情節(jié)。喬治愛略特本人有過短暫的婚姻,也是遇人不淑,后來又與自己的一位藍言知己長期同居,這位先生似乎是一位遭遇婚姻不幸的有婦之夫。這也難怪,愛略特對作品當中兩位婚姻不幸的人物寄予如此深的同情,分明是感同身受啊。
演Dodo的Juliet Aubrey是一個很有味道的美女,臉上有兩個淺淺的梨渦,很耐看,演Lydgate的Douglas Hodge在《曼斯菲爾德莊園》里面演Edmund古板的老爸,實在是和充滿活力的Lydgate大相徑庭。經(jīng)歷了12年時間他明顯老了很多。Ladislaw由Rufus Sewell扮演,這個人頗有一點神似Johnny Depp,在電影上也經(jīng)常露面,在英國演員里面國際知名度還比較高。
聽說BBC最近又要重拍此片,真讓人疑惑,不過一看編劇又是AD,我還比較期待。
2 ) .
簡單梳理了一遍情節(jié),看到許多可愛的細節(jié)又不免會心一笑。想成為Mary Gath,her integrity is never under threat at the crucial moments; 也想成為Dodo,her deep belief in what is perfectly good, her precious overtrust and so confident of others to preserve their integrity and respond to her good will.去年第一遍讀書,讀到Mrs Bulstrode的那句“l(fā)ook at me, Nicholas”不禁掩面哭泣,書里的每個人都獨立存在又在某刻被勾聯(lián)。這次看被Rosamond和Lydgate的婚姻觸目驚心,會覺得L和Dodo有相似的地方,對學(xué)問與生活都抱有幻想,always strive to achieve a high mode of life,但Lydgate更關(guān)心自己的honorable ambition被傷害。二人其中還有許多我不能明白的地方,最近想重讀一遍《野草在歌唱》。
3 ) 有關(guān)女主角多蘿西婭的不幸婚姻與坎坷愛情
有關(guān)多蘿西婭,我還愿意多寫一些。她是個不同尋常的姑娘,與堂妹所代表的大多貴族小姐大相徑庭。類似《錦繡佳人》的女主角Molly,多蘿西婭喜歡讀一些有實際意義的書籍,如建筑學(xué),而不是花很多時間來讀小說,詩詞,彈琴唱歌。她總是認為自己碌碌無為而享有大量財產(chǎn)是一種罪過,希望能夠幫助窮苦的人,生活困難的人,讓更多的人生活愉快。他希望自己的丈夫在各個方面都比她更有見解,知識豐富,并致力于為人類幸福而奮斗,而非像大多貴族一樣過著奢華而碌碌無為的生活。然而她太年輕,經(jīng)歷實在有限,當遇到對藝術(shù),娛樂等毫無興趣的學(xué)者卡斯彭先生時,她便認為他就是最合適的人選。姑且不談?wù)摶橐霰緫?yīng)有的親密感情和歡樂、共同培養(yǎng)子女的幸福,她的婚姻如牢獄一般。度蜜月的頭一次出行就把妻子丟在藝術(shù)館,一個人去圖書館查資料!卡斯彭看似是一位認真研究,不知疲倦的科學(xué)家,而實際上卻是目光狹隘,自命不凡,自私自利,傲慢無禮的老學(xué)究。標榜自己不看當代的膚淺的書籍,專門研究深刻的古代神學(xué),并為發(fā)現(xiàn)古書中微不足道的謬誤而沾沾自喜,殊不知德國科學(xué)家早已解決了困擾英國老學(xué)究們很久的問題。正是因為他目光短淺,閉門造車,不關(guān)心當代科研成果,才把自己的時間和經(jīng)歷浪費在毫無意義的研究上面。除此之外,他幾乎不接受任何人的建議,總是一意孤行;多蘿西婭給他的所有建議幾乎全部被否決,并加以訓(xùn)斥;把多蘿西婭伯父的良好建議當做是對自己的侮辱和侵犯;一直堅信除了他本人的大部分人都是膚淺的(從他嘴里不知說了多少遍superficial,膚淺的)……多蘿西婭的婚姻沒有任何樂趣而言,就連出門散步也要在完成丈夫所布置的任務(wù)之后,完全像是丈夫雇傭的文書,還要接受他的無名訓(xùn)斥。然而她對這一切沒有任何怨言,她希望自己能為丈夫分擔一些,能夠幫助他完成他的“著作”。而他不但絲毫沒有感激之情,還常常因自己受到“干擾”而亂發(fā)脾氣。多蘿西婭的菩薩心腸促使他愿意幫助有困難的人,讓更多人生活幸福,這一理想在他丈夫有生之年根本無法實現(xiàn),因為自私的他連自己的親戚都不愿幫助,只是解決“不再饑餓”而已。他不但不資助表侄拉迪斯洛,還不準他在米德鎮(zhèn)接受報館主編的職位因為這會侮辱卡斯彭先生的地位和尊嚴!(這簡直是無理取鬧!不資助自己的親戚讓他獲得應(yīng)有的財產(chǎn)地位還不準人家靠自己的本事賺取生活,讓人家怎樣過活?)更加惡劣的是,他在自己的遺囑中追加如果多蘿西婭與表侄拉迪斯洛結(jié)婚就會被剝奪全部財產(chǎn)!多蘿西婭在他生前是如此的百依百順,言聽計從,甘心做他的文書,秘書和出氣筒,他卻沒有絲毫感恩之心,這樣的說法在當時簡直就是對多蘿西婭的侮辱,仿佛在暗示她的不忠,對多蘿西婭是莫大的傷害。拉迪斯洛也一樣,本來依照英國法令,沒有男性繼承人的家庭財產(chǎn)應(yīng)歸屬親眷中的男性繼承人(就像《傲慢與偏見》中伊麗莎白的父親死后財產(chǎn)將由表親科林斯繼承)這里正是我所困惑的地方,為什么他可以立遺囑違反法律規(guī)定。(《理智與情感》中老達十伍德先生即使非常希望能將財產(chǎn)分一部分給妻子和女兒,卻不能實現(xiàn),只能囑托兒子盡力照顧她們)卡斯彭竟然可以把財產(chǎn)全部留給妻子而不給拉迪斯洛~當然不管怎樣,他的死對多蘿西婭是一種解脫!她可以盡力幫助窮苦的人們,需要幫助的人們,然而構(gòu)建新社區(qū)的理想過于遠大而不能實現(xiàn)。講到這里,多蘿西婭不幸的婚姻告一段落,大家對她在這樣的條件下會對丈夫以外的男人發(fā)生感情應(yīng)該不會意外。
多蘿西婭起初對丈夫的表侄拉迪斯洛并沒什么好感,因為她聽說他是沒有定力和恒心的人。起初的談話中,她毫無忌諱的表示了輕蔑:“我當然沒有把你和我丈夫作比較,你和他根本沒法比,他所擁有的持之以恒的精神是非??少F而罕見的?!钡嵌嗵}西婭并不是像他丈夫一樣的固執(zhí)己見,拉迪斯洛向她說明她丈夫致力于研究遠古時代作家的成果和錯誤是沒有意義的,不僅因為德國科學(xué)家已經(jīng)解決了困擾英國學(xué)者的問題,而且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們早已不關(guān)注古代神學(xué)中的謬誤與真理。相信拉迪斯洛也曾經(jīng)這樣質(zhì)疑過表叔吧,并遭到他固執(zhí)的反對與主觀上的反感。多蘿西婭因相同經(jīng)歷而與拉迪斯洛在很多方面產(chǎn)生共鳴,她不再指責他缺乏恒心,因為她深知即使是她本人如此有耐心和毅力也做不成她丈夫“稱職”的秘書,這源于她丈夫根本不愿別人看他的文章,深入了解他的工作進度,更不喜歡別人提出意見和建議。多蘿西婭滿心期待的羅馬蜜月之行,變成了丈夫每天去梵蒂岡圖書館呆一整天,把她一個人丟在家里的悲劇。而多蘿西婭又不是愛出游和交際的姑娘,丈夫卡斯彭的格格不入使得大家都對他敬而遠之,多蘿西婭的生活是如此枯燥而沒有樂趣,這時這位年輕英俊,充滿陽光和朝氣的拉迪斯洛便成了多蘿西婭最快活的談話伙伴,最期待的訪客,最知心的朋友。她向丈夫提出資助表侄并不是因為拉迪斯洛向她訴苦哭窮,而是源于多蘿西婭的菩薩心腸,而這一舉動讓自私狹隘的丈夫醋意大發(fā),禁止表侄登門拜訪。實際他們沒有做出任何違反道德的行為,相比之下,拉迪斯洛與年輕的醫(yī)生妻子還經(jīng)常彈琴唱歌一起游戲。(個人認為,多蘿西婭此舉實在欠缺思考,料想他丈夫也不會同意給予拉迪斯洛應(yīng)有的財產(chǎn)和地位,否則他早就做了,根本不用別人建議。她專門提出表示莫大關(guān)心,讓他丈夫以為多蘿西婭在了解了他的嚴重病情之后,希望他死后嫁給表侄拉迪斯洛并得到豐厚財產(chǎn)?!嗵}西婭當然沒有這個意思,她聽說丈夫身體不佳時那么傷心,而根本沒有想過他死后她再嫁的問題??尚男鬲M隘的老學(xué)究就是這么誤解的。)聽到丈夫禁止拉迪斯洛來訪的消息,多蘿西婭滿眼失落,盡力安慰自己說她還可以從伯父那里聽到他的消息,至于她本人,“My life is very simple, and always in Loyek(她丈夫的家)”拉迪斯洛悲憤道:“That is terrible inprisonment!(這簡直是坐牢!)”距離產(chǎn)生美,老學(xué)究故意制造的倆人隔離并沒有讓他們的心也隔離開。直到表叔去世,拉迪斯洛一直心存希望,希望他在功成名就衣錦返鄉(xiāng)之時迎娶善良美麗的多蘿西婭。他在幫助多蘿西婭的伯父布魯克爭取議員的競選中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特長并決心致力于公共事業(yè),為改革舊制度而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拉迪斯洛當時真心希望布魯克是一位崇尚新思想與政治改革的人物,因此盡全力協(xié)助他,結(jié)果他卻放棄了競選——這間接說明他并不是真的有遠大抱負為改革英國制度而奮斗,只是為了混個議席享用。他才不是真心幫助拉迪斯洛,在他競選失敗后立刻賣掉了報館,還說什么“建議你選擇辭職”(真是英國貴族的虛偽,表面支持改革,因為這會贏得更多選民,可是對自己的佃戶十分苛刻。對拉迪斯洛看似非常熱心,非常器重,但是一旦他失去了對他的利用價值便一腳踢開。其實報社只是充當他競選期間的政治宣傳工具。也許我指責的過分了些,但他確實不是真心改革,只是為了競選拉選票。在待人方面,英國傳統(tǒng)貴族,如詹姆斯爵士一家對身份看的比什么重要,他的宅邸是非貴族禁止入內(nèi)的。一直把拉迪斯洛當做“偷獵者,冒險家,狂徒”,這一點多蘿西婭的伯父布魯克先生還是比較開明的,他更加看重個人能力而非財產(chǎn)和地位。而實際上拉迪斯洛也應(yīng)該被賦予本應(yīng)屬于他的財產(chǎn)和地位,可他不在乎,這如他自己所稱“我的叛逆?zhèn)€性來自于父母雙方”,他崇尚個人奮斗與自由,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為社會做貢獻,改革英國腐朽的政治制度。這更像是美國人所崇尚的“白手起家”的美國夢精神——from rags to rich, from nobody to somebody。因此拉迪斯洛,和另一位主角李格特大夫才是屬于那個動蕩的年代,那個工業(yè)革命與政治改革的年代。)
但當拉迪斯洛聽說了表叔的遺囑后,感覺受到了嚴重的侮辱與侵犯,他并不是為了想要分財產(chǎn)而逗留在米德鎮(zhèn),他高尚的情感竟然被如此無情地中傷和踐踏,這令他無法忍受,便毅然離開了這傷心地。但這并沒有絲毫減少愛情在兩人心中的分量,反而使它更深刻,更刻骨銘心無法忘懷。劇中沒有交代拉迪斯洛的返回時間,不過我想應(yīng)該是在他已經(jīng)成功落實了自己的一部分理想的基礎(chǔ)上,他一定認為已經(jīng)有能力靠自己來負擔兩人的生活才回到這里,嘗試重新點亮愛情的火焰。可在安慰醫(yī)生妻子之時不幸被多蘿西婭撞見并誤解,他無比傷感,這一次比上次逼迫兩人分手的世俗輿論更加令人難過。然而可喜的是第三者的刺激讓多蘿西婭終于承認了自己壓抑已久的感情,在醫(yī)生妻子澄清之后,倆人終于沖破社會的枷鎖走到了一起。而多蘿西婭并沒有后悔放棄了前夫的大筆財產(chǎn),因為拉迪斯洛不久便由選民負擔其競選費成功當選為國會議員,這足以讓他們兩人幸福而富足的生活下去。于此同時,兩人也都實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丈夫支持多蘿西婭盡力幫助窮苦的人,并對周圍的人們產(chǎn)生很大的積極影響,讓更多人生活美好;而妻子同樣支持丈夫在議會中替人民說話,拉迪斯洛實現(xiàn)了自己為社會進步改革做貢獻的夢想。其實他早在幫助布魯克的競選中就表現(xiàn)出了非凡的天賦。其演講才華可與馬丁路德金相媲美,原文:Fellow citizens of Middlemarch, you know and I know that a great change is sweeping the country, and not before time! (applause) Now,as never before, we have the chance to free ourselves from the crushing duke of the past, and not by bloody revolution or by civil war, but peacefully by human reform, is that not good news?(applause) My friends, we have been patient, we have endured much, and God knows we have deserved the better!(applause) These towns like Middlemarch had created the wealth of this country,(applause) is it not time, is it not long past time, that we should be properly represented in Parliament by a man who will speak from Middlemarch and for Middlemarch!(applause) Gentleman, I am proud to give you Mr.* 譯文:米德鎮(zhèn)的選民們,我們都知道一場變革將席卷整個國家,這并不是激進的說法?。ㄕ坡暎┈F(xiàn)在,我們擁有前所未有的好機會使我們能擺脫過去的束縛,而且這并不需要血腥的革命或內(nèi)戰(zhàn),而是由和平的改革得到進步,這難道不是好消息?(掌聲)各位,我們一直耐心等待,而且已經(jīng)飽受折磨,上帝知道我們應(yīng)該得到更大的福報?。ㄕ坡暎┯呢敻欢际怯上衩椎骆?zhèn)這樣的城鎮(zhèn)所創(chuàng)造的,(掌聲)難道現(xiàn)在還不是時間嗎?不,我們早就該有一位來自米德鎮(zhèn)的代表在國會上為我們說話?。ㄕ坡暎g的不好,建議大家看英文! (這一段視頻位于《多蘿西婭的不幸婚姻與坎坷愛情》4的前半部分,十分精彩)
這就是多蘿西婭的不幸婚姻與坎坷愛情故事,個人認為如果作者不設(shè)計那么多角色,其實多蘿西婭與醫(yī)生李格特也是很般配的。當然,人物越豐富,越能反映出當時的社會面貌,因此多蘿西婭的經(jīng)歷雖然坎坷,卻也得到了最終的幸福與個人價值的升華。我非常欣賞多蘿西婭,因此將BBC英劇《米德鎮(zhèn)的春天》中有關(guān)她的故事做了視頻編輯,取名《多蘿西婭的不幸婚姻與坎坷愛情》,歡迎同樣喜歡英劇的朋友前來觀看!
http://hi.baidu.com/argentina02/blog/item/ec3c9541bad18120879473df.html 4 ) Middlemarch 的男男女女
說說觀后感。
1、George Eliot 認為一見鐘情是個大坑,你第一眼就看上的那個人,其實你喜歡的只是你想象出來的那個人的樣子,而那個人真實的樣子,往往會讓你痛苦不堪,可是為時已晚。
Dorothea和 Mr.Casaubon在第一次談話的時候,就認定對方是自己要找的那個人,因為他符合了自己理想中的男人形象——不喜娛樂,勤于學(xué)習,樂于奉獻。而他所從事的研究,聽上去其偉大足以在人類歷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自己如能幫助他成就這種偉大,正是她所追求的精神上的價值。
匆匆結(jié)婚后,Dorothea痛苦地發(fā)現(xiàn),丈夫的不喜娛樂其實是無趣、冷漠、甚至殘酷,勤于學(xué)習實則是自以為是的固步自封,樂于奉獻根本不存在,內(nèi)里的他自私勢利,裝腔作勢,把深奧過時的研究掛在嘴邊,當成自己身份的裝飾,根本不知愛為何物。所以,他娶年輕美麗且對他心懷仰慕的Dorothea也只不過是因為她可以成為他最好的裝飾,僅此而已。
Dorothea的理想主義和幼稚偏執(zhí),讓她草率地踏入了婚姻的墳?zāi)梗钡秸煞蛉ナ?,仍被他丑惡的遺囑套上枷鎖。所幸,Dorothea最后掙脫了這種枷鎖,寧愿背棄一切也要自由和自我。
和Dorothea 一樣,Dr.Lydgate也對那個可愛嬌美的市長女兒Rosamond一見鐘情,雖然不想那么快結(jié)婚,然而防線很快就被Rosamond攻陷,滿懷憧憬地走進了婚姻。不幸的是,很快他就看到了Rosamond的虛榮與輕浮,她對丈夫的理想毫不在乎,只在乎自己是否過得光鮮體面,她的淺薄和心機最終不但讓丈夫身負巨債,還倍受非議,不得不離開米德爾馬契。此后,Dr. Lydgate 終生只能為滿足妻子的虛榮服務(wù),受困于金錢,高遠的理想一去不返。
Dorothea 和 Dr. Lydgate 兩個理想主義者都早早掉進了深不見底的婚姻大坑,我一直忍不住腦補,假如他們在一起,一定能make a perfect couple.
2、Mr. Gath一家身份地位最普通,但卻是最讓人喜歡的。Mr.Gath真是個好男人,好父親,所以他有一個好品質(zhì)的女兒Mary,從一開始就對世事和婚姻保持sense,面對金錢的誘惑也可以恪守原則。她既沒有因為Fred是官二代就拋開其它因素嫁給他,也沒有因為Fred的迷惘和沉淪就放棄他,自始至終,她所想所做的,都是讓愛人成為更好的人,成為值得被尊重的人,最后她成功了,She deserves happiness.
3、同樣是理想幻滅,Dr.Lydgate 終生爬不出來,郁郁不得志,50而終,悲哉。Dorothea則從高遠的志向中走向平實,理想是美好的,但活在內(nèi)心真實的感覺中,又何嘗不是一種美好?她總是想著犧牲自己讓別人活得更好,而讓自己活得更好,不也是美的一部分嗎? 最后,她放棄了丈夫的遺產(chǎn)繼承權(quán),選擇和Mr.Ladislaw一起生活,也可以視為她看見自己理想的空泛,而Mr.Ladislaw在議會中所能起到的改革作用,正是她的理想難以達到的,這一次,她真正成了愛人的賢內(nèi)助。
4、Mr.Ladislaw內(nèi)心的浪漫與熱烈讓他看上去確實具有詩人的氣質(zhì),自由是他的天性,也是他的信仰。他對愛情的執(zhí)著和追求,既沖破固有的世俗,又恪守道德,所謂發(fā)乎情,止乎禮,說的就是他。遺憾的是,男女主角的感情戲并不多,對于人物的心理與情感變化,表現(xiàn)得還不夠細膩充沛。
5、演員的表演都很不錯,尤其是一班老演員。Dorothea 并不算很漂亮,但非常耐看,越看越喜歡。她的氣質(zhì)也很適合這個角色,就像她在《新月佳人》里一樣,都是外柔內(nèi)剛,勇敢獨立的淑女。
最后,想找原著來讀一下。
---------------------------------------------------------------------------------------------------------------------------------
2021/6/25:看完原著。
想說的很多。
首先,George Eliot 的《米德爾馬契》無愧于最偉大的英國小說之稱號。人物塑造之成功,心理描繪之傳神,是此書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除了四位主角的突出形象外,還塑造了一眾栩栩如生的配角,每一個角色都有血有肉,豐滿到位。
正因為如此,改編成電視劇的難度非常大。一是原著對人物精妙細微的心理描寫,無法通過影像得到相應(yīng)的表達,這是看完原著后對劇的最大感受;二是因為篇幅有限,許多細節(jié)無法得以充分展示。據(jù)說BBC正在拍電影版,真替編劇捏一把汗。
就電視劇來說,編劇把Lydgate放在了第一位置,其他人的戲份削弱了,尤其是Ladislaw,人物形象沒有得到充分體現(xiàn)。最失分的應(yīng)該是結(jié)局,沒有按原著拍出男女主角見面時的場景。其實這一幕是非常重要的,兩個人誤會消除,長久壓抑的感情逐步爆發(fā),深切的對話和飽含深情的肢體語言,這些對表現(xiàn)兩位主角無畏脫俗的精神氣質(zhì)和熱烈豐富的內(nèi)心情感,都非常有份量,不明白編劇為什么只通過一個簡單的鏡頭倉促收尾,似乎人物沒有經(jīng)過內(nèi)心的掙扎,以及面對面的交流與表白,只因為旁人的一句話、一封信忽然就雨過天晴了一樣,實乃一大敗筆。
另外一點是,Dr.Lydgate和Rosamond的婚姻關(guān)系,在書中有非常精彩的描述,某種程度來說,Rosamond的人物形象比Dorothea來得更復(fù)雜更立體,演員的發(fā)揮空間也更大,當然難度也更大。他們的婚姻關(guān)系,也更具有代表性,更令人回味。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人是帶著對對方的幻想走進婚姻的?而在走進生活的柴米油鹽娃之后,才從這種幻想中清醒過來(但愿不會象他們的關(guān)系那么悲催絕望)。也可能是這個原因,編劇把這對夫妻的關(guān)系放在了主要位置,但完成度稍顯遜色,人物心理活動和關(guān)系變化非常幽微復(fù)雜,難度太大了。
最后說說對Ladislaw和Dr.Lydgate兩個男人的一點感想。這種對比在書中也是非常吸引人的部分,雖然作者并沒有特意拿他們做比較。貴族出身的Lydgate很早就立志在醫(yī)學(xué)上要成就一翻作為,不顧家族反對,成了一名醫(yī)生。表面上看,他孤高堅定,說話處事與周圍的人格格不入,實際上,他內(nèi)心優(yōu)柔軟弱,無法堅持自己的立場,只要比他強硬的,能抓住他弱點的女性就能控制他。最致命的是,他對女人對生活的欣賞,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浮華,而忽略浮華后面的東西對自己意味著什么。直到自己吃到苦頭陷入絕境,才發(fā)現(xiàn)原來自己當初看不上的Dorothea這種在他眼里顯得古板、無趣、嚴肅的女性,她們內(nèi)里的精神品質(zhì),才是最適合他的(這讓我想起了一句歌詞:男人久不見蓮花,開始覺得牡丹美)。所以他兩次栽在女人手上,不,這輩子都栽在了女人手上。
相反,Ladislaw出身低下,是一個不被人看好的,散漫不羈的浪子。他似乎對生活漫無目的,無法持久從事某一件事。但他內(nèi)心敏感且充沛的感情,讓他對別人的感情具有很強的感知能力,也讓他一下子就看到了Dorothea豐富的內(nèi)心。他從和Dorothea第一次單獨談話開始就愛上了她,愛上了她的單純、善良、真誠、熱忱,圣潔(這些是L ydgate看不到或一開始不屑于看到的),從此矢志不渝。他的執(zhí)著、熱情、浪漫在愛情上表現(xiàn)無遺,而且因為心中有這份濃烈真摯的愛情,讓他反抗叔叔Casaubon的意志,堅定地拒絕了Rosamond,以及任何在他看來不夠正直的恩惠。他之所以能讓Dorothea最后放棄遺產(chǎn)跟他結(jié)婚,不止是因為Dorothea自身的不隨俗流的個性,也因為他對她的愛,讓她能夠拋棄過往的種種,甚至自己一直以來的理想,而甘愿成為他的賢內(nèi)助。
在這一點來說,我認為Dorothea從理想主義走向現(xiàn)實生活,并不帶有悲劇色彩,相反,她在這個過程中學(xué)會了,再高遠的理想,如果無法實現(xiàn)也只能是空中樓閣,只有在生活中得以實踐的理想,哪怕是小小的理想,才有現(xiàn)世的價值。她和Ladislaw拋離世俗的心心相印,活出了自己真實的幸福,再用善良和正直去幫助他人,不正是實踐這種小小的理想的最平實的行為嗎?
P. S. 看來自己是老了,已經(jīng)從喜歡Jane Austin轉(zhuǎn)向喜歡George Eliot 和 Charles Dickens 了。
5 ) 在現(xiàn)實中生活 在理想中思考
非常喜歡這部連續(xù)劇,Middlemarch 我已經(jīng)看了兩遍.的確是BBC的經(jīng)典劇作.當年還得到英國電視劇的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原著改編兩項大獎。
現(xiàn)實與理想的差距,婚姻是責任還是逃避?多蘿西這個維多利亞時代的文藝女青年,在所謂的“知識”和自然人性的感觸中,她該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六個不同的婚姻,六對不同的夫妻,BBC的影像都在劇中一一細細道來.
在舉國歡看韓劇時,我想Middlemarch (mini)是很值得花點時間慢慢品讀的~~~~~
我有它的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書,1997年項星曜翻譯,翻譯的棒極,是這么多年看過的翻譯小說,翻譯的最好的一部。校正也厲害,上下兩冊連錯字都沒看到.
DVD的字幕就相比不如太多。
6 ) 多蘿茜為什么會嫁給她的丈夫?
多蘿茜是位熱情、有朝氣、有著虔誠宗教信仰和遠大抱負的“德雷莎”。她一生最大的愿望便是投身社會,以獲得圣女德雷莎式的成就,她不愿做那種“養(yǎng)在過分肥沃的土壤中的花兒,為鮮艷而犧牲了力量和作用”。由于女性總處于邊緣地位,不能投身到廣闊的社會生活中,她們要改變傳統(tǒng)而平庸的個人生活,只好寄希望于婚姻與丈夫。她的個性和理想與她所處的環(huán)境格格不入,展現(xiàn)了當時婦女所面臨的困境。
太文藝了
Lydgate的糾結(jié),邁錯一步滿盤皆輸。DoDo的無奈,并非所有禿子都是有文化的學(xué)者,也有可能是假清高的偽君子,現(xiàn)實與理想大多差得很遠。
莫名其妙看了部傳統(tǒng) 老派 古典 文藝的英國迷你劇。對自由和美麗事物的追求勝于一切,婚姻似乎是悲劇的開始。
原著很長,線也很多,改編很難。男女主之間的感情線很迷,還沒有蘿絲夢和Dr之間的多。史東大宅的主人死的時候人們像禿鷲一樣等著他的死亡,等著瓜分他的財產(chǎn)。不算是BBC改的好的作品,就一般般吧。
并沒有很專心的看。讓人心生感慨的是,兩樁婚姻都很典型,且持續(xù)到現(xiàn)在。年輕的,有想法的女孩子被年長的看起來有思想有深度的男人引誘,年輕木訥的男孩子被漂亮有些小心機的女孩子套牢。
跟小高老師一起大喊:婚姻我們不要導(dǎo)師制!現(xiàn)代女性要什么?要火辣辣的愛!要活生生的性!
米德鎮(zhèn)也有春天,可春天已經(jīng)來了,冬天還會遠嗎?
就是太長了~
Middlemarch告訴我們,面對婚姻這個墳?zāi)?,男人始終更加理性,寧可背負責任的枷鎖;而女人則為感性,可以為遲來的愛情獻身。所以說,如果男人胸懷大志,還是先立業(yè)后成家的好;而女人千萬不能迷失于叔叔們的淵博知識,免得新婚燕爾不久就要面對殘酷現(xiàn)實。
書還差一本,本想留一集,書讀完再看。結(jié)果忍不住看掉… Lydgate跟Dorothea這兩位,本來可以一起征服世界??上?。劇可以,當然很多“細節(jié)”需要斬掉, 當然會影響理解,當然看劇或電影改編就會比較“了解個大概”,但是總體ok,主要是演員表現(xiàn)好,主配角不少是演舞臺劇的,水平很好。除了Sewell感覺太intense。Ladislaw的確驕傲、敏感,但他也是陽光的,非常容易感知到別人的感情,是很稀少的特質(zhì)和能力(在什么話也不能說明白的19世界英國社會顯得尤其可貴)。Sewell演來感覺就是intense,沒有感覺到聰明。(難道這就是)全篇重點放在Lydgate身上(的原因?),Ladislaw及銀行家于是斬掉不少,削弱了層次感,變成了“因結(jié)婚、陷入金錢困境而葬送前途的醫(yī)生&米德鎮(zhèn)其他人的故事”??傮w是“以饗粉絲讀者”,但若說好到可以代替原著,那只能笑而不語了。
終於看了。Eliot比Austin更具視野及抱負,因此故事的可看性/娛樂性並不高,卻十分耐看。Mr Lydgate的情商真絕了,比神學(xué)家還不通世故,很喜歡女主角。
故事和想象的不太一樣,但是英倫風情我總是很愛。
BBC拍自家經(jīng)典名著確實一絕。蠻喜歡喬治·艾略特原著,改編幾乎再現(xiàn)了原著,贊!單從演技,倒是最喜歡Trevyn McDowell演的Rosamond Vincy。一切似乎都很完美,除了婚姻。然則,喬治·艾略特相比其他英國女作家的優(yōu)勝處也就出來了,像是艾略特故意為自己設(shè)置難題,避開了常見的戀愛寫法路數(shù),而去表現(xiàn)更大的社會。
天真的多多,她不知道年輕的陪伴多么珍貴。
“他們一生不求聞達,安息在無人憑吊的墳?zāi)怪小薄?/p>
文藝女愛上偽學(xué)術(shù)男,有為青年愛上傻白甜。??最好的還是Mary和小紈绔,為對方變成更好的人。小說更好看。電影差了點深意
研究神學(xué)的人,絕對不是書呆子,他看穿了并且預(yù)防了。給人看病的醫(yī)生,反而瞎了眼選了一個花瓶老婆。浪蕩子心有所屬,目標專一;有演說家潛質(zhì)的年輕人,亂倫愛上了自己的嬸嬸。啊,這才是生活
演員不及原著的高度,不像95版的《傲慢與偏見》,感覺演員就是原著中的那些人。這部劇里的主角都不夠charming。所以,決定讀原著。臺詞里聽到了葉兒談吐的影子,她一定非常欣賞女主角。我要仔細讀讀,感覺這將又是一部與我“緣分天注定”的作品。
劇中演員氣質(zhì)與原著人物基本相符,節(jié)奏適中,情節(jié)沒有太大出入。但只要看過原著的應(yīng)該都會對多蘿西婭和威爾的最后一次見面感到遺憾,原著里有雨、閃電、痙攣、憤怒、強烈的對白、不經(jīng)意的吻與和解,沒想到改編后完全取消了對白,簡化成一個隱喻的吻,扁平收尾,實為敗筆。以及結(jié)尾旁白,顯然突出了多多的基督精神。不過考慮到年代久遠,也許不側(cè)重他們的愛情另有社會效應(yīng)的安排。
女主角真心美,劇情上,感覺同男主角的感情線有點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