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骨肉

恐怖片其它2021

主演:埃米爾·赫斯基  安迪·馬蒂切克  盧克·大衛(wèi)·布魯姆  羅科·西斯托  瓦妮塔·沃姆斯利  克蘭斯頓·約翰遜  David Kallaway  艾琳·布拉德利·丹格  Ethan McDowell  布萊恩·梅  Sami Bray  Britton Webb  Matthew Sean Blumm  Kristine Nielsen  亞當·亨斯利  

導演:伊萬·卡瓦納

播放地址

 劇照

骨肉 劇照 NO.1骨肉 劇照 NO.2骨肉 劇照 NO.3骨肉 劇照 NO.4骨肉 劇照 NO.5骨肉 劇照 NO.6骨肉 劇照 NO.13骨肉 劇照 NO.14骨肉 劇照 NO.15骨肉 劇照 NO.16骨肉 劇照 NO.17骨肉 劇照 NO.18骨肉 劇照 NO.19骨肉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4-04-11 04:56

詳細劇情

  安迪·馬蒂切克([月光光心慌慌])、埃米爾·赫斯基([荒野生存])將主演恐怖片[兒子](Son,暫譯),伊萬·卡瓦納([永生之地])自編自導。影片講述一位母親在她兒時曾逃脫邪教組織。而她成為母親之后,邪教組織的成員讓她的孩子感染上了一種可怕的疾病,這種疾病的治愈方法比她想象中的更可怕。該片將于2020年1月在美國開拍。

 長篇影評

 1 ) 以愛的名義

韓國導演奉俊昊的風格是令人過目不忘的那種。最先抓住我的是《殺人回憶》中韓國警察的騰空雙踢,狠、準、穩(wěn),踢人的同時自己也全身而倒,不怕摔不怕疼,個個勇猛兇惡,審問罪犯無所不用,比黑幫還敬業(yè),看得人倒吸涼氣心驚肉跳。

《母親》也有類似的審問細節(jié),但故事并沒在審問過程上逡巡——無論如何,這雖然也是部尋求案情真相的“偵探類”電影,但重點遠不在于案情的真假,甚至你一開始便大概能猜出來這案情的真正罪犯到底是誰。令人意外的,是在尋找過程中我們隨著母親的眼睛所觀察及感受到的一切。

韓國影后金惠子飾演的母親很有一切偉大母親的共性——對智商偏低記憶紊亂的兒子不離不棄,百分百以兒子的利益為己任,為孩子打理一切安排一切,竭盡全力的保護兒子,不論將要付出什么樣的代價。表現(xiàn)在故事中,是兒子被當作殺人犯收監(jiān)后她無論如何也不相信兒子的口供是事實真相,而是傾盡全力找律師,找兒子交往的朋友,找兒子曾去過的地方,不放過任何線索啟示,只為了替兒子脫罪。

電影中有很多表現(xiàn)這種無條件母愛的細節(jié),其中最打動我的是兒子(元彬)跟朋友在高爾夫球場鬧事后被抓進警署,母親帶著一籃子瓶裝飲料來領兒子的片段。她垮著籃子,經(jīng)過警署每張桌子時都給人家放上一瓶,同時點頭哈腰面帶訕笑。母親的卑微姿態(tài)讓人覺得心酸:這世上有什么是一個母親不愿為了孩子犧牲的!

在表現(xiàn)母愛的同時,母親的獨自調(diào)查過程也展示出了韓國社會底層形形色色人群的生活狀態(tài):揀垃圾的老頭,孤身瘋婆子,被欺負的高中女生,被拋棄損害連母親都沒有的先天愚兒;對比他們的,是行樂的律師,酒醉的精英,行兇的學生惡霸,還有兒子仰慕模仿的混混朋友。母親是孤獨的,因為沒有人站在她一邊。但母親的姿態(tài)與作為背景的弱勢群體又有所不同:她抗爭,用一種決絕的勇氣毫無保留的為兒子奉獻一切。

但母愛便是盡頭嗎?奉俊昊讓我們看到了母愛驚心動魄的另一面:五歲兒子的回憶,金色荒原上燒作焦黑的廢墟。母親以愛的名義釋放出來的能量是巨大的,尤其當這愛被逼至絕望盡頭的時候。愛在創(chuàng)造的同時,又能毀滅一切。超現(xiàn)實主義影像大師路易斯·布努艾爾曾說過:“人從不自由,卻不斷奮斗想成為他永遠不能成為的。這便是悲劇?!薄赌赣H》的悲劇并不止于人終生無法自我實現(xiàn)的絕望,更是在這個過程中為了達到目的而不知不覺成為所對抗反面的一部分,從被侮辱與被損害的降格成為侮辱者及損害者,并因此帶來的情感坍塌與位置失衡。

但個人的悲劇比起制度的悲劇,又算得了什么?缺乏家庭關愛的死者,臉上被人刀刻的女學生,沉默寡言的揀垃圾老頭,還有最后那個被關起來的愚兒。他們才是真正的犧牲品,這些被社會遺忘拋棄的弱勢群體們,除了沉默與忍受,他們別無所依。母親在荒野上的悲愴舞蹈,或者在公車上忘乎所以的慶祝,與費里尼在《卡比利亞之夜》中最后的狂歡何其相似!除了遺忘,除了沉淪,除了自暴自棄,母親們還有什么選擇?

我們還有什么選擇?

那么,便讓一切都落幕吧。我們以愛的名義,弘揚這個運轉(zhuǎn)和諧自成體系的文明社會,弘揚所有的母親和她們的犧牲與毀滅。就讓舞蹈繼續(xù),狂歡繼續(xù),因為明天又是新的一天。

 2 ) 母愛能走多遠

看完《母親》后,我情緒比較亢奮,家貓趴在我邊上,看它無動于衷不解風情的樣子,我頓時有點來氣。于是在它肥大的肚子上連續(xù)打了一套詠春拳,打得它驚慌失措?,F(xiàn)在很少有哪部電影能夠讓我如此忘乎所以。 奉俊昊在這部電影的處理上,給人一種漸入佳境的感覺,隨著劇情地發(fā)展,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一次一次地被他牽著鼻子走,并且被牽得心悅誠服。倒不是說導演在和觀眾斗智斗勇的路上走得有多遠,所有的情節(jié)都合情合理地發(fā)展著,并輕飄飄地一次次地扇著觀眾的嘴巴子。就像是打太極一樣,看似無力,而后勁卻源源而來。具體我就不展開贅述了,省得掃了還沒看過這部電影的各位影迷的興致。 《母親》這部電影表現(xiàn)了這樣一個相悖的主題:母愛能走多遠?我們從始至終看到的都是一個偉大的母親,即使是勞作的時候,也把關切的目光停留在自己弱智的兒子身上;做錯了事毫不推咎,就算金泰無理地要求賠償5000元也是悉數(shù)奉上;雨天拿了一把破傘,還要給人錢(當然老頭子也是明碼實價,只收了一張票子,在這部電影中,還真找不到一個實實在在的壞人)…… 然而這種母親的關愛,卻是一切罪惡的源頭?!皠e人辱罵你的時候,你要雙倍奉還”,正是這句話賠上了一個女孩的性命;而為了掩蓋事實,母親又不得不殺人焚尸滅跡……如果一個人所深信的價值和情感準則卻產(chǎn)生扭曲的時候,那對他來說,天地的邊界在哪里?所以當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這部電影開始收尾的時候,導演奉俊昊給觀眾帶來了無數(shù)鋪成下的太極震撼: 母親到監(jiān)獄中探望替罪的日本小瘋子,她只關心一件事:“你有母親嗎?”這句對白讓人心中五味雜陳,小瘋子的媽媽會傷心嗎?小瘋子的媽媽會做出蠢事嗎?小瘋子如果沒有媽媽是否就可以心安理得地讓其頂罪?當母親心虛地回到家中后,弱智的兒子卻又不合時宜說起女孩尸體為何會掛上屋頂?shù)氖?,“一定是為了讓人看到,然后就會有人打電話到醫(yī)院救她。”母親在一邊尷尬地應敷著,兒子的純潔讓所有人都感到痛心。 隨后的場景中,母親外出與兒子短暫道別,兒子送上一個禮物,不是別的,正是母親遺留在殺人現(xiàn)場的一個針灸盒??吹胶凶雍螅赣H拼命想甩掉一切般地起身就走,從她的表情上可以看出,原來已經(jīng)淡忘的罪惡感突然又爬滿了她的全身。導演仿佛是在說:“一旦你做了什么錯事,就別想撇清關系?!倍掀嚭螅赣H拿出針來扎向了自己的大腿根部,這也是導演此前介紹過的消除記憶的穴位,在此之后,母親加入到了車上乘客歡跳的隊伍。母親把責任“撇清了”,只剩下我們觀眾迷失在情感、道德的價值判斷中。 在整個故事中,唯一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和戕害的人,就是母親。也正是她用這種付出暫時挽救了兒子的純潔未來。為什么說暫時呢?因為弱智的兒子天然地就會忘記一切,但也許正像他忽然會想起打掉奔馳倒后鏡的不是他一樣,也許哪天他也會想起另外的事。 很多人應該都會把《母親》拿來跟奉俊昊的前作《殺人回憶》相提并論,我覺得從技術上說,后者的地位還是無法撼動的,但是《母親》在情感上和劇作內(nèi)核上無疑都更勝一籌。

 3 ) 做一做段落audio - visual分析

我認為,奉俊昊的《母親》非常不一般,表面上是要展示一個離奇詭譎的小鎮(zhèn)謀殺案(若按類型分,完全是犯罪驚悚片),但實際上,它在講述的過程中延宕了開來,關注了更多、更廣的東西,更不是把視角僅僅停留在既定思維大小的狹隘視野里(比如只拿“犯罪”和“親情”做文章)。于是,可以說,《母親》這部片子厚度驚人,并成了一個屬于現(xiàn)代的、東方的、“社會性”的隱喻。

泛泛來說,這種隱喻,關于人的不信任,承受與極限,關于(社會)機制的冷酷,關于畸零人的生存,關于真相的殘酷和不可知,也關于記憶的恐怖和遺忘的必須……這種種問題,其實,滲入到了影片中的個體命運和宏大敘事中。于是,鏡頭不得不在曲折中徘徊,力圖展現(xiàn)出一個社會肌理的多個層面,展現(xiàn)出人的多種狀態(tài)和可能,而不是如一般的推理犯案片,在抽絲剝繭后,就要直達主旨(最后,我們?nèi)匀徊虏煌附Y(jié)局,卻仿佛體會到更多東西,感慨也更深)。

當然,在這里,最需要說的是,這種“很有城府”特質(zhì),也滲入在每一處的視聽語言當中。

(一)

我選的這一段,講的是鎮(zhèn)宇和元彬不滿某教授和其同僚開車撞了人就跑,便在高爾夫球場等候,隨后呼喝、追打這群所謂“上流人士”,很是熱鬧。這一段,是影片最早的一處“小高潮”,出現(xiàn)在開始的六分多鐘,值得一說。

首先,整個段落,充分顯示了導演的控制力。從“潛伏”到“追擊”, 從遼闊的大遠景到近處的特寫的“冰冷切換”等等,無論是場面調(diào)度還是鏡頭的移動,還是演員的動作、臺詞的摻入,皆顯得舉重若輕,流暢嫻熟,細節(jié)處理的更是精致。

一開始,第一個鏡頭的視聽就相當有魄力——鎮(zhèn)宇由山谷出現(xiàn)在地平線,(此時是第三者視角),鏡頭緩緩向前滑進,越來越快,鎮(zhèn)宇在遠處看見了什么,趕緊俯下身,懸疑和不安的笛聲配樂也隨之響起。按照一般的邏輯來說,此時省事的做法應該是直接切到他看到的事物,更加簡單也更加直接。而導演沒有切,在此選擇了無比復雜和費事的長鏡頭——鏡頭連推帶搖,伴著嗚嗚的樂聲,讓廣袤草地緩緩掠過眼前,直至移到遠處小道的方向,一輛奶白色的高爾夫小車進入視野,鏡頭才穩(wěn)穩(wěn)的停住。

如果說這個鏡頭還是“半個主觀視點”的話,下一個遠的驚人的鏡頭,就是一個讓人惶恐的“全知視點”(攝影機幾乎架到了野外場地的最邊緣),把元彬、鎮(zhèn)宇和教授一群人的位置以及高爾夫球場的“龐大”展露無疑,也可能是有一些“人在做天在看”的意味(個人猜測)。而第三個鏡頭則極為突兀,變成了搖晃在車后的一堆高爾夫球桿的特寫——第二個鏡頭的極遠視野和第三個鏡頭的極近視野構(gòu)成了非常具有沖擊力的“互文”效果。

第四個鏡頭,描繪了車上的教授一行人的“生態(tài)”。僅僅一個數(shù)秒的鏡頭內(nèi)部精準描摹,就可以隱隱猜出這些人各自的身份、地位以及關系,而此處,依靠的完全是景別的選擇(近景),鏡頭內(nèi)部位置的安排(兩前三后),以及人物的外形和表情(坐在前面副駕駛坐傲慢的老頭肯定是教授,駕駛者是同事,后面座位的兩男一女是跟班),此處最不容易的地方在于,既有幽默藏在內(nèi)部,又隱隱顯露出真實世界的人際流,儼然是大手筆。

這里多說一句,奉俊昊要描寫“非社會性的人”的悲?。ā澳负妥印眱扇俗鳛槊撾x正常社會關系網(wǎng)的典型),而其立足點就必須是具有強大社會真實感。比如,全片氣質(zhì)冷冽、格調(diào)灰暗、一再以“寫實感”為先,甚至有些段落,對于真實殘酷性的揭示讓人毛骨悚然。然而,這一段卻略有不同——把“真實”插入一種靜中帶鬧的冷幽默之中,表面上看趣味盎然,仔細想想,又不全是如此——段落的外延意義,也是影射某種形式的社會不公——某大學教授在一群吹捧者的護擁下,去豪華高爾夫球場打球,撞傷了人卻可以沒事,而玩笑性質(zhì)的“報復”卻讓窮的揭不開鍋的家庭要賠償其巨額修車費(天理何存?)——只不過這一些,導演把它們隱藏在敘事的深處(潛在暗流),不特意思索,也不易發(fā)覺。

回到視聽語言的分析,后面小道和小樹林的段落,非常巧妙的使用了“移動中的小車”這個道具。讓鏡頭在不斷滑動,配合著元彬和鎮(zhèn)宇兩次手持木枝的奔跑位移,漸漸營造了一種略帶喜感的張力和氛圍。比如很多鏡頭都是安放在小車上拍攝,取代的是車上人的主觀視角,并在車拐彎的時候還伴有一個90度的搖鏡頭(因為人的脖子可以扭動),下一個反打鏡頭則都是這幫人莫名其妙、一頭霧水的近景(甚至還有集體扭頭)。再加上,往往是車(鏡頭)近,人(元彬)退,車(鏡頭)遠人(鎮(zhèn)宇)追,而鎮(zhèn)宇追來并向車上投擲木棒的時候(主觀鏡頭),鏡頭后面甚至傳來嚇的“喔喔”喊叫的聲音,由低轉(zhuǎn)高。于是,整個場面就顯得有些滑稽,更有些“身臨其境”,而背景的“錚錚”樂器聲顯然也有推波助瀾、烘托氛圍的效用。

最后一段很長鏡頭、一氣呵成的元彬和鎮(zhèn)宇圍毆三個“德高望重”的中年男人的段落,非常精彩,尤其是中途鎮(zhèn)宇偷偷扔球桿入湖,鏡頭是跟著球桿“噗通”入水后,又不急不緩的折回,繼續(xù)關注他們扭打的場面,顯得格外的“氣定神閑”。其實,這一段之所以這么拍,不僅僅是為了炫技,而是為了一種“長短句”語法的搭配平衡。換句話說,長鏡頭和短鏡頭的搭配均衡,是整個段落“節(jié)奏”優(yōu)劣的關鍵,也是最終“韻味”能不能出來的重要一環(huán)。

因此,讓我們再看看這一段。一開始,是一個長達22秒的長鏡(對整個空間的勾勒),而不知是不是巧合,最終的一個扭打長鏡,也是22秒。而中間,正反打鏡頭居多(盡管是比較怪異的正反打),都是以3到4秒一個,快速剪輯在一起,讓人看的目不暇接,而接近結(jié)尾處有個跌宕(是一個12秒的鎮(zhèn)宇追車的側(cè)面全景跟鏡)。整段基本上的節(jié)奏趨向是“慢-急-慢”,首尾綿長呼應,中途又是一陣快鼓快箏,所以說,此段給人的心理感受是相當?shù)目廴诵南遥瑓s又回味無窮。

(二)

從劇情上來說,此處看似是一次非常痛快的“發(fā)泄”,是無規(guī)則的敘事。實際上卻暗暗處理了三個敘事任務,一是,埋下高爾夫球和高爾夫球桿的伏筆(這兩個道具在后面的劇情中有極為重要的線索作用);二是,深入描繪鎮(zhèn)宇和元彬兩個人物的性格和關系(一個是強勢且有心計的混混,另一個則是天真不諳世事的傻子,后者顯然視前者為偶像,而前者卻對后者有鄙視);三是,通過一場戲描摹出一幅垂直的社會圖景,精英人士和弱勢群體的懸殊地位,當然后者也會有爆發(fā)式的反抗,雖然此種“暴動”必然會受到懲罰,比如元彬作為最底層,受到社會和執(zhí)法機構(gòu)的“冷暴力”——賠償巨額的奔馳后車鏡。

而這個歡騰的段落,卻是鎮(zhèn)宇和元彬聯(lián)手實施的“熱暴力”,一方面源于他們的年少熱血、唯恐天下不亂,另一方面則是反襯了教授一行人的懦弱和喪失活力,沒有國家機器的維護,也只能挨打罷了。至于鎮(zhèn)宇則是想好了讓元彬承擔所有的過錯,才會為所欲為(此人甚為狡詐,在這一段中就有幾個細節(jié)展示,比如特意扔高爾夫球桿入水、比如主張有計謀的從后面攻擊)。

其實,通過這一節(jié)奏有致,張弛有力的段落,我已經(jīng)可以清晰的看見,《母親》當中,一套強大的壓抑系統(tǒng)是怎樣巧妙搭建起來的(盡管這一段其實是抗壓抑,和別的部分的劇情截然不同)。奉俊昊一如其在驚世之作《殺人回憶》中所做的那樣,把一個人逼上絕境,必然先是展現(xiàn)社會組織的不可信(教授、律師等精英階層丑態(tài)畢露、為所欲為),司法執(zhí)法等權力機關的高度不可信(警察在案件中扮演了極為荒謬和可笑的角色)——于是,“公權”被徹底否認,“國家”喪失其對內(nèi)的基本公允,整個社會制度出了讓人心寒的問題。

最可怕的是,《母親》不僅對“公”的一套概念灰心喪氣,連“私”的世界也未給人以半點希望,仍是“他人即地獄”的囹圄——友情不可信(朋友認錢不認人),親情亦不可信(被害女孩的祖母靠其賣淫的錢生活,卻對她的死無動于衷;堅信兒子不是兇手的母親,最后也在“真相”下信念崩潰)。在這樣的構(gòu)造下,人的孤獨性被彰顯到極致,一如開頭和臨近結(jié)尾的鏡頭中,在荒原里麻木晃動的母親,她殺了人卻無人可以訴說,她恐懼她的兒子總有一天會知道自己和她都殺了人,她企圖通過扎自己腿上的穴道來忘卻記憶。

同時,我們更清晰的看見,在這種一層扣一層的信任崩塌中,傳統(tǒng)意義上的“非社會人”是怎樣的被無情的刪除出去。先是母親和兒子元彬不斷遭人歧視(兒子又對母親對自己的關心無動于衷),生存已經(jīng)空間畸形,兒子元彬卻又因冤屈啷當入獄。接著,元彬在獄中突然回憶起了什么,大聲對母親叫道:“我五歲的時候,你想毒死我!”母子之間的建模瞬間被損毀。而結(jié)尾帶著更強的弱肉“弱”食意味——永遠只會是一個弱勢個體殘殺了另一個弱勢個體——元彬用石頭砸死了賣身女孩,母親則殺死拾荒老頭。而接著,承擔罪名的人,另一個弱智少年,必須也只能是一個社會的“畸零者” ,并且更加徹頭徹尾——他甚至連沒有母親都沒有。在這個系統(tǒng)里,所有的精英階層、執(zhí)法機關、普通社會人都在安全的領域,正如我們,只需要和冰冷的鏡頭一樣,冰冷的注視著他們的不幸和掙扎就可以了。

的確,我認為,奉俊昊在這部片子里與其說是強烈的控訴,倒不如說是冷漠的注視了(他真的已經(jīng)修煉到了很高的段位)。這種不帶溫度的冷漠,貫穿在鏡頭和視聽的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只要仔細體會,皆能發(fā)現(xiàn)其精妙之處。


 4 ) 銀針與高球桿



  《母親》采取罪案劇模式表現(xiàn)瘋狂母愛,在舐犢情深中加入血色驚悚,為親情倫理母題開拓了新的領域。導演奉俊昊巧妙的利用了觀眾的思維定勢,人們習慣于對弱勢人群先入為主的進行無罪推定,母親玩命似的要為兒子洗刷“冤情”符合絕大多數(shù)人的心里預設,豈知答案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待到謎底揭曉,突兀驚艷。影片遮蔽與揭示的敘事技巧嫻熟而不著痕跡,對結(jié)構(gòu)、節(jié)奏的掌控堪稱神奇,詭異懸疑氣氛營造到位,細節(jié)精巧千錘百煉耐得住反復推敲,這位韓國天才導演不必像昆汀那樣迫不及待的在片末跳出來自我表揚,觀眾會自動把《母親》推舉為不世出的杰作。
 
  母親對兒女的保護是無所不用其極的,阿基琉斯的母親忒提斯希望兒子刀槍不入、絕對安全,全天下的母親莫不如此,如果真有冥河,只怕每個母親都會把兒女放到里面浸一浸,連腳踝都不放過。在這種保護欲(往往是過度的)的驅(qū)使下,一個母親仿佛就變身成無所不能的超人了,所謂為母則強,《母親》里泰宇的媽媽為了照顧兒子,可以化身為醫(yī)生、護士、偵探,甚至是殺手。不由得想起另外一位美國母親,《換子疑云》里的科林斯夫人,她在兒子丟失后爆發(fā)了巨大的能量,即使被關到精神病院還是百折不撓想方設法要找到親兒子。在為了兒女能付出一切這一點上,東西方母親并無二致。從古希臘到現(xiàn)在,母愛形成了深厚的傳統(tǒng),是東西方文化里感人至深的一部分。

  看過一部名為《漢城72小時》的韓日合拍電影,說的是一個日本年輕警察和一個韓國老警察聯(lián)袂辦案,有一回兩人一起吃飯,為了表示對老警察的敬意,日本小警察主動買單,卻招來老警察的一頓老拳,因為韓國習俗是一起吃飯總是由年長者付賬,小警察的殷勤倒是成了一種冒犯了。而現(xiàn)實中,韓國的崇禮門被燒時,萬人嚎啕,韓國人對傳統(tǒng)的固守可見一斑?!赌赣H》里泰宇的媽媽也是一個傳統(tǒng)的固守者,她將東方的母愛傳統(tǒng)踐行到極致,哪怕殺人放火也在所不惜。和母親的行動形成互文效果的是被殺的中學女生文雅中,她不惜出賣身體來滿足糊涂的奶奶對米酒的嗜好,她遵循的是傳統(tǒng)倫理價值觀念中的孝道,不亞于二十四孝里的臥冰求鯉。而她們所處的是現(xiàn)代社會,傳統(tǒng)倫理式微,新型倫理盛行,而新倫理的特點是更為冷酷,更為實用主義、更為拜金。母親去求律師,律師能躲則躲,躲不開就敷衍,甚至以富貴驕人,給母親難堪,毫無見義勇為、拔刀相助的古道熱腸,只有商業(yè)社會里精打細算的小肚雞腸。新倫理更為“優(yōu)秀”的實踐者是泰宇的朋友鎮(zhèn)泰,此人強勢兇狠、冷血無情,具備趁火打劫、栽贓嫁禍、唯利是圖等一干低劣品性,卻在這個禮崩樂壞的社會混得風生水起,后來此人果然發(fā)財了,開著高級轎車來接出獄的泰宇。兩相對比,遵從傳統(tǒng)倫理的痛苦不堪,遵循現(xiàn)代倫理的得意洋洋,令人唏噓。

  影片中有兩個重要道具,銀針和高球桿。作為針灸工具,銀針歷史悠久,那纖細典雅的形制上有著深厚的文化沉積。母親用銀針謀生,用銀針扎腿上穴位來忘卻不堪回首的慘痛經(jīng)歷,一根小小的針可以自救救人,功能強大。高球桿作為娛樂工具,新潮而富于侵略性,是財富權勢的象征,擁有高球桿的那幾個高尚人士開著奔馳撞了泰宇后絕塵而去,驕橫到不可一世,鎮(zhèn)泰晚上在高爾夫球場的水池中摸到了打斗時遺落的球桿,對之愛不釋手,說明他對那種生活方式很是向往。高球桿可以供人玩樂,也可以殺人(片中雖然沒有實現(xiàn)這一功能但被母親懷疑為兇器),功能同樣強大。如果說銀針代表了傳統(tǒng)倫理,而高球桿代表了新型倫理,那么現(xiàn)代社會的人基本上都會奔向高球桿,而對銀針不屑一顧。片中,銀針盒在火場被燒黑,且是謀殺證據(jù),恐怕不能拿出來見人了,而開上好車的鎮(zhèn)泰則會有資格進入高爾夫球場,把高球桿揮得呼呼作響。傳統(tǒng)的失落還表現(xiàn)在泰宇的轉(zhuǎn)變上,泰宇經(jīng)歷了殺人坐牢一番洗練,自我意識越來越強,行動越發(fā)自立自主,比如出獄后就背對著媽媽睡覺了,片尾媽媽出游,他還會買東西照顧媽媽了,無論母親怎樣看得緊,他總會長大,最終總要聽命于自己。正如誕生于傳統(tǒng)倫理的現(xiàn)代倫理,哪怕和泰宇一樣是殘缺的,依然要自行其是、大行其道。泰宇媽媽在母親節(jié)出去游玩,失魂落魄、落落寡合,扎下失憶針后,她忘情的在人群中舞蹈,釋放長久以來的精神重壓,和影片開始的時候獨自一人在荒原上舞蹈截然不同,荒原上的母親充滿了罪惡感,不堪重負,處于恍神狀態(tài),而中巴車上的母親卸下了一切包袱,她最終沒有淪為維護傳統(tǒng)倫理價值觀的犧牲品(像文雅中一樣),她融入人群,融入“母親”群體,成為一個象征性的存在,這多少阻止了人們對母親進行道德追問和法律審判的沖動,可以想見,奉俊昊拍攝這個結(jié)尾的時候是心情復雜的。

  母親要遺忘的是什么?是她和兒子都是殺人犯的事實?是她在拯救兒子過程中遭遇的現(xiàn)代社會的種種丑惡?是令她萬劫不復的對兒子的愛?——或許都是,如果要去細細追究,就會有一股《殺人回憶》式的朦朧迷離撲面而來,我們只能把母親放在時代、文化、歷史的大背景中去考察,得出一個形而上的似是而非的結(jié)論:在夕照中舞蹈的母親,不僅僅是指代了一種神圣的身份,而幾乎成為了整個高麗民族的象征,她的失憶是對韓國在現(xiàn)代化過程中丟失了傳統(tǒng)倫理的隱喻。然而誰都知道,沒有醉生夢死酒,也沒有失憶針。母親和泰宇都僥幸脫罪,他們將相依相伴(正如韓國社會傳統(tǒng)倫理與現(xiàn)代倫理并存),背負著各自的罪惡,活下去。





 5 ) 人這一生的時光又苦又長

我這一生的時光又苦又長——《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


自由開放對于文化繁榮的重要性是可以從韓國電影的崛起歷史上得以管窺:伴隨著八十年代末的政治解凍,韓國電影人在短短二十年間完成了一次電影史上值得書就的趕超和跨越,磨劍二十寒暑而使得今日之韓國電影成為亞洲電影的一個重鎮(zhèn),也越來越引起國際電影界的關注。

韓國電影《母親》則代表了一個典型的亞洲電影人在劇本的詭異和人物心理刻畫上走出的深度。這部電影講述了這樣一個讀起來絲毫并不輕松的故事:十六七歲泰宇是一個有些弱智的少年,與自私而有些痞氣小混混青陽為友而渾渾噩噩度日,與單親母親相依為命,卻常常因為遭受危險而引起母親的焦慮和恐懼。寒門常遭禍胎,一次泰宇因在醉酒后跟蹤高中少女而陷入一場謀殺案中——他所跟蹤的女孩在第二日清晨被發(fā)現(xiàn)曝尸房頂。雖然母親和泰宇堅信自己沒有殺人,但泰宇終于因為在現(xiàn)場留下的物件而深陷囹圄。電影的一個小高潮也在此來臨。而在孤苦無依的情況下,泰宇的母親開始了艱苦疲憊的洗冤之路,她潛身兒子的損友青陽家暗訪、到警察局聲淚控訴、哀請昂貴的大律師,最后看起來終于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劇情暗示了一個流浪漢很有可能是真正殺害女孩的兇手。就在觀眾等待泰宇母親走訪流浪漢而真相大白時,劇情卻急轉(zhuǎn)直下,流浪漢的坦誠回憶揭示了一直被包括泰宇母親在內(nèi)的案情認識者都一直忽略的一個可能性,即稍許癡呆的泰宇確實因為暴怒和無法自控而在不清醒的情況下殺害了少女,也就是說泰宇才是真正的兇手。而在此情況之下,長期堅持自己信念的泰宇母親終于情緒失控,而走向了一條殺人滅證的道路。而案件此時也發(fā)生詭異的變化,一位當?shù)氐娜毡炯癫∩倌暌驗樯砩嫌兴勒叩难E而被拘捕和定罪,泰宇也因此被“洗冤”,安全回到家中。

如果關于電影的本質(zhì)是一個夢境的假設是正確的話,電影《母親》在這個維度上的嘗試是非常成功的:通過看似平淡無奇略顯壓抑卻在處處暗藏機鋒詭奇的劇本,導演將入了鏡的觀眾引入一個布滿隱喻的夢境中。在這個世界中,以泰宇和泰宇母親為代表的“人”,成為了最主要關涉的對象。許多地方的洞見是如此深刻,以至于這部電影的一些鏡頭甚至具有了寓言的性質(zhì)。從文本學角度來看,電影當然也是文本的重要代表,并且創(chuàng)作出來之后,就具有了獨立于創(chuàng)作者的生命力。筆者將截取四個鏡頭,剝蝕此電影的幾個方面深刻之所在:

鏡頭一:母子二人立于高墻之下
你能從一滴水中看出一個女人一生的的歷史,因為每個女人身后都站立著一部歷史?!赌赣H》的這樣一個電影名稱很容易讓觀眾聯(lián)想到這是一部描述母子情深和頌贊母親偉大的電影。無論如何,這的確是本電影非常重要的主題之一。

一個含辛茹苦的單親母親,一個不成器的弱智孩子,再外加上貧賤無助的生活,使得電影中泰宇母親生活的一針一線在最尋常的舉手投足之間,都折射出莫名的悲哀來:這位母親我們不曾知道她的姓名,只知道她的兒子有著一個普通的韓國名字“尹泰宇”。生活中的泰宇母親以私賣一些草藥和替鄰里扎針治病為生,吃穿用度之拮據(jù),早毫無保留地體現(xiàn)在日常的柴米油鹽和她干瘦的身軀上。母子兩人蜷縮在一個小小的作坊家中。然而兒子泰宇卻從來不是早當家的窮人孩子,智力的殘缺使得他玩混度日,并很容易在被別人叫做“弱智”的時候勃然大怒起來。泰宇唯一的朋友青陽是一個自私而富有心機的小混混,在一次泰宇不幸遭遇的小車禍之后,他率領泰宇找奔馳車主報仇,也不曾忘了把踢壞奔馳車后視鏡的責任嫁禍到泰宇身上。

電影開頭的一個鏡頭成為了母子倆生活的一個巨大折射:泰宇在路邊廝混被奔馳車擦著而倒在了地上,其實卻并沒有受傷。而在馬路對面一邊做工一邊望著泰宇的母親卻因為心中大駭而被手中的小鍘刀砍傷。當母親狂奔到泰宇身邊的時候,她誤以為手中自己的血是泰宇車禍所致,心中悲苦哭出了聲來,竟不曾知道這手中的血是自己的血??墒侨蘸蟮纳畈]有因為泰宇母親的含辛茹苦而能變得平淡下去,泰宇毆打車主而必須賠償?shù)娘L波才剛剛停止,就因為酗酒廝混而卷入了一場不明不白的謀殺案中。一位單親無助的母親,就因此走上了一條與整個社會的冷漠偏見對抗的道路。

十指連心,怎能不痛?因此看到泰宇被車擦傷的那一幕,我有過很多的想法。在那一刻,母親從自己小小的作坊中狂奔而出,鮮血不顧。這世界上哪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不是泰宇,世界上哪一個因為因為關切而驚慌的母親不是泰宇的母親呢?或者說,世界上哪一個因為身處險境而讓母親擔驚受怕的兒子不是我自己,世界上哪一個愿意為自己的兒子一躍而起飛奔而出的母親,不是我自己的母親呢?

世上的每一位兒女看著這部電影的時候,也許都應該看到自己曾經(jīng)生活在許多相似的鏡頭中:在這部電影中,泰宇的母親因為生活的重壓和讓自己多驚多慮的兒子而素顏朝天,少露笑顏,面部的表情總是處于一種拘謹和驚蹙之中。偶爾流露的一顰一笑,也因為嘴角的皺紋而顯得有悲涼的味道。然而只有某些時刻,就是她給泰宇喂藥的時候,就是她和泰宇一起吃飯的時候,此時的她看著自己的兒子,眼神中不再有著讓觀者流淚的慘淡和恐懼,而是變得溫暖而響亮。和天下所有的母親一樣,一個自己所生所養(yǎng)的兒子——即使這個兒子有著先天的弱智和后天的種種不成器——成為了她所有快樂和歡愉的來源。

謀殺案風波橫空出世之前的最后一個明亮鏡頭,是一片高墻之下,泰宇的母親給匆匆忙忙要出去玩的泰宇端來一碗藥。那一刻的鏡頭充滿深意,泰宇在墻邊小便,并一邊喝著母親端來的藥,導演隨后將鏡頭后拉,高墻逐漸擴大,母親兩人在墻下的構(gòu)圖顯得壓抑而渺小。那一刻,泰宇繼續(xù)一個不懂事兒子的無知無畏,然而他的母親,分明是在輕輕地笑。

而那輕輕的笑中,孕育著一切救贖的終極力量:愛。除了它,誰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因此,我敢這樣說:如果你曾經(jīng)關注任何一個因泰宇母親的辛勞和悲苦而變得并不那么明媚的鏡頭,我相信你懂得人間這最可貴的感情;如果你曾經(jīng)因試圖保留這種感情而留意泰宇母親的每一個笑容和蹙眉,我相信你也會一樣愛自己的母親,我相信你也有著一顆和本片導演一樣細膩的心。

鏡頭二:暴雨之中,母親在獨自行走

如果泰宇并沒有卷入一場兇殘的謀殺案中,雖然擔驚受怕,雖然活得艱苦,泰宇母親和自己兒子的生活也許就這樣繼續(xù)下去了。因此當泰宇醉酒的第二天早上一個叫文慧中的女孩的尸體被曝尸房頂?shù)臅r候,整部電影在迷霧中迎來了一個高潮:泰宇因為在犯罪現(xiàn)場被發(fā)現(xiàn)了刻有自己姓名的高爾夫球而鋃鐺入獄,并在簡單的詢問中因為自己弱智的回答而被確定了為謀殺犯。

而電影在泰宇醉酒當晚的鏡頭給了包括母親和電影觀眾在內(nèi)的人這樣的暗示:泰宇生性懵懂,雖然確實因為醉酒后春意萌動而跟蹤過文慧中,卻因為沒有得逞而離開了現(xiàn)場,他也曾目睹巨石從黑暗中被拋出,卻和這件兇殺案沒有絲毫直接的關系。觀眾在這樣的認知下,將隨著泰宇的母親而糾結(jié):這位堅信自己的兒子弱智而善良、卷入此案肯定是被警方誣陷的母親,將走上一條艱辛的洗冤道路。

泰宇的母親所獨自對抗的,是包括混亂草率的偵緝、司法制度在內(nèi)的整個污濁社會,每一個關注此片的人都曾經(jīng)目睹這位瘦弱的母親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出了多么遠:泰宇所在的社區(qū)是一個熟人社會,負責偵緝此案的警察們甚至是泰宇母親看著長大的,然而卻憑借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的一個高爾夫球而可笑地定了罪——因為這個高爾夫球上,刻有尹泰宇的名字。在詢問犯人的過程中,警方并沒有做到絲毫的權利告知,也沒有律師到場,而因為弱智的泰宇對警方提問的弱智回答而被警方在短短幾分鐘之內(nèi)被定罪了。而在定罪之前,泰宇甚至受到了變相的體罰和虐待。一個制度如此混亂,無視一位母親的聲嘶力竭,而草菅人命是如此容易。

對泰宇母親而言,壓力不僅僅在此。她為了尋求文慧中家人的理解而到了女孩的葬禮上,卻遭遇了謾罵和毒打。更吊詭和反諷的不僅僅在此,在受害女孩的葬禮上,電影鏡頭聚焦在那些女孩家人的毫無愁容的臉上。文慧中的祖母依然酗酒,遠道而來的親戚們談論和自己有關的生活,叼著煙頭,并絲毫沒有和一身縞素匹配的慘淡。在這樣的社區(qū)中,泰宇母親面對著所有人都認為自己的兒子一定是兇手的偏見,開始了疲憊而布滿荊棘的道路。

在泰宇母親試圖洗冤的過程中,并不是沒有過轉(zhuǎn)機:她一開始認為兒子的損友青陽是兇手,并且在潛入青陽家中后,驚喜地發(fā)現(xiàn)了沾有“血跡”的高爾夫球棍,并滿懷希望地拿到警察局化驗。那一刻,走在雨中的她如此輕松,以為可以用這支球棍換得自己兒子的清白,雖然之后不久,那“血跡”就被證明是口紅;在此之后,無助的她找到了一位昂貴的律師,卻發(fā)現(xiàn)這位以“吃自助餐一定要站著吃”為信條的自私律師關心錢要勝過關心自己兒子的清白。當律師提出以承認泰宇是精神智障來減低罪刑的時候,她在喝完一杯酒之后,決然地拒絕了。

泰宇母親之所以決然拒絕,可能是一方面堅持自己兒子徹底的無辜,徹底的無辜當然是不需要減刑的;另一方面,可能是不能忍受自己兒子在“制度”(institution)上被確立為一個弱智。這就是一個瘦弱的女人在精神上的強健,當一次次嘗試都失敗之后,泰宇的母親在回家的路途上,遭遇暴雨傾盆。那一刻,所有的雨水都打在了一個女人多災多難的肩膀上。

就是她一身雨水回到家中之后,在青陽以收費為代價的幫助下,案情開始發(fā)生轉(zhuǎn)機。她深入到受害女孩的生活中,發(fā)現(xiàn)了許多被警方草率忽略的情節(jié):受害的女孩家境同樣悲苦,和自己的祖母相依為命。為了改善生活而在高中同學中變相賣淫,人稱“米糕公主”。一些曾經(jīng)染指文慧中的男生在受到青陽毆打之后暗示真正的謀殺案兇手很可能是那些和文慧中發(fā)生過關系的男生中的一個。而“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這些所有男人的照片,被文慧中毫無疏漏地保留在自己的手機中。

案情的發(fā)展當然開始變得愈發(fā)曲折,當泰宇的母親費勁機心終于拿到了文慧中的手機,泰宇的回憶暗示他曾經(jīng)在現(xiàn)場看到一個相貌丑陋的中年人。而巧合的是,那位中年人的照片確實也在女孩的手機中。

案情似乎在此時就要全部真相大白了,泰宇母親在此時鼓起勇氣,到中年人——中年人原來是一位撿破爛為生的流浪漢——家中刺探真相。就在觀眾以為故事要圓滿結(jié)束的時候,之后的交談卻讓一切在瞬間急轉(zhuǎn)直下:流浪漢對當晚時候的回憶證明了泰宇確實是真正的兇手,確實在酒醉中殺死了女孩。而此時的泰宇母親終于因為不能接受事實而突然精神崩潰,并在崩潰中以利器殺死了流浪漢。就在萬念俱灰的情勢中,警察局卻給她帶來了絕好的消息:警方在當?shù)赝瑯又钦系囊粋€日本流浪青年身上發(fā)現(xiàn)了和文慧中血型相符的血跡,并因此將其定罪。泰宇至此無罪釋放。

在這部電影中,泰宇母親一路走來中路旁的風景成為了整個社會病態(tài)的一個鏡像:

草率定罪辦事散漫的偵緝機關,從來不曾顧及案件涉及的一個個家庭的悲歡。這樣一個草率的制度系統(tǒng)起先單單憑借一個高爾夫球就將泰宇定罪,不曾顧及泰宇母親的吶喊和哭訴。而更加吊詭的是,就在泰宇的母親認識到案情的真正事實后陷入深淵,這個偵緝和司法的系統(tǒng)憑借同樣的方式將罪名加給了同樣患有精神病的日本籍青年身上。在泰宇母親與這個制度系統(tǒng)對抗的過程中,整個系統(tǒng)的虛弱、草率與混亂被暴露的一覽無余,發(fā)現(xiàn)真實是不予考慮的,保障案件當事人的權利是不予考慮的,相關者的哭訴呼號是要置之不理的。整部電影的高潮以警察局草率地把手銬拷到泰宇手上開始,以警方同樣草率地將手銬從泰宇手上移開拷到另一個人身上結(jié)束。一個小小的警察局來隱射整個偵緝系統(tǒng)乃至人類的一切政治系統(tǒng),導演的諷喻力量,讓人敬佩。

衣著光鮮的宇峰大律師是泰宇母親請的第一個律師,也是唯一一個。這位律師擁有自己的律師事務所,極其繁忙,并且在許多地方顯得見多識廣——他的 “吃自助餐時候一定要站著吃”的信條將一個律師唯利是圖的生活哲學勾勒完畢。這位律師初見泰宇的時候表情調(diào)侃,似乎覺得眼前的這對母子很有意思。而他的最后一次出場是在燈紅酒綠的KTV中,身邊都是當?shù)氐乃痉ň儭_@些司法精英們將小姐們左擁右抱,漫不經(jīng)心地指出本案的唯一一個法律拯救途徑就是將泰宇鑒定為精神病患者以求減刑。正如前面所說過的,泰宇母親在喝完一整杯紅酒之后靜靜離開,她的離開指出了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在一個法律精英們唯利是圖毫無善良價值觀的法律世界里,精英們對拯救之道離真正的救贖之道從來就是越來越遠,“比駱駝穿過針眼還要難”。

世界如此廣大,尋常巷陌里面的升斗小民,才是整個人類社會最主要的構(gòu)成部分。在泰宇母親尋尋覓覓的過程中,我們從一些最不起眼的細節(jié)中看到了導演試圖為我們構(gòu)筑的世界:泰宇的唯一“好朋友”青陽在被泰宇母親“誣陷”后潛入泰宇家中,對滿身雨水夾雜疲憊的泰宇母親進行敲詐勒索,將其僅有的錢財搶走,并用之買了一輛私家車;文慧中的同學們在談起這位不幸慘死的“米糕公主”時毫無悲憫之情,反而以之為樂甚至對其香艷之事垂涎三尺;而或許更為典型的,是文慧中的手機里面那些相貌猥瑣的男孩男人們,真正成為了對當?shù)厥忻竦牡赖律钜粋€絕好的隱喻:在這個世界中,男人們靠一些小米而和貧窮的文慧中發(fā)生關系,并將自己的不堪留到了文慧中的手機照片中;文慧中的親戚們包括她的祖母,對女孩的慘死毫無傷感,在祖母的眼中,自己的孫女早已經(jīng)單單是靠出賣性為自己換取糧食的工具而已了。

就是在這樣的世界中,泰宇母親一步步行走著,換一個中國化的說法的話,“為自己的兒子討一個說法”。一路上她看到了草菅人命卻不以為意的偵緝機關,看到了滿身銅臭味的法律精英們,看到了勒索自己的“泰宇的好朋友”——這位“好朋友”相貌英俊,看到了文慧中的家人們冷漠的眼神,也看到了文慧中手機中赤身裸體的男人們……

一路上,泰宇母親看到了很多的風景。就像在球桿上面的“血跡”被證明了是口紅之后她走入大雨傾盆中一樣,一路上,她都是在獨自一人在天地肅穆的大雨中行走。她只是一個尋常的母親,胸中不藏甲兵,也從未曾試圖和我們上面所說的任何一種丑陋進行真正意義上的對抗。然而事實既成,這些路旁的風景組成了一條并不光榮的荊棘路,泰宇的母親走了進去,滿身傷痕的她用自己帶著泥水的腳印白描了這一切,也最終解構(gòu)了這一切。

鏡頭三:泰宇麻木的笑容

本電影如果僅僅是體現(xiàn)了筆者以上所昭示的一切,那么我們有理由認為它的思想性或許并沒有那么重要。然而導演的許多地方給了我們許多的暗示——我們無法揣度這種暗示到底是有意還是無心,因為電影本身擁有了獨立的生命力——這些暗示促使我們?nèi)ニ伎歼@部電影在漫長的劇本之后可能存在的終極關懷。這些終極的思考經(jīng)過我們一些可能顯得一廂情愿的剝蝕,開始顯得深邃甚至可怕。電影中也許大量存在著隱喻——這里用也許,是因為無法揣度這種隱喻運用背后的目的是否存在,這些隱喻白描了人類社會的許多側(cè)面。

在電影中,支撐著母親走下去的可以說是一種信念——即自己的兒子從來就不是殺人兇手,但或許更可以說是一種愛,一種母親對自己兒子一以貫之的愛。然而在導演故意安排的細節(jié)中,這種愛開始變得脆弱而富有悖論,故事安排了一個如此吊詭的情節(jié):在監(jiān)獄的看望中,母親努力讓泰宇回憶案發(fā)當晚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而泰宇在一次毆打后自稱“自己什么都回憶起來了”,可是他回憶起來的場景居然是:“媽媽,你曾經(jīng)試圖殺死我,在我五歲的時候?!蹦赣H此時大驚大駭起來,試圖給泰宇扎針來安慰他:在這部電影中,泰宇的母親一直說人的大腿有一個穴位,扎進去可以讓人舒服,忘記了一切的痛苦。

如果筆者沒有妄言的話,本部電影中弱智的兒子泰宇其實是人類的一個隱喻,至少隱喻了人類的一個側(cè)面:一個弱智的少年可以記得五歲時候的往事,那一年,自己的母親因為生活的絕望而試圖殺死他而后自殺。泰宇不能記得自己母親對自己的愛,不能夠記得母親對自己無數(shù)次的叮囑,卻可以記得這一次母親對自己的傷害,并且冷冷地告訴母親“你以后不要來了”。然而就是這樣的一個少年,每當別人說自己弱智時輒立刻大怒,并因為這個原因在醉酒后無法控制自己,殺死了斥罵自己跟蹤的文慧中女孩。

泰宇的自私、健忘愛與善記恨更連同他的弱智,共同構(gòu)成了導演對人類天生的畸形人格的一個諷喻:這個地球上面的許多人不曾記得別人施與自己的愛,甚至自己母親施與自己的愛; 不曾記得生命給自己的可能性及這背后富有的無限美感,不曾絲毫懷有感恩之心,卻記得任何人跟自己的仇怨,并且深深銘記在心,睚眥必報。在這部電影中,泰宇作為無知的人類或者說人類的無知的一個代表,殘忍地殺死了自己的同胞。并且更為吊詭的是,在殺害女孩之后,因為這一場酒醒將一切忘得干干凈凈,仿佛一切真地沒有曾發(fā)生過。

電影的觀眾中,也許會有許多人對泰宇的弱智“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然而,電影的觀眾們,你們把視野從電影中轉(zhuǎn)到我們身邊的社會,那些因為睚眥之恨動之刀槍的人,不是比泰宇更無知嗎?那些自持聰明而傷害別人的人,其實不是比泰宇更加“弱智”嗎?那些對過往的災難置之不理,絲毫沒有歷史感情的人,難道不就是在一場酒醒之后把一切忘得一干二凈的泰宇嗎?從這個意義上說,在每一位自己的母親面前,我們都是泰宇這樣不懂事的兒子;在整個人類社會面前,如果我們曾經(jīng)因為自己的無知而對他者進行過傷害,我們的無知與泰宇相比,或許比其智力上面的殘障更加不堪。

在整部電影中,泰宇一直在“吃藥”,因為他一直在病態(tài)之中。然而比弱智更病態(tài)的是人性,泰宇的無知、自私、暴虐和更可怕的——這一切背后的無意識,都在鏡頭的一次次轉(zhuǎn)移中隱喻地如此深刻,深刻到無法面對這樣的語詞:在《圣經(jīng)·加拉太書》中,救世主這樣告訴世人,“情欲的事,都是顯而易見的。就如奸淫、污穢、邪蕩、拜偶像、邪術、仇恨、爭競、忌恨、惱怒、結(jié)黨、紛爭、異端、腐敗、嫉妒、兇殺、醉酒等類,我從來告訴你們,現(xiàn)在又告訴你們,行這樣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國?!痹谝环N終極的智慧面前,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無知的泰宇。圣經(jīng)是寫給我們每一個人的。

鏡頭四:草原上的獨舞與客車上的群體狂歡

人一生的時光,在這部電影中,開始變得又苦又長。

電影一開始的鏡頭是很讓人難以理解的:在一片廣袤的草地上,泰宇的母親遠遠走來,并在四顧無人之后開始了一段并不曼妙的獨舞。平時拘謹甚至略帶恐懼的面部表情在獨舞時顯出莫名的詭異,而這難以捉摸的表情在單色調(diào)的廣袤草原背景映照之下伴隨著僵硬的舞蹈語言,讓整部電影具有了一個令觀者無法輕松的開頭。

而如果最后流浪漢的回憶敘述沒有出現(xiàn),這部電影也許會擁有一個令許多觀眾睡個好覺的結(jié)局:流浪漢是殺死女孩的真正兇手,泰宇被無罪釋放。然而導演的高明就在于此,在破草棚中居住的流浪漢并不有著一個觀眾預期的丑陋靈魂。而他的回憶昭示了一個讓觀眾和泰宇的母親一樣五雷轟頂?shù)慕Y(jié)論,即泰宇居然是真正的兇手。在此事實的揭露之下,泰宇的母親終于精神崩潰,殺人滅證。

泰宇母親在殺人時候的暴虐、殺死人之后的恐懼和大哭以及她一路走來時表現(xiàn)出來的善良和正直——這位貧窮的母親甚至并不愿意從流浪漢三輪車偷一把遮雨的破傘,即使這三輪車的主人并不知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諷刺,一位善良的母親,為什么可以基于母愛而殺死一個活著的生命呢?如果殺戮的行為是可以接受的話,母愛這種最強大的力量到底是讓人類更加善良,還是更加盲目了呢?如果母愛是一位母親唯一所擁有的力量,如果母愛是一位母親生活全部意義的來源,那么,人卻又為什么走上殺死別人兒子的道路的呢?這世界上的哪一個男人,沒有自己的母親呢?

這一切都深深困擾著這位母愛的擁有者,當然,也許她所想的并沒有這么深刻,也許她只是被殺人的負罪感折磨罷了。這種折磨是如此之深以至于電影的最后警方來告訴她泰宇無罪的喜訊的時候,她也沒有多展笑顏。也正是這種困惑和負罪,使得她面對同樣被無辜定罪的日本弱智青年的時候,終于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以至于嚎啕大哭地問道:“孩子,你也有自己的母親嗎,你也有自己的母親嗎?”自私的母愛和對他者的悲憫,沖突地如此深刻。

電影最后的一小組鏡頭,給了全部故事一個終結(jié)性的結(jié)尾:母親將在一切都結(jié)束后要坐客車出門旅行散心,泰宇在車站中將母親不慎遺留在流浪漢被燒毀的廢墟上的針線盒交給了母親。這小小的針線盒也許是泰宇家中最精致的物事了,一個女人全部的美麗與精細,都雕鏤在針線盒上的梅花圖案上。母親看到這個針線盒后自然想起了整個案件相關的故事——當然包括自己的殺人——后悲從中來,抑制不住自己的淚水,趨步走上客車。此時客車緩緩開出,夕陽西下,滿車的游客紛紛站起來在車廂中起舞。一縷夕陽打在母親滿腹心事的臉上,而她終于緩緩取出針來,刺中了自己大腿根部的那個穴位。正如之前所說,那個穴位據(jù)說可以讓人忘卻一切苦惱和痛楚,而單單給人快樂。隨后她站起身來,加入集體的舞蹈。

在集體的狂歡中,母親暫時忘卻了這場謀殺案風波中的種種不愉快,包括警察局的不公、律師的貪婪和身邊人的冷漠,也忘卻了文慧中手機中男人們的丑陋與不堪,當然也試圖忘卻自己殺人滅證的經(jīng)歷,而單單在車廂中起舞來。這舞蹈的情節(jié)和電影開頭詭異的草場獨舞達成呼應,一次社會群體的眾生相、一次對整個社會的諷喻也在這場用針藥忘卻過去的起舞中達到高潮。在這場扎著針的起舞中,那一刻母親也許忘卻了所有的苦楚和生活的不堪,告訴自己,“不如跳舞”。 在擁有了快樂之后,母親加入到游人的狂歡中。整部電影也在此落幕了。

我們或許不應該在評論的路上走得太遠太深,或許我們以上的所有都和導演的原初沒有任何關系——導演也許單單是想說一個復雜的案件罷了。然而如果現(xiàn)代性的本質(zhì)真的是猥瑣,在《母親》這部電影中,所有的人都在一個單親母親的荊棘路上顯得不堪和猥瑣,而這位未嘗不是偉大的母親,也在最后的殺人滅證中走入人性的卑劣。在整部電影中,沒有人可以得到真正的快樂,沒有人可以得到真正的幸福。人們只能起舞,用肢體的愉悅來掩飾自己內(nèi)心的不堪。這就是現(xiàn)代社會,這就是群居的人類。而善良的“母親”和他們唯一的區(qū)別,也許就是她起舞之前,需要在自己的大腿上刺上一根針?;蛟S因為她還有善良,因此需要戴著鐐銬起舞來。

從任何一種維度上說,那些在享樂中失去了自己自由的人都是一樣的。因此如果你曾經(jīng)目睹人類的種種不堪,如果你曾經(jīng)目睹過自己的不堪并且因此而痛苦,你就是泰宇的母親;只要你最終試圖在痛苦中起舞,最終試圖逃離這種痛苦,你就是泰宇的母親。我們曾和她一樣目睹痛苦,我們曾和她一起經(jīng)歷痛苦,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就是她。

因為在現(xiàn)代性的時代里,一個中國人和一個韓國母親的生活不會有本質(zhì)的不同。因為在全球化的時代里,人和人之間的生活早已經(jīng)不會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


——————————————————————
本文竟系我五年前所寫,白駒過隙,蹉跎歲月,是為記。

 6 ) 關于韓國電影《母親》的答朋友二三問

最近有朋友問我什么是電影技巧,與平常國內(nèi)所看到的缺乏電影技巧的電影、電視、視頻,有什么區(qū)別,我沒有及時回答。正巧剛看了《母親》,順便借這部電影回答我這位朋友提出的問題。

電影開篇,奔馳車燈其實是振泰(晉久)踢的,但理賠就比較貴,他對警察謊稱是道?。ㄔ螅┨叩模揽∵€埋怨自己為什么要踢車燈,這個地方就為了著重刻畫道俊有記憶力上的智力問題。另外,在警局的沖突,也交待了“白癡”是激怒道俊的敏感詞匯。這是電影開端的兩處關鍵伏筆,也是為什么要設計這場戲的原因,都是常見的劇作技巧。

案發(fā)之后,母親(金惠子)懷疑振泰是兇手,去振泰的住處偷偷搜查所謂的“證據(jù)”,這時振泰帶著姑娘回來了,兩個人還做愛,母親只能暫時藏在衣柜里,看著房間里發(fā)生的一切。接下來顯然是要找機會偷偷出門逃跑,但兩人剛做完愛也不可能這么快睡著,中間等待的過程中也沒什么好拍的,就給了房子外景的一個空鏡頭,表示時間已經(jīng)過了一會兒了,然后再切回房內(nèi),兩人已經(jīng)睡著,母親準備偷偷逃跑。不要小看這個空鏡頭,這小小的一個空鏡頭是很重要的。當然這也不是什么了不得的技巧,都比較常見,理論上還是空鏡頭轉(zhuǎn)場的邏輯,尤其是這種前后同一場景間的銜接,放在這里顯然還有表達時間的功能??赡苡腥藭P注這場戲里比較緊張的部分,但我比較在乎這個空鏡頭。你在看中國電影時,里面的空鏡頭通常就用的比較笨。

上訴期間,律師喝著酒興高采烈的在夜總會和道俊母親談事,大意是勸告母親,案情已經(jīng)定了,不要再去做無謂的努力。但臺詞是律師先啰嗦一些與此無關的事,世界杯之類的閑扯淡,說某屆世界杯都過去四年了,我好像還覺得就在昨天,根本沒多久。然后母親不明就里,問什么意思。律師表示,你兒子這個事,已經(jīng)定了,最多也就判四年,這在平常簡直不可能,而且兒子腦子有問題,基本這四年也是在醫(yī)院渡過而已。這里是比較高明的臺詞技巧,一般會說一些與此無關但又可以引出對話主題的內(nèi)容。這在西方電影里很常見。比方昆汀的《低俗小說》,兩個人先不談正事,就是要給你聊什么各國的漢堡,聊什么腳底按摩。但中國電影的情況往往會直給,這樣藝術性上就下降很多,說明許多創(chuàng)作者缺乏發(fā)散性思維的鍛煉。

案情推進,振泰的嫌疑排除后,振泰和道俊母親說為什么兇手要將尸體置于房頂,鏡頭突然切到母親雨中奔向廢屋的房頂,鳥瞰著全鎮(zhèn),這時候振泰的畫外音說,這是因為兇手想讓全鎮(zhèn)的人都看到,然后順著畫外音再切回開始兩人對話的場景,振泰繼續(xù)和母親分析案情,把話說完,再切回到母親雨中站在屋頂看著全鎮(zhèn)。這種偶然交叉剪輯的技巧是可以強化戲劇性的,有對臺詞點題的作用,再者也可以化解對白冗長所造成的視聽上的單調(diào)性。在適當?shù)臅r候,插入與對話相關的鏡頭,去豐富信息量,活躍觀影體驗,是電影化敘事的技巧之一,也是增強電影性的重要方式。這在成熟的電影工業(yè)中也是慣常使用的手段,但可能在中國很多影視中就用的很匱乏,尤其是在這種地方大多是不會去用的,一般可能是先對話完一個場景,然后母親再跑去另一個場景,或者干脆全都用對話交待完劇情,應付掉甚至忽略掉一些細節(jié)的視覺展示,在視聽語言上比較死板,少了很多藝術性。當然,局部到底以何種手法表達還要視整體風格的創(chuàng)作構(gòu)思而決定,例如樸素的現(xiàn)實主義則并非側(cè)重剪輯,以及并非強調(diào)表象的戲劇化情境,不過這種基礎話題在此不表。

探察深入,母親去找收廢品的人套問案情,因為此時這個人有作案嫌疑,母親進去廢品站的時候,這個人的頭鉆在一個廢舊的機器里折騰零件,只露出半個身體,這時母親邊對話邊坐下,這個人站起來,經(jīng)過母親身邊,因為母親是坐著的,機位比較低,所以觀眾仍然只能看到這個人的下半身。這也是常見的技巧,關鍵人物的出場保持一定的懸念,增強吸引力和觀影的趣味性,以及醞釀戲劇沖突。這個人邊說話邊走到母親的斜對面,“嘭”的關上門,坐下來,我們這時才看到這個人的外貌,原來他是誰。你就拿新近的西方電影《狩獵》來說,最大的女反派也是這么出場的;包括《低俗小說》里的BOSS馬沙的出場;以及新近的美劇《守望者》里曼哈頓博士的出場,甚至將這個技巧玩到樂此不疲??赡芫唧w的用法上會有所出入,但大同小異,意思是一個意思。不過我確實想不起來中國電影上一次用這個技巧是什么時候。

結(jié)尾車站,道俊已經(jīng)開始會算零錢,母親座位旁的陌生女孩也擺出吸引異性的嬌媚姿態(tài),對道俊暗意示好,這證明作者在使用一切手段表達道俊已經(jīng)越來越正常,陌生人也不會對他另眼相看。這個女孩雖然是一個群演,但在對事物的確切表達上,是個尤其重要的細節(jié)“信號”。這一點也同樣表現(xiàn)在張藝謀《活著》的結(jié)尾,在經(jīng)歷了各種時代風雨和世事無常之后,富貴領著饅頭送水回來,大街對面走過去一個高個子青年,和富貴點頭打了招呼,如果仔細觀察,這個青年的走路姿勢是比較“現(xiàn)代”的,一種無法在舊時代見到的、受過開放初期新潮思想和外來文化影響的“步伐”,安排在這里有表達時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則為了心理提示,如果有慶還在世,差不多也這么大了,是當饅頭舅舅的年齡,因為接下來的戲是對故人的悼念。同這個青年一樣,《母親》中的陌生女孩也絕非“隨意”安排的一個群演。

以上都是一些傳統(tǒng)的小技巧,有來自劇作上的、鏡頭語言上的,也有來自攝影上的、調(diào)度上的,或者來自剪輯上的,甚至表演上的,實際上有時候一部電影都是由各種不同的小技巧組成的,并不見得一定要有可以大啖三日的花哨手法和新奇拍攝。這部電影我只看過一遍,并沒有在我心中掀起多大波瀾,現(xiàn)大致只記得這些地方,可能還有更多的技巧,我沒有去深究,這里不表。僅為了作一些客觀簡要的答疑,給我的這位朋友參考。

然而,我還將要補充的是電影更深層次的意義,道俊的智商問題,為母親用針灸所導致,目的是讓他忘記小時候經(jīng)歷過的那件不愉快的事情,影片在不再針灸的坐牢期間已給過許多鋪墊。常人也不難理解這種艱難生活上的事出有因,當然,這些輔助細節(jié)并非我要提出的重點。結(jié)尾道俊將針盒交給母親,不管是無心之舉還是有意而為之,潛臺詞都是導演借道俊這個行為表達“我已經(jīng)長大,請放心去”的戲劇情境,而母親接過針盒時顫抖的手,表示某種“驚醒”,她的離去,則表示“放手”。當然,有人認為母子雙方掌握了對方的證據(jù),頓感毛骨悚然,這也沒錯。

母對子的精神控制以及占有式的過度溺愛導致的心理扭曲、俄狄浦斯等,一直是心理領域的一個創(chuàng)作主題,希區(qū)柯克的《驚魂記》、彼得·杰克遜的《群尸玩過界》,以及《壞小子巴比》、《故事的故事》,甚至《小丑》等,都或多或少在表達這種主旨,而奉俊昊在這個基礎上更加上了一層女性的悲哀。與以往此類電影不同,導演試圖以人性的分析而非批判的角度去闡述這種狀態(tài),實際上是借事件本身和經(jīng)過揭示出更大的母題,懸疑不過是一件外衣。這一點與《搏擊俱樂部》之存在主義、《老無所依》之虛無主義的表達手法,某種程度上是相似的,而這種表達思想的方式則不是可以靠所謂的學電影拍攝技巧能夠獲得,更多依靠的是個人的知識結(jié)構(gòu)、綜合素養(yǎng)、文化底蘊等,否則你只能是你們縣城用好萊塢級制作手法拍宣傳片的高端白領達人,或者你們村唯一一個可以用蒙太奇駕馭婚慶的王者。這里不再贅述。

片尾,電影在母親的舞蹈和晃動的鏡頭中戛然而止所表達的意境,和《大菩薩嶺》里仲代達矢百人斬時的戛然而止是一樣的,理論上都是承襲了《四百擊》片尾的藝術手段,在劇烈釋放時突然停止所表現(xiàn)出的內(nèi)心迷茫。而同時,也是這個鏡頭中的逆光拍攝,使其在迷茫之上增加了另一層意境。逆光所呈現(xiàn)的太陽光環(huán),往往代表著精神高度或人性光輝,這在許多電影里可以見到,如《殺死比爾》中白眉答應教黑曼巴蛇時的逆光鏡頭;《俠女》中慧圓大師圓滿時逆光的宗教釋義;以及最近《驚天營救》中錘哥犧牲時頭頂?shù)奶柟獾?。但有時則表達掙開束縛或不再羈絆的一種“解脫”或“自由”,當然,如果往消極上說,根據(jù)不同的情節(jié)或人物設計,你還可以理解為打算破罐子破摔的“我已經(jīng)什么都不在乎了”,“解脫”中同時伴有“絕望”的因素,本質(zhì)上都是屬于不同層次的精神蛻變。如《小丑》中亞瑟悶死母親時頭頂?shù)奶柟猸h(huán),表達此時他已放下心理包袱,終于解脫,成為了自己,但同時又決定慷慨赴死,在家中反復排練在全世界面前自殺的情景,卻最終事與愿違。與《小丑》相反,導演將這種“解脫”的光環(huán)最終留給了母親,并用片中“針灸”這個符號加速對現(xiàn)實困惑的逃避,以期望早日結(jié)束內(nèi)心的痛苦和愧疚,從這點來說,又有異曲同工之處。另外,如果仔細觀察,還可以發(fā)現(xiàn)逆光映襯的并非母親一人,隨著鏡頭和舞蹈的持續(xù),母親進入人群之中,你有時甚至很難找到母親的確切位置,光暈在每個婦女背后穿梭,這也說明,作者借個體引申群體,將母親個人放大到“母親”這一群體的創(chuàng)作意圖,含警世之義。

當然,韓國人還有一點很聰明,確實向西方領會了如何將“民族文化”自然的融入進電影中以達到輸出的目的,如所謂的韓醫(yī)、針灸等,這也是中國電影所不足的。

 短評

既要避免打人痛處,自己也要小心不要暴露。以前經(jīng)常覺得自己作為純粹的放養(yǎng)長大的小孩,能長得這么上進、善良、健康真是天賦異稟、運氣非常(。),現(xiàn)在看來沒準就是因為放養(yǎng)。人生的浮沉幾多激烈,你可知廣場舞大媽心底的負罪與傷悲:如果她跳得足夠快,她的孤獨就追不上她。青春期的混混最危險。

5分鐘前
  • 柴斯卡
  • 還行

金惠子獨角戲,結(jié)尾挺厲害的,元彬長得帥也不是什么都能演,尤其是大傻小子,不如車太賢演的入味

9分鐘前
  • 城南草木生
  • 力薦

終了,一針扎下,一場舞,但面對不是兇手的兇手時撕心裂肺的痛楚是否就此抹去?

11分鐘前
  • 葦間瘋
  • 力薦

比弱勢群體更弱勢的群體,是沒父母的弱勢群體....這所謂的“母愛”真的太諷刺了....

14分鐘前
  • 慫囧小赫
  • 力薦

敘事更見功力,但還是封閉起來的世界;題材較《殺人回憶》少了些內(nèi)涵,所以很多地方雖然處理得很微妙但卻欠缺力量,回頭再看就顯拖沓了

16分鐘前
  • 東遇西
  • 還行

一頭一尾兩段舞蹈,改變了我對廣場舞大媽的既定偏見。如果她舞得足夠快,她的記憶就追不上她。

17分鐘前
  • 劉康康
  • 力薦

28/12/2018重看加滿五星

22分鐘前
  • 陀螺凡達可
  • 力薦

他似乎知曉了一切,似乎又遺忘了一切;她似乎知曉了一切,似乎又遺忘了一切。

26分鐘前
  • 薇羅尼卡
  • 力薦

為什么那個老頭也會出現(xiàn)在那個手機里呢?

31分鐘前
  • Ephemera 嘉煒
  • 推薦

母親用愛心澆灌下的惡之花,前后的舞蹈很詭異卻很貼合心境,奉俊浩沒有讓我失望

33分鐘前
  • 二甲
  • 推薦

所有的弱勢群體都遭到了草率的對待,他們的利益是不被重視的,所以很多時候他們也只能依靠直覺來解決這些不公平的事情

34分鐘前
  • 卡卡同學『弗洛Y德』
  • 力薦

當你所不愿意接受的事實即是真相時,該有多絕望?

35分鐘前
  • 影志
  • 推薦

迷案發(fā)生時的陰雨綿綿,以及結(jié)尾的溫暖夕陽,智障,腐敗,沉重的情感。奉俊昊的獨特元素已經(jīng)讓人如此熟悉了,因此劇情不豐滿的時候難免會讓人覺得是這些元素的堆砌,導演的自我復制。個人感覺元彬演的不好

39分鐘前
  • Orchid
  • 還行

開篇不久,母親喂藥、兒子撒尿,母親盡力遮掩那流淌一地的尿漬,而后來當她砸破拾荒老人腦袋時,她又忙不迭地拼命擦拭地上的血液,她的所有習慣動作都在示范如何抹去,她一定會扎下那一針。

44分鐘前
  • Alain
  • 推薦

兩次震驚,一次是在母親殺人,二次是在兒子遞給母親針灸盒。

45分鐘前
  • 宇宙塑膠魔怪
  • 推薦

A / 構(gòu)圖、運鏡皆蘊含著極端殘酷的浪漫??酥频臄⑹鹿?jié)奏達到了極佳的反類型效果。和《殺人回憶》比很難說哪部更優(yōu)秀。沒有后者廣闊的維度,更專注刻畫畸戀般入骨的親情與痛不欲生的底層。最精彩的隱喻莫過于高處“晾曬”的尸體:他們自以為向世界伸出了求救的手,最終不過是徒勞的示眾。

47分鐘前
  • 寒枝雀靜
  • 力薦

《殺人回憶》之后又一次邏輯的崩潰與常識的顛覆。最不可能成為殺人犯的弱者,卻做出驚天駭聞的事,只是因為荒誕。但這種荒誕更像是這對母子的命運本身。開頭與結(jié)尾兩段母親的獨舞,是一個人與世界無緣的狂歡(《山河故人》結(jié)尾是否受本片影響。。。

52分鐘前
  • 荒也
  • 力薦

金惠子飾演的母親讓人毛骨悚然。兩個犯罪嫌疑人的寓意再明顯不過:先天智障的孩子作為弱勢群體,其被犧牲的命運一開始就注定了;所不同的是,其中一個有著瘋狂愛他、會為他付出一切的母親。

55分鐘前
  • 同志亦凡人中文站
  • 推薦

母愛,究竟是瘋狂的,還是偉大的,還是既瘋狂又偉大的呢?瘋狂,究竟是褒義詞,還是貶義詞,還是既褒義又貶義的呢?

59分鐘前
  • 不許沒未來
  • 推薦

吹毛求疵一下吧,那個女孩連拾荒老頭都接?以她的姿色,拾荒老頭根本就排不上隊。

1小時前
  • 吞火海峽
  • 推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