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陰謀論和倫理三角戀
第一集還蠻吸引人的,雖然進展超快。BC這個數(shù)學家的計算機data mining實務也挺強的啊。后面弄了下三角。BC的BG氣場還是可以的。
其實干啥都ID,滿街camera的真是越來越成為事實。今日說法里很多有效的辦案手段就是看錄像得來的。google,facebook也都在收集用戶的各種信息,分析用戶喜好和傾向?,F(xiàn)在的RFID開始在手機里大量應用。手機本身就可以作為tracking device。以后會不會直接用生物ID,都不能說不可能。
升斗小民被觀察以下無所謂,要真有大規(guī)模的coverup 陰謀論,還真不好說。現(xiàn)在云計算,什么都在網(wǎng)上,一旦被hack,如何脫困,真不好說??磥憩F(xiàn)金很重要啊。
2 ) 當監(jiān)控到達一種極致
首先想說,這部片的制作經(jīng)費堪憂,導致剪輯、布景、道具都有些缺陷。劇情也有些沉悶,特別是剛看完美劇《Homeland國土安全》第二、三季再跳過來的看(巧合的是,在《國土安全》里演CIA局長的演員在這部片里也飾演一位特工人員),制作等級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陰謀論,被政府謀殺、假死、被監(jiān)視等等,就是這部片的主題。叫做T. I. A的天眼系統(tǒng),在這部片里能監(jiān)視所有有身份證的人,而英國也變成了一個到處要刷身份證的地方。不是科幻片,只是運用合理的想象去設想一個這樣的未來,也算是探討了一下監(jiān)控到達極致的情況。連身份證都不用帶在身上了,直接在身體表皮注射一個微型身份證。而在這之前英政府還嘗試過把跟蹤器注射到人身體里邊的實驗項目,同時,他們也嘗試出能在基因上區(qū)分并攻擊某一種族人類的種族滅絕生物武器。這種東西太危險,于是被英政府悄悄地銷毀證據(jù)了。
片子里一層一層地都是陰謀。到了最后,再聰明的主角也沒逃過被軟禁并被監(jiān)視的命運。他和大嫂的愛情反而成了這片子里唯一純粹的不做作的東西??吹阶詈笫遣亢闷?,不失為對社會發(fā)展探討的有力假想。
劇情設計中,那個英政府高層的家——很前衛(wèi),我喜歡。他收藏的畫在劇中說是一位女畫家用自己的血畫成的,每一張畫她都用自己的血,她是自殺的,自此她的畫價格飆漲。在她的畫展中(有點像是常規(guī)展)這位高層最后在畫面前吞槍自盡,他的血也濺到了畫上。這些細節(jié)跟劇情關系不是很大,只是這個設計有效烘托出壓抑的氛圍。這種實際帶著人類的血,畫面卻很溫馨怡人的畫作,不正跟TIA天眼系統(tǒng)屬性吻合嗎?
我挺喜歡劇中一句話,說people have the rights to disappear,人們有選擇消失的權利——為什么每個人必須提供身份證信息呢?只要這個人沒作奸犯科,TA有權利過自己喜歡的生活,也可以用現(xiàn)金啊。想想現(xiàn)在的中國,支付寶和微信這些移動支付迅速占據(jù)人們的生活,像我,就很喜歡用移動支付。然而,人們應該也有用現(xiàn)金的權利,他們可以選擇用現(xiàn)金而不被納入監(jiān)視系統(tǒng)。
PS:男主角跟他大嫂莫名其妙的愛情,呃,搞得男主角學抽血那幾分鐘——大嫂自告奮勇當白老鼠,怎么可以把抽血也弄得那么浪漫呢?!有時候真受不了他們。
PPS:從背影看出的演技。Benedict總是演天才,這次又是一個差點拿諾貝爾獎的年輕天才。然而劇中人物無疑是那種智商高情商低的人,一根筋,不然也不會為了找大嫂的下落答應跟政府合作為TIA系統(tǒng)合法化做代言人。有個鏡頭是他到小旅館去找失蹤的大嫂,那個背影很單薄,躲躲閃閃地,明顯是憨厚的不善于社交的小伙子——想想后來他演Sherlock的背影——這一切都是他演出來的呀!2008年的作品,能看出來比2005年To the Ends of the Earth時候的演技進步了,但仍有待提高。不明白為什么到了2010年Sherlock第一季時他的演技進步那么多!
3 ) 細思恐極
誰說這片不好看我跟誰急,最起碼不悶,還是個科幻片。如果拍的更好些是有可能先于《夏洛克》紅的,可惜了?!断穆蹇恕方^對參考了這個并發(fā)揚光大:天才孤身卷入陰謀;電視采訪里卷的神語速;無處不在的監(jiān)控換成集中到221B;長風衣飄飄淺色單層換成黑色羊絨;喜歡在U盤上寫字的嫂子換成瑪麗。這些細節(jié)符號如果再提煉出來就是夏洛克了。失敗在風格不明顯,特點不突出。有點像法國的散漫。劇本還不錯,女主形神都與本尼不搭,打異國風情哪怕用《傲骨賢妻》里的印度美女也還好。本尼的角色都很相似,兄弟之間扯不清的關系:《夏洛克》;兄弟之間扯不清的關系+兄弟與另一人的妻子之間扯不清的關系:《不可分割》、《第三者》??赐曛?,細思恐極。如果把英國換成美國,把疫苗換成病毒,把阿富汗換成中國,加上一再提到本尼躲在世外桃源的中國,這分明說的就是非典啊,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才不讓此劇紅起來的。針對某個人種的疫苗對這個人種是致命的,阿富汗人打了一定會死,白種人即使打了也不一定會死,娜塔莉死了,哥哥沒死,看各人體質(zhì)了。政府內(nèi)部也有很多派別,有受不了內(nèi)心折磨自殺的喬治,有暗中監(jiān)視+最后收拾殘局的假繼父。一些情節(jié)不是很明白,猜測因為疫苗還在試驗階段,要觀察哥哥的身體反應,所以讓假繼父跟著他們,需要生物學家們研究疫苗,研究完了就被滅口。一度懷疑嫂子是大BOSS,因為三人中就她ID沒問題。開放式結局,嫂子會不會也被滅口?難說。本尼是因為有前女友罩著。
4 ) 我們要人權,我們要民主,我們要自由
誠實點說沖著缺爺看的。。。
看到最后,缺爺成功演藝出那種作為最低層公民憑一己之力與多方勢力、政府抗衡的無力和迷茫
原來奮斗到最后,依然是以卵擊石!
缺爺最后反駁那個“前女友”部長的一句很好,當政府不好的時候怎么辦?這可能就是自己最后再見到她了,事情完結,這女人也不會再出現(xiàn)在他的生活里了!
5 ) 最后的敵人是人類自己吧
在我看來這部劇講的是科技帶來的人類的異化。
故事有三條線:
最重要的主線是"數(shù)據(jù)"。第一集男主一下飛機就展示了瞳膜識別技術、ID掃描認證。中間幾次閃現(xiàn)的反ID的游行、男主失去身份后的寸步難行、最后一集揭示的植入體內(nèi)的身份識別技術,我們天才男主反復敲鍵盤處理數(shù)據(jù)的鏡頭…… 都在反復強調(diào)"數(shù)據(jù)"這個主題。用男主的社恐的不適感提現(xiàn)這個世界與"四年前"的不同。我們正在飛速進入數(shù)據(jù)時代,每個人都是數(shù)據(jù),一切皆是數(shù)據(jù),萬物歸于數(shù)據(jù) 。
第二條線索是"基因" 。人為設計的根據(jù)基因不同而進行精準打擊的生物炸彈。這個不用多說,沒準咱們?nèi)A人已經(jīng)領教過。既然人類手里的核武能毀滅地球幾十次,如果有技術能力,我想不出來人類這種生物處于什么原因能一反常態(tài)不去手握毀滅人類幾十次的生物炸彈。
第三條線索是本尼的感情線。雖然這條線很多觀眾覺得拖沓浪費我卻很喜歡,并且覺得對詮釋主題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一集的ooxx雖然略顯突然,但是清晨本尼看珍寶一樣的眼神和輕吻就已經(jīng)注定了it's means everything. (再吹一下我本演技,對比之后前女友上門男主的表情,真一個表情就傳遞了人物之間的感情基調(diào)。) 不同于哥哥嫂子這種跑到難民營行俠仗義的圣父圣母,潔癖男主看起來更像你我一樣的普通人(我是說性格 人智商一點也不普通我知道): 看到病人躺在家里的床上第一反應是潔癖引起的不適感、是自我保護的欲望而不是圣心泛濫,對政治無感,或者說對人類就比較無感。但他天然愿意親近女主這種正義與善良附體到不行的angle,不愿意親近前女友這種比較aggressive的政客。而這樣一個低欲到不行的普通人類、簡單到只想跟數(shù)字打交道的普通人類(而且智商超群還有特權階級前女友罩著)都為一張網(wǎng)所困,更揭示了我們所有人類在科技進步之下被異化的終極宿命。
從工業(yè)革命起,分工帶來的人類異化就一直在加速進行。而在可以預見的、正在飛速到來的未來,信息技術和基因工程應該是會再次推動人類異化的重要因素。這無關乎皿主與自由,good government or bad government 。只是人類自我發(fā)展與演進的陷阱與宿命。
遇山開路遇水架橋九天攬月五洋捉鱉的人類是優(yōu)秀的,但是科技的回旋鏢時不時扎回自己的人類又是愚蠢的。人類把自己弄成了萬物之靈,卻又困死在自己給自己織就的網(wǎng)里。the last enemy 或許指的是人類自己吧。
最后一個鏡頭,男主幻想自己在中東見到女主,在看似原始的、沒有工業(yè)文明的環(huán)境里,有美麗的笑容和純真的愛情。這是屬于人本主義的人類的美好的東西,是我們心心戀戀的不愿意被異化掉的人之為人的東西。
what we did , you and me, it means nothing. In all of this,it means nothing. But to us, it's means everything.
如同男主這一人物形象所表現(xiàn)的,人類是冷漠的、趨利避害的,但往往又是向往善良和正義的。最后抗爭失敗的結局似乎帶有很強的宿命感。我們反思、我們警醒,但我們并不樂觀。
ps:不能認同簡化的1984式的解讀。第一,劇中耗費筆墨塑造了zf中的好幾個人物,費力給我們展現(xiàn)每個人的想法、觀點、態(tài)度、選擇,就是要告訴我們"zf"不是一個符號,它也是由一個個活生生的人組成的。第二,反ID游行的這些人在劇中被塑造的真的就……sb…… 他們高喊著"正確"的口號,卻沒有人愿意幫助身邊抱著個鐘踉踉蹌蹌向他們求助的人。
6 ) 正直善良的好公民啊,你是大英帝國政府最后的敵人
忽略開頭十分鐘就讓Stephen和Yasim滾到床上去以及后來一堆詭異的三角感情戲(雖然說確實是推動了情節(jié)發(fā)展),全劇懸疑感制造還是很成功的,三大主角表現(xiàn)也算及格,Russel每次出場都讓人神經(jīng)緊繃,Yasim沒有花瓶,Benedict Cumberbatch演高功能低社交輕微強迫癥數(shù)學家發(fā)揮良好,而結尾更是大大挽回了中間兩集拖拉和奇怪感情戲扣掉的分數(shù),總的來說,故事想交代的主題還是挺清楚的,就是中間稍顯啰嗦而且漏洞多多。
其實只看第一和第五集就好XD
要推薦的話,三顆星吧- -兩顆給劇情和主題,一顆是主角- -(承認吧你就是看BC來的= = )
我梳理了一下筒子們反映比較混亂的陰謀主線:
兩項人體試驗,其一是種族特異化的生物武器(如,培養(yǎng)某種高致病性病毒,使其對阿拉伯人種有效,而對白人無效),其二是植入人體的唯一身份標識(ID),當你的實體而非其他身份證明工具就是你的標記的時候,仿造身份證、指紋通通失效,國家能夠以極高的精度和效率監(jiān)控、鎖定并分析、預測個人的一切。
導致難民死亡的是第一種病毒,一開始Stephen他們覺察到的卻是第二種試驗的存在,于是他們假設第二種試驗的植入物(Z批號疫苗)有衍生品質(zhì)問題導致難民死亡,后來Michael的康復和密碼破解測試才令Stephen意識到,Z批號疫苗實際上是非致死性的身份植入實驗,只有一千支,同期的一萬零一千支疫苗則只屬于第一個致死性生物武器實驗,兩者混合施打于同一批阿拉伯裔難民,而Nadir和Michael則因為身體力行勸喻小朋友打疫苗而分別中招。
這里可能有兩種假設,第一,疫苗是部分獨立的,即Z批號疫苗沒有種族特異致死病毒,只不過Nadir比較倒霉,
打的是Z批號外的部分所以領了便當,而Michael則幸運地打了Z批號而幸存,他的癥狀是普通乙肝疫苗的副作用。這樣比較可以解釋有童鞋表示和Michael對話的藥廠職員提供數(shù)據(jù)和實際觀察不符,依據(jù)以上實驗設計,也有可能是這個職員只注意到一千支Z批號的接種結果,所以致死率是正常的百分之幾,而Michael觀察到的卻是全部一萬兩千支在阿拉伯人身上的接種情況,所以致死率超過九成。另一種假設是,混合后的疫苗實際上兩種效用,種族致死性對阿拉伯人是顯性,對以色列人和白人隱性,而身份標識ID則對所有人顯性(但是因為疫苗還不太成功,有時表達不出來,這就是在火車站最后一個難民沒能通過金屬檢測但他的同伴卻安全了的原因),于是阿拉伯裔的Nadir就領便當了,但是Michael沒有,這樣其實是更經(jīng)濟合理的實驗設計,只不過沒法解釋藥廠職員觀察的致死率和實際不符的情況。(當然,雖然大家一致覺得藥廠職員說了實話,但她看到的也可能是假數(shù)據(jù),不過不管怎么,全劇的數(shù)據(jù)混亂已經(jīng)到一個境界,不管怎樣都自洽不能了XD
最后Stephen的遭遇很精彩,他以為自己還是自由的,其實在某個街頭被毆打的時候已經(jīng)感染了標記,所以無需任何瞳孔和指紋掃描也能被識別,而且歸檔為UNAS。
不過是另外一種異端滅絕,只是這次篩選的標準不是種族與出身,而是信念與動機。(一小撮,意圖危害國家安全分子)
想想,盡管我們的實際政治生活里很少有英國式的辯論,政令的出臺也很少有市民自由選擇的色彩,但隨著政治改革的發(fā)生,逐漸的,也許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我們需要更多的對公共生活作出自己的決策。當有一天政府告訴你,為了對抗未知的敵人,我們需要加裝監(jiān)控設備,這設備能確保我們識別所有的壞人,善良的政府會確保品行良好的公民不會有任何行動自由限制,而且整合你的各種個人信息,從此你不需要帶鑰匙和錢包出門,進入建筑只要掃描一下,付錢也只需要掃描一下,多方便,你覺得okay嗎?
聽上去挺像各種反恐和國家安全法案的。
自由和安全不可兼得,絕對的信息公開換取絕對的安全,如何?
還是說,我知道自己是誰并且品行良好,但無需主動證明,我擁有沉默的權利?
正直善良的好公民啊,你是大英帝國政府最不想與之為敵的人。
授權之前,think it twice。
*“the last enemy we want” 有相關語,如果光看前半段,其實也可以理解成政客通過高明的游說與操縱,讓公民投票通過這一反噬自身的監(jiān)視系統(tǒng),即公民自己成為自己最后的敵人
嗯嗯,Benedict也全裸出鏡過呀~~有點兒偏日系膩?
女豬腳太丑,BC我好難過。
T.I.A之后,所謂人生,不過幾條數(shù)據(jù)、幾段條形碼爾爾。
原來英國人陰謀論起來不比美國人差 當國家對個人開展陰謀的時候 I wish what I have it is not AK-47, but Mac 10 ...
Admire'm, BBC and Cumberbatch.
情節(jié)跟人物性格都有點不連貫,bc跟嫂子的戀情很多余。。。。一般
無趣混亂的線索吊胃口,即使有BC女王的激情戲和露PP也難以下咽~
又見陰謀論。Max Beesley演得不錯,二缺的尺度好大,對自己的白斬雞身材也很有信心。
BC大人就是那么神經(jīng)兮兮噠。。。
就還是別看好了,除了笑笑白斬雞身材什么的
2011.12.29雖然有二缺出演但是這片子還是只能給三顆。立意和架構都還算過得去,一開始就直接滾床單也被編劇硬找了理由出來,但是實在是覺得有點為故事而故事了。話說背景設定還是很有現(xiàn)實感的,開看的那天正好是國內(nèi)注冊用戶數(shù)據(jù)大泄露,看完的時候網(wǎng)絡上還在討論微博實名。安全無保障,其他的都免談。
在變成反社會的偵探之前,某人就是深具文青氣質(zhì)啊。
有點兒看不懂。。第一集非常吸引人,最后一集很有亮點。。中間在講的神馬完全母雞啊。。。
劇情匪夷所思堪比國土安全,要不是看BC早就棄劇了,他的手好美,垂淚也美
bs我自己
5集劇情編的不錯 但是的確沒法再深入下去或者給個好的結局了
Sherlock 害死人,看到Benedict Cumberbatch就看。不過這片子里意外有更多熟面孔,連配角都是,好像大聯(lián)歡,真歡樂.其實還不錯,最后BC流淚的鏡頭拍的很好。從來沒有想過是這個結局,如果是美國人拍,必定是揭穿政府的陰謀,英雄和美人在一起。
冗長而故弄玄虛,線索太隨意結構太松散,越往后越乏力,只能靠隨便抖包袱來圓場,可一點鋪墊也沒有感情上很難接受啊。老大哥和是不是晃出來的CCTV雷聲大雨點小,倒是缺ID失效之后的遭遇比較震撼,算是達到他們抨擊國家威權主義的訴求。英國人真心不適合玩概念陰謀論這套,就算劇爛缺的演技仍舊熠熠發(fā)光
想法不錯,拍得真心爛,壓縮成120分鐘以下電影估計會不錯。什么都依靠ID,如果沒有就沒法證明你是你自己,這種小芯片就和老大哥一樣全方位窺視。所以某種角度來講也算是對極權主義的思考?還有種族…………但是嫂子真的太捉急了,太捉急了,太捉急了。
劇本真心不錯,很出挑,最后的結局實在太棒了!!但是人物情感方面全面崩壞,完全無法理解女人公,你是真愛你男人么!為什么你知道他活著你不是高興壞了而是...發(fā)飆...而且你老公剛死就跟小叔子搞上了!不過我覺得嫂子看久了還是好看的...BC在里面被各式各樣的男男女女推倒,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