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人復古愛好者,愿意看倆小時安雅跳舞唱歌,韻味太足了嗚嗚嗚,她眼間距寬寬的,乍一看有點畸形,看久了像只嫵媚的貓。
2、這女主不就是《緋聞女孩》里的jenny嗎?一樣鄉(xiāng)土怯懦貧困虛榮+自己做衣服,向往都市生活卻完全無法融入,金發(fā)+超長劉海+黑眼圈煙熏妝,oh deary你真不是little j二代嗎?
3、想表達的東西太多,無法通過細節(jié)鋪墊完整展開,導致除了安雅年輕線其他人和事件情感上都巨蒼白。
安雅線也沒啥邏輯,一直連環(huán)殺人,就地藏尸,她老板和警察都毫無知覺嗎?
看上去殺了得有二三十人,特大連環(huán)殺人案兇手在兇案現(xiàn)場逍遙法外五十年,開膛手杰克都想取經(jīng)?。】芍^是,江山代有才人出(bushi
然后結(jié)局5-10分鐘內(nèi):
安雅想殺女主→女主逃到房間被男人們圍攻,佐以瘋狂尖叫→男人們突然停止圍攻向她求救→安雅突然不殺女主了,并決定自殺→圣母女主仿佛忘記了安雅要殺她,抱住安雅求她別死一起逃生。
我:???
girls help girls也不是這樣反轉(zhuǎn)的吧?上一秒想殺人下一秒想自殺是什么鬼啊!讓老太太直接意外死了或者自然死亡,都好過讓她死前想法極限過山車啊。
4、為什么一定要政治正確用黑人啊啊啊?。】瓷先ヒ蚕駛€有錢小哥,住倫敦也有車,怎么那么不自信,表現(xiàn)得畏手畏腳,背也抻不直,話也不敢大聲說,活像家養(yǎng)小精靈多比!
嘴還巨大!看他倆吻戲都覺得辣眼睛,生怕女主被一口吞了(誤
2021有兩部集復古、時裝、流行金曲為一體的電影,一部迪士尼的《黑白魔女庫伊拉》,而年底的這部《SOHO區(qū)夜驚魂》也十分精彩且有著傳統(tǒng)類型片的魅力。
近來大家都有一種懷舊的風潮,某次飯局就和朋友聊及此話題,一部分朋友說有些懷念80年代的文化創(chuàng)造力,比較純真且音樂、電影、藝術(shù)百花齊放沒有如今資本介入的浮躁和為了政治正確的自我閹割是一個美好夢幻的年代。而另一部分朋友則不以為然覺得80年代的法制觀念薄弱,社會生產(chǎn)力低下大部分人甚至是與藝術(shù)隔緣的,那并不是一個美好的年代而是如今濾鏡式的回望只留下那些華彩的部分。而《SOHO區(qū)夜驚魂》也在逝去的年代是否美好這一問題上給出了自己的解讀。
我們的女主懷揣著對60年代倫敦美好的向往,而前往倫敦求學,卻在著名的燈紅酒綠的SOHO區(qū)體驗到了不一樣的倫敦往事。埃德加.賴特是我們眾所周知的頑童式的導演,在他的電影里總會掉書袋式的填滿流行文化元素和迷影符號,而這部電影更是他的私人趣味秀場,從一開始女主的貼滿經(jīng)典電影海報的房間開始,我們就知道一部典型的埃德加.賴特式的電影開場了。在電影中埃德加用經(jīng)典的劇作手法架構(gòu)了兩條并行的線索,并使之在結(jié)尾交融匯合。作為迷影導演在拍攝這樣一部恐怖類型的電影中,自然毫不吝嗇的把自己資料庫里的大師鏡頭再次演繹出來,因此在一些場景中我們能再次重溫好萊塢電影中的一些經(jīng)典手法和橋段,這是埃德加對經(jīng)典電影的回望也是電影在講述故事手法上的回響。
在故事層面,每一個導演作為光影魔術(shù)師都有著自己的戲法手段將觀眾拉到屏幕里的世界。電影中的兩個女主角,也給觀眾提供了兩個切換的視角,而這個界限則是現(xiàn)在的倫敦和60年代的倫敦,這就是電影的美妙之處,在剪輯的基礎(chǔ)上我們隨著電影鏡頭變換視角、穿越時間。電影的開篇簡單的交代了我們第一女主的背景以及踏上倫敦之旅,新生活的難以融入和女主幻想中倫敦的落差像一支素描筆快速的刻畫出第一印象和觀眾情感的投射,而劇作上也自然而然的產(chǎn)生女主想要逃避的動機。因此第二篇幅,女主在老房子里穿越回60年代化身為另一位妙齡女郎,在自己憧憬的60年代盡情享受著復古且華麗的玩樂。而隨后的故事也就分裂為兩個平行世界、兩個女主,而劇作的轉(zhuǎn)折點也在那個遠去的60年代慢慢滋生。我們的女主在持續(xù)化身為60年代的妙齡女郎的這個過程里,發(fā)現(xiàn)那個看起來華麗美好的60年代,其實是充滿了欺騙和欲望的墮落,渴望成為明星的女孩被偽裝的皮條客包裝成上流社會的玩物,60年代的霓虹和復古華美的歌舞崩壞了,不再有動聽的音樂、彬彬有禮的紳士以及女孩甜美的明星夢,只有一個個跨越時間在欲望溝壑掙扎的幽魂。在這個劇作的高潮點下,兩個世界的聯(lián)系和時間灰塵下的真相也隨之慢慢浮現(xiàn)。
埃德加給我們呈現(xiàn)了這樣一個羅曼蒂克消亡史的故事,我們回望過往的年代只是浮于盛宴之上的幻想,而真實永遠不是浪漫的。電影中大量的鏡像應用投射出另一個話題,女性處于社會的焦慮一直沒變,不管是60年代被無情皮條客利用的少女還是現(xiàn)今在出租車上被人言語性騷擾的女孩,他們都在這個社會欲望的注視下被剝奪了安全感。在視聽技法上埃德加雜糅經(jīng)典電影的手法讓電影好看、好聽,在兩個空間的來回自然且有趣,嵌入在電影中的時裝、倫敦風貌、恐怖片的橋段使電影也娛樂化十足。而整個電影呈現(xiàn)的復古氣質(zhì)更為突出,像一個甜美的夢中滲入的惡意,恰到好處的夢醒時分,回味無窮。
我個人宣布,埃德加·賴特比瓜達尼諾更適合拍新版《陰風陣陣》????
前兩天剛補了一系列鉛黃電影的我坐在電影院里感覺既視感撲面而來:
孤身一人來大城市讀書的女生
刻薄自私的同學和室友
大面積切換的色彩光影
傾盆大雨
令人神經(jīng)緊張的bgm
噴撒的血漿
突出的兇器
被殺女子的扭曲面孔和毛骨悚然的尖叫……
這算是埃德加·賴特英倫限定版鉛黃電影?
我個人對這部電影印象是趨于兩極分化的,我贊美賴特的拍攝手法和技巧,同時我也不是很喜歡故事情節(jié)的走向,很多情節(jié)看得我焦慮癥發(fā)作恨不得上去給女主Ellie一巴掌搖她的肩膀大吼:“你清醒一點!”我懂編劇最后的處理,但同時我也不滿意對結(jié)尾的處理,但是我也想不出更好的結(jié)尾方式,我愛復仇女神,但是我沒有得到任何宣泄,而是感覺被打了一悶棍,眼睜睜看著Sandy消失……
而且讓我比較失望的是埃德加·賴特在這部電影里徹底喪失了他的個人風格。如果有看過他以前的片子,比如“血與冰激凌三部曲”,就可以看出來他的風格是凌厲快捷的剪輯+獨特的英式幽默+畫面的精巧設計,而這一部電影只有打折后的精美畫面,前兩者蕩然無存。我個人當然是看重情節(jié)的,但是和情節(jié)相輔相成的一切也都不盡人意所以我就越到最后越覺得沒有得到宣泄感。
最后的最后,安雅真的好美????
【P.S 在電影院里聽英國土村口音真的是折磨】
【P.S 2 看了這部電影:媽的我也想買小提箱黑膠唱片機!】
【P.S 3 韋斯萊雙胞胎出現(xiàn)了!…………幾秒鐘】
【P.S 4 在電影院里搞來了電影節(jié)場刊和一些迷你電影海報,值了】
超乎想象的畫面與剪輯,仿佛回到英國才能讓埃德加?賴特的想象力回歸。我特別喜歡夢與現(xiàn)實交織的部分。這個片子從一開始就在模糊夢與現(xiàn)實的界線,在模糊現(xiàn)在與過去的界線。終而他們交織在了一起。我比較喜歡有重復感的鏡頭,比如這里面一個又一個崩出來的男人,當這一個又一個恐怖的男人沖向女主的時候,感覺仿佛又回到了僵尸肖恩。
配角角色過于單面的設定,可能也是導演的一種小俏皮的表現(xiàn),可能別人會覺得這是角色塑造的問題,但這又何嘗不是在像老電影夸張的表現(xiàn)致敬呢?可能這個片子比起血與冰激凌三部曲缺的就是某種解構(gòu),正如他自己在寄語里說的,這部片子是他獻給soho區(qū)的黑色情書。這個片子可能試圖去解構(gòu)紙醉金迷背后的東西,正如司機所說的這座城市表象之下的東西沒有改變。但這無疑有點老套,而且說實話完成的也不是很到位。
但是這部片子足夠美麗,反復環(huán)繞的聲音,一直逼近的無臉男,萬圣節(jié)派對的燈光,最后熊熊燃燒的火焰,以及被法國飯店招牌照的一閃一閃的房間。
結(jié)尾還是一如既往的莫名其妙,比起三部曲來說莫名其妙的程度少太多了,可能前面確實有鋪墊,但我其實一直期待他結(jié)尾能整出什么大活,但結(jié)果好像也不是那么如人意,還是不夠飛。
但無論如何,又能看出賴特的想象力了,和極盜車神比,賴特可能在一點一點回歸,一點點從糟糕的好萊塢中恢復。
2023-6-11看
《soho區(qū)驚魂夜》用完美的宣傳完成了最成功的詐騙,用毫不驚魂的元素“嚇”了一眾觀眾。如果宣傳詐騙也算犯法,那么埃德加·賴特底褲連都會被賠光。這部影片很好地詮釋了何為“野心大于能力所能帶來的災難”,前1小時雖然略有拉胯,但當做一部“充斥著青春元素、一點也不浪漫的懸疑版《午夜巴黎》”還能勉強接受,后1個小時就像一個零件損壞、只會亂叫的洋娃娃,像一個家庭聚會總講歪道理的親戚,像一件補丁無數(shù)卻仍穿在身上的破褲子??赐曛?,我只覺得我人生中寶貴的兩小時被偷走了,仿佛我從未擁有過它們,可能是我之前對這部片的期待太大,也可能是它真的如此差勁吧。
一、乏善可陳的劇情 直到2021年,我們依舊能看到“鄉(xiāng)村女孩勇敢追夢,身邊有著幾個不好惹的同學和一個陪伴著自己的男同學”的故事。本應是影片重點的“back to 60s”篇幅不多,僅僅只是蜻蜓點水式的“穿越”。導演更多將幻覺與現(xiàn)實相結(jié)合,但這樣的處理方式既沒能像《黑天鵝》一般讓人深入女主的精神世界,也無法達到《鳥人》的超現(xiàn)實效果,只會讓人擔憂自己的身邊會不會有一個要把剪刀捅自己臉上的同學。
二、難以讓人入戲的人物們 表面上看每個角色各司其職,負責各自的部分,細看便發(fā)現(xiàn)他們的形象單薄且毫無生命。外婆線沒有帶來本應有的溫情,反而顯得莫名其妙,只在女主情緒大崩盤的時候起點作用;男主的表情管理讓他就像皮克斯動畫里蹦出來的人物,和影片完全不搭調(diào),和女主的感情戲也是虎頭蛇腦;以喬卡斯塔為首的mean girls把觀眾打回青春片,如果是為了女主搬出宿舍做鋪墊大可不必,如果是為了烘托女主的成長,那只能說絲毫沒起作用;林賽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工具人,安排幾句"暗喻"的臺詞來挽回導演拯救不了的敗局。好像每個角色都有存在的必要,但他們都沒有存在的意義。
這部影片就像一鍋放多了菜的湯,煮到一半鍋盛不下了,就把多的菜撈出來,結(jié)果湯也不是原來的味,菜也不好吃。全片就埋了一些倉促的伏筆來解決兩小時內(nèi)及邏輯上無法回答的問題,將本應有的細節(jié)忽略。至于壓根沒法處理的地方,直接一刀切就好了,比如自殺的女主母親、寬敞的大馬路上都能被直接撞翻的林賽、死得過于倉促的老年桑迪。種種一切都透露著自暴自棄的氣息,讓人憤怒。
三、搖擺的主題表達 明明涉及了性剝削、男性凝視、女性覺醒等女性主義議題,卻一個也沒講好。個個都要討個巧,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估計最后編劇自己也不明白到底要批判誰,給了一個莫名其妙的HE。而關(guān)于父權(quán)社會的批判,勉強算得上是隔靴搔癢,不究原因也不探出路,淡淡地用"出走"作為結(jié)尾。桑迪就像個被搟面杖推平的面團一般,所有屬于這個角色的血與肉都被一并推出,單薄得像層皮。她仍然是個客體,被塑造成一個"獵殺無數(shù)尋歡男人"的冷酷殺手,一個被迫轉(zhuǎn)變?yōu)楂C人的可憐獵物,一個想殺害與自己共情的的同性的受害者,唯獨不是一個在父權(quán)社會下被剝削、被輕視、受迫害的女人。
其實只是寫不下的短評,所以以下內(nèi)容在格式上更靠近短評而不是長評。
————————————————————————
夢想成為時裝設計師的鄉(xiāng)村女孩來到倫敦卻格格不入被排擠,于是她離開宿舍搬進老舊的出租房屋。在這里,她晚上睡著后會穿越到60年代看到女歌手被皮條客引誘去做妓女(之后女歌手忍無可忍殺死了皮條客和各種嫖她的男人),這段往事讓女主逐漸深陷精神混亂,直到后來她發(fā)現(xiàn)女房東就是那女歌手于是走出了陰影(怎么走出陰影的看不懂很正常,因為爛尾了)。
總結(jié)來說,女主的心理恐懼來源于男性凝視和無法融入城市。
①影片充滿了一種迷幻而詭譎的氛圍,這對應了劇情內(nèi)容上紙醉金迷卻讓女主感到恐懼的都市倫敦。營造該氛圍的影像技法包括但不限于:絢爛、迷幻、表現(xiàn)主義的色彩/置景/霓虹燈光/構(gòu)圖;大量對鏡子/(多重)鏡像的運用;多次60s時空與現(xiàn)在時空的迷幻交叉剪輯,比如60s謀殺案現(xiàn)場那段和結(jié)尾女房東欲謀殺女主與她男友那段。
②對男性凝視的視覺化:開頭出租車的內(nèi)后視鏡映射的瘆人的司機眼睛鏡像;影片中多次出現(xiàn)的糾纏女主的一群男性無臉僵尸。
③60s時空里,女歌手的鏡像是女主,以此視覺化女主的附身。
④有幾段跳舞的運鏡挺優(yōu)美絲滑高水平,比如女歌手和皮條客舞會上第一次一起跳舞那段。
在我看來,劇本結(jié)構(gòu)打磨地很不好,這主要體現(xiàn)在后半段:除了敘事展開地倉促混亂的問題,還有就是影片前段拋出的城鄉(xiāng)差異的線完全忘掉了。結(jié)尾來個“幾年后”式的強行HE更是莫名其妙。
論一個壞結(jié)尾如何毀掉一部好電影。電影表現(xiàn)性剝削的主題,具像化女性視角中的心理恐懼;用眾多鏡像穿越的迷幻鏡頭與無縫剪輯,營造虛實難辨的懸念感;加上出色的服化道與配樂,尤其安雅的一首downtown美到窒息,都是電影的優(yōu)點。但可惜,一切人物動機與劇情發(fā)展的鋪墊,在結(jié)尾都顯得毫無意義,編劇似乎在劇情反轉(zhuǎn)后陷入了誰是反派的迷茫,干脆讓Sandie和鬼魂們開始精分,留下一份摸不著頭腦的happy ending。
表面上可以說是既好看又好聽的電影(復古、致敬、迷影、搖滾、霓虹美學,永遠都愛6、70年代?。R像的運用(可看作對夢境中自如變移、可分身的主體狀況的模擬)也挺迷人,可惜內(nèi)里過于空洞無聊,屬于類型雜糅玩兒失敗的產(chǎn)物,后半段徹底崩壞不再需要邏輯,成了四不像。節(jié)奏把控不佳,反轉(zhuǎn)非常強行粗暴,人物也平面化到極點。金黃大雨中的奔逃配電子樂如同穿越回[陰風陣陣]片場,但[陰風陣陣]故事雖簡單劇本卻經(jīng)得起分析足以自圓其說,而本片的劇作根本經(jīng)不起細思推敲。整體來看,反而是結(jié)尾Credits中穿插的杳無人煙、契若末世荒城的倫敦街區(qū)夜景片段最有力量。(6.5/10)
就以為是恐怖片然后帶本來已經(jīng)挺尷尬的dating對象去看了。。結(jié)果這個大型恐男厭男現(xiàn)場。。兩個人看完回家路上已經(jīng)可以說是相對無言了。。優(yōu)秀。。
威尼斯非競賽單元全球首映,《Baby Driver》導演埃德加·賴特的新片。題材有趣但不恐怖,結(jié)構(gòu)問題略有瑕疵。主演之一的安雅·泰勒-喬伊昨天穿上死亡芭比粉禮服也太美了,不愧是新晉的世界頂流女星。我該補《后翼棄兵》了??
抱著對于穿越題材和60s的AnyaTaylor的期待來看,最終得到的是電影的后半段無線崩盤下翻不完的白眼。前半段對于六十年代的紙醉金迷刻畫的很好,Anya也獻上如魚得水的演出,總體上說懸疑的鋪墊是到位的。然而當Thomasin McKenzie開始神經(jīng)質(zhì)般毫無章法的演出,僵尸般的鬼影還在搞jump scar cliche,我就隱隱感覺事情不妙--很明顯EdgarWright并不知道怎么把這個內(nèi)核關(guān)于凝視,消費,物化女性的故事完整地圓回來,所以只能用違和的反轉(zhuǎn)把崩盤的劇情帶向一個稍顯積極的方向。只能感嘆順白直導演再次浪費了這么好的設定和cast,那些懷舊感到位的服化道以及六十年代的倫敦街頭都徹底in vain.
OMG!
里面已經(jīng)說了,倫敦每一個房間,街頭都有鬼魂。而這,就是一個關(guān)于倫敦的鬼魂的故事。風格也不錯,不過,感覺也是想說的太多,尤其是結(jié)尾的處理,實在是有些無趣了。
缺點很多 也很明顯 但Edgar Wright是個天才
sandie的問題在于電影前后不統(tǒng)一:前半段她被男性壓迫、被男性剝削、被男性吞噬的呈現(xiàn)已經(jīng)非常完整,要轉(zhuǎn)變成對男性的復仇者也順理成章,可是結(jié)局她突然又揮刀舉向同情她的同性,電影的主旨和力度突然模糊了。Ellie的人設問題在于青春校園片女主角走錯了片場:悲慘的家庭、溫暖的祖母、喜歡她的男同學、刻薄霸凌她的女同學,大費周章地抖落出這些俗套玩意,還跟主題一點關(guān)系都沒有。可以深入的警察線也白白浪費了。
【B-】那些被CG抹去面孔,以疊影呈現(xiàn)給觀眾的影像幽魂,一路追殺到最后卻露出受害者的面孔,復古語境當然隨之失效。得益于埃德加·賴特的導演水準,縱使是復古趨向卻也能在電影中埋下足夠多的作者時刻。當然是好看的,也是好聽的,卻不一定有趣。正如公寓外面那個以固定頻率閃爍紅白藍燈光的廣告牌一樣,喧賓奪主的光影符號,告知觀眾這是一場回到過去的儀式。但實際效果總是間離的,就好像女主一樣,從未真正融入六十年代的SOHO區(qū)(紙醉金迷質(zhì)感的失效)與其說是復古懷舊倒不如稱之為時代倒退。第三幕自然走向了“反轉(zhuǎn)再反轉(zhuǎn)到反殺”的劇作設置,并在辯證探討和大團圓下注定其必然的失敗,既然都嘗試復辟鉛黃影調(diào),為何不正視那些本就愚蠢的劇情,一昧的粉飾只是逃避,不加掩飾才是真誠!
看到我們學校的logo大剌剌地打在屏幕上,且多處硬廣(如信的logo、學生卡掛繩等),由衷地感到尷尬。以及這是倫敦時裝學院的校區(qū),并不是圣馬丁。故事直白得生怕觀眾理解力不過關(guān),藝術(shù)家追夢、男性凝視、藝人潛規(guī)則…用一種老套的方式呈現(xiàn)出來,而影片高潮糾結(jié)混亂的處理方式是最泄氣的點,觀眾以一種極其矛盾的心情試圖感受人物弧光,結(jié)果大失所望。不理解女主感情線的作用,最后時裝秀的作品相當敷衍了事,可惜了講究的燈光、配樂和布景,唯一的收獲是種草了那件white vinyl trench coat。另外當成倫敦soho夜景打卡還挺有趣的,在soho的影院看完出來立刻能看到電影中的取景,沉浸感挺強
算是靈異驚悚片,映射追求五光十色明星夢的女孩在大都市的真實現(xiàn)實,只是女主的神經(jīng)質(zhì)突出了些,感覺她瘋是遲早的事,今天不瘋,明天也會瘋。最后那好笑的服裝秀、還有女主那丑男朋友,zzzq也不至于到如此吧。。??上Я四贻p版和老年版桑迪,表現(xiàn)力都不錯,如果結(jié)尾是老年桑迪把女主殺死,老房子又多一個怨靈,跟著鏡頭轉(zhuǎn)換新的一天,又一個來倫敦尋找夢想的女孩敲開門,這個故事會顯的有趣一些。
《SOHO區(qū)驚魂夜》是一部放大女性意識的鉛黃電影,又很埃德加·賴特地將歌單作為本體,恐怖感來自于文化工業(yè)的unsheathing,令當下/懷舊的虛假二分被打破?!岸厣怼笔且粋€精神分析隱喻,令影片中的根源不是真正的城市之惡,也并不是波蘭斯基式的純粹妄想,“倫敦”“Soho”是最為關(guān)鍵的兩個咒語,城市之創(chuàng)傷被加密為一種集體無意識,又隨著古老的租住房開啟,換言之,Eloise是(被變成)一個記憶/存儲的媒介?!啊禨OHO》最大的問題也是精神分析其所不能,在哲學上生產(chǎn)出哥特式的譫妄,借助流行的種族或性別議題,不斷將創(chuàng)傷綁定至年輕一代以實現(xiàn)自身的延續(xù)。但Nerdy直男埃德加·賴特又不可能真正反對這些光怪陸離的60年代亞文化,因此他安排了一個happy ending,令影片更為不倫不類。
為什么喜歡的新生代導演都在江郎才盡...搖擺倫敦拍得如此沒有魅力,一向直男雞血的賴特這次女性主視點的嘗試多少有點雞賊,怎么拍都缺了點味道,雖然很喜歡女主被受害者/加害者當作祭品騙進恐怖屋這種情節(jié),但影片缺少真正的female bond,連表面的溫情都惺惺作態(tài),更別說深層次的扭曲了。所以人物也很像裝載一件極好創(chuàng)意的毫無靈魂的花架子,走了一場萬圣節(jié)限定卻并不嚇人的復古秀。話說都借鑒《威尼斯疑魂》和《冷血驚魂》了,為什么你們這些back to 60s的電影就不能在質(zhì)感上做舊一點呢,復古起來CG感這么強真的好嗎
對導演期待其實特別高,立意很高但是表現(xiàn)手法是不是有點太實在了?無論是鄉(xiāng)村女孩兒逐夢倫敦時尚圈,還是男性凝視像僵尸一樣穿越時代。僵尸和跳嚇不斷出現(xiàn),看得我想打人了。導演不知道這兩年恐怖片這樣搞已經(jīng)是很低級的了么。最后的反轉(zhuǎn)又是什么鬼。雖然都可以解釋通,但是就是覺得遠遠低于期待??!
本以為是夢中磕CP,沒想到正主就在樓下
好像一部被壓縮成電影的美劇,前半部尚可,后半部全面崩壞,放到netflix上都不會進入日榜前十的水平。
楞是把十分的想法拍成了五分 然而每一次霓虹燈里的轉(zhuǎn)場每一次鏡子里的同框和觸碰都看得停止呼吸 紐約42街看倫敦soho仿佛也是一場時空碎片的彌合 出門就被吸入
本片告訴我們:租房不講究風水、穿衣服老從死人身上扒古著的后果,是十分慘烈的。
鏡像/附身部分拍得太贊了!在各種表現(xiàn)主義的霓虹和暗影里,歷史的“幽靈”和攜帶著女性的血與淚一步步吞噬主角,她的覺醒被呈現(xiàn)在一種瘋魔的狀態(tài)里,反而對應了當下的社會現(xiàn)實。“作為男人”將成為一種原罪,它是如此激進,但我們需要正是這樣的革命:割破父權(quán)的喉嚨,啜飲他的鮮血,然后絕不超度他的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