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著大神刷完,大神給我的感覺與以往的劇是接近的,自帶氛圍感的底層小人物成長類。
故事為單元形式,每個人物一集一單元地述說,到了最后發(fā)展下男女主主線,完結。這個形式還挺套路化的。
總體來說,沒有特別深刻的點。因為每個人物能說的部分都比較淺,或者說沒有往深處延伸,基本上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沒多久就立刻解決了,就蜻蜓點水地稍微說了下然后煽情就結束了。
讓我印象深刻的點,一是女學生(忘記名字了)受到自己養(yǎng)父騷擾想要變強而練拳擊,找老師幫忙后的解決方案是帶到的擂臺,實實在在地挨了幾拳,感受到了疼。雖然在擂臺上是以比爛為方式讓我覺得“emmmm”,但挨拳這里挺好,身體感到實在的疼痛會比口頭上的警告有力。
二是西條那位學生因為跟人起爭執(zhí)導致被推到墻壁狠狠地撞了頭,頭部的腫瘤導致不能再繼續(xù)練拳(覺得好兒戲),忍不住時問了一句:“為什么是我?” 這里能感受到強烈的委屈。
雖然我并不喜歡在這些問題上折麼輕描淡寫地說了幾句后,他就能站起來的輕飄飄地處理。
吐槽:
到底男女主是什么時候起感情的呢??就沒有感覺到,最后就在一起了?!結婚了?!好的,速度快是我跟不上……
這個劇的劇名叫《邁向未來的倒數(shù)十秒》,整篇關于這個點的講解只有在某一個故事里面,作為一個例子,男主說了一下,就沒了?!出現(xiàn)的時間好像就如它的名字,十秒。。。好短
無聊時可刷……也可不刷……
總是會被這種一個團隊并肩作戰(zhàn)克服困難的劇或者動畫情節(jié)戳中淚點。大家齊心協(xié)力去做成一件事,永遠要比個人單打獨斗耍帥的劇更得我心。學生時代并沒有參加過這種體育類的社團,大概心里總是向往的,所以每次看這類日劇都會被青春熱血燃得滿眼淚。
沒想到另一個戳中我的部分是劇中中年人的感情,滿島光飾演的折原老師對男主的好感,在相處的過程中不斷加深,而且看見自己的兒子和男主互動得特別好時,應該會有別樣的心動感吧。印象最深是倆人坐在食堂等待部員們自己解決內部矛盾的片段:(具體臺詞不記得了懶得截圖憑記憶寫)
折原:桐澤老師高中時是什么樣的?
桐澤:一直在練習拳擊,社團活動結束后就和甲斐他們混在一起開些無聊的玩笑
折原:很難想像哦
桐澤:就是普通的高中生呀
折原:現(xiàn)在也會像那時一樣開心地笑嗎?
桐澤:會呀
折原:什么時候呢?
桐澤:看搞笑節(jié)目的時候
因為喜歡他,想要多了解他,感覺他背負了太多,會關心他現(xiàn)在開不開心。折原老師看著大大咧咧,在男主面前就變成了小心翼翼地表露情感的少女,在家人面前難以掩飾喜歡男主的小心思,真的太可愛了。
前面看著也還行,就是到第七集,西條打人,在校長室里都強行偏信被打的人的謊言也就算了;讓西條道歉的時候西條說責任在指導,原因是指導不讓他參加比賽,所以他很不爽,所以他打人,所以責任在指導木村拓哉,omg,然后在教研室校長和全部老師也都這么指責指導木村拓哉,拜托,這是一群升學率很強的學校,老師校長智商能力得超脫同行吧,這么降智真的是這部劇的敗筆,直接快廢掉這部劇了。
劇挺好看的,說點劇之外的有關拳擊的話題。
現(xiàn)實中日本的高中拳擊賽水平非常高,會比電視劇更加有技術含量。拳擊終究還是一項非常吃功夫的運動。其實要練好非常難,對各方面指標要求都非常高。對職業(yè)運動員而言不僅僅是刻苦訓練更需要天賦。普通人請莫瞎練,練不好容易弄傷自己。扎實的基本功是關鍵,日本拳擊成功的背后,在于其人才的選拔面廣泛,可以稱為拳擊人口多。那些成為拳王的人都是從小培養(yǎng)出來的,半路出家的人除非天賦異稟。而中國業(yè)余拳擊,各省隊個人顧個人,很多運動員都是從別的項目改行拳擊的,國家奧運集訓一陣子就上奧運選拔賽了,還是省隊各自的水平。其實從一開始的基本功都不扎實。而職業(yè)拳擊受制于西方資本市場,國內拳擊市場頹勢,國內沒人花錢看,掙不到錢的比賽就難以養(yǎng)活職業(yè)選手,中國職業(yè)選手也只能自掏腰包跑到美國比賽。很難在外國市場吸引足夠多的觀眾,往往他們是賠錢的。
美國的比賽體育場可以有數(shù)萬個觀眾聚集在一起,熱鬧非凡。而且人家還有付費轉播,現(xiàn)場的門票自不必說,幾十美元幾百美元不等。
在中國是不可能發(fā)生的事,你不可能讓普通老百姓拿幾百塊錢上千出來去看兩個人對打,現(xiàn)場也不可能聚集幾萬觀眾。
這是國家性質決定的,因為職業(yè)拳擊就誕生并發(fā)展壯大在那些西方資本發(fā)達的國家。職業(yè)拳擊本質是一種商品,職業(yè)拳擊的一切都圍繞著金錢利益
而我們是跟他們截然不同的。
其實發(fā)展拳擊很簡單,有錢、有人、還得要10年20年時間,給拳擊投入足夠的錢,招攬足夠的人才,擴大拳擊人口。
而我們?yōu)槭裁礇]有發(fā)展起來呢?前面已經(jīng)給了答案,因為我們沒有拳擊市場,沒人為拳擊比賽買單,在中國推廣職業(yè)拳擊必定是一個賠本買賣,那么金主大大肯定不會投錢,就招攬不到人才(優(yōu)秀的國際水準的教練),拳擊人口自然而然就少的可憐。國家也只為了臉面去選拔一些奧運選手,趕上天賦好的人家能拿個奧運金牌,我們也就算是提升民族自信心了。
少數(shù)個人去國外打職業(yè)比賽的,也很難在美國立足,本身第一你不是美國人,另外你受制于整個自身的訓練水平,基本功跟國外那些從小就開始打拳的選手都會有差距。
就好比京劇武生要從小孩開始培養(yǎng)一樣,半路出家你就很難練的特別好。
歐美的拳擊也是如此,人家世代家傳,一家人都是干這行的,從小培養(yǎng)孩子,一家子兄弟都是拳王,他們的爺爺爸爸可能都是職業(yè)選手或者教練出身,你這個根本不能比得過人家。
凡事都有原因的,人家強是有道理的。而日本拳擊就是比肩美國,學習那些拳擊大國的。不是光學技術(技術方面一兩個教練就搞定啦),關鍵是構建運營市場。
所以發(fā)展職業(yè)拳擊,等我們先成為發(fā)達國家再說吧!
一直記得滿島光的??女孩,很多年前在《父親的背影》里和遠藤憲一演過一對拳擊父女,演的很精彩。這里又接了關于拳擊的劇集。木村拓哉有點頹廢的開場倒是比高格調出場更吸引人,想起他的假面夫婦和更早之前那個陷入窘境的保溫瓶銷售員。哈哈哈!有安田顯和生瀨勝久的綠葉,這部片子估計不會差到哪里去。
最近偶爾看了國產的《超越》,關于運動員的描寫,早期的三個人拍得倒是有點不錯。晚上把木村這部三集都看完了,拳擊一直是日劇里常常出現(xiàn)的體育項目。老生常談地描寫了組織一個團隊的不容易,眾人拾柴的熱情,有抵制也有支持的人。目前的閃光點是光妹和木村看似南轅北轍的兩個人卻擁有相同的心靈;隊員個人家庭的煩惱融入了拳擊部的日常。
第四集有點見好就收,不完美的結局才是最好的結局的感覺。這點比《超越》里年輕隊員的拍攝要強多了。一個沒有競技體育天賦的人卻有努力練習的天賦,短時間內除了苦練基礎功還要加上拳擊指導教練制定的計劃,這樣也只不過是和比較強的對手搏擊時候,能夠不太丟臉地完成比賽。這樣的結果才是最自然的。最后伊庭也達成了當時進拳擊部的目的,雖然告白也失敗告終,但是如同這場比賽一樣,暢快淋漓地去做了,也就釋然了。這集的重點其實還是人與人之間無所顧忌,坦然相對的那種真情。拳擊在這集里依然是穿針引線的一個伏筆。還有一點是日劇里的大多數(shù)主役,這里是高中生拳擊手,都是普通家庭或者有點瑕疵的家庭里走出來的,沒有任何的家庭扶持,甚至都不會著重描寫她他的父母親,也不會用大量的筆墨描寫父母對主角的愛。這是日劇不做作的一個巧妙的地方。最后告白的時候,安田顯和柄本明的驚愕表情太搞笑了,哈哈哈!全場人員都一臉詫異,不知所措地樣子,哈哈哈!
我承認我真的很愛木村,補了7.8部電視劇以后看到這么一部木村?內田?滿島光?拳擊的電視劇,期待值直接拉滿,結果就是到目前ep8仍舊悶得令人頭痛。
明明在《教場》里木村飾演的教官那么帥又有演技定位,為什么一到這里也是類似的老師就是滿臉的不耐煩?從第一集就開始說“我就算立馬死去都沒問題”,然后臉上充滿對于世間的不耐煩我理解,到第8集還是一臉不耐煩,老是讓我覺得他時刻要耍大牌不演了的錯覺。他的演技是有點飄忽不定…
全劇最讓我覺得期待就是木村飾演前高中四冠王拳手回來曾經(jīng)的高中后再度重現(xiàn)光芒。結果只有那么一點點的拳擊戲份。其他拳擊部的演員教了幾個月瘦不見瘦,壯不見壯,尤其是一旦拉到和京明比賽的畫面,兩者的技術和緯度都差到不忍直視地地步。也就木村稍微壯了點…而已…
劇情更加低B,本以為又是老套的一邊升級一邊開展個人故事,最后團結一致?技術突破最終打贏比賽。但到第五集還是毫無訓練痕跡,到第8集還在游兵散勇似的訓練?沒有一點自信;木村個人線走著走著來了個小孩,本以為又是靠小孩閉合內心線結果又出個極度詭異的“死去的妻子突然復活攻擊我”的爛俗情節(jié)……外加個內田校長突然的“反清復明”似的反水激動,我真的看不到有什么銜接的痕跡……
最后學校里面的老師一個個老??人,加個滿島光小妹妹的演技呈現(xiàn)……相信我,滿島光這個角色設定放到國產劇只會被罵到??關評論…
TAK還是很有氣場,但掩飾不了整個劇尷尬的氛圍。再觀望觀望,希望后期的劇情可以起來
雖然劇情也老套但觀感已經(jīng)是目前看過的幾部春季檔里的最佳了,沒有離譜的情節(jié),雞湯在可接受的范圍內,幾個少年役也比較有記憶點,不過比較遺憾的是光妹演這個鑲邊女主有點大材小用了
太倉促了?;旧隙际强垦輪T自身的魅力來撐著。
大神年度大俗劇來咯~如果沒有滿島光這個角色的話我可能撐不完第一集
這種熱血套路雞湯文真的看不下去了,木村也救不了了,那個時代結束了
《東京大飯店+對不起,青春2.0》,還不賴,這才是熱血劇正確的打開方式。大神的由內而外的帥氣真是什么角色也掩蓋不住,顯叔劇拋演技和生瀨叔到位的小角色已經(jīng)不想再夸,光妹太可愛了吧,《監(jiān)獄里的公主大人》和《對不起,青春》里兩角色合體了。至于年輕演員,山田杏奈很適合這種倔強有個性的姑娘角色,高橋海人的話我還是喜歡他演《黑色校規(guī)》里那種鬼馬無厘頭一點的高中生hhh
朝日臺高層為保收視率所作出的砍集策略導致劇集收尾倉促,要是再多花一集篇幅詳細刻畫桐澤跟折原的感情線、拳擊比賽致勝經(jīng)過、拳擊部學生群像會更好。福田靖近年腳本質量較為溫吞,算是介于出彩與平庸間的那類穩(wěn)健型選手。平心而論該劇演員陣容相當討喜,套著勵志外殼打造了個全員善良的美好烏托邦,但劇本當中仍不乏突兀之處(貌似前妻的女子、毫無鋪墊拳擊場上演二男告白戲碼、比慘說教),生徒役除卻村上虹郎其他人基本沒啥發(fā)揮余地。只能說全靠同行襯托吧,本季少數(shù)及格線以上的作品。
哦嚯,E02我突然覺得木村和光妹還挺有cp感的哈哈哈,有點沒頭腦和不高興的既視感
7分的電視劇,因為有了木村拓哉,變成了8分。
很神奇的是,木村拓哉的劇我都沒覺得特別好看但都能看下去而且能看完。
《東京大飯店》之后,大神又來拯救我的日劇荒了;說著每天醒來死了也不錯的頹廢人設在大神難掩的“拽”之下少了幾分俗套的雞血,再加上學生拯救教練這個反套路,以及滿島光的靈動,拍膩了的熱血題材依舊能有這樣的開篇,從團隊到卡司都功不可沒。就,比起光妹,內田有紀能跟大神來一段嗎?
冷飯又炒上了??這里面每個人的設定都見過200次了吧……
一個人穩(wěn)健的前提是大膽趕沖,一個人運氣好的前提是認真持久,一個人被愛的前提是全力以赴做一個人。
老掉牙的劇情太多即視感了
大神慣有的正能量,難怪大神最近一直在健身,原來是為了這部。
只有第一集質量很穩(wěn),第二集開始拖沓劃水,第三集開始老雞湯。
大神第一次嘗試的教師角色啊…應該是電視臺回應大神說的想拍審判之逝而做出來的臺本吧!玩了審判之逝的一定要看~拳擊社劇集版(別問為什么不是劇化跳舞社和滑板社??)真的很貼合!前面看過GTO和小津老師,這下來看教練開燃!大神說出的頹廢話語真的很讓人傷心..最后B'z的主題曲出來的時候全身都起雞皮疙瘩…
喜歡木村喜歡光妹,但劇情真的好無聊哦
第一集感覺還可以看看,第二集劇本水平就明顯下降了,各種俗套。
學過一點點拳擊 拍得太真實了 被教練揍了一拳的那里跟我的經(jīng)歷幾乎一毛一樣 我是跟教練對練時被擺拳打到下巴一屁股坐地上了 那時候我心里想的也是:我終于打到拳擊了!直接給我看得眼淚涌出來!木村拓哉喪喪的樣子也好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