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是當(dāng)下飯劇看的,結(jié)果最后不勝唏噓,久久回不過神來。
前半部分都可以當(dāng)下飯劇,后面畫風(fēng)轉(zhuǎn)得太快。其實這劇可以拍個十季,豪門在歷史洪流中的浮沉、貴族女子因為時代和性格導(dǎo)致的命運起伏……絕對好看(下飯)。
服飾等不多說了,BBC出品不會差。想談?wù)剮捉忝谩?/p>
大姐:自負(fù)又固執(zhí)(我發(fā)現(xiàn)這兩個缺點通常是成對出現(xiàn)的)。她覺得自己活得明白,事實上并不明白。太剛強(qiáng),卻不夠睿智,到最后臨死之前都不肯低頭。幸而不被父母祝福的婚姻中還有個相對在事業(yè)上有能力的老公。
二姐:姐妹中算是活得最通透的。少女時代就明白愛情不靠譜,金錢更永恒(我要是十八歲時也這么明白就好了哈哈哈哈)。嫁了有面子又有里子的高富帥,成為父母最信任的女兒,將小妹妹們都托付給她。面對丈夫不時出軌女仆,看得很開。童話里都是騙人的,豪門霸總的獨寵嬌妻不存在的,高富帥哪怕娶了苦苦追求花血本娶回來的白富美,婚后一樣會偷個腥當(dāng)消遣,這才是人間真實。Emily明白這些,照樣和老公恩恩愛愛到老,這種心理素質(zhì)就很強(qiáng)大了2333(據(jù)說英國貴族現(xiàn)在還流行一句話:不要問他會不會出軌,而是什么時候出軌。有時候我想:戴安娜如果看開點,會不會今天還好好的,看著兒子娶媳婦生娃?反正她年紀(jì)小,熬死卡米拉)她的“寬容豁達(dá)”也贏得了老公的尊重,最后留給她非常豐厚的遺產(chǎn)。轉(zhuǎn)身她就拿著大筆錢跟小情夫結(jié)婚。唯一遺憾大概是活得太豁達(dá)了,所以命太長,看著兒女一個個比自己早逝,太心痛了。
三姐:傻白甜,以為只要對佃農(nóng)好他們就不會反抗地主。嫁了同樣傻白甜的老公,生活安逸、恩恩愛愛到老,晚年致力于貧窮子弟的教育,也算是很幸福吧。傻人有傻福,也挺好噠。不過貌似沒有兒女,美中不足。
四妹:感覺是命最不好的一個。和喬治三世那事兒,她大姐大姐夫和哥哥至少要負(fù)一大半責(zé)任,她自己不如二姐機(jī)靈,也要負(fù)一點責(zé)任。感覺她就是被兄姐給坑了。先是嫁個不愛她又沒什么錢的男人,之后又出軌生娃,被兄姐撿回來,后來終于嫁了個比較靠譜的軍官,算是不幸中之大幸。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幾次他們兄弟姐妹+他們的另一半,一起開家庭會議。感覺溫馨(雖然有時吵架),各人的表現(xiàn)和面對沖突的反應(yīng)又很有意思。而且這時候,姐妹們老公的地位,就凸顯出來啦(此時代入二姐,會感到極度舒適哈哈哈哈)
看完這劇不知怎的想起這首詩:
河中之水向東流,洛陽女兒名莫愁。莫愁十三能織綺,十四采桑南陌頭。十五嫁為盧家婦,十六生兒字阿侯。盧家蘭室桂為梁,中有郁金蘇合香。頭上金釵十二行,足下絲履五文章。珊瑚掛鏡爛生光,平頭奴子提履箱。人生富貴何所望,恨不嫁與東家王。
最開始一直沒有搞清楚到底是四個姐妹還是五個姐妹,后來看到其他網(wǎng)友寫的文章,明白原來是五姐妹,最小的妹妹就是后來因為四姐出軌自責(zé)去世的那個。
四姐妹中最喜歡二姐,理智,聰明,且有耐心,做事情步步為營。如果沒有二姐,可能整個家族又是另一個風(fēng)景。
三姐幸福源于二姐的指點,而四姐就沒有那么幸運了。
有人提到大姐自私,糊涂等等。
其實可以理解的,因為大姐最大,肯定受家里的寵愛最多,父母多是慣著的,就像我這一代的獨生子女一樣,大多的確自私,而且想要什么都很容易得到,一切來的容易,肯定容易看不清現(xiàn)實,糊涂,生氣也會生錯了方向,還會過于執(zhí)著等等。
所以當(dāng)父親的遺囑還是責(zé)怪她的時候,她肯定覺得沒有面子,當(dāng)然咽不下這口氣。
而且女性在那個年代并沒有什么機(jī)會歷練自己,大多數(shù)幸福的婚姻其實都是源于自己當(dāng)時選對了人,所以怎么做都是對的。
所以對于四妹的婚姻不開心,大姐并不能拿出一個切實的解決方案去幫助四妹。
而且大姐認(rèn)為一切都是別人的錯誤,并不會反省自己的問題。
二姐就不一樣了。
二姐夫經(jīng)常去倫敦要為愛爾蘭的子民奔波,二姐夫不在家,那么愛爾蘭本地的事宜都是二姐來處理,二姐在其中得到了很多歷練,從給孩子找家庭教師的決定中,就能看出二姐與其他夫人的不同。
如果二姐來處理四姐這件事情,肯定不會讓四姐私奔生娃最后鬧的人盡皆知來收場。
我一直覺得如果要步入婚姻,那么一定要先設(shè)想好一些問題的對策,比如遇到不講理的婆婆怎么辦,比如老公出軌了應(yīng)該如何反擊?
不講理的婆婆好解決,想方設(shè)法分開住,少見面就行了
但是老公出軌的解決方案一直是無解的
但二姐的婚姻觀令人眼前一亮。
對于二姐夫的出軌,二姐沒有哭鬧傷心,只是當(dāng)做看不見,對于二姐夫仍然該愛去愛,該尊重去尊重,該支持去支持,該給二姐夫生孩子就拼命生。
二姐夫也沒有辜負(fù)二姐的愛,死后留了大筆遺產(chǎn)給二姐。
二姐和后來老公的生活比接受了爵位的兒子過的富有多了,有幾個能有二姐夫這種胸襟的丈夫呢。
我相信二姐夫肯定是知道夫人早就知曉他出軌的,二姐夫長時間在倫敦,肯定有情婦,但是沒有一個鬧到二姐這邊來,在愛爾蘭二姐夫的情婦都是家里的侍女,沒有人能夠威脅到二姐的地位。
如果說出軌中也有對夫人的尊重的話,二姐夫已經(jīng)尊重夫人了。
還有在劇里面,當(dāng)家里出事的時候,盡管大家的立場不同,但是都是為了這個家族想辦法解決問題。
尤其是四姐名譽(yù)掃地的時候,繼承了家族的哥哥,尤其是有那樣的嫂子的情況下,還是能夠給四姐找個房子并且給她一個雖然不自由,但是至少是體面的生活,也算感動了。
放到如今有幾個人能做到呢。
其實在今天家庭的觀念越來越淡薄,早已分解成以個人為單位,為自己的生存而戰(zhàn)了。
但是我們不能低估家族的力量,彼此幫助,有愛,有道德,才能讓人生更完整不是嗎?
受感染的是人文氣息~ 貌似歷史也是真實的誒
婚姻,是貴族女子最重要的事,前面四集基本都圍著她們各自的婚姻這個主題,后面兩集是人世變遷。就四姐妹的愛情婚姻故事,國產(chǎn)劇能拍上八十集。
回憶過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有時候長命真是讓人很痛苦的事,因為你要不斷送走那些你愛的人。如果你想了解英國貴族之間是如何婚嫁的看這部劇一定能滿足你,如果你想了解英國上流社會的雞毛小事這個也能滿足你,如果你想看一部兒女情長家長里短的英國年代劇,這個是再合適不過了。
"This I shall not allow" I thought I would love Caroline; it turned out I like Emily and Sarah
這是自我感覺過于良好的一家子
真事改編的華麗貴族生活。最后集愛爾蘭民族運動到來,畫風(fēng)急轉(zhuǎn)。洪流推動一個家族的悲歡離合,四姐妹相守扶持,性格不同命運不同,live long,love much,剩下回憶飄到歷史的浮云中去,louisa真是小天使,最美sarah可惜遇人不淑,沒人覺得國王眼睛大大的可萌了么
最后兩集不換人就好了
愛與習(xí)慣,期待與疲倦?;貞浬n老,沒有人不在悲壯中走完。
時代,命運,愛情
最后一集讓半臉盲的我看地很痛苦。。。。
竟然從年輕演到老。。。真是沒想到。。。不過還不錯。
果然還是最愛emily
總感覺故事還沒有說完
到后來是挺亂的,當(dāng)時的貴族小姐一聲唯一重要的任務(wù)就是嫁給另外一個貴族,可她們還是各種搞砸啊
一部有關(guān)愛與責(zé)任,又不少風(fēng)流軼事的家庭劇
演四妹的演員沒選好,但她的戲份我覺得最有故事性,可惜演員演得太呆了,就好像面癱一樣。二姐夫有愛,各種像馮遠(yuǎn)征……
最大的姐姐真的好自私。
又是BBC推出的古典宮廷劇。。富貴浮云貴族生活的跌宕起伏傳奇人物必有傳奇人生。。除了演員不是很漂亮外其他都蠻喜歡。。四女兒中還是二女兒嗲。。繼續(xù)ing。。
強(qiáng)烈推薦
最難抵消的就是時光荏苒給人的觸動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