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兩天看完了這部片子。很真實的描繪出了戀愛中的男女的分分合合,劇中談到戀人復合的概率為82%,而最終結婚的只有3%。說明雙方總是會被對方的一些固定的特質反復吸引,同時又會因為某些固定的缺點兒最終逃離對方。所以不難勾勒出男女之間情愛的基本原理之一:即邊際效用遞減。由于正常的人類在感受同樣一種幸福美好的事物的感覺會隨著重復次數增加而效用降低;但反過來由于現(xiàn)代社會自我意識的不斷加強使得大家每次承受對方給自己帶來類似痛苦的感覺缺很難隨著機械的重復而增大太多抗擊打能力。故此,此消彼長之下陳奕迅口中便吟唱出:“情人最后難免淪為朋友?!?br> 片中女主角曾一度給出了解決上述為題的一個解決方案,即試探著和男友求婚。是的,貌似婚姻是解決上述惡性循環(huán)的最佳途徑,在雙方的愛情肌還沒有分泌出太多乳酸導致過度疲勞之前(親原諒最近再練習單車騎行,惡補了一些運動學知識)過度到一個新的階段。一方面打破了兩個人在一起以個人喜好為第一原則的相處瓶頸。另一方面綁上一些家庭責任,財產分割,子女撫養(yǎng)之類的現(xiàn)實問題,從而大大提高了分道揚鑣的成本。
想到名言: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呵呵,我只能說你把愛情太當一回事了,或者說是你混淆了愛情和激情的區(qū)別。相守相伴才是最高哲學,愛情只是給了你們一個開始的理由。不過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
(一)100°的沸騰
戀愛的初期總是甜蜜到令人發(fā)脹,滿滿的愛意甚至無需任何情話就能膩的人充滿幸福。她和他必然是那樣愛過的,盡管影片中并沒有拍出他們分手前熱戀時的狀況,但他們復合后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足以證明,曾經的相愛的過程,應該更為幸福。玩鬧時的笑顏,約會時的斗嘴,簡簡單單,卻又令人向往不已。
(二)50°的溫吞
戀愛的中期里有了猜忌和不安?;蛟S因為對對方已經有了足夠的了解,所以一旦出現(xiàn)自己想要獨自承受的,想要隱瞞的,都破壞了曾有的坦誠相對。
就如她在他遞來熱飲的時候,匆匆的刪掉了MSN上的聊天記錄。
就如她明明收到了態(tài)度惡劣的短信,卻仍是沒有據實說來。
明明他們分手的時間并不長,明明剛復合的時候有過夢幻般的幸福時光啊,明明有堅定的信心認定自己會是那3%的稀有人群的,但是為什么相處的時候越來越壓抑,歡笑的時刻越來越少。
飯桌上,沒有他人調劑的時刻,他默默抽煙,她盯著手機。彼此尷尬不已。
(三)0°的冰冷
上一次的分手結束于游樂場,這一次的也是。
下了雨的游樂場彌漫著再也抑制不住的苦楚。
她哭著問他,你還愛我嗎
他說了很多,但就是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
說到底,她覺得她在隱忍,他覺得覺得他在付出,彼此都付出真心,但還是滿足不了對方的渴求,累了,就只能分手了。
那些曾經有過的開懷大笑,都在歲月的流逝中演變成了雞毛蒜皮的事都可以吵到面紅耳赤。
(四)尾聲
中樂透的幾率只有814萬分之一,但他依然保留了這個習慣。
就像他們曾經以為自己就是那稀有的百分之三一樣。
過了許久之后的再次會面,彼此的眼睛里仍然充滿了對對方的情意。
他對她說,他買了那么多次的樂透卻一次都沒有中。
她笑著說,那就和我一起買吧,說不定就中了呢。
結局是開放式的,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再次走上分手又復合的老路,就像被他們嫌棄的那部電影一般,只看到他們談笑的背影和諧的如同當初。
陽光正好。
這部片是人間多少男女愛情的縮影啊。很真實,貼近人心。
一段戀情從分手到復合,再到分手,聽起來俗套令人厭倦的劇情,原來可以講述得如此精彩。敘事精煉,節(jié)奏輕快,脈絡清晰,故事精彩流暢,毫無綴筆。給導演和編劇滿分。
面對愛情的分分合合,有多少男女如他們一樣真心愛過,努力挽回過呢。相信每一對真心愛過的男女,都會感覺到強烈的共鳴與感動。
大約在每一段愛情里,分手都是必修課。就像劇中說的,這世界上百分之八十二的男女在分手之后都會選擇復合,而最終能走到一起的只有百分之三。剩下的百分之九十七分手的結果與第一次一樣。
我想,大概只有分手之后嘗試過挽回的,才算真正愛過吧。就像劇中男主,明知道勝算僅有百分之三,也要和女主再試一次。就像女主,明明害怕,也愿意跟男主再試一次。
<圖片1><圖片2><圖片3><圖片4><圖片5><圖片6>
而遺憾的是,就算他們努力嘗試過,也還是成為了那復合失敗的百分之九十七。
以下嚴重劇透——
兩人第一次分手之后,做盡了彼此破壞的好事,看得人心驚膽戰(zhàn),覺得分手到這么難堪何必呢??墒?,事實證明,大約真的是有多愛才有多恨。所有的相愛相殺,不過是因為無法忘記你。女主在和男主分手之后,很快就和同事介紹的男同事上床了。寂寞也好,需要也罷,原因似乎并不重要。男主也和別人在一起了??墒?,兩人分明還放不下彼此。尤其是男主。
一次公司聚會,男主從別人那里知道了女主的裸照被那個男同事隨意傳播,忍不住為她出頭,把對方打到住院。于是相愛的兩人終于挑破,于是復合。
<圖片7>
<圖片9><圖片10>
復合后,再次做愛有了初次般的緊張與喜悅,彼此對待這份感情也變得加倍珍視和小心翼翼,可是,也有了無法忽視的隔閡。(雖然男主從來沒有責怪過女主,但是心里無法接受女友和別的男人上過床。)大約由于彼此太過在乎,越是小心保護不去觸碰敏感區(qū),反而越讓彼此感覺壓迫。兩人的感情,因此變得非常壓抑,再也回不去從前的親密快樂。
就算彼此真心相愛,努力相守,依然無法彌合。
于是,他們又分手了。
還是成為了那失敗的百分之九十七。
<圖片11><圖片12>
可是這一次分手,彼此心里都要好很多,沒有第一次那么痛苦不甘。而是平靜,接受,安詳。好像分手那天游樂場的大雨,傾盆過后是平靜與和煦的晴天。
也許愛情就是這樣,只要是好好愛過,認真對待感情的,就不會得到懲罰。
明明相愛,卻無法再一起。也許,有些問題,只能靠時間來解決。
幾年以后,兩人再相遇,依然是彼此都覺得電影不夠精彩而在影院外重逢。兩人又再次走到了一起。
此時兩人都成熟了不少,沒有了曾經的青春洋溢與歡快氛圍,而是成熟而平和,那么自然熟絡的,充滿欣喜的,一同穿越著一段長長的馬路,商量著去哪里吃飯……
影片就在這一幀溫情而未知的結局中落幕,讓人充滿溫暖的期待。真是自然又恰好的安慰。
不知道他們最后會不會在一起,也不覺得非要在一起才圓滿。
看完全片會覺得:就算分分合合,只要彼此真心愛過,為愛努力過,就算最后依然不能在一起,也沒關系。只要真心愛過,努力過就好。
2016,第一部喜歡的愛情片。給五分。
不是性別偏見啊,就這劇情里,其實能不能走下去真關鍵取決于男主的成熟度了。他倆演起來真有情侶感,金敏喜的眼神是全身上下最特別的,跟一直泡在淚水里的瞳片一樣,有腫脹感,但比起郝蕾的決絕和挑釁的腫脹,她的腫脹更多的是一份含情和放空。
一段普普通通的愛情故事。。因為金敏喜的存在而閃閃發(fā)光。。情侶之間的相愛相殺看得教人灰心。。失戀的冷戰(zhàn)的多年沒有戀愛的就別看了。。因為與這種片子感同身受而淚如雨下的場面實在是太慘了。。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所有的激情,就像后來那個下雨的游樂園,再也燃燒不起來。壓抑的言語,委屈的心事,和好后的每一天都膽戰(zhàn)心驚…過山車上兩個人都沒有閉眼,因為再也沒有什么比放下更害怕…“兩個人分手后復合的概率是82%,但復合后能一直走到最后的只有3%,那97%再分手的理由其實都跟第一次一樣?!?/p>
復合的情侶中有97%還會再分手。定勝負的是溝通能力吧。
分手的情侶重新復合的概率是82%,但是復合后能走到最后的只有3%,剩下的97%會再次分手。中樂透概率是814萬分之一,但是還是會有人中獎,所以3%是很大的數字。。。
其實整部電影前邊都還好,后邊都擰嗆。太貼近了平常生活的電影,連我都不知道該盼的是個什么樣的結局,真的分了手讓人失去對戀愛失去希望,大團圓結局又太俗套。誰能給生活一個結局,,,也是難為導演結局那么擰巴了。
新人導演作品能到這種程度真的很厲害啊,感情真實,整個故事也很有趣。包括在包裝上也用了一種半記錄的方式,以打破與觀眾的隔膜,雖然這點處理得沒有那么好。李民基怎么瘦成這樣了
后面的分手看得好心塞。話說你倆這樣分分合合的,全公司的人都膩歪了有沒有!
兩個凡人而已
第一感覺就是辦公室戀情太可怕了,這些人居然全部在搞辦公室戀情。今天看的第二部分手電影,果斷還是泡菜國的更狗血。很不厚道的想推薦給所有分手后又復合的情侶:“快看吧,看完你們就不會感覺再愛了~”
因為真實,所以哭了。
混亂的結束和混亂的中間,然后混亂的開始。毫無準備愛的又如此用力的兩個人,不就是我和你嗎
還不錯,尤其前邊的撕逼戲,有點耳目一新,要是再刻薄一點就好了,最后覺得有點拖沓,雨中分手其實就可以結束了,我覺得。這神馬銀行,那位新人逗比說出了大家的心聲。
分手的情侶重新復合的概率是82%,但是復合后能走到最后的只有3%,剩下的97%會再次分手,再次分手的理由往往和第一次一樣。【所以分手這事兒還真是也遵循了“一回生二回熟”這句老話啊】
下雨天的遊樂場常有,百分之三卻不曾親眼見過。
有點[志明和春嬌]的意思
天下情人,合久必分,分久必忘。再怎么折騰,也是一樣。
跟韓國愛情電影路數不一樣,但不太喜歡結尾。要是我是制片,會把結尾當做番外做網上推廣。整體風格十分彭浩翔,特別是配樂會帶來志明春嬌的錯覺。細節(jié)取勝,值得看
愛情真的是俗透了又沒勁的東西。
看別人的故事太容易疲憊了。那種消耗彼此的爭吵與無濟于事的無理糾葛。更想看的,是他們偷偷戀愛的過程。怎樣躲避開同事的注意滿足于只屬于兩個人的快樂,怎樣愛上明明知道不完美的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