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僅僅
昨晚看了《世紀(jì)末暑假》,很美麗很干凈的畫面,喜歡這樣的風(fēng)格。
不過還是不得不說,日本電影果然變態(tài)。
也就他們拍得出來。
暑假,綠野,湖畔,懸崖,四個少年。
極純簡,又極迷惑。
四個角色都是少年,同時都由少女扮演。
少年之間的相互愛戀相互嫉妒,少年為少年自殺,少年給少年做人工呼吸,少年與少年接吻說我愛你,全然一臉臉少女的憂郁迷離韶秀。
怎么想起來這樣的反串,感覺怪怪的。
卻并不令人反感,滿滿的都是美與哀愁。少年不識愁滋味,然而少年的愁才最觸動心思細(xì)密的流浪,才是最刻骨最可相惜的。
特別是以少女的姿態(tài)綻現(xiàn)。
直人,和彥,則夫,悠,或者熏。
到底是四人還是五人,到底是男是女,并非定然要弄清楚的事。就用混淆的眼光去看待,無需透徹,要的不過是那樣一種成長。
那暑假,仿佛一切并未真實過,又仿佛猶在昨日。
很喜歡這般清澈的話語,也很喜歡當(dāng)中糾結(jié)卻那么赤誠那么恍然那么熾亮的情愫。
干嘛一開頭就搞得跟恐怖片似的。。??蛇€是很好啦。
就忽略性別忽略種種與之相關(guān)的隔閡,只單純留著愛惜。
如鳥兒破殼而出,想要新生就必然先破壞圍困自身的殼。我愛你,要想得到你的愛,就必然先破壞自己的這個世界。
而后以一個嶄新的自己,來到你面前。
那時,你會愛上我。
悠是這樣跳下懸崖,消隱不見;其后熏出現(xiàn)了。
和彥啊和彥,你終究逃不掉。
我在等你愛上我。如果我等不到,我就死去再活來給你看,多少次都行,直到你愛上我。
令人心碎的神話。近乎神話吧,也或者有什么曾經(jīng)誠然存在過。也或者是夢。隨便什么,總之明晃晃暈眩著唯美著。
倘若你已愛上我。
倘若你已愛上我。
可惜,我已不再。
則夫,還是個孩子;直人,像個大人了。這是熏在夜半給媽媽打電話的絮語。
直人又何嘗不同于悠,只是他選擇了默默的方式,以為靠這般一點一滴驅(qū)入和彥的心。
可是。。。。這是多么難以捉摸的事啊。
世紀(jì)末。。
世紀(jì)末的暑假,我在哪里呢,讓我想想。
想不起……想不起……想不起……小學(xué)還是初中的暑假呢……想不起……
11歲。
什么也不知道的年紀(jì)。
只記得那時的夏天很爽快。
絲毫沒有被渲染什么關(guān)于“末”的情緒。
只是一天天地過,安常如是。
看到一個關(guān)于本片的影評,叫《尋不到夢的方向,因為就在夢里》。
哪里有這樣柔軟的死與活,再加一點妖艷。
喜歡這樣的暗地妖嬈。
以及純粹。
當(dāng)新的一切重又上演,誰能說是繼續(xù)還是停駐,誰能說是擁抱還是摧毀。
。。。
。。。
。。。
總之就是很日本。
沒了。
唉。。。少年之愛,少女精致的模樣……
也真難為這幾個女孩子了。。。
“他走前給了我一卷錄音帶?!?br>“他告訴我說……”
“我們實際上是鳥。我們是從蛋里孵出來的。”
“我們的蛋殼就是這個世界。”
“要想獲得生命你就要打碎這個世界。”
“所以我打碎了我的蛋殼?!?br>“我張開翅膀朝他飛來?!?br>“他是誰?”
嘆息。。嘆息。。嘆息。。
一切若能如愿,這整個的毀滅整個的消亡又何妨。
可是你們也都會長大。
再換一個自己飛向你,是多么不可及的奢念。
僅僅這樣地活著,而已。
現(xiàn)實的總歸現(xiàn)實,而夢境……一如往常的閃光,閃光而已。
數(shù)著時間,渴望遇見你。
你卻擦身轉(zhuǎn)彎,不與我的時間相交疊。
如果你是和彥那我就像悠。
可是我沒有勇氣變成熏……
我只是這樣的一個我。
2 ) 不只是愛
這部電影的配樂是中村由利子的《風(fēng)之鏡》,可謂是她第一張大碟,與她的其他和式風(fēng)格作品不同,相當(dāng)?shù)貧W化。
雖然演員的表演還相當(dāng)稚嫩,但那畢竟是青春,萩尾望都原作漫畫表達(dá)的并不是轟轟烈烈的BL愛情,而是成長與拒絕成長的掙扎,最后這份感情升華為更純粹的圣愛。
這位大人有更詳細(xì)的評論請移步:
http://www.travellingbambi.com/tchome/mylittleworld_wisely.htm 3 ) 這不就是一異裝COSPLAY嗎……
出于自己的惡趣味心理,查了一下這部片中四位主角,也是片中僅有的四個演員的性別。開始我只看出倆女孩兒,結(jié)果,這四位,竟然全都是女孩兒,這長相,這化妝,真讓我自嘆不如……
對于這些女優(yōu),僅列出基本資料,照片都用鏈接了
宮島依里(熏的扮演者)1974年2月3日出生于東京,現(xiàn)在主要做聲優(yōu)
近照:
http://www.btcomic.com/Graphics/2009-1-1/28-77349/jjj.fdhnerpa.pbz/ss/muhnagv/PSS/vzntrf/zvlnwvzn_rev.wct/1230758440000.jpg大寶智子(和彥的扮演者)1971年12月24日
近照:
http://i.yimg.jp/images/talent/large/w93/w93-0588-070619.jpg中野みゆき(直人的扮演者)片中叫直人可是很不直啊……1971年10月20日,后來還出過寫真集(你想看嗎),結(jié)婚后隱退
近照:
http://ec2.images-amazon.com/images/I/51-JimbldjL._SS500_.jpg水原里絵(澤夫的扮演者)現(xiàn)改藝名深津繪里,應(yīng)該是是片里混的最好的大姐了,話說我可是先看的魔幻時光才看的該片,開始還愣是沒認(rèn)出來深津……小時候頭好大,雖然還是大小眼,但是感覺胖多了
近照網(wǎng)上太多了,用百度google一下吧……
這部片子也真是太像加長版cosplay了,有些鏡頭實在是太囧
開始小男孩們齊刷刷露出了那帶著繃帶的褲襪,我就想起了《西西里島的美麗傳說》……
和彥第一次撩頭發(fā),那姿態(tài),那表情,當(dāng)時我就震驚了……
直人姐姐那僵硬的動作,彪悍的身形,和身邊一群小P孩兒一起,不知道該如何形容……
最后和彥在懸崖邊背過身,熏悄無聲息的倚在和彥的身后,開始擦鼻涕似的在她后面蹭來蹭去的,惡心不惡心啊你……
想到的就這些先,歡迎大家補(bǔ)充
P.S. 電影上映的時候這群小孩兒也才14-17歲,日本人就開始拿BL思想灌輸這群小女生,真是太邪惡了??!
4 ) 世紀(jì)末暑假--先殉了情不對 未反擊過已後退
記得早陣子在港臺節(jié)目自己人的FACEBOOK中問到有什麼自己人的電影印象深刻,當(dāng)時有人提到了這部電影。以我被世紀(jì)末這三個字所吸引,到底是什麼的一個故事。到最近在閱讀林夕的作品,其中有一篇叫「兩性三角戀」,也提到了世紀(jì)末暑假。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四位女子異裝男性相愛,讓我產(chǎn)生了一份好奇心。是男同志的愛/還是女同志,很懸念的是導(dǎo)演究竟想透過電影帶出什麼信息。片名為世紀(jì)末暑假,但拍攝的時候已經(jīng)是20年前,回想當(dāng)年同性戀這個名詞還未在世衛(wèi)的精神病名單中除名。而導(dǎo)演在20年前社會風(fēng)氣還未大多開放的時候有了這作品。我對此只可以說很利害,有了一種新思潮的帶動,也成了到目前一部令人深刻的作品。
在電影開初,少年悠跳湖自殺,心裡藏著秘密的他/她愛著和彥,而直人也愛和彥,同時另一個少年則夫愛上了悠。一段四人錯失的愛情,一段青春的迷亂,白襯衣,森林,火車與路軌。遠(yuǎn)離城市的寄宿學(xué)校,四個人的幻象,內(nèi)心的虛與實。都一一在電影中出現(xiàn),把它歸類為殘酷青春也是合理的,從開始的時候悠心底裡的秘密,我想起了這樣的一句歌詞「先殉了情不對 未反撃過已後退」,和彥的心底也愛著悠,而悠只透過書信透露自己的心聲,我認(rèn)為悠的性格可以有所改變,直接地說出愛,而不是收左心中。很多人經(jīng)常說要在愛情上把握機(jī)會,如此悠一輕生,他的機(jī)會自然失去,而身邊的人又會因他的死而內(nèi)疚。悠化身成為另一個人重回到校園,而另一個身份去愛,但這一生他們兩個都要死,都因愛而死。不斷的輪迴,糾纏,今生,來生,往返,不斷。我們可以說這是命運,也可以說是前生解不開,還不完的債。
四個人關(guān)係上的糾結(jié),暗戀,明戀,癡纏,相愛,否認(rèn),那個夏天不一樣的故事。出生,相愛然後死亡,放不下然後回來。一個人變?yōu)榱硪粋€人,本質(zhì)和身體都仍是那一個人。如果是梁祝的故事,死後雙雙化蝶,我認(rèn)為會比較浪漫。好比,有人憎恨,厭惡與懦弱。
世紀(jì)末暑假之中的身份上也有可以研究的地方,為什麼導(dǎo)演要把四個女生化為男生,又為什麼要安排他們相愛,這是一個我也想不透的地方。只可以說的是從電影當(dāng)中讓我們知道愛是不應(yīng)該分性別,愛就應(yīng)該勇敢去追隨,而不是隱隱的收在心然後覺得自己很對,別人就是錯誤。我認(rèn)為愛之中一定會有傷痕,很多時候人大了就會覺得那我們?yōu)槭颤N要去學(xué)愛。真是個複雜的問題。
我想在故事之中,大家都不會忘記那種電影裡的青春回味,殘酷現(xiàn)實與男/女界線的模糊之處。映在腦海。
5 ) 世紀(jì)末暑假
那課室窗臺被風(fēng)吹起的長長窗紗,那午后和遠(yuǎn)山交界的湖面,泛起折射太陽后的白光,晃眼、迷亂,時光流年的世紀(jì)末暑假,忘記他是她,就讓我們一起沉淪在一個白色的寓言故事里。
關(guān)于青春,關(guān)于朦朧又觸不可及的愛,關(guān)于早已植根在血液里的妒忌和自私,似曾相識的情感與場景是幻覺抑或輪回前的記憶?那些精雕細(xì)琢的青春容顏,被刻意模糊的性別,清純的一絲肉欲的痕跡都無從找尋,卻讓人覺得難以言喻的妖異不安,就像悠自殺前一晚的遺言:
我們是從蛋里孵出來的小鳥,
鳥要經(jīng)過掙扎才能破卵而出。
蛋是世界,便要破壞那世界。
或者金子修介,在用另一種反烏托邦的手法破壞著現(xiàn)實的世界,如夢如幻夏日森林里空曠的教室里,四個留校的學(xué)生,不斷循環(huán)輪回的愛之亡靈,總在愛與被愛之間轉(zhuǎn)換著角色。唯一與外界接觸的電話和火車,最終也是沒有回應(yīng)的沉寂,崩壞的邏輯里,蛋殼無比龐大,不老容顏下是破碎腐朽的傷口,還未長大,就已到了末世。沒有任何符號化的標(biāo)志或晦澀的暗示,純白的漩渦同樣可以吞噬一切。這個吊詭的青春物語里,不知為何會想起寺山修司。
6 ) 世紀(jì)末暑假
看此片有些離奇的感覺,2015年看著1988年出品的講述1999年的奇幻故事,里面的裝置真是非常古怪。
四個少年,命運交錯的奇詭情感,導(dǎo)演用女角來拍男生,似是故意突出這種奇詭之情。悠自殺了,大家很快忘記了。暑假里,和彥、直人和則夫留在校園中,這里酷似悠的轉(zhuǎn)校生薰出現(xiàn)了。于是四人之間(應(yīng)該還包括悠)的情感一一展示出來,命運又一次轉(zhuǎn)變。
很有些古怪的作品。
超級無敵恐怖妖!沒完沒了還KUSO... 另外女式的屁股實在不適合塞在西短里... 另外吊襪帶太假肢了 一直影響我的視覺中心
深津繪里是這4個假扮男孩中最像的那個呦~
四個女孩子演出BL片,劇情太淺了,其實我可能更想看男孩子穿女裝/水手服,求姊妹篇。
少女們飾演的少年們。少女們以無邪的身軀背負(fù)著少年們禁忌的感情。透明的,真誠的,絕不會消失的感情。最后的少年時代,過于寂寞了。夏天如果永不完結(jié)就好了。當(dāng)年憑借此片獲得雜志票選“最想和哪位女演員做拉拉”第一名的深津,絕了~
“我還不大清楚,那年的暑假,與從前的世界完全不同。那年的暑假,就好像昨天一樣。”
純粋すぎて息苦しかった?!臼邭q時你對我說起的這部電影,好幾年后我在這個喘不過氣的夏天午后終于看了?,F(xiàn)在的你呢,大概已經(jīng)忘記了吧。
改編劇本是寺山的盟友岸田理生,微妙的基百合。依稀記得制作方說現(xiàn)實中不會有少女漫畫那樣的少男所以讓女孩演?心說兩位學(xué)長怎么聲音那么男孩原來是聲優(yōu)配的,和彥cv佐佐木望,真的是把真人當(dāng)動畫在拍啊。直人學(xué)長這么完美果然是個扭曲的變態(tài)。
兩個字:清澈。很久沒有出現(xiàn)一部能靜靜看下去的青春片了。
這幾個貨都是姑娘??!??! 我被海報騙了!!導(dǎo)演你牛逼!! PS電影還是不錯的 就是怎么有點像鬼片啊。。
跑步、走路、下樓梯都很女生。籃球當(dāng)足球踢啊……被拋棄復(fù)被愛上,想起「妻子的誘惑」的類似情節(jié)。“三點,最多人死的時刻……”原來是鬼片。日本的很多電影真的要當(dāng)動漫來看,不能以現(xiàn)實的邏輯思考。
妖氣太重
這麼難找的戲怎能不找來看
少女們出演的少年暑假。最后那一吻竟讓我看的沖動了起來。短發(fā)和青澀的面孔,和以前的自己幾乎一致。
好神奇的拍法,完全像看少女漫畫一樣,分鏡、轉(zhuǎn)場、臺詞、選角、造境完全是漫畫,不是“漫改真人電影”,就像漫畫在動,好神奇。還有那種上世紀(jì)少女漫畫一直流行著的歐派少年愛中隱藏的恐怖、黑暗、脆弱,有點像英國哥特愛情小說的氛圍。(片子里演美少男的演員全是女生,這點也很厲害。
一方面,把原作的上學(xué)期間改成暑假,用學(xué)校的規(guī)矩框定了四個少年的社會空間;一方面,原作的19世紀(jì)挪到了1999年,既保留了對黑塞的致敬,還有一個象征意味:想要定格自己的少年不想長大正如現(xiàn)實社會面對未知的21世紀(jì)懼怕前進(jìn),不如在世界末日永恒。純潔美麗的少年愛,結(jié)尾的循環(huán)已經(jīng)是永恒了!
其實這里的性別很模糊 喜歡從頭到尾真相曖昧不明,現(xiàn)實與夢曖昧不明,一切都曖昧不明 不真實,感傷,氣氛好有愛啊啊 以死成全所愛的成長,為了他也為了自己,所以阿悠必須死。當(dāng)?shù)谌齻€阿悠來的時候,大家的心都已經(jīng)補(bǔ)全,一切都已經(jīng)邁向新生。鳥兒打破蛋殼,振翅高飛。這個夏休已然永恒。
是被你傷害,但仍帶血觸撫你……少年(女)、煙花、夕陽都是景致,結(jié)尾循環(huán)上了,是玩兒“不死情迷”嗎?(15歲的深津繪里;還有電影里各種奇特物件兒。
片中少年的角色全部由少女出演.。。。和彥也是??。。?dǎo)演是有病吧
深津繪里黑歷史。CV有高山南,佐佐木望。本片是BL,均由少女反串,大贊~
各花入各眼,無性別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