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動態(tài)的開頭「獨處,但不孤獨」,電影主角的生活是獨處且孤獨,可惜這恰恰是這一代老人的多數(shù)現(xiàn)狀。不是刻板印象,是現(xiàn)實。 由于種種原因,工作多年的我有時間跟在奶奶身邊靜靜生活一小段時間。28歲的目光里,劇中主角還原了身邊89歲奶奶的日常,每天早起雖然一天無意義、三餐極簡只為填飽、笑容皆因聽到兒輩孫輩們的消息或問候,最多走出去跟小姐妹們聊聊天。以三餐衡量的時間特別快,日子就這么靜悄悄地過了。 年輕為了家庭,忙忙碌碌,好似充實但沒自我,等到社會家庭不需要上年紀的勞動力時,卻難以尋回自我了,換個角度也是逼著她們找自己。 只是「找自我」這個每個女性必經(jīng)的業(yè)障,并不是人人都知道,需要喚醒。年輕時,「自我」被世俗羈絆蒙塵掩蓋,年老了,也還是要面對。既然始終都要面對的一個人生活 ,女孩子們就早點經(jīng)歷痛苦的自我蛻變,早點覓得自由,然后有更好的體格和更多的時間,去成為想要成為的自己。
不論想成為什么樣的女性,居家或事業(yè)型,都應(yīng)該有自己,有生活,有自己的步調(diào)。舊時代的新女性是自由戀愛自由婚姻,那么新時代的新女性應(yīng)該自由自在,才是。
他打蟑螂的時候,健壯得像一位相撲選手;他對年輕的自己說,我要獨立生活的時候,帥氣瀟灑得像一個俠客;她在心里唱著“俺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站起來跳舞的時候,那種做真實的自己的時刻,可愛得閃閃發(fā)光自帶舞臺聚光燈效。她不用依靠任何人,也可以過得很好。而選擇獨立,必然會遇見苦澀,常常感到無助,無時無刻不被孤單包裹?!斑@樣活著對嗎?”她問,“你(能這樣好好地活著)真的很了不起!”祖先說。一輩子為親人而活就是對的嗎?一輩子只為自己而活又是錯的嗎?生活的方式哪有什么對錯,能健康且快樂地活著已經(jīng)很艱難,知道自己想怎么過這一生,并且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那是真的很了不起。
奶奶幻想出的三個男人與其說是陪伴者,不如說是自我的化身。當(dāng)奶奶開始幻想,燈光就開始變得溫暖明亮,她內(nèi)心或腦內(nèi)的世界那樣有趣,和現(xiàn)實的陰冷灰暗、孤苦凄涼形成對比。而在外人看來,只是老人家在說些奇怪的話、做些奇怪的動作。導(dǎo)演沖田修一用第一人稱視角,將一位老者的自省拍得如此生動細膩?;蛟S有反婚反育嫌疑,但其實不管選哪條路,走自己真正想走的那條就好。
原諒我使用這么個其實好像不怎么搭的題目,但說實話,我在觀影的時候真的想的是魯迅的《傷逝》,尤其在桃子說出我只是我自己的時候….如果說《傷逝》回應(yīng)的是魯迅的疑問“娜拉出走后怎樣”,桃子回應(yīng)的可能就是“娜拉”老去后怎樣了。
不過她或許是上述唯一成功的一個。從“俺”到“我”又重新接受“俺”,桃子打破了家庭與社會的鐐銬——其實用打破不大好,不如說放開了,總之,她又活成了自己。
我其實挺喜歡這片的超現(xiàn)實片段的,尤其中間演唱會那段兒,唱完兩首歌,說完想說得話,讓紛紛擾擾的人們自個兒爭去吧!我只吃我的魚。
這部片關(guān)于愛情,關(guān)于老去,關(guān)于認識自己,最后,關(guān)于人生。上墳?zāi)嵌温吠τ幸馑迹叩浇K點是墳,也是一生的回憶。最后三個桃子同框,我還以為影片就此結(jié)束,其實只到這我覺得也挺好,還應(yīng)了標題。
不過導(dǎo)演似乎還是想首尾呼應(yīng),再把猛犸寓言圓上。倒也無何不可,就是記起開頭還以為自己在看太空漫游2001。
電影結(jié)束從小西天回學(xué)校,路邊想著吃點東西,進了包子鋪,老板問我,“包子?只有一屜了?!蔽尹c點頭,默默吃著包子,回憶影片中的諸多吃飯場景,會心一笑。
電影里有很多值得定格的片刻,小院里的花,被風(fēng)而晃動的樹,桃子讀書筆記里的畫… 桃子每天早起,床頭總是會放著一本書和端端正正寫著"xxxx讀書筆記"的本子,煎荷包蛋,看新聞,隔幾天就要去醫(yī)院,定時去圖書館…慢下來反而時間流逝得更快了,盡管努力一個人生活,但如果有家人探望還是會有不自覺的欣喜。 遠古時代的生物,三個充滿喜劇趣味的"我",童年的我、青年的我…在回憶與幻想中冒險,其實還是會感受到一點點悲傷,因為這些現(xiàn)實中不可能出現(xiàn)的事物也表示著桃子的阿爾茨海默癥的加重。但在這些奇幻與過去的交錯中,桃子似乎也在慢慢和自己和解,你看,影片快結(jié)尾時,她終于接受了圖書館工作人員向她提出的玩乒乓球的提議。我感覺這位工作人員其實對桃子充滿了好奇與興趣,沒準后面就成為了好朋友呢! 無論如何,桃子一直都在走自己的路?。? 孤獨與自由,或許就是人的一開始和最后結(jié)束的代名詞吧。 很想吐槽第3張圖的祥云,好像大蒜哦??
大部分的人看完影片都在感嘆和害怕自己老了該怎么辦?而我覺得主角只有這個時候才活出了自己。很喜歡裕子奶奶,到了老了她終于獲得了自由,丈夫去世了,孩子也都各自成家了,我看了并不覺得悲慘啊,反而很羨慕奶奶的生活。因為奶奶的生活條件挺好的,一個人住著一個漂亮的大房子,在市區(qū)出行也是方便的,奶奶還會開車,并且自己也有能力買車。奶奶一個人可以做自己愛吃的飯菜,可以幻想出三個陪伴的人一起聊天,可以去圖書館借喜歡的書看,可以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可以在家追劇,也可以寫寫東西,(這部電影就是若竹千佐子奶奶的自傳體改編的。65歲后她才開始寫作并成為了作家。)所以奶奶的一生挺完美的,有過甜美的戀愛,嫁給了自己喜歡的人,生了一兒一女當(dāng)上了主婦,回憶里的生活都挺美好的。到了老了可以一個人安靜的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回憶兒時和年輕時的一些趣事,而且有個小外甥女很可愛也很喜歡她,結(jié)尾的時候就是外甥女來找她,感覺奶奶的生命得到了延續(xù)。奶奶回憶里說自己這一生最驕傲的是拉扯大了兩個孩子。所以大部分的人害怕老,應(yīng)該是怕老了沒錢沒子女也沒有興趣愛好,回憶里也沒有一件值得驕傲的正經(jīng)事吧。
恰逢張楚參加“閃亮的樂隊”綜藝,耳畔回想那句“ 這是一個戀愛的季節(jié) 空氣里都是情侶的味道 孤獨的人是可恥的”。一直覺得張楚與樸樹是一類人,單純,可愛。
65歲的田中裕子演了75歲的獨居老人。每天醒來,起床與否又有什么關(guān)系,因為每天都一樣,醫(yī)院,圖書館,或者呆在家中。醫(yī)生談著身體上的老年病狀,永遠需要觀察,待定。但腰疼是越來越厲害,無法修剪花園里的樹枝,無法鏟雪,需要貼膏藥才能爬山。導(dǎo)演最后把醫(yī)生用原始人來代替,說著生死。認真過著這一生了吧。
少女時代,躲藏在暖爐上被燒傷,映射了成年后,為逃避包辦婚姻而逃到大城市,最終與丈夫偕老??上д煞虻耐蝗蝗ナ溃屧疽詾楠毺氐囊簧?,發(fā)現(xiàn)依然循著固有邏輯生活。面對丈夫的離世,甚至有一些竊喜,可能自己獨自一人,才是過上自己的日子。
兒女雙全,女兒也離得很近。親情,有的是女兒難的來一次,只是為了借錢。時常接到各種向老人推銷的電話,來賣車的銷售都想做干兒子,得到好處。這個年紀已經(jīng)不在意金錢,但也看透了炎涼。
冒著風(fēng)險,獨自走到老公的墳前,與老公和解,雖然沒有彼此陪伴走完,但畢竟是愛了一輩子的人。與奶奶和解,幼時的自己無法理解老的狀態(tài),當(dāng)自己的皮膚也像奶奶一樣松弛,才明白了當(dāng)時奶奶的心態(tài)。三年級外孫女獨自到訪,是女主與世界和解的契機。是的,人,就是這樣一代代傳承,平淡而輝煌。
孤獨的人并不可恥,認真過了自己的人生,最終都將孤獨,與世界微笑告別。
成為新時代女性的孤獨列車外游過寒武紀巨大化奇蝦,跟類人猿醫(yī)生看完病后與猛犸象一道踏雪回家,愛情舞臺唱過離場,人生最閃耀的時刻屬于你不在身邊的自由,袋裝福豆亦能驅(qū)鬼……田中裕子真是可以靚足六七十年,演技成精;看到片尾特別致謝名單,感覺是導(dǎo)演沖田修一專門獻給母親的故事
雖然有東出昌大,但東出演的是已經(jīng)死掉的老公,眾所周知,一個死掉的帥老公是不會有任何缺點的。
看的沖田修一第六部了。細密溫柔帶點兒童趣,還有微微的奇幻小小的黑色。很耐看的一部心靈電影,整整130分鐘,看一個孤獨老人的日常倒沒覺沉悶。65歲的田中裕子居然還是一副少女模樣,蓬松的銀白色短發(fā),仿佛在看自己老去。想想主人公還算幸福吧,還有女兒可以走動小孫女來看望。身體不錯能自己做飯自己開車,每天去圖書館消磨然后去瞧瞧大夫,還能穿戴好裝備帶上便當(dāng)去秋天的林子里走走,我老了能這樣我睡覺都能樂醒。
宇宙和走自己的路這兩點非常喜歡,把獨居老太的腦中思緒具像化,也有一個很歡樂的呈現(xiàn),無奈這個劇本整體上還是看的人疲憊。
太無聊了太無趣了
內(nèi)心獨白三小只有趣
開頭宇宙爆炸地球起源讓大家以為放錯片。半夜看完打車回來,路上跟記者同行聊天,說這部電影就是我們將來的晚年生活了,越想越凄涼T T故事節(jié)奏比較慢,就像對老人一樣需要耐心,女主奶奶有三個喜劇丑角式的“分身”,但內(nèi)里的感情流淌卻很細膩動人、哀婉憂傷。人老了真就只剩回憶與病痛,簡單的烹飪,大把的藥片,醫(yī)院排隊的時間,遠古生物的兒童圖書,見不到的子女,強迫自己跟自己說話預(yù)防老年癡呆,提不起興趣的新愛好,干不動的家務(wù)活,現(xiàn)實、回憶、幻想不斷交織...沖田修一完全克制了煽情,但還是有點淚目。小屋內(nèi)冷暖光下的現(xiàn)實與幻想場面有點舞臺劇的感覺了
這部更慢,淡出水了要。仍然是沖天修一一貫的“散步式”電影,想起了《去見瀑布》,但這部其實真正劇情推動力并不強,基本上圍繞主角的心理活動和生活狀態(tài)打轉(zhuǎn)。雖然使用了一些看起來很幽默的形式,也探討了一些相對現(xiàn)實深刻的議題,比如老年獨居、無緣社會、新女性等等,但是真正有趣的地方并不多,給人的觸動也有限,看起來其實有點疲憊。
田中裕子真好啊,希望她老人家還能多演幾次主角
用輕松的語氣,甚至加了些許喜劇元素,來講了一個孤獨的老人的故事。一種無法避免的未來。
空間場景設(shè)計好妙啊,希望有一天也能做出這樣的東西
有什么比看一部穩(wěn)定發(fā)揮的沖田修一更能治愈9小時越洋飛行的呢
這部電影是絕對的寫實,我們都知道最終的路肯定是一個人走,但你或許會有僥幸或許會有想象甚至?xí)邪才?,但現(xiàn)實是什么?現(xiàn)實是當(dāng)人慢慢老去,孤獨是一種常態(tài),特別是不太愿意主動走出去社交的人,這部分人是絕大多數(shù)人。你的記憶在退化,你的動作變得遲緩,不夠靈敏的你也年輕過,也矯健過,一切看似都那么悲哀,但你知道自己是多么努力的在存活。人生啊,不就是這樣獨自一人在摸索前進不斷適應(yīng)“全新”的自己么。
在很多地方我都以為他會就這樣結(jié)束為什么女主說“我向往自由,婚姻束縛了我的時候”她腦海的里的人會打起來為什么她文“我這樣生活對嗎”獲得肯定以后卻要改變她為什么最后在孫女這里結(jié)束,是得到了傳承和釋懷嗎但是,我獨自生活,我就愛這樣活,我自由又自在
回憶部分劇情的設(shè)計和意象的選擇很出色,遙遠故鄉(xiāng)的遠山,腿上的傷疤源于無人發(fā)現(xiàn)的躲貓貓,幼時和奶奶對皮膚褶皺的對話。切入點找的很好。以及每次從現(xiàn)實向回憶的跳轉(zhuǎn)剪裁都超級自然,也是相當(dāng)花心思了。日復(fù)一日不變的生活細節(jié)刻畫也很寫實。從非常普通的題材出發(fā),拍出了有趣又有點悲傷的對老年生活的深思,這種以老年人為主題題材的電影代表了一種關(guān)注和注視令人欣慰。但是否真的只有一個人才能真正自立獨立呢?無論年齡,一個人面對死亡和一人暮らし的孤獨又如何化解呢?依舊是要靠回憶來溫暖當(dāng)下——不如說是一種「二兎を追う者一兎も得ず」的無解困境。迷失自我與年齡無關(guān),年輕時的迷失如果放任不管,到了老年也一樣會成為心中的刺而痛苦。138分鐘太漫長了,節(jié)奏過分拖沓。不過或許在老年人的世界里,影像流動的速度或許就是這樣緩慢的……
『那時候不會知道未來不會總是按照既有的現(xiàn)實往下走的。喚作“未來”這回事,最珍貴也最麻煩的本質(zhì)。就是他會轉(zhuǎn)彎,而且總是在你沒有預(yù)期的地方突然轉(zhuǎn)彎。你應(yīng)該被那轉(zhuǎn)彎的離心力弄得尖聲驚叫,可是你叫不出來。畢竟,誰有權(quán)利被自己的生命嚇到呢?』楊照在《夢幻的夜班車》里寫的這段話,也是片子里老年日高桃的寫照。丈夫的突然離世,孩子們的疏遠。生命的秋天,突然變成孤身一人的桃。日復(fù)一日的平凡過活,傷心與不甘心交替上演。與另外三個自己對話的橋段心酸卻被包裝的輕松溫馨。重新打開心扉,與他人建立連接。其實人生在哪個階段,都可能落到孤身一人的境地,這個世界上路要自己走,但周邊的幫助與風(fēng)景也是能夠幫助困頓時期的自己,開闊心靈的良藥。
辛丑。影片的譯名跟原名不是完全一致的,《我啊一個人走》,和《我啊走自己的路》還是不一樣的,又因為涉及了影片的主旨,誤導(dǎo)性比較強。其實女主20歲逃婚后,中規(guī)中矩的度過了35年婚姻生活,并沒有什么“走自己的路”,影片說的是她亡夫后,慢慢思索和醒悟的事,“一個人走也很快樂”,“也想一個人走”,“不要因為愛情,放棄了自己的路”。回憶和思索的尾梢,竟然也回歸到了人的起源,大概究極終極奧義,總會把人指向哲學(xué)吧。
房間是劇場 孤獨是陪伴的精靈 如果我承認呢 承認孤獨是我的一部分 那么就能坦誠 比起愛 自由最重要
啥玩意
【海南島電影節(jié)展映】中國首映。最近幾年沖田修一作品都是我的心頭好,這部更讓我感動萬分。既不煽情過火也不也不莫名搞笑,溫暖地催人淚下。故事在現(xiàn)實-幻想、當(dāng)下-過去幾個維度之間交織,講述曾經(jīng)家庭主婦、如今空巢老人桃子的平凡生活、愛情記憶與腦內(nèi)幻想。除了收尾略拖沓,幾乎完美。桃子和丈夫的愛情往事引發(fā)對女性獨立意識的思考;和奶奶的童年記憶勾起對青春已逝的愁緒;和女兒的不和源自對百褶裙的執(zhí)念;詐騙電話、轎車、樹木映射對兒子的思念。而恐龍、猛犸象、原始人、幻想人或許是丈夫去世后孤獨、死亡意象的轉(zhuǎn)化,人類的生老病死在地球史面前顯得無比渺小。一邊看一邊止不住地往下掉眼淚,每一處淚點都直戳我心。老戲骨田中裕子表演舉重若輕,角色仿佛量身打造。你走了,俺終于可以走俺自己的路,但仍會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