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絢麗色彩和場景,3D特效來伴~
這不是一部忠于原著的故事,如果想抱著去看原著的想法大可不必了,顛覆傳統(tǒng),簡單來說就是借用了彼得潘的名字而重新寫的前傳。
場景宏大,色彩鮮艷,有點像舞臺童話劇的感覺,不過這些不影響觀影效果。如果去看一定要刷IMAX,特效做的很棒,彼得?潘與休?杰克曼在海盜船展開戰(zhàn)斗,海盜船飛到云上,在空中來回穿梭,像極了夢里絢爛的魔幻場景,順便提一句,星空的背景在IMAX下顯得真的超級美麗。
說說主角,彼得潘比起03版的少了些成熟魅力多了更堅定和決絕,片子的主旨是彼得潘在尋找母親的過程中中發(fā)現(xiàn)了屬于自己的宿命,按照預言的指示在女戰(zhàn)士虎蓮公主和朋友虎克的幫助下承擔起拯救夢幻島的使命。小孩子長的也很帥氣挺符合人物的,劇組為了找到合適的小演員,聽說也是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找了成千上萬的孩子才最終選中了這個叫米勒的小演員。(對于03版求同存異,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嘛)
這部片子里和原著差異最大的地方是彼得潘和胡克船長和諧共處,還一起共同對付黑胡子海盜,和原著里的勢不兩立完全不同。這么好的開端,很好奇兩人在以后是如何反目成仇的,如何胡克斷了手臂,最后影片沒有解釋留下了懸念,估計還會再拍第二部。
黑胡子海盜是后加進去的人物,如果我不是提前知道了他是休杰克曼,根本就認不出來。 美人魚好漂亮,看的時候真的驚艷到了。公主戰(zhàn)士也不錯,妝容花哨了一些。
總的來說片子造型場景特效服裝都很給力,很多地方簡直可以用絢麗繽紛來形容,娛樂性少了一些。有人說衣服太花哨,觀看時候有些地方邏輯上有硬傷,可這不是給小孩子看的嘛,導演都說是拍給自己三歲的兒子看的,咱們何必那么較真呢,其實每一個長大的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小孩,誰都是從童年時代走過的,每個人對童年時代或多或少的抱著一絲眷戀,都是可以理解的。即使現(xiàn)在的我們不再相信“永遠幸福快樂的生活下去”可這些年好萊塢也沒斷過各種童話變成真人版的翻拍,說明對這種翻拍買賬的人還是不少,所以我們還包容一點吧。
如果整片黑糊糊場景動不動來一片電閃雷鳴,估計大伙都不用看電影了,在電影院哄那些被嚇哭的孩子吧??催@種兒童片,不就要的是輕松和愉悅嘛(?? . ??)
PS:《彼得潘》相關的前世今生
蘇格蘭小說家詹姆斯-馬修-巴利在1911年正式出版發(fā)行《彼得潘與溫蒂》
1953年迪士尼第一次拍攝了動畫電影《彼得潘》
1991年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導演 羅賓-威廉姆斯主演了成人版《虎克船長》
2003年英美合拍第一部兒童真人版《小飛俠彼得潘》,約翰尼-德普和凱特-溫斯萊特還以作者生平為藍本譜寫了《尋找夢幻島》
2 ) 平庸的夢幻
文/夢里詩書
電影絕佳的視覺效果為《小飛俠:幻夢啟航》裝點上了一層唯美夢幻的基色,但于此之中,這部實為《小飛俠》前傳的《夢幻啟航》卻并沒能帶來多么為人驚艷的童話故事,相反脫離了原著模版的再創(chuàng)新,生硬無趣的幼稚是那夢幻下難耐的平庸。
作為一部童話電影,《夢幻啟航》在視覺特效上是為人中肯的,宏大的特效場景,那天空中翱翔的飛天巨船,絢麗奪人的夢幻島,都是電影不可多得的驚鴻之筆,人物角色上維多利亞風情濃厚的精美服裝更是為人映像深刻,電影完美的渲染出了一個唯美絢麗的童話世界,這是一部在硬件上無可挑剔的作品,但硬件上的大成卻敗予了劇情的難堪,缺乏趣味性的角色,老套生硬的故事,本源于經(jīng)典且又可不受禁錮的《小飛俠》前傳藍本,電影卻在內(nèi)容上并沒有營造如觀感視覺般卓然不凡的體驗,劇情組織的空洞蒼白,使支撐觀眾興奮點的僅只殘存于了特效。
童趣與成長的締結(jié),例如《沉睡魔咒》、《灰姑娘》.《魔境仙蹤》等作品的新式成人童話、是近年來好萊塢各方大佬營造全年齡段,走出低幼局的通用手法,這種既有著對生活美好的寄予又為人重拾童心的作品,更是成功的,所以再對比《夢幻啟航》,電影仍還只是停留在了為一個童話寫前傳的層級上,用一個耳熟能詳?shù)摹缎★w俠》,不加思索的玩著一個老套大戰(zhàn)反派的冒險故事,依舊只是循規(guī)蹈矩的尊崇最為平凡的兒童模版,題材新意的缺失,且趣味性的匱乏,使一段本自夢幻的奇妙之旅,變的索然無味。
特效的進步不可能頂替電影內(nèi)在的縱深,那天馬行空的趣味才是如此般童話電影最為永恒的命題,一個屬于孩子夢幻的演繹永遠不該是如此平庸的。
3 ) 看點全在預告片里了
又一次被預告片騙進了影院。預告片真心剪輯得不錯,配樂也很得當,于是望眼欲穿等了大半年(原本說是2015 summer結(jié)果跳票到10月也就算了)
早就知道劇情大改,除了人名以外跟彼得潘原作關系不大,但編故事咱能編得有點新意不?"the chosen one"的老梗,主角踩著炮灰成長, 帶領少數(shù)民族抗擊外來侵略保護自然資源。反派明明有各種機會干掉主角團,但強行死于話多。最后小正太居然是出于對胡克船長的愛而徹底解鎖的飛翔技能,也是醉了。
中間的插曲和片尾還算可以一聽,除此以外實在沒有必要浪費銀子進電影院。
4 ) 爆米花都欠奉的無邏輯特效片
兩小時的生命浪費掉了,又是一部沒有邏輯劇情全靠扯的片子~
首先要聲明,這和我們從小接觸的彼得潘的故事完全是兩碼事哈,作為新構(gòu)建的前傳,本來是抱著找驚喜的心情來看,結(jié)果感覺受到了森森的傷害~
其實這片子的陣容還真是蠻喜歡的,有大名鼎鼎的狼叔,有新晉的戛納影后魯妮瑪拉,小男主的媽媽是賤女孩和悲慘世界里的阿曼達,顏值蹭蹭的高啊~導演手握《贖罪》《傲慢與偏見》《安娜卡列尼娜》這樣英倫氣息濃厚的佳片,怎么成片感覺這么于正呢!?。?br>
夢幻島上極度飽和喧鬧的色彩,其實平心而論兒童片嘛,這色彩并不難看,但是沒劇情沒邏輯沒有立體人物只有這種色彩。。。只能說導演的審美跳脫的好厲害~
我真是不明白要顏有顏,要演技有演技,要名氣有名氣還不缺錢的狼叔為什么會接這么個角色,反派嘛,多容易出彩呀~君不見后媽聯(lián)盟的茱莉、凱特不是都把嬌嫩的小公舉壓得死死的~狼叔這個。。。除了猥瑣沒啥好說了~
片子中唯一的小驚喜魯妮瑪拉~平心而論,盡管造型夸張到搞笑,魯尼還真是hold住了,她真的比她姐姐好看啊啊啊!可惜虎蓮公主的人設也是平得不能再平,基本上只是推動劇情的串場作用~真的好想問問這位影后,演這種除了臉還是臉的角色。。。你咋想的~
當然片子也不是毫無優(yōu)點,至少特效做得算是今年3D大片中的翹楚,而且整體亮度很好,細節(jié)豐富,動作戲也比較多~屬于視覺上看得很舒服的那一款。片頭海盜偷孩子的段落特別有植物大戰(zhàn)僵尸里屋頂那關的感覺~
我睡了十來分鐘的樣子,作為一部毫無燃點毫無爆點毫無高潮的片子,堅持這么久真的已經(jīng)是極限了~
5 ) [誤讀]死亡是一場偉大的冒險——在瀕死夢境中學會飛行
1. 死亡,夢境和飛行:
這篇影評先從彼得潘的死亡隱喻講起——
一直以來彼得潘被認為成一個不愿意長大的孩子的故事,象征著永不消失的童年。然而這個故事卻總有著悲劇的底色。在書中的第一句寫道,“所有的孩子都會長大,除了一個人”。最后溫蒂與迷失男孩們離開了永無島,而彼得潘則永遠留在童年,故事的結(jié)局象征著這個愿望的不現(xiàn)實性。另一種較為普遍的說法是JM巴里的兄弟David的死亡給他造成了巨大的影響,他于是創(chuàng)造了彼得潘這個童話人物紀念他并以此讓他永遠停留在童年。彼得潘與死亡的關聯(lián)在原作中亦有體現(xiàn),第一章中:“關于彼得·潘,有許多離奇的傳說。比如說孩子們死了以后,他總是陪他們走向陰間,免得他們害怕?!? 而彼得有一天飛回原本在英國的家,卻發(fā)現(xiàn)他的爸媽已經(jīng)將窗戶深鎖,而原本屬于他的床上出現(xiàn)了另一個小孩。
電影中的死亡隱喻仍然存在——
在孤兒院里被偷走孩子暗示著死亡。開始只是有一兩個孩子消失,修女們告訴潘他們其實是被父母接走了。明面的故事告訴觀眾他們其實是被修女賣給了海盜??墒切夼疄槭裁粗爸毁u一兩個,后來卻突然把孩子們?nèi)抠u掉?為什么孩子全部消失的孤兒院在故事結(jié)尾還能正常運營?為什么在故事結(jié)尾孩子們仿佛都回來了仿佛一切都不曾發(fā)生?為什么故事發(fā)生背景偏偏改成了二戰(zhàn),甚至孩子們被偷走的時候偏偏是倫敦大轟炸?
因為這是個死亡的故事。
而在孩子們的眼睛里,死亡是陌生的。孤兒院中一兩個孩子消失可以是被父母接走,甚至可以是被賣給了海盜。事實是,他們在孤兒院中病死了,是再尋常不過的死亡。而大人們只是告訴其他人:“他們被父母接走了?!? 而后來在倫敦大轟炸中一個炸彈下來炸掉了孤兒院,所有的孩子都死了。
“永無島是一個夢境,你永遠不能從中醒來(Neverland is a dream, from which you never wake)”。之后的故事全部都是彼得潘的死亡幻覺。海盜的降臨意味著死亡。
這個隱喻在黑胡子一開始與潘的對話中被抬到了明面上:
“永無島是一個夢境,你永遠不能從中醒來 (Neverland is a dream, from which you never wake)。你有沒有過一種感覺,仿佛在做一場噩夢,像漂浮在舒適安靜黑暗的深海,而你越沉越深。那是死亡?!?(只看一遍電影記不住臺詞了但大概意思是這樣)
永無島上的死亡是夢幻并古怪的,海盜們開槍是有如color run一般色彩繽紛的炮彈,人的面孔在彩色的煙霧里消散,我們卻永遠看不到他們死去的樣子。黑胡子的入場“wakey wakey”與修女叫孩子們起床的臺詞一致,這是現(xiàn)實的記憶在夢境的世界里的回音。夢境是現(xiàn)實的重構(gòu),也許虛構(gòu)世界中彼得的仙子王子的人設和尋找母親的執(zhí)念正是來源于現(xiàn)實中對母親的思念。他潛意識中深信著他母親告訴他“你是特別的”,他尋找他的母親,卻在潛意識里明白他母親早已死去。
夢是充滿想象力的又是荒誕不經(jīng)的,超越常理超越常識。整個永無島(夢幻島)的風格是十分夢幻的,在天空中飛著的海盜船,彩虹色的印第安部落,有著五彩羽毛和恐怖怪臉的大鳥……我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的場景設計不僅僅是瑰麗,也足夠詭譎。
從現(xiàn)實世界到虛幻世界的過渡非常帶感。一開始的氛圍是現(xiàn)實的,二戰(zhàn)時期陰冷蒼白的孤兒院,而海盜船的出現(xiàn)是倫敦大轟炸這個現(xiàn)實世界的唯一異常點。然后這個奇點逐漸在現(xiàn)實中擴散開來,看它乘風破浪勇往直前躲過了槍林彈雨,在飛機的追蹤下開始飛升,甩掉了一直追在身后的戰(zhàn)斗機越過對流層到了平流層……這個時候你的思維還陷在現(xiàn)實里,想著尼瑪這該凍死了吧不凍死也該缺氧了吧也許說不定是跟tardis一樣有什么生命維持系統(tǒng)設定……然后你看到海盜船繼續(xù)飛升,地球引力開始失效,潘飛了起來。潘身上引力的消失與坐在船中的人對比正是現(xiàn)實與虛幻的交織。
然后潘飛著飛著,觸摸到了土星的光環(huán),這一瞬間的掌控感意味著幻想世界的降臨。你意識到他們已經(jīng)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觀。
在一瞬的恍然中船開始飛速降落,降落到一片海,這海是漂浮在天空里的水滴,水滴中有魚在游(這個場景我瞬間穿越到doctor who某個Chrismas special)。他們穿過一段隧道,盡頭有光的隧道是標準的瀕死幻覺,象征著羊水,子宮和重生。然后恍惚之間他們聽到了歌聲,結(jié)果……特么是smells like teen spirit。我在電影院簡直拍案叫絕。貫徹山谷的歌聲,人群揮舞著拳頭以標準的搖滾演唱會姿態(tài)躁動著。然后黑胡子唱著歌出場了!??!他穿著維多利亞風格的浮夸服裝,畫著煙熏妝,帶著單耳耳環(huán),上身穿著鎧甲下身穿著巨貴婦無比的黑色哥特蘿莉蓬蓬裙,還有那風騷的紅腿襪,低沉的聲音又屌又慵懶地唱出:
“And I forget just why I taste
Oh yeah, I guess it makes me smile
I found it hard; it's hard to find
Oh well, whatever, never mind……”
這絕對是這個世界上最詭異最美好最特么碉堡的反派出場!搖滾音樂會莎士比亞哥特混搭風smells like teen spirit……
……恩我需要平靜一下心情……
整個海盜灣被形容為“噩夢”,虛幻世界并沒有以一種香甜的溫柔鄉(xiāng)的姿態(tài)接納潘,這在瀕死的驚恐之中并不難理解。墜落是一種非常非常常見的夢,也是我們從夢中醒來通常途徑。而正因為永無島是一場無法醒來的瀕死之夢,潘墜落的時候,他漂浮了起來。
夢是這樣一種東西,它總能體現(xiàn)你的潛意識。 比如如果你在奔跑后面有人追你,你在夢里無比緊張覺得你要被追上了,你一邊告訴著自己快跑我日不要被追上,但只要你潛意識里有一點點意識覺得自己會被追上,那你就絕對會被追上。但如果你相信旁邊有一道門,或者追趕者突然想去開一罐沙丁魚,那夢境就會如你所愿。相信正是控制夢境的要素。
飛翔是彼得潘之所以為彼得潘的重要特質(zhì)。原作中彼得潘能夠飛翔的關鍵在于“相信”?!跋嘈拧钡牧α?,成就了飛翔,成就了仙子,成就了夢幻島。原作故事中彼得潘以為自己是鳥,于是會飛,而當有人對他說其實你丫不是鳥他就不會飛了……直到他再次相信自己會飛。仙子也是同一個邏輯,仙子的存在依賴于孩子的“相信(I do believe in fairies, I do, I do.)”。這個故事也正是彼得從進入瀕死夢境到成為夢境的掌控者的過程。彼得開始說“我不相信睡前童話 (I don't believe in bedtime stories)”,到后來在彼得潘的canon中跑到溫蒂家聽睡前童話的強烈對比,表現(xiàn)了彼得對于“虛構(gòu)世界”的態(tài)度改變。
在原作中,“The difference between him and the other boys at such a time was that they knew it was make-believe; while to him make-believe and true were exactly the same thing. This sometimes troubled them, as when they had to make-believe that they had had their dinners.” 對于其他人,真實是真實,夢境是夢境,相信仙子是真的與對于彼得潘來說,相信即真實。在這里“虛構(gòu)世界”與“真實”的界限已然消失。而掌控虛構(gòu)世界的關鍵在于“相信”。
所以彼得潘才能夠飛行。在故事的結(jié)尾,彼得潘成為真正掌控了我們所謂的“夢境”,同時也是他的“真實”的人。
——真實和虛幻的界限到底在哪里呢?死亡是終結(jié)嗎?夢真的是虛幻的嗎?為什么身為成人的你潛意識里總覺得仙子不存在呢?圣誕老人不存在嗎?童話不存在嗎?彼得潘不存在嗎?
這是幻夢的起航,一切魔法和夢境的源頭,潘與仙子的國度,虛幻正是真實本身(make-believe and true were exactly the same thing). 當潘來到你的窗外咚咚咚地敲你的窗,你要跟他走嗎?
2. 彼得潘,黑胡子,虎克船長
其實在我的理解中黑胡子是一個精神不愿意長大肉體卻無可避免的老去的人。為什么黑胡子只要孩子來挖礦?論工作難道不是成人效率更高?為什么彼得潘只邀請孩子來到永無島?彼得潘對于我來說是一個有點可怕的故事,象征著失去的童年。一個不愿意長大的人,他在內(nèi)心中構(gòu)建了一個完美的理想,你想可以在這個理想中永遠生活下去,但永遠又是多遠呢?在原版彼得潘的故事中其他所有的孩子最后都變成了大人離開了永無島,只有彼得潘一個人永遠地拒絕長大。黑胡子是沉溺于完美理想最后卻失敗了的人,他不愿意老去,只能用開采精靈粉的方式讓自己年輕。在這個堅持中他將美夢變成了噩夢,將永無島變成了開采精靈的金礦?!覠o可避免地覺得黑胡子隱喻這彼得潘的一種很遠很遠很遠很遠以后的可能未來。所以他見到彼得潘時對他的感情是非常復雜的。所以他才會對他說“永無島是你永遠無法醒來的夢”。
虎克船長象征著一種成年人心態(tài),他雖然在永無島長大卻不相信童話,思維完全是個成年人。他一直想回到原本的世界。這點與潘根本上的差異大概預示著他們最后分道揚鑣。
3.
好了誤讀到這里結(jié)束我開始正經(jīng)評論+吐槽一下……
場景設計音樂造型畫面我給100分!我熱愛會飛的海盜船(雖然讓我想到星塵);熱愛天空中漂浮的巨大水滴,鳥群在天空里飛到水滴里就是魚群(雖然讓我想到Doctor Who);熱愛海盜聚集在一起開搖滾音樂會;熱愛天空里的海盜港口和纜車;熱愛五顏六色的原住民部落;熱愛原住民的叢林和云海。
熱愛魯尼馬拉啊她好美我愛她。
熱愛黑胡子這種又裝腔作勢又名媛又drama queen的反派。我已變成Hugh Jackman的粉……以及黑胡子的故事開始非常有趣,Hugh Jackman的表演又給予了黑胡子這個人非常豐富的層次感。然而收線收得我非常、極為、不爽。這人想要殺掉所有精靈的納粹心態(tài)最后被歸結(jié)為想要延年益壽和妹子跟精靈王子跑了所以挺恨他們的(你特么自己圈養(yǎng)也行???)。沒時間了的焦慮被歸結(jié)為沒精靈粉就會死……對潘的復雜情緒大概可以被解釋為面對妹子的兒子的糾結(jié)……
屎一樣的劇情線我給0分:
孤兒院院長藏零食賣小孩線(這啥?霧都孤兒嗎?);Tiger Lily和虎克船長的眉目傳情線(講真你們完全不來電還是別努力了);被選中的孩子從不想拒絕命運到面對命運線(被選中的孩子梗真的好老老老老老啊你以為你哈里波波嗎……);整個精靈的設定(精靈前期全程掉線后期能力全程開掛,你丫這么牛逼早干啥去了)……
總而言之咦好像這些就是全部主線了……
其實整個故事到潘被部落酋長發(fā)現(xiàn)他是被選中的孩子為止我都很喜歡,這個被選中的孩子線真正展開開始整個故事就開始陷入令人無法忍受的陳詞濫調(diào)和打打殺殺……
但那又怎樣啊!就是這么膚淺地熱愛eye candy! 我爽┐( ̄▽ ̄)┌
6 ) 這不是小飛俠
有關《小飛俠:幻夢啟航》這個電影,很早以前就知道在拍攝了,根本不期待10月23日看了電影。我知道會很失望的,去影院看不過是為了證實一下自己的失望,但沒想到失望至此,甚至憤怒。我知道肯定會改得面目全非,弄得情節(jié)離奇緊張刺激,符合電影的特點,但失去精髓。雖然已經(jīng)想到這一點了,但沒想到竟然那么離譜,面目全非。
電影完全背離了原著的宗旨。改變了小飛俠的理想和追求。我一邊看一邊惱火,中途很想一怒之下離去,但還是等到了最后。因為一些畫面還不錯就繼續(xù)看了,還有小飛俠演員確實很漂亮可愛。更重要的是因為我畢竟并不是想去驗證自己的失望,我心中一直期待的情景還沒出現(xiàn),因此一直忍耐了下來。我會為了一點點的快樂,付出很大的代價,但這一次直到最后我等待的情景始終都沒有出現(xiàn)。
改編完全誤解了作者的意思。小演員漂亮可愛,可他演的不是彼得?潘。電影里面那些使命都不是小飛俠的,小飛俠才不會去做那樣的事。里面的的美人魚很迷人,可是原著里面沒有美人魚。電影給了小飛俠一個那么具體的來歷,是一個精靈王國的王子,肩負著拯救王國的使命。一直以來支支撐著他的信念是他對媽媽的愛和思念,他一定要找到媽媽。為了找到媽媽答應去那個部落,拯救他們的命運。小飛俠變英雄,這是一個勵志片。
最后我從生氣看到傷心,因為里面完全沒有溫蒂。我是為了看到他們相遇,看小飛俠帶著她飛行才去影院,才在已經(jīng)很討厭的時候都沒有離開,忍耐了那么久直到最后的,可是電影里面竟然沒有她,完全沒有。小說已經(jīng)讓我特別傷心了,這個電影又讓我非常憤怒。小飛俠可以沒有溫蒂,但是溫蒂不可以沒有小飛俠。看到結(jié)尾覺得有沒有溫蒂都沒關系了,但是電影里不可以沒有小飛俠,這個小英雄根本就不是他。
后來得知電影并不是改編自《彼得?潘》,而是借用了這個故事,給了小飛俠一個前傳。那也不行,既然是小飛俠前傳,就不能胡亂改編,把小飛俠弄得面目全非。改編可以改動故事情節(jié),但別改變?nèi)宋镄愿瘛<词骨楣?jié)上有改動,也應該是為了表現(xiàn)人物性格而改動的。某方面?zhèn)戎乜鋸堃幌乱部梢?,但最好別重新塑造人物形象,把一個人變成另一個人,還要盜用人家的名字。
小飛俠不需要前傳,即使有他也根本就不可能有那種前傳。他就不應該有那樣的來頭,即使是一個王子也不稀罕。小飛俠是不管來歷,也不會找媽媽的,他根本不在乎那些,更不要什么王國,也不會去拯救什么,絕不會加入什么組織,也不會為了臣民留在一個地方享受所謂的幸福生活。這樣胡扯,根本不懂得小飛俠是怎樣的人。很多人根本就沒有看過原著,不知道小飛俠的存在,看慣了超人蜘蛛俠之類拯救世界的英雄,大概會覺得這個電影還不錯吧??催^原著的,并且知道小飛俠的想法的人,一定會覺得這是褻瀆。
我知道電影為了票房會把重點放在大戰(zhàn)海盜那方面,卻沒想到會這樣亂改。媽媽們可以帶小孩去看電影《小飛俠》,這是拍給小孩子看的。也可以滿足一下一些人的英雄情結(jié)。作為一個商業(yè)片,電影情節(jié)還是比較吸引人的。場面宏大,有些畫面可以用上常用的那個形容詞——美輪美奐來形容。月光,星空,飛船,精靈世界都挺誘人的。吸引眼球,但傷了我的心。
在除中國之外的世界總票房已經(jīng)說明問題,7500萬。制作費1.5億美元,票房加起來還不到制作費一半。打算煽情,討好媽媽們,結(jié)果西方媽媽不買這一套,慘敗。在日本還獲得差評,10分制給它4.5分。日本人還是有夢想的,他們都是動漫滋養(yǎng)大的人吧。原著中的小飛俠在很多人看來那么不上進,不符合現(xiàn)實勵志的要求,中國媽媽們會不喜歡。改成現(xiàn)在這樣子多好,多勵志,多有理想,還是王子,拯救了他們的王國,繼承了王位,和他的臣民們幸福地生活下去,因為那是他的王國,那才是他的家園。虧他們想得出來這么離譜的事。電影編劇Jason Fuchs 是86年出生的,這就是他們這一代人所謂的追求和夢想,符合他們的人生觀。
《彼得?潘》我買了大概十幾年了,一直都沒看。后來有一次看到一篇書評,被里面的一些話吸引,才找出那本書讀了。今天再次回想小飛俠的故事,覺得除了小美人魚以外,我最喜歡的童話故事人物是小飛俠。一直以來我喜歡的王子公主的童話是《海的女兒》,那也不是“從此,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的生活”的故事。我喜歡小美人魚,也不是因為人們所說的成全和什么犧牲精神所謂的美德,去它的美德吧。愛情根本就不需要成全王爾德說:“所有藝術都是不道德的。因為為感動而感動是藝術的目的,而為行動而感動則是生命的目的?!蔽铱吹降闹挥忻?,被美而感動?;髋菽男∶廊唆~在云端看到心愛的王子的歡笑,也發(fā)出了動人的笑聲。
“在孩子們當中,溫蒂是個有趣的角色。她與彼得?潘之間,似乎存在著一種若隱若現(xiàn)而又難分難舍的感情。我想,這是愛情吧。這是朦朧的、純真的愛情?!毙★w俠的記憶很短,他總是隨時遺忘。當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或者你有一會不出現(xiàn)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就會忘記你。但他對溫蒂說:“一旦發(fā)現(xiàn)我不記得你了,你只要不停地對我說我是溫蒂,我是溫蒂,我就會想起來了。”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好傷感,你可以終于忘記,但怎么可以隨時忘記呢?可是現(xiàn)在很喜歡這樣的小飛俠,愛是心靈的呼應,不需要時刻記得,但始終會記得,只要呼喚,就會想起。
“這些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境,反映了一些人遁世絕俗的心愿,抒發(fā)了他們對現(xiàn)實世界的絕望之情。其中,永無鄉(xiāng)是極致。這個地方不但可以逃避現(xiàn)實,還可以逃避自己,逃避作為成年人的自己?!薄鞍屠飳⒘鶜q之前的童年生活完全理想化,最后化作一個神秘而動人的符號——永無鄉(xiāng)。每當在現(xiàn)實生活遭受挫折、遇到障礙,巴里都會逃到這個隱藏在心靈深處的仙境。”那篇書評里面這樣說。曾經(jīng)總是被人責備我總是逃避現(xiàn)實,讓我覺得有點心虛。有后有一天有人給我說,現(xiàn)實這么丑陋,為什么不可以逃避,逃避到更加美好的世界沒有什么錯。第一次被人認同,那種喜悅難以形容。
也曾經(jīng)總是被人嘲笑太幼稚了,也因此很心虛,后來有一天終于當做一種贊美暗自竊喜,即使別人仍然在嘲笑我的幼稚。因為被他們認為的幼稚,其實是我非常難得的一些品質(zhì),大多數(shù)人都失去了,或者從來沒有具備過的那樣美好的東西。他們所謂的成熟,只不過是放棄自我,隨波逐流,去獲得世俗的成功和享受,很實際的所謂幸福。而我擁有的是單純美好的心靈,還有深刻不俗的對事物的認識和見解。電影中有一個人說他經(jīng)常會騙人,這就是長大,是成長。他們所說的那種成熟,在我來說是一種墮落。因此,別人的嘲笑對我來說是一種贊美。王爾德說:當人們贊同我的時候,我總是覺得我很可能錯了。
人和人真是很不一樣,大部分人拼命追求現(xiàn)實中那些所謂成功的東西,名利,地位,金錢,拼命享受,才有存在感。有些人卻要在精神的領域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在一個別人看來不現(xiàn)實的,甚至不該存在的世界,才能找到靈魂故鄉(xiāng)。如果能在樸素中找到靜態(tài)快樂,那就足矣,管它世界如何瘋狂。
我是那么喜歡小飛俠,可是這個電影卻那樣胡說八道,既然要讓小飛俠面目全非,那就不要借用他的名字好了,為什么要用小飛俠來拉票房,簡直就是褻瀆??吹阶詈螅乙膊幌M麥氐僭谶@樣的故事中出現(xiàn),因為那根本就不是溫蒂心中的小飛俠,她才不要那樣的相見。他們只能在屬于他們自己的世界里相見,隨時都可以,超越時空的束縛。
這個電影里只有兩句話讓我記憶深刻。第一句是彼得?潘的媽媽給他的信中說:“你與眾不同,超乎你的想象?!钡诙涫悄莻€部落的公主給他說:“如果你不是他們要找的人,那你就是你自己,這就足夠了。”我覺得這才是小飛俠,除此以外的都不是他。我寫這篇文章,也不是給這個電影寫的影評,而是因為思念著我心中深愛的小飛俠。
特效還行,劇情無聊得很。除金剛狼以外的所有演員都是丟進人堆就找不著的大眾臉,公主還沒有美人魚長得好看。
片尾海盜船飛到空中 Jolly Roger的名字打出來眼淚都掉出來了雖然評分很低 (有趣的是兩個國家對這部的評價完全不同)但是Peter Pan不就是這個一個充滿勇氣有愛心偶爾會有些小淘氣的小孩子嗎 keep the childlike innocence然后去看這部片子一定會被感動到
蠻好看的,3D特效棒!小男孩光是沒斑就贏了,魯尼瑪拉真討好感。以及,造型師猛借鑒中國元素的感覺?!可以去電影院看看。
畫面看沒得說了超贊!amanda的戲份好少Q(mào)wQ
所以導演你還打算告訴我們?yōu)樯禜ook放棄了攪基小弟和龍紋身妹子自己偷偷跑去黑化還掉了一只手嗎?
前傳性質(zhì)的故事,實質(zhì)上可以說是把女主替換成小飛俠主視角的一次夢幻島冒險翻版,原版中的種種元素都有所體現(xiàn),效果表現(xiàn)得十分絢爛。拉上日后的大反派做為前傳中的隊友,冤家間曾幾何時也當過好基友,各種合作愉快,真是美妙的展開。
我永遠的小飛俠?。∨錁犯杏X特別熟悉,看的還挺開心的。還記得當年看完小飛俠后好想去夢幻島,在那里永遠不用長大。
感覺略失望,因為給的我感覺并不像全年齡段都可以看的很投入的片子。主要的缺點還是在于劇情,低齡且邏輯缺失,沒有那種順理成章的自然感,也并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創(chuàng)意和突破,總體比較平庸。不過畫面和特效很不錯
都叫Peter,都是父母雙亡,都會飛,這哪兒是小飛俠,明明是蜘蛛俠!
失望。甚至連視覺都沒有預想的出彩,或是奇觀。一部在情節(jié)上非常套路的兒童片。基本沒什么亮點,另外,音樂為什么連Nirvana都有,也是夠混搭的。
為我美人魚Cara打八百顆星。
媽呀小飛俠怎么和鉤子船長相親相愛了,這樣改合適嗎?“贖罪”導演拍的這版Pan完全不走心,錢估計全砸特效上了。魯妮·瑪拉妹子是真心美~
華麗的夢境,情節(jié)及主演較弱。歐美電影工業(yè)化下的兒童電影產(chǎn)物。
并沒有感覺中的好,略失望,劇情有點無聊,畫面還是不錯的
看在導演,妮妮和五百元特效業(yè)界良心的份上,幼稚的故事也值得買票進場觀看,迷妹亂入。@2015.10.23
覺得很有意思
抱歉我只能給三星,杰克曼大叔,咱不演金剛狼的話也再多演幾部悲慘世界那樣的好嘛,這樣的兒童片我愛不起你了
近來難得有立體效果的3d,公主好漂亮,bgm好聽,故事太弱了,如果幾個精靈就可以解決黑胡子,瑪麗還能犧牲太沒說服力了啊
如果你也有一顆童心,場景特效太美!最大的硬傷是大boss竟然那么容易就被干掉了,那請問彼得潘的爹媽之前是在干嘛。。。
不敢相信出自喬·懷特之手,喬·懷特招牌的大膽創(chuàng)造力讓影片部分視覺還是值得稱贊的,比如海盜船在星空飛來飛去,原住民死去時五彩粉塵,海底的美人魚....但還是乖乖翻拍文學名著吧,那才是你的主戰(zhàn)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