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其實是有想法的電影
女主事業(yè)上的自我掙扎與突破是關(guān)鍵主題。但前頭穿插了很多別的,比如傳統(tǒng)手工業(yè)的過程,服裝上寄托的懷舊與戀物情懷,生活的抉擇與頓挫(男主),甚至生老病死燈明燈滅的感嘆。
一個小鎮(zhèn),可以有美如畫的庭院,夢幻至極的晚會,高級的私定和消費得起這種私定的人群。要說看著一點裝逼的感覺都沒有那是假的。尤其第二次晚會拍得拖沓又造作。其實這些都可以忍,沒人規(guī)定得嚴格的現(xiàn)實主義。不過在節(jié)奏和各元素協(xié)調(diào)上這個片子一度有點混亂。基本是靠中谷美紀棒呆的氣質(zhì)和有戲的眼神,以及對一絲不茍的匠人工藝的細膩呈現(xiàn),才拖住了我好幾次準備按快進的手~~
雖然它遠不完美,但卻又在很多地方觸動我——往往讓你想說點兒什么的電影都是這類。經(jīng)典則總是讓人無言以對——這片子那種顧此失彼說故事的手法,對我這類活得不上不下面臨無窮分岔路的人來說,有神奇的誤打誤撞效果,或者說秘密的共鳴。而因為已漸漸年長,也輕易就能懂得里面比比皆是的人世滄桑感。
“我做衣服是為了活在夢幻里,做出這么有生活氣息的事情簡直不能忍。”——這句話當時就擊中了我。盡管之前久未敢邁出最后決定性的一步,但能如此這般的女主在我看來已異常幸福。
說點兒別的。曾經(jīng)我并不共鳴這類霓虹電影的表達。代入角色來說,我既不戀物,也打造不出如此細膩整齊的生活,代入創(chuàng)作者,我毫無這類電影別致甚至逼仄的思維角度,且在發(fā)掘題材方面總是心急如焚一無所獲~嗯,我僅僅有一種細膩的感受力而已。卻無法依托付諸他人他物,甚至無法訴說自己。
現(xiàn)在的我也許稍微變了一點點,比如因為養(yǎng)了很多植物,些許懂得了物件與人之間奇特的情誼。開始著迷別人二十歲就顧及的生活的細節(jié),接受了活著本身也是一種藝術(shù)。意識到自己從未仔細思考過生活本身,所以我僅有激情而毫無傳送激情的途徑。奔跑在自己構(gòu)筑的體系里,其實對各種“如何活””怎樣活”以及和現(xiàn)實世界掛鉤的一切論題都惘然依舊。
所以現(xiàn)在我反而變得很需要類似電影。即便它們對很多人來說緩慢到難以忍受。但我恰恰需要它的細膩、糾結(jié)、較真來幫我安靜,幫我揉散本來的自我,將鐵板一塊的認知梳成千絲萬縷。如此我便可慢慢均衡,富于層次……類似接受了一種矯枉過正的治療。
我的意思是:如果你和我有異曲同工的問題……可以選擇看看這部電影。
2 ) 隨便看看隨便評評
作為一個縫紉手工藝愛好者,看到這部影片的名字就吸引了我,看到中谷女神和片桐阿姨更是引起了我看此片的興趣。
影片一開始出現(xiàn)一排剪刀我就開始飆淚了,影片中出現(xiàn)了很多器械本來的聲音,剪刀、針線、縫紉機、鐘表、人物動作時衣物摩擦的聲音,似乎是導演故意放大的,這樣的聲音漾起我內(nèi)心深處一種旁人難懂的共鳴?!敖橙伺c其器情同手足。”那時那刻我的心中如是道,針、線、剪刀、祖母的夢想、與流逝的時間。一件一件由祖母記下由女主來完滿的作品,每一樣都能夠讓人覺得感動。這樣的電影我很喜歡。
不提演技,女主角作為一個裁縫的動作過于造作,我不知道是影片故意這樣處理還是功課沒有做足。如果能夠看到真正的裁片和正確的打板手勢那就最好不過了。當然,中谷女神的眼睛還是非常有戲的。相比之下,三浦弟弟就要好好磨練了。
至于影片立意,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度,就像坐在我后排的大媽表示“這電影一定放得有問題,這些人的頭都被切掉了”,而我的理解是導演故意為之,把鏡頭的重心放在了脖子之下,用衣服來識人來貼合祖母“想做出可以讓人穿一輩子的衣服”的主題。
觀影中我的腦海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現(xiàn)了不知道在哪個雞湯里看過的老爺爺?shù)脑挕拔覀兡谴?,東西壞了不能用了,會想著要修;現(xiàn)在的人,東西壞了不喜歡了,就想著要換”,可能導演想說的是“以前人們的好衣服不合身了,會想到要裁縫改;而現(xiàn)在的人,衣服都是一周一買的”。那就有人會問了“那現(xiàn)在世界上還需要裁縫么?”我想,還是需要的吧,總有人會想要一些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我們應(yīng)該都需要一個自己的裁縫來雕琢那些東西。
好了,其實還想了很多很多,但是隔了幾個小時我也不記得了,片子不像短評里說得那么差,但是比較適合愿意思考的人去看。
3 ) 穿衣服是件大事
飛機上看的。故事簡直毫無懸念看到靠頭猜到結(jié)尾連給什么鏡頭什么臺詞都想得到,要對衣裳不感興趣真的能無聊的哭出來——但不會有對衣裳不感興趣的女的——所以推薦女的都去看這個電影。上回看跟衣裳有關(guān)的電影還是張震演的癡戀鞏俐的旗袍裁縫,那個電影有多么色氣,這個電影就有多么禁欲。衣服不是情欲的承載,不是虛榮的來處,衣服只是衣服,是整個堂堂正正的人生。要用端正的態(tài)度來對待她。
中谷美紀每次出場都是各種明暗不同的藍顏色,黑色高領(lǐng)毛衣搭藏藍大披肩,暗褶印花裙子,好看的不行,一個嚴肅的,清瘦的,高挑的,禁欲系的認真的工匠。我覺得非常性感,是一種很高級的性感。每次出場都藍色有多少名堂呢?我想起《繁花》講藍顏色的那一段,“魚肚,天明,月藍,毛藍,洪青,夜藍,潮青,水色,河藍” 想來令人神往。里面講裁縫功夫的有好幾段,都非常有見地,把這一段貼在下面:
“大妹妹的穿著,表面隨便,骨子里考究,日常藏青兩用衫,元青中式棉襖罩衫,顏色,樣子,相當?shù)驼{(diào),但懂行的人,一眼看出,料子全部老貨,無光絲錦緞,暗紋羅緞,甚至元青羽綾,裁剪上,必有考究暗裥,收腰,細節(jié)風致,是另有一功。夏季卡其長褲,瘦,但不緊繃,粗看樸素,其實是水媚山秀的精神。香煙灰派立司西裝褲,稍微寬舒的褲腳,燙線淡,極其自然。面料不同,褲腳尺寸順勢來定,收放到位,走路的條感,流麗標致,是不同的風情。秋冬季法蘭絨長褲,據(jù)說改自爸爸的舊大衣,翻一個面,甚至拼片,倒裁,天衣無縫,穿得身架更妙,婷婷裊裊。大妹妹的原則,是“三少不包”,顏色要少,式樣要少,穿得也要少,尤其后身要貼,但不可以包緊,這是相當獨立的態(tài)度,用以抵擋急功近利的女式黑包褲。一般服裝店賣的大路貨,大妹妹嗤之以鼻。春夏秋冬,走出弄堂,即便是夜里,明眼人碰見,驚為天人。大妹妹的爸爸,上?!胺顜筒每p”。大妹妹自小接觸,對這一行的名稱,料作,相當熟悉,滿口行話,提起外國裁縫,縫紉機是叫“龍頭”,剪刀叫“雪鉗”,試衣裳叫“套圈”,“女紅手”,專門做女衣,“男紅手”,只做男裝。大妹妹說,解放前,上海裁縫店,起碼兩千多家,成衣匠四五萬人,吃裁縫飯,算起來有廿萬人。小毛說,不可能的。大妹妹說,到了每年六月初六,全城裁縫,到城隍廟開曬袍會,是我爸爸講的。蘭蘭說,現(xiàn)在國營服裝廠,人也不少呀。大妹妹講,手工做衣裳,懂了吧,尺寸最登樣,當時上海女人,只喜歡洋綢,洋緞,洋絹,我爸爸講起來,羅紡叫“平頭”,縐紗叫“桃玉”,紗叫“豎點”,紡綢叫“四開”,最普通是竹布,不會有死褶。小毛說,裁縫剪刀,我聽到過,叫“叉開”,竹尺叫“橫子”。大妹妹笑笑。蘭蘭說,大妹妹記性太靈,光一個藍顏色,大妹妹講講看。大妹妹說,藍顏色名堂不算多,魚肚,天明,月藍,毛藍,洪青,夜藍,潮青,水色,河藍?!?br>
電影里面中谷美紀做的裙子和西裝都好,打版的樣子也非常像一回事,大張紅色法蘭絨鋪開用剪刀剪開的聲音,老縫紉機咔噠咔噠的聲音,都是日本人最擅長的深沉的戀物和羈絆。跟了老爺爺一輩子的西服的紙版上,記錄著他的一生,某年某月結(jié)婚,衣服改大一寸,某年某月兒子畢業(yè),衣服小一寸,某年某月退休,小兩寸,等等。我記得有一條正紅色長袖長裙,領(lǐng)口有黑線繡花,美麗極了。我很喜歡!可是這樣的一針一線認認真真嚴絲合縫制作出來的衣服得好好地對她才成,行走坐立注意,縫補漿洗上心,如果能認真地對待自己的衣服,這也是一個端正的,嚴謹負責的人生態(tài)度。我想起那些穿了一季就像泡菜壇子拿出來的夏天連衣裙和短袖,覺得非常羞愧。
現(xiàn)在一下子能想起來的看過的電影里面的衣服,羅馬假日赫本的襯衫和長半裙,莫妮卡貝魯奇和寧靜的碎花連衣裙,詹妮弗康奈利在美國往事里的白舞裙,舞臺姐妹曹銀銻謝芳華美的旗袍戲裝和大衣,克拉拉鮑二十年代的flapper裙子,頭上的羽毛和卷起的短發(fā),甚至郝蕾在頤1和園里面的暗黃色工裝夾克,安妮霍爾的領(lǐng)帶和夾克。衣服穿得靈的女的令人印象深刻。
會自己做衣服的女的簡直更靈了!電影里面后來中谷美紀想開了以后不穿藏藍色,穿了天藍色亞麻襯衫,看起來輕松了許多。我記得張愛玲寫過文章,頗以自己的品味自豪,經(jīng)常買了料子來自己做旗袍穿。寫到和蘇青一起做大衣,炎櫻指手畫腳的,蘇青后來漸漸地不以為然了。小說里面也是,沉香屑里面薇龍決定要沉淪下去,就是看到了一柜子姑媽給她準備的漂亮行頭。就記得金鎖記里面原本骨肉勻亭的曹七巧的玉鐲子,后來瘦了,可以推到手臂上去;不記得十八春的情節(jié)了,也得記得曼楨的紅絨線手套。我非常喜歡的詩人馬雁也自己做了長裙子來穿:
“她時常更換床簾,有一條是大朵大朵的艷麗的黃菊花,葉子一旁飄忽,散落在殷紅的底 色上,也有細碎娟秀的白底藍花圖案,規(guī)則中有所變化的幾何圖案。一條簾子掛一兩個 月,膩煩了就撤下來縫條裙子,手縫。旁人覺得漂亮,只有我覺得她是在穿著床簾四處 晃。她只會縫裙子,因為簡單。她給中國音樂學院的一個男生縫過一條長裙。后經(jīng)其懇 求加縫一條。她也買便宜結(jié)實圖案別致的桌布縫成裙子。大三時她用紫藥水扎染了一塊 布,縫了條裙子送我。我天天穿,可惜掉色,腿都紫了。后來到她住處小坐,發(fā)現(xiàn)彼地 所用桌布跟我的裙子圖案質(zhì)材皆同。
她的穿衣理論也很有一套,比如緞子衣服最擇人,要是皮膚不夠白就顯得臟,要是身材 太臃腫就顯得愚蠢,是年齡太小就顯得輕浮,而且要是緞子質(zhì)量有一點不好就看著發(fā)灰 ,比不穿還寒磣。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雖然理論修養(yǎng)深厚,她常著奇裝異服,比如穿 綠鞋,配一雙鮮橙色的襪子。她夏天幾乎只穿拖鞋,進教室也盡量穿拖鞋。 ”
這得是多么靈的一個女的。穿衣服是個大事,穿的衣服簡直就是整個的人生。
4 ) 大千世界也可存于一針一線里
看完《生縫寸尺心》勾起來很多關(guān)于日本感覺的記憶。
對日本最初的認知是從日本人做事的態(tài)度開始——一方面小時候便知道了這是一個非常挑剔的民族,會要求分秒不差的合同交期,會一件一件檢查貨物商品,發(fā)現(xiàn)最不起眼地方的瑕疵然后要求返工甚至賠償;另一方面又被爸媽拿回來日本客戶來訪時帶來的點心所驚艷,每一個看起來都花了心思制作設(shè)計,即使當時年紀很小,充滿和風的包裝和點心本身精致的味道,也都覺得要畢恭畢敬坐好,專心品嘗才對得起做點心的人投入在里面的心意。
第一次去日本,出發(fā)前夕問媽媽去的城市叫什么,她說京都,(無知的)我就百度了一下,除了知道了這是從前日本的首都,知道它很古老,被科普著讀了川端康成,但除了千重子和紫丁地花的名字之外也沒有更多具體印象。直到被梅雨季節(jié)悶熱潮濕的空氣包裹,真真切切撫摸過了川端的渡月橋,紫陽花簇擁在視線所及的各個角落里,站在古老寺廟里筆直筆直的參天大樹下,知道了深山里真的存在著代代相傳的料理亭,才觸角完全打開地去真真切切了解到人與生活的不同形態(tài),切實體會到細致與傳承的價值。
從《編舟記》,《料理仙姬》,《壽司之神》,再到今天看的《生縫寸尺心》,這些關(guān)于一生只做一件事的電影,描繪的日本那群對于新自由主義經(jīng)濟和全球化免疫的匠人們,專心,細致,用一筆一畫,一針一線,一切一煮,身體力行保護著對于“獨特”與“用心”的信仰,延緩與時代趨同的步調(diào)。從前看過一篇什么文章說(好像是)制作木器的學徒,進門需要斬斷所有跟外界的聯(lián)系,決定開始了就是把一生奉獻給這門手藝了??吹竭@樣的故事每次都不勝唏噓,一方面佩服尊敬這些專心致志的人,一方面反問著自己深還是廣的取舍和平衡——舍不得放棄大千世界的精彩,也就體會不到一生做精一件事的專心。
喜歡手作的東西,一部分原因大概是因為喜歡人,而手工業(yè)的珍貴大概恰恰就在于,優(yōu)秀的手作者們似乎都放了一部分自己進去,每個細節(jié),即便是瑕疵都值得仔細端詳,獨特地融合在切切實實的物件里,成為它們溫度的一部分,讓使用的人也感受分享到同樣的喜悅跟特別。而講回《生縫寸尺心》,流水線制造著趨同的時尚,看一眼就猜到大體標配,這個女生走的是日系路線,那個姑娘喜歡的是帥氣的皮褲皮衣。手作的衣服的珍貴在于,它是獨一無二的,不需要非要歸類一個什么風格,難以定義,就像你自己。
5 ) 從事裁縫只愿一輩子活在自己夢中
市江是一個只愿活在自己夢中的裁縫。她只做自己喜歡的衣服,用祖母留下來的縫紉機,或一針一線手工縫制,完全和這個時代脫節(jié)。直到遇到藤井。藤井是一個熱愛衣服從事服裝行業(yè)的上班族,他非常喜歡市江設(shè)計的衣服,想讓她參與品牌的設(shè)計批量生產(chǎn),更希望她能把手藝傳承下去。
市江對此毫不動心,依然我行我素,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對外面的世界毫不動容。市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她不會做飯不會做家務(wù),除了裁縫她一無是處,但只要坐到縫紉機上,市江就完全換了一個人,哪怕一針一線她也會認真用心地對待,她做出的衣服是充滿感情且可以穿一輩子的。市江的顧客主要都是熟人,且年齡偏大,從她祖母開始便請她家做衣服,市江的縫紉技術(shù)正是源自祖母。因此市江對于祖母的設(shè)計也言聽必從,不做任何修改,只為了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市江并沒有自己的想法。也因此藤井的出現(xiàn)改變市江的想法,打開了市江原本閉塞單一的世界。
藤井對市江一直孜孜不倦地說服,市江起初無動于衷,最后藤井的突然離去反而使市江幡然醒悟,原來她也想設(shè)計出自己的衣服,她不想傳統(tǒng)的縫紉被快速的現(xiàn)代社會所淘汰,她也想為縫紉的傳承做點什么。平時除了做祖母設(shè)計的衣服以外,市江就為老顧客修改衣服尺寸,使衣服適合顧客現(xiàn)在的身形。市江總是細心地將衣服改的完美無缺、完全貼合顧客的身形,有時還會加一點自己的小設(shè)計。她的付出總是得到顧客的滿心歡喜、交口稱贊,且時間久了老顧客們完全懂得市江的心意,能最大限度得完美得展現(xiàn)市江衣服的美。市江一度也以為自己只需給這樣的顧客設(shè)計衣服就已滿足了,直到遇到藤井的妹妹,了解了藤井對衣服的喜愛和執(zhí)著,漸漸反思自己對衣服的熱愛和執(zhí)著是否存在缺陷。最后通過為藤井妹妹設(shè)計婚禮禮服來證明了自己的設(shè)計能力,并不弱于祖母,雖然祖母對自己一向嚴苛和否認,但此時的市江已經(jīng)明白自己縫紉的真正用意何在。
影片的內(nèi)容不復雜,畫面優(yōu)美,音樂輕淡而動人,中谷美紀(飾市江)的表演不慍不火、絲絲入扣,細膩而充滿寓意,優(yōu)雅得令人怦然心動。影片中的人物對衣服的喜歡讓我們明白,衣服不僅僅是穿的,衣服也有內(nèi)涵,隨著時間的推移,衣服因穿者的改變而改變,每一次改變都能使穿者有全新的發(fā)現(xiàn),也更充滿幸福感。市江祖母做的衣服是可以穿一輩子的,甚至可以留傳后代,具有祖?zhèn)鞯募o念意義。此時的衣服已不單單是衣服,更是一種精神的延續(xù),后代的人睹物思人,仿佛死去的人還在身邊,帶著他穿時的喜悅和熱情,繼續(xù)感染著周圍的人,和周圍的人一起翩翩起舞,享受著生活的美好。
影片最后雖然市江走出了自己狹隘的小天地,擁抱了現(xiàn)代社會的更新?lián)Q代,使傳統(tǒng)縫紉能夠延續(xù)下去,但我更喜歡那個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小裁縫師,雖然不出名不賺什么錢,但是能忠于自我的感受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那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就如市江一開始所言,只愿活在自己夢中。
6 ) 據(jù)說,造物的人,都有一顆玲瓏心
前兩天剛看的這部日劇,很喜歡,好像比較小眾,以至于豆瓣的影評和圖片都比較少。
整部電影的調(diào)子很慢,如果不是喜歡這種慢節(jié)奏的電影,女主冷冷的淡淡的感覺,在一開始確實讓人覺得提不起精神,但是題材,劇情,長鏡頭,構(gòu)圖,BGM,治愈,色彩,我看完感覺不能更愛了。
就是這樣一部手工縫紉題材的日劇,大概是很對像我這樣的手工愛好者的胃口了。曾經(jīng)在一篇文章里寫到過,如果出生在以前的年代,我是很想當一個裁縫的。
幾年前我還做過一個夢——“夢到自己是一個十八世紀的老裁縫,嘎吱嘎吱踩著縫紉機正得意的時候漫天都落下蕾絲花邊和田園風的布頭還有琉璃和貝殼的扣子,我越踩越快越踩越快最后累醒了”以上是我那天的記錄。沒錯,我會把每天的夢都用文字記錄下來,已經(jīng)堅持好幾年了。
影片一開始出現(xiàn)一排剪刀,是縫紉的工具,也是電影娓娓道來的開始。
剪刀、針線、縫紉機、鐘表、人物動作時衣物摩擦的聲音,都被導演刻意無限放大了,變成整部影片的自帶背景音樂,市江翻開那本一看就是珍藏多年的有些陳舊的設(shè)計本,一件一件由祖母記下由自己來繼續(xù)延續(xù)的作品,那些有些年頭的舊物件,老縫紉機,扣子,茶壺,每一樣都有歲月的痕跡,就好像一部流動的戀物志,充滿了歲月和光陰的味道。
誰說過,造物的人,都有一顆玲瓏心,有他們的堅持和堅守。所以,雖然在這個“情懷”和“匠心”被廣告用爛甚至惡心的時代,我依然想稱電影中的市江為匠人,她此生只做好一件事。一件衣服愿穿一生,這很深情。
影片中有很多觸動我的細節(jié),一如那些治愈動人的日劇中呈現(xiàn)的一樣。老爺爺穿了一輩子的西裝,記錄了他人生中每一個閃亮或重要的時刻;村子里面三十歲以上的人每年一度的晚會,只在于這一天穿上自己最喜歡的禮服,跳一支舞。
不管是平日操心家務(wù)不修邊幅的主婦,還是光著膀子喝啤酒的摳腳大漢,在這一天,都會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如此莊重而正式得盛裝來到晚會現(xiàn)場。這是衣服的功勞,或者說,是對市江為他們精心制作的禮服的尊重更貼切吧。
曾經(jīng)也在很多電影里面都呈現(xiàn)出,老輩的人衣著考究體面,定是要合身,所以要量體裁衣,要定制。特別是中國的旗袍,老上海題材的電影里面呈現(xiàn)的不勝枚舉,例如花樣年華中的張曼玉,色戒中的湯唯。
日本人也是如此,手作的溫度是斂在尺寸里的,融化在熱情你,不甘寂寞和枯燥。我想,一個匠人,他們都會做一件事,就是把匠心裁下,不著痕跡地融到作物里,像是秘密的祝福伴隨著它的擁有者一生,不管是中國人還是日本人,這一點都是相同的。
不記得是在那部電影還是哪篇文章中讀到過一個老人所說:“我們那代人,東西壞了不能用了,會想著要修;現(xiàn)在的人,東西壞了不喜歡了,就想著要換,甚至扔掉?!蔽蚁脒@也是這部電影中所要呈現(xiàn)的另一個點。
影片最后雖然市江走出了自己狹隘的小天地,換了發(fā)型,也換了裝扮,顯得和這個時代更接近了,擁抱了現(xiàn)代社會的更新?lián)Q代,使傳統(tǒng)縫紉能夠延續(xù)下去。
但私心來講,我其實更喜歡影片前半段那個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小裁縫師市江,雖然不出名不賺什么錢,但是能忠于自我的感受做自己真正喜歡的事情,那是最好的生活方式。就如市江一開始所言,只愿活在自己夢中。當然,這也只是對理想狀態(tài)的另一種不切實際的妄想了。
最后,影片的拍攝很走心,每一幀截圖都很美,光線,構(gòu)圖,色彩,簡直是一部很好的攝影教科書。男主三浦是山口百惠的兒子,我也是看完翻資料才知道,演技不錯。
一件可以穿一輩子的衣服,一場三十歲以下立入禁止的大人們的舞會。
喜歡縫紉、咖啡館、芝士蛋糕,只是沒想到倆人沒在一起。。。
@2017-05-15 23:44:30
前半部分又是一個老頑固手藝人所謂堅持傳統(tǒng)不肯變通的死樣子,就跟最近的《百鳥XX》似的,還套上了更文藝的外衣。然而那個古著舞會就好像《百》里的葬禮一樣,一群人沉浸在追憶的快感中,停止前進。結(jié)尾是令人欣慰的,匠人到設(shè)計師的成長。
好溫暖好棒!個人年度十佳!真的好喜歡中谷美紀!五官沒有很亮眼但給人的感覺就是特有氣質(zhì)特好看!電影里也喜歡 喜歡蓬頭垢臉起床被客人看到后馬上跑回去換衣服的自然 喜歡她吃到好吃的芝士蛋糕就滿足地笑 喜歡她抬起腳在椅子上搖啊搖的可愛 最喜歡她對衣服嚴謹?shù)慕橙司?。電影沒有過多著墨在衣服的細節(jié) 更偏向人文關(guān)懷——我以前覺得救死扶傷警惡懲奸才是偉大 但當聽到片桐阿姨說起南的奶奶受人尊敬 葬禮時大家都穿著奶奶做的衣服來送行 我突然懂了 只要用心 哪怕一針一線都是偉大。咩醬這時候好年輕 杉咲花也好看 黑木華的輪椅婚紗也不錯!最后市江南終于開始做自己的衣服了覺得又熱血又溫暖!最后希望啊 到處都是不會因為穿得隆重就被人當動物一樣投來異樣眼光的地方 想工整一絲不茍地穿這套裝展現(xiàn)自己的品味!那樣的世界多美好?。?/p>
現(xiàn)在還有能穿一輩子的衣服嗎,這種懷著敬意做衣服的人生真的優(yōu)雅又美好,手藝人匠人都值得尊敬
衣服是美麗的,節(jié)奏是舒緩的,畫面是清新的,三浦是可愛的,中谷是優(yōu)雅的,劇情是空洞的。日式高定就是這么誕生的。
認為是對手工意義探究最升華的
日本人這種一生用心做一件事的心態(tài)和精神力是值得尊敬的。
衣服好美。匠心其實因人而異,發(fā)揚光大與傳承本心,本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是自己愿不愿堅守,前方不適合草率決定也不適合不成熟的面對,因為敬重所以躊躇,思考是為了更堅守初心,明辨前路。在之后,做任何決定,都不會如從前拘束,也不會隨波逐流。
沒有生命力的電影。
總是有那麼些導演只能拍場景卻不會拍電影 何況還矯情...
沒辦法,就是喜歡這種故事和中谷阿姨!?。?/p>
MIKI再美也救不了這空蕩蕩填不滿還偏不肯多給點景別的遲緩節(jié)奏……不過中谷美紀每一身都美,大披巾羨煞人也。剛起床穿睡衣那會兒太像柴田純了,一時非常感動。
像是無數(shù)廣告拼貼在一起,不過作為參考。。多打一星。
情節(jié)很淡很淡(但是我又不忍心說它很無聊……),片子里的房子都好美,木質(zhì)窗框+彩色玻璃、栽滿鮮花的庭院、可愛的zakka店……里面那個妹妹穿著婚紗坐在輪椅上那一幕好美。
前半部分還不錯,后來就有點點太濫情了,給美紀女神加多一星
三島有紀子給我的感覺總是有股神經(jīng)質(zhì),不管是洋氣、貴族氣、笑氣、惰氣。這一次打造一股35歲以上的成人貴氣,中谷美紀開頭對了,但越往后便越浮夸,淡定不到最后。
雖然屬于治愈系不過除了內(nèi)個芝士蛋糕我神馬都沒體會到。衣服本來就是要常換常新嘛。說那么深刻的意義也只有日本電影做得到吧
死氣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