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蘇菲瑪索十四歲----《La Boum》
法國電影總是給人一種沉靜敘述的感受,《La Boum》(初吻)仍舊遵從一個靜謐的開場,鏡頭安靜的俯覽巴黎,視線透過清淡的霧停留在緊致的建筑,浪漫的屋頂與陽臺,細密攀爬向四面與遠方的街道,還有標志性的埃菲爾鐵塔捍衛(wèi)巴黎浪漫與藝術氣質(zhì)的姿態(tài)上。這種對影片環(huán)境最坦白的視覺描述方式往往適用于歐洲電影,《Al di là delle nuvole 》(云上的日子)也許能更好的體現(xiàn)這一點,不用過多音樂的渲染與描摹,只是告訴你這是法國巴黎或者奧地利薩爾斯堡(《The Sound of Music》拍攝地),電影需要傳達的基調(diào)和旋律就會像有生命的植物一樣在人心里油然而生,這種對于情緒的把握也是為什么人們傾向于觀賞而不是觀看法國電影的的原因之一。因為那是巴黎,我們有了對城市的直覺,這對故事的講述者、傾聽者和參與者來說都是一種默契,一種認知,于是深邃或者清淡,美好或者坎坷,安詳或者忐忑都仿佛在盧瓦爾河水的流淌蔓延中進行。定格的每一個畫面,色調(diào)、線條、構(gòu)圖毫不遮掩的進入人的視線,幾秒鐘的停留讓彼此抓住對方,又并不壓抑情緒而是怡然于這種感受,這超出了鏡頭語言的范疇,舒適感是與生俱來的。
以上只是說法國電影共有的視覺美感與舒適度,《La Boum》并不是一部從頭到尾安安靜靜,專注于價值和本質(zhì)之類深刻討論的藝術電影,懵懂的愛戀、真摯持久的愛情、青春的不羈隨性才是電影的主題。此片上映于1980,此時的蘇菲瑪索只有十四歲,《La Boum》是她的第一部作品,然而從這部電影里蘇菲瑪索的奪目的表現(xiàn)力和她天生的氣質(zhì)已經(jīng)可以看出她必定是法國電影永恒的一部分。十四歲,已然透出一個成長中的小女人的魅力十足和一種遠離天真卻親近純凈的小性感,你會愛上她棕色的眼睛和目光的穿透力,她鼻子自然輕巧的線條,她嘴唇微張的程度,愛上她被青春打磨的身形,被城市和血統(tǒng)注入的靈魂,被恩賜的言語,你會忽略物理與現(xiàn)實的差距嗅到她的情緒,這正是神往該有的狀態(tài)吧?十四歲,一個洛莉塔的年齡,你會忍不住以為這個歲數(shù)的小女孩既美好又邪惡,所以她們動人心弦。 克勞德皮諾托因為有了“少女般的”蘇菲瑪索輕而易舉的成就了這部電影,因為她的存在,對故事好像并不值得特別提出什么意見,你所有的感情都傾注在她一個人身上,對故事的接受和理解仿佛都變成對她的注視、關懷、奢望與體會。比起成熟后的蘇菲瑪索,這個時候的她對我來說才是一種完美,就像《Léon》里的娜塔里波特曼,我習慣將她們跟小時候區(qū)分開來,如果一個女孩的成長永遠只被鎖定在十三四歲的區(qū)間內(nèi),這必是一種地獄與天堂并存不悖的審美覺悟。我慶幸《Hard Candy》里的Ellen Page還未長大,眼前的感覺是足夠了。
這是一部屬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的電影,片子里年代的痕跡現(xiàn)在看來也是一種很有意思的展示,周末舞會,爵士樂,美式一刻鐘,如今看來奇怪但還是會覺得有意思的舞步,當時房屋的裝修風格,酒吧的燈光,溜冰場,人物的著裝發(fā)型妝容,偶爾出現(xiàn)的電影畫面,對話里跳出來的阿蘭德隆、《感官王國》(1976年),甚至包括那會兒的鏡頭調(diào)度、色彩風格、人物關系里稍稍過時的細微感覺都有一種吸引力,特別當它又成為譯制片,雖然沒有了法語韻律感,但看到與口形不一樣的另一國語言有時候也可以感受這種差異帶來的小味道。看過這個版本應該不是早年的配音,所以這種感受出處較大,或者說完全沒有了,所以寧愿忽略不計吧。
貫穿始終的影片主題曲——《Reality》對于氣氛與基調(diào)的渲染也是功不可沒,好聽的旋律,在每一次薇卡(蘇菲瑪索飾)少女情愫的靈動中響起,音符是法式浪漫的吐露, Richard Sanderson的聲音配合著一種溫柔的感情收繳了夢境與真實——Dreams are my reality.
Reality
-Richard Sanderson
Met you by surprise I didn't realize
That my life would change forever
Saw you standing there
I didn't know I cared
There was something special in the air
Dreams are my realize
The only kind of real fantasy
Illusions are a common thing
I try to live in dreams
It seems as it's meant to be
Dreams are my reality
A different kind of reality
I dream of loving in the night
And loving seems a night
Althoughj it's only fantasy
If you do exist honey don't resist
Show me a new way of loving
Tell me that to do show me what to do
I feel shomething special about you
Dreams are my reality
The only kind of reality
May be must fool is ness has past
And may be now at last
I'll see how a real thing can be
Dreams are my reality
A wonderous world where I like to be
I dream of holing you all night and holing you seem try
Perhaps that's my reality
Met you by surprise I didn't realize
That'my life would change forever
Tell me that it's true feelings that are you
I feel something special about you
Dreams are my reality
A wonderous world where I like to be
Illusions are a common thing
Try to live in dreams
Although it's only fantasy
Dreams are my reality
I like to dream of you close to me
I dream of loving the night
And loving you seem try
Perhaps that's my reality
2 ) 很喜歡里面的女性角色+奇怪的關注點
女主的顏撐起一整部劇,相比下來男生的顏就很一般了,當然劇情還是很贊的,男主帶耳機的那段太多人寫過了,那份心動寫的比我好,我就不說這個了。
整部劇中我最喜歡的外祖母,非常幽默,優(yōu)雅和酷,真的希望自己老了也能這樣變成這樣一位有趣的老太太(當然是不可能這么這么贊,只能盡量別遭人嫌吧??)媽媽也好酷,又很獨立優(yōu)秀,并深愛著自己的丈夫。講了三代人的愛情故事,我最愛奶奶的對愛情的態(tài)度,羨慕女主父母的愛情,女主的嘛畢竟已經(jīng)過了年齡了~
結(jié)尾老奶奶穿著的衣服好美,可是快結(jié)尾了不忍截圖打斷自己的情緒。
中間有個扎心的劇情就是女主朋友的妹妹,對女主的父親有些一種奇怪的好感,并對她姐姐或自言自語說出令人驚呆的話。中間又在學校門口看到他,以一種奇怪的充滿喜歡的眼神和他搭了話,在那一刻心突然痛了一下,因為這不是蘿莉與大叔的片段,是對父愛充滿向往的表現(xiàn)。(在開頭有安排小女孩的父母離婚了)。看了很多影評并沒有人注意到這一點,講的是純情的青澀浪漫愛情故事,這確實是個不起眼的小片段,又或者有另一種解釋,敏感的我是這么理解的。
結(jié)局很完美,女主終于在喜歡、吃醋嫉妒爭取、證明了男主對自己的愛后放下了,抱著對一個男生一見鐘情的萌動成長了。本來講的也就是14歲才會有的愛情,喜歡的突如其來,也很純粹,也會突然就放下了,沒有任何羈絆與束縛,這大概就是成年人羨慕的地方吧。當然了,還有那份怦然心動。
另外,不知為什么,最近看什么電影都想感慨下: 真是太好看了,我喜歡!
第一次寫影評,語言能力不太好,將就著看吧,雖然不知道會不會有人看??給自己看也好。反正感覺比發(fā)朋友圈合適吧。
3 ) 美好的,失去的
Dreams are my reality
A different kind of reality
I dream of loving in the night
And loving seems a night
Although it's only fantasy
...
當那個有著陽光笑容的男孩把耳機給微克戴上的瞬間,周圍的一切都靜止了,美妙的音樂在那一瞬間彌漫.靠在他耳邊沉醉,暖光籠罩...那一刻,那完美的一刻,美好到可以讓人放棄所有,美好到可以占據(jù)一個13歲女孩的全部,足以讓所有人沉醉...
盡管只是個稚嫩的男孩子,伴著美好的音樂,單純的眼神,為了微克而誤打了她的父親,還有在異地小屋內(nèi)的依偎似乎就是生命的所有,一切都是完美的。
最后的生日聚會上,期待已久的相見讓人感到甜蜜而溫暖,初吻的美好似乎就在那一刻凝聚了,一切都很好??墒窃诮Y(jié)束前的一瞬,另一雙眼睛深情的凝視讓人在溫暖中又有痛,因為他的出現(xiàn),隱預著美好的初戀也已經(jīng)結(jié)束了,青澀但是美好,可是很快的失去了,記憶會瞬間把一切都湮滅,但是那些許片段卻永遠的停留在那里...
從影片中抽身出來,才發(fā)現(xiàn)內(nèi)心滿藏的是溫暖與失落,每個人內(nèi)心深處都有那樣一個男孩或女孩,就像電影中的場景,很多都是拉空的片段,就像是我們的記憶,似乎遺忘了苦澀,留下的是美好的影象片段。又似乎是不真實的,可是他們存在過,這樣,就夠了,美好,但是失去的,只有我們自己才明白。紀念每個人心中的那個眼神干凈純透只看著你的男孩子,幼稚青澀可是美好。
美好的感覺,就像這首貫穿電影的音樂reality,如天籟般的呢喃。是真實還是幻覺,都無所謂了,美好,曾有過就足夠了,因為他們終會逝去...
Dreams are my reality
A different kind of reality
I dream of loving in the night
And loving seems a night
Althoughj it's only fantasy
...
4 ) 《初吻》小評,清新若初戀
知道《初吻》這部片子是因為蘇菲瑪索,它是這位法蘭西玫瑰的銀幕處女秀,光是這一點就足夠吸引我去看了。彼時的蘇菲瑪索只有十四歲,正值青春年少,她扮演的女主角叫薇安,也只有十三歲出頭,在這個年紀里,每個人都會對愛情產(chǎn)生些憧憬和迷惑。薇安像其他人一樣,上課、下課,學著德語,練著芭蕾。打扮甚至還有些男孩子的感覺:干凈的短發(fā),舞會上藍色條紋襯衫,帶著東方美的面孔,稚嫩的聲音……
直到某天,薇安發(fā)現(xiàn)自己喜歡上了某個男孩子,他騎著摩托單車,清逸俊秀,不是王子,卻似乎是每個少女心中理想的情人。年少的薇安不知道該如何處理這份情感,羞澀、暗喜、擔憂……所有的情感元素一齊涌出,交織成一份零亂的心緒,年少的薇安甜蜜著,也痛苦著。
在party上,大家踩著輕快的舞步,薇安卻成了旁觀者,直到他——瑪菲,那個她傾慕已久的男生將耳機戴到她頭上,音樂響起世界只屬于他們。這首歌的名字叫《reality》,從電影的一開始,這首歌的旋律就一直在縈繞,直到這個時候我們才聽到歌聲,就像隱藏已久的感情終于得到釋放一般,令人愉悅。歌曲的曲調(diào)清新甜蜜,宛如初戀。Dreams are my reality,the only kind of reality……歌詞中沉淀了很多淺淺的小幸福。不得不說這首主題曲是這部電影的一大亮點。即使有一天這部電影被人遺忘了,這首《reality》也永遠不會。
幸福的同時,薇安也迷茫。影片中就出現(xiàn)了她的曾祖母,一個時尚開放的老人。薇安的父母忙于事業(yè),婚姻也不是很美滿,無暇顧及薇安喜怒哀樂,而她的曾祖母卻有著似乎永遠用不完的精力,她關注著薇安的成長,與薇安分享著那些小秘密。
每個人都經(jīng)歷過那么一段青蔥歲月,單純、無邪,那時的愛純真而又簡單,正如一灣清水不帶任何雜質(zhì)。很幸運的是,薇安比我們大家多了這么一個領路人,在她成長的道路上時時給她指點。這也是中西方教育對待問題上的不同。試想一下在中國,家長面對十三歲的孩子找到初戀的情況時,會是何等雷霆萬鈞憤怒異常,“早戀”“學壞”“不懂事”“不好好學習”……一系列大帽子相繼扣將上來,不給人一點辯白的機會。我們年少時便已學會了在家長的說教與壓力下壓抑自己的情感,從這一點上來說,我們的愛情觀是否一直都是畸形的呢?電影中德文老師評價薇安“像只快樂的小鳥”,夸張但又不是得當,可惜在我們喜歡上某個男孩兒不知所措時,只能暗自神傷,何曾有長輩給我們指引過任何方向?
薇安與瑪菲的初吻發(fā)生在電影院里,那一吻是那么的自然。反觀薇安的父親,糾纏在情婦與妻子之前不能自處,愛著妻子的同時又割舍不下自己的情人。觀者們都明白,這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愛。當薇安的初戀遇到波折時,她父母的婚姻卻出現(xiàn)了轉(zhuǎn)機。沒有哪一段愛情會沒有波瀾,即使初戀也是一樣。這就是愛情,充滿了變換,永遠難以捉摸。我不知道這位叫做克勞德.皮諾托的導演是不是想告訴我們這些,我甚至沒看過他的其它任何作品。但是這樣一部在戛納電影節(jié)上一舉摘下金棕櫚獎的作品,確實觸動了很多人,我們開始追憶自己的年少時光,然后重新思考到底什么是愛。
三十年過去,那個曾經(jīng)穿著牛仔上衣坐在摩托車后后座的女孩漸漸成熟??催^率真熱情的《芳芳》,稱贊過《007黑日危機》里讓邦德也落淚的“邦女郎”,我們還是對她在《初吻》里面的表演津津樂道,真正的好電影經(jīng)得起時間的考驗。響起前些日子跟朋友一起看卓別林大師的《城市之光》,一部喜劇,看到結(jié)尾我們的眼眶都濕了?!冻跷恰冯m沒有像《城市之光》那樣與我們隔著世紀的光陰,卻也成了我們心中不變的回憶。影片中幕幕的經(jīng)典一直在腦海中回放,一遍一遍給我感動,這種感動,無關蘇菲,也無關時間。
5 ) 享受“初吻”
海報上蘇菲馬索那張純凈的臉,吸引我找到了這部電影。。。
電影開始的節(jié)奏很舒緩,如青春的感覺,美好、純凈而緩慢。。。隨著父母關系的緊張,初戀愛情的挫折,蘇菲似乎一口氣著應付四面八方的壓力。。。寧靜的日子不復存在,電影卻并不顯得急躁,發(fā)生在這個青春期孩子身上的突變,在飽經(jīng)滄桑的導演眼里,恐怕實在沒有大聲疾呼的必要。。。畢竟,這一切,只是蘇菲人生無數(shù)變化的最初幾波,那些隨之而來的或甜蜜或痛苦終會成為過去。。。而那曾經(jīng)令她神魂顛倒的愛情,那首美麗的《reality》,也在她見到生命中第二個男孩的時候,消失無痕。。。蘇菲投入的擁著那個NO.2時的表情,是我最愛的部分。她如此鎮(zhèn)定自若的開始自己的新的戀情,在很長時間內(nèi)深深震撼著我。。。是的,14歲的她已經(jīng)懂得,愛情是有時限的。愛情,是最應該把握此刻的東西。。。愛情無比美麗,所以轉(zhuǎn)瞬即逝~~~
這就是蘇菲的真實勇敢,這就是法國人的坦白直接。
后來,我對自己說:“享受初吻,不必留戀”。。。
6 ) 這部電影的影迷別擱這噴我
看完初吻,我服了。全程三觀炸裂劇情云里霧里??赡苓@就是藝術,這就是浪漫法國人。真就全員綠帽全員出軌全員見一個愛一個唄。女主爸爸出軌可以被原諒,只要一個機票就回心轉(zhuǎn)意。女主媽媽還沒離婚只是分居就轉(zhuǎn)頭和別的男人上床,上床就完了,你是受害者,你們湊合過唄,出去旅游女主媽媽還回心轉(zhuǎn)意了,搞什么啊到底,之前還一副死不回頭的堅強女性形象呢?我服了,那個老師又做錯了什么呢當場被放鴿子。女主看見別的帥哥瞬間丟下自己男朋友和別人摟在一起。其余什么男配女配路人甲看電影時搞什么惡心動作不說,十幾歲小孩接吻把牙套弄下來多惡心不說,他媽的幾歲的小姑娘看見女主爸爸說他性感我是真的無法理解,禿頭地中海油膩肥仔真就性感唄,還上去搭話,還拋媚眼,我服服服。這部電影看到尾我還真沒看出來它講了什么,為了所謂的名場面去看的,說實話,名場面安排的也太突兀了吧,我看到的時候還以為掉了什么劇情,女主對男主的感情也莫名其妙,突然心動突然吵架突然和好。男主打了自己爸爸還因為是為了自己打的心里還莫名得意。最后女主剛和男主跳完舞看見個帥哥突然心靈感應扭頭就摟上了我徹底失語。整部電影看到底最爽的是女主媽媽砸那個小三的店。好不容易以為她好歹是個正常人結(jié)果結(jié)尾還搞那一出。無話可說。這電影評分這么高完全是女主顏值高吧?蘇菲瑪索?
我要怎么去目睹你的蒼老
牛逼的結(jié)尾
青春期的愛情在于心動本身,而不是某個人。
單純看蘇菲的顏,劇情弱爆了
“世界上那么多有錢人,有才華的人,多愁善感的人,野蠻人,就只有這個人會讓你開心的笑?!?Dreams are my reality.
“法蘭西是個隨時可以產(chǎn)生愛情,卻無法儲存愛情的地方!”結(jié)局扭轉(zhuǎn)了一般青春愛情電影的俗套,用蘇菲瑪索遇到另一個英俊的男孩后迷茫的眼神做為最后定格,令人無限感嘆其年輕稚嫩的容顏,愛情的轉(zhuǎn)瞬即逝和時光的悄然溜走。
太喜歡這種主題曲貫穿,情節(jié)簡明的老電影了,信手拈來的浪漫細節(jié)溫馨死,最后寂寥爸爸看到好像梅姨的媽媽,那靦腆的一笑好催淚。少女時代的蘇菲瑪索正翻了~~人家十二三歲的感情,一把年紀了居然看出了共鳴,無論是娛樂還是心智我們都比歐美晚熟幾年。
在熱鬧的舞池中,當他給她戴上耳機,當《Dreams are my reality》樂聲想起,世界一切都安靜了。初戀的青澀和朦朧,純真和懵懂,初吻這件小事情。蘇菲瑪索年少時候的樣子,第一部她的電影,多少年來一直沒有變過模樣。至于其父母兩人,那是磕磕絆絆后的互相包容。老奶奶很可愛有趣啊
這個片子就是我對于電影最初最美好的回憶,我永遠都不會忘了第一次看到它那個美妙的晚上
導演就是《沉默的人》那位啊,比這個片子好,這部《初戀》內(nèi)容很散了,偶爾有笑點,整體還是法國電影的主流路數(shù),看多了也吐,14歲的蘇菲瑪索在片中和當時的采訪錄像中都很成熟,有種30歲女人聽天由命的慵懶或者說自信,有特點,但我不喜歡
7.5 除了被《陽光姐妹淘》致敬的部分之外,沒有任何一處是我的菜,太符合法國人聊天時候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風格。蘇菲·瑪索還是再長大一點的時候更吸引人。
為什么對于法國人來說,感情可以這么直接自然?直到他們頭發(fā)斑白,還可以像第一次墜入愛河一樣心馳神往地去戀愛。就像女神已經(jīng)老了,我們腦海中也一直銘記她十四歲可愛的樣子。
這時候的蘇菲真像個小子dreams are my realize the only kind of real fantasy illusions are a common thing i try to live in dreams
初吻總是沒能獻給最愛的人,失去初吻愛情才又發(fā)生。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年僅14歲的蘇菲·瑪索已然美麗不可方物,那種清麗脫俗、不食人間煙火的氣質(zhì)自女神赫本后無人能出其右。
法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蘇菲瑪索
所謂真愛,永遠都是下一個
只要我不關掉電影 1980就永遠不會結(jié)束:) 小男盆友啊長得太難忘了
一部經(jīng)典的描敘青春懵懂的影片。當他在喧嘩搖滾中為她戴上耳機的那一刻,再也沒有言語可以形容那種愛情的美好。
《Reality》名場面!蘇菲瑪索的顏值實在太能打了,40年前的法國青少年生活已然如此豐富,什么叫作發(fā)達國家呀。非常典型的法國愛情喜劇片,雙線故事推進,講的是兩代人對于愛情的不一樣的理解卻是一樣的浪漫與困苦。有人調(diào)侃哪里是“初吻”更像是“初軌”也就是初次出軌,然而也正因為是法國,似乎大家也就更能接受角色的見異思遷了,其實令人一臉懵逼的結(jié)局反而是生活的常態(tài),我們以為刻骨銘心的愛情可能只是年少荷爾蒙激發(fā)的沖動而已,隨時會因為疲倦而消失隨時又因新的刺激而產(chǎn)生,反而是父母一代洗盡鉛華之后,更懂得珍惜彼此。一些橋段確實挺搞笑的,奶奶又潮又豁達,令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