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穿越3000年的愛情
《古今大戰(zhàn)秦俑情》是張藝謀與程小東合作的第一部電影,程曉東導(dǎo)演,張藝謀擔(dān)任男主,因為張藝謀在《秦俑》里的敬業(yè)認真感動過程小東,之后張藝謀拍《英雄》請程小東做武指時,程立刻點頭答應(yīng)。
程小東在大熒幕上更多是以特級指導(dǎo)的身份出現(xiàn),他作為導(dǎo)演出現(xiàn)的著名代表作是張國榮和王祖賢版的《倩女幽魂》、《東方不敗系列》,他給我的印象是很會拍奇幻愛情故事,《秦俑》是部跨越3000年的真愛故事,它同時混合了盜墓、武俠、奇幻、搞笑等元素,電影前半部分的風(fēng)格和《倩女》很像,表現(xiàn)的凄婉動人,皇上的心腹蒙天放和要去蓬萊仙島求長生不老藥的韓冬兒逐漸相愛,他兩的處境和地位差異決定了他們的愛情不得善終
有一點我覺得處理的不好,蒙天放過于衷心,和韓冬兒交合之后就要殺了她以償罪,這原罪的始作俑者是蒙天放,他反過來要韓冬兒為他的私欲償罪,有點說不通,顯得太狠心,之后是煉丹道士出來制止了蒙天放,我覺得要是改成蒙天放自己下不了手更好點
韓冬兒是典型的烈女,為愛不顧一切,她穿著紅衣?lián)溥M火里那場戲真的很美,配上葉倩文唱的那首《焚心似火》,讓我想起那首漢代樂府詩《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
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但這里我又有疑問了,秦始皇燒人還會特地為她換上紅裝?還特地為她燒了一把大火?這個韓冬兒在影片里和秦始皇并沒有什么爛交情
順便插一句,鞏俐在這部戲里的古裝扮相真是美呆了
韓冬兒投火自盡,臨死前將長生不老藥給了蒙天放,蒙天放被塑成秦俑。3000年后韓冬兒轉(zhuǎn)世為人成了三流明星朱麗麗,蒙天放覺醒,和麗麗相遇,誤認為她是韓冬兒,對周圍歷經(jīng)千年變化的事物仍以古時候的方式對待,這里就有很多笑點了,用手指戳玻璃窗,吹電燈,以為針筒是暗器等等,周圍事物包括他的冬兒都變了,只有他一人沒有變
但到了新時代的蒙天放并沒有多安全,主子秦始皇雖然殘暴但對蒙天放極其袒護,現(xiàn)在沒有民不聊生,但人心之惡并沒有消失,于榮光扮演的反派白云飛一心要將蒙天放送去東北實驗室解剖,將皇陵的古董據(jù)為己有,對名權(quán)的逐利哪個時代都有,蒙天放沉睡3000年后醒來看到的還是這幅場景,唯一和他惺惺相惜的韓冬兒變得愚蠢花癡,他的時代早就過去,他應(yīng)該和歷史統(tǒng)一步伐,淹沒在塵土中,長生不死是種折磨
最后白云飛和朱麗麗都死了,蒙天放依舊帶著他的赤子之心活了下來,導(dǎo)演給他安排了個更好的“冬兒轉(zhuǎn)世”,是對他這種千年難得一遇的真摯之人的回報,結(jié)局顯得通情達理
這部電影不足的地方是過于商業(yè)化,張導(dǎo)對于這種模式很不適應(yīng),之后他還是回歸藝術(shù)領(lǐng)域,執(zhí)導(dǎo)拍片
另外影片缺少鋪墊,情節(jié)轉(zhuǎn)折生硬,故事講的不很流暢,比如最后決戰(zhàn),不知為什么那么多兵馬俑全活了,之前也沒交代說他們吃過長生不老藥,如果他們吃了,那秦始皇怎么又不在呢
這部電影在豆瓣評分6.9,不算優(yōu)秀,因為它處在藝術(shù)和商業(yè)的交接段,加上元素混雜,會給人不倫不類的感受,但張藝謀和鞏俐的表演還是頗有看點
2 ) 讓火燒了我
錢鐘書說愛一個人要如何呢,一是要像道學(xué)說理,二是要像惡鬼索命。
愛上了,就倒鉤入肉,這一生喋喋不休,說到天花亂墜,非如此不是順理成章。那一世,也念念不忘,牽腸掛肚,索魂勾命的人惡形惡狀地苦苦哀求。
這樣的愛才濃烈,這樣的愛一世總是不夠。
這個故事就是這樣。發(fā)生在幾千年來都叫做咸陽的地方。
那時候發(fā)生了多少驚天動地的大事:六國廢,車同軌、書同文,度量衡一統(tǒng)。
而在這些粘稠的黃土深處,有一個故事脫穎而出,欲上人衣,深入骨髓。一個一個毛孔地侵略如火,其疾如風(fēng)地綻放開來:
大人物要長生不老,小兒女卻只要這一刻你儂我儂。
白衣欺水,素足恨塵。
金戈鐵馬,寒光照衣。
韓冬兒寒蟬凄切:海外真有神山?
蒙天放心如刀絞。
事情總有敗露,事情總在千鈞一發(fā)。
一個輕輕地說:[船走了,冬兒不走];一個默默轉(zhuǎn)身斬釘截鐵:[千秋萬代為陛下護陵];
蹈火盜丸,投入綢緞般的烈火。這個有血,有千年的時光,這么填埋勾畫起來就顯得骨肉粘連。血沒有了算什么,還有黃土,還有沙礫。
一個只要你不負我,讓土埋了我,讓火吞了我,一個只要你記得我,我生生世世都會記得你最后的杜鵑啼血:今生今世冬兒再也不能侍候郎中令了…
然后就是死了,輪回了,卻不能熄滅對另外一個人的愛。
幾千年過去了,他和她再次重逢。
相對于秦朝的森冷有序,民國倒是一個亂七八糟的時代。一個轉(zhuǎn)世成了三流小明星,一個從大地深處緩緩走來。
什么都在變化,什么都像是快進的膠片,塵囂漸定,卻還是一成不變的勾心斗角:要錢有錢,才會有江湖地位。
撇開那些土雞瓦狗,這些也許只是為了讓他驚愕怒斥:鐵馬向東而行,皇陵卻在西方?
然后他殺出重圍,然后他策馬躍車。
他不是在追蹤已然知曉已經(jīng)失去的年代,他是最后一次去追逐那個也許再也找不回的她。
這是隔了幾千年的追逐,這是想必你一定不會忘記我。
終于那個嘰嘰喳喳的女人在彌留之際說到:我好像覺得自己真是你的冬兒。
這一刻大地裂開,吞噬了千年的天空和烈火瞬間將他們化為灰燼,時間的缺口第一次無始無終。他終于讓她想起了他,這就是愛的巫術(shù),無藥可解
滿目烈火,漫漫黃土。
焚心以火,這就是點燃自己,也許遠方的你會恍惚記起昔日的我。
3 ) 非常波瀾壯闊的一段情
這部電影,是我學(xué)生時代時非常喜歡的一部電影,應(yīng)該也是鞏俐的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部吧。
秦朝時畫面唯美,冬兒白衣回眸,大火中的跪地,以及奔向大火等,好多經(jīng)典的畫面。冬兒和蒙天放的感情也凄美無比,令人遐想。
到了民國,冬兒轉(zhuǎn)世成的朱莉莉雖然性格潑辣夸張,但是和蒙天放的相處模式還是很有意思的,而且這部分劇情相對比較活潑輕松,也非常有趣,稍微沖淡了秦朝時的一些沉悶。之后在秦始皇墓中的大戰(zhàn),機關(guān)的設(shè)計等也還是非常壯觀的,當(dāng)然以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可能會覺得特效一般。
最后,朱莉莉還是死去了,又留下了蒙天放一個人。
新中國時期,冬兒又轉(zhuǎn)世成了日本女人,雖然著墨不多,只是在兵馬俑中的一個眼神交互,但足以令人動心!故事也是開放式的結(jié)局,沒有告訴觀眾蒙天放會否和這個日本女人有交集,但是能夠看到他們的重逢,已經(jīng)非常感動了!
4 ) 那一年我17歲
1992年10月份《古今大戰(zhàn)秦俑情》在中央臺一套每周日上午10點類似周日影院這樣的欄目首播,那一年我17歲。那是一個身在福中不知福,卻容易憂郁的年紀(jì)。恰巧遇到了這部電影,當(dāng)時我就看得震撼無比,淚流滿面,鞏俐的回眸一笑,昏黃的天幕,冷霧糾纏的清晨河邊,蕭瑟的秋日。想一想都是去日苦多,人生如夢的感慨。三生三世的愛戀,動聽纏綿的主題曲,而我暗戀的女孩也和冬兒一個模樣,正是坐在我前排右側(cè)的她!
多少次我心中想過這一生能和她在一起多美啊,但可惜眼看高三來了,這段情一直埋在內(nèi)心,根本不敢提起,不過每天上學(xué)下學(xué)擦肩而過時,無意中目光交錯間,常常覺得她那射過的眼光,竟然都是給我一個人的,原來她也是愛我的,我那時就想我就是蒙天放,她更是韓冬兒,就是泥封作俑我也心甘情愿。高二那年美好的不得了,每天上學(xué)下學(xué)我們并排騎車,無所不談,當(dāng)然唯一沒談的就是愛情。高三高考那年,我們倆似有默契又似無默契,她去報考了北京電影學(xué)院表演系,我則報考了中央戲劇學(xué)院戲文系。然而陰差陽錯,卻人海失散,只剩回憶。
此后人世20年,現(xiàn)在她的孩子已經(jīng)7歲了,2007年中我們其實見過一面,初見面時我們都有些尷尬,笑容中有遺憾更有落寞,不過她拿出剛半歲女兒的照片時,她悅耳的笑聲,又讓我想到了《秦俑》中的冬兒。此后雖然彼此留了電話,但再也沒有聯(lián)系,其實大家心照不宣,相見不如懷念,懷念不如忘記。
2014年10月的某晚,我偶然又聽到了《秦俑》的主題歌《焚心似火》“情濃寫我詩.讓千生千世都知我心,萬載千秋也知你心.同享福禍”,突然覺得很想放聲痛哭。很多往事一幕幕又在心中回放,正如林夕那四句詞“雪月風(fēng)花后 可愛不可留 永遠放面前 昨日在背后”
讓人覺得更加心酸。
現(xiàn)在的冬兒還好嗎?時間確實能改變和埋葬一切,無論美丑、幸福還是煩憂。看看鏡子里的自己,胡子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不少白茬。入睡前,想想17歲那年我心中經(jīng)營的那一點點小美好,現(xiàn)在早已蕩然無存,還能怎么樣呢,也就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5 ) 《英雄》之前生
這是我唯一一部在影院接連看了兩遍電影。當(dāng)時并不知李碧華、程小東、黃沾、顧嘉輝,估計連視覺特效指導(dǎo)徐克也不認識。后來同學(xué)把他姐的《臺港文學(xué)選刊》借我看,里頭就有這部長篇《秦俑》??催@部電影旨在重溫,也可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之處,比如國語配音里有四個角色出自童自榮;給童男童女點名,還聽有人喚:李碧華——大概她把自己當(dāng)做了蒙天放一樣的老魂靈。《焚心似火》依然經(jīng)典!給電影加了不少分。
另外發(fā)現(xiàn),《秦俑》對張藝謀后來的《英雄》影響之大,真是草蛇灰線,在千里之外。且不說鞏俐那身白袍跟《英雄》里張曼玉的白袍簡直像出自同一家裁縫鋪,就說說一個場景:鞏俐手持筷子敲擊盛了雨水的大碗小碗,給舞劍的張藝謀配樂。雨中曲響,意隨心動,端的是劍膽琴心,俠骨柔腸?!队⑿邸防锸抢钸B杰與甄子丹在棋館中聽琴比武,二人自雨中破水穿行,風(fēng)聲水聲兵氣聲,原來竟是《秦俑》的升級版咧。
鞏俐在片中30年代小影星的造型,可不跟后來她在《搖呵搖,搖到外婆橋》里雷同……還有滿天飛揚的銀杏葉,吹得人看不清前生后世,到了《英雄》里換作胡楊樹葉,也是下得鋪天蓋地,所不同的,風(fēng)力被提高了四五級……不知到了08奧運會開幕式上,又會掉什么生物葉子刮什么東南西北旋風(fēng)?
6 ) 時空交織的愛戀
如果記憶沒有出錯的話,我小時候應(yīng)該看過這部電影。
但是我那時候不知道這是張藝謀的電影,只是覺得神奇怪誕。一個人竟然能夠獨立存活三千年,因為無意之中服下的丹藥。
這可真有意思?。?br>再次翻看這部電影,是因為列了個張藝謀電影的清單。
一直以為他是個大導(dǎo)演,沒想到在這之前還做過演員,并且還和后來傳出緋聞的鞏俐同臺飆戲。
戲的架構(gòu)還是較為簡單的,分為三段。
第一段是情的開始。蒙天放與韓冬兒一見鐘情,二人的感情被始皇知道。韓冬兒后入火殉情,蒙天放被泥土封印,永生永世守護皇陵。老實說,我不太喜歡這段戲。兩人的感情戲處理得簡單粗暴,對話相當(dāng)沒勁。特別無語的是,蒙天放在和韓冬兒激情溫存過后說,親愛的,咱倆犯下了欺君之罪,這是背叛,咱們還是死去吧。于是兩個人莫名的深情對視,好像是做一件特美妙的事。雖然說古人忠君思想嚴重,迂腐無知,但本子這樣處理還是讓我笑出了聲。
第二段是情的延續(xù)。三千年后,韓冬兒化身三流小明星莉莉,無意之中闖進了秦始皇陵。蒙天放似有感應(yīng),他又重新復(fù)活重生。他追逐著形似韓冬兒的莉莉,不顧一切的保護她。然而這個女人濃妝艷抹,燙著大波頭,舉止粗鄙,完全不像千年河岸邊清水濯足的白衣姑娘,因為從小家窮所以格外珍惜來之不易的絲質(zhì)鞋履。
在他沉睡的時間,世事變幻,滄海桑田。始皇已死,所有的王朝更替不過彈指一揮。他驚訝于這個世界的怪誕奇異,窗子是戳不破的,暗器是尖尖的針管,鐵盒子是能跑的。
我喜歡這一段戲,雖然在這部電影放映的二十年后,這種時空穿越面對新東西的橋段屢見不鮮,但我覺得還是這里的更有趣味些。
莉莉本來是想要和蒙天放在一起的,但最后還是死了。嗯,死了也好,其實他倆在一起并不合適。因為莉莉本身有一種自私虛榮的心理,最低潮的時候遇見了蒙天放,只有他肯聽她說的話,理解她陪伴她,但那是因為韓冬兒的緣故。一旦莉莉因緣際會遇見了個高富帥,保不準(zhǔn)會翻臉走人。所以,天放,你的感情并不在她這兒。
第三段是情的再續(xù)。幾十年后,天放成了秦俑的修補工,重逢了觀看兵馬俑的日本女郎山口。停留的時間很短,但我瞬間了悟了他的眼神。放佛時光倒退了千年,他又見到了河岸邊低眉淺笑的女子。一顰一笑,放佛清香的醇酒,醉在她清澈的眼波里。
這一次,你們才算是真的遇上了。
有點前衛(wèi),有點華麗,有點夸張,有點二逼,還有點CULT。故事李碧華風(fēng)格明顯。一些場面還是很經(jīng)典的。反派就很俗套了。鞏俐演得不錯,能把清純動人的冬兒和媚俗做作的莉莉這兩種反差極大的形象都演得活靈活現(xiàn)。張國師年輕時怎么跟現(xiàn)在一個樣兒…一點兒都沒變…我是說他現(xiàn)在長得年輕呢還是……==
第一次看時沒想到內(nèi)地能拍出這么現(xiàn)代的片子,后來了解到影片的編劇,導(dǎo)演,配樂都是香港人時,就更吃驚于在當(dāng)時一部純粹的香港片能找張藝謀和鞏俐來主演~~
又名: 秦俑 / Qin yong導(dǎo)演: 程小東 (Siu-Tung Ching)主演: 張藝謀 / 鞏俐上映年度: 1989制片國家/地區(qū): 香港imdb鏈接: tt0098147
秒殺一切《英雄》《十面埋伏》《菊花臺》《三槍》
這樣的電影只屬于那個特定年月,充滿暖昧不清的時光余味,以前不曾有,以后也不會有了,鞏俐與張藝謀程小東,香江與大陸,黃沾與葉倩文,一曲《焚身以火》……
冬兒奔向火場的那一幕拍得真美,人生一場真心愛過就不枉此生,冬兒將愛的寄托傳遞給了蒙將軍,活下來的才是最苦的,離開的反而解脫了。
這片兒在我的童年造成了不可磨滅的誤解 幼兒時期的我一直堅持認為兵馬俑是活人敷上一層厚厚的泥漿做成的 殘忍至極每次想到都渾身發(fā)冷 一次次錘打碰撞著我幼小脆弱的心靈……
有點囧,有點傻,很純情,完全懷疑是程小東拿了錢,給熱戀中的張藝謀、鞏俐拍的MV。
盜墓穿越題材,先鋒的很。制作精良,看樣子是投了不少錢。老謀子真是長了一張兵馬俑的臉,難怪找他來演,還有和鞏俐當(dāng)年的那些事也不用多說了,大家都知道的。另外,李碧華的套路感很強,頗有層疊推進回旋之感。這么一部挑不出大毛病的商業(yè)片,在豆瓣只有6.6分,嘖嘖~
二十年前,穿越鼻祖;二十年后,穿越成風(fēng)。
這么好看的片子居然分數(shù)這么低
英雄是不是就是這個套路走的?
看了《十三邀》對張藝謀的采訪,二刷該片。還記得小時候看,被震到,覺得電影神奇又牛叉,到現(xiàn)在都還記得鞏俐那身紅衣,還有那曲【焚心似火 - 葉倩文】至今還記得旋律和歌詞,到底是為什么能這樣。
還是不太大的時候跟我媽媽在電影院看的呢,就是覺得鞏俐的古裝很漂亮,不過張藝謀怎么看怎么覺得老?,F(xiàn)在再看,還是覺得張藝謀厲害,雖然從來都沒年輕過,但是二十幾年來也沒覺得怎么老,呵呵。
這兩人當(dāng)年要不分手,中國電影史會改寫吧
完全有理由懷疑張藝謀為了和鞏俐拍親熱戲才親自上陣的,不然以他那張老樹枯皮的臉和小雞仔身板怎么會想到來演個威武偉健的秦朝大將,我多年前看小說時可從沒代入過這種形象。古不錯,今就算了,鞏俐只要不演農(nóng)村婦女多半是美的。
張藝謀演兵馬俑太像了!
你倆想談戀愛也用不著拍個爛片讓大家一起看吧?
這是小時候在干休所禮堂看的,周圍的爺爺奶奶們一直在小聲低估同一句話:這丑了吧唧的男的怎么還不死啊。
輪回與轉(zhuǎn)世,一次又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