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好無聊的劇情
我剛開始不明白警例是什么,就看了個大標題《機動部隊》,以為是我喜歡的特種部隊題材的香港槍戰(zhàn)片,看完了才發(fā)現(xiàn)被騙了,整部電影只有最后一刻大家站在壞人面前朝他開了幾槍,其他時候都不用拿槍出來的,而且香港的機動部隊原來不是特種部隊,只不過是相當于我們這里的派出所民警而已。
下面我開始劇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警隊里的四個關系很好的警察,然后分為兩條劇情,一條是任達華為首的其中三個警察在巷子里打人被監(jiān)控攝影機拍下來了,不過看不清楚他們仨的臉,一個相當于我們這里紀委的機構想找到那個被打的人來做人證革他們仨的職,而李國麟扮演的另外那一個警察因為欠債有可能要被交槍革職,他自己想不通就一直不愿意交槍。因為看這部電影以前我看了《電鋸驚魂4》,極大地鍛煉了我猜劇情的能力,所以我看到這里以為任達華他們仨會出賣李國麟,用李國麟的槍殺掉那個被打的人來滅口,再嫁禍給李國麟,就在我沾沾自喜以為劇情就是這么老套的時候,編劇怒了,身為一個從小在中國長大的中國人,他不需要體驗生活,他用血淋淋的結局活生生地告訴我——沒有最老套,只有更老套!任達華不是要嫁禍給李國麟,他們找李國麟只是為了給予他心靈輔導,他們找這個被打的人只是為了和他商量商量看看能不能不告發(fā)他們仨了——多么的和諧??!
經(jīng)典大片看多了,突然回首看一部普通中國電影,一下高估了它的水準。
2 ) PTU系列,是香港電影“茄里非”的春天,讓大麻成做了一回主角。
杜琪峰在警匪片中,有了不少的嘗試,或者說讓很多普通演員有了較多鏡頭的輸出,其中,像《奪命金》,《黑社會》系列有很好的發(fā)揮,而PTU系列更甚,像馬尾哥,大麻成,頂肺哥在這系列電影中過足了明星癮,讓他們在賺錢養(yǎng)家之余,真正感受到做演員,甚至由于鏡頭對白太多,好像一下子成了自己的電影,而PTU2-警例中,鳩摩智更加成了主角,其中戲份甚至改過了原來的主角:任達華,林雪,邵美琪。
可以說,這部電影中,林雪的戲份更加像“茄里非”。而在杜SIR電影中,長期是路人甲乙丙丁的馬尾哥,大麻成的各路人員,一下子獲得的釋放。
這種釋放當然是有代價的,主角肯定有主角光環(huán),比如,沒有林雪在場的PTU系列,很多人就不愿意看。觀眾的眼睛的是雪亮的。而沒有杜SIR做導演,就容易出現(xiàn)穿幫鏡頭。
比如,在電影最后部分的西九龍警署大院,哪怕再大也不可能是大學校園,而且香港地少人多,可以躲的地方其實是不多的,但劇組就是硬撐著在這里安排大場面,同時抓捕大麻成和孖八,怎么可能?
而且,頂肺哥在明知此大院內(nèi)有兩名持槍的嫌疑人,但卻堅持組織所有警員列隊到廣場中集中訓示,訓示的內(nèi)容卻是叫大家做好安全,因為敵人手里都有槍。這不扯淡嗎? 既然知道有槍,就不允許此時槍手在樓上往下開槍?
PUT2-警例的劇情和編劇內(nèi)容是非常新穎的,本身沒問題,但是劇情在后半段的鋪設,略顯浮夸,讓新導演給人的印象就稍微差些了。
但不管怎樣,還是覺得香港老電影很有看頭,因為這種題材的電影,內(nèi)地是絕對無法過審的。而這系列電影中,讓人看到很多“茄里非”的大量輸出,讓觀眾知道,還有他們對香港電影的貢獻,功不可沒!
3 ) 命運的選擇題──談《機動部隊之警例》
原來,有這么一出香港警匪片,沒有刺激官能的血腥暴力,沒有起伏明快的情節(jié)步調(diào),甚至連場景、剪接、鏡頭、人物、構圖、音樂都屢屢讓你想到同類型的前作《PTU》,但你還是心甘情愿地把頭扎起來埋進水里去欣賞它,它的名字叫《機動部隊之警例》。
值得一提的是,《警例》是銀河映像出品,但導演不是杜琪鋒,而是羅永昌。杜琪鋒大部分的黑幫/警匪片都標榜著黑暗外加極奇冷峻的風格,由探討人性權力斗爭到精神本我不愿面對的“心魔”問題,常常給予觀眾或多或少的驚嚇(《神探》、《黑社會之以和為貴》),無一例外地出現(xiàn)在“銀河映像”的每部作品之中。反而,羅永昌作品的格調(diào)平實,自然過渡得多,像《每當變幻時》、《天生一對》等,到今次執(zhí)導的《警例》,主題鮮明,敘事含蓄,不是高深莫測的故布疑陣,只是水到渠成點到即止。也許就是因為它的處理手法低調(diào),我才覺得它比同類型拍到厭的片種來得清新淡雅一些──它盡管沒有施濃胭脂在臉上的野心,卻有沖著素面示人的勇氣,尤其當這份勇氣要落實在執(zhí)法嚴明和人情道義上進退失矩的機動部隊時,我為它找到了這樣的一個詮釋:表面上和私底下的執(zhí)法尺度雖然存在偏差,體制背后涉及的“權力”也使你無法與之靠攏,但在人與人的關系中,你卻可以很好很恰與其分地做到絕不勉強絕不為難,在自己特定的崗位上做到盡心盡力就夠了,如果把這里的“你”置換成“機動部隊”,我相信這就是機動部隊拒向現(xiàn)實低頭又唯一可以做的最佳選擇。機動部隊作為捍衛(wèi)特區(qū)政府的機械化身份一方面是打撃罪惡、除暴安良的前線人員,另一方面又要恪守各種條文繁多的警例,而羅永昌就是想透個機動部隊里一個私下歐打犯人的案例突出警員辦案處事的兩難境地──進一步不成“仁”,退一步又能“忍”嗎?機動部隊究竟是按著條文遙控的機械抑或充滿七情六欲的人?正邪對立之間存疑的“灰色地帶”,該交由“人治”抑或“法治”來審理較恰當?
《警例》故事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十分沉重,而個中緊密的人物關系網(wǎng)也不過是在一日之間建立──警署高層收到一卷錄像帶,內(nèi)容拍攝到三名軍裝警員涉嫌在后巷對一名男子施以歐打,為此,警方投訴科的探員們展開跟進這個案件。機動部機的警員李永森(任逹華飾)馬上被審查組拉去問話,他與另外兩個同事故意隱瞞打人的真相,并打算私下找那個被打的犯人“大麻成”解決。與他們同組的警員孖八因財務問題向警隊尋求援助,未果,還得罪了上司黃警官,被逼得走投無路,神智失常。同是警員的肥棠因欠黑幫的債而暗自選擇包庇“大麻成”……這銘銘中彷佛自有主宰的一切都在“那搜查中的三名警員隨時遭沿路追蹤的投訴科探員們揭發(fā)”的伏線下陰暗前行,推動劇力的不是多線發(fā)展的情節(jié),而是一種波瀾不驚的懸念,一種探索人性課題上的自我欲望。全片關于一眾警員的“追蹤”與“反追蹤”,在這種緊張的氣氛下,孖八首先被鏡頭放大成一個不堪壓力負荷而變相蓄意殺人的標本,當他得知被調(diào)文職和被上司勒令交還配槍,回到警局后坐下第一個動作就是反復擦拭自己的配槍,特寫捕足到人物此刻滿頭大汗,臉如死灰,雙手劇烈的顫抖,內(nèi)心深處的痛苦掙扎使他失去理智,迅速變成了一頭眼紅的野獸。他持著配槍躲在警局里侍機報復自己的上司,不料另一場圍捕“大麻成”的行動同時發(fā)生,突如其來的一聲中槍逼迫他要重新面對自己抑或繼續(xù)執(zhí)迷不悟?羅永昌在命運的選擇題上設立了這個足以考驗所有觀眾去思考的焦點,一如后來警署高層發(fā)現(xiàn)那三名警員確實有毆打犯人,應該嚴肅處理他們,還是干脆討個臺階下,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結局很好給了我們正面的答案?!毒返母窬挚梢愿螅?jié)奏可以更明快,但我仍然甚為欣賞它對個別人物刻劃的見微知著。
4 ) 四顆星給鳩摩智大叔
在看過 《保持通話》、《證人》等傳統(tǒng)港劇之后,看這部老一輩表演藝術家演繹的《機動部隊警例》倒也一陣清新。
雖然為了完成故事的主線,有些情節(jié)沒交代清楚,讓人覺得是不是還有續(xù)集不成。
不過幾個老一輩的演技真不錯,特別是鳩摩智大叔。
5 ) 《機動部隊之警例》中的警察體制
片中開始和結尾均有高層會議,基本是同一批人。居中的是一位總警司,左手方坐兩位高級警司,右手方坐一位高級警司。開始時,左手方兩位高級警司的下手方還坐著一位淺平頭總警司,右手高級警司下手坐著投訴科兩位高級警官,便衣,無警銜。結尾時投訴科未參加,那位淺平頭總警司改坐右手高級警司的下方。
居中總警司,應該是行動處行動部機動部隊總指揮官。那位淺平頭總警司應該是西九龍總區(qū)副指揮官,在后來的劇情里,他參與了對涉嫌打人的PTU警官警員的詢問,以及在片尾的高層會議上因另有清晰的打人片子而以退為進的表示:“幫什么?都被人拍下來了,全都革職吧!”以保全手下。果然,PTU總指揮官順勢表示:“老王,雖然他們?nèi)耸欠噶司?,但有時也要體諒前線警員的壓力,如果是你在街上被人侮辱,你不搞得油尖旺熄燈一個禮拜?”就這樣,一個唱黑臉,一個唱紅臉,三名PTU警員被保住了。從兩人語氣來看,王總警司和PTU總指揮官之間,似乎不是很和諧,過往似乎有某些不大不小的過節(jié),雖然兩人都是要保住三個小警員,但彼此語氣都略有些譏諷之意。
高層會議中的另三名高級警司,身份不是很清楚。他們應該是總部的,不是下屬各總區(qū)警區(qū)的,否則不會坐在王總警司的上手。行動部的高級警司,似乎只有兩位,一個負責爆炸品處理,一個負責行動事務。支援部倒是還有兩位高級警司。
光頭佬陳志仁總督察,西九龍PTU大隊副隊長,另一位任達華的直屬上司,黃中正高級督察,西九龍PTU大隊第三小隊隊長,從后面看,黃中正指揮了五個縱隊,任達華警長帶領其中一個縱隊。黃中正應該還有其他下屬。
投訴科,全稱投訴及內(nèi)部調(diào)查科,隸屬于監(jiān)管處,由一位總警司負責,下轄投訴警察課和內(nèi)部調(diào)查課,各由一位高級警司負責。片頭參與高層會議的,應該是內(nèi)部調(diào)查課的高級警司及其下屬。顯然那個大麻成還沒有投訴被打,投訴警察課的人不會介入,總警司更不會多事提前介入。
林雪飾演的肥棠,應該是西九龍重案組,給投訴科作向?qū)У拈L發(fā)東叔,應該是西九龍反黑組。在警區(qū)和警署級,是否有重案組和反黑組建制,待查。
孖八和一個古惑仔被阿七帶回警局的時候,作嫌犯登記工作的,是一位警署警長,這個警銜是警員級別的最高級,再往上就是見習督察,警署警長在影視中不是很常見。
片頭投訴科高級警官說:“這段片子是康文署送來我們投訴科的。”康文署,全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隸屬于民政事務局;警務處隸屬于保安局;民政事務局和保安局均隸屬于政務司。
6 ) 機動部隊-警例
2019-4-19
小巷里監(jiān)控拍攝到三名警員打一個白毛 但是白毛并未報警投訴 投訴科展開調(diào)查 但是警員均不承認 打人的三人是任達華一組
任達華開始找白毛大麻成 警隊要求ptu去一家店查牌 任達華發(fā)現(xiàn)看場子的有大麻 老大前來 任達華逼老大找出了大麻成住址 林雪飾演警察欠大麻成老大的錢
警隊一員欠債請求警隊資產(chǎn)重組 上司拒絕并要求他調(diào)入文職 欠債警員心存恨意 欠債警員被關在衛(wèi)生間踹門被長官發(fā)現(xiàn)并訓斥
任達華一組四人在樓道等大麻成 欠債警員發(fā)現(xiàn)大麻成去追沒追到抓到他小弟 投訴科警員也在尋找大麻成 大麻成去報復出賣他地址的老大給了他一刀 大麻成被另一組ptu抓住
欠債警員下班未繳槍 任達華帶人四處尋找而放棄了單獨與大麻成交涉 林雪單獨找大麻成談話大麻成搶了林雪的槍躲到警隊天臺 欠債警員槍指長官聽見大麻成開槍后逃離 欠債警員也躲到天臺 警隊開始封鎖大樓 天臺上大麻成挾持林雪 大麻成開槍打中欠債警員 警隊開槍打死大麻成 欠債警員出院去了文職工作
另一個手機拍攝的三名警員毆打白毛的視頻傳到長官手里 幾名長官商量原諒了任達華一組并刪除了視頻
大概是機動部隊番外篇中最好的一部,雖然沒有杜大炮的黑暗冷峻但故事講的不錯戲也做的很足也算是足夠好了。
故事簡單,但是很有嚼頭,“天大的小事兒”拍成電影,感受到法律人情紀律等碰撞,最后,香港警察真的很專業(yè)、職業(yè)、敬業(yè)、投訴科,被罵慘了啊。
POLICE TACTICAL UNIT
電視劇。
太主旋律了點
7.0/6.9 少了些老杜的戾氣和影像的邪乎勁,本以為是個煽情的結尾,但最后一段出來時,我笑了,這才是銀河嘛,哈哈,還算不錯。
everything will be fine
原來任達華他哥是香港警務處副處長啊
香港警隊的宣傳片,不完美的警察演繹近乎完美的故事。
這個系列。 越看越有味道。
多線索敘說得還算緊湊和諧啦
銀河影像的經(jīng)典站位鏡頭..太漂亮了..整部電影的觀感都比較好..看的時候以爲是有個比較好的編劇..看完才覺得編劇其實比較爛的..戲劇衝突還不夠強..在觀感上覺得如此緊湊完全是由於導演的節(jié)奏控制十分好..
雖然不是正牌PTU續(xù)集,可拍得像模像樣,很是不錯。
極為一般
比原作差點,但還能看
科普啊。三星到尾。
事情表面與背后的聯(lián)系。表面的偶然性必有其內(nèi)在的必然性。-------------------------------看這種片子竟然掉了一滴眼淚。事實證明是多余的。
銀河么爛片,不過就是看頭知尾,情節(jié)勾連得算可以,及格
氛圍夠了,故事一般~~
影片最后莫名的手機視頻,禁錮了觀眾的思維和片子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