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這部電影可以測試你適不適合看港片
如果一如既往看港片,經(jīng)歷過港片錄像廳時代的輝煌,2000年后的沉淪的人,可以感覺出來這至少是一部有點誠意和野心的作品??墒菫槭裁催€有這么多人不加思索的把它歸入爛片行列呢,那么~真相只有一個:港片不適合這類人群,也許馮小剛或者好萊塢適合他們的口味。
2 ) 《人在江湖》:張達明的卑微之死
《人在江湖》:張達明的卑微之死
沒有任何值得置疑的是,張智霖在這部電影里扛起了大旗當起了第一男主角。然而,他在粗制濫造的連續(xù)劇里過過主角的癮也許還過得去,擱到電影里去似乎還顯得有些稚嫩。張達明似乎也一樣,這部電影除了邱禮濤外大都是香港的二線,票房的號召力也就顯得有些疲軟了。
張達明曾自稱自己為香港的形體動作大師,我記得在《須根show》里他的那個速龍的造型實在讓人有點哭笑不得。然而看著他那樸實的面孔我總會想起那些最平凡的草根階層。如果不是因為看過他和黃子華合作的那幾場《棟篤笑》的話,也許他永遠只會扎掙在我的記憶邊緣。我記得他的獨白曾經(jīng)如此讓我感觸萬分,畢竟,他除了幾部惡搞式的無厘頭電影之外似乎并無多大作為,而他的獨白帶著某種高大而莊重的驕傲讓我突然就被他感動了。
在這部電影里,他的表現(xiàn)要比張智霖出色得多。阿七的回歸似乎并不能帶給我多大的震撼,反而落魄的小鬼更能讓我多少生出一點憐憫的同情。
一個如此落魄的男人。從香港到臺灣,因為賭債而不得不每天不停地落荒而逃;每每對著一個心愛的女人而從來不敢開口向她表白,而終于有一天帶著他用生命換來的錢去找那個女人的時候,那個女人依舊會拒絕他;來臺灣投靠他的朋友跟著他的女人住在一起,一來二往的眉目傳情和曖昧味道足以粉碎他那卑微的渴望。
然而,這又怎樣呢;畢竟他不是主角。于是他臉上的傷疤還不曾痊愈又添了新傷,為了他的朋友最終他死在心愛的女人的尸體上。這就是他的宿命。他和阿七都是原來的老大的兒子,只是因為父親的過早離逝而不得不去面對這個可怕而無奈的江湖。
誰曾說過,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誰又曾說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誰更曾說過,出來混的總要一天要全部還出來。這是一部帶著濃烈宿命味道的電影,每個人,都要面對自己的江湖。而小鬼,在這部電影集中了所有最無奈的悲情宿命。
這并不是一部好的電影,而這部電影里的人也并不出色。然而張達明在這部電影里演繹了一個徹底卑微的男人,至少在我看來,他已經(jīng)把這種卑微演繹得淋漓盡致了。
[電影資料擴展鏈接。■片名:《人在江湖》 ■譯名:《A Mob Story》 ■導(dǎo)演:邱禮濤 ■主演:張智霖、張達明、蔣雅文 ■類型:愛情、犯罪 ■片長:86min ■地區(qū):香港 ■語言:粵語 ■上映:2007年4月1日]
3 ) 喜感萌受與二百五的二筆生活
原本想打負分的。
為了羅子健,不是為張智霖,為了宋世杰,不是為了張達明,給了一顆星。
我終于明白電視劇拍的好的演員,不見得電影就拍得好。
插敘、倒敘,花樣百出,可見導(dǎo)演每時每刻都想玩出點味道,但是煽情都沒煽到點子上,因此全片無高潮。
小鬼這個角色,用南京話說,典型的二百五,大腦少一竅。為了一個雞和一百萬,連為了給自己抵賭債,刀尖上舔血幫你去殺臺灣的地頭蛇的兄弟都能下的了手,并且他從來就沒有做過任何對不起你的事。
張智霖演的那個殺手,簡直就是個裝逼犯。他一張雪白粉嫩連續(xù)了胡子都沒有半點滄桑感的娃娃臉,小發(fā)福的身材,肉肉的小肚子,一頓飯低著頭咕嘟嘟吃4碗生面條,活脫脫一只小萌受。
神經(jīng)病人思維廣,弱智兒童歡樂多。唉我都不知道怎么形容這只小萌受殺人時候帶給我的喜劇效果,用狙瞄人的時候跟打CS似的,槍都抬出來了才發(fā)現(xiàn)指著的居然是自己的殺父仇人?笑點很奇怪。
簡直就是一部大爛片。爛透了。和[天邊一朵云]的雷人程度不相上下。
我今天要再看一遍古惑仔全集壓壓驚。
4 ) 香港電影的孤獨
導(dǎo)演邱禮濤的作品一向“水準起伏很大”,這句話是讀不懂邱禮濤的人講的。 或者說邱導(dǎo)的敘事太直接尖銳,刺痛了某些人吧~
片子從頭開始,就布滿孤獨的氣息。死去的永遠是最親的人,殺人的,也往往是看起來最親的人。。任何一點點溫馨的氣息,總會被一抹孤獨給扼殺。。。只有這個不留結(jié)局的結(jié)局,留給觀眾一線希望。
或者這正代表了邱禮濤對于香港電影的看法:孤獨、傷痕、背叛……
蔣雅文的眼神,始終和《十日談》里一樣憂郁。
張智霖在機車上的時候頗有呂良偉的氣勢。
張達明,你真是個人才。。
尹馨,第一次看。
5 ) 將練習(xí)進行到底?
沖著劉偉強和張達明去看這個電影。結(jié)果很失望??磥硐愀蹖?dǎo)演拉錢太容易,隨便寫個劇本糊弄兩個有錢棒槌就可以開始可勁兒造了。
所有人——包括監(jiān)制、導(dǎo)演、攝像、編劇、演員,都把這部電影當成練習(xí)場,一副無所謂的態(tài)度對其進行輪奸。
如果說有人看完《蜘蛛俠3》罵了句“編劇應(yīng)該綁起來連續(xù)槍斃十分鐘”,那我覺得《人在江湖》的主創(chuàng)應(yīng)該集體活埋。
我都懷疑這部電影有沒有劇本,這種下三濫的老套情節(jié)隨便那個觀眾都能接住猜下去。本以為故事會在平淡無奇中神來一筆從此跌宕起伏,可熬到最后還是等來老樹新花。弱智的光芒從頭到尾在電影中閃亮。給阿七安排吃四碗“面要生面,蛋要生蛋,多蔥”的“餐蛋面”奇怪胃口,而且不厭其煩三次交待,我都要以為這是部Cult了。阿七吃面的時候,被那位出鏡時扮相十分忍者神龜?shù)陌⒁炭常車某钥途谷辉摽磮罂磮?,該吃面吃面。香港市民心理素質(zhì)真好!
說是“練習(xí)片”,最后阿七殺瘸子表現(xiàn)得更明顯。一格從張徹玩剩下的斷臂之后又是一格齊中間劈斷的眼鏡,當是老師布置生字作業(yè)哪?寫一個不夠,還要多寫幾個。
攝像也在練,阿七與神奇而又賤滴滴的啤酒女郎兩次碰面,看看把畫面糟蹋成什么了?再浪漫也沒必要學(xué)日本漫畫玩朦朧啊!
至于演員,其他人我都懶得講,我懷疑導(dǎo)演組織了一批電影學(xué)院大一生拍實習(xí)片,統(tǒng)統(tǒng)那么作。既然說張達明是自己看這部電影的一部分原因,就對他評價幾句。
第一次看張達明是在《大內(nèi)密探零零發(fā)》。那雙凄惶惶望天的眼睛讓人記憶深刻。第二次是在彭浩翔的《買兇拍人》。
OK,一部無厘頭,一部Cult,如果電影也有氣質(zhì)的話,這兩部的共同之處就是都有一股神經(jīng)質(zhì)。張達明之所以能在其中出彩,恰因他的氣質(zhì)與電影氣質(zhì)相契?!度嗽诮穮s是一部傳統(tǒng)到一成不變的黑幫片,張達明對小鬼的演繹,最多能說中規(guī)中矩。他的戲份又那么少,好不容易有兩次重墨(殺掉光頭嫖客和與阿七絕交)鏡頭,他又有些過了。有些“荒誕派”影評硬說什么“將卑微演繹得淋漓盡致”,我也不想爭論,只是希望他們在看完電影之后,再找兩部人藝的話劇來看看什么叫人藝范兒。
6 )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
看到名字,第一個畫面是蠱惑仔里的。
讓人懷念。香港很擅長拍這樣的故事。
一個傳奇般的人物。一斷傳奇般的故事。
最后在刀光劍影中,一切都被映的血淋淋的。
人性無法猜測……
我是沖著蔣雅文去的~ 這個時代沒有英雄,只有小混混咯
這是邱禮濤的宿命,當然跟銀河映像的調(diào)調(diào)不一樣。
亂
必須頂啊
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深刻的香港社會里似乎每一個人都明白的法則。驚訝的是路人的鎮(zhèn)定,一次在餐館里女人拿刀砍阿七,一次那個淡定的女環(huán)衛(wèi)工。香港是老大們的地獄,逐利的天堂,一碗餐蛋面,蛋要生蛋面要生面、多蔥,從此腥風血雨。更讓我們不能忘懷的是最佳配角張達明,演實了一個小人物的面面觀
當時我還是一個很跟風的騷年。。。
情節(jié)不知所謂,了無生趣的沒有主題。
亂
還算有點意思。
蔣雅文居然被尹馨秒殺了。悲劇啊。
89 min
汗死,看了大半才恍悟不是古惑仔的人在江湖,還一直納悶鄭伊健怎么不在。。。。。。
有點弱的片子了
2007年5月3日
沒新意也就算了,甚至還有些2~~張達明這么大歲數(shù)了還演小混混,畫的跟狗似的還~~
山寨。
1 本來三個人的江湖 最少三條故事線 故事背景有點末日廢土的意思,,,創(chuàng)意聽起來不錯 但是 觀看過程整體感覺 就是他們 想升華人物各方面 可是裝過頭了。2 副故事線 那幾個社會大哥 有點太奇怪了 放日本的獵奇電影更合適。3 女主 一包煙是100塊錢 她服務(wù)費才300物美價廉哈哈。
又是一部看完之后完全記不起情節(jié)的香港黑社會槍戰(zhàn)片-=
浪費了
雜亂無章,不知所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