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靈異鏡頭,沒有突然出現(xiàn)的驚嚇,沒有太多黑暗的場景,也沒有令人不安的音樂,僅有兩次血腥鏡頭,僅有兩次惡魔的眼睛,嬰兒也始終未露面。。。Rosemary’s Baby就是這樣一部恐怖片。 本來看此片出現(xiàn)在“最經(jīng)典恐怖片40部”、“最嚇人的電影20部”等諸多此類都列里,我以為深夜里一個人看會被下個半死或中途打退堂鼓。然而2個多小時下來,我完全沒有被嚇到。 我一直對恐怖片并無好感,也沒看過多少??催^的最嚇人的也只是大衛(wèi)林奇的《Lost Highway》和《Inland Empire》之類無法明確歸類的電影。這次我真的是抱著看一部純粹意義上的恐怖片去看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我是失望的,因為大衛(wèi)林奇好歹在一部片子里也會直接地嚇你一兩次(Lost Highway里的無眉老妖,Inland Empire里的吐血小丑),而波蘭斯基則什么也沒做。房子和服裝都精致唯美,就連邪教成員也不顯邪惡,反倒有一種古怪的可愛。 就是在這樣一部片子里,我卻感到了深深地痛苦,從頭至尾,完全喘不過氣來。這種痛苦是一位母親害怕失去孩子的痛苦。Rosemary不過有一個常人看來普通的愿望-讓自己的孩子健康的降生。然而,我們和她一樣從一開始都被不安所籠罩,進而轉(zhuǎn)向絕望,在快結(jié)束前出現(xiàn)一絲希望,最后卻終究無法逃脫。片子里,Rosemary是毫無依靠的,關心她的人都死了,活著的都在迫害她,連肚子里的小安迪或珍妮也是個黑色的玩笑。而這所有的人里,傷害她最深的應該是那個冷漠直至背叛的丈夫。我甚至覺得,除去僅有的邪教元素后,該片其實是表現(xiàn)了一位缺乏丈夫關愛的孕婦的恐懼。影片并沒有更多的意義,但是導演對節(jié)奏的良好把握加上女主角精湛的演技將這種恐懼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這就足夠。 唯一的不解來自結(jié)尾,不太能確定Rosemary最后對嬰兒的態(tài)度是什么。而且覺得這個結(jié)尾挺黑色,挺滑稽的。如果是我,我可能會讓Rosemary逃出魔掌,來到正規(guī)醫(yī)院將孩子生下,發(fā)現(xiàn)嬰兒的異常。之后醫(yī)護人員要將嬰兒殺死,Rosemary帶著嬰兒再次逃離,結(jié)束。這樣Rosemary就被所有人背叛(不管是邪教成員還是普通人),感覺會悲劇得更徹底。不過也許還是現(xiàn)在的結(jié)尾更痛苦,因為我預想的結(jié)局里Rosemary還是解脫了的,而實際上她始終未能逃脫這幢噩夢般的公寓。另外,首尾的鏡頭處理也能很好地呼應。 除開劇情,影片的表演,音樂,色彩,服裝,布景也都是相當?shù)耐昝?。其他同期的好萊塢電影,也有很多經(jīng)典的,但還是能覺察出一些那個年代的味道,而這部則在今天也絕不顯過時,實在厲害。 很久前看過《鋼琴師》和《苔絲》,并未對波蘭斯基有太深印象。最近又接連看了他的3部電影,現(xiàn)實主義感很強的仨人文藝片《水中刀》,搞笑荒誕的《吸血鬼殺手》,再加上這部沉重的恐怖片,我不得不佩服導演對各種題材和風格的把握能力了。
如果你喜歡這部電影和這篇影評,請戳我的恐怖片十佳//www.douban.com/note/704435382/?type=like#sep
我只看到人生的啟示。 1. 很多時候并不是你錯了,而是你周圍的人錯了,甚至包括最親的人,那個說著最關心你的人。要相信自己。 2. 遇到問題不要逃避,不要拖延,因為逃避將你引入更大的麻煩,拖延將你扭轉(zhuǎn)局面的可能變得更小。 3. 要理智要冷靜。即使身處最差最驚險的環(huán)境下。 4. 要會辨別善惡美丑。即使那丑惡隱藏在最華麗美好的假象之下。不要相信一面之辭。鍛煉自己的觀察和判斷力。 5. 要廣交朋友,以免陷入狹小的圈子,這樣只能引誘你犯下錯誤。多一個意見就是多一條路,永遠不要把自己關閉在幾個人之中。 6. 要堅強,要拿得起放得下。如果rosemary不是那么執(zhí)意的要孩子生下來,其實她可以直接abortion或者自己去別的城市看醫(yī)生。 7. 很多時候,身外之物真的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自己。因為沒有了自己,再好的身外之物也不會是你的。 8. 你可以尋求幫助,但不要以為幫助的代價是零。更不要依賴幫助。記住,god will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9. 在這個兇險的世道,善良的人們需要謀略。
一個人如果交出了自己的身體、行動乃至生命的主導權,任由他人僭越,那么其思想、情感乃至靈魂,也斷然沒有逃脫他人奴役的可能。
正如片中女主角羅斯瑪麗的悲劇一樣,雖然她始終沒有停止對自身處境的懷疑、掙扎與反抗,但最終還是選擇了聽信母性這個可以自我麻痹的借口,淪為他人精神奴役的順民,接受了自身向惡的一方皈依的命運。
這與人類社會千百年來女性被壓迫束縛的情境如出一轍。
而母性,作為一種高級靈長類動物的原始本能,一種人類社會賴以存在的精神基礎,本應簡單純粹,但其往往又被人為地施加了過多的道德闡釋和美化,不經(jīng)意中成為女性向各種社會現(xiàn)實屈服妥協(xié)的重要作用力之一。
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在身不由己的處境中,通過母愛來完成自我救贖,這或許是眾多女性精神寄托、人格保全的唯一出路。這種最后不得已而為之的自我犧牲性質(zhì)的母性,與我們?nèi)祟愃鶓非蟮纳裥韵嗳ド踹h。
通過內(nèi)斂的影像呈現(xiàn),波蘭斯基在該電影的深層語境中著意將女性與生育擺在了對立的位置上——
年輕的母親被塑造為純凈素潔的天主教徒,充當著天真善良等美好品質(zhì)的投射載體;而嬰兒,作為女性在眾人脅迫下與惡魔結(jié)合所孕育的畸形產(chǎn)物,自然也就被賦予了邪惡、墮落、壓抑等多重含義。
從整個人類族群的角度看,生育對女性群體來說可以算作一項義務,但更應該是一種權利。羅斯瑪麗的權利則被徹徹底底地剝奪了,她確實生育了,不過生出來的卻是違背其信仰的撒旦之子。
這種隱含的對立關系通過另一種相對明顯且不斷激化的對立得以放大——
有孕在身的羅斯瑪麗處于弱勢,而神秘的邪教徒們卻已經(jīng)滲透進了她的生活,肆無忌憚地對她橫加擺布。這恰恰是社會集體對女性個體的影響無處不在、群體意志對個人命運的左右無孔不入的最佳隱喻。
這使得她在電話亭中神經(jīng)兮兮的內(nèi)心獨白,突兀古怪卻又順理成章。
這部電影中,波蘭斯基最聰明之處在于對羅斯瑪麗性格的拿捏。他沒有將其塑造成一個自我意識強烈、反抗觀念鮮明的女權斗士。而是小心翼翼地刻畫了一個溫順敏感的小女人形象,再將她一步步推入深淵,其實這更加接近現(xiàn)實中眾多逆來順受的女性典型。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能清楚地發(fā)現(xiàn),羅斯瑪麗越來越像是一個無法控制自己生活的提線木偶,被所有接觸到她的人扯來扯去,看似活蹦亂跳,實則有苦難言。她不會拒絕別人,無法堅持主見,意愿不被別人所尊重,即便偶爾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其實也都在提線者的操縱之中。
其丈夫的形象則完全是虛偽和自私的代言人,與外界的異己觀念結(jié)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串通一氣,甘愿做侵害自己妻子的幫兇,這種男女家庭關系的展示其實隱晦地加入了社會現(xiàn)實的影射。
電影也沒有給羅斯瑪麗太多選擇的余地,她的反抗終歸只是象征性的設計,這句導演沒有明說的潛臺詞,實際上從側(cè)面向電影的受眾傳遞了女性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必要性。
————————————————————————————————————
最后吐槽幾句題外話……看個國產(chǎn)恐怖片都鬼叫的我表示完全沒有被這部電影嚇到,為什么?因為這壓根就不是個恐怖片?。撍銘乙善蛘咝睦眢@悚片吧……驚悚片≠恐怖片,和情色片≠色情片一個道理,混用簡直逼死強迫癥……
盡管沒有恐怖鏡頭,但里面那種猜疑很要人命!~我害怕聽片頭的音樂。
心理恐怖片的絕佳樣本,暗示隱喻和細節(jié)無處不在,鏡頭和用光更是教科書般的存在,構筑出步步為營愈演愈烈不可抵抗的壓抑;還有一點就是:以后上哪找米亞·法羅這樣神經(jīng)質(zhì)的演員?。坑袔讏鰬蛩欠侨说纳n白面孔讓我覺得她其實才是魔鬼化身...
沒見到嬰兒我很遺憾
流行時代的流行書卻能塑造出一部經(jīng)典片子:一個恐怖的畫面都不必要,不過是一群信奉撒旦轉(zhuǎn)世的變態(tài)人(30年代的書籍,19世紀末的家族,邪教和巫法:當然,這些Ira Levin可是語焉不詳),和一堆經(jīng)典的隱喻,就將最壓抑無助的場面雕琢到渾然天成。母愛給出的無奈結(jié)局遠超原著跳樓以正天主的輕薄虛假,變成了難得的開放式厚重收尾。拼字游戲的那一段,以及衣櫥出柜后的畫廊瀏覽,堪稱恐怖片的內(nèi)涵畫面經(jīng)典。
人們多半津津樂道于本片激怒了極端宗教人士,從而導致現(xiàn)實中導演妻兒慘遭殺戮的悲劇。其實生活和影片的互為映射還不止于此,主演米婭法羅在現(xiàn)實中與伍迪艾倫長達數(shù)十年爭奪子女的恩怨,也是如讖言般讓人細思極恐啊。
結(jié)尾的微笑,刻畫出母愛。哪怕生了個魔鬼,但母愛依然。懷胎十月,負能量的積攢,在女主狐疑的情緒中,在考究人物站位與光線布置中,充滿了未知的壓迫感。這壓迫感體現(xiàn)在米亞法羅那消瘦蒼白的臉,那空洞驚懼的眼。最后,老信徒們的狂歡仿佛在告訴世人,有人信仰耶穌,同樣的也有人信仰撒旦!
7/10。重溫,頻繁運用通道和門框制造視覺反差,譬如矮小的房屋中介將擋住通道的詭異柜子搬回原位,置于前景的丈夫高大頗具威脅,鋪墊了通道后就是撒旦聚會(丈夫也參與其中);羅斯瑪麗打電話時臉部被門框遮去,構圖重點偏左營造失衡的效果。大膽的剪輯技巧渲染噩夢,提供了豐富信息,隔壁老婦的兇惡抱怨對應腦海中老修女的嚴肅面孔,夢見游艇上婚戒和衣服被丈夫扒光、裸體的羅斯瑪麗轉(zhuǎn)眼間穿上泳裝,象征著圣潔和馴順的女性符號,羅斯瑪麗原先質(zhì)疑天主教的禁欲,主動在陰暗空蕩的公寓提出做愛,照鏡子露鬼臉把有異味的護身符丟進抽屜,最令她失去精神支柱的是魔鬼受孕之際主教也成了幫兇,隨后像一個受審的女巫剪短發(fā)懲罰自己,結(jié)尾明妮用口水擦地板的刀痕表明她的無助:周圍人關心地板勝過關注孕母的痛苦。但除了最后默認自己為撒旦之母,情節(jié)略無味。
看片時,結(jié)尾卡了,當時想哭啊~~~后來社團重放了此片。然后我?guī)Щ丶医o我媽看了,老媽當晚做噩夢。第二天發(fā)話:下次多帶點恐怖片回來看!
最好的恐怖片就是沒有任何恐怖鏡頭,卻讓我看完胃里不停翻滾,覺得天昏地暗??女主角相當有恐怖片氣質(zhì)
這電影讓我特別不爽。。讓我覺得恨。。
直到女主角拿著那本封面寫著“Is God Dead?”的時代雜志才終于意識到這是部概念先行的影片。在瘋狂的集體無意識浪潮里,是該做一名殉道者,還是一個隨從?原著里rosemary選擇了跳樓以揚正義。波蘭斯基決定不升華她,讓她淪為魔鬼一員。女主角太像twiggy了,舉手投足都像模特,每個鏡頭都美到窒息。
我依然不懷疑這是一部女性主義電影。生育對女性的剝奪,對我而言從羅斯瑪麗在廚房里笑著說“我有16個侄兒女”時便開始向外滲透的恐懼。女性觀察自己受孕的身體,妊娠反應被歸為疾病,卻視之為自然,周圍人陌生化(過度關切)和近乎神秘主義(不能聽朋友指導、不應亂看書、服用藥物)的對待,特殊地位反而實質(zhì)性地證明了物化。此時生育功能完全超然于受孕的女性之上。而居住空間的壓迫、可笑的沙宣發(fā)型、令人嘔吐的甜點生肉不過是父權制的外在表現(xiàn),丈夫也難從中逃脫。直至最后晚宴之前(無法證明是真實事件),從他人的角度敘述這個故事,可以合情合理地說是應付產(chǎn)前焦慮的年輕孕婦?;蛟S這才是真實發(fā)生的。而羅斯瑪麗最終在面對嬰兒時放棄了懷疑,選擇成為魔鬼之子的母親,此刻不僅是確認“上帝已死”,拋給我們的問題更是,“上帝死后又怎樣?!?/p>
撒旦比上帝差的那一點兒能力就在于他必須身體力行而不會感孕。形銷骨立的孕婦,無袖長擺裙和發(fā)型充分營造出女主角的圣潔美。毫無驚悚畫面,嬰兒甚至完全沒有露面,但能沉淀出很強的心理壓力,足見功力之作。傳聞波蘭斯基的妻子懷孕時在家中被邪教“曼森家族”成員殘忍刺殺事件與此片有關。TANNIS
懸念和那種壓迫之感實在是太讓人難忘了,一直精神壓迫到最后揭露結(jié)局,雖然沒有一個恐怖鏡頭,但是一口氣看下來真是感到強烈的不安和緊張。波蘭斯基的整體掌控水準的確太厲害了,全片看下來超級順暢,毫無處理的痕跡。 9.2分★★★★☆
波蘭斯基無微不至的通透的用光讓MIA的臉上始終籠罩著一層圣潔的芒輝,眼底有海,唇邊綻花,瘦削蒼白的臉頰嬴弱卻不屈,美的不食人間煙火。離奇的情節(jié)中有普世價值和足夠溫情。第三部波蘭斯基的電影,每一部都讓我愛上他鏡頭中的那個時代。
介電影孕婦就別看了…
恐怖在片外,驚悚在人心。電影并沒有用什么血腥暴力的鏡頭,卻著實讓我恐怖了一把。真正成功的恐怖片,走的是內(nèi)心,而不是只搞視覺與聽覺的強烈渲染而營造恐怖。波蘭斯基是一個靠燃燒膠片來取暖的人,他把自己隱藏在那個虛構的罪惡世界中,用一種冷漠的方式來尋找溫暖。
觸及撒旦,禍延妻兒??傆幸环N感覺,現(xiàn)實比電影還瘋狂。
在這部片子里令我震驚的不是波蘭斯基絕妙的導演天賦與風格,而是他作品中百分之一百的黑暗。同比庫布里克的大開眼界,雖是類似題材,卻沒有類似的,這純度頗高的黑暗。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一直以來排斥波蘭斯基是有理的,他的作品并不沉重,但是真的太邪惡了,女人們被害的場面都極其真實可怕。
經(jīng)典恐怖片,少見的邪教題材。沒有下三濫的惡心鏡頭出現(xiàn),驚嚇點卻一樣很多。節(jié)奏把握恰到好處,扣人心弦。米亞法羅出演被迫害的神經(jīng)質(zhì)美女,消瘦的臉上驚人的大眼睛相當惹人憐愛。次片上映后,羅曼波蘭司基的妻子殘遭manson邪教組織成員殺害,孕婦被人剖開肚皮,沾著鮮血在墻壁上寫下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