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愛情,民族,自由
最后一個莫希干人是很多人頗為稱道的名片了??晌铱偸窍瓤催^美國商業(yè)大片,在當(dāng)期大片的DVDrip看完之后我才開始欣賞我的一些典藏。
最后一個莫西干人,就是如此。
所謂劇情,簡介什么的我也無須再說,網(wǎng)上大把,背景故事也不用再提,非常喜歡的人可以直接買書來看。當(dāng)當(dāng)什么的都有。
我說說自己喜歡的地方,最后一個莫西干人在片中其實是千家谷,他在片尾那些話說的很有深意。白人會來到印第安人的這片土地,當(dāng)一個個本地民族消失,同化,殖民這個概念其實也不復(fù)存在,這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你可以預(yù)見,但不可抗拒。
說起來最感動的場面,我看是英國軍官德勒代替豪克依來頂替英國守軍將領(lǐng)門羅的女兒歌娜要被燒死的那一幕,德勒之前是心儀于門羅的大女兒歌娜的,可是歌娜愛上了土著豪克依,在歌娜被另外的土著休倫族抓住要活活燒死的時候,豪克依去說情并想讓休倫族的長老同意燒死自己換取歌娜的性命。做為豪克依的翻譯的德勒,在這個時候本來是可以順理成章的看到自己的情敵被燒死,自己就更有機會和生還的歌娜一起,但他翻譯時故意說成了是自己要去代替被燒死......選擇自己被活活燒死,祝福愛人和自己的情敵,這本是一個人不可能會做出來的選擇,可是他這樣做了。好偉大,真的好偉大。
另外一個情節(jié)也是感人至深,門羅的小女兒愛麗絲被豪克依的哥哥雍加愛慕,但她被休倫族的激進(jìn)者馬瓜脅迫,雍加去救愛麗絲卻被馬瓜殺死并從懸崖墜下,這時驚人的,在劇中一直羸弱的愛麗絲見此情景,居然自己毅然的跳入崖下。那份弱女子的勇敢和堅定讓人敬佩不以。
你可以說這是一部戰(zhàn)爭片,在我心里,它也講述了人性,愛,自由。
很好看的電影,推薦。
2 ) 僅僅因為OST……
很久以前看過電影后把原著買來擺在書架上卻一直沒有動過,可能也正像電影給我的感受一樣,結(jié)合了戰(zhàn)爭、殖民、種族、愛情等諸多“大片”要素卻最終落腳成一部簡單的歷史動作片,沒有太多值得回味的地方(配樂除外);其實不到兩小時的片長就很能說明問題,加之人物性格刻畫太過簡單,劇情也談不上怎樣跌宕。Alice跳崖的場景很經(jīng)典很凄美,最后一幕三人站在懸崖邊凝視遠(yuǎn)方、金加克的獨白也頗為悲壯慨然,可惜這也幾乎是電影的全部了。
PS不過僅從配樂角度,這絕對是任何一個電影愛好者都不能錯過的影片。
3 ) 美洲原住民的血禮史,虛偽雙標(biāo)的盎格魯撒克遜后裔們的杰作?。。?!
自從白人殖民者腳步踏上美洲大陸,注定給印地安原住民帶來滅頂之災(zāi)!從荷蘭人到西班牙人,再到英國人法國人,最后美國人,印地安人血與淚的滅族史,美國人通過毛皮交換將天花帶給印地安族,美國首任總統(tǒng)華盛頓鼓勵對印地安種族滅絕式屠殺,印地安族被屠2500萬人,從美洲最多原住民滅絕至今最少種族,這些都是虛偽雙標(biāo)的盎格魯撒克遜后裔們的杰作?。。?!
4 ) 完全不知道哪里好看?除了女人
干癟的歷史,片子開頭很快就說完了。
片子的戰(zhàn)斗基本都是慢動作,片子我是沖著那些推薦狙擊手的電影文章來的,看封面還以為很勁爆,失望至極點。
片子兩個女兒很漂亮,還有男主那句“無論多久,無論多遠(yuǎn),我都會找到你”,很動人。原來很快就跑去和族長理論去了。
片子沒啥節(jié)奏,也沒啥張弛,沒亮點,一杯白開水。不過對英國和法國打仗那些禮儀倒是見識了,真的很紳士!
看豆瓣一面倒的推捧,看來我絕對是二逼青年了,文藝路踩不上腿。
5 ) 北美殖民地的一部史詩--《最后的莫西干人》
我最近一段時間在認(rèn)真的研讀美國歷史,這是我在日本史和蘇聯(lián)史、羅馬史之外又一個重點研讀的方向,在看到英法七年戰(zhàn)爭這段歷史背景的時候得到介紹看了這部電影《最后的莫西干人》,這本書,我在書店的書架上看了好久,一直無緣拜讀,先看了一下這部電影。電影的開篇我就非常喜歡,音樂緊緊的抓住了我,那雄壯的北美山脈配合著一首豪邁悲愴的音樂,這首旋律足以媲美《勇敢的心》那蘇格蘭風(fēng)笛的美妙演奏。
電影講述了印第安人中莫西干部落最后幾位勇士營救兩位英國將軍被俘虜?shù)呐畠旱墓适?,在這條主線之外,我們看到的是英法以及與當(dāng)?shù)赜〉诎膊柯渲g的復(fù)雜歷史關(guān)系,這里面有著文明沖突的傷痛,幾位莫西干勇士是白人化了的印第安人,這也是唱給印第安文明的一首悲情挽歌,電影的最后,最后的老莫西干勇士感慨,莫西干部落、印第安民族都將消失,白人會更多的到來,這里會有嶄新的國家,嶄新的民族在這塊土地上耕耘,但是無可否認(rèn)的是,我們也曾經(jīng)在歷史上在這塊土地上存在過。
文明的進(jìn)程不是溫情脈脈的,有著歷史的陣痛,那個悲情的印第安民族也是一個崇尚英雄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存在,他們的確曾經(jīng)存在。
6 ) 無題
三星半
太過于關(guān)注個體,所以整個時代背景只是出來了,但不夠深刻
倒是把英國人的自大體現(xiàn)了出來
作為殖民者,還要求被殖民者放棄自己的家來保衛(wèi)你的榮耀
Death and honor are thought to be the same,but today I have that sometimes they are not.
其實,我很想體會Chingachgook在最后說我是最后一個莫希根人時的凄涼,但終究是體會不到的
民兵,職業(yè)軍人,特種部隊
英國姑娘那一跳是有些悲劇色彩的
明明可以避免的悲劇看來實在是。。。
電影名字就夠悲壯,配上音樂簡直了。最后那場談判還挺讓人感動的...丹尼爾戴劉易斯真是帥啊,飄逸的長發(fā),健壯的身軀,奔跑的步伐,溫柔的眼神~~~
接近倆小時的電影不知道導(dǎo)演想表達(dá)什么或者說想表達(dá)的太多,歷史,愛情,還是對四位莫西干人的贊美?結(jié)果哪一樣也沒有表達(dá)好。劇情之間銜接不到位,各種突兀不合理,就不一一列舉了,最雷人的是小女兒竟然就那么殉情了,他們倆之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還有就是那段配樂,各種用,哪里都能用...
08年11月27瑰麗雄奇,堪比Cooper原著。配樂簡直...
2小時,除了大氣磅礴的音樂,還可以看到不同的人對于戰(zhàn)斗榮譽和仇恨不同的理解認(rèn)識以及由此產(chǎn)生的不同行為。人類的歷史是血腥而殘忍的,只有相信和堅持某一些東西,才能使人變得更像個人,而不是最聰明的禽獸。
20年前92年的老片了,現(xiàn)在看來還是不錯的,依然是戰(zhàn)爭史詩背景下的愛情故事的套路,不過還算講的流暢,只是男主角成了個莫希干化了的白種人,有點減弱力度,可能是為了票房的原因。配樂豪邁悲愴,非常值得一聽,OST可以找來欣賞。
氣勢磅礴的配樂很美,長發(fā)飄飄的劉易斯很帥,幾場正面近身遭遇站還是有邁克爾·曼的風(fēng)采,以上就是本片的全部優(yōu)點。
Daniel Day Lewis在片中不斷奔跑的鏡頭酷斃了
我對Daniel Day-Lewis的印象,僅止于他配角的A room with a view,可是此片裏,他的個人魅力太強了,幾個眼神相信無數(shù)女觀衆(zhòng)就被俘虜
"You stay alive, no matter what occurs! I will fing you! No matter how long it takes, no matter how far! I will find you!.." The world’s on fire. It's so nice to see you.
看著片名以為是個恢弘悲壯的少數(shù)裔斗爭故事,誰知道他喵的竟然是兩白人莫名其妙的愛情故事,然后還害死一對苦命鴛鴦,所以才導(dǎo)致最后只剩一個莫西干人了,如此才點題,這簡直是掛羊頭賣狗肉吧。。。╮(╯▽╰)╭PS:當(dāng)然那廣為流傳的配樂的確是贊。
在內(nèi)容和外觀上,電影都讓人仿佛看到了《勇敢的心》的影子,但它卻講了一個無法令人產(chǎn)生共鳴的愛情故事。導(dǎo)演沒有能夠賦予電影以靈魂,使得不錯的畫面淪為了街邊無法記住的櫥窗布置。它給人的最深印象應(yīng)該是,丹尼爾·戴·劉易斯年輕時這么帥,和電影的音響效果是真的特別棒。
今天《最后的莫西干人》,依然是因為配樂而看,Trevor Jones不愧漢斯大濕最得意門生,整張配樂一牛到底,大氣磅礴總要纏綿悱惻來點綴,丹尼爾·戴-劉易斯簡直型爆了,幾乎算我最愛的男演員了,罡氣如《我的左腳》,《以父之名》,文藝有《布拉格之戀》,《純真年代》,霸氣可《血色將至》,《紐約黑幫
與世無爭宛若生活在油畫上伊甸園里《最后的莫希干人》是早期殖民主義時代所謂人類文明最后的保護(hù)神,然而一場不屬于卻來自于異化的野蠻人播下的戰(zhàn)火將土地上僅有的家園焚毀成了廢墟。大而俗的愛在電影中是轟轟烈烈的精神信仰,亦是死灰復(fù)燃重建社會秩序的希望。銀幕之外它是按照以上模式再演繹無數(shù)遍。
這片子完全是靠配樂,美景和奔跑的劉易斯撐起來的,劇情完全可以忽略。最后被妹子的殉情給感動了,多給一顆星。邁克曼比較適合導(dǎo)雙雄戲,只要愛情占了主要地位那片子必定杯具
Action/Sci-Fi/Thriller/Suspence/Crime Drama
合著你們殖民有理,印第安人給驅(qū)逐屠戮殆盡你們也沒轍,只是物盡天擇叢林法則起作用?最后還找人印第安老頭給你殖民辯護(hù)找合理依據(jù),“這片土地只適合我的白人孩子與她的女人……一代代人將在這里奮斗,但是,我們畢竟在這里生活過。”沒你們這樣的,侵略了人,還講便宜話,真行。
【A-】邁克爾·曼絕不僅僅只是擅長拍夜戲的導(dǎo)演,在本片里他所更加注重的是「暗」,哪怕是烈日凌空的戲,邁克爾·曼都會執(zhí)著于在鏡頭下創(chuàng)造暗部??梢哉J(rèn)為他的影像本質(zhì)就是光與暗的較量,以及角色在陰影間穿梭所留下的姿態(tài),所以才會有如此多的追逐戲,在慢節(jié)奏的敘事下仍然迷戀這種原始的肢體呈現(xiàn),最終的攝影效果便是人物與景觀的和諧。大量的戰(zhàn)爭戲與動作戲保持較高水準(zhǔn),林中遇襲那場戲調(diào)度最為亮眼,邁克爾·曼甚至用一個可怕的長鏡頭來展現(xiàn)他對大量群演的調(diào)度能力。最后懸崖上的決戰(zhàn),其剪輯本質(zhì)是與《大盜獨行》完全一致的,直接拔高了我的觀感。當(dāng)然不得不承認(rèn),Trevor Jones的配樂絕對是超越邁克爾·曼影像的存在。
很好的素材,很悲壯的故事,和原本應(yīng)該很嚴(yán)肅的主題。愛情被放大太多了,以至于片名“最后一個莫西干人”這個最重要的主題被忽視了。前半段節(jié)奏很奇怪,總體還算是緊湊。值得一提的是,原聲,演員,場面都非常出色。劉易斯太瀟灑了。
音樂很有氣勢,不過劇情實在是一般。放在九二年看,應(yīng)該是杰作,只可惜現(xiàn)在是看慣了各種各樣類型大制作的2008年……總是感覺在里面能找到這部那部電影的影子,實際上應(yīng)該是那些電影在一定程度上模仿它,但,還是怪我看它的時間不湊巧吧……不過話說回來,丹尼爾戴劉易斯在里面還真是有型啊~夕陽下他微笑著說的那聲“You”,敢問哪個女人的心不會因此而融化啊……
主題曲一響起就感到悲從中來,恢宏壯闊如蒼鷹翱翔在廣袤的群山之巔。喜歡這部電影,故事也講得很不錯,但對于整部電影呈現(xiàn)出來的歷史態(tài)度還是感到難過,白人與印第安人在這里相互廝殺,勢均力敵,白人對印第安人的屠戮往往以言語回憶交代,而印第安人的報復(fù)卻直觀呈現(xiàn)……盡管對于歷史時代中的個體,也許不必刻意褒貶,更何況這個世界沒有一寸人類可及之地,沒有被罪惡和殺戮洗禮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