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想過通靈鬼神這樣的題材可以大大方方的走上大熒幕,而且以一種這么積極友好的方式溫暖人心。其實每傳達一種價值觀都是危險且困難的,希望盡可能普世,為大家所接受;更希望可以不只是普世,可以引發(fā)人們不一樣的思考。如果以此為標準,我真的對《通靈少女》這部灣灣的小劇,情有獨鐘。
1. 對于未知而陌生的事物,我們總是首先找到害怕它的理由。敬畏神明,或是懼怕鬼神,可能只是懼怕我們的內(nèi)心。
雖然自己即將步入而立,兜兜轉轉也游遍了小半個地球,卻仍舊發(fā)覺所知所學,仍不夠讓自己的人生自給自足。劇中其實有很多處都感覺隱隱刺中內(nèi)心,可能就是自己所缺少的某塊重要的拼圖吧!我們迷信鬼神、迷信社會法則、迷信更多感覺超越自己的力量,其實最糟糕的情況是因此把自己給深深禁錮,而找不到方向和出口。如果這誠然是一個問題,這里不妨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可愛的解答——試著把它看成一件稀松平常的小事,接納和相處,比如那一句“別鬧了,阿嫲”~
2. 爛好人式的愚鈍和善良或許也是一種值得稱道的人生意義。
很開心編劇沒有為了豐滿小樂的人物形象給強行安上學霸的頭銜;同時小真的人設很可能也不是資優(yōu)生,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他們的喜愛。小真總是呆呆傻傻,很多時候被金老師莫名其妙的“誆住”去幫忙,錯過社團的表演、甚至因此間接導致了小樂的車禍;這種爛好人式的做法有的時候甚至讓人生氣!但因為我們家的某只灣灣出品也是如此的“同款”,所以更加感覺熟悉而動人。如出一轍的人傻錢多,讓我驚訝這種人格屬性莫非是灣灣特產(chǎn)?但當小真真誠的替Alice解開心結、偷偷的把裝病的弟弟叫到房間“單獨處理”、仗義的深夜?jié)撊雽W校給邱老師超渡,以及最后使出奇招鎮(zhèn)住議員鬧場的局面,又為她驚人的能量所動容——聰明和成功是大多數(shù)人追求的漂亮糖紙,而善良和有趣是更值得追尋的價值。知易行難,但引以為戒。
3. 愛你,用上我細小而真誠的力量。
不同的故事里描述著各自不同的愛情,難得的是分外的喜歡Alice和婧文,以及男女主角的愛情,不時就又被其中細枝末節(jié)而打倒。愛情里的鉆營取巧可能只是在命運面前的自作聰明,而惜取眼前人也許是大智若愚的最好詮釋?!跋氘敵跄銗壑遥怯卸鄿厝帷?,仿佛懂得了歌詞中的一二。
一個出生自帶天眼技能的臺灣女孩小真,因為能看到,普通人看不到的靈魂,從小被父母送進宮廟修行,并幫助傳達兩個世界的信息。處于青春期的小真,不能像普通女孩那樣享受校園生活。一邊要應對宮廟諸多社會背景的信眾的求助,一邊要在校園內(nèi),隱藏技能的同時,盡量正常的生活。但終究為了解決校內(nèi)鬼屋傳言,讓自己的身份被學校同學所知。之后跟一個叫阿樂的男孩有感情線,但阿樂遇到車禍,最后還是陰陽兩隔,最后小真選擇微笑的面對人生。電視的基調是溫暖的,玄學的外表下,仍描述的是人性。
郭書瑤在劇中飾演一位具有通靈能力的不凡女子「謝雅真」,白天她與一般學生一樣到學校上課,晚上卻和一般愉快享受下課時光的學生大不相同,她是宮廟中當替人辦事、解惑的「仙姑」。正值花樣年華,年僅16歲的她,因為在宮廟中看盡人世間悲歡離合,對人間百態(tài)早已了然於心。這樣奇異的經(jīng)驗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有其人,此劇以靈媒「索菲亞」為原型進行改編,劇組特別邀請已退休的索菲亞擔任文化顧問,指導劇中所有儀式、法器與擺設,她還大讚劇組認真,導演不斷和她討論並且她回憶當初「辦事」時手勢怎麼比,藉此才發(fā)現(xiàn)有許多儀式中的小細節(jié)她過去都未曾注意到。也因為真實呈現(xiàn)引起共鳴,觸動人心。 劇中索非亞自含著奶嘴時就已經(jīng)在聽神問鬼,6歲就會報明牌、15歲開道場成為學生靈媒,幫人問事看風水、為亡者傳達遺願;19歲更巧遇懂中醫(yī)的靈醫(yī)保生大帝,開始幫人問診看病,自此香火鼎盛,將事業(yè)推向高峰,卻在20多歲毅然退出靈媒這個行業(yè)。她雖「帶天命」而從小接觸靈媒工作,卻從沒正式學過法術符咒,反而熱愛棒球、空手道和音樂,憑著樂觀搞笑的天性,即使從小面對光怪陸離的靈媒生涯也不致偏失。
大學唸社工系、現(xiàn)正攻讀政大宗教研究所與體大體育研究所。並憑著過人毅力成為臺灣第一位女性全國賽主審及國際棒球裁判,同時也是棒協(xié)翻譯,卓越的翻譯能力,連紐約洋基隊、澳洲國家代表隊等國外球隊都十分賞識。27歲時又因緣際會讓她成為穆斯林,曲折離奇的人生際遇令人忍不住驚呼:「不可思議!」 索非亞近日擔任電視劇《通靈少女》的文化顧問,指導劇中所有儀式、法器與擺設,她也是劇本故事原型,片場身兼郭書瑤的「教練」,訓練她仙姑該有的架式。 一般大眾對靈媒與神鬼之事的瞭解多來自於「聽說......」,所充斥的觀念混合道教、佛教、民間信仰,各種名稱混用、觀念似是而非,讓作者從小見多各種以訛傳訛所造成的亂象?,F(xiàn)在,請一起「聽說」一位學生靈媒的親身經(jīng)歷,以她的「親眼所見」解開世人對神鬼之事的各種疑問。
在《魔法少女小圓》之后,已經(jīng)很難再談魔法少女題材了,因為它已經(jīng)把解構和重構做到了終極。但《通靈少女》很棒的是,它因為本身「真人劇」的身份,意外地劈開了新的空間,可以放置自己的名牌。
當我們談到魔法少女時,我們的重心常常在于少女,考察魔法能力帶給少女個體的破局和機遇。但實際上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是魔法本身。被賦予魔法、得到能力,到底代表什么?是否附加了某種更宏大的使命?從某種意義上說,「魔法」和「少女」是兩個相互獨立的空間,前者代表了對世俗世界的干涉能力,是向上、向外的;而后者則是少女個體的經(jīng)歷和成長,是向下、向內(nèi)的?!改Хㄉ倥顾鶕碛械碾p重身份,實際上成為了兩個世界的節(jié)點和窗口,不僅超越世俗的力量在干涉少女的個體生活,反過來少女的身份也在干涉著世俗世界。
總體來講,我非常喜歡這部作品,同時也很遺憾這部劇很多地方的欠缺。導演和編劇找到了一個非常珍貴的視角來觀察作為主角的一體兩面的個體,同時也偶爾觸及了借助主角的對世俗世界的觀察。很遺憾的是,本身這是一個大劇的配置,最終卻走輕走淺,拍成了囿于個體尺度的小劇。
我并不是說挖掘角色內(nèi)心世界、關注個體成長就是小視角。相反,很多空洞的宏大敘事(比如很多走國大場面電影)才是小格局?!逗_叺穆鼜厮固亍窙]人會認為是一部小作品,但它的核心實際上僅僅在個體尺度,甚至無意探索角色的外部世界。我是說,就像《通靈少女》最后一集自己說的,仙姑這個身份給予的并不是知天命指去來,而是洞察人心并予以撫慰。不負責任地說,她相當于野生心理醫(yī)生。
但是在個體視角上,仙姑實際上是在不斷觀察世俗世界的欲望,觀察茫茫眾生的大興衰、大悲喜。而這種觀察,因為仙姑本身「女高中生」的特殊身份,而變得尤其特別和珍貴,因為這并不是從高高在上的角度俯視,而是以個體的身份去觀察個體,這種觀察的結果也反過來因為觀察者的天真、稚嫩和純白也改變著觀察者自己的生活。
為了完成這項任務,影片構筑了一個只在「理性」中存在的完美男性,甚至為了完成這個角色的形象花了一集的時間安排了另外一個男性配角作為陪襯,將未成年人和成年人的身份倒置。當然,為了實現(xiàn)這個角色的最終使命,他是必須去死的,因為觀察死亡必定是作為少女的仙姑的終極任務。
一直以來,臺灣電視劇始終存在的問題就是輕且淺,感覺因為生活過于平安喜樂,人人追求的都只有小確幸,沒有任何力量感。當然,走國電視劇在光腚的閹割下還不如個胎盤,根本沒有被提及的資格。
之前看的臺劇《出境事務所》,主題有些相關,劇集的問題很相似。我當時覺得最好強化單元劇的構成,來濃縮單集的情感力度。從《通靈少女》來看,這并不是一個好的建議。世俗世界和個體世界的相互干涉并沒有明顯的切分(這也是短短6集都讓觀眾感覺劇情出現(xiàn)了套路的原因),而無論是外界的改變還是內(nèi)心的成長都不是階梯式、階段式的,而是像光譜一樣漸變、同時像衍射一樣碎片化。
很讓我意外的是,導演竟然是一位男性,這在劇集中很難感覺到——對待男性角色的態(tài)度,看待個體經(jīng)歷的視角,都更接近于女性的方式。當然,這也可能是我自己心里的性別刻板印象了。
總之,這部劇沒有給HBO Asia丟人,很值得一看。
第一次在豆瓣上面評論,有點小惶恐,因為本人喜歡電影,電視劇,經(jīng)常在豆瓣知乎上刷大神評論,就此打開新世界大門。哈哈O(∩_∩)O.. 一部優(yōu)秀電影/電視劇必然是要對人或者社會有所啟迪,不同的人從不同角度看到不同內(nèi)容。請參考《紅樓夢》,《哈姆雷特》的例子。 而我是在微信公眾號上被安利這部片子,于是乎周末閑暇無事,陪母上大人找劇打發(fā)時間點開了該劇, 作為沒落的臺灣劇,已經(jīng)不復昔日輝煌,惡魔在身邊,惡作劇之吻,綠光森林,這些童年回憶帶給我們的歡樂,是現(xiàn)在這些充斥綠幕特效無法比擬的,自然也包括中國,全世界都處于一種炒冷飯,續(xù)前作,無創(chuàng)意的尷尬境地,鶴立雞群的作品簡直堪比國寶……扶額。。 言歸正傳,進入正題,這劇叫“通靈 少女”,“通靈”是設定該劇的性質,“少女”確定了鏡頭視線,將一個花樣少女和阿飄事件聯(lián)系在一起,這種話題永遠是說不完。 迷你影集《通靈少女》(Teenage Psychic),是以2014年臺北電影節(jié)最佳短片《神 算》的劇本為發(fā)展基礎,《神算》本身是2013年3月在公共電視臺「學生影展」首播。 令人驚訝的是,身兼《神算》導演與編劇的陳和榆,當時還在臺灣藝術大學電影研究 所就讀,目前也才31歲,他也是《通靈少女》的導演與編劇。全長僅半小時的《神算 》,在入圍第50屆電影金馬獎的最佳創(chuàng)作短片,并拿下2014年臺北電影節(jié)最佳短片后 ,公共電視便帶該片「出國比賽」,參加多項國際性影視內(nèi)容展覽。最后在機緣巧合 之下,《神算》被HBO相中,從半小時的短片,發(fā)展成后來的總共6集、每集近1小時的 高人氣迷你電視影集《通靈少女》。 說起這合作案的開端,其實是在新加坡,一家與 HBO Asia 多次合作的制作公司 InFocus Asia ( IFA )先是找上了公視,他們對于《神算》的特殊故事題材感到好 奇,因此將故事介紹給 HBO Asia,隨后三方就決定共同出資制作。當然,主要出資者 還是 HBO Asia ,其次分別為公視與 IFA 。 HBO Asia 很早就進入臺灣市場, 1992 年就在臺灣開播,并且是以必載頻道的形 式與 有線電視系統(tǒng)業(yè)者合作,也就是說若有申請有線電視服務的觀眾都看得到 HBO ,當然近年也開始有其他系統(tǒng)業(yè)者推出隨選服務,不過也因為早期必載的方式,加上 有線電視在臺灣的高普及度,因此 HBO 在臺灣向來挺受歡迎。 而這次的合作,HBO Asia 與 公視分別擔任監(jiān)制,制作團隊則由 IFA 整合。根據(jù) 公視方《通靈少女》監(jiān)制施悅文的透露,由于 HBO Asia 在自制原創(chuàng)戲劇上的經(jīng)驗豐 富,且與亞洲的制作習慣不同,因此這次在制作也有所調整。比方說,臺灣過去制作 戲劇習慣邊拍邊制作,而 HBO 則是必須將全部劇本的所有環(huán)節(jié)確定后,才開始進行制 作。因此,在開鏡前三方就已經(jīng)進行多次討論,討論的內(nèi)容也包括一個重要的設定: 大幅度更動劇本。 光看劇情設定,大致可以明白這是個與臺灣在地宮廟文化相關的故事題材。盡管這 樣的本土民俗題材,向來容易吸引外國觀眾的注意,然而,當必須同時面對 23 個不 同文化背景、禁忌的市場,這故事就未必能暢行無阻。 “這不是改編,而是一個全新的故事”,施悅文接受《好奇心日報》采訪時特別強 調這一點。為了因應各國市場的接受度,起先三個制作方,就決定只保留原始故事的 主要概念(大背景)。未來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故事,與其說是個跟宗教題材相關,不 如說是一個更廣為人接受的,關于愛情、成長的故事。 這樣的策略或許才是 HBO Asia 制作原創(chuàng)戲劇的重點,一個與亞洲當?shù)氐奶厥獗尘?相關的題材,搭配各國觀眾都能輕易理解的普世價值的故事。 -摘自網(wǎng)絡報道 我摘抄這樣的背景其實就是想說明什么樣的因將產(chǎn)生什么樣的果?!锻`少女》作 為一部合資片,HBO大佬想要在多個國家發(fā)行,博得關注度,必然得讓該劇的內(nèi)容言簡 意賅,劇中含義能讓大眾接受,最好產(chǎn)生共鳴。 若違背初衷拍成鬼片,這個市場也被日韓瓜分大半,它想要分一半羹,老實說,較 難。而我也未必會看(怕鬼的冒個泡)。 而HBO 在2014年也拍過4集的迷你影集「詭戀」(Grace),2015年為帶有印尼黑暗 色彩的驚悚影集「魔人爭霸」(Halfworlds)。 那么臺灣最出名的是什么?是小清新校園片!浪漫愛情片! 臺灣的宗廟文化只適用于亞洲人群,真的重點描寫恐怕會如同《甄嬛傳》在美國播放一樣水土不服。及文化不同形成的差異觀。 相反如果簡單的從一個少女角度出發(fā),著重描寫通靈與少女的矛盾,反而十分有看點,故事內(nèi)容簡單易懂,很容易讓23國大眾接受,不是嗎? 在前六集中總有女主的自白,這就是我十六歲的日常,怎么聽著都有一點小憤青懟天懟地的無奈,而到了最后女主不再圍繞宗廟生活,接受戲劇社社長職位,每周只一次問事,坦然坐在學校圍墻上,仰頭望天享受生活,說出來的自白確是“這就是我的日常”。去掉十六歲,表明女主已經(jīng)認同這樣的生活,不再抗拒反而坦然接受。大家也心領神會產(chǎn)生感慨,心中若有所思,不是嗎? 作為本劇女主郭書瑤,請原諒我真的無法將這個剪著短頭發(fā),假小子一樣的女主和那個童顏巨乳,有娃娃音的宅男女神聯(lián)系起來。所以人物外型塑造方面算是成功的。 在此表白男主,作為一個新人演員,演技稍顯青澀但只要亮出那一口大白牙,簡直秒殺一眾少女心,整片陽光都燦爛了,最后這個小天使居然死了!死了!死了!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女主第一次初戀就這么領盒飯了,哭……編劇似乎是想用男主的死推動少女的成長,可這樣真的好嗎? 怒!扣掉一星! 作為女主宗廟的領路人,金大師是個十足的入世之人,經(jīng)營宗廟好比經(jīng)營公司,傳統(tǒng)事務接機兜售一大堆小商品,看到那么多東西,我想問是哪生產(chǎn)的?義烏嗎? 最后也成功拿到MBA學位,希望在他領導下宗廟能日益興隆,hhhhh。。 劇集簡小精悍,第一集出現(xiàn)的alice,她和女友陰陽相隔的故事影射小真和阿樂,阿樂死的時候,背景BGM就是alice為她女友唱的那首歌。 當這種歌開始的時候,阿樂騎著單車去找小真的路上,我心里就有種奇怪感覺,結果,,,,阿樂真的就死了! oh,當時真想給編劇寄刀片! 劇尾alice重新振作,我相信小真必然也會如她一樣重新開始。 整部劇剝掉通靈外衣,內(nèi)里還是個純純的校園愛情劇,有點怪癖,木訥,睡在棺材道具的女孩某一天遇到一個轉校生,帥氣,開朗,陽光,還會打棒球,打游戲,被美女學姐社長追求,名字也是如人一樣 叫阿樂。 這樣的男孩,相信任何一個16歲少女都會喜歡上吧。 郭書瑤的表演還算符合人設,雖然內(nèi)心懵懂初開,臉上依舊不敢表露,有點怯懦,自卑,加上通靈的本質,又讓她望而退步。 好不容易做了東西想送阿樂,還被人撞掉,吧唧,踩了一腳,這時女主臉上是說不出的失落。 很快老師的事讓她的秘密暴露在校園里,她睡在棺材里回想過去的經(jīng)歷,感覺特別心疼。 可能是我腦洞太大,先前鋪墊的所謂害怕將來的事,我以為會有多么糟糕,激動滿滿著,最后不過爾爾,幫教官和邱老師傳話,得到教官理解后,學校人很容易就重新接受了女主,只能說,小孩子實在圖樣圖森破。 打游戲事件無疑徹底拉近小真和阿樂的關系,當阿樂親吻小真的時候,郭書瑤的表演稍稍放不開,看得人真想說一句,放著我來! 等兩人互表心跡后無疑整個畫面都充滿甜味,狗糧滿滿,青澀,純真的校園愛情味道,讓人感慨是多久沒有過了呀??! 郭書瑤個子不高,在阿樂面前,更加小鳥依人,加上老天的厚愛,讓兩人搭起來并不違和。這對cp無疑是成功的。 議員的出場無疑加快劇情,黑白兩道通吃,因為放高利貸而結識小真,金大師,從不相信鬼神,慢慢因為選舉,老婆的事改觀,到最后宮廟沖突,阿真的“神上身”都反映了臺灣的宗教文化及影射社會現(xiàn)實,借小天使的死亡令小真重新審視生活。 總結來說就是一個少女的成長史,因為從小在宮廟替人答疑解惑,有種超出年齡的成熟和淡然,生死之事也看的格外淡。 問:難道你就不會安慰人嗎? 回: 有啊,找我們做喪事打八折。 …… 阿樂死的時候,小真不像別人一味哭泣,只是糾結如果不是自己的身份也不會害到阿樂,阿樂死亡了為什么看不到他? 結尾在宮廟替信徒找媽媽的死亡之地,說的話是告訴信徒,也是告訴自己,不要拘泥過去,珍惜現(xiàn)在,完成了通靈不僅是通鬼,更有安撫人心的作用,實現(xiàn)了真正的成長。 臺灣在這個方面處理的極為成熟,一部劇也是一個人的成長歷程,這么多年不乏好劇本,細數(shù)電影/電視劇史上高評分作品,最多的還是探討人性。 中國大陸也有一部《靈魂擺渡》,借鬼事說人事,形形色色的人類,不同的人心,不同的故事帶給人不同的啟迪,從而引發(fā)不同的探討。 這才是所謂人,人寫人事,時間萬千,奇妙無窮。。
很好,HBO當年投資亞洲的劇集之一,一個美國公司投資拍攝了一部臺灣電影,最后還如此成功,阿西吧,天朝該好好反思啊。本來就蠻喜歡郭書瑤的,本片里面依舊算是本色演出吧,最后的結局算悲劇還是喜劇,真不好說,但是很喜歡
最後結局哭到不行,公視+HBO+真人真事改編,大學就聽過她的故事,後來成為了臺灣第一位國際棒球女裁判
原以為是靈能百分百那種 沒想到是少女心 艸 戳到我了
說到底還是青春劇,然而地域性的宮廟文化+心靈治愈融合得非常棒,一種民俗的可親可愛。臺劇好好拍還是有底蘊的。
郭書瑤的轉型得蠻成功的,好看
仙姑,也有愛情
通靈題材拍成這樣現(xiàn)實且浪漫也是圓滿了。
重點不在靈魂, 而是活人
臺灣就是很愛拍青春片,感覺整個觀眾都還是想繼續(xù)停留在校園那種單純不想長大。不過抓鬼都抓的那么接地氣,臺語亂飆,也是棒棒的。
青春加上通靈,至少看得挺舒服。
給我像花田少年史那樣的溫馨感,配樂則是讓我想起了蟲師那種空靈超越時空的感覺。最後一集真的讓我從頭哭到尾,這樣的題材真的都是我的弱點吶
期待高,卻看不下去的臺劇,當初是聽說這部劇是近年來制作費用最高的臺劇之一才找來看的,(一集70萬人民幣)。也就那樣了。電視電影綜藝,臺灣這些人落后的可憐到不敢直視了……
其實就算是真人真事也依然不喜歡這個結局,扣一星。郭書瑤很可愛,難得的一部因為喜歡女主而看下去的偶像劇。喜歡劇中對『鬼』的描繪方式。
被HBO的廣告洗腦了才會來看。
看的HBO亞洲版本的,第一集最后愛麗絲的演唱很好聽,動情。片尾曲也不錯。
日漫一樣的故事,無數(shù)支線中有一條主線,在本土化上非常下功夫,很接地氣。算是通靈版的《午夜食堂》。各個大小明星都來客串,從小故事最后是大危急,道出了人生的道理和真諦,看的非常過癮。……郭書瑤作為童顏巨乳,沒想到在演藝界屢獲佳績,演技一次次得到認可。……第二季評分很低,但是抽空還是會看一下?!驗椤犊滴鮼砹恕罚赃@里出現(xiàn)的小藝人,基本都認識,也挺有趣的。
扣顆星給狗血的讓阿樂領了便當。那么好的阿樂,幾乎算是間接被小真害死的,結尾卻還要小真堅強樂觀勇敢,這正能量我吃不消。設定有趣,拍得也很青春又溫情。小真哭著讓阿樂出來見她那段,和最后阿樂鬼魂出來小真撲上去痛哭那段,虐。
所以說臺灣每年還是會出一兩部佳作電視劇的,期待瑤瑤提名金鐘??!
3.5。HBO亞洲和臺視的合作,表面是奇幻通靈,但內(nèi)核還是青春劇。套了臺灣民俗的衣,但是做到不獵奇,挺好的。劇本6集下來,有弱的地方,但整體完成度很不錯了啊。最后一集真的哭到岔。
19年在學校看的,這劇情真的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