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器官協(xié)調員又被稱作“護理協(xié)調師”。
他們的工作是尋找潛在器官捐獻者,在確定器官來源之后,輔助器官捐獻和器官移植的工作。
即便在信息爆炸式傳播的今天,他們仍然是一種陌生且尷尬的存在。
有人認為他們輔助器官捐獻的數(shù)量是工作業(yè)績,器官協(xié)調員以此獲取更高的工作酬勞,罔顧瀕死患者和家屬的感受。
但是偏見卻只是器官協(xié)調工作中眾多困境之一。
器官捐獻的最佳來源是腦死亡的患者。
隨著醫(yī)學科技的發(fā)展,患者的心跳、呼吸、血壓等生命體征都可以通過一系列藥物和先進設備加以逆轉或長期維持。所以在外界設備的輔助下,腦死亡者依然有生命體征。
如果腦干發(fā)生結構性破壞,會直接導致呼吸功能停止,無論采取何種醫(yī)療手段都無法挽救患者生命,停止手法或機械呼吸后,必定在短時間內心跳終止。
這也就是醫(yī)學上所說的“腦死亡”。
如何在這種時刻勸說家屬進行器官捐贈,無疑是勸捐過程中的一大難題。
臺劇《生死接線員》真實向我們展現(xiàn)了的劇中主角——護理協(xié)調師們面臨的困境。
家屬不愿接受仍有呼吸的親屬已經(jīng)瀕臨死亡,更不愿意親筆寫下“自愿放棄治療”,似乎簽下同意書的自己才是殺死患者的“劊子手”。
而協(xié)調員要做卻是宣告奇跡的幻滅,讓家屬接受患者的客觀情況,甚至還要在這種悲痛的時刻讓家屬放下芥蒂,接納器官捐獻的建議。
紀錄片《醫(yī)者——重生》把另一重蒼白的現(xiàn)實放在了觀眾面前:
崇高的意義和成就感之外,是器官捐獻極低的成功率。
王璐作為北京佑安醫(yī)院的器官協(xié)調員,要在器官功能具有活力的短時間內完成所有工作。
供體無法及時運輸;受體無法及時手術;器官加速衰竭;手續(xù)流程耗時過長……
每一項意外都會增加器官廢棄的可能。
器官一旦廢棄等同于宣告所有的準備工作都是徒勞,然而接受這種打擊是協(xié)調員的工作日常。
《人間世——團圓》介紹了器官捐獻的“雙盲原則”,即:捐受雙方互不知曉對方信息。
這樣的原則規(guī)避了潛在的倫理問題。
但是在情感上,悲痛的捐贈方,卻不能直接分享到受贈方的重生希望,受贈方也無法直接向捐贈方表達感謝。
當捐獻完成,協(xié)調員依然在承擔橋梁的責任,關懷家屬,傳遞情感。
器官協(xié)調員“死去活來”的工作日程每天都在循環(huán),他們身上永遠背負著我們無法想象的重壓。
一邊面對生命的逝去,一邊傳遞劫后重生的希望。
一邊對抗傳統(tǒng)的觀念,一邊負壓解釋死亡的真相。
一邊接受負面的質疑,一邊帶著積極向上的勇氣。
他們是和死神做交易的人,他們也是生命的擺渡人。
-END-
原創(chuàng):藝小萌
首發(fā)于公眾號:會點兒電影
3.2 明明應該可以更有深度的題材最後卻沒做出甚麼深刻的體悟。演員的演技與安排的表現(xiàn)方式有點生澀浮誇,為了劇情而服務的一些設定也沒有彰顯這個工作裡的超出單純要面對家屬臭臉的行業(yè)辛酸,只能說請加油
很棒。題材就領先了。器官移植,是為了對抗死亡,讓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在世間延續(xù)下去。這劇更接近于日劇范兒,節(jié)奏嫻熟沉穩(wěn),劇情不事張揚,很治愈。
衝著洪小鈴客串看的。女主不太行...
7分 器官捐贈協(xié)調師的工作和成長史 普及了器官捐贈和生死觀 題材很好 但劇情有點弱 后面逐漸拖沓 略有些失望
題材主題是好的,但是劇情銜接怪怪的。
4集棄,偶像劇演法真的會勸退人
關于器官捐贈的主題,在第二集中有很棒的體現(xiàn),利用接力賽跑和抽煙接火的畫面。
器官捐贈不論是題材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關心度都非常少,這項工作也就非常難了
劇情真的不新鮮。
3.5分,節(jié)奏如果能再快點就好了… 多給0.5分是鼓勵這種題材
怎么第四集以后摻了那么多偶像劇
傻白甜女主很毀觀看體驗
器官移植調理師 題材實在是不錯 劇本卻像個偶像劇劇本 與其加那么多感情線還不如多講點器官移植現(xiàn)況 里面幾個案例都不錯但是沒有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最后關于非正常人無法列入等候名冊挖了個大坑居然沒補也是無語了直接去開了一條新線 這條新線讓我想起來出境事務所 就是這行業(yè)的從業(yè)者親切體會到家屬的感覺然后升華自己的工作 剪輯挺混亂的好幾次我懷疑自己是不是按錯了怎么又播回之前看過的畫面
劇本無聊……沒啥沖突 不好看 意思一樣 家屬苦難不愿意捐 換湯不換藥的案例重復了10集 男女主演技太爛 永遠兩個表情 題材應該能有深度 一手好牌打爛
已刷到第四集,故事的飽和度夠,情感很豐富,但主線有點模糊了,看后續(xù)吧。不要加感情線呀喂!
因為「與惡」對這部劇期望很大 但…有點失望。
題材可以,但劇本不行
題材不錯 通過器官捐獻協(xié)調師這個不為人知的行業(yè) 來描繪眾生面對生死之間兩難
題材不錯,對焦冷門職業(yè),發(fā)掘人性光環(huán)和陰暗,和石原的UDI有相似之處。但是劇情太弱,有點無聊,并無新意。還有男女主是要搞cp嗎,不太搭啊。
有過與摯愛生離死別的人,一定都明白,最痛的其實是放手,而本劇很切實的演繹了這個痛,當摯愛的生命一點一滴在流逝,你是否選擇讓他遺愛人間?曾經(jīng)歷過的朋友,看這部劇一定會被打動,請備好紙巾,細細品味,又是一部2019的臺灣質感劇,5星。(溫馨提示#女主的傻白甜人設,一開始看會覺得很不舒服,撐過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