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假發(fā)與假話
1
《伸張正義》是一出荒誕劇。但也許是創(chuàng)作者覺得,用純粹的卡夫卡式的或貝克特式的黑色幽默會使荒誕僅僅成為荒誕,無法照進現(xiàn)實,于是采用了嚴肅的正劇形式和現(xiàn)實主義的拍攝風格去呈現(xiàn)這個劇本——比如圍繞主角加入的他的父親、他的同事和他女朋友等等的這些角色,這些代表的都是現(xiàn)實主義的那一方,隨時在把主角從他分裂的精神世界拉進那個可控的、理性和秩序主宰一切的現(xiàn)實世界。
所以我看評論里有些人拿人物形象太過圓滿、劇情太過松散等等所謂劇作上的“缺陷”來指謫本片,覺得有點可笑,就像你去責怪卡夫卡《變形記》里的那個甲殼蟲沒有人性、去責怪《等待戈多》的劇情太過松散、沒有戲劇沖突一樣——荒誕劇和正劇是兩碼事,黑色幽默和現(xiàn)實主義也不能一概而論。
2
本片劇情的設置容易讓人想起奧遜·威爾斯改編卡夫卡的《審判》——有沒有罪、是什么罪都不重要,法庭的秩序和律師的理性才是掌控一切的力量。正義看似被這些理性和秩序抬得很高,但其實本質上還是少數(shù)人的隨意判斷在操縱著大多數(shù)人的生死命運。這種“隨意判斷”導致的錯誤有時可以被解釋為“消極的工作態(tài)度”,也可以被解釋為“工作能力不夠”,反正一句話,掌控這些人命運也這只是他們的一份“工作”罷了。
而當判斷別人的命運成為一項“工作”且不會受到譴責的時候,比如那種老生常談——為有罪之人辯護是程序正義,那么法庭就再也不會是伸張真正的正義之地,而是徹底淪為了一個對普通人非常危險的地方。
3
這就是這部電影試圖展現(xiàn)法庭荒誕的地方:決定那么多人生死的大法官,其實每天在辦公室想著怎么尋死;為了減輕辯護的風險,律師勸無罪的人認罪;法庭為了避免自己判的冤假錯案被人發(fā)現(xiàn),讓被冤枉的人繼續(xù)被冤枉;連法官自己都不相信法律,所以才會更加嚴格地按照死板的條文宣判從嚴治罪......
4
《伸張正義》里被控強奸并毆打平民少女的大法官的辯護律師,在法庭當眾反過來指控當事人有罪;《審判》中被逼瘋了的“我”綁著炸藥自爆,它們都是非理性對理性歇斯底里的、以卵擊石的反抗;
注意,當辯護律師反過來指控當事人有罪的時候,法官大聲對這位律師喊的是:“you are out of order!you are out of order! ”
5
“假發(fā)”這個意象在這部電影里也挺重要的。一個異裝癖的黑人小偷因為怕進監(jiān)獄被雞奸而不敢講真話,于是編織著各種各樣蹩腳的容易讓人一眼識破的謊言,執(zhí)法人員卻多次要求他把假發(fā)給脫掉,只因為看不順眼;另一位給殺人犯辯護而且成功讓他脫罪的律師,因為良心受到譴責而剃了個光頭,精神幾度失常,后來卻戴著假發(fā)非常正常的又回來上班了。這段關于假發(fā)的互文挺有意思的。
2 ) 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伸張正義》
片名:《 And Justice for All》(《伸張正義》) 年代:1980年 國家:美國 導演:Norman Jewison(諾曼?杰威森) 主演: Al Pacino(阿爾?帕西諾);John Forsythe(約翰?福賽思)
Arthur Kirkland是一位精明強干的律師,在熙來攘往的繁華都市巴爾的摩生活和工作。與大部分利欲熏心為了金錢可以放棄底線的同行們不同,Arthur始終有著自己正義的原則,他總是為自己的辯護人據(jù)理力爭,而不論對方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還是那個年代開著豪車還配置電話的大富豪。
影片的開始是Arthur因為藐視法庭被關進看守所,事情的緣由卻是Arthur代理的一個案子:粗心的司機Jeff在高速路上行駛時忘記打開汽車尾燈,被巡警攔下,在對其身份進行核實時,電腦里跳出來同名同姓涉嫌故意犯罪在其他州被通緝的罪犯,由于大體特征相符合,Jeff被當作犯罪嫌疑人關到了看守所。對于這一明顯的錯誤,指定的公派律師也并沒有花心思去核實,恰好這時候在看守所發(fā)生有人用刀捅傷了警察,卻故意栽贓把刀扔到Jeff的牢房,稀里糊涂的Jeff被指控致命武器襲警罪被提起公訴。
公派律師告訴Jeff,如果他能夠認罪就能夠離開監(jiān)獄,他會與法官達成認罪但是免除刑事處罰的協(xié)議。于是Jeff認罪,盡管他是無辜的,結果審判當天是另一位法官Henry T. Fleming坐到了審判席,法官Henry并不知道該協(xié)議,Jeff認罪,然后被法官Henry判刑5年送往監(jiān)獄。接下來的上訴,Arthur花了一年的時間搜集Jeff無罪的證據(jù),足夠證明Jeff的無辜,當Arthur滿懷希望把證據(jù)帶給Henry法官,卻被扔到地上,因為證據(jù)來晚了三天。憤怒的Arthur毆打了法官,然后關進了看守所。
看守所內Arthur正好目睹變裝人阿吉因為涉嫌搶劫被關了進來,變裝的阿吉瞬間成為所有人嘲弄的對象,在獄犯起哄聲中,獄警讓阿吉當眾脫下變裝的衣服,驚慌失措的阿吉被迫脫下衣服,順帶也把自己的尊嚴脫了下來。
法官Henry在公眾面前表現(xiàn)出的是一個正直的法官,私底下卻是一個性變態(tài)者,他因為涉嫌強奸被起訴,卻脅迫正直的Arthur為他辯護。如果Arthur不從,Arthur可能會涉嫌違反律師的職業(yè)道德。Henry法官通過安排,順利通過測謊儀的測試,甚至還有目擊證人強有力證明他不在場的證據(jù),而檢方只有被告的證詞。
被關進監(jiān)獄的Jeff沒有等來Arthur的拯救,不堪在監(jiān)獄遭到其他犯人的雞奸和毆打,Jeff越獄并劫持了人質,匆忙趕來的Arthur不停勸解,情緒剛有所平復的Jeff站了起來,被獄警開槍打死。
Arthur的同事代替Arthur出庭阿吉的案子,Arthur一再叮囑同事要把修改后的保釋報告呈遞法官,同事卻因為失誤沒有呈遞,手拿修改報告的同事在判決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手中還拿著正確的報告,阿吉被判入獄三年。接下來只有走上訴程序,阿吉不害怕坐牢,害怕是獄犯的嘲弄和侮辱,更害怕尊嚴被踐踏的未來,判決下來之后上吊自殺了。
Arthur曾經的一位當事人向Arthur提供Henry法官性虐行為的照片,當面的對峙,Henry法官并沒有否認,坦然承認自己就是強奸犯并且毆打了被害人,Arthur憤怒而無可奈何。
Henry法官強奸案的審理進入最后的結案陳詞,Arthur知道Henry法官有極大的可能性被無罪釋放,檢方除了被害人的證詞之外沒有任何證據(jù)。這樣的結果是Arthur不能忍受的,法官本是法律的捍衛(wèi)者,Henry不但是一個強奸犯,也是間接造成Jeff死亡的劊子手。Arthur失控怒喊:“我們遇到難題了。我們只想勝訴,對真相和正義都置之不理,贏就是一切。讓我疑惑的是她為什么說謊?如果我的當事人是無辜的,她必然在說謊。昨天我明白了,她沒有理由說謊,因為她說的是真話,起訴無法扳倒他—我的當事人,F(xiàn)leming法官,他應該坐牢,這個人渣犯了罪?!?br>警衛(wèi)把Arthur趕出法庭,他沒有聽見女友帶頭為他鼓起的掌聲, Arthur在結案陳詞中公然譴責Fleming法官,這種行為極有可能使他的律師執(zhí)照被吊銷,因為刑事律師必須不遺余力地為委托人辯護,無論這個人的罪孽有多么深重。Arthur的同事Jay精湛的辯護技術曾經幫助一個殺人犯逃過了法律的制裁,當這個逃脫法律懲戒的人后來殺害了兩個孩子,Jay崩潰了。現(xiàn)在輪到Arthur崩潰了,他想不明白,那些幫助罪犯逃脫法律處罰的律師,對于犯罪的事實無動于衷,而他與Jay卻因此飽受良心的折磨,這荒唐嗎?他呆坐在法院門口的臺階上,他沒有答案,只有勇氣質問作為律師職業(yè)倫理委員會的女友。
歡迎關注法律電影公眾號“大抵浮生如夢”
3 ) 伸張正義
所有生物生存都基于一個原則,就是從下一級食物鏈獲得能量以延續(xù)自己的生命。
也就是說,任何一個生物的生命延續(xù)都是以犧牲其他生物生命為基礎的,即便你吃素,植物也是條命,是也不是?你敢說麥子被攔腰截斷的時候真的不疼?
基于此,就可以平靜的面對很多“犧牲
片子倒是滿滿正能量,
看客千萬不能當了真。
倒是暗線中表達出的無奈,才是真實的罷了
4 ) Justice for the privileged
司法題材的電影很多,基本都是圍繞個案中的沖突展開。印象中,And Justice for All是鮮有的一部“瑣碎”的司法題材電影。
說瑣碎,只是因為電影主線較弱,很多小case一筆帶過。但每一筆,都讓人感受到這個因為腐敗叢生而顯得隨意、荒誕司法環(huán)境下,個體的無力。像Arthur和Jay這樣有著強烈道德感的律師們,一邊目睹著一個個弱小的無辜者入獄甚至走上絕路,而有錢有權的人玩弄著司法和其他人;一邊,又是當自己為有罪者辯護成功時道德上的負罪感和職業(yè)成就感在打架。他們在工作場合發(fā)瘋,在庭審中發(fā)狂,之后卻還是要在平靜中屈服下來。而在生活中時時自殺式地冒險、開庭時甚至對著天花板開槍的法官Rayford,卻像老油條一樣淡定地看穿一切,面對一切,也并不想改變一切;年輕的律師們覺得這個體系是farce,他難得認真的時候卻說你們想要重建這個體系的想法才是farce。
至于主線,只是更加戲劇化地把這個體系呈現(xiàn)了出來:法官Fleming自己因為強奸施虐被起訴,和他有過節(jié)的Arthur被策略性地被召來作為辯護律師,但這只是一顆棋子而已——他自有拿捏棋子的把柄,也布下了偽證、偽測謊記錄等其他棋子。結尾是Arthur終結了棋子的命運,當庭控訴法官,控訴這個體系。和讓Pacino獲得小金人的那次游仞有余霸氣側漏的咆哮不同,這里他只是一個咆哮的棋子,最后因為失控,被拖了出去。
電影本身不沉重;但細想之下,像黑色幽默一樣讓人輕松不起來。自作多情地代入我們的context已經是被用濫的討論方法。美國這三十多年來司法體系進步了多少,想必也是一個大題材。justice for all這樣的烏托邦,在人類的進程中,到底會不會有實現(xiàn)的一天呢?
5 ) 美帝好黑暗??!不過我只是想贊美一下神
在還沒有看完最后十分鐘的時候,我只想說美帝好黑暗?。。?!可能會順帶一句還是社會主義好。在還沒有看完最后十分鐘的時候,我頂多給此片打個4星,又是老套路......諸如社會很黑暗,法制有漏洞,法律被強奸,人民被迫害。不過全世界都這樣的吧,1979年的片子,現(xiàn)在看來也沒什么新意了,同題材的太多了。 在還沒有看完最后十分鐘的時候,我覺得這故事好松散,完全沖著Al Pacino去看的,也就一般般。
不過被腔調男咆哮過以后,就一個字——爽!帥!值!(哎,三個字了,我只是想把這三個意思集中一起表達在觀后感中,一道表達出來顯得霸氣點)不過形容Al Pacino一個字怎么夠呢..................起碼也得2個字——腔調?。?!
好看的電影,片源卻很少,下了很久才下完,立馬看完了。40歲的Al Pacino依舊顯得年輕帥氣,不過歲月催人老啊,想想最近的幾部戲,老得皮都皺了......和那位老牌硬漢合作的《正當殺戮》,就記得倆老頭還在做警察,估計小偷在他們面前也抓不住,跑都跑死兩個老家伙了。《死亡醫(yī)生》里索性是個白發(fā)蒼蒼的老頭,肚子也開始大了,哎........還好,看完這部終于能找回當年腔調帥男的感覺了。
看Al Pacino的任何一部影片都有可能愛上這位演員,因為他從來就是一顆恒星。我可能還是從《教父》開始的吧,不過,《教父》沒有讓我愛上《教父》,卻讓我愛上了教父。有人說:如果電影是某種宗教,Al Pacino無疑是我們的教皇。我覺得Al Pacino何止是教皇,簡直就是神,演技之神,且僅此一人。每一段所謂咆哮的演出都極具煽動性,可以匹敵任何演說,看得人熱血沸騰。我怎么覺得他的每一個fuck罵得一點不帶齷齪感,卻強而有力,如果什么時候我能把#@*&%罵得那么擲地有聲,一定會帥氣的讓很多姑娘喜歡我。
再看看那些和阿帕配過戲的萬人迷們,什么基努里維斯、強尼德普還有科林法瑞爾,在他面前完全是個嫩頭,不是他們星光黯淡,只是完全被阿帕的光芒掩蓋了而已。
回頭來說說《伸張正義》,劇情也就是正直的律師踏實的工作卻舉步維艱,然后糾結于是該站在正義的一方,還是應該恪守執(zhí)業(yè)規(guī)范。
在美帝很黑暗的司法背景下,秉持正義被人不屑,要求公正則被踐踏,如果你堅持正義與公正,那請小心了,小心被迫害。
聯(lián)系到這幾天的時事,微博上有記者說要調查披露火災真相,很多回復竟然是要他注意自身安全.........上海還沒黑暗到如此地步吧,不過無論怎樣,說明人們已經不相信所謂官方和有關部門了
海明威說”這個世界很美好,值得為之奮斗“——我同意后半句
6 ) 人是多么的渺小
好萊塢展現(xiàn)公平與美國精神的一部典型之作。通過一位理想主義的年輕律師為犯罪分子辯護的前后而引申入司法、公正、黑幕及政治手段的無情及虛假。影片中的主人翁在功利與道義間擺動,讓觀眾也隨著他的失落與振奮感嘆唏噓。
帕西諾在戲中那種近乎頹廢的演出活脫脫帶出一個充滿人性的真實律師形象。這種頹廢反襯出一種理想主義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失落。帕西諾在法庭辯護的一場長達幾分鐘的獨角戲,不但暴露了他演技的至高境界,也成為之后他最喜愛運用的表現(xiàn)手段。影片著重表現(xiàn)的是一種沖突、個人與社會,理想與現(xiàn)實,固執(zhí)與屈服,但當最終正義勝利的時候,這一切又顯得那么脆弱與渺小,一切都沒有改變
十三年后,阿爾帕西諾又出演了聞香識女人,失明上校在校園里為那個孩子的辯護演講,和這部片子最后的阿瑟柯爾克藍德律師的一席話,交相輝映!給正義提氣,給人生加油!五星,必須的。
這讓人哭笑不得的悲慘世界。七十年代的Al最可愛(難怪神經病胖法官老是要拖著他出去玩...),那段幾分鐘的開庭陳詞獨白眼淚流出來時,揪心!
過火,也是一種演法。但需要面相氣質等多種因素的配合。問題不在于過火本身,而在于觀眾是否接受你的過火。
作為律師對法律的理解也太膚淺。
第5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主角提名
故事不夠飽滿和深刻。本希望導演能在最后為艾爾帕西諾安排一場酣暢淋漓的巧舌如簧的精彩辯論,可這結尾未免有些不盡興。
吐槽片,估計公知們很愛.結尾是致敬史密斯先生去華盛頓嗎?
阿爾帕西諾,傳奇的名字,他所有影片我?guī)缀跞靠催^,這部看得比較晚,但絲毫不影響我對于他演技的折服。他的表演總是能震撼到你的內心深處,總是能把角色的真情實感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而且用爆發(fā)的方式完全釋放,一次沖垮你的平衡,自然進入他的控制范圍。影片中對于法律權力正義等問題的探討深入人心。
"You're out of order! You're out of order! The whole trial is out of order! They're out of order!"
理想主義者與不公平現(xiàn)實之間的對抗,最終高潮的庭審與之前的兩宗案件之間的聯(lián)系十分緊密,偶爾還會穿插一些有趣的橋段借以舒緩節(jié)奏;無論角色大小,人物性格的刻畫很是到位;除去帕西諾的表演,這個扎實而平順的劇本是影片出色的另一重要因素
攝影和剪輯,有美國70年代味道,劇情編排則是獨立片風格和意大利片模式,個人的奮斗歷程和灰色的情景呈現(xiàn),以及寫實風格看得人直呼過癮,可惜就是余味少了點(對比導演的成名作《炎熱的夜晚》尤為如此),而且在結構方面也有種流水賬的感覺。還是挺喜歡阿爾的表演的。
這個片子貢獻了:坐直升機恐高的阿爾、渾身濕透瑟瑟發(fā)抖喝咖啡的阿爾、委屈得梨花帶雨的阿爾和溫柔如小綿羊的阿爾。要說這不是導演的個人趣味,我是不會信的。
劇本寫得挺好的,畸形的法律系統(tǒng)導致的悲劇一件一件地拷問著男主的內心,最后推向高潮,一場非常精彩的現(xiàn)場倒戈,看完覺得很解氣又很難過,這樣才會引人思考。故事拍得很順暢,有點鎖碎但是并不亂,反而多方面得豐富了亞瑟的形象??炊嗔税柵廖髦Z拿著機關槍突突人,偶爾看見他嚇得哇哇哭還委屈巴巴縮在小毯子里瑟瑟發(fā)抖,媽呀真可愛~
與其說是一部法律片,還不如說是一出黑色幽默劇,而且混搭的效果非常詭異。
律師的底線。人物線索紛繁復雜沒有必要。4-。純給Al的表現(xiàn)打分,又是精彩的結尾!
法庭辯論變得像一場狼人殺表演,你拿到什么牌就要說什么鬼話,誠實正直反而破壞規(guī)則,所謂“職業(yè)道德”這種被假稱為道德的奇怪邏輯,正義和公平居然在天秤兩端。(誰不想把帕帕帶上天嚇得他翻白眼嗷嗷叫喚,哭得梨花帶雨的委屈帕帕真的好可愛。)
最后一場法庭戲帕西諾的開篇陳述應該是很經典了,據(jù)說也是他化身咆哮帝的開始,把戲里戲外的人全給整懵了,哪有辯護律師當庭哭著倒戈的。。。所以嘛,這個電影還是有些理想化了,帕西諾的律師形象簡直完美到失真,對法律系統(tǒng)的吐槽都在其后了。有提到法律行業(yè)工作壓力太大把人都逼瘋了,挺有意思
阿瑟熱情充沛理性不足,過于沖動。最后頭腦一熱讓整個劇都變得玩笑,本來前情鋪墊得很厚重。編劇失當。整個故事就在阿瑟大喊大叫中流產了,唉。要是可以隱忍充分準備,伺機出手翻盤,而后也不會累己,那才是好樣的啊。審判齷齪法官之前的部分特別好看,尤其受了打擊跟著晨跑超可愛。
阿爾帕西諾,法庭戲,內心沖突和矛盾的人物,雖然年代略久,依然經典.以前似乎看過,重溫仍是很愉快.
8.1/10 要伸張正義還是要職業(yè)操守,律師們陷入了道德困境之中。與嚴肅的主題不同的是,電影基調倒很詼諧。海報上,艾爾帕西諾伸出手指,就像拿著一把槍一樣,而在電影中他處處被壓制,最后咆哮教主終于在法庭上秀出了本色,喊出了精彩:“You are out of order!you are out of o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