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兩部片子,一部是徐崢主演的新片《幕后玩家》,一部是韓國黑幫片《新世界》。
不可避免地都涉及到一個問題,抄襲還是借鑒。
先說《幕后玩家》吧。
片子剛開始的時候我就想這么大的房子用意在何,完全不符合邏輯,很可能犯了國產(chǎn)片的大忌,為了好看而燒錢,完全不理劇本是不是需要。
然而在《十一羅漢》之前三年的《賭俠大戰(zhàn)拉斯維加斯》中便有了這個橋段,我至今還記得萬梓良、劉德華和陳百祥三個人在拉斯維加斯的沙漠一路上的屎尿屁,小時候無論看多少遍都覺得很好笑。
但這并不能說是好萊塢抄襲了我們,因為克魯尼和皮特的《Ocean's Eleven》也是一部翻拍片,更早的原版在1960年。
既然說到這里了,順便提一嘴,女版《11羅漢》這個月在美國就上映了,看看陣容也是有點目瞪口呆的,而且好萊塢永遠政治正確,不信你看這張圖:
從這里開始,《幕后玩家》中出現(xiàn)了各種經(jīng)典驚悚電影的影子,《電鋸驚魂》無疑、《心慌方》無疑,我甚至覺得片尾的發(fā)布會鬧劇還有《黑鏡》最神的第一集首相操豬的影子在里面。
所以怎么界定這是抄襲還是借鑒呢?
劃重點,今天來說說徐崢導演選本子的功力。
寧浩就不用介紹了,徐崢、黃渤和寧浩私交甚好,寧浩的第一部片子其實伯樂是劉德華,說實話,也算借鑒吧,蓋·里奇的印記特別深刻,就連角色設(shè)定,每個人都操著一口濃重家鄉(xiāng)話都讓人想起《偷搶拐騙》里所有角色都蹩腳得獨特的鄉(xiāng)村英語。徐崢在里面是客串,這部戲捧紅了黃渤和寧浩,后來這三人成了鐵三角。
《夜店》
這片子里面許多人后來都成了話題。李小璐封殺了整個嘻哈界;喬任梁悲情離去;趙英俊幾乎承包了商業(yè)喜劇片的音樂制作;那時候張嘉譯還不是大叔專業(yè)戶,也沒有霸屏電視劇。徐崢在里面依然是個不大也不小的角色,這片子挺有意思,制作有點簡陋,當然有許多小漏洞,但看得出導演的用心。當時覺得他應該做得出來,結(jié)果拍片特慢,折騰了7年搞出了《火鍋英雄》,也算當時口碑佳作了。
《第三個人》
這片子演員特少,主要演員就四個,徐崢夫婦承包了倆,還有一個高圓圓。 特悶,像舞臺劇,劇情和解構(gòu)基本可以參考羅曼·波蘭斯基的《不道德的審判》,評分也不高,當時可以說幾乎沒有任何反響,我看的時候是在bilibili上,彈幕全是來瞻仰高圓圓和討伐趙又廷的。這個導演叫程耳,后來拍了《邊境風云》也不錯,徐崢還演過程耳的一部短片叫《犯罪分子》也挺好看的。2016年程耳的《羅曼蒂克消亡史》是我近幾年看到最好的國產(chǎn)影片。
《我不是藥神》
今年夏天上映,當然我還沒看過,但是充滿期待。徐崢監(jiān)制并且主演,又一個新人導演文牧野,之所以期待此君之前一部短片深深震撼了我,叫《安魂曲》,講的是用自己老婆的尸體賣給農(nóng)村用作冥婚來湊兒子的醫(yī)藥費的事情,片子很短,舉重若輕,細膩又很震撼,強烈安利。http://www.iqiyi.com/w_19ruf95pdp.html
有空再說說《新世界》和黑幫片。
一顆星給美術(shù)和攝影,一顆星給唐萬年,披了個金融外衣的片子,卻連基本的常識都錯。還有就是,人物的智商轉(zhuǎn)換忽上忽下,性格轉(zhuǎn)換生硬,證明自己身份的方法就是你一定要相信我?砸鎖不砸鎖芯砸扶手?一點也不像是坐擁幾十億資產(chǎn)的人。在公共場所持槍指著人群最后怎么可能被判擾亂公共治安,這已經(jīng)是危害公共安全了好吧,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問題。還有明晃晃的騰遠兩個大字,辣眼睛。能看出來導演是想好好做一部電影的,但是深度實在差的太多了,實在不敢恭維。可能是抱的希望太大了,對徐崢有點失望。
現(xiàn)在豆瓣評分對一部戲的票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給競爭對手刷低分是最容易,也在成本最低的方式。這部電影雖然沒有很大的讓人震撼的亮點,但是在敘事節(jié)奏,情感表達,臺詞,表演,制作各方面都絕對是7-7.5的等級,全片也沒有特別的尿點,即便懸念不是很深,故事也不新穎,舊瓶裝新酒,徐崢也能做到口感醇香值得一品,絕不是豆瓣6.1分所能表達的?,F(xiàn)在某些影評人總覺得自己喝過天上的瓊漿玉露,就對人間的陳年女兒紅不屑一顧,要么神作要么垃圾,我們普通觀眾的審美已經(jīng)正在提升,現(xiàn)在需要警惕的是那些大V們的傲慢與偏見。
完全不如何,不夠懸疑不夠燒腦。
前面劇情表現(xiàn)出男主角是很聰明的一個人,這么聰明的男主角難道不覺得救他的人有問題嗎,他那么輕易就被救出來,監(jiān)視操控著他的人難道不知道嗎。明擺著有人要陷害他,他逃出來后也不加強安保、不請人來保護他,還留著妻子一個人在家里,這也與他的高智商太不符合了吧。看完電影這些實在想不通。
看完這所有的標簽,我覺得能貼上的也就只有中國大陸和2018了。
金融,說到這個我想笑了,真不知道是誰給的臉好意思說這電影和金融有關(guān)?涉及幾只股票就是金融了?主角深處基金會就是金融了?我認為這所有的只是背景而已,背景可以換,可以換到獵頭里,可以換到科技公司里,根本沒有一點可以穩(wěn)住這個背景離不開金融。電影還沒看完我就在想這個有沒有認真布置背景,淺嘗輒止地說金融,我想財經(jīng)的門外漢都能想象更多的專業(yè)內(nèi)容布置情節(jié)。
再說說犯罪,曾雨戲份到了五分鐘的時候就能猜到是他布的局。一眼就能看穿的局還有何樂趣?那些疑云的布置更是低劣,雨夜開車攔截那里直接可以證明就是曾雨找人演他,自己作為幕后操控。還有廣場上的槍很明顯就是曾雨為了脫身的戲,還有種種低劣的疑云布局我就不細說了,真是毫無新意,編劇是將多少經(jīng)典電影橋段借鑒過來了???該拍的是應該你自己的東西,可以學習他人,但不要這么生硬。
除了徐崢和王硯輝老師的表演我真不知道該怎么為這部電影打分。
今年這五一檔期的電影,徹底讓我對國產(chǎn)電影寒了心。不是說國產(chǎn)電影沒有好電影,問題是充斥市場的是那些個讓人看了難過的電影。業(yè)內(nèi)開始掛起一場票房風,為了票房無所不做,真正鉆研打磨作品的能有多少?電影也是一種文化,文化是無法用票房衡量,文化是有深度有廣度的,文化是經(jīng)得起時間的淘洗??纯船F(xiàn)在這些東西,能有多少經(jīng)得起淘洗?
小年和思濛的愛情故事還是很感人的,思濛為了所愛的人,改變了自己的一直向往的職業(yè)方向,最后甚至為了愛情和家庭放棄了工作……好在最終小年幡然悔悟,有了一個相對比較好的結(jié)局。
好了,接下來都是槽點……
1. 臺詞是念得而不是演得。王麗坤和徐崢的對手戲有邏輯斷層,有時候感覺有點兒過,有時候感覺特別突兀,很出戲:看了兩句財經(jīng)新聞,突然就蹦出來一句“我們離婚吧”,前面也沒有鋪墊,王麗坤也沒有過多的情緒渲染和肢體動作。沒有激化矛盾直接給了結(jié)果,顯得很做作。還有在朱楠將死之時,他都還沒有和唐先生談條件,就把優(yōu)盤和密鑰都給了人家,手里沒了砝碼,當然會被落井下石了。
2. 劇情的邏輯漏洞太大。對講機的可接收直線距離也就大約三公里,鐘小年還被困在山谷之中的地下,三公里之內(nèi)居然還能連到另一個對講,信號極強,還正好是一位財經(jīng)記者!??!被救以后,面對如此神秘而且強大的對手,鐘小年居然不是先想辦法保護自己和妻子,而且單槍匹馬的與不知名的幕后玩家抗衡。那么多錢,那么有頭腦的一個人,不知道給自己留后路嗎?最起碼也要做兩手準備吧
3. 囚禁之所經(jīng)不起推敲。小年自己說是被關(guān)在野外的防空洞或者山洞里,被救時可以看到真的是大山深處,還有小年烙開門之后,那個巨大的開鑿并且處理過的山洞。如此之荒郊野嶺,工程又如此之大,那么最最基本的水電都在哪兒呢?還有冷風熱風攝像頭……
整部影片都覺得節(jié)奏很趕,和來不及了一樣~來不及鋪墊,來不及渲染感情,來不及埋伏筆等觀眾推理,干脆就直接告訴了觀眾答案?;蛘哒f導演想要營造緊張壓抑的氛圍,但是卻欠了火候。
白瞎好卡司系列。前三分之一密室還比較揪心,后面就越來越跑偏,尤其是感情戲部分簡直尬到讓人想沖出影院,以及不負責任猜想導演兼編劇是個直男癌。知道一些好電影的套路不代表就能拍出好電影啊!生氣,沒有真誠地對待觀眾。
有頭發(fā)的徐崢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挺好看的,推薦。
懸疑犯罪類的設(shè)定,主角也是壞人這種設(shè)定還是挺難得的。包括背后設(shè)計的背景,也可對應現(xiàn)實。遺憾就是迷題解決的太隨意了,不夠過癮。
國產(chǎn)傻逼商戰(zhàn)片集大成之作,報復殺父仇人有兩百三十萬種方式,就算地球上有七十億人,也沒人會選擇這種建矮人王國的方式的好嗎!男主在這里口口聲聲說愛老婆,你他媽藏著二十億私房錢,還讓老婆用小米手機、天天吃20塊錢的云吞,她能不想跟你離婚嗎!
厲害了,小學生看了幾天CCTV2,玩了幾次密室逃脫游戲,刷了幾部《心慌方》就敢出來拍高智商犯罪電影了,徐崢做監(jiān)制的底線在哪兒??
評論里的4星、5星打分仿佛我們看的不是同一部電影!
人性之惡,在影片中被展示得淋漓盡致。
整場看完下來,還可以。中間雖然猜出幕后指使是誰,但不影響劇情,依然驚險。整部電影懸疑和感動并存,鐘小年的人物形象立住了,逃生手段即聰明又大膽,危險到差點喪命。王麗坤不出戲,劇里和鐘小年的雙簧很精彩,好看。唐萬元這個角色狠辣帶感
徐崢一留頭發(fā),就變汪涵。白巖松穿上皮褲,秒變汪峰。謝天笑放下古箏,搖滾教父孫海英。 密室逃脫,了解一下。演員表演都在水準之內(nèi),但故事設(shè)定有問題。犯罪懸疑片講究盤邏輯,可本片好幾處bug,沒有圓回來。明明是反派復仇戲碼,但人物動機前后矛盾,結(jié)尾對男主的情感表述很奇怪,大團圓結(jié)局莫名其妙
還行。
導演鏡頭語言不夠好,不能抓住我。編劇腦洞還可以,主演也算表現(xiàn)正常吧。
喜歡燒腦的懸疑推理片,但國內(nèi)的同類片子總覺得像隔靴搔癢不過癮,劇情不給力就算是徐崢也助力不多啊。
電影節(jié)奏太慢、太平淡,劇情毫無吸引力,讓人看得想快進。作為一部懸疑片,幾乎沒有推理過程就揭曉幕后黑手,毫無樂趣。先制造一堆很玄乎的懸念,最后把所有行為都推給兇手,而兇手的作案手法拍得太少,寥寥幾句就想解釋所有的懸念,未免太水了。別說那些高分懸疑片,就是《唐探2》都比本片強太多。
活久見,竟然看到徐崢的吻戲……電影真的超出預期太太太多了,絕對是近些年國產(chǎn)片的佳作
既然記者是幕后玩家,他一開始煞有介事演獨角戲假裝出外景正在錄影的記者,就完全是為了欺騙觀眾,這是在把觀眾當弱智才有的劇本寫法??梢园阉O(shè)定成一個混入媒體工作的假記者,帶著一個不知情的助理一起出外景,這個不知情的助理充當了觀眾視角,記者營救徐崢的那些假裝性表演才有了合理性?!局杏傲骰ā?/p>
前面以為是《電鋸驚魂》,后面成了《心慌方》…徐崢在這一部金融題材懸疑類型片中,繼續(xù)發(fā)揮《催眠大師》的優(yōu)點,起點是高智商犯罪,落腳點依然是情感救贖。選擇與被選擇,身不由己的遙控器…新導演鼓勵分。段博文是驚喜。
看了這種電影才知道,殺手關(guān)于漢堡的話癆、古惑仔在辦公室互踢一個紙團、讓人砍斷手腕的反派多么迷人。無數(shù)有趣的碎片才能拼成一個真實的故事,這片子還差得遠。
帶有些徐崢個人特色的影片,故事性還可以,演員表現(xiàn)可圈可點,假期第一部電影,基本滿意。
這電影居然能哭得出?我也服 是要有多低的淚點啊
幾乎,全都猜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