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逝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雙色膠片電影,由于膠片損毀直到1985年修復(fù),才得以重見天日。好萊塢在20世紀(jì)初期拍攝的黃種人女主角的電影,用一個中國人可以想到的一切辦法去排華,用一個父權(quán)社會下的“好女人”能想到的所有的借口去美化男人。
劇情上這部片子只是《蝴蝶夫人》的電影版,不能再爛俗的故事,因海難來到中國的美國大兵,嬌小可愛的東方少女,粗野的漁夫還有兩位長舌婦。卡佛愛上了叫蓮花的中國姑娘,在父親的催促回到美國,離開前少女滿心希望與他一起去往新大陸,卻被拋棄在太平洋的另一端。生下一個半土不洋的小孩,每天自己給自己寫情書,備著大婚的禮服,等待夫君的歸來。夫君在彼岸已經(jīng)重修舊好,與同為白人的青梅竹馬結(jié)婚,白人妻子知道了蓮花的存在,要來中國尋求原諒(那位妻子不也是受害者),卡佛這才去見蓮花。聽聞?wù)煞驓w來,洗頭換面穿上婚服,等來的卻是愛人的背叛。卡佛夫婦帶走了這段愛情唯一的證據(jù)——那個孩子回到美利堅,逆來順受的東方女人,沒有抗?fàn)帯?/p>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不過當(dāng)時她又能爭什么呢?跟著去美國,越過金門飛入金山?這是不可能的。那個年代美國的共和黨人視黃種人為黃禍,他們歧視黃人尤其是黃種女人,還為此出臺了一部臭名昭著的《佩吉法案》要求來美的亞洲面孔再三保證自己的道德。
片中有兩個鏡頭我印象尤為深刻,一是蓮花與卡佛熱戀時兩人在花園調(diào)情,卡佛逆光站著側(cè)臉看他的中國小情人,蓮花低著頭做嬌羞狀。畫面本應(yīng)該是美好的,我卻覺得男人深陷的眼窩沒來的可怖,似一具骷髏。另一幕則是卡佛離開后蓮花當(dāng)著兩位長舌婦親吻丈夫的來信,實際上,信是蓮花自己偽造的。她看看信又看看人,親得很用力,在說服別人:回到美國丈夫依舊愛她,更多的是在說服她自己,她的白人丈夫還愛著她。
實際上當(dāng)時的好萊塢幾乎是白人演員的天下,連有色人種也是由白人扮演,但蓮花的演員黃柳霜天生有一副我見猶憐的苦相。尤其是眼睛,上眼瞼是飽滿的半圓,下眼瞼平直,大眼睛無時無刻的不在祈求著憐憫。多么符合白人男性對東方小妻子的幻想。實際上不止女主角的演員,整部片子都帶著白人對有色人種的歧視,里面的布景有很多亞洲元素,但只是異化后符合想象的中國,就像是美式中餐左宗棠雞和幸運(yùn)餅干。拍一部片子滿足白人的探究欲,講中國人的故事卻不把中國文化放在平等的位置,帶著高等民族的優(yōu)越感來看異域,好奇,又高高在上的端著架子,蔑視著東方文化的存在。
即使在21世紀(jì),排華法案被廢除近80年的現(xiàn)在,歧視依舊存在,海關(guān)依舊會過分嚴(yán)格審核中國人的行李。最后我向黃柳霜女士致敬,向這位華人洗衣店老板的女兒致敬,向被視為黃禍的華裔勞工致敬。
單看這部電影可能會覺得雖然有點(diǎn)不對勁,但對比了同時代的中國現(xiàn)實或電影似乎,又沒有大的問題了。
但是,萬事就怕但是,但是對比了同時代的其他電影后,同是黃柳霜飾演,就能明顯的感覺到,西方人對中國女性,黃種人女性,的扭曲。
在反華的同時,還扭曲女性形象,就太該死了。
最后本文內(nèi)容及圖片全部引用自知乎,本人沒看過傅滿洲系列的任何電影。
引用鏈接://www.zhihu.com/answer/1275635484
比如在有名的《傅滿洲系列》中,黃柳霜不管是飾演青樓妓女,還是奴隸、反人類分子,其中一個共同特點(diǎn)是白人男性的垂涎的,可以說已經(jīng)遠(yuǎn)遠(yuǎn)超越了easy girl。
本片是一部紅綠雙色修復(fù)的默片,是默片時代非常流行的家庭情節(jié)式敘事電影,此類影片通常描寫孤女、寡婦、童養(yǎng)媳、婢女、妓女乃至隨母改嫁的‘拖油瓶’的不幸遭遇,到后面或來一個急轉(zhuǎn)彎,忽然柳暗花明皆大歡喜,或迎來最終的悲劇震撼的犧牲,此種簡單化、公式化的情節(jié)在早期的情節(jié)劇創(chuàng)作中可謂屢試不爽,能惹心軟的觀眾哭濕幾條手帕 電影在家庭情節(jié)敘事電影的框架下,加入東方異域風(fēng)情,從前期海的女兒,到中期皇上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到后期阿信的故事,元素糅合講述一個中國女人和她不忠的伴侶之間的羅曼史,故事中的中國背景和中國文化元素并不寫實,看出來無心進(jìn)行真正的文化交流,而更像是一種早期好萊塢對亞洲異國情調(diào)的調(diào)情和性幻想(至今還是),像這樣的好萊塢式亞洲浪漫故事能在票房上屢屢成功,也彰顯出觀眾對于奇觀性和敘事性的共同偏愛,因此雖然劇情老套,人物扁平,但只要“吸引力元素”和“敘事元素”不割裂,而是長久地交錯支撐在一起,時而“狂風(fēng)暴雨急流孱巖以震駭觀者”,時而“奇情異事以渲染劇情”,就能讓觀眾欲罷不能 本片的女主角,是好萊塢早期亞裔巨星黃柳霜,她在片中成功扮演了一個天真、脆弱、易受傷害,又充滿韌性、愿意為愛人犧牲生命的古典悲劇女旦角色,是她早期,乃至她整個演藝生涯中相對重要的主演作品,因為到30年代海斯法典出臺后,電影禁止出現(xiàn)跨種族通婚相關(guān)畫面,而早期沒有亞裔男演員能擔(dān)主演的現(xiàn)實,也就變相宣判了黃柳霜主演生涯的結(jié)束,甚至連1937年賽珍珠中國農(nóng)民題材小說《大地》的改編電影里那種幾乎為她量身定做的中國農(nóng)婦女主,就因為男主選了白人演員,她也就失去演出機(jī)會,此后也只能身不由己得接受扮演綠葉和反派的悲慘命運(yùn),相當(dāng)可惜,也因此,這部海斯法典之前的主演作品,就更顯珍貴
20190526@影城影鑒重看,映前講座的龔老師帶來放的是一個1985年修復(fù)的37G的數(shù)字文件,介紹說這是世界上第一部染色片/兩色片,色彩的質(zhì)感其實并不比后世的五色片弱許多,非常精致的默片,字幕提示卡、連間幕部分都像古老的信箋,雖然如今看來充滿西方人對東方人的想象和思維定式,東方美女的妝容、小徑分岔的花園等等都可以從中看到西方視角的歷史印記,不過正如影鑒老師提示,影片在當(dāng)時是以最新先進(jìn)技術(shù)拍攝,能讓黃柳霜當(dāng)主演,且形象相對正面令人同情,可見黃柳霜當(dāng)時的明星地位;之后龔老師又播了一段八分鐘的來自UCLA的紀(jì)錄片素材,看到黃柳霜30年代訪華時的珍貴影像:她在船上接受各國記者采訪,身后是當(dāng)時的外白渡橋外灘,黃浦江上船只舳艫相繼熙熙攘攘,她住國際飯店也走街串巷,蝴蝶當(dāng)時陪伴她參觀電影廠
美國渣男拋棄島上中國女孩的故事,映后聽龔老師說黃柳霜在好萊塢大部分只能演反派跟丑角,且終身未結(jié)婚,頗感到跟電影情節(jié)的契合。彩蛋出訪上海很驚喜,蝴蝶明星電影公司,國際飯店。#黑片兒放映
只有我看完覺得美國男人特別惡心?無恥嗎!太無恥了!
是不是傻。。。。
除了離譜還是離譜,就算放在早期異域獵奇片的語境下還是特別離譜……
100年后我看到了它!17歲的黃柳霜首度主演,是電影史第一部雙色膠片電影。情節(jié)簡單樸實,東方韻味增添了豐富的色彩,結(jié)尾悲壯無比,令人淚流滿面。據(jù)說原底的結(jié)尾保存不當(dāng)毀壞了,現(xiàn)在的海浪是1985年補(bǔ)拍的。
第一部2色電影(red & green)。蝴蝶夫人+一封陌生女人的來信,雖然華人在美國電影里總顯得那么奇怪,但此片的精美色彩、富有東方美學(xué)神韻的字幕及首尾大??甄R的寄托,瑕不掩瑜。
又一部蝴蝶夫人,西方人就喜歡YY
比對方文明先進(jìn)是否能成為剝奪對方統(tǒng)治權(quán),對對方實行所謂“教化”與“幫助”的理由?這又是不是另外一種野蠻?野蠻與文明又到底應(yīng)該如何界定?
糾正某短評里一個信息。Technicolor的二色法是一幾年就有了,第一部Technicolor長片是The Gulf Between,而之前應(yīng)該還有其他技術(shù)的二色法彩色電影(英國),因此這不可能是第一部用二色法的彩色電影。維基里的信息是:第二部Technicolor彩色長片,第一部好萊塢制作的彩色長片(缺考據(jù))。
蓮花花把所有的賭注都壓在一個男人身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穿著最美的嫁衣,做最不切實際的夢。
#第十屆中國電影史年會學(xué)術(shù)放映# 16mm膠片放映。雙色的色彩還蠻有風(fēng)味的。故事今天看簡直既東方主義又反動,不過居然能讀出一種奇怪的寓言感(把香港混血兒子送給美國爹及其美國妻子)。其實這個故事原型應(yīng)該是印第安人和白人吧……
這個色好幽怨
真的把我驚呆了。那個年代,卓別林那么大牌的大制作也不過黑白電影。黃柳霜 這樣的華人演員,那個時候還有種族歧視,能主演拍這樣的文藝片。劇本雖然很普通,但是創(chuàng)作者很明顯的在歌頌中國女性,善良溫柔。記得看過一篇報道說當(dāng)時宋美齡很討厭黃柳霜,說她和洋人拍戲接吻有點(diǎn)辱華,現(xiàn)在一想多可笑?。?/p>
配樂四星,“American only marry you Chinese fashion”.
花園也知道她愛上了他,因為她的笑驚擾了玫瑰的葉
奇片共賞~1920年代,第一部2-color彩色電影,代全世界第七部彩色電影,華人女星黃霜柳主演。紅綠兩色彩色印染法,全片只有紅,綠,黑白灰,咖色幾個色系。但艷麗精致無比。字幕卡插畫和字幕有東方韻味。女主角設(shè)定還真符合溫良恭儉讓。那個年代,華人即便善良,也是文弱等待著被拯救的一群
1.好萊塢第一部彩色電影 2.黃柳霜是第一位華裔好萊塢影星,也是第一位華裔國際影星。
癡情善良的女人們與沒有責(zé)任心的男人,又一出蝴蝶夫人般的愛情悲劇。PS:20年代的中國夫人也好,美國小姐也罷,都只是男人的玩物。
1922,黃柳霜,中國版蝴蝶夫人。等了一輩子,愛了一輩子,過盡千帆皆不是。愛人娶了別人,仍舊隱忍、犧牲、成全,這就是西方人眼中的傳統(tǒng)東方女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