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貧民窟的達芬奇密碼
每一次在電影里看到巴西的貧民窟,我都會覺得很震撼,上一次還是在電影格莫拉里,在這個擁擠骯臟混亂而又充滿犯罪的地方,人們卻生活如常,滿臉幸福的光芒。尤其是這里的小孩子,貧窮卻歡樂,不安卻充滿夢想。
本片就是一部關(guān)于貧民窟小孩的電影,他們是貧民窟中的貧民,兩個以拾荒為生少年以及一個住在下水道中的”鼠孩“,但卻演繹了往往是由”超人“、”蝙蝠俠“等漫畫英雄們才能表現(xiàn)出來的正義和勇敢甚至為了正義而勇敢。拉斐爾那句”因為那才是正確的“,以及后來《龍紋身的女孩》Olivia又引用這一句的兩段,仿佛讓人看到微小的人類身上散發(fā)出上帝的光芒?!笆蟮堋巴靛X還錢時留下的那兩幅畫以及拉斐爾和加多在垃圾堆上撒錢的鏡頭,更讓他們身上信仰的光芒顯得刺目。
本片”解密“的情節(jié)仿佛《達芬奇密碼》,只是主角是沒上過學(xué)幾乎不懂英語的小孩,而緊張的追逐和逃跑鏡頭,雖然沒有《速度與激情》中那么大場面,卻讓人看得欲罷不能。
片子真的很好看,再推薦一次。最后,希望以后能多些以正確之名行正義之事的人,一起來拯救這個搖搖欲墜的世界。
2 ) 在最黑暗的地方,實現(xiàn)最偉大的夢想(臺詞收錄)
這部片子要把人看成理想主義者了。
雖然劇情一目了然,可是一個個片段看來還是很溫暖人心的。片中大部分情節(jié)都極其理想化,但或許這也是對未來社會和人類的美好祝愿,理想主義者還是要有的這樣才可能會有理想的社會。我們不能因為社會的現(xiàn)實而否認(rèn)人性的美好,看到影片第一反應(yīng)就是太過理想化,然而卻讓我覺得愧疚,這是對我們自身的否定,就像影片中說的“因為我們是在做對的事情”,然而這些對的事情卻變成了理想化,“因為我們在做對的事情”這句話應(yīng)該把我們點醒,或許現(xiàn)在的我們就像神父一樣應(yīng)該把皮夾交出去的俗人。我們確實應(yīng)該做對的事情。
臺詞收錄
他現(xiàn)在可能死了。別浪費生命打那些讓你痛苦,或讓你死亡的仗。
你是美國人,我是美國人,你是白人,你是白人,你是黑人,你是白人,白人,我看起來很窮。
但我不打算屈服,他們會來抓我,我以前害怕,現(xiàn)在不會了。
垃圾場的人不喜歡我,我是個臭小孩,因為我的病,又有什么辦法呢?
你想耍我,你是鼠輩,你沒朋友。
來啊,你這鄙視黑人的混蛋!
——你在禱告嗎?
——愿上帝保佑你。
——殺了他。
因為我們做的是對的事。
別開槍。
嘭。嘭。嘭
我們都是人,因此每個人都該受到公平待遇。
人民站上街頭的那一天,你能確定,相信我,沒人會阻止我們。
3 ) 做對的事
每次看巴西的電影,都會很開心。因為雖然巴西臟亂差,社會分化,政客腐敗,但是我們永遠能看到這表象下,人們熱情的桑巴。
為什么這些人們,生活在這樣悲慘的情況下,還能如此陽光,為什么這些人們,幾乎一無所有,還能快樂的像個王公。
每次都會覺得這些巴西人的偉大,以至于哪怕這樣沉重的話題,最后都能讓人從心底里笑出來。
坦白說,如果是我,我歷盡艱辛,險些搭上性命,換來的幾袋鈔票,未必會這么平白的撒給別人。至多也就是悄悄給平日里照料我比較多的親朋好友分些出去。這樣想來,我的狹隘淺薄立時暴露無疑。
做對的事情。
這句話說起來很簡單,但是人生在世,總會有頭腦一熱的時候,總會忘記到底什么是對的。
我們有多久沒有回望自己的人生,我們已經(jīng)得到了多少,我們還有多少真的是必須得到的.....
我現(xiàn)在做的事情都是對的嗎?我對這個世界是有益的嗎?
我不想評判這三個孩子,我只想評判我自己。我覺得我已經(jīng)很久沒有做有意義的事了。
這就是電影的力量,永遠讓我們通過別人的故事,看到自己,反思自己,我感激這些電影人,讓我們看到這些故事。
我愛這個世界,我愛這些人們!
4 ) 有些事,就靠著那一點執(zhí)拗
這部影片的主人公是垃圾男孩,之所以叫垃圾男孩是因為他平時的生活就在垃圾場里,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垃圾堆里撿別人扔掉的還有利用價值的東西,可就是這樣臟亂差的社會底層,在無意間撿到了裝有關(guān)鍵證據(jù)的錢包之后,懷揣著正義和善良的心,堅決地保護了證據(jù),為了一個已經(jīng)死去的陌生人完成他未完成的事情---扳倒表面風(fēng)光背地勾結(jié)商人的議員,甚至是為了巴西的反腐敗做出了貢獻。
影片的一開頭就是孩子拿槍指著黑警的頭,但他最后也沒有殺了他,因為善良是平等對待所有人的,即便是壞人,善良也會寬恕他的命。
孩子說:我不相信警察,一開始就不相信,他們瞧不起窮人。
他太固執(zhí)了。
是的,就是憑著這股子固執(zhí),他們才能一步步得到線索,挖出事情的真相,三個十四歲的孩子,就這樣和黑暗的成人世界正面交鋒,最后還勝利了。
5 ) 垃圾男孩的革命進化史
《Trash》是根據(jù)同名小說改編,作者安笛.穆裏根,關(guān)于他的介紹寥寥,只知道《Ribblertrop》和《Return to Ribblertrop》受到了英國衛(wèi)報的大力褒贊,稱其“燃點最高且最危險的幽默。有人在評價《Trash》的時候,說“A book to steal your breath away and fill your heart to the brim. ”這也難怪理查德·柯蒂斯(執(zhí)導(dǎo)了《時空戀旅人》)會把它改編成電影上映,該篇由史蒂芬·戴德利(執(zhí)導(dǎo)了《朗讀者》)導(dǎo)演。
整個片子很歡快,讓我想到了《Life of pie》和《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在我看來,巴西和印度這兩個國家有很多相似之處,所以出來的片子也感覺風(fēng)格不謀而合。一個南亞,一個南美,都處于熱帶地區(qū)。而按照國土面積來講,巴西世界第五,印度世界第七。就連人口也都驚人的多,印度世界第二,巴西世界第五。環(huán)境塑造人生,在相似環(huán)境生長的人多少有會有些一致。目前,他們又作為金磚四國成員,總是被媒體綁定消費,較快的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也帶動了兩國電影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如《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洋溢的滿滿的寶萊塢特色,《Trash》充滿了好萊塢素有的勵志搞笑和美麗結(jié)局。
在垃圾堆里成長起來的Raphael無依無靠,無家可循,同時也要負(fù)擔(dān)起養(yǎng)活自己和阿姨,表弟妹的生活重任。同他一樣的野孩子還有Gardo, 鼠弟,陰差陽錯的Raphael撿到了一個足矣改變一切的錢包,做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把三人逼到了獨自面對危機四伏,不公不義的世界的邊緣。長大后,才會有比較和權(quán)衡的煩惱,小孩子們無論在什么環(huán)境,富足或者貧困,都可以過的很開心,所以相對而言,做成一件事情也相對而言更容易一點。Raphael說他單純仇恨警察,所以撿到錢包,他不愿意上交也不茍同對方提出的交易。當(dāng)然如他說的,反正我也是自己。于是面對后來發(fā)生的一切,三個孩子也接受的很是坦然,盡人事知天命有時候放在孩子身上去形容他們的孤勇可能更恰當(dāng)。
錢包關(guān)聯(lián)了政治權(quán)利斗爭,貪污腐敗,權(quán)錢交易,這些事情跟孩子們的生活離得太遠,貧民窟的孩子更沒有資格去接觸這一切。因為身份地位的卑微,接觸到星星點點的你,隨時可以死在槍聲牢籠之下,不會有人注意。這三個孩子能夠依靠自己,去改變當(dāng)政,力量也的確是驚人。不知道在今天的現(xiàn)實中,會不會有這種真實案例。唯一我能夠想到對應(yīng)的可能是曼德拉,那也是在被關(guān)押了幾十年之后靠著毅力和partner才贏得的。而這三個孩子一無所有。所以導(dǎo)演把如此現(xiàn)實深層的東西附加在孩子身上,是不是稍顯用力過猛,理想幼稚?
不能作為政治片來看待,從孩子的角度作為兒童片來看待還是極好的。對的東西就要堅持到底。仿佛吃了炫邁完全停不下來翻墻越室的孩子們和警察之間的貓捉老鼠大戰(zhàn);擠在蠟燭下商量著如何搶來圣經(jīng),破解密碼的青春;說著“你安排好了,所以你是老大嘍”,只屬于孩子的那份調(diào)皮;抑或成功后無所顧忌把整袋的錢灑滿垃圾場的熱忱,都不禁讓人羨慕起只屬于孩子的那份執(zhí)拗,懂事和熱情來。里約真是個好地方,只要圍繞腐敗貧富問題隨隨便便就能寫出一手極富戲劇性又有存在政治意義,商業(yè)價值的劇作來。
我在感謝上帝,讓我們活著,并贏得勝利?!安槐卦俸ε?,已經(jīng)完成了”。關(guān)于成年人總是不理解的事情“為什么他們會把錢撒給別人”,神父:"Because they're rich"。
整個片子真是純粹,好人好到底,壞人壞到底。亮點最是小演員的成功表演和結(jié)局4P的完美設(shè)定??优K的環(huán)境才更容易襯托這些被當(dāng)做Trash的孩子們純潔的心靈,也許這是為什么片子會叫《Trash》的原因吧。
PS:熱心美國白人幫助第三國家的孩子拯救世界,不知道這種設(shè)定什么時候可以改變?
6 ) 三個巴西男孩兒改變巴西政治的“命運”
剛看到是美國和巴西合拍的介紹,我就想起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果然不出所料,此影片各種宣揚美國人的好和白人的崇高拯救精神。我現(xiàn)在身處于白人主流社會,說實話,對人種素質(zhì)差距還是有一定領(lǐng)悟的。比如,白人禮貌,優(yōu)雅;黑人懶惰,暴力。我不是人種歧視的支持者,但是生活中的很多小細節(jié)很容易讓一個普通人有這樣的感覺。
一如既往的,這部影片里夾雜著兩個美國白人,非常善良且正義的美國白人!這種借用社會媒體來宣揚美國資本主義的片子也是不少見了,但還是會不自覺的去觀看它,細品它。
我不了解巴西的社會體制,但是我大致了解巴西在某些方面和中國很相似:豐富的人力資源和物資,可是不善的管理導(dǎo)致這兩個國家都有著明顯的兩極分化,窮人窮得掉渣,富人富得流油,同時富人還不斷的在剝削窮人。
這部片子也許正反應(yīng)了這個社會的政治黑暗。暴力和貪污腐敗充斥著整個里約熱內(nèi)盧。三個垃圾場長大的孩子在兩位美國白人(一位英文教師和一位傳道士)的幫助下突破重重困難徹底殲滅了最大的貪官污吏桑托斯。雖然真實的社會不可能達到這樣的戲劇效果,可整個影片還是充滿了滿滿的正能量。
影片的結(jié)尾看到影片一半時就把結(jié)局猜到了。雖然拍戲的手法精湛,角度特別,影片耗資巨大,能換來不錯的票房??稍谖铱磥?,還是典型的好萊塢片兒,結(jié)局和節(jié)奏都是一樣的。然而,看到影片末尾,男孩兒和荷西的女孩兒Pia在藍天白云間的海邊游玩嬉戲時,還是有絲絲感動的。
整個影片最辛苦的莫過于三位主角,爬高下低,還整天在垃圾堆里辛苦撿值錢的東西。總的來說,算是一部很棒并且投入很大的影片。值得力薦。
看完此片,非常想一睹原著小說的原貌。
Sumi
Stephen Daldry有著獨特的描寫少年夢想的魅力 雖然過于理想化故事也有硬傷以及不可避免的西方價值觀 但故事一氣呵成跟著少年們一起奔跑簡直充滿了感染力
還是有故事的少年偵探團 直至看完 還是可以有4星 bgm不錯 魯尼很美但是戲份好少
音樂節(jié)奏贊。水邊貧民窟的白描和所以跑動跳躍著的鏡頭,好評。
有點潦草,但是足夠精彩的故事!把三個男孩特工拍的一點也不夸張!!
拉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看過 哭了
毒梟變秘書反水被殺臨終托孤,龍紋身的女孩當(dāng)義工大力協(xié)助,三個垃圾場酷跑少年的反貪路,故事很美好,可惜一堆漏洞,開頭節(jié)奏不錯,后面越來越差,結(jié)局過于理想化了,OST不錯,但找了半天還是沒找到喜歡的那首。
兒童俠義片
索然無味,一切都似曾相識。煽情煽得俗套且笨拙,該用力的地方不用力。結(jié)尾點題拖拖拉拉又太過理想化,其實片子想說的那點事兒大家早就曉得了,自個兒再說上半天真的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原聲好的電影不會差到哪去
挺精彩的,故事還算流暢,邏輯上有些說不通,思想過于理想偏激
Richard Curtis的溫情劇本拿去拍拍小雞片還可以,至于這種帶些深層指涉的題材就膚淺兒戲了些。披著苦大仇深外衣的湯姆索耶冒險故事,諸多追逐戲歡快配樂塞得太滿還當(dāng)是在看Rio。公墓夜戲部分的攝影倒出來了切合這故事的魔幻感覺,燈火天光,死而向生。
很勵志的電影。每個人的一生其實都有翻盤的機會。對不對?
典型的揭露腐敗真相的犯罪冒險片。
安心的睡覺吧,電影很好看,名也很重要,不需要看電影看到死。
或許細節(jié)上有幾處硬傷,但是講故事的方式行云流水,剪輯、配樂服務(wù)于故事的精彩發(fā)展。開篇即引人入勝,隨后娓娓道來,讓人舍不得停下。
不可抑制地會想到《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但幾個男孩這種英雄主義行為的動機實在太弱。
很久以前看過,幾個小男孩挺搞笑的
戴德利導(dǎo)演有著一顆柔軟的心,他讓活得最卑微的人仍保留了做夢的希望。其實我是寧愿看這樣的電影也不想看“上帝之城”的?。⌒⊙輪T們演得真好~
"為什么他們那么堅持?"“因為他們說那是對的?!?/p>
原來是一部驚悚的冒險片,一個腐敗的陰謀,加上節(jié)奏越來越的追逐,商業(yè)味十足,警察的腐敗和冷酷這些代表著社會背景和體制的大惡,在好萊塢式的驚悚娛樂元素面前變味成了臉譜化的反派,孩子們的冒險也就只是正義戰(zhàn)勝邪惡的睡前故事。很精致的爆米花電影,包裝不錯,販賣的還是心靈雞湯?!铩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