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以后可能還會看第三遍、第四遍。
這是一部完全被低估了的喜劇片,雖然無厘頭惡搞,但不惡俗。所有笑點和包袱都很自然,沒有抄襲網(wǎng)絡梗,單就這一點已經完勝什么國慶檔、春節(jié)檔的大部分喜劇片。影片采用了綜藝節(jié)目的形式,故事情節(jié)推進的同時讓每個角色都抽離出來自己做內心獨白和階段性總結,結合不經意間出現(xiàn)在鏡頭里的收音麥克風,不但不會讓人覺得穿幫,反而給了觀眾一種抽離感。我們知道這是在表演,所以無論如何夸張、搞怪都不會反感,反而會覺得很好笑。同時也讓每個人物以采訪的形式將內心真正的想法說出來,讓人物更加鮮明、立體。
比如王翠,在她的獨白出現(xiàn)之前,就是一位工具人般的存在。對這個人物的印象是武功高、脾氣不好,性格高冷,女扮男裝,還以為別人不知道,人物并沒有什么深度。但在獨白中,她不但穿上了女裝,而且知道自己最吸引男人的地方,并且為了不讓自己的身材成為焦點才女扮男裝。獨白中的王翠非常清醒,也有女人的嬌媚。讓這個人物一下子立體起來,她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喜惡的人。如果采用其他方式來表現(xiàn)人物內心,效果可能不一定好。
電影的臺詞中充斥了大量的映射現(xiàn)實的內容,以至于很多時候不得不停下來反復觀看才能品出其中真意。導演并沒有直白的表達,基本上都是隱晦的藏在每句臺詞和鏡頭中。借古諷今雖然不是新鮮手法,但用得好的卻也鳳毛麟角。
很多人可能是被鄭凱主演給勸退了。確實,作為一名科班演員,鄭凱最出名的確實綜藝。但不能否認他有演技,這部電影中至少貢獻了合格的演技。孫堅的演技也很鮮活,很多夸張的表情和臺詞都表現(xiàn)得不錯。潘之琳的臺詞特別好,聲音清楚好聽,演技也很不錯,希望以后能接到更好的劇本。還有所有的配角,都是長青綠葉,每一位都出其不意,又能與影片很好融合。而最佳演員應該要頒給導演吧,屬實沒有想到客串的角色那么有意思。
當然片子的缺點也很多,首先故事線就過于簡單和潦草,矛盾和沖突無法撐起一部九十多分鐘的電影。還有相對于兩位男主演清晰的家世,完整的家庭和連貫的時間線來說,兩位女孩的身世沒有交代清楚,給人憑空出世的架空感,對于人物形象的塑造非常不利。影片的中心思想很明確,但拍攝的手法略顯凌亂,鏡頭晃動有時能增加場景真實感,有時只會讓人覺得頭暈。
綜上,這部電影綜合得分應該是8分左右,目前(2022/12/4)的評分6.1明顯是低估了它的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總會有更多的人看到這部電影,然后被它打動,評分一定會回到它該有的水平。
從小就被教育要好好學習,將來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當我如愿考上了大學,畢業(yè)了,發(fā)現(xiàn)社會中那個好工作不見了。
家里托關系找個一份派出所的工作,以為可以匡扶正義,鋤強扶弱?,F(xiàn)實中哪有那么多案子,都是些張三家的狗丟了,李四家賣菜缺斤少兩,兩口子吵架你上去勸,哎,一下子和好罵開你了。
這樣子也挺好,國泰民安嘛,雖不是路不拾遺,也算安居樂業(yè)。
可最受不了的是從小長大的二狗子,每次在面前炫耀,嘲笑我工資低,一年不如人一禮拜的花銷。最可惡的青梅竹馬的女神花花,愛慕虛榮的跟了二狗,看著他倆在我面前親親我我,秀恩愛都死得快。別人的女朋友在床上,我的呢,掛在墻上。說好的互相傷害呢,為何受傷的都是我。
這個地方太小了,容不下我遠大的志向,我要去京城,在那里出人頭地,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巔峰。
來到了京城,大城市就是大城市,空氣那么清新,月亮又大又圓,人人都很有眼光,知道我是帥哥靚仔,就是一直這么叫挺不好意思。
京城的房租真貴,我找了很多家,最后找了一個南北通透帶天窗的屋子,晚上看著星星睡覺,星星真亮。
我救了一個歌姬依依,他請我聽她寫的曲,真好聽。后來,我經常去聽她寫的曲子,她也常彈給我聽。一起聊聊詩詞歌賦,談談人生哲理。漸漸喜歡上了這種感覺。
一次單位組織活動,認識了一個富家千金,她表示如果我愿意和她結婚,她可以動用關系幫我。我問為什么?她說,我懷了別人的孩子,可我們無法在一起,你是一個好人。
我知道,出人頭地的機會來了,只要答應,會到達一輩子都無法企及的高度。
我問依依,我該怎么辦?
依依說,去啊,這不是你一直要的機會嗎?
可你呢?
我,我繼續(xù)寫歌唱曲呀。
從這個選擇開始,電影給出了兩個結局,一個贏取白富美,一個放棄白富美和依依過平凡的日子。
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個人心中有各自的衡量。
你呢,你選哪個?
諷刺題材搭配一個雞湯結尾,這是我為什么打3星,主角看透一切、隱居山林的轉折實在是生硬無比。
其實整部電影完全可以看做當代大學生初入社會,夢想破滅的故事。
一個名牌大學畢業(yè)的學生,心比天高,最終卻只能在家鄉(xiāng)小縣城做公務員,這個公務員還是靠父母托關系。
似乎自己十多年努力毫無意義,不甘心的他選擇了北上廣,想憑能力闖出一遍天地。
(順便吐槽一句,電影里的豬是王小波家里的嗎)
現(xiàn)實很快打臉,這是個拼爹的社會,武舉考卷按家庭社會地位分類,平民考生考卷直接燒火,最終主角當了妓院保安。
張二河他爹舉了個十分形象的例子,讓司徒耀祖猜手掌
十分精辟!只是給你一個看似存在的選擇罷了,你當真就輸了,科舉從來不是做官的唯一途徑。
不過身為主角,自然會有旁人沒有的大機遇,被御史張二河認為義子迎娶公主。因為大臣們認為:迎娶公主就是在家中擺了一個活佛,何況公主被大理國擄走,還需營救危險系數(shù)太高。從后面劇情來看,公主的顏值也是一言難盡。
總之,主角十分順利的成為了附馬,接受了營救公主的任務。
本片比武時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音樂,妙不可言,走形式巔峰
劇情看到這非常想吐槽,這不就是勇者的故事嗎?劇情風格冷笑話也類似勇者義彥?。。。?/p>
諷刺的是,接下來的反派沒有一個跟大理國有關,全是內部矛盾,深得馬原真理。
劫財殺人的小吏、推卸責任毀尸滅跡的工部尚書和劫持公主的二附馬,人民群眾中藏著敵人,嗯,北宋官場需要一場整風運動。
接著往下,勇者司徒耀祖和他的伙伴:嘴炮男張頂頂、近戰(zhàn)大胸肌女、弓箭手王二丫,終于打敗了反派二附馬,卻放棄了附馬身份,和王二丫過起男耕女織的故事。
電影順便還給了第二條線和公主結婚的結局,成婚兩年后就是靖康之恥,這么一看,主角的選擇十分合理個鬼!
一部諷刺時弊、討論理想的故事被搞到這種雞湯結局,可以說是最大的失敗。
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主角其實根本就沒有理想,他只是想做大事成為大人物,這能算理想?非常不具體,看看張鼎鼎的理想,丹青大家,稱呼不再是張二河的兒子。
至于司徒耀祖?他到底想做什么?最初想考武舉,不成功就放棄了。又做了張二河義子,想成為附馬?他真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嗎?或者說,他追求的不過是權勢而已,那么結局倒能理解了。
這不是一個關于理想的小人物的故事,而是一個得了妄想癥的家伙是如何清醒的故事。實現(xiàn)理想并沒有錯,主角該放棄附馬的原因難道不是因為他的作弊行為嗎?而且,擁有理想難道不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嗎?
電影主題由于過多的諷刺導致劇情跑偏,最終只能用雞湯結尾。
有評論說主角懷著高原理想的,請看過《喜劇之王》再來說吧,那才是關于追求理想的最佳電影,反觀本片,不過是給尹天仇做了個反面對比。
至于說靖康之恥的白癡:
1,做官可能被抓被斃
2,當社畜平安平凡一生
所以你就選擇了2,真TM二貨一個!
大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烹
電影的諷刺意味可以說是遍布全篇,從貧富差距到官場風氣,每一個諷刺的出現(xiàn)都恰到好處又笑料十足。
新穎的一點在于運用了大量的獨白,說實話這樣的設計一開始就讓人在電影之外,也正是因為時刻能和電影保持距離,才能看清楚情節(jié)背后的諷刺。
劇中很多人的命運和選擇都讓人感到意外。比如鄭凱要去救的公主,原來是被公主自己的老公劫持了。在駙馬說出跟公主一起生活實在是不幸福之后,鄭凱還是選擇了去跳龍門。
在看的時候我就想,最好的結局不是鄭凱和真愛二丫在一起,而是他真的娶到了公主,卻也終生不幸福,終生遺憾。
這才是現(xiàn)實吧。愛情是虛幻的,金錢是現(xiàn)實,當他們較量的時候,往往是金錢勝利,也正因為如此,愛情的勝利才會更加珍貴卻稀有。
電影中活的最清楚明白的人應該是孫堅飾演的富二代,但也不得不說他的清楚明白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正因為家境的充裕,讓他可以永遠都直面自己的內心,痛的時候就哭,得勢的時候犯賤,面對愛情的時候,就勇敢抓住。
我不覺得電影是給了兩個結局。
鄭凱在靖康二年迎娶公主,靖康三年北宋便滅亡。可想而知他這個駙馬就是從這場兵荒馬亂中逃了出來,最后選擇了二丫,過上平凡普通的生活。
這樣的結局也挺無奈的,到底是因為愛情還是因為局勢,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答案。但現(xiàn)實還真的是這樣,讓我想起我小姨的故事。
也是很多年以前,小姨和一個男生上高中的時候談戀愛,家里人都很支持,但最后男生考上了大專,小姨沒考上。
于是兩人分手,男方家里堅決不同意這門親事。第二年,我小姨終于考上,當上了老師。男方家里又送來彩禮,求小姨原諒。而這個男生就成了我姨父。
所以到底是因為愛情還是因為別的什么,誰也說不清楚。
其實我挺喜歡這片的調調的
天吶我居然覺得特別好看!四個主演好萌啊尤其那個歌妓妹子可愛死啦!特別武林外傳,加了方言更武林外傳啦!
我愛戲里的每一個角色,包括那兩頭大秦國的矮腳馬!?。?!賤死了!!“令郎的表演為何如此浮夸?”“令郎的胸大肌為何如此浮夸”!!——張二河;“拿什么頂著我???”“暗··暗··暗器”····——張鼎鼎;“爹,你不要再說普通話了,你說普通話太醋溜了”!——張鼎鼎
想諷刺的東西太多,但劇情比較弱,笑點撐不太起來。
挺有誠意的喜劇片;不時亂入的英文bgm有種詭異的萌感
鄭愷和孫堅演的不是大俠 是寂寞 雖笑料十足 導演其實想塑造的是一個理想的江湖 他可以在這個江湖里 表達完自己 看得出 編劇出身的他在故事上下了不小的功夫 他試圖要去繼承電影傳統(tǒng)里詼諧及虛實雙聲道的虛實風格 并遺棄能夠在同齡人或者是影視同仁中脫穎而出 如果你觀看本片你會覺得導演的愿望得以達成
家父張二河,鄭愷演技有待提高
雖然我確實笑得出來,也看得出導演有點想法,但平心而論,微博段子匯編能叫電影么?
求鄭愷學會自己看劇本,別什么爛片都接。求你了,接點好的,紅起來??!
網(wǎng)播劇水平,導演演的還行。。
雖然并不是多么經典的片子,但是5.5也有點太低了,現(xiàn)在國內哪個電影不是在明著暗著捧臭腳,或者不痛不癢的做雞湯,這種影射現(xiàn)實的片子還趕不上那些垃圾?
新舊段子大集合。有些地方居然走諷刺路線。
拍不了歷史就不要惡搞了。
就笑一笑一笑而過,歡樂就行了,借古諷今的無奈。中二,以及YG-35是無法理解其中內涵。豆瓣裝逼給分這么低,差點錯過良作。
蠻好笑的,惡搞但不惡俗,合格的無厘頭武俠喜劇。創(chuàng)作者多一些心思,觀眾就會少一些偏見,市場才會更良性。
竟然不爛。大概就是十萬個冷笑話或萬萬沒想到的真人電影版,影片很努力在做笑料,雖然到處是惡搞,但起碼不會讓人覺得惡心。不過這種過度惡搞的東西還是更適合短劇或網(wǎng)絡播放。過于松散之后,當成電影看那么久就有點怪了
笑點都是實打實的笑點。就夠了。
借古諷今,廣電怕是沒見過這一招吧,導演的手法很高明,這就去看看導演的的其它作品。
比《武林外傳》電影版強,故事有點散,全部集中在段子上面,但真的好笑,不算爛
一無是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