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陸川對歷史的反動
毫無疑問,《王的盛宴》改編自《史記》,但有著編劇、導演陸川相當獨特的視角來改寫,他按照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與梟雄來重新講述那段塑造中國人性格的大歷史,且按照強烈舞臺化、哲學味臺詞來展示,其中得失留待將來再做更宏觀的判斷。
《王的盛宴》將平民出身的劉邦與貴族出身的項羽相互對立,突出了劉邦的老辣、厚黑、粗俗(??谕屡K字),這就使得陸川必然要過于美化了項羽。在陸川的版本中,劉邦在鴻門宴大難不死,是項羽派韓信暗中保護并最終放了他。他筆下的項羽高貴優(yōu)雅,卻少了傳統(tǒng)表現中應有的豪杰粗獷之氣。因此無法解釋,這么一個心慈手軟的人,如何在歷史上坑殺數十萬秦軍、火燒阿房宮、酷刑殺死親王子嬰的。然而,請注意《王的盛宴》不是歷史紀錄片,而是陸川根據心目中的多種可能性來詮釋專制權力對于人性、社會和歷史的戕害。
韓信替劉邦打下江山滅了項羽,自己也因功高蓋主最后被呂后誅殺,他還未死,歷史已被寫在書簡上,這是片中的大悲劇所在。它讓人不由地想到古今很多名言,如“兔死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歷史是勝利者的歷史”,“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等等。這些道理很多人都明白,但對于電影來說,過去卻沒有多少人敢于表現。而片中,陸川把自己的感情凝結在蕭何的身上,針對鴻門宴的“不實記錄”,他對眾多史官怒斥道:“修史的人要對得起歷史,不然我們的后人會在你們寫的歷史里面看到什么?”這就是陸川對歷史的態(tài)度。
陸川拍電影“作者心態(tài)”很明顯,富有藝術精英的品位。法國作家雨果有句名言:“地球上沒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一個時機已經到來的想法?!表椨鹪噲D恢復封建分封制的妄想,絕對是逆歷史潮流,那個時代已經不再適應。再套用管理大師德魯克的名言來說項羽必然的失敗,那就是“管理的本質,不在于知,而在于行?!惫岸兰o交接之時,很明顯中國已經步入了秦始皇奠定的天下一統(tǒng)的大時代,流氓劉邦實現了秦始皇的夢想,后人包括陸川有些不服,不過陸川對于權力的殘忍和獨占表現的非常犀利。
在影片攝影方面,《王的盛宴》的表現主義風格效果非常出色。全片主要以內景戲為主,采用點狀光源照明,基調顯得沉穩(wěn)幽暗,與宮廷政治斗爭的壓抑風格形成一致。人物表現方面,陸川非常少見地大量使用頂光。喜歡攝影的朋友都知道,這樣照出來人像并不好看,經常是陰陽臉。但陸川就選擇了如此使用,來突出人心的復雜險惡。另外,攝影也包含意味,如最后韓信進宮一段,鏡頭先是長焦表現,然后又縮至近景聚焦于一個蜘蛛網上,以此來表現韓信一步步陷入落網,走向滅亡。手法簡潔,但意味深長。
2 ) 《王的盛宴》:精神病講鬼故事
1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都沒怎么寫過長篇影評了。無他,只因很少有片子能夠讓人保持長達幾百字乃至千字以上豐盈充沛的吐槽欲,足以戰(zhàn)勝”一打字就想死“這種科技時代的作家絕癥。而且,隨著年紀增長,人變成熟,狠話和罵街也并非全要公之于眾,有時一笑了之即可。然而這樣的背景同時也決定了,一旦用到長文吐槽,就必要見血。吐槽,糅合了復仇的快意和施虐的欲望,否則還算什么刻薄毒舌呢?
這一次中招的是陸川?;蛘哒f,是他讓我中招了。
在開始座無虛席后來陸續(xù)有人退場的影廳里,《王的盛宴》像一道閃電般擊中了我。那種融入周身血液細胞的戰(zhàn)悚和森寒讓我意識到,就是它了,不會錯了。原來我的吐槽魂從未離去,只是太少能遇到勢均力敵擦出火花的對手。
2
開頭總共有大大小小六家知名或透明的影視公司出現了logo。這證明了陸川老師忽悠資金的能力。所以在導演、編劇之外,他還在制片人一欄寫上了自己的名字。
我們都知道,導演編劇制片人的理想關系就像一個微型的三權分立,在這個機制中每一方都可以避免另外兩方過分擺爛,從而部分挽救一部電影的質量。而當權力無限膨脹和集中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沒有人可以制衡它了。大權獨攬的陸老師再也無需從劇組退出,因為在這里,誰也不能阻止他自由地裸奔。
另一個從幾個月前就開始困擾我的事情是片子的女主角。中國有太多導演栽在老婆或女朋友或前女友身上:張藝謀為鞏俐弄出《黃金甲》,王全安為張雨綺毀了《白鹿原》,馮小剛對徐帆,陳凱歌對陳紅,更是掏心窩子地不惜自爆,永遠會為了女人戲份而干翻整部電影。陸老師的境界能力和江湖地位比不了以上幾位,秦嵐在這部片子里自然而然也成了一個碩大的不穩(wěn)定因素。
還有導演在見面會的動輒哭泣、在拍片之前搶先給劇本歸納中心思想、號稱讀史記考據歷史和道具卻大放厥詞拋出廢墟論、陰郁的預告片、扮鬼的海報……有太多因素都在不斷警告我說這部片子根本是一坨屎。可在去吃之前,我還在天真地想,說不定這一坨至少還是巧克力味的呢?
然后我發(fā)現自己錯得離譜。
片子開頭的黑屏字幕說,本片改編自”司馬遷之《史記》“??赐耆?,我很想問陸老師一句,這《史記》是你二大爺家那條狗寫的吧?而達芬奇老師的躺著中槍則在于,這鳥片的英文名叫“最后的晚餐”。
3
本來,如果電影敘事流暢剪輯干凈,觀眾們十分入戲,有一些些歷史的破綻也無妨,根本不會有時間供人細想。但《王的盛宴》不是這樣。在全片都是尿點的情況下,觀眾有充分出神的余裕。一個人從畫面左側出現時,你知道他總有一天會移到畫面右側,但這短短三米路可能要蠕動五分鐘。想利用這段時間干什么都可以,就算做一局數獨也不會影響你理解劇情的走向。
在如此充分的思考吐槽角度的時間里,我不禁想象出這樣一些場景。
——導演,你確定這部片子拍完了嗎?
——沒錯啊,我想表達的都已經表達過了,太暢快了,太到位了。
——可是片子只有三十分鐘長?。窟@樣子怎么拿去電影院放?現在的片子一般都兩個小時呢。
——唔……這樣吧,你把速度調慢一些,多用些定格啊慢鏡啊,人物移動羅嗦一點,距離長一點,旁白速度遲緩一點,每個字四拍,對對就是這樣,按《大明宮詞》再慢兩倍的節(jié)奏就差不多了~
……
又或者是……
——導演,對面那部《鴻門宴》里項羽又帥又有氣場風魔萬千少女怎么破?
——簡單啊,我們找個比他更帥的項羽。還有還有,劉邦也要帥一點,怎么也要勝過黎明那餅臉……
——導演,演員找齊了,吳彥祖,張震,劉燁……
——等等等等!這個世界上怎么可以有比導演更帥的卡司呢?給我傳化妝師!把他們加上眼袋貼上胡子點上老年斑化妝到六十歲以上再出鏡!
……
所以這部電影可能會有你能找到的華語影壇青壯派一代最帥卡司,卻絕對沒有任何一個洗過澡的;可以有三十幾歲英年早逝的項羽韓信,卻絕不會在鏡頭里出現十分鐘以上。
4
劉燁……張震……吳彥祖……
這樣的陣容本該擦出一些戲劇性的火花。然而,意識流的戲劇腔臺詞和老年劉邦臨死前的喃喃自語充斥全片,硬生生閹掉了所有男性荷爾蒙因素。就連作戰(zhàn)都是遲緩的,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你只能聽到十萬人跺地板的宏偉聲音,每分鐘30拍的節(jié)奏,然后三五十個流氓對十個流氓形成合圍。然后項羽就被砍成了刺身。
諸如此類。
有一些導演可以成就演員,讓他們在自己的電影里耀眼奪目。比如李安對湯唯的調教,許鞍華經常把風華不再的女演員捧成國際影后,至不濟陳可辛都能讓謝霆鋒褪去偶像派光環(huán)賺人眼淚。但無疑陸川不是這樣的人。在他手下沒有一個人超越原有的水平,只能任導演透支自己以往的經驗。大概只有白展堂版的蕭何除外。這位老兄除了東北腔太有辨識度,很少讓人想起葵花點穴手。
吳彥祖?除了用眼睛看著斜上方四十五度角的鏡頭擺出眼神陰郁的pose之外,只有一段算得上是正戲的臺詞,——而且還相當蛋疼。
張震?雖然出鏡時間逼近十分鐘,但臺詞不知道有沒有超過二十句。剩下的時間里,他就只有背影、側臉、笑、回頭、受絞刑而滿臉通紅青筋爆出之類。話說回來,把所有龍?zhí)锥冀唤o同一個人來演,真是提高出鏡率的大好方式。
陶澤如?范增老師除了大吼了兩聲之外基本消失,被黃秋生版的氣場活生生秒殺成路人。不知道這個演員是來干什么的,甚至連便當戲都沒有啊。
李琦?可能是史上形象最差的項伯,一坨紅色的肉瘤在路上被人刺殺的場景真是讓人莫名其妙地想笑場。
聶遠?說真的,除了舞劍刺殺時,他跟項羽身邊那些頂盔貫甲的龍?zhí)子猩秴^(qū)別?
霍思燕?讓她來演個小三還真合適啊……然后這個人物半路消失了。
虞姬?抱歉忘了你叫啥了,你連臺詞都沒有啊……
張良?史上最路人的張良了吧,被呂后嚇得滿臉汗還真是有張良的風范呢。這位老師你還是回人藝去排真正的話劇好了……
有些人可能會問,這么名聲赫赫的陣容全都路人了?沒有錯,因為他們都只在劉邦破碎而混亂的記憶中存在著,想起來了就把他們拎到臺前出個場,忘記了的話他們甚至連個結局都沒有。這是一個瀕死精神病人腦中的一部色調昏晦的電視散文,原本只有模糊而卡帶的錄音版,為了放在電影院里播出,特地籌錢做了明星音配畫。
而劉邦呢?那個白發(fā)昏聵精神病人般地披頭散發(fā)穿一件乞丐衣服光著兩條腿滿皇宮亂跑不知怎么就提著劍跑進一片白樺林然后掛了的死老頭?你說他難道就是主角了嗎?抱歉啊,小學語文課告訴我們,第一人稱敘事的唯一好處是便于抒情和發(fā)議論,所以他只是陸編劇用來夾帶私貨的道具而已。
哦對了,這個精神病人還自帶蕭敬騰。云從龍,雨從龍之子?。?br>
5
電影真正的主角,顯然是導演的女人秦嵐嘛。
否則,你很難解釋為什么要把她被俘又被救的戲寫在這個電影里。為什么要讓她展現腐爛的頭皮,發(fā)現寡婦的外遇,把劉肥接回家里,為什么要特地讓她目送出征的丈夫,在小山包上留下一個沒曲線的剪影。為什么在電影后半段劉邦的獨白不見了而只看見呂后干家務啊伺候老公啊用氣場斥退小三啊嚇唬張良啊威逼蕭何啊弄死韓信啊之類的,把一切可能跟老公攪基或劈腿的人全部斥退。這個女人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徹底被導演毀容了。
我覺得很奇怪。陸導演至于這么不灑脫嗎?拍一個電影圍著自己老婆轉,可是又怕她跟男演員跑了,就把男演員們集體毀容,還怕她被男演員看上,就把她也毀了容……一群人在一個精神病院一樣的場景里陰森森地自言自語,這讓我腦子里直接開始播映一段臺詞——【神秘感?神你老母啊神秘感?場景一黑頭頂上追光一打就把你個王八蛋打得像鬼一樣了你還給我加什么神秘感?我現在不是在拍恐怖片啊老大!你說我是神仙的化身也就罷了為什么要說我是什么地獄的使者啊,地獄關我鳥事???……】
至于主旨呢?剛才已經說過了,陸老師的文化水平和思想境界基本停留在兩星片水平,而且只夠三十分鐘的。因此,為了這兩小時電影,他在劇本里至少塞下了四個不同的立意。
頭號大公知項羽說:秦朝是個專制的國家,它強迫我們說同樣的話,寫同樣的文字,坐同樣的車,這是違背自由主義精神和思想多元化要求的?。∷晕也灰y(tǒng)一!要分封諸侯??!還要燒掉阿房宮!這是專制的象征!天下沒有了專制,也就沒有了欲望!?。∵@就是傳說中的烏托邦你們看到了嗎??!
二號公知劉邦說:權力會使人腐化,中國歷史就是野心家和欲望的不斷更迭。秦王宮讓我明白了欲望,韓信也進過秦王宮,所以我要弄死他。我的老婆雖然沒有進過秦王宮,但是她進過我的宮,所以……誰也別惹我老婆,不然弄死你。
三號公知韓信說: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所以我們不要皇帝!他背棄了南湖小船結義時的理想!但他給過我一塊糯米糕!所以我要為他死!
四號公知蕭何說:史書是不容篡改的!鴻門宴根本不是史記上記載的那樣?。∈琼椨鹞许n信在暗中保護劉邦?。∧銈儾荒芎鷮懓。?!想知道更多歷史真相請關注我的微博賬號并且購買我的新書《你所不知道的那個楚漢戰(zhàn)爭和項羽》啊?。?br>這些話,即便在一個資深帶路黨眼里,充其量不過是“正確的廢話”,更別提那些把它們當作公知嚼剩下的飯渣的自干五了。陸編劇卻自以為發(fā)現了什么新大陸,不惜山寨一個黑澤明之類的調調排一個電影版舞臺劇,忙不迭地給觀眾們填鴨。干這些事時,他每個毛孔里可能都散發(fā)開高潮前的抽搐,以為大家終于會承認他大腦的容量和高超的品位。
這甚至可以理解為啥本來還算會演戲的人們?yōu)樯睹總€都要逼著嗓子拿腔拿調地講話,從進入鏡頭的第一秒起就繃緊全身肌肉,抽筋似的移動和對視,仿佛高潮前的最后一秒,向著導演腦中臆想的頂峰蓄勢待發(fā)。
然后一直都沒射。
6
想不把這部片子看成一部基佬戲是很難的。連呂后都像極了一個阻止老公出門攪基并殘害小受的妒婦。并且整個楚漢戰(zhàn)爭就是一個碩大的三角戀。
一般而言,耽美圈人士會把核心矛盾誤認為是韓信。畢竟他在臨死前有一段破碎的閃回,回憶他在這部電影里充當各種龍?zhí)椎乃查g。這時觀眾才猛然意識到,啊,原來韓信去投靠項羽是因為愛他啊。
可是項羽都只讓韓信看門,聽著房間里的動靜……在上馬的時候還要踩著韓信的后背……還要讓韓信在鴻門宴上保護項羽的真愛劉邦……
年輕氣盛的韓信氣憤了,想道,我就算得不到你,也要奪走你的男人并打敗你!于是他走進了劉邦的陣營,深情蜜意,苦心孤詣。結果劉邦充分體現出了渣攻素質,毫不留情地辜負了他……而韓信,只因當年的【一飯之恩】,癡癡傻傻,至死不悟……身邊的蕭何情深意重,但他已無力去回應……
如果你以為陸編劇的深度只到這里為止,那未免也太天真了吧!
一個迷戀反轉劇和翻案流的編劇,當然會另辟蹊徑。禍亂劉邦與項羽的真正罪魁禍首,應該是出場大約五分鐘的——秦王子嬰。
這個歷史上的純龍?zhí)?,電影中的陰柔M受,雖出場戲份不多,臺詞更少,卻沒一句不是重量級。劉邦第一次見到他時,與其說是被秦王宮打開了心底的欲望,不如說是被這個高貴冷艷的圣母白蓮花深深吸引。在他對劉邦說出“大秦雖亡,但大秦統(tǒng)一天下的理想沒有錯!沛公!!我求你將這個理想延續(xù)下去!!求你了!”的時候,真是我見猶憐。這時,秦王宮和子嬰從權與色兩個方面充分勾引了劉邦,然后導演就讓劉邦同學的背景CG動畫變得風起云涌鬼影幢幢……遠處海面盡頭的仙山上,影影綽綽地佇立著十二金人…………
——至于海面為啥出現在秦王宮,金人為什么高低錯落地安在山頂上,你問我我也不知道啊,這里正抒情呢請不要隨意打斷呀!
后來,項羽入關后,也和子嬰有一段對手戲??上缤衔乃?,這個不解風情的公知根本無法寄托子嬰他們家統(tǒng)一天下的理想,于是白蓮花子嬰冷艷地說——要殺我你就來??!
然后大家發(fā)現項羽不但是個直男還是個S……子嬰血肉模糊四肢扭曲地被筐抬進刑場,當著肚皮【咦】挨了一刀結束了自己短暫而冷艷的一生。在那個時候,身邊心如刀割但是因慫不敢出頭的劉邦從他眼里看到了四個字——替我復仇?。。?!后來的事情大家就都知道了……
7
拉拉雜雜說了這么多,也該到了總結陳詞的時候。三位一體的陸老師的這部巨作,究竟應該怎么評價?
它思維混亂。小學作文都知道,四個主旨放在一篇八百字作文里是什么下場,但陸老師誤以為這叫豐富而深刻。
它敘事沉悶。兩個小時沉滯如一的節(jié)奏,無高潮的流水帳故事,灰暗骯臟的鏡頭,丑陋邋遢的演員,痙攣抽搐的演技,還有陰暗的立意和主題,非常適合電影院里昏暗寧靜的氛圍。對于尋求大腦放空的現代人、趁機泡妞的死宅男、亟需醫(yī)治的失眠癥患者,都不失為上佳之選。它也可以作為測試耐性的試金石,看看有多少人忍心放棄票錢憤然退場。
它形式拉雜。陸老師在這里拼貼了舞臺劇、音配畫、日本流、野歷史、公知范、電視劇等一系列元素的碎片,卻沒有一項能融合無間貫徹始終。開頭劉邦病懨懨的旁白到中途忽然消失,一轉而為呂后的后宮清場戲,就連這唯一一點敘事上的形式感都消弭殆盡。
它主題先行。稍微熟悉中國近現代史的人都會明白這里面林林總總的影射。這是其他真公知們早就玩爛了的手段,但并不妨礙公知們的粉絲陸老師再吃一次。這大概也就是《王的剩飯》的真實寓意。
其實,電影第一句臺詞就特別誠實地預告了它的質量。劉邦嘶喊著說:噩……夢……噩…………夢……………………
整整兩個小時,唯一讓我略有興趣的鏡頭,是呂后黑色的剪影從鏡頭下方升起,緩緩遮蔽了俯伏在地的蕭何。這說明歷史書終究還是被改寫了。也讓我肯給陸老師的境界打個兩星。
這兩星是給這部電影三十分鐘硬貨。但是鑒于它被陸老師從物理層面活活抻長到兩個小時,濃度大家自己算吧。
3 ) 史的盛宴,王的孤獨
在近兩個小時的時長里,我始終未曾感到 盛 字。
開頭就是白發(fā)凌亂蒼老瘦削的劉邦,已經難以行動,只是不斷重復著 噩夢 二字。
無名無詞的背景樂也是不斷印證著這段短暫又漫長而孤寂的王史。
很多評論說剪輯很亂,鏡頭顛來倒去,我媽也說有點亂??晌矣X得陸川的節(jié)奏與思路都把握地非常好。用語文閱讀的話來說,他從開頭就設置了懸念,而后面又是不斷地重復懸念與解密。而我不知道下一刻將會看到的是什么。也許劉邦剛憤怒地口吐了鮮血,而下一刻又回到了尚自硬朗的狀態(tài)??晌乙稽c都不覺得亂。整體感很強,看得很流暢。
我自己也有些驚訝的是,看這部電影,短短不到兩個小時,我卻是哭了三次。
第一次是項羽自刎之時。虞姬已經自盡,他不斷砍殺,可最終身邊只剩下了一個仆從。他停了下來,把陪伴自己征戰(zhàn)的長刀給了那個跪在身側的仆從,另從地上取了把劍,自刎。
我想歷史上他的身邊怎么也不可能還剩下那么一個仆從,可在電影里卻非常必要。因為正是他跪在一側流淚看著主公自刎的無奈與悲痛,無聲地襯出了那份無言的悲壯。
第二次是張良與呂后對話,張良整張臉扭曲著艱難地說“我想想”。張良是想護韓信的,更何況當初韓信可建一方勢力時是被他拉到了劉邦的陣營,可他亦明白呂后所說的,項羽的不屑與仁義導致了自身的滅亡。于是他一句一句艱難地道出破除韓信勢力的話,而最后到了蕭何,一起征戰(zhàn)同為最大功臣的蕭何。他不想害了蕭何,又不愿自己幫助劉邦得來的天下最終易主,于是陷入深深的矛盾。而最終只能是老淚縱橫,答一句無比艱澀的“我想想……”。
第三次自然是韓信的死亡。不斷漲紅的臉龐,粗繩一絲絲嵌入頸部皮膚的摩擦聲,逐漸停止的掙扎,響徹瓊宇的蒼涼鐘聲。而蕭何還得親手砍下好友的頭顱獻給等著他的劉邦和呂后,為了生!
然后還有很多印象深刻的地方。
秦王子嬰,這個帶劉邦進入秦王宮,給他微瀾的心靈注入大海般浩瀚的欲望的清瘦少年。他后來被項羽用酷刑,最終腰斬而死。為的是挑起劉邦和項羽的矛盾,為的是秦統(tǒng)一天下的信念。
項伯,這個明明是項羽的親叔叔卻被張良利用被珠寶誘惑的大腹便便的略有些可笑的老人。記得以前看史記時便覺項伯是個有些迂腐怯懦沒腦子的人。而在這部片里,他明顯成了重要的搞笑角色。當然,是冷幽默。他的一個“被刺于市井”,真的是哭笑不得。
韓信走向為他準備好的死亡圣地的路上的追憶。一連串的鏡頭,雖然沒說一個字,卻能看出他離開如日中天的項羽奔向劉邦的原因。因為劉邦給他食物給他笑臉給他注視,而項羽是那么意氣風發(fā)遙不可及只有一個模糊的背影。
差點忘了,劉邦。一個充滿山野市井氣息的,沒什么文化內涵的,猜忌心重的漢朝開國皇帝。我覺得劉燁的表演非常到位,真的。
我想唯一美中不足的,是缺少了對項羽的刻畫。不知與影片的被剪有沒有關系。項羽那有些自負的形象很是模糊,若是第一次接觸項羽的人,大概會對很多東西弄不明白。比如,項羽為什么不殺劉邦不殺呂后。
去看這部電影,我是抱著最大的期待去的,而如今我覺得很值,即使我沒帶學生證以至于多花了25我也覺得很值。
陸川是個有思想也與作為的導演,祝他下一部作品更精彩。
我將把這部電影作為目前我所認為的最佳的中國電影。(補于2022/04/03:快10年前的影評了,陸陸續(xù)續(xù)偶有被點贊或回應,最后一句話確實如我自己在評論區(qū)所言并不客觀,但因為這代表了當時這部電影給我?guī)淼膹娏艺鸷臣鞍l(fā)自內心的喜愛,所以仍予以保留)
4 ) 這段歷史就應該是這種灰暗的基調
算不上討喜但是絕對不是壞電影。這一層次的電影要是換成外國導演,怎么都得平均分7.5以上。
那些個打低分的影迷對歷史的了解和文化素養(yǎng)太差,通過給自己看不懂的片打低分掩飾自己的欣賞水準。(本人不怕被拍磚)因為一眼看過去,打1星的無非是看不進去和看不懂但自以為看懂了、還有覺得畫面人物不夠養(yǎng)眼等幾類人,剩下的就是人云亦云者。 這類人去看看爆米花電影開開心就可以了,不用來這和陸川糾結歷史,人家讀史讀得比這些黑水們精多了。
黑水的結果導致很多人是直接帶著對影片的成見去觀影的,自然是挑刺的狀態(tài),看不到影片的優(yōu)點。 豆瓣的信譽是靠早年默默在評論上耕耘的那些真正的認真分析電影本身的影評人建立起來的,現在這一信譽卻正在被一些吵吵鬧鬧的業(yè)余觀影人士以主觀個人的低級趣味給毀滅。
我認為王的盛宴至少對項羽不殺劉邦和劉邦殺死韓信等人這些事給了一個比較合理的解釋,對于劉邦掩蓋竊取滅秦成果的史實演繹的很好。陸川的想法是很好的,但編劇不給力,臺詞較單薄,但不論是整體基調、歷史還原、人物的演繹、大致的影片方向上來看,都是不錯的,對于一個年輕導演能把歷史劇拍成這樣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少能評4星。
5 ) 有的人講一個故事都嫌長,有的人卻能把一百個故事講成一個故事
老實說很詫異這片子在豆瓣上的評價這么低。
但是考慮到畢竟大部分人是去電影院看的片子,本身就是抱著爆米花進去的,沒有這個心理準備,也就不難理解一顆顆想死之心了。
還是三言兩語講完。
鴻門宴那塊蕭何后來的解讀設計的挺有意思的,當年高中老師就嘰里呱啦講了一大堆疑云,前年聽張旭東老師講了一遍淮陰侯列傳,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除了鴻門宴上特工韓信的設計非常狗血之外,其他一切可以說有點學術圈的影子吧。(當然我不是歷史這個圈子里,只是偶然碰到幾個歷史圈子的人,可能不對。)然而一丑遮不了百美,片子本身鏡頭跟對白還是很迷人的,劉燁的咬字斷句也聽得出來用了功的,聶遠舞劍的時候那個笑容真是絕了,不知道是該佩服導演還是佩服編劇還是佩服演員。
而最讓我覺得牛逼的一點是用“鴻門宴——欲望——劉邦項羽韓信”的聯(lián)系,把劉邦出身的傳說、鴻門宴、霸王別姬、烏江自刎、入關中者王好多個故事講成了一個故事。這個跟那些講一個鴻門宴故事都嫌長的編劇真不是一個級別的。憑心而論,一個中國人對這歷史應該熟透,看這片子真不知道為什么會有不完整的感覺;而對一個外國人來說,該省的也都省了,不該省的也都留下了。再說到了今天,敘事方法這個東西早就不是正敘倒敘那些十九世紀的東西了,有導演想用些新東西,而且中國人外國人都應該看得懂,這有什么問題呢?
就事論事,說說自己的想法而已。老實話,如果是一部藝術電影,你不能因為它不是動作大片而罵它不好。雖說我并不喜歡陸川,總覺得他在微博跟前兩天在直通春晚上感覺怪怪的。但是這真是部好片子。
有空買碟看吧。別去電影院。去了費錢,還錯過一部好片。
6 ) 眾口鑠金 積毀銷骨
我原本只是看完之后贊嘆一番準備洗洗睡了,但無意看了一下豆瓣的影評,居然極盡攻擊詆毀人格侮辱之能事,實在是有些不平。網絡言論自由,在豆瓣這種有著文藝客觀甚至小眾頭銜的地方更是如此,所以,有人罵娘我從來沒有不平過,有些電影有些制片確實欠罵,只是我不好意思而已,但沒少看評論過干癮。但我只想說一點:你看懂了,不好看,罵是自由;你沒看懂,湊熱鬧,那是嘴賤。
原本影片的前半段稍顯沉悶,最大的驚喜是導演對于秦末漢初年間人物衣著禮儀的準確把握,我不否認在呂后和孩子那一段我感到有些無聊,但帶著對導演認真研究過歷史文獻而不是迎合廣大人民從說書酒后扯淡形成的映像的敬意,我堅持了下去,直到秦王對劉邦說了那番話,這條副線在殺子嬰時被挑起,完全把我感動了。
如果認真看過推敲過思考過相關歷史,就會發(fā)現劇中的每一個小細節(jié)都有合理之處。劉邦是一個不精農事的混混,如果在秦之前,這樣的人是頗受鄙視的,但秦的官吏選拔制度遠遠公正與后世,所以他才得以做了爵低但有實權的亭長,換句話說,他是公務員,是既得利益者,是體制內的人。項羽不同,他的部族項氏是楚國四大氏族之一他的爺爺項燕是秦掃六合時期的末世名將,幾與李牧比肩。而項燕在大敗秦軍二十萬書寫最后傳奇后不可避免的被王翦擊敗,然后被緊追不舍終至慘死。所以項羽是榮耀貴族之后。
這也決定了兩人反秦的方式不同,劉邦求戰(zhàn)勝,項羽要征服,劉邦多接收,項羽好毀滅。劉邦受秦法影響深,可能尊秦制,項羽楚人歷來分治,絕不采納封建。所以子嬰義無反顧的降了劉邦,并囑咐他“秦滅一統(tǒng)之心不能滅”。
可能很多人覺得這句話很生硬,類似于“打倒美帝國主義”,但如果你了解秦為了實現封建廢除分封付出了多大努力和犧牲,子嬰的話就不難理解(所謂車同軌,所謂書同文,所謂焚書坑儒,所謂妄議即罪都是反復辟的重要手段),從某個角度來說,秦亡就亡在封建制的一統(tǒng)之夢上。
反觀張良,這個從韓尚未被滅就立志滅秦的人,可以說是天下反秦勢力的精神領袖,更是秦初期的頭號通緝犯。所以,這就解釋了他在看子嬰時的恨意遠遠多過別人,而看秦王宮時也沒有贊嘆之意。而劉邦則除了暴發(fā)戶的喜悅外還有明顯的悲愴和滄桑。這只是導演仔細鉆研不為人注意的“成名”前的歷史而得出結論并認真呈現的一部分。
更令我贊嘆的的是殺子嬰時每個人表情的準確拿捏,項羽不脫貴族天命的矜持,劉邦略含唇亡齒寒的哀傷,范增充滿不被信任的不平,張良則是情難自禁的欣喜若狂..........
還有許多小細節(jié),如對韓信項伯等人合理的心理描寫和對歷史細節(jié)的合理揣測無不表明了導演的匠心與苦心。
在我們對于國產片缺乏誠意之作,反思之作叫苦不迭的同時,對這樣一部堪稱大膽創(chuàng)新又腳踏實地的電影,肆無忌憚的謾罵詆毀,甚至加以對演員導演的人格侮辱,除了讓人可氣,更讓人可悲。
三星半。陸川在這部片子里想講的東西很多,人性、欲望、信任和背叛、自由與集權、歷史的輪回、還有可以被解讀出來的政治隱喻,為了描摹人物心理他用了很多特寫鏡頭和舞臺劇似的表現手法,人物表情在頂光之下被加倍放大了,對演員是個考驗,秦嵐很好,張震的韓信很討巧,阿祖深情,何杜鵑比想象中好
整個就像一精神分裂癥患者拍的片子,從內容到風格、從敘事到結構、從人物到對白……無不紊亂失調格格不入。而最令我無法忍受的是——片中故弄玄虛自以為是標新立異驚世駭俗的東西恰恰全是些惡俗不堪的陳詞濫調。盡管如此,我還是想給它3星半,因為有些方面做的比較出色到位,比如人物造型服飾布景。
空洞無聊,變成了圖說歷史的紀錄片,完全不入戲。
蕭何愛韓信 張良愛韓信 韓信愛劉邦 呂后愛劉邦 項羽愛劉邦 劉邦只愛自己。
我之前稱這部電影叫王的剩飯,但看后發(fā)現冤枉陸川了。這不是一部能夠在市場上被廣泛接受的電影,這是文藝片,有強烈的舞臺劇風格,敘事手法也是閃回式,有很強的黑澤明電影烙印,上映后一定會被評價為“看不懂”、“雷”等。但這不影響我對陸川的肯定,中國的院線需要這種新鮮的嘗試,它非常有味道。
重現漢代習俗禮儀的各種細節(jié)都很棒,道具精致,攝影很美,從這點講很賞心悅目。整體風格會想起大明宮詞和東邪西毒,但想要表達的太多,沒定住就亂了。人物上劉邦和呂后非常飽滿,韓信蕭何張良等次之,項羽太弱了。秦嵐和沙溢確實很驚喜,呂聿來尤其俊美。敘述形式上確實有新,但也確實可以被看作是裝逼
這尼瑪編劇是安妮寶貝吧,對白和旁白都這么矯情。片子爛到連張震和吳彥祖的顏都拉不回來。
勝者流氓,敗者貴胄;我為刀俎,史為魚肉?;搓幒钔?,人人禽獸;為了票房,胡編亂湊
為什么你們那么愛拍三國呢, 三國據現在一看到就到吐了
成者王侯敗者寇
陸川說,如果這部電影票房不好,他會永遠退出電影,其實,陸川不就是另一個韓信,那些打一星兩星的,吐槽影片敘事,調侃影片“攪基”的人,真的有帶著誠意來看這部電影的嗎?無怪電影院每年都有那么多傻逼電影。給點實在的建議,看電影時候想省點事,先百科一下劉邦,把歷史時間線理好了,看來容易點。
看完電影很失望,言過其實,差一點睡著了,硬撐著熬了2個小時,主要是覺得60塊可以開個單間來睡覺,在這里睡太不值得。這爛片真對不起60塊的人民幣。
如果對秦末漢初的歷史略有了解,會贊嘆陸川從浩如煙海的歷史中抽出的那一絲,剝開的那一繭,如此令人癡迷,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將歷史的竹簡重新開卷閱讀。
以商業(yè)片的角度看這個劇作,多視角還插敘閃回,我只能說主創(chuàng)們瘋了,其次陸川對歷史的蓋棺定論自我解讀也屬于聰明反被聰明誤,歷史最好的處理方式是還原所謂的真實之后讓一切歸于歷史,但以若以獨立文藝片的角度來看,這個故事將人性之惡和政治寓意刻意的淋漓盡致,這倒是部好電影?!铩铩?/p>
對于此片表示無話可說。想做成《麥克白》,最終成了一坨屎。
“他有一把鑰匙,能打開每個人心底的欲望…” 給跪了。吳彥祖和張震其實是一個人演的吧…
他們能把歷史題材的東西拍成同志片也算有水平了。而且史官的造型是在向《模擬人生》致敬嗎?
以前有部電影叫王的男人 講的是王和一個男人的故事 這部講了王和四個男人的故事 所以叫王的盛宴
黑,歷史;秦宮,舞臺劇,不斷的閃回插敘自白。陸川還是那個陸川,像大海一樣的欲望!李安心中有猛虎,陸川心中有病貓。
一個糯米雞引發(fā)的三角情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