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或許無關媒妁或自由,但以愛情為基礎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
女主是一位勇敢追求愛和自由的體操運動員,她是典型的獨立女性,充滿理想主義觀念、灑脫真性情的她面對愛情和家庭,她毫不退縮。但最終卻是以悲劇收場,門第觀念重重潛網(wǎng)等困境一直圍繞著她的生活。
自由戀愛和媒妁之言真的是永遠隔著一道鴻溝。《婦女與人權》要用女性用畢生去閱讀,婦女解放如何進行?激進的方式是否會起到反作用?其實,一味的吶喊反抗并不是最佳改變事態(tài)的方式吧。
但影片中父權的壓制和對子女婚姻的包辦態(tài)度,都是新與舊的婚姻文化的沖突和交織。但階級的固化導致的性格和三觀的差異好像也是不可泯滅的。
為了對壓迫做出反抗而激烈的反抗或許是最幼稚的選擇。女主和她的父母對生活的認知其實走向了兩個極端。一個認為門第就是一切,一個認為自由就是不低頭。
女性價值確實容易被婚姻和家庭不斷削減,所以另一半才顯得更加重要了。
影片中構(gòu)圖、背景音樂、蒙太奇等視聽技巧運用的十分出彩。女主好幸運,遇到了侃侃這樣的儒雅男子。
這兩個人之所以兜兜轉(zhuǎn)轉(zhuǎn)還可以在一起,因為命運安排,也因為門第合適,但也有性格的基礎,或許因為他們都是倔強的理想主義者。
最后,女主成長了,但也退縮了?,F(xiàn)實使她不再勇敢,開放式的結(jié)局使影片更加耐人尋味貼近現(xiàn)實了。生活無法倒退,但人人都應具有重新開始的時候權力以及勇氣。生活本就充滿困境,女性的困境更是多重且不可解的。
二刷
再一次開放性結(jié)局,但開放也證明了未來的不定性和多元性啊。
劉曉慶真的適合演勁兒勁兒的追求自己的女性,人生能看到希望就是最大的幸福,只有對生活有勇氣的人才配享受這種幸福。我們不求獲得生活的額外報償,我們只求掌握自己命運的自由。
第一段體操片段的小弦仿佛進入到自己肆意的精神空間,綻放著屬于自己的青春和美麗。第二段體操片段填上了幾分悲情色彩,面對生活的苦難困境,羅弦即使撞得頭破血流也堅決不低頭不回首。
舊人配不上的不僅是羅弦的家世也有格局和勇氣。女性的身體和心理和情感解放困難重重。愛的雙方總有那么一人膽小怯懦,一人奮不顧身。自由戀愛和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如何和諧,為了防抗羅弦將自己作為犧牲品祭奠給了生活。
侃侃人太好了,兒女是價值天平上的砝碼,我們是人,是有感情的人,而不是進行交易的砝碼。我們一輩子總要向命運向生活發(fā)起反抗。很多事情我們都不知道,那想不明白的就往前走走吧,有些事情是該交給時間去決定,遞給命運去安排。
這是一部非常棒的電影,尤其是1981年,改開剛開始的那個年代,老百姓的思想還很保守,我當年沒看過電影,但是看了雜志上的電影劇本,感覺非常好,這個劇情,放在今天,也是超過多數(shù)故事片的,反應了人的選擇與環(huán)境的對抗,羅弦是個不幸的女人,也是有個性的女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女人有,但是很少,多數(shù)人還是選擇了與現(xiàn)實和解,向環(huán)境低頭。
長大后看愛因斯坦給一個青年寫的回信,回答是否該和一個父母不贊同的女孩結(jié)婚的問題,突然就把這個電影想起來了,并且發(fā)現(xiàn)其實對劇情記得還很清楚呢。然后就覺得愛因斯坦太明白太通透了,當然,這電影也不錯。
非常癥候性的故事,非常癥候性的結(jié)局,女子為了反抗父母的包辦婚姻及證明自己道路的正確,低嫁給一個沒有共同語言的工人,而本來作為第三者出現(xiàn)的“門當戶對”的家族男性青年好友,卻在她人生低谷時再次出現(xiàn),而這時,她曾真正愛上的初戀已經(jīng)不知所蹤。盡管羅弦最終可能會選擇何侃(侃侃),但這次的選擇和第一次選擇志平道理是一樣的,但這時她不再賭咒挑戰(zhàn)命運的觀念,而更多被磨礪的隱忍與無奈。不過,和其他新時期初期影片一樣,她以回歸門第的方式回歸了被證明的大寫愛情(LOVE)本身,盡管故事中她的一連串遭遇也是張力所在。
最后還門當戶對來自己反對自己,劇本有大問題,這片到底是要教化誰。
1981年的劉曉慶充滿了青春活力和自然美,雖然地點是虛構(gòu)的,但還是能從一些細節(jié)看到上海的痕跡。每次看這類片子都會對八十年代產(chǎn)生一種神往,只看畫面就入了戲,故事情節(jié)已經(jīng)不重要。
陳少澤演的侃侃三觀很正,溫文儒雅,有精神追求,讓人心存喜愛。片子很老,但是主旨和思想?yún)s不落俗套,對現(xiàn)今也具有相當高的參照價值。80年代的理想主義電影。
理想主義的80年代!可惜中國越來越走向相反的方向。
頭腦簡單地反抗者就是舊禮教的革命者嗎?嬌寵女非要嫁給鳳凰男,不成就胡亂找個背鍋男。然后自己為了所謂的愛情婚姻痛苦呻吟。最后來個大義體貼男拯救她,這真的不是暗戳戳的瑪麗蘇嗎?
“我覺得你這樣做不符合社會主義道德”
我特別吃劉曉慶年輕時的顏,特別是那一笑,用明媚鮮妍形容一點也不過分,當然演技有的時候確實是有點用力過猛了,但一點也不妨礙我對年輕時候的她的喜歡,電影還是好看的,黃金般的八十年代,很難想象這部片子出自那個年代,現(xiàn)在的電影比那個年代都要限制得多,不是電影人不努力,是這個時代讓它戴上了枷鎖,帶著腳鐐跳舞原本就很難。
為了讓評價人數(shù)足。
志平=青春 郭汾=成長 侃侃=靈魂伴侶 電影的立意表現(xiàn)的價值觀是有的 劉曉慶演技有層次情緒遞進到位 好幾個構(gòu)圖 運鏡 鏡頭語言特別有質(zhì)感 很多鏡頭看得出有精心設計 喜歡結(jié)尾的留白
不同于其他新時期觀念輸入和輸出電影,對門當戶對和新時期婚戀觀留下生活的空白,以“不知道”作為結(jié)尾,不再以圓滿的自由戀愛為結(jié)局,留下生活中真實的缺憾。幾處暗示鏡頭使用極好,開頭小璇父親和男友的畫面構(gòu)圖,一只腳和緊張的面部同處一空間,畫面之外的權力關系立顯。潛網(wǎng)在前景將二人一網(wǎng)打盡,逃不出門第的觀念和思想帶來的誤解。
看片名還以為是諜戰(zhàn)片,結(jié)果是個女性悲情片,批判父母包辦婚姻的,劉曉慶在里面演個體操運動員
很好的反應了當時社會現(xiàn)實(也許吧)的電影,情節(jié)跌宕起伏,人也很好看,很有韻味??墒沁@部影片為什么沒有演員表?
為了證明別人是錯的為了滿足報復心理而沖動做出更不利自己的事情是不明智的。缺少了一種對生活的共同理解
那個時代的女性導演對于女權思想啟蒙挺用心的一部佳作,三十歲的劉曉慶不施粉黛也是扛得住大梁的,一個女性穿插于三段男女關系中不斷成長的獨角戲。
我是喜歡劉曉慶的,也相信那個年代一??單純并決烈的女子會如此選擇。雖然我不相信她會有這樣的運氣,但又愿意祝福這樣子苦澀又真摯的人生。劉曉慶演的好好。
好看!
片子質(zhì)量還行,很有社會意義;劉曉慶魅力四射。
不要通過傷害自己來報復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