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岔口——黑暗中,總有惺惺相惜的敵人(拉片)
恩啊,很久沒有寫影評了。一是因為最近看的電影不知道有什么好寫,第二也是因為懶得寫。我的原則是,要寫肯定要寫全,要么就直接百度一下,復制幾個地址來,看看而已??戳巳砜?,終于下定決心來寫啦。。。我寫的影評一般都很主觀,且不專業(yè),敬請原諒。。。
一直很喜歡陳木勝and杜琪峰的港片,兩個人風格很不一樣,不過都是看得的。
我們慢慢來跟著情節(jié)走吧。
一開始是一個年輕女子夜晚回家,半路被人跟蹤,幸得遇上鄰居。然而那個跟蹤她的小伙子卻被人用鋼索以極大之力勒死。影片一開始以節(jié)奏緊張的背景音樂營造了懸疑的氣氛,將觀眾漸漸帶入情節(jié)。
轉(zhuǎn)場至飛機倉內(nèi)。郭富城(習慣用演員原名)帶著一個可以控告羅嘉良的污點證人回國,證人中途提出上廁所。郭在那時看到一個女子站起身來,卻產(chǎn)生幻覺,將她看成是李心潔。影評在此埋下了伏筆。
回國搭上轎車,不料中途污點證人卻被暗殺。鏡頭移向天橋,吳彥祖拿著個遠射程槍,嘴角露出得意的笑容,待瞄準了從車里連滾帶爬出來的郭后,卻沒有下手,起身走掉。
穿著斯文戴著眼鏡的正是鄭伊健律師。他的客戶羅嘉良將被告上法庭,此時羅資金被凍結(jié),而合伙生意人詹卻一直追他。羅顯得疲憊不堪。羅的兒子是個歌手,然后生活奢靡。
而郭真是個倒霉的警察,由于帶著的污點證人被謀殺,而自己又沖動行事,于是被停職。他沖去羅的工作樓鬧事時,首次與鄭律師見面。
倒霉郭在回家時,一個同事問他,要不要去唱歌啊,要不就去跳舞啊,吃頓也行啊。“一輩子都是這樣啊,不要倒車啊,小心點?!边@位同志的話真是話中有話啊。影評中無時無刻不在表現(xiàn)著郭對女友李心潔的思念。在和失蹤人口調(diào)查科的曾志偉說話中,描述了李心潔離開了郭十年,而十年內(nèi)沒有絲毫音訊。郭時不時就會去曾志偉那看看有沒有李心潔的消息。
那天是羅嘉良的兒子的排練,重案組的人在那蹲點,郭也去了。卻看到了個驚訝的情景。鄭律師的妻子竟和自己失蹤多年的女友極其相像。
影片回到了吳彥祖第一次殺人的情景。然后轉(zhuǎn)場至吳彥祖回到雇主寧靜的住所。吳彥祖回想起看到n年前看到郭瘋狂得粘貼尋找女友的告示那一幕。又是一個伏筆。
and 羅嘉良那個無辜的兒子失蹤了。。。一個疑點。影片開始懸疑了。。。
郭找到了舊同事肥打探消息,得知有個女人最近在做殺手生意。于是打電話過去,呵呵,寧靜接了電話,不過很醒目,馬上說你打錯了。
and 影片開始體現(xiàn)吳彥祖已經(jīng)漸漸愛上這個雇主寧靜咯。。。在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從雜志上看到羅嘉良兒子失蹤的消息。
郭去找雜志照片的攝影師,不料攝影師已被殺死,而那時剛好碰上了也在現(xiàn)場的吳,郭認定吳是殺手,于是追捕他。嘿嘿,那段追捕很精彩哦。。。。有點像catch me!那個電影啊。。。。特別是郭富城從幾層高的樓跳下,在公路上追逐吳彥祖的一場戲尤為搶眼,郭吳二人在公路上精心動魄的狂飆,配上超眩動感的Music,導演從不同角度的拍攝加上快刀疾風似的剪切,出來的畫面效果,十足帶勁兒、過癮,陳木勝動作片的內(nèi)功高深顯露無疑。另外郭吳兩人在菜市場的打斗場面也相當有震撼力,畫面的氣色,表現(xiàn)得相當有張力。
“有本事就不一定要守規(guī)矩”吳彥祖在影評中的臺詞有力地表現(xiàn)了這個殺手很有個性的一面。也表現(xiàn)了他感性的一面。在這部電影中,他雖然是一個冷酷的殺手,卻為影評增添了不少情趣與人情味,還有一絲浪漫的色彩,味道十足。
于此同時,鄭的私家偵探肥拿了一些關(guān)于羅兒子失蹤的一些資料給鄭。羅對失蹤的兒子極為擔心,去看算命先生。而先生告訴他,“處境艱難,只能堅守正道了。周文王被紂王囚禁,最終采取行動,推翻暴君?!币馕渡铋L的一句話,算命先生真是厲害啊。。。。
而某次吳卻拿著槍逼著郭開車,告訴他,攝影師不是他殺的,他去幫郭找了些照片資料,and 冷靜的說了一句“有人托我告訴你,你的女朋友在一次車禍中死了,很快,沒有痛苦?!眳窍萝嚭?,郭痛苦地欲哭無淚,竟放開雙手,任車后退,呵呵,那一段很驚人也很感人,將郭的痛苦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郭一直跟蹤?quán)嵚蓭煹钠拮?,看著她因為丈夫工作的緣故感到不愉快,自己心理也很難受。她向丈夫哭訴說丈夫?qū)ΜF(xiàn)在的工作狀態(tài)很不滿意。因為幫助的都市有罪之人。而在一次跟蹤中,卻發(fā)現(xiàn)一個驚人的事件。在調(diào)查殺手的過程中,曾志偉曾經(jīng)提供線索說殺手是個力量很大的左撇子。而鄭伊健,用左手拿著一杯咖啡在喝,于是,郭開始跟蹤?quán)崱?br>
那晚,羅嘉良已經(jīng)精神崩潰,認定合伙生意人綁架了兒子,亂槍射死那人,而自己也被他人射死。臨死前,有個人緩緩地走來和他握手“你兒子死得比你慘很多”,鏡頭上移,出現(xiàn)鄭的臉龐。而他的身后,郭大喊“好啊,這就叫做替天行道!”郭一一指出了鄭殺人的罪行,而鄭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好人,那些人都是該死的。鄭與郭在雷雨中的一場廝殺,可謂是影評的高潮。而郭就快用鄭的鋼索勒死鄭的時候,鄭的妻子出現(xiàn)了,哭喊著“放開他”,苦苦哀求郭放過自己的丈夫,而郭卻在胡言亂語,說:“我找了你10年了.....”于是她將計就計吧,說我也找了你十年,于是當郭放過鄭,想盡情擁抱女友的時候,李心潔卻大叫一聲,摟住了鄭。霎時,郭富城明白了:眼前這個李心潔,根本就不是自己的女友。她只是長的像而已。
影片結(jié)尾很詼諧。
吳彥祖已深深愛上了寧靜,在寧靜殺他未遂之后,他做了一個很大膽的決定:他訛詐了300萬,買下了一艘游艇,劫持了寧靜到船上。
最后在船上,他已經(jīng)覺得沒有什么可留戀的了:他幫了郭富城,贖了自己的罪,同時他也被郭富城的癡情所感動。他深愛著寧靜,卻深知無法控制住寧靜(他告訴寧靜:“你是世界上最信不過的女人?!保?,只有一個辦法,可以讓一切變得美好。他最后一句問她:“阿定真的是你的名字嗎?”(很有含義的,大家揣摩一下)當?shù)玫娇隙ǖ幕卮鹬?,他開槍打死了寧靜,然后自殺。兩人靜靜的躺在船上,在大海中飄流,死的轟轟烈烈,浪漫之極。從導演的心理和影片類型的角度我們也分析一下。作為一個在遠處用狙擊槍也能精確射中在高速路上行使的封閉的車廂里的人的專業(yè)殺手,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遭遇幾名殺手堵截仍能輕松反擊的一流殺手,假如結(jié)局是被他人輕松兩槍搞定,試問從觀眾的情理上如何能接受?陳木勝不是豬頭,他對死亡的處理,不會讓觀眾有太多傷感的難過。
郭富城申請調(diào)到了人口失蹤科。
同事李燦森:“人口失蹤?很悶的,整天去殮房。”郭富城(一臉的堅毅和信心):“也不是,總有些人能找得回來。” 郭富城已知自己女友已死,但仍是下落不明,干脆調(diào)到了人口失蹤,也許......
而插敘的方式,描寫了一個鏡頭,吳那一次第一次殺人后,開車,不小心撞死了一個女人,女人喘息著,然后未避免走漏風聲,頭要求吳殺了那女人,于是吳殺了她。最后一次偶然看見郭貼告示,才知道,他那一槍讓一個男人痛苦了十年,于是才會幫助郭查案的。 影片中一個鏡頭吳是和寧靜在床上,吳彥祖在射殺蟑螂的時候,說:“那天在機場,如果晚了半秒,我會殺了那個警察!” 沒錯,當時吳彥祖的狙擊槍已經(jīng)瞄準,一扣板機,郭富城會立仆。為何不殺?吳彥祖接著說出了原因:“我認識那個警察?!眳菑┳嬖陉P(guān)鍵時候,認出了郭富城,是警訊里的孫哥哥,也是在10年前,在街頭瘋狂貼尋人啟示的孫哥哥。當時吳彥祖就在他后面,同時他也認出了原來郭富城尋找的那個人,就是自己不久前殺害的李心潔。
影片結(jié)尾處,鄭的妻子平靜的走進車子,關(guān)門、啟動,駛過一個彎道。注意一下,這個彎道上刷著白油漆,很窄,而李心潔不緊不慢的駛在狹窄的彎道內(nèi),不偏不倚......這是一個小細節(jié),說明當時駕駛員的心情很安祥,很寧靜,沒有什么事需要擔心。鄭兩夫妻感情好得沒話說,老婆尚有如此閑情,老公能有什么大事呢?
呵呵,以上就是這部電影的簡述啦。。。。
簡單介紹一下三岔口。
《三岔口》是一京劇名段,三岔口本身為一地名,說的是兩個人在三岔口的一間伸手不見五指的廟里相遇,相互猜疑,于是兩人在黑暗中開始打斗。最后燈亮,發(fā)現(xiàn)是自己的同道之人。遂皆大歡喜,結(jié)伴而去。片名取《三岔口》之意,其實并非像字面意思的那樣,有3個人爭斗,而是寓意在“黑暗中,總有惺惺相惜的敵人”。片中也比較淋漓地闡述了這個主題:10年前吳彥祖就殺了郭富城的女友,于是兩個人的命運似乎就緊緊聯(lián)系在了一起。而作為警察,郭富城也在追查伊面所犯的殺人案,同時發(fā)現(xiàn)似乎自己和鄭的妻子有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總之,三個人就像在黑暗里較量一樣,相互猜疑,最后卻惺惺相惜。郭富城明知道鄭是殺羅嘉良之子的罪犯(在雨中較量的時候伊面曾透露),在警方到來之后卻故意放過了他。吳彥祖身為殺手,卻甘冒生命危險,幫助警察。實在是英雄重英雄啊。
三個男人,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不同的道路,卻走到了一起。人都會遇上自己人生的岔口,到最后一定要選擇一條路走下去,而選擇哪一條,是對是錯?沒有人能肯定而絕對保證一定正確的路,唯有自身的選擇,因為無論是好是壞都將是一種人生。
說句不夸大的,這部影片不會比無間道遜色啊。
有一些鏡頭還是蠻有意思的。。。對于佛像的慢鏡頭拍攝,我想,在體現(xiàn)那時,即使羅嘉良向佛求助,而佛也不搭理他了,嘻嘻。
強烈推薦去看看吧,你會看出比我更多更深刻的東西來的。
2 ) 黑暗中的惺惺相惜
“黑暗中的惺惺相惜”不記得是影評還是預告來的,反正我當初就是為了這句話去看這部片的。當時看完之后覺得被騙了,黑暗倒是真的,至于惺惺相惜,完全沒有看出來。前兩天在電影頻道又看這部片,隨便看了一下,感覺也不是那么一無是處,好歹郭天王還憑這個拿了影帝。
這部片的名字還是有點奇怪。如果說是借京劇中的《三岔口》,完全找不到兩者之間有任何相似或暗合的地方,如果說是表達一個人生的選擇,我個人覺得三個男主角都是死路一條,沒得選的,所以只能說是導演故弄玄虛了。說是三個男主角,其實只有郭富城一個人的角色豐滿一點。從整個片子來看,郭富城的表演對他自己來說是一個很大的突破,把一個莫名其妙的男人演得很莫名其妙,還是非常符合片子的整體思路的。不過在車中發(fā)呆那一段,我總覺得有些做作,大概有一分鐘左右的特寫吧,讓人感覺他很賣力,但是效果并不好,想想梁朝偉在《無間道》里面看著黃秋生尸體的眼神,就知道差距還是相當大的。我想影帝的頭銜就是他進步的一個肯定吧。吳彥祖還是跟以前差不多,邪邪的帥,但是帥得過了頭,感覺就是在背臺詞和擺pose,遠沒有《旺角黑夜》里面那個傻傻的年青人來得干凈利落。至于伊面,個人感覺看他表演就像喝白開水一樣,一點味道都沒有。其實這個片子里面,他應該是最掙扎的一個。從律師到殺手的心路歷程,以及最后的精妙布局,都是大有可為的地方,但很可惜完全浪費了編劇的一番心意。
說到編劇,我覺得影片的情節(jié)還是做得有可觀之處的。三個男主角都在掙扎,警察也好,殺手也好,都在黑暗中苦苦尋找光明。沒有凜然的正義衛(wèi)士,沒有酷斃的殺手,現(xiàn)實生命的痛楚讓每個人都沿著自己的軌道滑落下去,掙扎也沒有用。所以到最后,殺手被殺手殺了,警察去看守太平間了,律師坐牢了。看上去很有些宿命的味道,但是從另一方面說,他們都得到了心靈的安寧,這也算是有些積極的意義,港片有時候有些意味深長的地方,就在這里。
生命是一個光暗交錯的過程,選擇光明或是黑暗,其實就是你我面前的三岔口。
3 ) 情節(jié)片一部
郭富城變得有味道了,想不到鄭伊健竟然是最終BOSS,不過依然是那么帥~
吳彥祖……殺手的命運最終還是要死
4 ) 尋找
如果有一天我走了,你會象馬達那樣找我嗎?
會呀。
會一直找我嗎?
會呀。
會一直找到死嗎?
會呀。
你撒謊。
看了陳木勝導演的《三岔口》。
郭富城(一向記不住電影中人物的名字,都是用演員代替;如果演員不認識而且看了這部片他也沒有能夠讓我去片尾的演員表找他名字的話,我想我也就不會想到要提及他了)十年一直找失蹤的女朋友(李心潔)的片斷,總是讓自己想到另一部與尋找有關(guān)的片子——《蘇州河》,想到了前面那段對話。
一個情節(jié)讓自己有點鼻子酸酸的,雖然從分類學上講這部片子是一部動作片。當吳彥祖對郭說:“有人讓我轉(zhuǎn)告你,你女朋友已經(jīng)死了……是意外,她沒有什么痛苦”之后,郭整個人呆住,停在坡路上的車子開始后滑,后滑,車外險象環(huán)生,而車中的人卻在另一個世界。直至激烈的碰撞發(fā)生,車子變型,碎片橫飛……人從車中彈飛出來,飛入迎面而來的卡車輪下(這里有個敗筆,電腦合成的痕跡太明顯,有點破壞情緒),而卡車居然(?果然:p)停住。郭起身,摸女友照片,茫然四顧,又摸胸口口袋女友照片,喘息……當車子后滑開始,一首歌的旋律就在我腦中浮現(xiàn),“要飛向哪里 能飛向哪里 愚笨的問題 我躲在天空里 自由的很無力 遠離地面 在接近三萬英尺的距離 思念像粘著身體的引力 還拉著淚不停的往下滴”?!上В瑵撘庾R的尋死欲望被導演的劇情需要嘎然喝止,里比多的釋放告一段落。
李心潔演的兩個角色(郭的女友:素芳,律師鄭伊健的妻子:艾美)在片子中并不重要,塑造的也一般。不過當人們看到郭苦心尋找的女子是這樣一個美麗而柔弱的女子時,一切都變得合理和有價值了。加上導演很有技巧的插入兩個人幸福的片斷,不由得觀眾不為郭的近乎病態(tài)的行為投了贊成票,為后來的沖突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想到了那年夏天,背著一個背包在那個城市尋找她,像一個溺水的人拼命想要抓住什么……是的,如果你消失不見,我會去找你,會一直找的,會找到死的……是,我是騙你的。
片子最后說:總有些人能夠找回來。我也相信是這樣的。
5 ) 三岔?口在哪兒啊
是看了郭富城得到獎之后才回過頭來看這片的
吳彥祖是亮點 演技很好
郭富城也就那樣吧 也許是因為和之前反差太大 戲路大大突破才得到這個獎的吧
不過的確比較拼命 從車里掉出來腦袋差點被大貨車碾碎很驚險
不過這個故事有點扯吧
剛開始污點證人被截殺這一段顯得香港皇家警察這么遜呢
好像《新警察故事》里面就是這么遜的
羅嘉良的這個角色也很奇怪
剛開始唯唯諾諾像一個受氣包
突然就人品爆發(fā)拿著槍帶著手下和人家火拼
有錢人用不著親力親為吧
還有這個律師 變態(tài)的比較厲害
遠遠的看著人家火拼就行了 還非得等人家快死的時候出現(xiàn)然后哈哈大笑
神經(jīng)病么這不是 一點也不符合律師的聰明腦袋
李心潔的這個角色簡直就是雞肋
要是沒有她也許能加一個星
隨便瞎說的啊 不是影評 也沒看出來什么“尋找的意義”
總之就是一部普通的漏洞百出的香港警匪片
6 ) 看《三岔口》
看了《三岔口》覺得還不錯,沒想到在豆瓣得分這么低。在這么多的三星籠照下,終于忍不住想給它寫點什么,希望能和大家交流:
1,關(guān)于吳彥祖演的殺手。對這個人物我是很滿意的,包括其結(jié)局和插手郭查案的合理性。在影片末尾,交代了吳第一次殺人,也就是射殺郭妻的情節(jié)。大家有的覺得,這對解釋吳對郭的照應還是有點牽強,不符殺手冷面無情的職業(yè)形象。
其實不牽強。
吳開槍射殺郭妻的時候,明確交代是“第一次”殺人,但光憑這個是不足以說服觀眾的——如果說吳那時候內(nèi)心已經(jīng)老辣,只是沒殺過人的話。重要細節(jié):開頭金發(fā)老外殺手殺人,吳幫忙處理尸體的時候,臉部表情明顯表現(xiàn)了他的稚嫩和惶恐,造型是街頭青年模樣。大家要記得這是10年前,看來那時的吳彥租,還很青澀,完全沒到殺人見血不見怪的地步。而10年后人變了很多,這個小胡子長發(fā)造型有點日劇中的味道,背心褲子也很簡潔利落。不僅僅是設(shè)計來??岬模脖硎玖藚钦麄€人的變化。多一點滄桑成熟,不恭不羈,殺人老練,血光見慣。他不再是10年前他了,吳難道自己不知道么?
他肯定知道。人都會懷舊,都會感慨自己截然不同的以往。那一夜其實是吳心里的一個特別的記憶點。就象一個風塵女子回想她童時純真的初戀一樣,那一段回憶在她內(nèi)心占的位置和引起的感觸,是局外人不可想象的。 更何況現(xiàn)在吳的身份帶給他的那種世事無常,人生不過如此的游戲心態(tài), 他完全為了自己的一個念頭就去做。他才不會理會觀眾嫌他不夠冷血不夠利落的眼光,才不會理會經(jīng)紀人的警告,“心里有個結(jié),想做就去做羅”。就象想做愛就跟寧靜做愛一樣,他是野性無謂的,他不管那么多。
上面解釋人物的行為已經(jīng)完全夠。而影片中,還有其他場景,可以讓看出吳感性之本性。
有些人是殺手,內(nèi)心本是性情;有些人不是殺手,內(nèi)心卻很無義。吳其實是個性情中人,他看到郭那么失魂落魄那么心急如焚地貼那些尋妻告示,他看在眼里,心里很不是味道。他一直在看著郭,愛人莫名失蹤的痛苦讓郭幾乎要發(fā)瘋,而對于吳,這是一個秘密。秘密甚至不在于殺了人,更在于吳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就算知道那件事的人,也不知道那件事對他的意義。
而吳的這個結(jié)局,真的是較適合的了。作為一個殺手,在這樣個生存狀態(tài)中,殺人或被殺都是再平常不過的可能。無需交代具體是什么原因什么人殺了他??傊窃缤淼氖?,他的命運早就注定了。不然,你要影片怎么講述呢?再細講他為什么事被什么人殺?或者把他的死跟這個案子的復雜的關(guān)系再搭上一點?那是畫蛇添足了。而就此不講他?又沒給觀眾一個交代。所以,既然是早晚的事,就在這個時候,讓他被人射殺了吧。這實在是這行當上最正常的死法,不是么?跟寧靜死在一起,也是一個歸宿。
2,再說郭富城演的警察。郭演的角色和《父子》《C+偵探》中的都有類似幾處。都是衰,不太得志,性格比較重感情卻易躁,處在痛失感情或者尋找至親的狀態(tài)。這部影片有人說幾乎是為郭量身訂做的,可能夸張,但郭的戲份確實完全被照顧到,就連跟吳打架都不忍心讓他落下風,讓吳親口幫他找好“累著了”的臺階。
至于感情戲,我是一個容易動情的人,瘋貼啟事,回憶河邊,車輛后滑,守侯鄭家那幾場戲都讓我很動容。不覺得有大家說的那樣演得不夠或者過頭,或者不如梁朝偉不如某某某的地方。特別是郭得知妻子死訊后,坐在車里痛苦干嚎的那一刻。那不僅僅是一種希望的破滅,因為10年無音訊,妻子很可能死了,他也應該想過,并非是不能承受的。那更是一種多年積壓的欲哭無淚的出口。別人勸他就當妻子死了當分手了,他何嘗不想?可偏偏生不見人死不見尸,怎么也放不下,他又想罷了,又想打打精神抱點希望尋找,很矛盾很折磨。真的是不如素芳就死在他眼前,還倒哭天喊地干脆一些。所以吳是不忍看他這樣才告訴他的。而郭聽后,終于可以崩潰,他止不住長號。
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10年孤傷,這刻為素芳來一場“失”心裂肺的痛哭。看到評論說,郭放開那個剎車是不管了,是無所謂了。我覺得不是。就象經(jīng)常有影片表現(xiàn)人吃了一驚會摔了手中的杯子一樣,郭那時候松開那個剎車,也是無意識的。不是要松開,而是不記得要踏住,他已經(jīng)完全癱掉了。對于后面的后滑撞車也一樣,不是他邊感覺到車禍而無所謂,不是那種自殺型的心態(tài)。而是,完全墜入自己的哀莫大于心死的情緒里,對周圍環(huán)境沒知覺了。 還記得《兄弟連》里,一隊俘虜被群體槍殺,最后的那個兵看著旁邊的人一個個被射死,他完全嚇得呆住了,他手指夾著的香煙都燒到他的手了,也毫無知覺。那時候絕不是因為要被殺了所以對燙傷無所謂了,而是那時候他的下意識,他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已經(jīng)徹底失語失覺了,他的全部知覺,都墜入到恐懼里了。
到最后,鄭妻為了緩兵而權(quán)宜附和,怕是郭和觀眾都被騙了。而馬上鄭妻毫不留情將他一把推開!她終究不會是他的她,
幻想終究是徹底破滅了。而到最后,我們才知道,素芳,確實是遭遇意外,就那樣不為人知地死了。何其傷感。
只是兩個人物一個人演,實在讓人感覺就是一個人。如果做為一個故事,其實鄭妻和素芳是不該那么相像的。連郭自己都說了,9份像。憑郭的那個神經(jīng)質(zhì)狀態(tài),肯說9份象,怕是只有8份像,而且心底里該是知道是兩個人了,所以雖然驚訝雖然觀望但沒忍不住沖上去。而電影的局限,就是用一個人演兩個很象的人時候,始終讓人感覺是一個人,至少是個孿生,演不出8分像的無關(guān)系的兩個人的感覺。也正是這點,混淆了觀眾,帶來了一點糊涂的懸疑。有利,更有弊。
3,最后是鄭伊健演的律師。這個是戲份使然,人物相對較單薄。如果沒有他和妻子談在床上那一幕的對白,他最后的出現(xiàn)就會非常突兀。也就是靠那很少的戲份和郭最后的解說,我們平淡地理解到影片想表達的這樣一個意思:鄭的內(nèi)心,是疾惡如仇的??墒撬穆殬I(yè)使然,只能以為當事人辯護為唯一目的。而為了維持家庭體面的生活,他不能放棄這個職業(yè)。他在現(xiàn)實面前只能壓住自己的善惡觀。而壓抑的另一邊就是以殺人這種形式極端表現(xiàn)出來。殺的都是他辯護過的惡人,這是他內(nèi)心糾結(jié)的平衡辦法。
人物確實單薄,本來只這個人物,就可以拍一部片了。但在本片中,明顯為郭讓道了。 我們只能從鄭開始的那種幾乎有點陰的冷靜中,從他和妻子床頭的談話中(包括他穿背心露出的具有作案本錢的身材上),從他妻子向心理醫(yī)生的傾訴中,勉強地理解他的陰郁或者可以說“變態(tài)”的性格,理解到他這樣做的理由,得到一個動機和解釋。最后,不用我們說他,他自己承認精神失常,可想而知判得不重,這是他的所長。
不過說實話,養(yǎng)活自己和家人的工作,有時候卻讓自己有恥惡感,恐怕并不是他一個人才有。
總之,就象一位豆友說的:“這是本文藝片,講的是人生意義上的尋找”。
看這部影片,不要太在意那個案子本身,不要太在于懸疑本身。與其說影片在講這個故事,不如說是借這個故事,表現(xiàn)這3個人以及更多角色的生存狀態(tài)和心態(tài)。由此延伸開的,是讓我思考到我們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和它的現(xiàn)實意義,混雜了對待生活該有何種態(tài)度和自我價值尋找與現(xiàn)實抵觸的迷茫,和一些積極與否的人生觀的不置可否......
一如我最后的文字那樣紊亂。
當年的男星密集效應,諾基亞多款新機型。其實故事底子不錯,可惜在懸疑/動作/膩歪之間徘徊不定,致使哪一點都不夠。如果縮小感情的部分,收緊節(jié)奏,加強懸念,應該還不錯。
有本事就不一定要守規(guī)矩,遭遇三岔口時必須要改變方向,而十字路口時則不然?;钪皇菫榱艘粋€幻滅的理由,最執(zhí)著也是最可憐的。
重溫。郭富城那些年演了好幾個潦倒又深情的警察角色,有些雷同了;吳彥祖的殺手扮演也與以往突破不大;反倒是鄭伊健,一開始不懂為什么讓浩南哥來演斯文儒雅的律師,直到他露出陰翳險峻的另一面來,才看出這個角色比前兩者更多了層次感;李心潔、寧靜沒有完全淪為花瓶,這在男性視角港片里很難得。
煩死郭富城
當初看的時候覺得一般,后來細細品味覺得還是不錯的。郭富城的演繹很出色。
陳木勝真是浪費了這個制作班底和三個演員,岸西的劇本柔情有余技巧不足,三個人形成的角力太弱,篇幅都給了郭富城反倒讓結(jié)尾的宿命感沒形成還讓人覺得牽強。很好的底子卻沒能打磨好。郭富城的獨角戲都挺精彩,菜市場和倒車滑落兩場戲都比較點睛之筆。
光看那場空檔滑下山坡眾聲皆靜我獨泣的戲,就知道郭富城為什麼可以得金馬;然而演員演得再生動,編劇導演卻用力過猛,仍拍成一齣鬧劇。最後三人在雨中捶來打去,真的是假鬼假怪。又及,寧靜在本片的造型除了她真的沒有別人能駕馭。
陳木勝近幾年的唯一一部好片~細節(jié)還是不行通過三個男人三個線索的交匯來敘述整個故事~城城的演技和主題歌《三岔口》贊~城城也通過此片奪得金馬獎的影帝
電影似乎試圖講述面臨人生中三岔口時所作的抉擇和因而獲得的后果,可是感覺只是講了開始和結(jié)局,中間很少有切合主題的情節(jié),本意是好的,可是力不從心,給人的感覺不倫不類。
男演員顏值并領(lǐng)銜排序,數(shù)到第四都是羅嘉良。羅嘉良第四?!然而他們要演的不是云裳風暴T形臺,而是謀殺失蹤三岔口?雖然個個演技均在線,與今日之鮮肉扎堆遠不可同日而語,但以更高標準審視,這種美顏堆疊所造成的同質(zhì)性和分神度,會在相當程度上削弱角色與劇情……真正看過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前面這段觀察視角已是在往影片的臉上貼金!這故事編的,怎么說呢?郭想要討回女友,吳想要討回金錢,羅想要討回兒子,寧想要討回頭發(fā),而觀眾想對導演說:把我的時間還給我!兩星半。
岸西的編劇,電影感情處理的部分比普通槍戰(zhàn)片更人文更細膩。 郭富城演技出乎意料地好,值得拿影帝。
真是。。。浪費時間啊。。。
合拍片的問題就是語言的問題,語言的問題就是細節(jié)的問題,細節(jié)的問題就是導演的問題,導演的問題就是電影的問題。
劇情很簡單,只是攪合在一起演了。郭富城真能哭?。∽詈笫钦l殺的吳彥祖?。?/p>
看了《天若有情》鄭吳CUT回來找這個影片。鄭伊健真是一個被浪費的演員,演技完全秒郭富城幾條街。也許太帥了,讓人只顧欣賞他的顏,忘記去看他的表演,有時候覺得他跟古天樂一樣顏好演技好,不過他沒有古仔那么好運氣。此片最后一場跟郭富城的對手戲,演技完全爆棚,郭已經(jīng)淪為馬景濤了。可居然伊面沒有提名得獎??上?!演技好的帥哥,太可惜。也許古惑仔系列真的讓他失去成為一個原本可以多樣性的好演員的機會。
郭富城當年憑它拿了金馬獎,大家都在說 郭富城的第二春來了。轉(zhuǎn)眼間 居然已經(jīng)14年過去了,當年的郭富城還沒有結(jié)婚生子 甚至沒有開始和名模熊黛林戀愛。陳木勝導演、岸西編劇,擅長拍動作片的導演遇上擅長表達人性性感細膩的編劇,讓這部電影成為了一部看起來有點高級的警匪片。尋找失蹤十年妻子的深情警察,有原則又有溫度的殺手,打著替天行道口號的變態(tài)殺人狂律師——三個在黑暗中惺惺相惜的敵人。最后,警察郭富城和律師鄭伊健以死相搏的時候,律師的妻子跑來制止了他們。她和郭富城失蹤的妻子長得一摸一樣,可惜她只是哀求郭富城放過她的丈夫。他一直以為失蹤的妻子只是失憶了,其實在十年前的一個夜晚 她已經(jīng)殞命在了初出茅廬的殺手吳彥祖槍下。
有一點日本多線索懸疑小說的味道,三個人物內(nèi)心的光明與陰暗,罪案的聯(lián)系,彼此之間冥冥中的牽絆,不過,整個故事的合理性還是差了一點,而且導編劇的意圖也是非常不清晰,整個電影的結(jié)構(gòu)也是有一些過于松散了。不過真的很美。
我還滿喜歡這部片子亞,導演的確很一般,演員表演要好過電影本身許多。第一次覺得鄭伊健其實長得不錯,他淡色的眼珠,簡單的臉,最后快死那會兒非常美。還有就是沒有出現(xiàn)我最痛恨的失憶。
尋妻抑郁警訊小哥,業(yè)界良心阿飛殺手,還有永遠的古惑仔陳浩南大律師,三個不倫不類故事硬塞進了充滿B級cult片質(zhì)感的追逐槍戰(zhàn)廉價煽情白癡特效中,一些鏡頭場面居然還挺漂亮,所有角色包括配角的演技也都不錯,最后劇情圓得很好,幾乎都要讓人忘了高潮打斗哭老婆的狗血淋頭了,沖結(jié)尾給個四星吧
堪稱陳木勝轉(zhuǎn)變最大的一部作品,一洗平日的濃厚商業(yè)味,不僅影像風格化,敘事上也少有地開始講些技巧了,沉重的配樂非常棒,無奈案件太過簡單,人物單薄流于表面,幾條人物線索也是凌亂不堪。當然對郭富城來說,本片也是他的分岔口,這是他首次開始注重角色層次化的表演,也開啟了他怪異偵探的演繹殊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