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下一站,與幸福有關(guān)
這是我一個親姐們兒寫的,她說她要消失了,所以我要重新發(fā)一次,祭奠曾經(jīng)的她與他們。
正文:
“你能看到東京鐵塔么?”
透問詩史這話的時候。只是想尋求一種。一種詩史在身邊的感覺。
孩子氣的時候。兩個人曾對著同一個月亮講電話。聽他描述月亮的模樣。是看到的模樣。就覺得。仿佛天涯咫尺。
等到真的應(yīng)當(dāng)有一個臂彎一個肩膀的時候。卻發(fā)覺一個人走在路上。彼處恍恍惚惚的不真實。途中驚醒時身邊坐著的是路人甲乙丙丁。無論怎樣。透找到詩史了。他愛詩史。且詩史愛他。
是糾結(jié)的情感。美少年與熟女。這愛情聽起來總是比少女與老男人要好那么一點點。仿佛真的有感情。反之,則總像是為了后者的地位和錢。因為,畢竟男人不可能因為一個女人身居高位而指望傍上她就可以從此出雙入對盡享榮華富貴。所以只剩下了錢。還有透與詩史之間真實存在的愛情。
距離。時間和空間的。你回不來我過不去。就這樣子卡在那里動彈不得。前行時時常停下來,想到你,陽光正好。仍舊用少年時期青澀的概念來安慰自己,無論如何,你我,仍在同一蒼穹下。那種靈魂上自我滿足的靠近感。只是這次。沒有你在電話那端。對著同樣明媚的陽光。給我哪怕蒼白而虛偽的諾言。
喜美子為了耕二握住她手腕的那個瞬間而久久地心動著。她的生命。她的生活。從那一刻就開始轉(zhuǎn)彎??此茰仨槄s瘋狂的熟女。和黑木瞳飾演的詩史形成鮮明的對比:一個是主婦,忍受無趣的丈夫和婆婆,貓咪死掉的傷心卻沒有人可以分擔(dān),開快車,易沖動;一個是貴婦,有優(yōu)秀的丈夫和自己的事業(yè),貌似有力量實現(xiàn)自己所希冀的一切,偏偏那般理智,不會沖動,永遠(yuǎn)端莊高雅。透癡情,詩史太理智;耕二玩世不恭,喜美子又真的期待一份守望和安慰。
這本來就是個矛盾的世界。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
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
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
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
其實。你不恨。我也不恨。只是獨自感嘆某種遺憾。但明了那遺憾是逃脫不開的宿命。一如所發(fā)生的一切。細(xì)沙夾在腳趾之間。略微的疼痛與不適。海水一次次沖開舊沙又捎來新沙。所以不去在意。逃不開與抓不住本來就是定數(shù)。于是繼續(xù)獨自前行。寫很多很多的明信片。然后把你也藏匿其中。一并塞入墨綠的郵筒。那是種不為人知的小快樂。我喜歡這樣的獨樂樂。仿佛你也只是我的。雖然我知道。那不過是我的新一次自欺。新一次虛假的事實。卻是真實的快樂。
透的純凈使他們的愛情是真正的愛情。而不是為了錢與歡愉的婚外之情。他用詩史喜歡的音樂,詩史喜歡的文字,詩史喜歡的一切來讓自己活在詩史的世界里,來假裝自己不曾離開詩史她一直在自己身邊。作用類同曾經(jīng)的月亮和現(xiàn)在的陽光。潘越云很早就唱。若將我身當(dāng)作你。就能天天在一起。
我想你在我心里。那么海角天涯。也不過咫尺。
喜美子用最激烈的方式來與耕二告別。她撞壞他的車子。她看他沖她發(fā)脾氣。她孩子氣地笑著說,每次都是我發(fā)脾氣,好想看看你發(fā)脾氣的樣子。她所有的微笑留給呆在原地的耕二,轉(zhuǎn)身,卻把玫瑰抱得更緊。
詩史終于走到了她的下一站。透用他的畫筆。為自己勾勒了很多詩史在身邊。那是新的。假裝距離不存在的錯覺。
詩史說。這一次。讓我走向你好么?
下一站。未名之地。我知道我仍將獨自前行。偶爾聯(lián)絡(luò)。但。總有一天。會有潮水涌上來把你帶出我的生命。然后會有新的人出現(xiàn)。新的。不需要我再用其他事物來假裝不存在的。沒有距離的人。
他在未名之地等我。下一站。與幸福有關(guān)。
2 ) 完美不是說說就可以的
“小的時候,我去了附近的車站,從朋友那里借來的書很好玩,完全沉醉在里面,當(dāng)電車停下來的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自己多做了一站,看到了沒有見過的景色,于是我明白了。……所以,不想讓自己過枯燥乏味的生活,我就是這樣過來的,我能到這個車站去嗎?……這不是說說就可以的?!?br>我喜歡黑木瞳的表演。絮絮的臺詞,由她的優(yōu)雅深情來演繹,說盡了寂寞主婦心底里無盡的幽怨。
不知道現(xiàn)在的導(dǎo)演都怎么了,想講述的是愛,是美好,是一切令人心儀的主題,可是偏偏要用非正常的關(guān)系來詮釋。剛看完《斷背山》,感慨于一個未完成的夢,現(xiàn)在又看過了《東京鐵塔》,感動于一份執(zhí)著的愛情,只可惜,前者是關(guān)于同性戀的,后者是關(guān)于女主人與少男情人的偷歡,所以,我只好撇開這影片中令人爭議的社會關(guān)系,努力將主題從中抽取出來。
劇情中,透對清水說:我們會在一起; 耕二則對喜美子說:我們注定會分開。于是兩段同樣是有夫之婦與美少男的感情終究發(fā)生了不同的結(jié)局。再看這唯美、深色調(diào)的畫面,每一個人物都帶著淡淡憂傷的眼神,夾雜著內(nèi)心里徘徊、焦急、埋怨、憤懣、曲折的思想斗爭……其實,如果將其拍成一部現(xiàn)實主義作品,也許影片應(yīng)該結(jié)束在喜美子駕車撞了耕二的跑車后,轉(zhuǎn)身黯然的表情;可是這偏偏不是一部現(xiàn)實主義作品,在導(dǎo)演的刻意升華之下,最終描寫的是清水與透在巴黎的浪漫重逢,一個喜愛藝術(shù)的中年女人和她那有音樂家氣質(zhì)的少男情人的終成眷屬。
那么然后呢?然后就如清水的丈夫所說的那樣,一個20歲的男子和一個40歲的女人從此生活在一起,再然后男子40歲的時候,女人已經(jīng)是60歲的老太婆了。如果我們能百分百的相信,那個時候他們依然保持著那份熱情,那么影片最后升華的主題便是真正美好的。可是如果不能呢?是不是應(yīng)該冷靜一些,留幾分美麗的遺憾也好,悲傷的怨念也罷,將故事結(jié)束在那見證了一切的東京鐵塔前面呢?
影片的原名叫《在冷靜和熱情之間》,我認(rèn)為,這與導(dǎo)演最后設(shè)計的巴黎重逢結(jié)局充滿了矛盾。
也許我是一個電影悲觀主義者吧。但是,無法拿捏的準(zhǔn)未來的愛情,與其在影片最后構(gòu)造一個完美的結(jié)局,倒不如去反映現(xiàn)實的不如意,演繹一個或瀟灑或唯美的分離,留一個淡淡的念想在每個人的心里。就像《東京愛情故事》里面莉香的離去,留下的那份遺憾永遠(yuǎn)掛念著人心,于是故事的美麗永遠(yuǎn)不會隨時間而消逝。
這才是美的電影,現(xiàn)實的人生。就像片中喜美子跳的弗拉明戈,搖擺、轉(zhuǎn)圈、踏步、抬頭看前方,富有張力的舞蹈,熱誠,卻充滿悲涼。
3 ) 東京鐵塔
從沒想過一部拍婚外情的電影可以拍的這么好看。不管是劇情設(shè)置、演員表演、背景音樂,還是貫穿其中的隱喻元素,都如出一轍的動人。
黑木瞳是少見的能把又貞節(jié)又放蕩的感覺詮釋得淋漓盡致的女人。她演繹的幾乎都是外表安詳內(nèi)心狂熱的角色,素凈的面孔和靜謐的氣質(zhì),可骨子里偏偏有種不安分的東西,相當(dāng)動人。她這次演的40歲的少婦詩史與20歲的大學(xué)生阿透相戀的故事,也是一貫的駕輕就熟。
少年的角色是由岡田準(zhǔn)一飾演。他年輕俊俏的面孔,帶著年少獨有的憂郁乖戾,還有他滾燙燙的愛情,并且用暴風(fēng)一樣的真摯捧上,根本無法抗拒。叫人恨不能攬過他的頭來按在胸前專心呵護。不僅打動劇中的詩史,連帶打動在外觀看的觀眾。
影片處理感情手段純熟。稍稍的輕描淡寫,關(guān)鍵時候略略用力。典型的日式風(fēng)格,內(nèi)斂而且動人。
最令我驚喜的一段。
新年倒計時。在人來人往的聚會中,他們躲到廚房偷偷的慶祝。
她向他舉杯:
明年我們還能在一起慶祝吧。略為試探的語氣。
他們碰杯,她用尾指宛轉(zhuǎn)地扣住他的,說:好想和你牽手。
他握住她的手,十指交錯。
新年將要到來。窗外的東京鐵塔熄滅了等待新年的鐘聲來重新點亮。派對的燈也關(guān)了,大堂里人生鼎沸。進入倒數(shù)階段:10 9 8 7 6 5 4 3 2 1 .
他握住她的手,十指糾纏交錯,并肩看東京鐵塔被點亮的瞬間。
音樂響起,這是屬于他們的十秒鐘。透澈的像一道伶俐的光線,倏地消失不見,卻又不知怎得滲到心底里去。
黑木瞳與岡田準(zhǔn)一這一對忘年戀唯美的像童話。在彼此的一見鐘情中開始,最后以她選擇離婚趕到法國和他在一起。相當(dāng)佩服影片中她的勇氣,放棄手邊擁有的一切安定,去尋求一段虛無縹緲的愛情。她了解他們年齡之間的差距;她知道或許最后他們會分開。但是她愿意以擁有的一切去換取一瞬間與他的快樂。并且毫不悔改。
耕二與喜美子這一對比較寫實。描述的是喜美子逐漸放開身心的過程。從一個瑣屑平凡的少婦到釋放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的美。耕二開始成長,并開始了解自己;喜美子擁有重新認(rèn)識自己的機會。最后分開。
其中她跳的那段弗拉明哥舞有一種懾人的美。從未想過這種舞曲由一個逐漸老去的跳起來是這樣的震人心魄。在舞蹈中,喜美子的肢體語言非常有力。這種體現(xiàn)內(nèi)在力量的舞蹈,能讓人清晰的感受到舞者的情緒。喜美子竭力地拜托她生活中的種種困頓和懣憤:面對無味的婚姻,自己逐漸的老去,在獲取婚姻安定同時喪失掉的自我;她把這些情緒融入到肢體語言中,能感覺到她在用力,用盡氣力的去抓住屬于她自己的最后一簇花火。
在這部片中,感受最多的是愛情。一直以為愛情帶來的是一種救贖,是可以拿來取暖療傷的工具,或者說用來對抗生命的虛無。但在這片子中愛情只是一種發(fā)現(xiàn)自我的工具,彼此互相進入。并不是用于抵達幸福的手段。它并不帶來任何道路。
就像影片一開始的獨白:
為什么男女會彼此吸引?
是由于彼此的氣質(zhì)互相吸引,個性和外表還在其次。是對方散發(fā)出來的氣質(zhì),就像那種動物的本能。就是那種難以言喻的吸引力,迷一樣的不可抵擋。
4 ) 云端與泥塵
《東京塔》,講述年過三十五的少婦和二十一歲的年輕人之間的不倫之戀,主角配角各一對。透和詩史這對男女主角,優(yōu)雅美貌,依戀纏綿,癡心不悔,最后克服種種不安和矛盾拋下一切擁抱在一起——在那一刻,他們是云端上的天使,把整個塵世踩在腳下,完美之至。而為了與這云端之上的完美相對,作者又塑造了耕二和喜美子這一對塵世中的配角。
如果用星座來描述喜美子的個性,那一定是火相,獅子或射手,燃燒起來便無法阻擋。她有著這樣強烈而直率的個性,卻同時承擔(dān)著無趣的婚姻和外遇的負(fù)罪感。因此,在戀愛這條幾乎是唯一的出路上,她必定會像火山般的壓抑不住,要求對方對自己全心全意。而耕二高中時就有勾引人妻的劣跡,有著同齡的女友卻還是纏上了喜美子,從未被任何女子栓住過。和癡情專一的透不同,他知道總有一天會分離,所以從不考慮未來,一邊和喜美子約會,一邊和女友繼續(xù)交往,最后只能和兩人都結(jié)束。不肯付出自己的耕二,到最后才明白真正喜歡的是什么樣的女子。但不論怎樣,二人對待感情的態(tài)度早已注定了不可能有結(jié)局。
比起那一對纏綿悱惻的完美主角,我更認(rèn)可喜美子和耕二之間屬于塵世的這份真實。當(dāng)分手后的耕二,去看喜美子表演的弗拉明戈舞后,開著跑車對新女友說,自己所喜歡的是天真而熱情的女人。那一刻他想到的是喜美子,一絲眷戀。然而就在此時,喜美子戲劇化的出現(xiàn),開著車從后面撞耕二的跑車——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她和我多么相似?;鹣嗯拥碾x去,從來拖不到感情耗盡的時候——哪怕忘不了,哪怕恨得去撞他和新歡乘坐的汽車,哪怕要哭著告別,也終究會告別。他們沒有在一起,但就算拋開一切在一起也不會幸福。當(dāng)透和詩史成了跨越銀河的牛郎織女,耕二和喜美子則成了在人海中輾轉(zhuǎn)擦身而過的情人,從此相見不如懷念。
或許是為了平衡作品的現(xiàn)實性,作者終于在結(jié)尾透過法國房東告訴詩史,年齡懸殊的愛情,幸福難以維持到最后??墒窃娛愤€是微笑著去尋找透,可是透還是對詩史的丈夫說就算詩史年老也會和她在一起——天使們在云端之上歌唱,唱得如此美,美得不真切,落不下一滴眼淚。
換了任何女子,有了透這樣癡心且完美的情人,只要不是離了丈夫便活不下去的,一定會選擇透,可詩史始終猶豫退縮,把所有的等候和無奈留給透一人承擔(dān)。于是故事在暗處有些變了味道,透的付出和隱忍顯得百般委屈。而詩史的出眾,也仿佛并不在于決心離開成功的丈夫和舒適的生活,而在于成功的讓透認(rèn)定此生非其莫屬。她并非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只不過是到了即將失去透的時候才肯邁出那不算艱難的一步,然后優(yōu)雅的說著法語,毫不費力的在巴黎找到等候自己的男子,有天使眷顧的愛情真是幸運之至。
但平凡主婦喜美子又能如何呢?面對耕二這樣的情人,縱然自己想要投火,對方也會抱著別的女子不接電話——兩個人都不完美,所以異常強烈的碰撞,短暫燃燒火花四濺,然后也只能倔強而突然的分手??吹侥球湴凛p浮的少女?dāng)r在面前橫加指責(zé),只能是一個耳光。值得欣慰的是,喜美子內(nèi)心的火焰,就算沒有耕二也不會熄滅。她會繼續(xù)跳弗拉明戈,直到一切都改變,直到一切都結(jié)束。因為分手的對象是耕二,注定不會在一起的人,所以我想,她不會遺憾。
其實無所謂禁忌或不倫,相愛或者分離,一切本是自然。只是有些注定在云端之上綻放,有些注定在泥塵之中喘息——至于那些說不清喜或悲的結(jié)局,反倒不重要。
5 ) 絕佳的愛情電影
[ 東京塔若如能夠一同看到,光芒便能永不熄滅,雖然只是同樣的視野,而身處兩地
第一眼的魔力鑲嵌在銀白的十字架上,從一點出發(fā),難以逃脫十字分叉的選擇;又或是四點殊途同歸會聚一點,不再猶豫
背過身的剎那,“為何看我演出的人是他?”,就連艷紅的玫瑰也不能止住酸楚的淚滴
阿等等,即使你明天就改變主意,我還是愛你,だから あした あなたの気持が離れても、
愛してる。
我還是想看看那張生氣的臉,這樣你再也不會找我了吧?
明白了 ]
ok今天來說說電影的畫面
畫面非常地凄美和柔和,不得不說構(gòu)圖非常完美,感覺導(dǎo)演有些完美主義傾向而且用心良苦,很多畫面單獨截圖下來就是一張絕佳的平面作品,攝像用了很多的道具烘托氣氛,比如雪,雨,顏色,手機等,然后尤其喜歡用背景虛無的方法來聚焦,比如雨夜,比如岡田準(zhǔn)一在高樓準(zhǔn)備跳樓那一段,絢爛的東京鐵塔給這段情節(jié)定義了凄美的基調(diào),使人難以忘懷。一直感覺日片比較細(xì)膩,不僅是畫面,連人物情感也刻畫得尤為細(xì)致,有的時候倒讓你有點局促不安,屏息,憐生的感覺。至于這個片子本身有點類似城市宣傳的感覺,不可否認(rèn)它達到了很好的效果,爛漫櫻花飄繞火紅鐵塔,一段超越年齡和國度的愛情...anyway,看了這個再去看看我們國家的一部宣傳武漢的片子,呵呵也許你又會有另層的不同體驗?
6 ) 不是所有混亂的開始都有不堪的結(jié)尾
文/曼佳
有些書,有些電影,就是在有些年齡才能看得下去。比如《東京塔》。
因為演《失樂園》(1997)的女主黑木瞳太著名之故,十年前(2006)該片剛出來的時候,我其實聽說了這部電影。我打開看了一會兒,故事情節(jié)可以說很簡單,進展非常緩慢,我大概看了1/3就看不下去了,這一次再次打開該電影,已經(jīng)是十年以后。
即使以前我看完該電影,我想著重點一定是更感興趣于中年婦女為什么會喜歡小鮮肉這樣的心理分析上,18歲的小鮮肉為何會被比自己年長20歲的中年美婦所真的迷戀住的原因。這個現(xiàn)在好像不用分析了,除了情感中的確是有看不見的磁場在影響,有些人天生強烈吸引,有些人強烈排斥,更多的人是不遠(yuǎn)不近。而情感是不是能持續(xù)進行下去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人性就是在熟悉中厭棄,在禁忌中興奮吧。所以古往今來,越是充滿話題性的,比如亂倫的,偷獵的,禁忌的,年齡身份地位差別很大被世俗反對的,更容易爆發(fā)出激烈的故事。因為平凡的生活,很多時候的確了無生氣,有些時候明知道是飛蛾撲火也奮不顧身。
現(xiàn)在再看這部電影,我印象最深的卻是女主的丈夫。如果這丈夫是在中國,反而覺得奇怪,因為這樣隱忍的性格更像是日本人的個性。早知道自己的妻子愛上了別的男人,臉上煥發(fā)出不是因為自己的美麗光彩,但是因為她開心也不想去戳穿她,也是為了保留自己對她的擁有;早知道外地別墅臥室里妻子偷會情人并藏著小情人,但是為了給她自尊,不想讓她緊張,而找機會和她借機離開,給自己和妻子甚至小情人以臉面;找到小情人并和他對決雖然用居高臨下不屑一顧的心理戰(zhàn)方式來欲打擊小情人,但是小情人失魂落魄來找妻子求證的時候,竟然也保持了自己的紳士風(fēng)度沒有粗暴地阻攔,當(dāng)然也無法真正阻攔;甚至在滿足妻子的愿望最終簽署了離婚協(xié)議書,而其中卻夾雜著紙條他寫下的妻子最想知道的小情人的現(xiàn)在住址。。。
這是一個窩囊的男人嗎?按照中國男人的想法一定是的。但其實在女性看來,這是一個男人真愛一個女人的最好的表現(xiàn)形式,他深愛自己的妻子,希望她能開心,雖然她開心的方式,是背叛了自己;以為妻子和小情人只是出于肉體的新鮮和欲望而短暫新鮮地在一起,卻最終發(fā)現(xiàn)妻子的身心俱已經(jīng)遠(yuǎn)離的時候,他痛快地做了放手的決定,同時還暗地里地成全了她。也許這是他真愛她的方式之一,愛一個人,不就是希望她真的快樂,不管用什么樣的方式,而不是用束縛的方式將對方的身蠻橫地留在自己身邊。當(dāng)然現(xiàn)實總絕大部分男女都是做不到的,懂得禮貌優(yōu)雅地放手,因為這畢竟需要很高很高的境界。
另外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小情人的母親,也就是女主的好朋友,當(dāng)自己心愛的寶貝兒子讓閨中密友勾搭走了身和心,而是年齡相差20歲!請問一個單身母親的心理陰影面積?她是不是也在疑問為什么兒子會愛上年齡和媽媽一樣的女性,到底是自己撫育他的過程中出現(xiàn)了什么偏差?還是兒子天生的性格基因希望能有一個成熟而安穩(wěn)的女人妥協(xié)地愛他,畢竟同年齡的女孩子實在太會折騰?她一定很困惑也很痛苦。她的確有多愛兒子,就有多恨自己那個已婚而且比兒子大20歲的女人吧?雖然痛恨,她依然沒有歇斯底里,這是真正上層婦女的修養(yǎng)還是對情感的憐憫所致?其實她也知道這種感情是禁止不了的,越是反對,火只能燒得更旺,她只能通過自己的方法,送走兒子,讓空間拉開這兩人的情感距離。如果還是不能,那也只能是天意。
電影也用了兩對類似的情感來互相襯托,都是男小女大,除了男一和女一,身份氣質(zhì)都相對高層級的,行為也是溫柔優(yōu)雅的,還有男二和女二,一對長相品行和家勢均較普通的配對,更是為了打發(fā)普通生活的無聊和煩悶的勾搭情感故事,有時候這樣的感情都在進行,但是動心程度,那真的只有自己內(nèi)心才知道。所有情感故事的相同點都是里面付出較多的那一個更不會容易放棄而糾纏不清,比如其中的男一,和女二。但是經(jīng)過試探性的糾纏,發(fā)現(xiàn)對方不會回頭后,也會黯然離去。這是人生的殘酷,也是人性的妥協(xié),同路的記憶,記得就好,剩下的路還是需要自己走的。所以男一去了法國學(xué)習(xí)繪畫,家庭主婦的女二竟然成了跳火辣的弗拉明戈的明星人物,也讓男二留下了詫異的感受。這無論如何是勵志的,藝術(shù)就是需要給人一點希望是嗎?這樣才能夠有能量前行。
電影是關(guān)于時間空間故事等濃縮的藝術(shù),簡單臺詞里意味深長的雙關(guān)語也許就簡明扼要的暗示了很多前因后果,人物的某些表情和習(xí)慣性的動作也許暗示了有諸多故事的某些個性,而里面的很多道具甚至背景的出現(xiàn)更是包含了很多濃縮的故事情節(jié)。
關(guān)于語言,有些話不赤裸裸地說明白似乎有更多留白的空間令人遐想,我覺得的日本人大概更是擅長于這點。比如在開始的時候男一小鮮肉要求女一尊貴優(yōu)雅的已婚婦女離婚,但是被后者巧妙地拒絕了,她說了一段故事,大概是小時候坐車過了站,但是一個完全不認(rèn)識的環(huán)境非常的害怕,因為什么也不認(rèn)識沒有安全感。這為她在兩人的情感故事中一直處于退縮而找到了完整的心理依據(jù)。而電影的最后,當(dāng)終于被男一的不顧一切的濃烈炙熱的愛情打動而離婚終于奔向在巴黎的男一時,她沒有立即說我愛你之類,而是靜靜看著他說,我一個人坐車坐過站我也不再害怕了!即使你明天不再愛我,我還是會愛你。簡單的語言,和前面呼應(yīng),很完整地表現(xiàn)了她情感的歷程,表示她內(nèi)心的決定和勇敢。
關(guān)于動作物件和背景,比如一直出現(xiàn)的男一手里把玩的一個天主教項鏈,那是女主送給他的,每次出現(xiàn)的時候代表此刻他很想念她而且十分孤獨;還有兩人新年除夕夜深情濃烈的時候一起看到的窗戶外的閃亮著的東京塔,于是這兩樣?xùn)|西在電影里總是出現(xiàn),一晃而過的時候,你就可以知道是男女主角內(nèi)心的那些反應(yīng)和對于他們的意義,這東京塔成了見證他們愛情的一個信物,但他們呼喚對方的時候一起從不同的角落看到這個塔,仿佛他們就好像在一起。這個物件和環(huán)境都是主人公情感微瀾的一個寫照,只要電影鏡頭到這個東西,就一切明了的。所以在情感故事中,用物件的概念植入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因為此時物體絕不僅僅只是單純的物體,它背后的故事和情感可以被無限放大,還可以存留很久。而最后他們重逢的城市設(shè)置在巴黎,而男一的窗戶正面可以看到埃菲爾鐵搭,也完全不奇怪了,因為這樣的情愫就是電影中的主題。
而我們普通人,比如我在東京和巴黎看到這兩個塔時就完全沒有更多的思緒和聯(lián)想,只是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鋼結(jié)構(gòu)建筑而已,它們在黑夜里閃亮的時候我覺得這個地標(biāo)很美,但是其背后完全沒有其他任何情感。所以從這點來說,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巨大的秘密,藏在一些別人萬萬不會知道的秘密物件里,甚至一句曾經(jīng)一起面對的秘密句子里,而當(dāng)某時看到或者聽到的時候,會微微一笑,或者啞然失笑,也或者失落嘆息,那些過去也會翻江倒海洶涌而出,而人生的時光,就在短暫回憶這些那些秘密時光中,慢慢流逝。
雖然這部電影的結(jié)尾過于完美,一對完美異地重聚,一對悵然若失相遇,完美得仿佛是假的,生活中類似一地雞毛的故事讓人覺得不應(yīng)該太樂觀吧。但不是所有混亂的故事都有不堪的結(jié)尾。因為大千世界,無奇不有,總會有一些不一樣的人和故事讓著世界有另外一種鮮活的可能。比如這部電影里的人,無論主角配角,都不那么奇葩。就像我上面寫的,無論是炙熱愛著的不顧一切以情動人的小鮮肉,還是那個理智最后放手的丈夫,或者是女主自己憑空生出了勇氣要重新面對自己的內(nèi)心,或者是男一她媽媽也沒有用盡非人性的方法去阻隔非正常戀情。或者看似差不多的故事中,那些不一樣的一些東西,就是一部電影生動的重要原因。
話說回來,為什么大家喜歡看電影,不過是在別人的故事里體會人生,從別人的人生得到印證找到力量,讓自己的思緒穿梭時空,短暫放空逃離于世俗生活。這大概就是短短的2個小時的電影,不僅僅各人寫出的影評是五花八門,讓人喟然長嘆不能平靜意猶未盡的原因是因為通過自己看到了感受到了世界人生的另外一面吧。也許再過一定的年齡,再看這樣或者那樣的電影,會看出更多的此時與彼時的不同,這大概也就是人生豐富的饋贈吧。
成熟一派說:戀愛這東西,不是掉下去就解決問題的。(你滾吧) 青春一派說:人生就是受傷害的過程,每個人都只能選擇受傷,但還是要想反抗,特別是女人。(我懂她)一個以弗朗明戈踢出他舞出自己,一個以巴黎鐵塔為媒人,這次讓我走向你。
我發(fā)現(xiàn)我對美麗又寂寞的主婦出軌 特別特別感興趣 特別特別希望她們能從枯燥的家庭生活中脫離出來 發(fā)掘出自己的激情 萌生出反抗精神 而且我最喜歡得喜美子跟耕二這對 喜美子那種黑白分明的性格簡直絕贊 最后跟耕二分手也要耕二永遠(yuǎn)記得她 而且只能有她一個人妻 贊贊贊
有很多遲遲沒有結(jié)婚的女人,在猶疑、或在否定愛情。另一種女人早早就結(jié)婚生子,忙碌完婚姻,還有大把的歲月用來猶疑、或否定愛情。丈夫和家如同萬無一失的港灣,象征了自己的身份、卻不是完整的自己。其實愛情只能是用來認(rèn)識自己的。別無他用。甚至無法讓人幸福,甚至根本沒什么奇跡。
原來弗拉門戈舞的美是20歲女孩子跳不出來的,人生需要悲和憤才會有力量,要明白了安定和老去的矛盾、孤獨和憧憬的矛盾,才會跳得出感人肺腑的弗拉門戈。
1.黑木瞳真美,這樣的45歲阿姨,誰能不愛?2.男女主看著實在不來電,男主的選擇也很糟糕,妝容扮相看著也顯老,沒有一絲年輕的氣息,跟黑木瞳在一起,看著就像同齡人;3.以出軌段落開場,讓隨后男女主角的關(guān)系是否會暴露而令人擔(dān)憂,這樣的設(shè)置不錯,緊抓人心;4.不知道是不是演員年齡差的關(guān)系,感覺黑木瞳在這片有點放不開;5.反倒男配女配發(fā)揮得更好;6.沒想到最后是這樣的結(jié)局,也挺好,有情人終成眷屬。
很棒的題材,男大女小的忘年戀現(xiàn)社會很普遍,而女大男小的忘年戀卻會給人震撼,要遭到輿論的壓力,女人都渴望愛情,支持女人都要勇敢的走出孤單、寂寞的生活,去追求自己的真愛。
原著故事還可以,表演方面黑木瞳和寺島忍都不錯。就是源孝志太傻X了,煽情配樂特寫慢鏡頭長鏡沒完沒了地用,低智導(dǎo)演的典型
《密會》是詮釋富有張力的關(guān)系探討,《東京鐵塔》是注重纏綿氛圍的細(xì)膩掌控。一本原著,忘年戀的兩種表達。
韓國也有一些不倫戀,但往往會為不倫找一些“理由”,比如女方家庭不幸啊什么的,但日本就是純粹的不倫戀,我就出軌了乍的
那時的松潤靈氣逼人感天動地 感覺可以理解這兩對…喜歡人妻撞車那段 戀愛中那無法抗拒的甜蜜和野蠻往往是與人生不相容的 這一生幸福的事可能不多 所以、就算還是要放棄你、就算知道再不可能 還是自私地想讓你記住我…另一對就是一對文藝靈魂伴侶 幸福不幸福那就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了吧
沖著母子溫情去看《東京塔》,結(jié)果資料館給放成了人妻不倫戀《東京塔》,所有觀眾都方了但卻秩序井然看得津津有味,不爭氣的我還差點看哭了… 寺島忍有贏黑木瞳。查了下,導(dǎo)演也是《賢者之愛》的導(dǎo)演,他這輩子怕是過不了這道坎了…
黑木瞳確實是不倫專業(yè)戶,每部紫陽花日記氣質(zhì)的片子她都適合來演一演。說到底還是在補本潤的課,本潤和寺島忍這條線寫得比主線好太多了,岡田的角色和本潤一比,毫無魅力,不知道為什么非他不可,寺島忍兩場失控的戲還是比較有說服力,燒糊了菜沖到酒吧發(fā)瘋那段尤其好,按構(gòu)想和小男孩的婚外情事起先可以作為窒息家庭生活的調(diào)劑和出口,放縱之后的痛苦只能更痛苦,新鮮對比下的無趣只會更無趣,沒辦法從穩(wěn)定中逃離出去只能把氣撒在小男孩身上。選本潤真是選對了,又美麗又無情,態(tài)度琢磨不定,總是輕率地下決心,又不必要負(fù)多少責(zé)任,隨時可能抽身而去,回來時又讓人沒法子拒絕,偏偏有時候他又會流露出一點真心,于是失控的人只能更失控。少年本潤,世界的禮物。
控人妻的年下奸夫。少婦不可以的哦。一定要老女人才行哦。拍攝手法方面,偽文藝腔,刻意的痕跡忒明顯,超級不自然毀了整部戲,實在是太勉強了。寺島忍一撒嬌,雷得我想把自己吃了。黑木瞳是女神。
少男都愛熟女,熟女身上有少女沒有的風(fēng)韻;熟男只愛少女,少女身上有他逝去已久的青春。
很好看的,很早以前看的,最喜歡岡田準(zhǔn)一和黑木瞳這一對~~~很有激情的這部片子
以前看了三遍 …很多年了,現(xiàn)在看多了類似的題材,再看覺得不過如此但還是舍不得減星,電影承載了我的青春回憶。松潤在里面尤其驚艷,保安制服LOOK,步態(tài),在我的記憶里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故事非常好,結(jié)局大俗
那個能望到東京塔的房間真是漂亮。比起老女人們,兩個少年都太過單薄,甚至做作,但這個片子本就是用單薄去解讀隱忍,所以無妨。松潤坦白說演的并不完美,只是不論走路,公主頭,抬眼看人,手撐著下巴,和準(zhǔn)一聊天的樣子,都讓人覺得,真是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為鐘愛的松本少年的最后一部戲。
俯瞰下的《東京塔》不管是底部還是高處都隨著戾燥干涸的城市氣息漸漸陷入難堪的折磨中。置身于隆冬里的兩段忘年戀彼此交錯綿纏,宛如一場熱烈奔放的弗拉門戈。作者對婚姻本質(zhì)的探視淺嘗輒止,而將《青春短長》提煉成醇髓。最終它的結(jié)局落在浪漫之都巴黎,黃昏中的戀人在古老的愛橋上生發(fā)著蒼翠的信仰。
第一次是在網(wǎng)吧刷夜時看的,覺得很不好看。拿出來又看了一遍,還是喜歡不起來,不過寺島忍真是會演戲。我怎么就那么不喜歡黑木瞳呢,都怪魔女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