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名·劍
夜,天上很好的月亮。數(shù)名不明身份的男子聚集在我國一著名旅游景點的山頂,持械毆斗,史稱“華山論劍”。我小時候聽說的故事是,在某男子確定了天下第一的身份之后,因為體力不支輕敵腰腿疼痛月經(jīng)不調(diào)沒吃哈藥六廠特制藥丸等原因,被一個無名小子打敗。雖然事出偶然,雖然挨過天下第一的毆打的人們?nèi)匀徽J為天下第一仍然是天下第一,但是天下第一堅持要跟無名小子重新斗毆一次,以圖實至名歸。但是無名小子拒絕了他的請求,從此退出了江湖。天下第一為人所敗,但無名小子的工夫卻算不上高明。從此,武林當中再也沒有真正的天下第一,史稱“和諧社會”。
我當時聽完這個故事的第一反應(yīng)總是會刺痛太監(jiān)們的心,我總是追著講故事的人執(zhí)著地問道:下面呢?人家不告訴我,我只好自己YY一些續(xù)集。比如天下第一終于找到了無名小子,把后者給殺了;或者天下第一找到了無名小子,結(jié)果被技藝突飛猛進的對方給殺了;再或者,天下第一和無名小子被更厲害的大Boss殺了…… 我承認,我小時候的想象力確實挺匱乏的。同時這也說明,天下第一這四個字是如何激蕩了一個少年的心,使他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因為那時候的我,尚不能理解所謂皇圖霸業(yè)不如人生一醉的道理。
李驀然學(xué)劍十年,到了與舊情人見面兩相唏噓的年紀,卻仍然跟當年的我一樣孩子氣,他想找天下第一的花千樹比試劍法,并表示這是他一生唯一的愿望。很容易這樣的故事不是寫成古龍式的,就是張徹式的;很慶幸,講述這個故事的人是譚家明,幫他掌握鏡頭的是黃仲標。我曾經(jīng)找到香港新浪潮開山之作的幾部作品比較好的版本,看了《蝶變》,但是《名劍》、《第一類型危險》都藏在一個筆記本硬盤里了,而那個筆記本的顯示屏壞掉了,我一直懶得把它們挖掘出來。但還是看了《名劍》,看完之后心里很是歡喜??傮w的印象就是,這時候的譚家明是胡金銓和張徹的混合體,充盈文藝氣息的畫面和不吝血漿的做派看著熟悉。他的特點在于,對于現(xiàn)實生活或者電影藝術(shù)有著自己的思考,并且力圖在影片中講這種思考向觀眾表達出來。二十多年后,他的《父子》仍然具備這樣的特質(zhì)。但是在《名劍》中,譚家明考慮的是:什么是天下第一的劍客?什么是武俠電影的主題?
花盈之質(zhì)問連環(huán):你也算劍客么?!對這個反問句的理解需要借助對中國古代俠文化的理解,不論是“俠以武犯禁”,還是“千斤重然諾”,都有著對所謂俠士自由、反叛、守信的神往。而劍,被成為武器中的君子,持劍者要么地位尊貴,要么品行高潔,同時其武學(xué)修養(yǎng)也應(yīng)該到了一定的地步,因為從實戰(zhàn)上來講,劍并不是一件十分合用的兵器。在我們的固有印象中,寶劍或者名劍應(yīng)該與勝雪的白衣,優(yōu)雅或者高傲的微笑,美女,菊花和酒等等美好的事物聯(lián)系在一起的。具備這一切外在條件的連環(huán)卻是一個反面角色,他說:劍客就是懂得用劍的人,我懂得用劍。言下之意,他當然也是一個劍客。
譚家明的反思正如白衣勝雪的連環(huán)一樣,是以繼承舊有武俠電影的敘事和特質(zhì)為前提的,但是卻發(fā)展出與前人截然不同的思考。他不像徐克,一部天馬行空的《蝶變》,里面的人除了還說廣東話之外,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現(xiàn)代科技,第三者視角,希區(qū)柯克式的氣氛以及漫畫式的美學(xué)。《名劍》整體故事,仍然是學(xué)武、比試、復(fù)仇,但是譚家明首先規(guī)避了以往武俠電影絕對直線式的手法,《名劍》的情節(jié)發(fā)展是跳動的,從一個點到另一個點;其次在畫面的掌控上不至于像徐克那般失控,鐵衣與李驀然忍者式的打斗、小語欲說還羞的情緒都拿捏的恰到好處。除了技術(shù)方面,我認為譚家明做得最好的仍然是他思考的姿勢。當然,這很有可能屬于過度闡釋了。
李驀然求名,其實連環(huán)不僅是是李驀然的對立面,很大程度上也是他的同志,他求劍。李驀然十年不給青梅竹馬的愛人寫信,就是為了追求劍術(shù)上的造詣;連環(huán)求劍復(fù)出的努力沒有過多著墨,但是最終他因此而喪命,其中花費的心機時間與金錢想必不菲。李驀然和連環(huán)都為自己的追求付出了足夠多,李驀然比連環(huán)幸運的地方在于,他真的與花千樹比劍了。這段比武堪稱電影的“題眼”,打斗不過十招,花千樹負傷,承認“英雄出少年”,就回家洗洗睡了。李驀然一個人在孤樹坡體會到的不是勝利的喜悅,卻是人生的荒謬。由此他從“執(zhí)著”中解脫了出來,留下連環(huán)一個人如同幼兒期性欲未得到滿足迷戀排泄時肛門的快感般沉迷于得到“寶劍”的快樂。從里,李驀然和連環(huán)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直到狹路相逢,互相大叫一聲:覺悟罷!
再多說些什么就沒必要了,那時候程小東還不是超級大牌,那時候秋官已經(jīng)玉樹臨風得像是要破畫而出。據(jù)說本片開機當天,肥肥特地放下工作去給秋官加油,一時恩愛無兩。如今回首,疏忽二十多年,當初執(zhí)著的,看不破的,到今天就算仍然放不下,再過二十多年呢?
——————————————我是囂張的分割線——————————————
以上其實都是廢話,寫這篇日志的主要動力,就是把我在豆瓣稱之為“超屌”的致命一擊,上圖展示。很辛苦的,我用KMPlayer的捕獲功能,按幀截的,一次截了百多張,然后挑了這么幾張送給沒看過的但是又想看的但是又看不到的同時又不怕劇透的讀者們。
圖一:我飛!我怕……換個方向看我飛!
圖二:交匯的剎那
圖三:不會吧?
圖四:是的,當時就是這樣
圖五:被顏射
圖六:啊,我贏了嗎
圖文并茂附帶鏈接版:
http://bigteeth.blogbus.com/logs/7920961.html 2 ) 一個詩意的傻江湖
12.9 于聞老師課上。
起初還因為沒有看《俠女》而遺憾,但看完后覺得睇這部也真不吃虧?。『苄〉臅r候(大約還在上小學(xué)三四年級),看到了《父子》,哭得那叫一個慘啊,可直到前不久我才知道那是譚家明導(dǎo)演的作品。聞老師說譚家明后來十五年未做導(dǎo)演,直到《父子》,而《父子》后,他又回到了教書和剪輯的生活。
作為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之一,譚家明拍《名劍》也預(yù)示著香港武俠片新風向的出現(xiàn),并深深影響到了程小東的《生死決》。
喜歡小雨滴和小石頭初見時的小橋和避雨亭,全身濕透的女孩子散發(fā)著清純的荷爾蒙。武俠,雨,又想到了《劍雨》……
言小語太美了,有種夏文汐魚玄機的味道!
顏色,帷幔,剪接,動作。
老師說,譚拍的文戲更有味道,我深以為然。
但是,以現(xiàn)代眼光來看四十年前這部片子,邏輯的硬傷還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性別理所當然的不對等、人物的符號化、愛恨行為的簡單化。
李驀然為了一個虛無縹緲的東西,終于嘗到了一無所有的滋味。
好在,故事里,李驀然和花盈之最后沒有在一起。
3 ) 搬運
“齊物”和“寒星”是兩把絕世名劍,江湖人士都想占為己有。 時光倒回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才發(fā)覺秋官才是不老男神啊。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感覺,哭喪著臉從頭到尾也是難為他了。年輕時為了所謂的理想名利放棄了所有,得到了想要的才發(fā)現(xiàn)失去的更多。武俠片拍的這么文藝又深刻真不多見。徐杰鉆秋官被窩出場和亭子避雨兩段,好美??!
4 ) 江湖的無奈
雖然是武俠片,但是動作戲上實在乏善可陳,唯有最后一劍驚鴻一現(xiàn)般攝住眼球,那一霎那秋宮的眼滿滿的全是戲,大贊。
學(xué)藝十年出師,只為能與天下第一一較高下,為此舍棄了劍以外的一切,然而最終得到的,已經(jīng)不是自己想要的。人與人的糾葛,退不出的無奈,苦苦的追尋,得不到的愛情,最終都隱沒在江湖中。
從某些邏輯層面上講,片子也有許多不通之處,索性略過吧,配樂極好。
片子的最后,我多希望小石頭能和小雨點走在一起,然而本片的所有人物,最終都成了悲劇。
5 ) 《名劍》比《蝶變》強了好幾個檔次。
《名劍》優(yōu)雅、大氣,很自然,很有文人氣質(zhì),更有古典韻味,令人回味無窮。《蝶變》太做作,不自然。
實話說,兩片不是一個檔次的?!睹麆Α纷阋悦行挛鋫b片前10名甚至前5名??傮w看,《蝶變》比《名劍》差了好幾個檔次。
從導(dǎo)演手法和文化氣質(zhì)看,譚家明比徐克強很多。徐克的電影,始終用力過猛,感覺過火。譚家明則顯得很成熟、自然。
----------------------
當年另一部《生死決》,更是很幼稚。
6 ) 也談《名劍》
與徐克不同,首作拍武俠片,并非是譚家明的刻意。當時正值無線、麗的、佳藝的一批電視人紛紛轉(zhuǎn)戰(zhàn)大銀幕的新浪潮,譚恰巧有那么個機會,便應(yīng)允下來。片子拍出來,整體格局上看,是個中規(guī)中矩的武俠片,深究起來,自然不乏些譚家明式的標簽,但是總的來說,這片子并不是很“譚家明”。(值得注意的是譚家明本來即是個“類型片導(dǎo)演”,他的影片,幾乎都是在類型片的基礎(chǔ)上做文章,總是很“類型”,亦很不“類型”,怎說,是風格化傾向比較重的那一類吧。)
《名劍》要看的自然不是故事,青年劍客挑戰(zhàn)成名高手,邪派劍客從中作梗,什么青年俠客,什么美人傾心,什么舊情人嫁做他人,什么高手對決,什么歸隱江湖,都是爛俗的橋段,無甚可談。
這片子要看的,是譚家明清新爽朗的風格,于舊式武俠片中融入新鮮血液,在美術(shù)、在攝影、在剪輯上的功夫?;ㄓ⑿厶岬蕉际?,既然紅臉給你唱,我來做黑臉,侃侃《名劍》的瑕疵。
譚的片不多,我看的都喜歡。譚是技術(shù)流,新浪潮的導(dǎo)演只我所見,譚在畫面上絕對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可惜的是在整體控制上稍顯不力,劇本又總拖后腿,以至于公認的新浪潮旗手,居然沒個代表作能拿出來。
譚的片子,漂亮的段落俯首即是,但是有佳句卻無佳章,跟徐克從這個角度看,是很相似的,不過徐怪命好,在新藝城一班商業(yè)片高手幫襯下,終于找到自己的出路,風格和票房兩手抓兩手硬,居然成了個開風氣先的弄潮兒。而譚卻票房每況愈下,雖有妥協(xié),但是商業(yè)片自有一套規(guī)律,時機亦是難以預(yù)料,所以譚搞到跑去教書,直到06年才拿《父子》出來。
由于譚的嚴格控制,《名劍》拍的很碎,鏡頭碎,剪輯碎,漂亮的段落不少,而幾令人煩擾的瑣碎亦不在少數(shù),真是成也由此,敗也由此。且說開片的一段前戲,大家不妨留意下譚家明換了多少機位,有無必要,值得商榷。新浪潮的一批人創(chuàng)造心切,卻有投資方掣肘,總是有點兒鬧脾氣似的用力過猛,顯得毛毛躁躁,當然這些是新人無法避開的陣痛,放下不提。
花英雄提到的靜與動,確是譚家明的一大特色,但是有些把戲用的過于泛濫,以致好事變壞事,借花兄例子一用,徐少強掌摑妻子,“一頓”后,突然出掌,真是出乎意料,節(jié)奏感佳,有沖擊力。如此這般,好是好,但是不妨數(shù)數(shù)譚家明“停頓后的突然”把戲玩了多少次,鄭少秋與盲劍客決斗,鄭行過對方身側(cè),音樂加快節(jié)奏,挑動緊張情緒,卻擦身而過,無事發(fā)生,音樂停止,觀眾長吁口氣,譚家明再來個“出乎意料”的出手,往后看,這個驚悚類影片最愛玩的小把戲是百玩不爽,實在令人疑惑,且問,每每“出人意料”,豈不是每每都在“意料之中”了呢?在影片節(jié)奏的控制上,顯得缺乏變化,大約是由電視而電影的導(dǎo)演普遍的一個現(xiàn)象。與《名劍》同時,題材亦相近的《碧水寒山奪命金》問題更多,更是反面典型。
另則美術(shù)是譚家明的長項,黃仲標又是愛拍的唯美的攝影師,兩個合作,漂亮的畫面不少,但是有些為了漂亮而漂亮的鏡頭,略顯生硬突兀,比方舊情人換衣的幾個溶鏡,鉉姬走出屋子亦要溶鏡,真是不知其所以。
至于最為人稱道的鄭少秋以靜制動,反敗為勝的壓軸大戰(zhàn),實在精彩,但是以整體影片動作風格觀之,簡直是怪異極了。鄭少秋與劉兆銘、與高雄,與李海生,與田豐,都是你來我往的套招,偏于寫實風格(即便是飛身上高臺,總還有條繩索作為發(fā)力點)。臨末卻來個火箭炮式的擊殺,生生將一個刀劍拳腳片轉(zhuǎn)而近乎神怪片,實在教人摸不著頭腦。說起來,程小東與譚家明也是合作良久的了,后來的幾片,表現(xiàn)都糟,動作段落是格格不入,生拉硬拽,看罷多少有點兒莫名其妙。譚家明是出了名的嚴格把持,但是沒有完善考究的劇本,只靠創(chuàng)意,經(jīng)常是顧此失彼,前茅后盾,影片整體上多少有點兒不倫不類。
最后提下本片在劇情上的一些令人不快的BUG,反派分做兩人,笑里藏刀的叫連環(huán),沉默寡言的叫鐵衣,二人是主從關(guān)系,,片中有段是鐵衣得了連環(huán)命令,去殺李慕然,結(jié)果令其重傷,居然未交待李是如何死里逃生的,便跳到鉉姬搭救那里去了,好像只是劇情需要李與鉉姬的相遇而生硬扭橋。再比方片中功夫最高的似乎是鐵衣,李慕然能打敗花千樹和連環(huán),卻被他重傷,而結(jié)尾大戰(zhàn)前,李募然卻又奮起神勇,連殺鐵衣和連環(huán)主從二人,功夫時好時壞,真是教人搞不清楚。
中華古典文化的意境超有的,小橋那段構(gòu)圖,美人月亮,動靜結(jié)合,古樸雅致。格調(diào)很冷淡,古典樂配樂,色彩也是詭異。最后的那一劍分體絕招,充滿想象力,真的是屌爆了!7.7
少數(shù)幾部有格調(diào)有情調(diào)的武俠片之一,4星半。
較之同時的魯俊谷、楚原等人的武俠片。服化等更清新自然,鏡頭也重寫意抒情。更多的外景。內(nèi)心戲的細致刻畫,表演終于不再舞臺味。極妥帖的配樂。再有就是結(jié)尾極強的殺招了。
中規(guī)中矩 連環(huán)的死法太囧了
新武俠電影的一個開端。武俠只是一個軀殼罷了,人與人的恩怨才是主題。
二刷修復(fù)版,香港電影新浪潮代表作,故事泛泛,但畫面構(gòu)圖,高山流水,江湖意境,乃至臺詞到剪輯都有一種不可言狀的韻味,整體都是含蓄的表達,但猝不及防給你猛烈的沖擊。打斗寫實,鏡頭抒情,完全不同于同期楚原等人的縹緲風格的邵氏武俠,整體大致是介于胡金銓式的古風武俠與徐克新派武俠之間,還是獨此一家。畫面修復(fù)后譚家明的美術(shù)效果更上一層樓,襯托出鄭少秋的帥,還有徐杰真美
險些被粗制濫造的海報給耽誤了 本片實屬不同凡響
秋官眼神真犀利
觀影盤點期,看過留腳印
意境好,歌不錯,故事莫名其妙,簡直想起一出是一出,合理性為零,不是我喜歡的類型。
有點扯
四平八穩(wěn)古典美已超越時下所有古裝片
攝剪具佳,譚家明把這麼個乏善可陳的故事拍得這麼新浪潮,真牛逼。
看完發(fā)現(xiàn)老港片還是挺好看的
小橋流水夕陽,名劍美人月亮,好意境。
小橋一段。避雨一段。結(jié)尾一段。
遠不如徐克
鳥為財人,人為名亡
秋官片子里女主角的發(fā)型都很有意境,還有那雞心領(lǐng)
美人如玉劍如虹。譚家明真是太可愛了,CULT起來也不粗糙掉范。胡金銓太淡定了大醉俠就身懷氣功,張徹暴得很就耍刀弄槍,倒是譚家明有劍氣,豪俠夢想與沉痛都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