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2日,《超人總動員2》如期上映。
而這距離第一部,已經過去了14年。
在這14年里,超級英雄們用五花八樣的超能力拯救了地球一次又一次,
漫威英雄發(fā)展到了4.0紀元,DC宇宙也已集結完畢,就連R級片《死侍》都拍出了續(xù)集。
超人,不再是觀眾心中唯一的超級英雄。
甚至還讓人隱隱覺得有些過時,技能也有些LOW。
所以,在超級英雄泛濫的時代,《超人2》還能搶占一席之地嗎?
我們來看一組數(shù)據(jù):
目前,《超人2》拿下豆瓣8.4評分,超過了96%的喜劇片、88%的動畫片。
再看看國外,IMDB評分8.2,爛番茄新鮮度96%。
那么,闊別14年《超人2》到底比其他的英雄電影好在哪?
除去具有飛躍性發(fā)展的視聽場面,以及更加逼真震撼的特效。
也不談角色們的服裝、頭發(fā),以及各種細節(jié)變得更加精致。
小猩更想說的是《超人2》里提及的反諷和發(fā)人深省的內涵。
1
性別的分工
《超人2》最讓人驚喜的無非是超人變成了奶爸,而媽媽成了在外拯救世界的英雄。
這一點很多人都已提到,但小猩想說得是:
事實上,《超人2》的故事在幾年前已經完成,由此可以看出編劇的前瞻性。
畢竟現(xiàn)在好萊塢正掀起一股關注女性權益的風氣。
但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如今“關注女性”與“關注黑人”一樣,在很多作品里仿佛是一種政治正確似的存在。
也就是說,“女性功能的放大”成了電影道德過審的必需品,就和國產電影里必須擁有陽光美好的大團圓結局一樣。
這樣做的結果恰好和初衷是相反的。
因為并沒有真正用心的想去表達女性權益,所以生硬加入的政治正確反而讓人覺得不太正確,甚至最終感到厭惡。
但《超人2》是個異類,你可以看出,它是真心想要講好這個問題。
并且幸運的是,它把這個問題講好了。
在《超人2》里,傳統(tǒng)的男性與女性功能進行了調換(爸爸做家庭煮夫,媽媽在外上班)。
爸爸開始發(fā)現(xiàn)帶孩子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容易,在外“工作”的媽媽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
同時,它又沒有把性別進行絕對的分工。
超人媽媽一邊拯救世界,一邊接兒子的電話告訴他球鞋放在哪。
超人爸爸在接到媽媽危險的消息時,不用15分鐘就趕到身邊。
于是,當影片出現(xiàn)這么一句話時:
Done Properly, Parenting Is A Heroic Act. Done Properly.
(做的好,為人父母就是英雄的行為。前提是,做的好)
你才會發(fā)現(xiàn)電影已經用非常自然、有趣的方式讓你理解了所謂的“政治正確”。
2
反派的內心
很多人看完這部動畫之后,覺得最大的敗筆在于反派過于弱雞。
我認可這一點,不管是控制大眾的道具一下就會被打掉,還是最后的高潮戲太短,都顯示出導演對于大BOSS力量的著墨太少。
但就和許多人被滅霸吸粉一樣,影片中反派角色的一段話也打動了我。
大意是:
如今的人們被屏幕所奴隸,我們不再走出門探究世界,我們也不再享受閱讀獨立思考,我們懶得發(fā)表自己的意見,依賴于超人們保護,用綜藝節(jié)目和肥皂劇麻痹生活,被政客與商人隨意操縱。
很可怕,但這不就是現(xiàn)實嗎?
試想,如果影片中反派使用的眼鏡真的出現(xiàn),那真實的人類被操縱也是輕而易舉的吧。
有趣的是,電影里逃離這種控制的方法僅僅是把眼鏡拿下來那么簡單。
可仔細想想,其實我們要逃離屏幕的控制,也的的確確就是把眼睛從屏幕上挪開而已。
到這里,反派不再是單純的、一昧的為了錢財和權力地位而存在,
而是有血有肉,偏激但卻又讓人不得不深思的多面體。
觀眾在影片中得到的也不僅僅只是爆米花式的爽感,
而是在搞笑和娛樂中獲得對現(xiàn)實生活的反思。
3
輿論的操縱
對于小猩來說,這部電影最有趣的其實是對“輿論操縱”的反諷。
全片有一個重要的主線:
就是超級英雄使用超能力的合法化。
結局也很美好,經過重重困難,最終也確實實現(xiàn)了合法化。
但暗黑的是過程。
影片開頭,面對拯救城市卻被責怪毀壞城市的超人一家,大財主說了一句:
“你看,他們只能看到你們對城市造成的破壞”。
所以才有了后面大財主幫他們增加攝像頭,設置采訪,不斷包裝,直到讓大眾看見:
“超級英雄對城市有很大的保護“這個印象。
換句話來說,其實超人們一直在做的都是保護城市,但為什么前后結果如此不同?
不過在于輿論的操縱。
當超人們被包裝好,大眾看見了他們的付出后,輿論積極,超人們就可以順順利利C位出道。
否則,就是像電影開頭那樣,被誣陷,被誤解,甚至落得幾乎流落街頭的困境。
而別忘了,能夠包裝他們的只有大財主。
幸運的是,影片里的超人遇到的是忠實迷弟財主,是打從心里想要偶像出道的狂熱粉絲。
但如果他是黑粉呢?或許就不是這樣的結局了。
4
總之,小猩認為這部電影值得一看。
不論你是把它看作爆米花電影純粹想爽一下,還是希望能獲得意義借古諷今多想一想,都是不錯的內容。
最后再給大家附上一些小干貨:
1、不用等了,片尾沒有彩蛋。
2、片頭有附贈的8分鐘貼片短片——《包寶寶》。
這種附贈的貼片模式在國外其實很常見,但國內比較少,所以大家不要以為走錯場哦。
另外,這部短片在豆瓣上也有8.2的評分,所以還是可以看看的。
3、這部影片里有包含幾處閃光效果片段,可能會對光敏性癲癇或其他光敏癥的易感觀眾產生影響,如果有相關疾病的朋友小猩就建議不要看了哦。
PS:《超人總動員2》預告片中31-33秒,就有一處閃光畫面,可以測試下自己是否會產生身體不適。
- E N D -
撰文:倪小猩
出品:影視猩球(微信公眾號)
暌違十四年之后,皮克斯動畫《超人總動員》的第二部終于如約而至。前后兩部電影從劇情上的銜接如此緊密,就像是中間根本沒有任何停頓一樣。在第一部電影的結尾,小女孩終于鼓起勇氣約心儀的男孩周五一起去看電影,而一轉眼就是十四年后的今天,他們的電影終究還是沒能看成。
而在電影之外的這十四年,可謂是天翻地覆了,無論是對觀眾或者電影本身來說。十四年前鋼鐵俠都還沒有誕生,更別提什么漫威宇宙了,甚至就連超級英雄都不算什么成熟的類型片;而十四年后,復仇者聯(lián)盟、正義聯(lián)盟、X戰(zhàn)警各種超級英雄組織一通亂斗圈錢圈粉無數(shù)。
說起來不太好意思的是,雖然第一部《超人總動員》是2004年的作品,但我個人其實遲遲在2016年才看到。所以大家在當年看電影所帶來的激動和驚喜,于我而言并沒有那么強烈。但在看第二部電影之前,我又默默重溫了第一部,所獲得的驚喜不減反增。
而如今回過頭來看十四年前的第一部《超人總動員》,你才會發(fā)現(xiàn)皮克斯的高瞻遠矚之處。比如小兒子的快速移動能力所帶來視覺上的驚喜跟后來的快銀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還有從事軍火生意、天才發(fā)明家的大反派也和鋼鐵俠有所相似,更別提他們兩人如出一轍的動力裝甲。
更厲害的是,《超人總動員》一上來就把超級英雄的身份認同問題擺在了所有人面前,甚至成為該系列的基礎設定而存在。當跳樓自殺的人被超級英雄救下,當坐火車的人因為超級英雄的拯救反而受傷之后,人們開始意識到超級英雄的存在到底是好還是壞。
是應該讓超級英雄們發(fā)揮他們的能力一次次拯救世界,還是讓世界自生自滅讓超級英雄們和普通人一樣正常生活?
雖然這一命題早就是美國超級英雄漫畫中探討依舊的問題,但是在電影中的出現(xiàn)《超人總動員》系列算是相對比較早的,后來也成為無數(shù)超級英雄電影所探討的核心問題之一。比如被譽為超級英雄電影中神作的《守望者》直到2009年才深刻探討了這一問題;還比如《蝙蝠俠大戰(zhàn)超人:正義聯(lián)盟》不也正是由一個凡人超級英雄蝙蝠俠來質疑另一個神一般的超級英雄超人;再比如就連嬉笑打鬧的漫威電影宇宙中也有所謂的索科維亞協(xié)議來限制超級英雄的能力,以至于造成內戰(zhàn);還有X戰(zhàn)警系列中變種人到底是不是怪物的討論也正是這一問題的“變種”。
這也就是為什么導演布拉德·伯德遲遲不肯制作第二部的原因所在,因為第一部放在當年有著無與倫比的劃時代意義——早在2004年就提出后來這個影響了無數(shù)超級英雄電影的命題。雖然多年以前他們就想出了第二個故事的雛形,但又花了好幾年才真正完成這個故事。
而這個新的故事所具有的跨時代意義在于它的與時俱進之處。其中有兩點尤為值得關注,首先當然是男女主角定位的轉換,正好與第一部中的故事截然相反,這一次輪到超能先生在家?guī)蓿鴱椓ε顺蔀槌说娜麓匀顺鲩T拯救世界了。
毋庸置疑,這一點恰好迎合了當下女權主義高漲的時代潮流。在當年的第一部電影中,縱使整部電影口碑極好,依然有人吐槽過超能先生總想著拯救世界而對家庭和孩子的不作為,這一次的反轉終于讓人無話可說了。退居二線的超能先生不但被大兒子的數(shù)學作業(yè)搞的焦頭爛額,還遭遇了大女兒青春期,而小兒子更是變成了會噴火、射激光、還咬人的小怪物,一副爸爸帶娃手忙腳亂的場面,令人捧腹大笑。
第二點則在于電影中的大反派屏霸的出現(xiàn),這個角色實在太值得深思了,尤其是他的“超能力”——通過屏幕來催眠控制他人。在如今這個人人都是低頭族的時代,小到手機屏幕,大到廣告牌,屏幕真的是無所不在無孔不入。如果真的有這樣的技術,想必無人可以幸免吧。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角色所帶來的思考和英劇《黑鏡》所希望展示的同樣意味深長,畢竟所謂“黑鏡”(Black Mirror)本身指的就是一切電子設備鎖屏狀態(tài)下的那面黑色“鏡子”,也就是所謂的屏幕。打開這面“鏡子”你能看到世界的一切,鎖上這面“鏡子”你能看到你自己的臉,控制了這塊“鏡子”顯然就能控制你的一切。
在這兩點之外,超級英雄的身份認同問題依舊貫徹其中,甚至越發(fā)尖銳了。當超級英雄被非法化之后,該如何努力去改變法律?就像電影中的超能先生和彈力女超人各執(zhí)己見一樣,是通過法律去改變法律還是徹底不遵守明顯錯誤的法律?
正確答案是兩者都不行,要通過傳媒營銷才可以。超級英雄之所以被人們反感,是因為所有人都不知道他們在拯救世界時所付出的努力和所作出的艱難抉擇,所有人都只看到了他們拯救世界隨之帶來的大破壞。所以要改這一點的核心在于,要讓人們看到這一切——當當當當,直播技術應運而生。超級英雄是如何打壞蛋的,超級英雄為什么要炸掉這棟樓,超級英雄是怎樣救下人類的,直播給你看!
事實也證明了這個方案切實可行,以彈力女超人為代表的超級英雄很快就贏得了人們的信任,直到大反派出來搗亂。但是這一方案真的能夠徹底解決問題嗎?雖然電影的最后依舊是一片歡聲笑語的大團圓,但是核心的問題其實并沒有真的解決。
因為人類與超級英雄之間問題的關鍵在于力量的懸殊實在過大。人類憑什么相信“有些人做好事僅僅是出于正義”,超級英雄又憑什么要長久地受到人類法律的限制甚至制裁?
就像神和人類一樣,究竟是人定勝天還是順應天命,自古以來便是人類面臨的最大的問題。超級英雄的出現(xiàn),無疑是把神這一虛構形象的實體化。換言之又像是人類和機器人一樣,究竟是機器人始終服從人類還是最終勢必取代人類。這兩個問題無疑是科幻電影中最核心的母題之一。
面對如此復雜的命題,《超人總動員2》最終也沒能徹底解決也是情有可原的。作為一個動畫片,至少能夠提出這個問題已經非常不容易了。不管怎么樣,這一個問題已然要作為基本設定成為該系列的背景了,接下來的續(xù)集也勢必會圍繞這個問題而展開。
最后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電影放映之前的貼片小短片《包寶寶》實在加分不少。其實在北美地區(qū),皮克斯的動畫一般都會有短片同場貼片放映,但引進內地之后一般不會放映短片。大家普遍認可的原因是因為短片也要占據(jù)一個進口片名額,并且需要單獨送審,又麻煩又浪費,所以往往被引進方放棄了。
上一次貼片短片得以在內地上映,還是2006年的《賽車總動員》,短片則是《光桿樂隊》。此番《包寶寶》得以貼片上映,實在非常難得,尤其是這個短片同樣非常精彩。
短片《包寶寶》時長不過8分鐘,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敘事發(fā)展、笑點淚點一應俱全。以一個包子的成長故事來暗喻母親撫養(yǎng)孩子,而孩子成年之后離家出走的故事,感人至深,極其巧妙。
除此之外,整部短片還充滿了中國文化的元素。首先從片名中的包子便可見一斑,再到廚房中的鍋碗瓢盆和各色調料,以及墻上的福字、門口的拖鞋,活脫脫一個普通中國老百姓的家里。
總而言之,無論是貼片短片,還是正片動畫,皮克斯出品,必屬精品。這么多年了,大概真的只有皮克斯從沒有讓人失望過。
時隔十四年,超人總動員再次回到大熒幕上,這讓許多擁有超人情懷的影迷激動了一把,我也不例外。然而,在看完預告之后,我多多少少有些失望,恐怕這部續(xù)集又要延續(xù)西方英雄主義的作風,無非又是一群身披緊身衣的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
可當我坐在影院,被每句臺詞吸引、為每個角色著迷時,我意識到我錯了?!冻丝倓訂T2》不僅僅是在講述超人的故事,其實都是對現(xiàn)下社會問題的反思,而正義方與反派所經歷的掙扎也分別代表著兩大矛盾,這都很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女性意識
在《超人總動員1》中,超能先生可以說是拯救世界的頂梁柱了,在近兩個小時的影片中,過半的敘事都是在刻畫一個渴望重新成為英雄的“不可思議”超人形象,可以看出導演想要傳達給觀眾的是不要放棄夢想、要不斷為了一個目標努力的正能量。
而作為超能先生的妻子,曾經也是一位超人的巴荷莉則更渴望給予孩子一個安穩(wěn)的環(huán)境,希望丈夫能夠放棄超人身份,回歸正常生活。身為家庭主婦的她在全片是一個主內的角色。
但是到了《超人總動員2》,兩人的身份進行了交換——彈力女超人巴荷莉為了恢復超人合法化努力制止犯罪,改變超人形象;超能先生巴鮑伯則呆在家里,變身“奶爸”,照顧三個孩子,不讓妻子工作分心。
面對突如其來的身份轉換,鮑伯顯然有些力不從心,他解不出小飛的數(shù)學題,安撫不了小倩失戀的受傷的心靈,更哄不睡處于興奮狀態(tài)下的超級嬰兒小杰??梢哉f,這一部分的描寫是想諷刺一些認為在家?guī)Ш⒆邮呛唵问碌娜?,從而告訴大家,事實就像衣夫人說的那樣:“把孩子帶好了也是一種英雄的行為。前提是,你做得好?!?
反觀巴荷莉,她重返工作崗位,一切都因為她能力出眾而十分順利。急停磁懸浮列車、拯救女領導人、接受采訪……巴荷莉自己也十分享受工作帶給自己的榮耀與肯定。導演所要傳達的女性意識是十分明顯的——女人并不一定只能在家?guī)Ш⒆樱腥四茏龅氖屡送瑯涌梢宰龅健?/p>
但這并不意味著女性要取代男性的地位。在電影高潮和接近尾聲的部分,超能先生和酷冰俠同樣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制止了輪船撞毀城市,彈力女超人也抱起小杰,輕松地說:“接下來靠你們了,我該去休息會了?!卑托≠灰苍诟赣H發(fā)出一起戰(zhàn)斗的請求時,選擇了照顧弟弟,用自己保護罩的能力保護巴小杰。
我想,她們的潛臺詞就是:“拯救世界還是照顧家人,一切由我說了算?!庇纱丝梢钥闯?,電影更想告訴觀眾,“女性意識”更應該是給予女性和男性平等的選擇權。
以超能夫妻為主線,加之另外的女性角色——投身工作不愿生孩子的衣夫人、能力出眾且思想獨立的最大反派艾芙琳以及渴望參與戰(zhàn)斗而不是照顧嬰兒的巴小倩三位鮮明個性的刻畫,《超人總動員2》用這些有趣且不帶有攻擊性的故事帶著觀眾去理解正確的“女性意識”。
·依賴與獨立
“世界是否需要超人”是兩部《超人總動員》的核心議題,與第一部不同的是,第二部《超人總動員》中,反派給出了一個具有哲理性的原因——因為對超人的依賴太強,人們反而失去了自衛(wèi)的能力。
的確,在許多英雄題材的影片中,不具備超能力的人們總是等待救世主的降臨,從不會考慮自己解決問題。屏霸便通過屏幕控訴,正是有這樣可以解決問題的快捷方法的存在,你們才會變得愚昧無知,一心等待別人的拯救。
艾芙琳的做法是激進的,她認為全面禁止超人使用超能力,就可以解決一些人對超人依賴性太強的問題,這無疑是治標不治本的。且不說超人更大程度上做的是常人無法解決的事,從平凡人的角度看,一個更愿意依賴別人解決問題的人,即使不依靠超人,也不會首先想到自己解決問題。
在現(xiàn)實生活中,等待幫助的“平凡人”很多,能力強大的“超人”也存在,想要擺脫對“超人”們的依賴,也許我們應該做的是強大自己,讓自己也變成“超人”,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消滅“超人”,尋求能力平等。
十四年后再出續(xù)集的《超人總動員》不再側重于表現(xiàn)超人們與壞人打斗的精彩動作場面,甚至有很多人認為身為終極大BOSS的艾芙琳太過不堪一擊,能夠控制人的催眠眼鏡也存在太多弊端。但是,其中對于不少社會問題的呈現(xiàn)又是多少動畫電影需要學習的呢?
對我自己而言,一部好的電影更應該讓觀眾學習到什么,或是引起觀眾的深思。皮克斯從未讓人失望,“感謝你們十四年的等待,相信我,它是值得的?!蔽蚁?,這份等待簡直是超值。
在看《超人總動員2》之前,我抓緊時間復習了一下第一集。對這部電影,我感情很深:它是我最初接觸美國動畫、最初愛上電影的啟蒙之一,也一直作為最愛的皮克斯電影之一留在內心深處。劇情上雖然我印象已經有點模糊,就記得個大概是老爸有難全家支援,三個小孩一個會隱身,一個跑得快,一個還是小嬰兒。重看過后,除了仍舊在小飛狂奔的時候笑個不停(現(xiàn)在想想,他的存在讓我在第一次看到快銀的時候都不那么吃驚了呢),更加感嘆皮克斯的厲害,14年過去了這個故事沒有一點年代感。的確,《超人總動員》在當年可是有劃時代的意義:2004年還沒有漫威電影宇宙,諾蘭的蝙蝠俠系列開始也是次年的事,動畫在動作設計、畫面的精致程度上有著當時真人電影還達不到的高度,這樣一部制作精良的超級英雄電影自然成為了一座里程碑;而它的內容上更是不輸,因為同樣是討論超級英雄身份與存在意義的《守望者》更是等到2009年才出現(xiàn)?!冻丝倓訂T》中,故事一開始就給出設定,超級英雄們從光鮮到爭議,到完全非法走入地下,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雖然第一集中的主要矛盾比較簡單,反派只是一個對巴鮑勃由愛生恨的變態(tài)粉絲而已,但整體仍舊有一個“懸念”未解決——超級英雄們的命運就是如此了嗎?他們還有沒有機會重見天日呢?
十四年后,電影就像無縫拼接一樣把這個故事繼續(xù)了下去。開場還是個給粉絲的小暗號:2005年皮克斯推出了一個五分鐘的小短片叫《巴小杰的進攻》,說的是第一集最后幾分鐘,保姆在照看小杰的過程中給媽媽海倫打了若干留言電話期間的事,她發(fā)現(xiàn)了小杰的超能力,但因為此事不能讓其他任何人知道,于是只能被政府官員消去了記憶。這集上來就直接連著一家人對付銀行劫匪的段落,在伸張正義的過程中巴小倩不小心被同校心儀的男生托尼看見自己的真實身份,于是托尼也被消去了記憶,當然也伴隨著小倩的心碎和對父母的埋怨。
但是,導演布拉德·伯德和主創(chuàng)團隊也深知,這是一部間隔了十多年的續(xù)集,觀眾就算看過第一集也早已淡忘劇情,更多的小朋友很可能還是第一次接觸。所以,電影更多地是延續(xù)了“超人家庭”這個概念,以一內(家庭內部矛盾)、一外(全家合力對抗反派)兩條線開展敘事,就算毫不了解具體誰是誰也可以放心看。
超人一家是一個很傳統(tǒng)的美國“原子家庭”,住在郊區(qū)獨棟房子,三個孩子,夫妻倆一人主外,一人主內。上一集里,巴鮑勃因為在保險公司上班很不愉快,還不當心和上司鬧了矛盾導致失業(yè),作為家庭頂梁柱的他才不想讓老婆孩子為此擔心只能瞞著他們再就業(yè),再加上重操超級英雄舊業(yè)心切,自然就被反派盯上——他的煩惱可以說和萬千擔著全家生計的男人一樣,就算力大無窮又怎樣?還不是拿刁蠻的上司沒辦法。這設定讓電影特別接地氣。到了這一集,境況也與時俱進,這次被反派“盯上”的變成了彈力女超人海倫,于是她騎著摩托車虎虎生風在外拯救世界,而巴鮑勃成為居家老爸,給小杰換尿布講睡前故事,給小飛輔導數(shù)學功課,還得開導因為戀愛不順利而傷心叛逆的小倩。其實這種模式的家庭,現(xiàn)在已經很多啦。倒并不覺得電影是因為要踩女權的熱點或者什么其他熱點才這么做的——皮克斯最擅長的就是用這些生活的細節(jié)構建人物的性格,第一集里面巴鮑勃不是有點大男子主義嘛?那這一集就讓他從生活里自己找答案,帶孩子、做家務可不是說來就來的,在認識到種種之前毫無認知的困難和自己能力的有限之后,鮑勃這個人變成了更關愛、支持妻子的丈夫,更了解、有同理心的父親,更何況,電影因此還增加了無數(shù)的笑料,小杰在此過程中還發(fā)展出無數(shù)瞠目結舌的超能力,實在是太可愛了永遠都不想他繼續(xù)長大!
而“全家合力一致對外”這條線上,《超人總動員2》的創(chuàng)作者顯然對當今社會的政商勾結、超級英雄到底何去何從有許多話想說:一個做信息技術發(fā)家的大款,表達著對超級英雄的崇敬,希望他們不再非法地隱姓埋名地生活,重新出來拯救世界。但是他自己說這些沒用,得讓一個真的超級英雄出來充當“門面”,也就是代言人吧,這個代言人必須形象完美,性格討喜,技術過硬——討大眾的歡心。于是彈力女超人這位能力逆天、動作炫酷、漂亮剛強的媽媽自然被他們推到前臺,再設計設計,救下幾個政客、幾車乘客,民眾馬上就熱火朝天地嚷著要超級英雄回來。水到渠成之下,各國政要、商界大亨一拍即合,簽點文件,英雄們不僅自己合法了,還能變著法子給他們掙錢,這一切實在是順利得有點可疑。此時自然要出現(xiàn)一個反派,甚至提出了讓人深思的質問:超級英雄的存在,到底是給了民眾希望,還是麻痹了他們的思想?一個人遇到困難、尋求拯救的時候,會把自己的期待放在這樣一個和自己毫不相干、甚至毫無可能出現(xiàn)的人身上,這是不是一種為了維持穩(wěn)定而進行思想的控制呢?雖然,繞了一大圈,這終究是個動畫片中的反派,于是到了最后,他一定會披著一層個人的原因(比如什么童年陰影啦,為父尋仇啦,甚至性格變態(tài)啦),導致故事的深度被削弱。更何況,超級英雄電影最不能缺的還是“拯救”嘛,在一番全家人集結各路英雄好漢的眼花繚亂的精彩動作場面救下整船的人之后,最終也沒有人去深究這些英雄合法化后到底應該何去何從,且認為這是給接下來的續(xù)篇留下的伏筆吧。
有一句臺詞令人印象深刻:“政府永遠不明白,有些人做好事,就是因為他們的正義感?!?認識到自己超能力的小飛和小倩,自然而然也會開始質詢自己為何不能合法合理地使用力量幫助有需要的人。一家人為此在餐桌上爭吵,也展現(xiàn)了超級英雄們的無奈:他們一邊要做制度的維護者,遵守法律,一邊又有法律直接把自己列為罪犯。要改變這一切,竟然需要傍上幾個大款、幾個政客,弄一些虛假的營銷,“打造”形象,最終還是讓他們有利可圖——如果這個“利”消失了,打造的形象被毀滅也是頃刻之間。飛檐走壁、力大無窮、健步如飛,這些令人羨艷的超能力,在這些政權和牟利之間,變得那么脆弱和不堪一擊:或許在現(xiàn)在這個社會,只有這些大款,才是真正的無所不能的“超級英雄”吧。
如果兩部電影連續(xù)觀看,很難不注意到這十幾年皮克斯在技術上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實在令人驚嘆。不管是風中飛舞的輕盈的頭發(fā)絲、毛衣上起的絨球,還是陽光下閃閃發(fā)光的海面,這些真實、細膩的組成部分讓皮克斯動畫的視覺無人出其右。他們有自己開發(fā)的各種渲染軟件,每部電影的制作周期平均都有四五年,從1995年的《玩具總動員》到現(xiàn)在的《超人總動員2》,二十幾年如一日的高品質讓他們在美國人氣空前,電影從不需要什么賣力的宣傳卻部部都砍下超高票房?!冻?》作為正好第20部長片,北美開畫創(chuàng)紀錄地達到了1.8億美元,也讓人十分期待接下來的續(xù)篇快快提上日程。北美映前還有主創(chuàng)人員感謝觀眾的小視頻,導演和幾位配音演員都對著大家說:“謝謝大家來看電影,我們知道十四年的時間很長很長。謝謝你們的耐心和支持。”而我想說,為了好電影,尤其是好看的皮克斯電影,再久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皮克斯也一直有在正片前貼小短片的傳統(tǒng),今年還第一次在字幕見到了華人導演的中文名,很是驚喜。《包寶寶》是中國出生、加拿大長大的女導演史之予的第一部作品,也是皮克斯第一次由女性導演的短片,講述了僑居北美的華人家庭自己的故事,溫馨又有些傷感。許多細節(jié),一看就知道是在異國他鄉(xiāng)生活多年、家里仍是傳統(tǒng)中國生活模式的導演本人自己生活經歷和親身的觀察,比如唐人街擺在街邊的蔬菜水果攤,裝在紙盒里一份四只的中式甜點,搟面皮剁餃子餡做成包子一籠三個——中餐在許多電影里隨處可見,但這樣細致又準確的制作過程,還是第一次看到,配合皮克斯精致的畫面,漂亮的顏色,仿佛隔著銀幕都能聞到香味。媽媽做出一籠包子,吃的時候睹物思人,才慢慢地由這樣一個包子寶寶的成長故事,引出“兒大不中留”的主題。短片不用一句臺詞,就把這種傳統(tǒng)的華人家庭的關系、矛盾和和解,講進所有不舍孩子離家的父母的心里,適逢父親節(jié),確實是份難得的感動。其實皮克斯的短片都特別有趣,有時候是正片的番外,有時候是小預告,有時候是新技術的嘗試;這次華人導演的作品讓短片又重回內地和長片一起播放(上一次已經是2006年的《光桿樂隊》),還希望這些小小的精彩以后能在內地的引進過程里一直保留下去。
http://emilyliangfilms.com/blog/
wx公眾號:米粒電影院
“我不是天生要慌,我是天生很強”
《超人總動員》系列兩部連著看,會更有意思。
14年前,《超人總動員》橫空出世,不但拿下了當年奧斯卡最佳動畫、音效剪輯兩項大獎,還搞下了一個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的提名,對于一部動畫片來說,這個成績是非常了不起了。
14年后,《超人總動員2》姍姍來遲,更迭的是技術,視覺效果全面升級,這是當然必須的了!然而不變的,是由原班人馬帶來的橫跨14年的情懷。沒錯,14年了,無論主題還是風格一如既往,而且緊密結合,這也是了不起的地方。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要兩集連看的原因,會發(fā)現(xiàn)兩片很多銜接的地方,開場“暗中破壞王”的情節(jié),直接銜接第一部結尾。假如不是技術上的升級,我真的會覺得這片是14年前就已經拍好了,然后一直藏到現(xiàn)在才公映。
舉個例子,《超人總動員1》開場的采訪環(huán)節(jié),當時兩位主角完全是以超人的身份接受采訪。
超能先生說:“有時候我真向往普通人的生活,過得那么輕輕松松的,平常日子。”結果,超能先生真的當了普通人,卻受不了普通人的生活,暗地里跟酷冰俠偷聽“敵臺”廣播,搞點事情。
彈力女超人說:“像普通人一樣生活?我正處在頂峰。我和那些超級大腕不相上下,算了吧,讓男人們去拯救世界,我看夠嗆?!苯Y果,彈力女超人最終完全適應了全職主婦的身份,最后還是被逼的出山。
所以,在第一部中,超能先生向往平凡生活,只是當這種生活真的來臨時,他卻又不愿意完全接受;彈力女超人原本不Care家庭生活,結果她后來一心一意身心隱退。這其中的反差之大,是第一部的精髓。
那么到了《超人總動員2》中的兩位的人設,在結合第一部中對二位的采訪,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全部“兌現(xiàn)諾言”了。
超能先生一心一意的當起了全職婦男,而彈力女超人,則成了超級大腕,拯救世界。這樣的人設是對第一部的逆轉,因為第一部主要講的是超能先生的中年危機,那么到了第二部,就出現(xiàn)了不一樣的地方。
超能先生的轉變,是一種中年男性的態(tài)度轉變,是對家庭的重要性的認可。
而本片彈力女超人從家庭主婦變成了超級大碗,這是代表著女性社會職能的變化,與時俱進,有點近期“政治正確”的感覺。
但這些轉變其實是有依據(jù)的,完全呼應了第一部開頭兩位的“理想”。
還有巴小倩,不喜歡吃蔬菜的梗,以及她喜歡的那位托尼,在第一部中結尾就是兩位約好一塊看電影,到了第二部,幾經波折,經歷了失憶和重新建立關系,結尾之處兩人奔赴電影院,呼應了第一部的約定(貌似也是看不成了)。
從角色特點到一些細節(jié)方面,這樣“橫跨14年”的呼應之處比比皆是,所以真的建議兩部一塊看,或者再次溫習一下第一部。
這就是好萊塢電影工業(yè)強大之處,這么多年了,拍一部電影的續(xù)集,竟然還能召集回原班人馬,還能完成與第一部中很多梗的呼應,而且主題依舊,兩部電影的共同點,就是把普通人可能會遭遇的危機放置在超人身份之上,無論人設如何轉變,最終還是落回了家庭的層面之上。
情懷?還是傳承?我也說不上來,就是覺得時光荏苒,14年后再看第二部,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時過境遷”這個詞在這里不適用。
說回電影的主題,《超人總動員》系列的特殊性,就是“反向超級英雄”模式,顛覆傳統(tǒng),以至于當年在看第一部的時候,我一度以為這片是習慣顛覆的夢工廠作品。
《超人總動員2》比第一部走得更遠的是,不單單讓超人遭遇到普通人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而且將超級英雄可能遇到的問題、民眾如何看待超級英雄的問題也全部加入其中。皮克斯這幾年在迪士尼旗下還是學了不少東西,別的不說,把同桌漫威電影中,引發(fā)“超級英雄的煩惱”問題全部研究了一遍,并都搬倒了本片之中。
★首先來說超級英雄可能遇到的問題,第一,用《蜘蛛俠2》中“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就能概括,簡單來說,就是必須懲惡揚善,抓到壞蛋。
★第二,就是《美國隊長3》中“誰來約束超級英雄”這個問題。在第一部中,其實已經涉及到“限制超能力”這方面的故事,開場就有,但并沒有深究。而到了第二部中,讓超能力重新合法,讓超人們取得公民身份,成了本片故事的主線之一。
這樣一來,這兩個超級英雄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形成了一個悖論,能力很大,但無法施展,打算救人就必須違法。
★最后,也會重要的問題,在“民眾看待超級英雄”之上,電影中常見的“警察黑鍋”問題在他們身上被無限放大。
什么是“警察黑鍋”?就是在警匪片中,一旦警察沒有抓住壞人,那么受害人一方或者家屬會第一時間埋怨警察。警察都經常背黑鍋,更何況能力這么大的超級英雄?
就算救了人,抓住了壞蛋,造成的損失誰來賠?殃及池魚怎么辦?這是第一部“超能力非法”法案的直接動機。所以《超人總動員2》更進一步:沒有抓到壞人,甚至沒有救到人該怎么辦。
并且格外放大了民眾對超級英雄的態(tài)度。提出我們究竟為什么需要超級英雄的話題,進一步剖析了社會對英雄的需求,也成了被本片反派利用的一點。
尤其是那對姐弟的對待超級英雄的態(tài)度,就很典型,這不就是《美國隊長3》中兩派對立的觀點嗎?
開場“暗中破壞王”的情節(jié),原本以為是鮑勃一家再次大顯身手的機會,結果上來就吃了一個閉門羹,并把上述問題一股腦的全部砸向超人一家。并且在隨后的故事,分化為兩條線索。也就是前文所言,改變角色定位之后的家庭婦男與超級大腕的故事,一個對內一個對外。
彈力女超人主要應對上述超級英雄那些煩心事,在被商業(yè)包裝的情況下,女超人在萬眾的聲援中,還是遇到了“你沒有抓到壞人”的問責,在這樣的情況下,女超人才不得不求別人幫忙,也為后來的故事埋下了伏筆。
另一方面,超能先生的處境則延續(xù)了《超人總動員》系列一脈相承的主題。
打擊罪惡信手拈來,經營家庭卻困難重重。度過中年危機的超能先生,對家庭的重要性認可之后,卻面對如何撐起這個重要的家庭。
虎落平陽的人往往都含著一股斗志,所以往往他們的爆發(fā)力會大的驚人。超能先生起初斗志滿滿,但最終被繁瑣的家庭事務搞得斗志全無,甚至失眠。平時讓自己威風八面的超能力,在家庭面前不值一提,甚至他連第一集中沖著保險公司經理發(fā)泄的機會都沒有,因為他面對的是女兒的青春期、兒子的數(shù)學題,還有小杰不穩(wěn)定的超能力。
就相當于把“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反過來問了一遍。拯救世界和經營家庭哪個重要?能拯救世界的并不一定能經營家庭。而且對于彈力女超人來說,能把家庭經營好,也能做大英雄,貌似“內外兼修”,但最終還是出了問題,成為別人的棋子。
比起第一部用極大筆墨渲染超人們隱居后的落魄處境,本片并沒有這樣做,而是突出超級英雄們在作為普通人、作為超人不同身份下都遇到的問題,最終讓他們陷入單打獨斗的境地,且比平時任何時候都困難。這就是“超人,在家在外面,都慌得一逼?!?/p>
當然,作為一部動畫電影,本片對將非常有深度且有現(xiàn)實意義的問題拋出之后,能做到的也僅僅是呈現(xiàn)出超人們在這些問題面前處于瓶頸的生涯,實際上并沒有真正解決這些問題,而是選用了另一種方式來化解——那就是家庭團結的力量。
這樣的做法無可厚非,卻也是造成了本片后半段不如前半段好看的原因,反派也沒有第一部給力,最終大戰(zhàn)也是乏善可陳(讓人想起了《生死時速2》),這是本片的問題所在。但好的地方就是,我們在《超人總動員2》中,看到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全新的超能力。
所以后半段乃至結尾大戰(zhàn),最搶鏡的還是三個小家伙,尤其是小杰,是全片最大的亮點,以至于直到電影結束之后,我都在琢磨那只被小杰打跑的小浣熊會不會卷土重來?可惜沒有。
家庭團結,讓之前老爸老媽單打獨斗所陷入的麻煩和問題得以化解,孩子們的成長,以及互相扶持的態(tài)度,也彌補了開場大戰(zhàn)因為分崩離析的家庭觀念導致的錯誤,從各自為戰(zhàn)到團結并肩,首尾兩場大戰(zhàn)對比鮮明,最終還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
他們是超人一家,只要在一起,可以不慌了。
PS,說下本片的特效吧,從之前曝光劇照對超能先生T恤毛球的放大分析,再到電影中巴小倩的頭發(fā)紋理,皮克斯從未讓人失望過。但個人覺得最驚艷的地方,就是水面的處理,和結尾酷冰俠凍結飛翼船之后的雪堆,我不太清楚這兩處是否是實物(真的水面和雪球),如果是物理特效生成的話,那就太牛逼了,真正的以假亂真。
PPS,別看《超人總動員》第一部在好萊塢鬧得很歡,但國內的聲勢好像不太高啊。記得當年第一部時還找來了姜文、徐帆、陳佩斯配音,但內地票房只有10.4萬,沒錯就10萬塊。但該片在影迷群體內還是非常推崇,只是當年很多觀眾不識貨罷了。
記得很清楚的一次,那時候在上大學,我在電影社團負責多媒體教室,周末給同學們放電影。結果有一天某個偶像劇(忘了是啥了)讀不出來盤,放映活動眼看就要黃了,情急之下我用我自己買的《超人總動員》DVD救急。起初那幫貨們還不樂意,結果沒過多久大家都歡天喜地,有句廣告詞怎么說來著?看完了都說好!
首發(fā)于公號:電影文酷
dreamcrowflim
值得一看——《超人總動員2》(The Incredible 2)不僅僅延續(xù)了Disney+Pixar合家歡式動畫電影的幽默和放松,也帶來了“性別分工”和“操縱輿論”的深刻思考。 (本文包含劇透)
總之,該片值得一看。不論是作為爆米花電影放松一下還是借古諷今多想一想,都是不錯的內容。再次感謝Disney+Pixar!
PS:BAO這部貼片短片也很精彩!
評分:8.0/10
劇情:8/10
音樂:9/10
畫面:9/10
超能力被禁止的世界背景里,爸在家?guī)蓿瑡屖芡ㄐ艠I(yè)巨頭邀請,背負用直播打怪來扭轉社會風評的責任,這個設定有淺顯的女性主義表達——讓男人陷入養(yǎng)娃的窘境反襯女性重要,當然是在女性更適合做代言人的前提下。幾條支線顯得多余并無趣,女兒坎坷的約會經歷也好,兒子瘋瘋癲癲的全無表現(xiàn)也好,還有嬰兒早就在那個保姆短片里暴露的超能力,在主線上并沒什么意義,劇本也寫的一般,至于全片反派倒也很容易猜。這片的最大看點還是布拉德·伯德的個人能力,他對光線的把控特別好,尤其前半段,老婆攔列車那段貌似是還原了《美國往事》的外景,直升機救大使那段也讓人想起《銀翼殺手》的孤寂霓虹城市,再配上爵士,味道很好,另外還有些化用《碟中諜》的配樂(導演執(zhí)導過《碟中諜》第四部)
1.巴小杰一個人打敗了整個銀河護衛(wèi)隊。2.最可怕、威力最大的不是超級英雄,也不是反派,而是熊孩子。3.要是派熊孩子去打滅霸,就沒復聯(lián)什么事了。4.提防身邊每個帶眼鏡的人。5.倒著開懸浮列車,可能是想找到《頭號玩家》的彩蛋。
7.情節(jié)上少了上一部的反英雄的驚喜,加入了女性,家庭關系之類的話題,整體還是太套路了,反而越發(fā)保守。不過,把上一部超人寶寶的梗盡可能放大,有趣也主要集中在那部分。整體從第一部的驚喜,變成了這部好萊塢的套路喜劇,略失望。
影片最棒的就是讓媽媽成為了職場女性,而超人爸爸反而要在家呆娃的設定。超人爸爸雖然力大無窮,但面對兒子的尿布、數(shù)學作業(yè)或感情問題,一下就變得力不從心,才真正懂得了作父母的辛苦。對如何養(yǎng)育孩子的部分描述很多,比超級英雄打壞人的部分還好看且更有共鳴。強推前面的短片《包》!必哭!
小時候感覺彈力女超人的臀部太寬,如今覺得這真是我夢想的翹臀。
完全能明白編劇太想追求深度 screen slaver的設定 女權的討論 家庭角色的分配等等都想有新意 但受制于形式 既沒有太多能讓成人滿足的思考 又丟失了吸引小孩的幽默有趣 強行讓小baby負責萌寵 但效果就真的有點不上不下的尷尬吧 哦對 還有那個貼片的包寶寶 惡俗惡臭 倒胃口
超人一家被屏霸稍一蠱惑,就會反過來彼此殘殺。超能力和霸權力一樣,如果沒有有效制約與管控,力量有多大,反噬就有多強。而超人解決問題的方法也和教巴小飛解數(shù)學題一樣,不在乎什么公式定理,無所謂什么規(guī)矩法令,得出結果達到目的即可。當巴小杰擁有了難以制約的超能力,每個人都是那只無助的浣熊。
你看,帶娃是超人都解決不了的難題。
劇情上,超級英雄在第一部最初被禁,到這一部最終解禁,迪斯尼為我們十四年的美好記憶畫上了一個不錯的句號。雖然沒有什么驚喜,但基本上沒有失掉第一部的水準。
超人也需要傍大款、搞直播、打造形象才能合法地拯救世界。Jack-Jack太可愛了?。?/p>
正一反一都是女性角色,那堆超級英雄里看著不少都是Gay或者少數(shù)族裔群體,身份政治到動畫里就是這么玩的。不過這片從把美式超級英雄片做到了極致(另一個極致是[弗拉門戈武士]),漫威的臉疼不疼哈哈哈。A故事是技術與資本加上超級英雄政治,B故事是(中產)家庭的帶娃故事,真是有里有面合家歡。
實在是無聊,睡到尾。
誰能想到我看個動畫片還要被反派辱罵沒有生活、每天只會坐在沙發(fā)上吃著薯片看電視、旅游戀愛運動全都靠電視節(jié)目來體驗?Screenslaver 必須死了
“不想被人坑,就先別往坑里跳?!?窮困潦倒超人一家有點超能力卻不被認可繼續(xù)窮困潦倒如何過好此生總動員?!拔页缘氖遣?,擠出來的卻是超能力”道盡了超人爸爸無盡的辛酸…??整體不如第一部驚艷,皮克斯中等水平,好在過失也不多,有皮克斯便不可錯過。
6/13/2018 Incredibles double feature! 兩部無縫銜接到什么地步呢?就好像中間十四年的時光,只不過是插播了一個廣告。
除了沒創(chuàng)意和想象力之外,其余都還在水準。但“還在水準”對皮克斯來說簡直是斷崖式災難...
養(yǎng)孩子可比拯救世界難多了
超人該不該被法律禁止,超能力有什么副作用,編劇偷換了一下概念,轉去了超人形象的公關,把家庭觀念,性別平等和女權主義搬了出來,這算是在繼承第一部的優(yōu)點,只是14年后看并不新鮮,美劇里都這么演。編劇一會兒很成人化,一會兒在大反派的設定上又太兒戲,為了爆米花屬性,皮克斯電影也純套路了。
14年了,無論主題還是風格一如既往,把普通人可能會遭遇的危機放置在超人身份之上碰撞出的火花,反向“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前半段太好玩,大戰(zhàn)部分就有些一般。各種超級英雄梗,老媽追蹤屏霸那段跟阿甘之城蝙蝠俠里追查謎語人風格超像,baby搶鏡,小浣熊被揍跑之后沒有再出來有些可惜
這大概是我看過最平庸無聊的一部皮克斯了,我特么等了14年你就給我看個這!